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瑜伽師地論-修所成地 玅境老和尚

三、修所成地.十六

[日期:2011-02-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申二、清淨不相應 酉一、標

當知清淨不相應,亦有三種。

應當知道,與清淨法不相應的情形也有三種。先從相反方向說清淨法的相貌。

酉二、列

一、諸煩惱斷,究竟涅槃,名無怖處。

見煩惱、愛煩惱究竟息滅,是涅槃的大安樂境界,名為「無怖處」。這是第一種清淨法。

《披尋記》:諸煩惱斷究竟涅槃名無怖處者,〈有尋有伺地〉說:有怖畏者,謂懼當生苦所依處故(陵本五卷三頁)。翻此,應知涅槃名無怖處。

若是見、愛這兩種煩惱斷了,就可以究竟地入無餘涅槃。涅槃是沒有恐怖的,是個安樂處。本論的〈有尋有伺地〉中說:害怕將來到苦惱的地方去受生,所以有恐怖。與此相反,即知涅槃是沒有恐怖處。

二、能證此,謂依增上心學善心三摩地。

第二種清淨法是增上心。能證此涅槃的,是佛教徒依止所修習的四禪八定,它有增上的力量能趣向慧,由慧趣向涅槃,故名「增上心」。因為在所成就的四禪八定中,已斷除愛、見、慢、疑、無明等隨煩惱的現行,故名「善心三摩地」。也就是依止禪定能證得諸煩惱斷、究竟涅槃。

「增上」有趣向的意思。佛法中說增上戒、增上心、增上慧,是因為戒能趣向定,定能趣向慧,慧能趣向涅槃。另外,佛法的戒定慧是外道所沒有的,所以對外道來說,「增上」又有特別殊勝的意思。

三、能證此,於增上慧學正見所攝微妙聖道。

第三種清淨法是增上慧。能證此涅槃,還需要「增上慧學」的力量,就是指學習佛法所成就的聞所成慧、思所成慧,及修所成慧。由聞、思、修的學習,最後能成就「正見」;由此正見所攝的「微妙聖道」,即是八正道,也就是清淨的無分別智,由此才能證悟涅槃的境界。

八正道又名八支聖道,合起來就是戒定慧,都是屬於正見,也就是無我的智慧。入在禪定裡作如是觀,是無分別的境界,所以屬於正見所攝。

酉三、釋

彼觀己身與此三種清淨不相應故,心生厭患。

那位修行人雖然得到了禪定,但反省自己:「我有這三種功德嗎?沒有!我與涅槃、增上心、增上慧都不相應。」這時候心裡不歡喜,心生厭患。

申三、雜染相應過患 酉一、標

當知雜染相應過患,亦有三種。

應當知道,雜染相應過患也有三種。

酉二、列

一、老、病、死苦根本之生。

一切老、病、死苦,皆以生苦為根本。十二緣起中說「生緣老死」,即是因為生而有老病死,若不生則沒有老病死。所以,「生」是因雜染相應而有的過患。

《披尋記》:老病死苦根本之生者,由生為先,老病死苦差別可得;是故生為老病死苦根本,以是眾苦之所依故。

「生」是老病死苦的根本,先有了生,而後才有老病死苦的差別可得;若不生,就沒有老病死了。

經 論上有一個故事:某人有三個怨家,為了躲避怨家的傷害,他就隱藏起來,誰也看不見他。但是,他有個朋友常常想念他,就叫他出來,他聽從好朋友的話出來了, 之後這三個怨家叫他老、叫他病、叫他死,就把他搞垮了。這樣說,他的好朋友是誰呢?就是生!這個人生出來以後,老病死三個怨家就把他搞死了。若是他的好朋 友不要叫他生,老病死就沒有辦法苦惱他了。

二、自性苦生無暇處。

在現在色受想行識的生命體中,有雜染種子隨逐著諸行而不相捨離。等到因緣成熟了,種子就變異現起果報,帶你生到貧窮落後的地方去,使令你沒有辦法學習佛法。這是雜染相應而有的過患。

