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仁慈的吸引力:都市心靈修行法則 皮耶羅.費魯奇

歸屬感

[日期:2011-03-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皮耶羅.費魯奇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歸屬感

  我屬於,故我在

  我因為住在鄉下,每天必須開車經過幾條鄉間小路才能上到高速公路去上班。這些小路依然保有它慣常的悠緩步調,有時候實在有點慢。一個美麗的夏日早晨,我發現自己開在一台曳引機後面,車上的男人每隔二三十公尺就停下來跟人聊天,而這條蜿蜒的小路太窄,我無法超前。雖然他每次停下只有幾秒鍾--打個招呼,換個小道消息之類的--但已夠我緊張的了。我不知道他能跟那些人聊什么,不過顯然都不是緊急的事情。而跟在他身後的我因為趕著上班,只能一面發火一面等著他結束談話。我不能按喇叭催他--在這種地方按喇叭,別人會認為你沒有禮貌,要不就是神經病。我只能等,一面制造怒氣。

  我突然領悟到怎么回事:我感受到的不是氣憤,而是忌妒。這個在我前面的男人以他一派平靜的農民步調,擁有一些我這個匆匆忙忙的通勤者所欠缺的東西。那不只是和我形成強烈對比的寧靜心情,更是一種特權--這種特權多半是生長在鄉間的人所獨有,是一種歸屬於某個由父母、叔伯、子女、表親構組而成的親情網絡的感情。同樣的習俗聯系著這個網絡,不只是一輩子,更是世世代代。這些人都是某個生命共同體的一部分,不但相互認識,也深知彼此的幸與不幸、喜怒哀樂。反觀從城市搬來沒幾年的我,這些一概缺乏。雖然他們總是彬彬有禮地對我打招呼,可是我並不覺得屬於這裏。我們之間的差異,有如一方是棵百年老樹,紮根深廣、和其他樹根錯綜交纏、對養育它的土地一清二楚;另一方則是一株新近才從外地移植過來的小樹。那個每隔幾十公尺就停下來的男人並非有意對我無禮,他只是在確認他活絡的人際關系。他在確認他的歸屬感。

  歸屬感既是基本需求,也是一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常會自問: “我是什么東西的一部分?”這個問號和另一個關鍵疑問不但類似,說不定還互相交疊:“我是誰?”我們都屬於某個家庭、團體、社會、職業機構,這種關聯定義了我們,給了我們據以生存的理由。沒有這種歸屬感,我們會感覺一無是處。沒有旁人當做坐標,我們很難甚或永無可能認識自己。所以我說歸屬感是基本需求,一如我們需要食物、飲水,或是一方遮風擋雨的屋頂。

  你可能聽到自己在抗議:“你必須學會獨立,要自己站起來!”可是歸屬的沖動先於一切。這股需求之所以異常強烈,或許是拜人類久遠的曆史之賜--在那種時代,要存活唯有加入團體這一種途徑,任誰都無法獨自過活。即使是現代,在這個步步危機、處處威脅的世界裏,我們置身於無數的危急,前路更有年老、病痛靜待我們入甕,我們依然需要唯有其他人類才能提供的保護和安全感。

  對很多人來說,歸屬感必須靠日常生活中的小小儀式才能持續或強化。一天我去加油站加油,一個男人經過我身邊對服務生說:“喬凡尼,你說說看,今天會不會下雨?”“絕對不會。”這就是了。這段對話有什么用處?顯然不是交換氣象數據。它就算不空洞,似乎也是毫無重點。然而它其實舉足輕重,因為它有流通能量的功能,讓兩人之間的歸屬感再度得到印證。在酒吧或報攤上的幾句閑聊,在街上的不期而遇,銀行排隊時的小小攀談,從車上向外揮手招呼,工作時間借著喝咖啡小聚片刻,等著孩子放學。這些小小的儀式能為歸屬感重新注入活力,讓我們重新感受到自己屬於社群的一部分,在我們不知不覺中帶來撫慰和安心。歸屬感在小鄉鎮裏比較容易,因為誰都認識誰,在城市比較難。周末是最能突顯歸屬感或孤獨感的時候;有強韌支持網絡的人過得很好,其他人就有罹患周日憂鬱症候群之憂。

