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卷貳、人生與佛教 -- 7.世出世間法

[日期:2011-02-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暢懷法師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世出世間法

  佛陀所說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不出吾人之一切心法。古云︰「佛說一切法,不離 一切心,若離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由此可見,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無非講述眾生的一念心,若無眾生心,佛也無法可說。《金剛經》云︰「若人言,如 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即是此義。

  首講世間法的俗諦理,即天堂地獄人畜等六道是。此類眾生,既有了五陰的正 報,必假衣食住行的依報方能生存。正報是由過去之業,召感今生之心身,依報是為其心身所依止的世間一切事物。前生作的善事若多,今生即感好的依正二報;前 生造的惡事若多,今生即感壞的依正二報。由是世間諸法,雖有千差萬別,歸納而言,不出福慧、善惡、因果及報應。由是,我們欲想安富尊榮,就要多培福修德, 廣植善根。古云︰「種樹必培其根,種德必培其心。」欲求種福,必從其心。吾人如有損人利己的惡念生起時,務須令其從速消滅,舉凡孝悌忠信及利人利物之心生 起時,更應時常保持,並應以「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為終生抱負。所謂︰「未斷惡者令斷惡,已斷惡者令不生,未生善者令生善,已生善者令增 長。」

  此外,如別人有爭執起,我們盡可能婉勸令其息爭,或遇人造惡業,應多方面勸阻,廣為開解,使其去惡從善。對人有益的話,不妨多說,反之,必須努力自制。我們要行好事,例如扶危助人,造福社會,或禮懺拜佛,參禪誦經,均要勇往直前,以達功德圓滿。

  須知我們的身、口、意為升天堂與下地獄之樞紐,此三者如果善良修福,便得善報;此三者若作種種罪惡,便受惡報,須知善惡果報,諸佛菩薩也不能更易。因此,我們所作所為,應該三思而後行。佛家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此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一個人缺福固然是可悲,但是有福無慧,仍是癡福。癡福之人易造惡業,如有錢 財不懂運用,或有人才不會支配,這都是無慧所致。因此,我們有福之後,仍要修智慧。修慧之道,要多閱聽佛經,從聞思修,自我體證。所謂︰「深入經藏,智慧 如海。」人有福如人之有足,人有慧如人之有目,假如人有足而無目,便會墮坑落塹,人有目而無足,則寸步難行,是故二者不可缺一。

  世間法的俗諦理,不能超出善惡等法的範疇,而善惡等法又依身、口、意為根本 的。若再歸納而言之,善惡等法又不能離開我們的一念心,因吾人之一念心欲善,則一切作為皆變成善,此一念心欲惡,則一切舉動均變為惡,除心之外,更無一法 可以構成善惡等法的因素。因此,善惡等法生起,必假吾人之一念心為其所依。

  假如再深一層的去研究,此一念心既為招致善惡之由來,則此一念心便為善惡之本體了。不過,此一念心究竟是屬於善呢?或屬於惡呢?假如是屬於善,則不可能屬於惡;如屬於惡,則不能再屬於善,因善惡二性相違,一心豈能劃分為二?

  又佛說,此心非大小方圓,亦非青黃赤白,非色非空,非因果法,既言其心一切皆非,又怎能為善惡之源?其實,此心不僅不是善惡之本,而且要尋求心的本源,也是了不可得的,因此心未起、欲起、正起、起已都是剎那生滅,覓心尚不可得,試問善惡等法,又復從何而生呢?

  《楞嚴經》云︰「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意說其心本來 不生,因境故有,其境本來亦無,因心故生。前兩句說,心生法生,則言法不自生,乃從心而起。後兩句說,法生心生,則言心不自生,乃由法而顯,說明心本不 生,法也無有,心境二者,本無自性,畢竟空寂。有如眼根因色有見,耳根因聲有聞,假如無有色聲等法,其見聞心亦不能生起作用,以是心境互相侵奪,自有生 滅,時有時無,變化無常。但於此生滅中,有個不生滅性,湛然常住。所謂︰「此肉身中,有妙法身,其性靈明洞徹,耀古騰今,古不變,永久常恆。」外境有而 不隨其有,外境無亦不隨其無,有如空中高懸大明鏡,人來人現,物來物現,但鏡本體是不會被物象所染污。我們的見聞覺知,亦復如是,境現知有,境離知無,但 見聞性的本身是不屬有無。由此可見,凡有生滅去來的,驗知非是常住,凡不隨有無變化的,則斷定其為常住。

  《楞嚴經》第二卷,波斯匿王問佛生滅︰「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 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面皺是說,由少至壯,由壯至老,變化不停。彼不變者,是指見聞之性, 不僅三歲不變,乃至年老亦未曾變。由此驗知父母未生以前,以及此身毀滅之後,本性亦未曾滅,萬古常存。世人若能埋頭苦修,經過若干年月,忽然見到此性,則 名為「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後,則對宇宙人生一切真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對人說法也不用心意識,有如明鏡普照萬物,其體不動。到此時,非但離妄絕 塵,就是真如佛性之假名也不可得,因為度化眾生之故,才說真說妄,妄病若除,真亦不立。

  《楞嚴經》又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如人夜夢種種見聞,醒時總無 一物。法融禪師云︰「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 日。」可見,佛說諸法,無非對病下藥,病若解除,藥也不用了。