《披尋記》:自性苦生無暇處者,謂為諸行麤重所隨,名自性苦;生於邊國及以達須、蔑戾車中,四眾、賢良、正至善士不往遊涉,是名無暇處。

「麤重」就是種子;它不是輕妙的,而是粗劣、沉重的;這裡特別指染污的業種子。在果報現起的生命體中,不論來到人間、天上,或者墮三惡道,三界諸行的種子都隨逐不捨,與我們的心行同在一起而不相離,所以名為「麤重所隨」。它本身的體性就是苦,所以名為「自性苦」。

「無 暇處」指「邊國」,即特別偏遠落後、沒有文化之處。「達須」意譯為「下賤類」,即貧窮下賤的家庭,沒有禮義的教化。「蔑戾車」意譯為「樂垢穢」,即歡喜作 汙穢的事。在這些落後的地方,佛的四眾弟子、修學聖道的「賢良」之士、證得聖道的「正至」等善士,都不會到那兒去遊學行教化。所以生在那些地方的人,沒有 機會修學佛法,故名「無暇處」。

三、一切處生無常性。

不論在三惡道、人間、天上那一處受生,生命都不長久,是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地相續變動,處在無常生死的苦惱中。這五趣中的流轉變異,都是雜染相應而有的過患。

《披尋記》:一切處生無常性者,謂於五趣流轉變異故。

「一切處」包括了三惡道、人、天等五趣。「一切處生」,就是在五趣中受生是不固定的,有的時候在人間受生,有的時候跑到天上去,有的時候又墮到三惡道了,皆是無常變異,此即是苦。

酉三、釋

彼觀己身有此三種雜染相應過患,心生厭患。

那位已成就色界四禪的佛教徒,在定中觀察自己的生命中有三種雜染相應的過患,心生厭惡。

申四、清淨不相應過患 酉一、標

當知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

佛教徒應當知道,還沒有成就聖道,與清淨法不相應的時候,有五種過患。

酉二、列

一、於邊地生,未能止息。

由於與前面說的三種清淨法不能相應,將來可能往生到沒有佛法的邊地,而且一次又一次地在沒有佛法的地方受生,不能止息。

若是現在所出生的地方,有佛法流行,也有很多學習佛法的善知識,但是不願發心修學聖道,心不能與佛法相應、正念不現行,隨時貪、瞋、愚癡就會出來活動。現在都不能控制這一念心,將來也是不能控制,沒有辦法不生到沒有佛法的邊地。

二、於惡道生,未能止息。

若是沒得聖道,又不修學聖道,阿賴耶識中的三惡道種子隨時會成熟,將來就有往生三惡道受果報的過患。

三、於在家眾諸無間業,未能偃塞。

處在家位時,若不學習佛法、也不修學聖道,都是在愛、見煩惱的活動中,對於五無間業沒有決定不做的智慧,不能決定地停住而不造作。

實在來說,家者煩惱也。所以,未得聖道、未斷愛見煩惱,都還住在煩惱家中,不能決定停止惡事,還有可能造作嚴重的罪過。

《披尋記》:於在家眾諸無間業未能偃塞者,五無間業及彼同分,是名諸無間業。如〈有尋有伺地〉說(陵本九卷二頁)。若未證得出世正見所攝諸無漏慧,於此諸業未能偃塞。〈思所成地〉說:由慧故能偃。此應準知。

「五無間業」是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若造了這五種事,就會墮到無間地獄去受苦。「及彼同分」,與五無間業同類的事情。譬如和自己的母親或阿羅漢做染汙的事情,或者攻擊最後身菩薩,都是五無間業的同分。詳細內容,見於本論的〈有尋有伺地〉。

「若 未證得出世正見所攝諸無漏慧,於此諸業未能偃塞」,若是佛教徒,雖然很用功修學聖道,但是還未證得出世間的正見,也就是沒有成就超越世間的無漏智慧,對於 五無間業及同分業,不能有把握說:「我決定不做這些事情!」本論〈思所成地〉說:「由慧故能偃」,若是成就了無漏慧,能用智慧調伏煩惱、令煩惱不動,就可 以決定不做無間業。