  在我心理治療的工作中,我常看到歸屬感受到傷害或是無從發揮的患者。我們要學會成為一個群體的一分子,最初是始於家庭,理想上它應該能夠保護、培育我們;接著依次在學校、朋友之間和職場。如果這股歸屬感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困頓不安就油然而生,我們會變得憂鬱沮喪、失去重心、敵視別人。

  更甚於人類曆史其他時期,這股歸屬感如今被新興的習俗、社會的變遷、科技的更新阻隔在外了。這些新事物或許能讓日常生活更平順、更實用,卻也更冷漠。利潤和效率打敗了溫暖與和諧。舉個小例子,我常到住家附近小鎮的一家水果行去買醃泡的朝鮮薊。那家店賣的朝鮮薊很好吃,我知道是店主親自挑選的,因為他在提到自家產品時,語氣總會帶著唯有精挑選細的店家才有的自豪。我們時不時會閑聊幾句。一天我又去,發現它門窗緊閉。透過玻璃窗,我看到空蕩蕩的店面,紙箱散置一地 --商店關閉典型而悲哀的景象。又是一家店消失了。我後來察覺,賣朝鮮薊的老板之所以關門,是因為附近新開了一家超級市場。這個富麗堂皇的大賣場破壞了小鎮原有的結構,也使得交通一片混亂。我來到超級市場,眼前出現不下二十種朝鮮薊。我要的品牌或許也在其中,可是我已經沒有心情。我跟著大家,推著推車到嗶嗶作響的收款機前排隊。在這裏,我知道我只是一堆經過盤算、被預知一定會出現的人潮中的一個。我的世界變得更冷漠了。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使得這種情況雪上加霜,個人備受各種頌揚。要標新立異、要有原創性、要和別人競爭、要當第一名,這樣的觀念如今是很多人的准則指標。它也是一個據以論斷、崇拜他人的標准,一種我們用以塑造一己生活的價值觀。不過,情況並非一向就是如此。在過去這么多時代、這么多文明當中,個人並不是那么重要,甚至連孕育個人主義的環境都沒有。個人主義的沿革發展證諸於藝術史上,可謂昭然若揭。在中古時代的歐洲,藝術的主軸是神人聖者,它最大的用途是教育不識字的文盲:各種繪畫和浮雕上描繪的通常都是聖經故事。之後是個重大突破,幾乎一夜之間,也就是文藝複興時代之初,畫布和壁畫出現了當代人物,他們的人體之美、人性尊嚴和創造潛力都被人拿來歌詠。個人的光環變成了重點。

  這是新的典范,人類的可能性也為之倍增。既然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那么個人該如何發揮一己的諸多天賦和特質?在過去,這個問題不曾有人深思過。這個不尋常的觀念觸發了爾後無數的發明和勝利,而所有這些改革經過數百年的吸收消化,才成為當今文化的一部分。現在,它是我們的共同遺產,卻開始以廉價、商業化的形態呈現。確實,這段人類進步的非凡時期是以個人地位的提升作為基石的,可是它的代價高昂:我們的自我被膨脹,我們忽略了社群,忘了自己是人類的一分子,應當和諧兼容。身處於現代的我們,常在兩個極端中不安地來回擺蕩;一邊是要求一致性、當個大眾裏的無名氏,另一邊是對個人原創性的迷戀。而我們往往忘記,我們是屬於社群的。

  感受到自己是團體的一分子,能帶給我們力量。下面是一則猶太故事。一個極好的國王即將駕崩,他當著滿朝哭泣的臣民,差人拿來一根箭,要力氣最小的一個人折斷它。那人輕易就折斷了箭。接著國王將一堆箭綁在一起,要力氣最大的人試著折斷。那人用盡全身力氣,卻是怎么也折不斷。國王於是對著臣民說:“這就是我的遺產。我把團結留給你們每一個人。你們要團結一致。只要心志如一,你們會獲得任何個人絕對無法達到的大力量。”

  歸屬感,也就是自覺屬於某個大我一部分的感受,對個人幸福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牽涉到我們的身、心、靈。好幾個研究證明,尤其是以學生和老年人為對象者,這股需求如若不能滿足,憂鬱沮喪容易乘虛而入。更有甚者,在我們形單影只的時候,往往會不計後果尋求與外界的關聯,甚至和暴力團體、危險分子攪在一起。對自己的定位感到困惑、和家庭疏遠、和社群的關聯薄弱、自覺一無是處、歸屬感不能滿足,可說是對容易誤入歧途的年輕人的典型描述。如果你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真正被家人、學校或社會接納,你會認為同儕的肯定很重要 --你覺得他們是你的同類,而那些人也認同你。

