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叮嚀:聖嚴法師談天下事 聖嚴法師著

叮嚀:聖嚴法師談天下事 聖嚴法師著

為什麼要結婚?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為什麼要結婚?
  
  結婚,有倫理的原因、有經濟的原因、有生理的需要。若要維持一樁婚姻的美滿,最重要的是男女雙方互相尊重,彼此關懷,而不是互相爭執,彼此佔有。
  
  傳統的婚姻有兩重意義,一是倫理的,二是經濟的。
  
  就倫理言,人到成年之後,要對家族負責任。未結婚時,僅有親子的關係,一旦結婚生子,則上有父母,中有夫妻,下有子女,產生了彼此間多重的責任和義 務。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年結婚生孩子。青年男女的結婚生子,也是為了對父母有所交代,所謂「交代」,就是「世代的交替」。不僅在過去,即使 在現代婚姻中,仍存在著這種傳宗接代的需求。
  
  就經濟言,對於過去農業社會的家庭,娶媳婦,即等於增加了一份生產力資源。媳婦再生孩子,人丁增加,生產力也跟著增加,累積財富的速度也就越來越快。
  
  從根本上來看,人的結婚是為了求偶,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後的身心也會比較平穩,就有意願把作為一個人的責任承擔起來。這是婚姻的基本動因。
  
  現代婚姻中,比較沒有經濟上累積財富的需求,現代人也不會想生很多孩子,可是,倫理的需求還是存在。現代婚姻已從過去的大家庭制度轉變成小家庭的格局,在這種婚姻中,依然遵守著夫婦間的義務和責任。
  
  在我們法鼓山推行的佛化婚禮及佛化家庭中,第一個強調的是要對配偶盡分盡責,而不是彼此佔有互爭權利。否則這樁婚姻一定不會美滿,也不容易維持很久。
  
  義務和權利是互為表裡的,當你盡義務的同時,也就是你在享受權利。只有丈夫才有權利履行作為一個丈夫的義務,當你不是妻子的丈夫,就沒有權利去對一個 女人履行丈夫的義務;反之,太太對丈夫也是一樣。唯有如此,婚姻才會持久。否則,彼此互爭權利,忽略義務,婚姻遲早會破裂。
  
  其次,婚姻是男女雙方結合而互相影響。兩個人在一起的生活,是雙方共同擁有的。因為是兩個不同的人在一起,難免會發生衝突的現象,就像牙齒也有咬到舌頭的時候,右腳也有踩到左腳的可能。不要把這些事當成摩擦,應該彼此諒解。
  
  我常常講,中國人一聽說夫妻間「同床異夢」,就意味到這樁婚姻快完了。其實,同床異夢是正常的,怎麼可能夫妻兩人睡在同一張床上,必須要做相同的夢 呢!因為是兩個不同的人,如果真的做同樣的夢,那就奇怪了。不過,同床雖可異夢,卻當互相諒解,彼此尊重,各有各的做夢權利。例如,丈夫的夢向東,妻子的 夢向西,白天經過溝通與諒解,還是要生活在一起。
  
  夫妻兩人有其各自獨立的人格,要互相尊重,不要把對方當成自己的財產,或者當成自己的附屬品。應當彼此禮讓,不要互相爭權;應當彼此照顧,不要互相計較。這樣的婚姻,才會美滿,才能彼此陪伴走完人的一生。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賄選
第3頁:藝術品義賣 第4頁:二二八事件
第5頁:婚姻暴力 第6頁:青少年自殺
第7頁:如何避免婦人之仁 第8頁:頂客族
第9頁:禪對企業的影響 第10頁:大的包容小的,小的諒解大的
第11頁:女人外遇 第12頁:明星熱
第13頁:負心 第14頁:同性戀
第15頁:超度 第16頁:用平常心應試
第17頁:廢止死刑 第18頁:如何處理是非
第19頁:紅包文化 第20頁:讀書風氣
第21頁:功德會 第22頁:修行與明師
第23頁:核能發電 第24頁:佛教選舉觀
第25頁:父母同意後再出家 第26頁:無婚生子
第27頁:現代人的飲食觀 第28頁:為什麼要結婚?
第29頁:原諒背後說壞話的朋友 第30頁:照顧老人精神重於物質
第31頁:地府、天堂都是海巿蜃樓 第32頁:慎用催眠術治病
第33頁:父母離異,孩子該跟誰? 第34頁:通用語和地方語並行不悖
第35頁:正視飆車少年的問題 第36頁:年輕人應慎選學校科系
第37頁:當碰到交通阻塞時 第38頁:做個有國際觀的現代人
第39頁:絕症病人的心理建設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6-10 6:03:11
我觉得你很傻逼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4-5 1:44:31
請修改聖嚴法師對於通性戀的觀點,
我想法師在經過多年的修行與悟道之後,
也做了不同的回應.

這也是出自于您們網站的資訊,
請參考:

http://www.dharmaschool.com/sharing580.html

感恩
願大善 大智慧 讓這世界更美好

李政諺 敬上
回复 支持 (12) 反对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