四、於出家眾無量見趣,未不相應。

外道的出家眾,雖然得了四禪八定、五種神通,卻因不如理作意,而有各種不同的見解,如六十二見等邪知邪見的過患。現在這位修行人反省自己還不能與三種清淨法相應,對於無量無邊的邪知邪見,也還沒有把握能夠決定不相應。

這 裡的「出家眾」,指非於佛法中出家的外道。但是,若在佛法中出家而不學習佛法,就不能成就佛法的思想,只是假名字出家,這樣的出家眾也是有問題。舉例而 言,認為把福德的「福」字倒過來寫,表示是福到了,因為這樣而心裡歡喜,這就是邪知邪見!怎麼說將福字顛倒過來寫,福就會到呢?這是個錯誤的思想。福若顛 倒,就是罪過!

《披尋記》:於出家眾無量見趣等者,謂諸外道有六十二諸惡見趣應知。

外 道有六十二種邪知邪見,主要就是在色受想行識上執著有「我」。社會一般人只知道求榮華富貴,其他的事情不管;外道放棄了世間五欲,有高尚的見地想要令 「我」清淨而出家修行,但因為計執有我,在五蘊上有是我、異我等各式各樣無量的分別,歸納起來共有六十二種邪見。若是今天的佛教徒不願意學習佛法,對於 「我見」是怎麼回事,不可能會明白,對於什麼是無我,就更不清楚。如此一來,能分別什麼是佛法?什麼是外道嗎?

五、雖由世間道,乃至有頂若定若生;而於無初後際生死流轉,未作邊際。

這位修行人於生存時能夠放下五欲,以厭下欣上的方法努力修行,成就了世間清淨的四禪八定;死後,即往生於色界天,乃至三界頂處的非想非非想天。雖然成就了定,但沒有修學聖道,無始以來一直在生死中流轉,無法到達生死的最後邊際、停止流轉。

「無初後際生死流轉」,一切眾生在無始無終的生死裡流轉,從現在的生命向前推,追溯不到初際、推不到一個開始。假使不遇見三寶,也就相續一直流轉,往後也推不到何時結束,無法到最後的邊際。

《披尋記》:無初後際生死流轉者,諸行因果,相續流轉,假說先後,而實無先後性,是即流轉真如。此說無初後際生死流轉,義應準知。

「諸行因果,相續流轉」,一切有為法就是因和果;由如是因,得如是果。得果以後,繼續造因,由於再造因,又繼續得果;因果相續地變動,相續地流轉。

「假說先後」,依有為法生起的次第,方便說有先後。譬如在人間修習禪定成功了,然後生到色、無色界天去;在時間上有前後之別,所以方便假說先與後。其實,先之前還有先,後以後還有後,所以是「無先後性」。

能夠通達先後不過是假說,實在都是畢竟空的,名為「流轉真如」。無初後際生死流轉的意義,準上述所說的無先後性的道理,就可以知道了。

酉三、釋

彼觀自身有此五種清淨不相應過患,心生厭患。

這位修行人思惟自己與三種清淨法不相應,有以上的五種過患,心裡面不歡喜,而生厭患。

申五、於己清淨見難成辦 酉一、初五相 戌一、標

於己清淨見難成辦,當知亦有五種。

對於自己難以成辦清淨的戒定慧,應當知道其中有五種厭患相,應該加以觀察。

先說明初五相,再說後一相,合有六相;加上前面十四相,共有二十種所應觀察的厭患相。

戌二、列

一、若捨不為,不能自作故。

第一種應觀察相:如果棄捨了戒定慧的法門而不修學,聖道是不會自然成就的。

《披尋記》:若捨不為不能自作故者,謂捨方便,不修正行,聖道不生故。

「方便」是聖道的前方便,即前面所說的持戒清淨、守護根門、減少睡眠、飲食知量、一切時中正知而住、勤修止觀等,還要能夠學習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前方便準備好了,能於修所成慧中修止修觀,就是「正行」。

若是不準備前方便、也不修正行,則「聖道不生」,不會自然地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不可能有不修而得的聖道。