  而除非你是個備受歡迎的萬人迷,每個人的人生曆程中難免都有被排擠的經驗:小時候沒人跟你玩、沒人請你去參加派對,或是足球隊選隊員總是遺漏了你。我最鮮明的一段回憶,是念高中的時候。當時老師指定了幾個研究主題,要同學兩人或數人一組完成。大家紛紛選擇了主題和隊友,我不久就發現,沒人要跟我一組。那一刻的靜默冷得如冰如雪,我感覺自己有如空氣中的一粒遊塵,無依無靠。這時候,我的同學葛伊多主動表示他要跟我一組,大大拯救了我。多么大的解脫!他挺身而出,純粹是出於同情,還是因為他真的希望跟我同組?答案其實並不重要。我感覺安全了,因為畢竟我也屬於這個團體--雖然過程不盡完美。

  因此,身為團體或社群的一分子,好處不止一個。我們覺得被肯定、和他人有了關聯,驅走了孤獨可怕的陰影。不過,我們往往也得付出代價。我們必須符合這個團體的文化--它的理念、生活形態、穿著、說話、飲食,甚至對音樂或運動種類的喜好。有時候,它索取的代價如此之高,連我們的自然本性和表達自由都受到了壓抑。屬於一個團體也有不少潛伏的危機。我們會變得盲目隨俗、歧視非屬團體的外人,而且我們感到的快樂可能是虛幻的,因為它並非出於真正的力量,而是以歸屬的安全感作為基石。

  和歸屬感異曲同工的是受人支持的感覺--你相信所屬的社群在你急難之際會對你伸出援手。兩者雖然類似,不過後者的重點在於你可能從他人身上得到實質的幫助,而不只是被接納的感受。這兩個詞彙有時候會被視為同義字使用。研究發現,支持感對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格外的重要。能夠信賴的朋友越多、友誼越深厚,我們就越長壽、越健康。很多研究都凸顯出這個事實。狄恩•歐尼許(Dean Ornish)的著作《愛與生存》(Love and Survival)對它就有巨細的闡述,茲舉數例如下。在瑞典,1.8萬人參加一項研究,受試者被跟蹤長達6年。那些自覺形只影單的人英年早逝的幾率比一般人高出4倍有餘。一個以1.3萬人為對象的芬蘭研究發現,和社群較有聯系的人早夭的幾率比遺世獨立的人少了2~3倍。美國密歇根州涉及3000人的特庫賽研究 (Tecumseh Study)指出,自覺支持感較弱的受試者患病(心髒病、腦溢血、癌症、關節炎、肺部疾病)的次數比一般人高出2~3倍。一位雷德佛•威廉(Redford William)醫生對1400個心肺疾病患者進行研究,已婚或是有對象可以傾吐心事的病人存活幾率比一般人高出二三倍。

  被人支持的感覺和歸屬感基本上是同樣的東西。畢竟,兩者的反面都是孤寂。孤寂和孤單不同;孤單是指一人獨居或是長時間獨處。有時候,獨處令人輕松自在,予人自由和天地遼闊之感。而真正的孤寂--天地悠悠,獨立蒼茫--則不然。它是一種無論你發生什么事,對別人都沒有絲毫影響的寂寞;是任誰都沒興趣聽你想什么、說什么;是你對任何人都沒有意義可言。那是一種即使你離開了世間,萬事依然會繼續運轉如舊的感覺--誰也不會注意到。

  那么,歸屬感是視客觀情境而定,還是時時有所改變、而且連在困境(例如孤寂、對別人來說只是個無名氏、環境動蕩等)之下都能產生呢?我個人比較傾向於後者。每個人都能在某些團體裏覓得歸屬感,可是我們到底有多大的彈性?又能適應多少身份?我是非得在橋牌俱樂部、置身於白人、和我同一宗教的信徒、同一球隊的球迷在一起才有歸屬感,除此之外就如喪家之犬呢;還是不論我在何處,都覺得和別人有共通之處?而我的歸屬感能不能延伸到動物、地域甚至整個人類呢?

