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 周兵、李歡

千年菩提路:中國名寺高僧 周兵、李歡

布達拉宮

[日期:2011-03-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周兵、李歡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布達拉宮

  三百多年來,一座宮殿一直矗立在神秘的世界屋脊之上,矗立在“聖城”拉薩,在青藏高原特有的陽光照耀下,散發出令人震撼的輝煌壯美。

  三百多年前,五世達賴喇嘛曾經賦詩贊歎這座宮殿:“相等帝釋美妙宮,羅刹王威城相同……”她的美麗如帝釋的宮殿一般,她的莊嚴堪比羅刹王的城堡。

  用何種的詞彙來形容這座最接近天空的布達拉宮都不過分,她至高無上,獨一無二。她從紅山的岩石上長出,向天空伸展。

  她是神聖的,但也沒有離開這俗世紅塵。

  布達拉宮最初的建造者是第三十三代藏王松贊幹布。這位西藏曆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十三歲就繼承了王位,在之後四年的時間裏,他平定內亂,征服青藏高原的各個部落。公元633年,年僅十七歲的松贊幹布將首都由雍布拉康遷至拉薩,他創制文字,引進佛教,並制定了一系列法律、行政、軍事和度量衡制度,以拉薩為中心建立起強盛的吐蕃王朝。

  紅山位於拉薩的中心部位,形似一頭安臥的巨象。松贊幹布在這裏修建了自己的王宮--布達拉宮。

  當時的中原地區正值盛唐,為鞏固政權,松贊幹布與相鄰的大唐和尼泊爾和親,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和大唐的文成公主相繼來到拉薩。為迎接兩位公主的到來,松贊幹布擴建了後宮。史料記載,當時的布達拉宮共有一千間宮殿,“無比稀有,美麗堂皇”。

  松贊幹布是第一位引佛法入藏的君主,在西藏人心中,他是西藏的永恒祜主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吐蕃王統世系明鑒》中說:觀音菩薩覺得教化雪域眾生的時機成熟,便從自身射出四道光明,一道射往尼泊爾降誕為尺尊公主,為白度母轉世;一道射往大唐降誕為文成公主,為綠度母轉世;一道射往藏地化為六字真言的法身形相;一道從觀音菩薩心間射出,入郎日松贊王妃腹中,降誕為松贊幹布。

  轉世輪回的概念並非西藏文化中所獨有,但卻在西藏文化中最為根深蒂固。每個人都不僅僅是他自己,還代表著之前生生世世的流轉。“我是誰”的問題對西藏人從不造成困惑,在藏傳佛教修行中,“淨觀”是重要的原則和技巧之一。那意味著在內心中把周圍的一切生命視為佛、菩薩的化身顯現,無論人類還是昆蟲,無論貴族還是乞丐。在一個“淨觀”的修行者看來,外在變異的人性與內在永恒的佛性並沒有矛盾。

  從松贊幹布建造布達拉宮至今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在這一千三百多年中,布達拉宮的命運似乎也和整個西藏地區的興亡盛衰緊密聯結在一起。伴隨著吐蕃王朝的統一和興旺,布達拉宮在紅山上屹立了兩個多世紀。但無論是英明神武的松贊幹布,還是他雄偉莊嚴的王宮,都逃脫不了“無常”的宿命。公元9世紀中葉,統治西藏兩百多年的吐蕃王朝四分五裂,布達拉宮也在內戰中毀於兵火。在此後的六百多年裏,隨著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薩迦,拉薩不再是西藏的中心,布達拉宮也在歲月的磨礪中被逐漸淡忘,一直處於破敗之中。

  公元1642年,五世達賴喇嘛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與松贊幹布一樣,曆世的達賴喇嘛也都被西藏人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顯現。五世達賴做出了與松贊幹布一樣的決定,在紅山上重建布達拉宮。經過六百多年的時光流轉,布達拉宮也似乎進入輪回轉世,再次獲得了新的生命。

  這一次重建始於公元1645年,公元1648年完成了我們看到的布達拉宮的白宮部分,包括頂層達賴喇嘛的寢宮、護衛室和西藏地方政府十三品官員的辦公場所。

  公元1652年,五世達賴喇嘛率領僧俗官員三千餘人,前往北京覲見順治皇帝。順治皇帝給達賴喇嘛冊封了金冊、金印,從此,達賴喇嘛的稱號正式被中央政府承認。

  白宮建成之後,五世達賴喇嘛就遷居至此,並在這裏居住了三十四年,直到公元1682年圓寂。布達拉宮從此成為曆世達賴喇嘛的冬宮,拉薩重新成為西藏政治權力的中心。

  公元1690年,五世達賴圓寂八年後,他最寵信的攝政王桑結嘉措開始在“凹”字型白宮中央的尊貴位置修建紅宮和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這項浩大的工程曆時三年,動用了將近七千名當時最好的工匠,其中包括一百多位清政府派出的工匠和近兩百位來自尼泊爾的工匠。僅紅宮的建築材料、工頭工資、裝塑佛像和宗教儀式等項目,就耗費白銀兩百多萬兩。