二、於所餘事,非請他為能成辦故。

第二種應觀察相:於聖道以外,其他的事或許能請別人代為辦理,但是聖道的成就,卻不能請他人代為修行,也不能請他人消滅自己的煩惱,非要自己做才能成就。

《披尋記》:於所餘事等者,所餘世事,或請他為而能成辦;清淨不爾,非請他為能成辦故。

修聖道這件事,和其他的事情相比,其他事可以請別人做,譬如今天要在這兒講經,要先預備桌子、經本……,這些事可以請別人來幫忙。但是成就聖道這件事,不能請別人代為修行,非要自己做才可以。

三、決定應作故。由於自心未令清淨,必於眾苦不得解脫成吉祥性。

第三種應觀察相:聖道是決定應當努力去成就的,但是由於自己不努力修學戒定慧,不能用佛法清淨自心,不能與涅槃、增上心、增上慧相應,因此不能解脫生老病死以及三惡道的苦惱,也就不能與聖道相應。

成就聖道以後,眾苦解脫,一切都是如意自在的,故名為「成吉祥性」。

四、非於惡業現在不作,即說彼為已作清淨,即名已得於現見法永離熾然。無對治道,先所造作惡不善業,必不壞故。

修 行人雖然現在沒有做什麼錯誤的事情,但不能說他已經證得清淨的聖道,也不可以說他永遠息滅三惡道苦,永遠解脫生老病死、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五取蘊熾 然苦了。因為,若不曾修習無漏的出世聖道加以對治,過去所造作的惡不善業種子,還在內心中伏藏著,還會繼續發生作用,令他繼續受苦。

無 漏的戒定慧就是對治道,有力量對治一切不如意的事情。若是現在享受過去生所造的福業,什麼都很自在、很安樂,可能就不修學出世清淨聖道了。雖然現在不作惡 業,但不能說以前沒有造過惡業;由於不肯修學聖道,就不能破壞以前所造的惡業,因緣會遇時還是要受果報,決定不會自然地就壞滅。

我 們勸人多修善法是對的,但是不修對治道、不學習出世間的聖道,過去的惡業沒有辦法對治,將來一定要發生作用,發生作用時,就令人苦惱!雖然你現在也修學世 間善法,但是這種善法沒有力量對治惡業,還有很多很多的罪業隨逐,其中可能有到三惡道去的罪業。譬如我現在做皇帝,什麼都是自在的,誰敢不聽我的命令?但 是,一口氣不來就死了!死的時候也可能念佛,因為念佛的關係不墮三惡道,就會再來人間或到天上受生,但是過去的罪業種子還隨逐著,不會自然壞滅。

所以,這裡說「無對治道,先所造作惡不善業,必不壞故」,我們不要以為現在很清淨,好像世界太平了。不是!沒有成就無漏的智慧來對治你的身口意,來對治你過去所造的惡業,惡不善業「必不壞故」,是決定不會自然壞滅的!

《披 尋記》:非於惡業現在不作等者,得學、無學清淨智見,是名已作清淨。得無生法,是名已得於現見法永離熾然。所以者何?現見自他生死大苦火聚長時相續,名為 熾然。滅不更生,名永離故。非於現在不作惡業,便為已得如是清淨解脫;由先所作惡不善業,若無能對治道,必不自然滅壞故。

經過一個時期的修行,成就了無我的智慧,名「得清淨智見」。得到初果乃至二果、三果的聖位,都名為「學」;得到四果阿羅漢,則名為「無學」。一切有學、無學的聖人,都已經得到無我的智慧了,名為「已作清淨」。

「生」,指煩惱,「無生」就是沒有煩惱。不論在欲界天、人、三惡道受生,或者在色、無色界天受生,凡在三界內者都是生。為何而生呢?有煩惱就有生!「得無生法」,指阿羅漢的聖道,具足了清淨的智見,永斷三界的煩惱,並且也成就了不在三界裡受生的功能。

雖然阿羅漢得了無生法,但有漏的果報身還存在時,照樣會有老死,也可能有病痛苦惱,或有人毀辱他。但是他的內心並不苦。因為他有清淨心,有無漏無我的智慧,遇見任何境界,一剎那間心就與第一義諦相應,和一般的凡夫不同。所以,名為「已得於現見法永離熾然」。

