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記 玅境老和尚

二、前輯.正釋經文.三

[日期:2011-02-2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己二、請問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還 沒有發無上菩提心,而能夠受三皈五戒,修學十善法的人,就稱之為「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不受三皈五戒,也不修學十善法,隨時會做惡事,那是不能稱為善 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發,就是建立;這個人繼續地學習佛法,建立無上菩提心。心,是指願,就是建立了無上菩提的願,即願得無上菩提的意思。

發無上菩提心這件事,我們通常念: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若是從內心很誠懇地發願,那就可以名之為發菩提心。如果只是作功課,隨著文念一遍,這不算數,因為心並不誠懇。

在 《顯揚聖教論》上,有一個發菩提心的儀軌,詞句不同,但是義和這裡一樣。要在一位大德面前,磕三個頭,然後跪著把文念三遍:「大德一心念,我玅境比丘,從 今日始,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饒益諸有情故,從今以往凡我所修:布施、持戒、忍辱、正勤、靜慮及慧,一切皆為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我今與諸 菩薩摩訶薩和合出家,願尊證知:我是菩薩!」大德說:「善!」答:「爾!」然後一拜而起。

這不只是念念而已,而是經過長時期地學習佛法,多少次在內心思惟這件事:「哎呀!應該弘揚佛法,廣度眾生!」最後,決定在一位善知識前宣布:發無上菩提心!

我 們漢文佛教傳戒時,三壇大戒連續的受;先受沙彌戒,再受比丘戒,再隔多久,又受菩薩戒。當然,這樣子做也是很好。如果是認真一點呢,受沙彌戒以後,要學習 沙彌戒,能受持清淨了,經過沙彌戒和尚的認可,再去受比丘戒。應該受沙彌戒這時候,就是發出離心了,發出離心也叫做發菩提心(菩提是聖人的智慧),就是想 要得聖人的智慧。想得阿羅漢、想做大菩薩;或不想當大菩薩,只想要得阿羅漢;都先要有意願,然後受沙彌戒。或者小孩子知識還不夠,未發出離心,但也願意出 家受沙彌戒,年紀漸漸大了,到二十歲知識稍微豐富一點,能發出離心:「我不願意做生死凡夫,我想要做聖人!」有這樣堅定的意願,經過戒和尚的同意,就可以 受比丘戒。

是誰給你受比丘戒?還是由授沙彌戒的和尚請來三師七證,然後專為這沙彌受比丘戒。受戒以後,要學習比丘戒的開遮持犯,持戒清淨,繼續地學習戒定慧;讀《華嚴經》、《大寶積經》、《維摩詰所說經》、《大般若經》,也就可能會發無上菩提心,這時候再受菩薩戒。應該是這樣!

當 然連續的受也好,一下子把這件事做好以後,繼續地學習佛法,也就會發出離心、發無上菩提心。如果不學習佛法,只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也好;但無上菩提心, 未必能發。不過,也不要緊,能誠心念佛往生到阿彌陀佛國,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也會勸你發出離心、無上菩提心,再勸你得聖道。所以念阿彌陀佛,這一件事的 確是好。

剛才這一段話的意思:文上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內心要真誠地經過一段時期的學習佛法,然後在內心思惟觀察,你會激動:「佛法是這樣子呀!」經過多少次的思惟觀察,在心裡醞釀,而真誠的發出:「我要發無上菩提心!」這時候,才舉行發菩提心儀式。應該是這樣!

須 菩提尊者說,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菩提心的時候,「應云何住」:能安住不退叫做住;發無上菩提心當然是受菩薩戒了(或者受五戒的在家菩薩,或者受比丘戒的 出家菩薩);菩薩開始發無上菩提心,他能安住在大乘佛教,一方面學習佛法、修學聖道、一方面廣度眾生而不退,這不容易!

已 得聖道的菩薩,那就很容易安住不。而凡夫因為有貪瞋癡,又沒得到禪定,眼前色聲香味觸──令人顛倒迷惑的境界,隨時隨地都有煩惱;要安住在佛法裡不退,這 件事很不容易!所以須菩提尊者提出這個問題:怎麼能夠令菩薩安住不退呢?實在這也就是為我們請問的佛法;怎麼能夠安住不退、心裡沒有虛妄分別?

退有兩種:一、表現於外的行動,二、內心的問題。若胡思亂想,菩提心不顯現,顛倒迷惑出來了,那都算是退呀!所以提出這個問題:內、外要安住不動,怎麼辦呢?

如果這個發無上菩提心的人,很順利地安住在佛法裡,有進而無退,是最理想的。若是有妄想而退失無上菩提心,也知道不對,可是很難恢復過來;怎麼能調伏這顛倒迷惑的心情,恢復無上菩提心呢?所以要知道「云何降伏其心」:就是怎麼調伏貪瞋癡、顛倒迷惑,而能恢復無上菩提心呢?