  如果用藏傳佛教中轉世輪回的說法來比喻,我們今天看到的布達拉宮就是她的第二世。但這兩個不同時空中的布達拉宮卻有很多相似之處。

  松贊幹布的布達拉宮分為“王宮”和“後宮”,達賴喇嘛的布達拉宮分為“白宮”和“紅宮”。松贊幹布的布達拉宮是政府機構所在地,同時也是他和兩位虔信佛法的王妃靜修佛法的道場。而達賴喇嘛的布達拉宮則兼具寺院和王宮的功能和屬性,白宮是西藏的政治和行政事務中心,紅宮則是西藏的文化和宗教事務中心。在當時西藏人們眼裏,白宮中的達賴喇嘛是以人的形象顯現的世俗權力的擁有者,是西藏的統治者;而紅宮中的達賴喇嘛則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一位以修行證果為目標的高僧。

  在藏傳佛教所說的“息、增、懷、誅”四種事業中,白色代表“息”,即滅除災難、和諧安寧;紅色代表“懷”,即權力威德、尊貴榮耀。作為西藏政教合一時代的中心,布達拉宮的紅宮象征四業中的威望權力,白宮則象征四業中的和諧安寧,代表著當時的人們祈求西藏政教事業興盛的美好願望。

  五世達賴喇嘛之後,曆世達賴喇嘛都對布達拉宮進行了不同規模的維修和擴建。直到公元1936年,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完工,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由經堂、宮殿、靈塔組成的完整建築群。

  建成後的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

  有一句成語叫做“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就是指塔。塔,梵文為“窣都婆”,是印度埋葬佛祖釋迦牟尼火化後留下的舍利的一種佛教建築,也音譯為“浮屠”或“塔婆”,是墳塚的意思。佛經中講到,建造和禮拜佛塔可以消災滅罪、積累福報、植下善根,有非常大的功德。

  佛教傳到西藏後,也保留了為高僧大德的法體或骨灰建造靈塔的傳統。

  布達拉宮中共保存有八座曆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分別屬於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和十三世達賴喇嘛,是紅宮的重要組成部分。八座靈塔無一不是金碧輝煌、莊嚴神聖,其中五世和十三世達賴喇嘛的靈塔尤其令人歎為觀止。

  五世達賴喇嘛的靈塔是布達拉宮重建後的第一座靈塔,除了極盡奢侈華美,塔中還藏有佛祖釋迦牟尼的大拇指骨舍利、松贊幹布遺令、貝葉經文等稀世珍寶。

  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是布達拉宮中最晚修建的一座靈塔,也是宮內最大、最精致的一座靈塔。這座離今天最近的靈塔始建於公元1934年,公元1936年竣工。共耗費黃金五百八十多公斤,四萬多顆玉石珍寶遍綴塔身,珠光輝耀,華麗非凡。

  由於布達拉宮是五世達賴喇嘛重修的,之前的第一到第四世達賴喇嘛靈塔早已分別安放在紮什侖布寺和哲蚌寺,沒有遷入布達拉宮。而在五世達賴喇嘛之後,每一世達賴喇嘛都在布達拉宮中建有靈塔,只有第六世達賴喇嘛例外。

  在曆世達賴喇嘛中,六世達賴倉央嘉措是最特別的一位。一方面,他是西藏至高無上的統治者,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同時,他又被一些人認為是離經叛道、沉溺於男女之情的破戒僧。

  1682年2月25日,布達拉宮的重建者,精明能幹的五世達賴喇嘛與世長辭了。然而拉薩街頭卻一片寧靜,既沒有舉行隆重的追悼大會,祈禱達賴早日轉生;又未見打卦降神,尋訪靈童的出世方向。西藏地方的一切政教事務,一如既往,仍由攝政王桑結嘉錯代行處理。任何人要見五世達賴,都被“達賴閉關修行”的借口擋駕。就這樣,五世達賴圓寂的消息被封閉了十五年之久。

  五世達賴喇嘛圓寂後十四年,門巴族農民的兒子,十四歲的倉央嘉措被認證為五世達賴喇嘛的轉世靈童,開始他作為六世達賴喇嘛的曲折生涯。

  在五世班禪大師等多位高僧的親自指導下,倉央嘉措系統學習了佛教顯宗和密宗的經典,很快就掌握了藏傳佛教各個派別的法教。與此同時,倉央嘉措做出了與其他曆世達賴喇嘛大相徑庭的行為。據說每當夜幕降臨,他就喬裝改扮,悄悄走出布達拉宮,前往八廓街與情人幽會。在秘密被發現後,倉央嘉措依然我行我素,並且把他的情感訴諸筆端,創作了大量清新優美的情詩。