  出世間法的真諦理,也不離此一念心,如前所說,身依世界而立,身依心而存, 心又依何而立?心依妄想而住,若無顛倒妄想,即無能覺之心,亦無所覺之相,能所雙亡,唯有本覺。本覺亦對始覺而立,若無始覺,本覺之名,亦不能立,無名無 相,強名大圓鏡智。本覺真心,原無身心世界,因有身體之正報,始有世界之依報,而此真心,無始無終,受生滅者,即是妄心,不受生滅者,即是真心。如何是妄 心,妄心對境而生,離境即如龜毛兔角。真心離境,仍自獨存。《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是離境,仍能生心。古德說︰「不與萬法為侶。」即是 離境,別有真心。

  具縛凡夫,萬不能離境,別有心生,假使真能離境生心,此即真心,超凡入聖, 雖然如此,若離妄心外,另覓真心,如磨磚作鏡,蒸砂成飯,永無是處。所以明心見性之人,不離妄心而別求真心。悟則全妄即真,迷則全真成妄,真妄不一不二, 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一切眾生從無始來,錯認識心為真心,芸芸蒼生習非成是,塵世濁流,混合為一,反指修道出世之士,逃避現實,消極無用,此人可憫,不易 挽救。

  以出世法言之,物即非心,心即非物,二者不惑,是為覺者。如吾眼見,山河大 地,一切萬象,皆能指出種種名稱,無非前塵影象,非見之本性。此時必須回光反照,追尋如何是吾見之本見,於見中離一切物象,湛然常照,方是吾人之真見。見 性如是,聞性亦然,如吾人在堂中靜坐,外邊有飛機聲、汽車聲、牛哞、馬嘶、男呼、女應、兒童遊戲、雜笑聲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聲皆是心外之物,應回 頭反問,除諸聲外,究竟那個是吾之聞性?不明白處,更應努力,如貓捕鼠,鑽研追尋,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言談靜默,大小便利,凡此一切,細心參究,永不間 斷,長此以往,自有瓜熟蒂落之日,忽然大悟,大地無寸土,全大地原是自己,即見法身理體。證得清淨法身,具足無量神通妙用。

  《楞嚴經》說︰「於其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轉大法輪。」由此可知,心之妙用,不可思議,凡夫眾生,不能想象,此即佛法出世之真相。

  世人不明佛理,以為佛教純是出世,離塵絕俗,與世脫節。我是俗漢,既不出 家,又不修道,何必學習佛法,此乃不知佛說出世真理,亦說世間俗諦。如我人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婚姻嫁娶,父慈子孝,交際理財,衛生保健,士農工商,醫卜 星相,包羅萬有,佛理無所不談。因此奉勸世人,生而為人,就要學佛,因其不但能使人充實學問與道德,並能啟發人類思想,並非出家人,才要入佛門。

  須知世間法的俗諦,是以五戒十善為人天之始基。出世間法的真諦,是以四諦十 二因緣與六度萬行為修道成佛之階梯。若以最上一乘佛法而言之,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惑可斷,無道可證,世法即出世法,出世法即世法,離世間法沒佛 法,離佛法沒世間法。六祖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假如世人真正悟得無生法理,「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到此境界,又於何處再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呢!

【書籍目錄】
第1頁:導言 第2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1.佛教是否迷信
第3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2.宗教徒有三分呆 第4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3.從信解行證修學佛法
第5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4.甚麼是四大皆空 第6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5.略解六根清淨
第7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6.漫談忍辱道 第8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7.拜佛的真義
第9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8.皈依三寶身心安泰 第10頁:卷壹、正信的佛教 -- 9.為初機學佛者進言
第11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1.佛教的人生觀 第12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2.福慧與人生
第13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3.福慧與善惡 第14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4.煩惱與痛苦
第15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5.談苦與空 第16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6.人間之樂不宜求
第17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7.世出世間法 第18頁:卷貳、人生與佛教 -- 8.宇宙萬有從何而來
第19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1.護生的真義 第20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2.戒殺與放生
第21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3.人為何要戒殺放生 第22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4.持齋與吃素有甚麼不同
第23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5.持八關齋戒的利益 第24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6.論短期出家所得的功德
第25頁: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 7.受菩薩戒之功德 第26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1.佛教的命運和前途
第27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2.佛教何以式微 第28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3.以佛教儀式舉行婚禮的益害
第29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4.宗教對社會的貢獻 第30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5.對青少年犯罪的看法
第31頁: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 6.觀感四則 第32頁:卷伍、僧伽談 -- 1.僧伽趕經懺對佛教之影響
第33頁:卷伍、僧伽談 -- 2.對僧伽革新問題有感 第34頁:卷伍、僧伽談 -- 3.僧伽是否消極者
第35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1.釋迦牟尼佛與浴佛節 第36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2.觀世音菩薩成道
第37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3.藥師佛與眾生 第38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4.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第39頁: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 5.盂蘭盆節的由來 第40頁:卷柒、人物誌 -- 1.覺光會長德高望重
第41頁:卷柒、人物誌 -- 2.追悼倓虛長老 第42頁:卷柒、人物誌 -- 3.記道源長老蒞港弘法功勳
第43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1.八宗緣起 第44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2.天台宗大義
第45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3.華嚴宗大義 第46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4.禪宗大義
第47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5.淨土宗大義 第48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6.三論宗大義
第49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7.唯識宗大義 第50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8.密宗大義
第51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9.律宗大義 第52頁: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 法師歷年活動年表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1)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1 楼
呱呱 发表于 2014-3-23 21:02:29
請問我想要引用《學佛文集》這本書的一些內容做學術研究,請問這本書的出版年跟出版社、出版的縣市是什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