這裡有兩個問題:「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但是下面佛答覆了三個問題,就是包括前面怎麼叫做發無上菩提心,這也有安住的意思,也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和「應云何住」合起來回答;「降伏其心」是單獨回答。分成這兩個意思。

戊二、佛答 己一、讚許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佛回答之前,先讚歎須菩提尊者「善哉!善哉」:你讚歎佛善護念,讚歎得很對,提出的這個問題也很好,所以有二個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佛是很誠實、真實,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佛承認如須菩提所說的:「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汝今諦聽」:佛告訴須菩提,你心要安下來,不要妄想,要注意地、認真地來聽佛回答。「當為汝說」:我會為你說這件事。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應該如下文所說的法門這樣子安住不動、這樣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須菩提尊者回答「唯然」:這是文言,白話就是:是的!「世尊!願樂欲聞」:我歡喜聽佛開示。

己二、正答 庚一、發菩提心 辛一、廣大心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

這底下佛正式回答「應云何住」的問題。裡面分四段:第一科「廣大心」:表示菩薩有廣大的慈悲心,他所要救護的眾生是沒有界限的。

前 面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下面說「諸菩薩摩訶薩」;因為善男子、善女人發無上菩提心就是菩薩了,所以是一回事。若沒有發無上菩提 心受菩薩戒,是不得戒的;但是,受了戒後還常常學習佛法,忽然間有一天發真誠的菩提心,就是菩薩、也就是得戒了;因為沒有發心,受戒時沒得戒,還不是菩 薩,到這時候才得戒。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就是指前面善男子、善女人說,應該這樣降伏其心。

文句應該是回答降伏其心的問題,但是內容是回答前面「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的問題。那麼為什麼叫做降伏呢?看下面的文,也有降伏的意思。

因為菩薩發的無上菩提心,是為饒益諸有情故,所以菩提心中包含著大悲心!感覺眾生在生死裡流轉很苦:「我要救護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這是大悲心。而大悲心的對象,就是一切眾生。

「一 切眾生之類」:雖然都是眾生,此一類彼一類各個不同,什麼類呢?「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這四類。我們平常說六道輪迴:地獄、餓鬼、畜生、人、 天、阿修羅;這樣還沒有包括中陰身在內。說「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因為中陰身是化生,就把中陰身包括了;所以這裡雖然說四句,但是比六道眾 生的含義廣。

「若有色、若無色」,這是約表現於外有形相的身體說,有有色、無色的不同。「有色」:欲界、色界天的眾生,都是由地水火風的色法組成的身體。當然色界天眾生的地水火風比我們欲界好的多,我們是太差勁了。「若無色」:就是指無色界天的眾生,他們的身體沒有地水火風的組織。

「若 有想、若無想」,這是約內心、所緣境界說。「無想」:就是色界天第四禪的無想天,第六識不動,沒有一切的想;其餘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眾生都是「有 想」。「若非有想非無想」:就是單指無色界最高的非有想非無想天。「非有想」就是沒有粗顯的想;「非無想」就是有微細的想,合起來就是非有想非無想。

前面所說已把一切眾生都包括在內了,就是指他的大悲心非常廣大;有廣大的大悲心,就超過二乘人聲聞、緣覺,也就是降伏了二乘人。

佛 在世的時候,有個比丘,他看見大眾僧缺少當執事的人。他心裡想:「我得阿羅漢以後,發心為大眾僧服務。」他繼續地修四念處,修止,修觀,由初果、二果、三 果,得了阿羅漢以後,佛就對他說:「你以前要發心為大眾僧服務,現在要發心了!」佛這位善知識,真是不可思議!以前有過的妄想,佛都知道,但沒得阿羅漢的 時候,佛不說。佛在世的時候,為大眾僧服務,要到阿羅漢的境界,三果以前都不及格啊!可見那時候的佛教,有多麼高尚,我們現在的佛教怎麼樣?

阿羅漢得阿羅漢道的時候,也能為大眾僧服務、也能弘揚佛法廣度眾生。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富樓那尊者、摩訶迦旃延尊者、大迦葉尊者、鄔陀夷尊者,都能度眾生的啊!但入涅槃以後就不度眾生,全面的休息了。

菩 薩得無生法忍,從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第八地,就像《普門品》說的:十方世界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不入無餘涅槃!初地、二地、三 地、四地,這樣的菩薩還是肉身,若死後,還要再得一個身體,還是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不入無餘涅槃。到第八地菩薩,程度是更高了,有能力入無餘涅槃了,但是 他不入,而繼續保持生命,廣度眾生;所以超過阿羅漢的境界。這樣說,「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就是以有降無;現在以有大悲心降伏了無大悲心,超過 二乘人。所以,若發無上菩提心,有這廣大慈悲的境界,就是降伏二乘心。

辛二、第一心

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第二科是第一心:指菩薩的大慈悲,是用最殊勝的功德來利益眾生的。如果是用人間天上的福樂救護眾生,這是初級的;如果是用二乘人的功德利益眾生,是中品的。現在「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是以佛的功德利益眾生,所以是最殊勝的,叫做第一。