「熾然」,指苦惱的境界;現在的事情,由見聞覺知可以明白的,名為「現見」。由於現在可以觀察到自己、觀察到他人,在生死大苦中就像一團大火似的,長時相續地燃燒,都陷於苦惱的境界中,故名「現見自他生死大苦火聚長時相續,名為熾然」。

「滅不更生,名永離故」,由於對治道的生起,修學聖道成功了,就永遠地息滅了生死大苦,永遠不再生起,所以名為「永離」。

「非於現在不作惡業,便為已得如是清淨解脫」,不是現在不做錯誤的事情,就是已經得清淨解脫了,不是的!現在不做,只是現在不造惡因,而以前所造的惡不善業,若是沒有加以對治,還可能會受苦的。

五、由彼清淨學、無學道證得所顯故。

由於長時期地修四念住、修學聖道,成就了初果、二果、三果有學道,以及阿羅漢的無學道,才顯示出涅槃的清淨境界。這絕非自然成就的,所以非要努力修行不可!

戌三、結

彼觀清淨由此五相,難可成辦,心生厭患。

這位修行人由上文所說的五種相貌去觀察,感覺到清淨的涅槃不容易成就,不歡喜自己與清淨法不相應,內心厭棄這些過患。

酉二、後一相

又復發起堅固精進,為欲證得。

經過這麼多的思惟觀察,發起這麼多的厭患想,最後的結論是:非要自己努力不可。所以,又發起不可破壞的精進,為了證得涅槃,排除一切能阻礙聖道的懈怠,殷勤懇切地努力修行。

「堅固精進」,是任何事情不可以影響他的精進。我們也可能精進,訂一個功課表去用功,可是遇到一點小事又把計劃破壞了,那就表示精進不堅固,隨時會轉變。現在,這位修行人的功課表是堅固的、不動搖的。為什麼這樣精進呢?因為他想要證得聖道的清淨法,解脫種種的大苦。

《披尋記》:又復發起堅固精進等者,殷重加行,是名堅固精進,如〈菩薩地〉說(陵本四十六卷十二頁)。由此遮止為證清淨中所有懈怠故。

本論〈菩薩地〉中說:殷重地努力修行,名為「堅固精進」。「殷」是殷勤不懈怠,「重」是尊重、專心地用功;若是緩慢而不專一,就不是殷重精進了。「由此遮止為證清淨中所有懈怠故」,由於殷重加行,就可以遮止修學聖道中的一切懈怠。

未三、總顯差別 申一、辨心相 酉一、厭患

彼由觀見雜染、清淨,相應、不相應故,心生厭患。

這位修行人在禪定裡思惟反省,觀察自己與雜染相應、與清淨不相應,心生厭患。

酉二、怖畏

又由觀見雜染、清淨,相應、不相應過患故,心生怖畏。

又因為觀察自己與雜染相應是有過患的,與清淨不相應也有過患,心生恐怖。

成就了色界四禪的人,因為禪定的力量很大,若是一入定,什麼事情都不能干擾他。但是,終究有一天禪定的受用結束了,由業力的牽引有可能就到三惡道去。業力成熟現起果報時是很厲害的,令人不能抗拒、無可奈何,所以心生怖畏。

酉三、遮止

又於清淨證得,及雜染斷滅中,有懶惰懈怠故,心便遮止。

這位禪師在追求清淨安樂涅槃的修行中,以及斷除息滅與貪瞋癡相應的雜染中,若是有了懶惰懈怠,這兩件事就都不能成就。因此,他勉勵自己一定要遮止障礙聖道的懶惰懈怠,提起精神努力修學聖道。

申二、明漸次 酉一、舉厭患極厭患

又由作意思惟彼相故,心生厭患,即於此相多所作故,心極厭患。

因為觀察自己與雜染相應、與清淨不相應,而清淨善法又難以成就,心裡深感厭患。又由於繼續數數地思惟觀察,使令內心的厭患,加強到了最極厭患的程度。

酉二、例怖畏極怖畏等

如厭患極厭患,怖畏極怖畏,遮止極遮止,當知亦爾。

如前數數觀察,使令厭患的力量加強達到最「極厭患」,在此五處所攝二十相上加強思惟,使令怖畏的力量達到最「極怖畏」,就能有強大的力量,努力地停止斷惡修善中的懶惰懈怠,使令遮止的力量也達到最「極遮止」。

