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叮嚀:聖嚴法師談天下事 聖嚴法師著

叮嚀:聖嚴法師談天下事 聖嚴法師著

紅包文化

[日期:2016-07-01]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紅包文化
  
  紅包文化原本是人際關係的潤滑劑,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有這種風氣。
  
  以東方文明國家的日本為例,如果家屬親友之中,有人畢業、升官、生子等等,必定會送一份禮物。歐美國家也有送禮的習俗,或是送一張面額不大的支票,用信封包起來,表示慰問、感謝、祝福、關懷。
  
  送現金或支票是因為不知道要買什麼東西送給對方才好,買了如果不合用反而形成浪費,乾脆送個小現金袋反而比較實際。
  
  送小禮物或小現金包,都不是什麼壞事,若是變成打秋風、拿回扣、行賄賂、繳陋規費,就很糟糕了。兩者之間並不相同,如何認定,倒是一門大學問了。
  
  以佣金制度來講,世界上各行各業都有這種規矩。在商場上,中間商把不認識的雙方介紹認識,使雙方可以達成交易,合作生意,中間商向雙方或其中一方拿一些正當的佣金,這是被允許、被認定,也是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事。
  
  中國古代衙門都有不成文的陋規,人民請求辦事必須給錢。這個部門要錢、那個部門要錢,每一部門都要錢,這就是陋規。吏治中不應該有陋規。但若收取正常的服務費,也被今日的文明社會所接受。
  
  若把陋規轉換成明文規定的服務費用,例如,我們現在去戶政事務所申請戶籍謄本等證明文件,或到法院辦公證,也都要繳費,這不是紅包,就不會形成管理上的困擾。
  
  有些行業,收取不成文規定的費用,那就不是很好。例如,旅館、餐廳,老闆給服務生的薪水很少,服務生要靠客人給的小費維持生活,這麼一來,客人給的小費多一點,他們的服務態度就好一點;客人給的小費少一點,他們的服務態度就會差一點。在美國、香港都有這種風氣。
  
  這種風氣也要改,應該是老闆給服務生足夠維持生活的薪水,把服務生的薪水算在成本中,就不致發生服務品質參差不一的情形了。
  
  站在佛教徒的立場,紅包應該是象徵性的,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勉勵、彼此關懷,也沒什麼不好。問題是在紅包的大小,如何拿捏得恰到好處,這倒是一項值得注意的學問。
  
  西方人送禮,普通是送小禮物,有特殊的關係或者特殊的情況,也送大禮物、大紅包,但那是送禮者的高興,不是行賄,也不望回禮。一般人送禮的目的,只是當作人與人之間的潤滑劑,所以,根本沒必要送大紅包。
  
  在臺灣的情況卻有些變質,由於有些人要達成某種目的,就送個大紅包,紅包越大,達成目的的可能性越高。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拿人錢財,與人消災」、「拿人的手軟,吃人的嘴軟」。這麼一來,就有賄賂的事情發生了。
  
  最近爆發臺大醫院的醫生收紅包的新聞,其實這種情形存在已經很久了。在我們信徒之中,也曾有好多人遇到過這種情形,特別是外科醫生,如果不給他紅包, 不會很快替你開刀;即使開了刀,也不保證一定開得很好。但是,我就沒聽說榮民總醫院的醫師有這種風氣,原因可能是榮總的年齡尚輕。
  
  臺大醫院太老了,紅包陋規已經存在很久,尤其是幾位名醫,名氣越大的,要求的紅包也越大,名氣小一點的,紅包就可以送小一點。這種不成文的規定,很多人早就知道了。
  
  所以,在好幾年前,臺大醫院就以「房子大、架子大、伸手大」而聞名,現在輿論界期待他們改革的聲浪很大,相信臺大醫院會有所整頓的。
  
  生病的人總是希望快點把病治好,多花一點錢,少受一些苦。因此,即使臺灣大學的教授去臺大醫院看病開刀,照樣要遵守特殊的紅包文化,乃至法官、警官、各級行政官,為了消災,大家也一樣送紅包。有些送不起大紅包的人,可能就得不到較好的醫療機會了。
  
  趁人之危的大紅包文化,必須經常性地清理改革,否則,過了一段時間,還是會舊病復發。
  
  至於小紅包的禮尚往來,倒是無傷大雅,反而是人情味的表現。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賄選
第3頁:藝術品義賣 第4頁:二二八事件
第5頁:婚姻暴力 第6頁:青少年自殺
第7頁:如何避免婦人之仁 第8頁:頂客族
第9頁:禪對企業的影響 第10頁:大的包容小的,小的諒解大的
第11頁:女人外遇 第12頁:明星熱
第13頁:負心 第14頁:同性戀
第15頁:超度 第16頁:用平常心應試
第17頁:廢止死刑 第18頁:如何處理是非
第19頁:紅包文化 第20頁:讀書風氣
第21頁:功德會 第22頁:修行與明師
第23頁:核能發電 第24頁:佛教選舉觀
第25頁:父母同意後再出家 第26頁:無婚生子
第27頁:現代人的飲食觀 第28頁:為什麼要結婚?
第29頁:原諒背後說壞話的朋友 第30頁:照顧老人精神重於物質
第31頁:地府、天堂都是海巿蜃樓 第32頁:慎用催眠術治病
第33頁:父母離異,孩子該跟誰? 第34頁:通用語和地方語並行不悖
第35頁:正視飆車少年的問題 第36頁:年輕人應慎選學校科系
第37頁:當碰到交通阻塞時 第38頁:做個有國際觀的現代人
第39頁:絕症病人的心理建設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6-6-10 6:03:11
我觉得你很傻逼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4-4-5 1:44:31
請修改聖嚴法師對於通性戀的觀點,
我想法師在經過多年的修行與悟道之後,
也做了不同的回應.

這也是出自于您們網站的資訊,
請參考:

http://www.dharmaschool.com/sharing580.html

感恩
願大善 大智慧 讓這世界更美好

李政諺 敬上
回复 支持 (12) 反对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