「我 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發大悲心教化這麼多的眾生,目的在那裡呢?教他們做什麼呢?他沒有衣服,給他衣服;他沒讀書,為他造學校;有病為他造醫院;這 事是好嘛。發無上菩提心的人,這些事情是應該做的,但是,他的大悲心不單只是做這散亂的善法。而是希望眾生得「無餘涅槃」,把三界所有的惑業苦消滅,入於 不生不滅的境界;就是究竟的解脫一切的痛苦,永久的安樂自在。發無上菩提心的菩薩,最高的目標是這樣子。

一 般散亂的善法,雖然也是眾生所歡喜,但不能究竟解決問題。他沒飯吃,給他一碗飯,過幾個鐘頭又餓了;看醫生,就算是病治好了,過了多少天、幾個月,又有病 了;他的苦惱還是存在,問題沒能究竟解決!若是得了涅槃,就永久沒有老病死了。菩薩道和一般善法的不同就在這裡!並不是說菩薩不做這一切善法,菩薩也造學 校、造醫院,也做醫生、做工程師;世間上利益眾生的事他都做,但目標是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若 是我們出家人受了菩薩戒,也只是行這一般的善法,會有問題!若你沒得聖道,也可能是內凡都不到,只是在外凡有一點慈悲心做功德。做功德有什麼不好呢?做功 德好!但是三惡道還隨著你呀!這個問題沒解決。因為沒能深入的學習佛法,就不能真誠的發無上菩提心,做這些世間散亂的善法,可能就停留在這個程度;停留在 這裡,就不是菩薩道。

若是「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也是做這些事,那是菩薩道!

所 以同樣做一件事,有的是菩薩道,有的不是菩薩道。因為沒有發無上菩提心,做這些事情就是一般的善法;若發無上菩提心,把一杯水送給人飲,就是菩薩道,更何 況造一個醫院呢!菩薩道和世間善法是不一樣的。在表面上無差別,其實還是不一樣,發無上菩提心是非常偉大的事情,是大人的境界。

「而滅度之」:就是用無餘涅槃來利益眾生,也滅了一切一切的煩惱。度,就是超越;解脫一切的生死苦惱,使令你究竟的安樂自在。菩薩發這樣的廣大心,「皆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這是最殊勝的心,以殊勝的利益來利益一切眾生。所以叫第一心。

辛三、常心

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

第三科是常心;指菩薩廣大的慈悲心,是不退轉、長時期永久的教化眾生。

因為眾生太多了,菩薩行菩薩道時,度化這個眾生,費了很大的辛苦,他還不信佛,度化那個眾生,也不容易。時間久了,就厭倦:「生死道長,眾生性多,怎麼能夠普度一切眾生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呢?這事很難辦嘛,我不如做自了漢好了!」菩提心就退了。

現 在這位菩薩學習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知道眾生是空的,生死也是空的,得涅槃、不得涅槃是平等相,度眾生就是沒度眾生,沒有什麼可厭倦的,所以他的菩提 心不退,他能夠做「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這件事,而不厭倦。想要無上菩提心不退轉,就要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雖然做了很多利益眾生的事情,但是在他的心 裡感覺沒有做事;雖然眾生很難度,但是在心裡觀察眾生是畢竟空的,也無眾生可度,所以無上菩提不退轉。

如果不學習金剛般若波羅蜜,認為:「真有眾生是我度的、這徒弟是皈依我的!」這樣子容易退轉,無上菩提心很脆弱,一下子就退,退了,就不是菩薩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2頁:一、前輯.前言
第3頁:一、金剛經講記‧釋經題 第4頁:一、金剛經講記‧敘傳譯
第5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一 第6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二
第7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三 第8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四
第9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五 第10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六
第11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七 第12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八
第13頁:二、前輯.正釋經文.九 第14頁:二、前輯.正釋經文.十
第15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一 第16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二
第17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三 第18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四
第19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五 第20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六
第21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七 第22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八
第23頁:三、前輯.正釋經文.十九 第24頁:三、前輯.正釋經文.二十
第25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一 第26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二
第27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三 第28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四
第29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五 第30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六
第31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七 第32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八
第33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二十九 第34頁:四、前輯.正釋經文.三十
第35頁:五、前輯.問答.一 第36頁:五、前輯.問答.二
第37頁:五、前輯.問答.三 第38頁:五、前輯.問答.四
第39頁:五、前輯.問答.五 第40頁:六、金剛般若波羅密經冠科
第41頁:六、後輯.前言 第42頁:六、解釋經題
第43頁:七、後輯.入正文.一 第44頁:七、後輯.入正文.二
第45頁:七、後輯.入正文.三 第46頁:七、後輯.入正文.四
第47頁:七、後輯.入正文.五 第48頁:七、後輯.入正文.六
第49頁:七、後輯.入正文.七 第50頁:七、後輯.入正文.八
第51頁:七、後輯.入正文.九 第52頁:七、後輯.入正文.十
第53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一 第54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二
第55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三 第56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四
第57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五 第58頁:八、後輯.入正文.十六
第59頁:八、後輯.入正文.十七 第60頁:九、後記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