《披尋記》:又由作意思惟彼相等者,謂於雜染、清淨,相應、不相應相,作意思惟,心生厭患。此厭患相復有三種:謂無常故、苦故、變壞法故,如〈三摩呬多地〉說(陵本十一卷十二頁)。即於此相多所修習,名多所作,是故心極厭患。

未四、總結修相

如是彼以由厭俱行想,於五處所,以二十種相作意思惟故,名善修治。

現在,是將前述所說的五個處所及二十種相,做一個總結。

於「雜染相應」有三種相:一、觀己未調未順而死。二、死已當墮煩惱大坑。三、由煩惱自在力故往有怖處。

於「清淨不相應」復有三種相:一、觀己涅槃不相應。二、善心三摩地不相應。三、增上慧的正見不相應。

於「雜染相應過患」亦有三種相:一、觀己有老病死苦根本之生。二、自性苦生無暇處。三、一切處生無常性。

於「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相:一、觀己於邊地生未能止息。二、於惡道生未能止息。三、於在家眾諸無間業未能偃塞。四、於出家眾無量見趣未不相應。五、於無初後際生死流轉未作邊際。

於「於己清淨見難成辦」亦有五相:一、觀若捨聖道不為不能自作。二、於所餘事非請他為能成辦故。三、自心未清淨不能解脫眾苦成吉祥性。四、無對治道先所作惡不善業必不壞故。五、涅槃清淨由學無學道所顯。

以上共有十九相,再加上起「堅固精進」,就是二十相。修行人若能於五處以二十種相作意思惟,使厭患想與心一起活動,名「厭俱行想」;能夠這樣思惟觀察,就名為「善修治」。

初 開始修行,要於生死流轉苦生厭離心、生怖畏心,使令自己對於聖道生起欣求、好樂的願望。如果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生活樣樣滿意,覺得沒什麼苦惱,也沒什麼好厭 離的,就不會感覺有得聖道的必要。這樣的人不能修行!我們讀《阿含經》時,常見到佛在世時,對比丘說生死是苦,說四聖諦,說色受想行識無我、無我所,也就 是教修四念住觀;比丘如是修行,立即證得聖道。但是,現在的人厭離心不夠,因此不能得聖道!

《披尋 記》:如是彼以由厭俱行想等者,謂於諸行思惟無常及苦,是名厭俱行想。前說於己雜染相應心生厭患,乃至於己清淨見難成辦心生厭患,是名於五處所。雜染相應 清淨相應及雜染相應過患各有三種相,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相,清淨見難成辦亦有五相,又復發起堅固精進,如是總成二十種相應知。

觀 察一切有為法,內心思惟無常、思惟苦,名為「厭俱行想」。前文中說思惟雜染相應心生厭患,乃至思惟清淨見難成辦心生厭患,名為「五處所」。其中雜染相應、 清淨相應,及雜染相應過患,各有三種相;清淨不相應過患有五種相;清淨見難成辦亦有五相;又再加上發起堅固精進,總共有二十相。

【書籍目錄】
第1頁:一、講記前言 第2頁:二、修所成地.一
第3頁:二、修所成地.二 第4頁:二、修所成地.三
第5頁:二、修所成地.四 第6頁:二、修所成地.五
第7頁:二、修所成地.六 第8頁:二、修所成地.七
第9頁:二、修所成地.八 第10頁:二、修所成地.九
第11頁:二、修所成地.十 第12頁:三、修所成地.十一
第13頁:三、修所成地.十二 第14頁:三、修所成地.十三
第15頁:三、修所成地.十四 第16頁:三、修所成地.十五
第17頁:三、修所成地.十六 第18頁:三、修所成地.十七
第19頁:三、修所成地.十八 第20頁:三、修所成地.十九
第21頁:三、修所成地.二十 第22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一
第23頁:四、修所成地.二十二 第24頁:五、如何修習四念住
第25頁:上玅下境老和尚生平簡介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