  雖然歸屬感往往要看一個人的地域關聯而定,不過超越小我、自覺屬於大我社群的歸屬感是可以培養的。我記得在我開拓事業之初,常常要到不同的歐洲國家巡回講學。那樣的經驗常令我心灰意冷。雖然我到訪的國家都屬於歐式傳統,可是幾乎每一回我都感到文化的沖擊,痛苦地察覺到各地生活步調、行事風格、語言和心態的不同。我老覺得自己一定要入鄉隨俗,而這是個艱巨的任務。每回研習會完畢,我都精疲力竭。

  我記得我對一個同事的態度深感訝異。她經驗比我豐富,也比我資深,多年來輕輕松松在世界遊走;這個周末去日本,下個周末去澳洲;這個星期在芬蘭,下個星期在以色列。這樣的奔波勞頓她不但不以為苦,反而像充電一般,從中獲得新的能量和活力。她是怎么辦到的?我告訴她,我覺得研習會上學員的文化差異對我來說有如煎熬。我至今還記得她有如醍醐灌頂的簡潔回答: “你知道,他們跟我們沒有兩樣。”

  這是一種優質的歸屬感,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悠遊自在、興趣盎然。有些傳統心靈教派對這種開放的胸襟早有肯定。例如基督教,就把所有的人都看做是主內兄弟姊妹。西藏密宗則要我們實踐一種奇異的心靈鍛煉:將遇到的每個人都視為前世的母親--我們過往的生生世世是一串不斷的輪回。這人或許是個陌生人、是個粗魯無理的司機、滿嘴髒話的小流氓、漫不經心的售貨員或是懶洋洋的服務生,只要想到這人前世可能是我們的母親,在我們無數的前生中曾經養育過我們、照顧我們傷痛、忍受我們脾氣、為我們洗衣燒飯,那么這人就不再是陌生人。他是一個無垠無盡的大家庭的一分子,而我們每個人在這個大家庭中都有一份歸屬的權利。

  因此,我們的歸屬感可能是僵化而陳腐的--只限於一個小小的圈子;也可能是自由、活潑、有彈性的--即使在最困難的境遇下,也能讓生活更輕松、更愉快。在我看來,這樣的心態和仁慈顯然大有關系。如果我視你為異類,或是看你的眼光總是帶著狐疑或無動於衷的漠然,我不可能對你有仁慈以待的沖動。反之,如果我認為你我同屬人類、具備同樣的本質,雖然生長經驗不同,可是我們出於同根同源,未來承擔同樣的命運,說不定我就會願意對你敞開心房、對你的境遇感同身受。換句話說,我會感到仁慈。

  一如自身的歸屬感能夠修正,我們同樣也能影響他人的歸屬感。我們有能力以林林總總的方式讓別人感到被接納或排擠:以言詞、眼神、一般的肢體語言。我記得多年前有一天,我去參加一個研討會。我必須和幾位久負盛名的專家坐在一起,同席發言。當時我的事業剛起步,我怯生生地坐在桌子一頭,另一頭是四五位大師級人物。我們都面對觀眾,輪流簡短發言後才一起開始討論。坐在我身旁的是個赫赫有名的大學教授,打一開始坐姿就和我成 90度角,從頭到尾整個人就背向我,只注意他的同僚。我沒有氣惱--為這種事傷心未免可笑。可是我領悟到,光是以身體的姿勢排擠或接納別人是多么的容易。

  幸好,我們也可以以這位眼高於頂的教授為戒,反其道而行。幫助他人得到接納感,機會比比皆是。在這場競賽中,我們既是裁判,也是球員。每個人都有能力耕耘自己的歸屬感,也都有能力決定要不要接納別人。

  這完全系於我們願意自己有多仁慈。

【書籍目錄】
第1頁:《仁慈的吸引力》亮點介紹 第2頁:內容簡介
第3頁:作者簡介 第4頁:目錄
第5頁:書評:仁慈:一種立場,一種生活方式 第6頁:書評:良善而積極地面對
第7頁:引言 第8頁:诚实
第9頁:溫暖 第10頁:寬恕
第11頁:接觸 第12頁:歸屬感
第13頁:信任 第14頁:專心
第15頁:同理心 第16頁:謙遜
第17頁:耐心 第18頁:慷慨
第19頁:尊重 第20頁:彈性
第21頁:記憶 第22頁:忠誠
第23頁:感恩 第24頁:服務
第25頁:喜樂 第26頁:結語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Jessie 发表于 2014-3-19 16:47:06
此書能讓我解開無數的心結,讓我懂得寬恕,懂得感恩,更能活在當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