  在那東山頂上,

  升起皎潔的月亮,

  年輕姑娘的面容,

  時時浮現我心上。

  那一天

  閉目在經殿的香霧中

  驀然聽見

  你誦經的真言

  那一月

  我轉動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我磕長頭匍匐在山路

  不為覲見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轉山轉水轉佛塔呀

  不為修來世

  只為在途中與你相見

  詩中寫道: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安得世間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做人還是做神?紅塵還是淨土?年輕的活佛選擇了前者。他向他的老師五世班禪大師納還了居士戒,攝政王桑結嘉錯和三大寺堪布的勸告,都未能使倉央嘉措有絲毫回心轉意。

  倉央嘉措離經叛道的行為並沒有影響一些弟子和信徒對他的虔誠,在他們眼裏,倉央嘉措所做的一切不過是遊戲三昧,貌似放蕩不羈,實則清淨無染。而那些詩歌,實際上是一些密法修行的體驗和比喻,並不是一般人理解的男女間的情詩。但世間畢竟沒有雙全之法,這位詩人活佛在他坐床後的第十年,因“耽於酒色,不守清規” 遭到“廢立”,被解送北京。

  此後的故事更加撲朔迷離。有人說倉央嘉措在赴京的途中病死或被謀殺,也有人說他在途中化作清風遁去,從此浪跡天涯,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據說他的足跡到過北京、印度、尼泊爾、蒙古,有人說他圓寂在五台山,也有人說他六十四歲的時候仙逝在阿拉善。

  兩個多世紀過去了,人們並沒有忘記這位神靈與情種,人們熱愛這位神聖的活佛,也同樣熱愛這位至情至性的詩人。傳奇的一生,才華橫溢的情詩,使他成為西藏藝術史上最傑出的詩人,也是西藏曆史上爭議最多的人物。他的情詩被西藏人民世代傳唱,對西藏的曆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曆世的達賴喇嘛都是布達拉宮的主人,只有倉央嘉措是布達拉宮的過客。也許,只有走出布達拉宮,他才能完成廣度眾生的宏願;也許,他本就不屬於布達拉宮,他屬於布達拉宮之外的整個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有四個地方以“布達拉”為名,一處在印度最南端的莫科林岬角,一處在我國浙江省定海縣,一處在日本的紀伊,還有一處就是我們說的拉薩的布達拉宮。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布達拉”呢?

  “布達拉”為梵文音譯,又稱“普陀洛迦”,原義為“光明之樹”。佛經記載觀世音菩薩居住的地方在印度的南海之濱,名為普陀洛迦。從此“普陀洛迦”成為觀世音菩薩道場的代稱。印度莫科林岬角的“普陀洛迦”是觀世音菩薩的根本道場。唐玄奘和尚遊曆印度時,曾經專程到這裏朝拜。

  史志記載,在五代和宋朝神宗時期,觀世音菩薩都曾浙江省定海縣的梅嶺一帶化身顯現,救度危難。因此,梅嶺改名為普陀山,成為中國最大的觀世音菩薩道場。

  西藏人視觀世音菩薩為藏地的守護神,松贊幹布和曆世達賴喇嘛都被視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他們所居住的布達拉宮自然是觀世音菩薩的道場。這也是布達拉宮名稱的由來。在藏地的山石上,隨處可見觀世音菩薩的心咒:六字真言:嗡嘛尼唄咪哄。人們相信,只要將這六字真言一心念持,便能摧毀一切眾生之迷惑,消滅罪障,成就佛果。由於簡短易記,六字真言在藏區流傳廣泛,藏民中很多不識字也不會念經,但是很少有不會念這六字真言。其實,六字真言在漢地也同樣影響廣泛。

  藏民族在自然條件極為嚴酷的世界屋脊上生存繁衍,可以說,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視眾如母的情懷是他們頑強奮鬥的精神支柱。在藏民族從桀驁不馴的原始狀態走向文明開化的過程中,大乘佛教思想,特別是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精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

  除了印度的普陀洛迦、中國的普陀山、布達拉宮之外,世界各地還有很多著名的觀世音道場,如日本紀伊的普陀洛、斯裏蘭卡的普德蘭港、韓國的洛山等。究竟哪一處才是真正的觀世音道場呢?按佛經的說法,觀世音菩薩化身千萬,尋聲救苦,“千處祈求千處應”,可以說無處不是觀世音的道場。太虛大師說過:“清淨為心皆普陀,慈悲濟物即觀音。”只要我們每個人都保持清淨的心地、慈悲的德行,無論是雪域聖地,還是萬丈紅塵,都會成為觀世音的道場。

  和諧世界,從心開始。

  化紅塵為淨土,也要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在我們的心裏建起一座布達拉宮。

【書籍目錄】
第1頁:內容簡介 第2頁:作者簡介
第3頁:少林寺 第4頁:千年菩提路--中國佛教2000年
第5頁:白馬寺 第6頁:玄奘
第7頁:布達拉宮 第8頁:雍和宮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