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入決定勝 玅境老和尚

入決定勝 玅境老和尚

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三

[日期:2011-0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戊二、發起正修

〈正觀品〉中續言:

斷除我見,思惟無我。當觀是身如水聚沫;當觀是色如芭蕉虛;當觀是受如水上泡;當觀是想如熱時焰;當觀是行如空中雲;當觀是識如鏡中像。

「斷除我見,思惟無我」:此下由決定信願,發起念佛三昧正修,謂修無我觀。此二句是標。

「當觀是身如水聚沫」;正釋無我觀。我執有二:一、即蘊是我,二、離蘊是我。常恆住不變易、有主宰作用的實體,是所執我的體相。今觀如水聚沫的五陰身,無牢無實,無有堅固的常恆住不變易法,故無有我。此破即蘊是我。

《雜阿含經》二六一云:

時 尊者阿難告諸比丘:「尊者富留那彌多羅尼子年少初出家時,常說深法,作如是言:『阿難!生法計是我,非不生;阿難!云何於生法計是我,非不生?色生,生是 我,非不生;受想行識生,生是我,非不生。譬如士夫手執明鏡,及淨水鏡,自見面生,生故見,非不生。是故,阿難!色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如是受想行識 生,生故計是我,非不生。』」(大正二‧六六上)

此文所詮之義,謂計我論者皆是「即陰計我」,若陰不生,無色受想行識處,即不於中計我,亦即是破彼「離陰計我」之義。應如是修習五陰無我觀。〈正觀品〉中續言:

菩 薩若欲入是三昧,當應深生怖畏之想,當念遠離譏嫌免他訶責,當念除去無慚無愧,成就慚愧。當應成就奢摩他、毗缽舍那。當應遠離斷常二邊。常念一心精勤勇 猛,除去懈怠。發廣大心。常念觀察三解脫門,常念先生三種正智,常念斷滅三不善根。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常念成就一切眾生,常念等為眾生說法。當觀四念處, 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菩薩若欲入是三昧,當應深生怖畏之想,當念遠離譏嫌免他訶責,當念除去無慚無愧,成就慚愧」:此勸修念佛三昧之人,應當尊重波羅提木叉,嚴持戒法,以為修無我觀之基礎。

「當應成就奢摩他、毗缽舍那」:奢摩他是止,毗缽舍那是觀。前文已說五陰無我觀,而未說止,故今具足說之。為什麼要修止?若不修止,觀則無力成就念佛三昧。止是觀的依止,於觀有大助力,故不可不修止!

「當應遠離斷常二邊」:因種種妄想執著落於二邊。而邊鄙而不中正的倒見,名為邊見,此中舉出斷常二邊見。今以《勝鬘經》二番釋之:

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於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於有相續不見,起於斷見,妄想見故。於心相續愚暗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起於常見,妄想見故。(大正一二.二二二上)

一、「見諸行無常,是斷見,非正見」:行是有生滅法,如五陰。凡夫見有生滅,見生者必歸於無常滅,不了五陰無常相似相續,於是生起斷見,以為終歸無常則不免一死,什麼都沒有了。

二、「見涅槃常,是常見,非正見,妄想見故,作如是見」:凡夫外道厭生死而求涅槃;因為凡夫不能真知涅槃,僅是比對世間無常,而推想離世間無常的涅槃是常住的,這樣的常見還是不正見。凡夫於諸行無常起斷見,於涅槃起常見,由於妄想的取著,而作如是的執見。

「於 身諸根分別思惟,現法見壞,於有相續不見,起於斷見,妄想見故」:於有情身分的前五根:能見的眼、能聞的耳,乃至到能觸的身--分別思惟,於現法中見它壞 了。現法即現在,現在生中的諸根一旦壞了,不能再起作用。或部分壞了,或完全壞了,如人的死亡。這類凡夫專在物質所集成的諸根著想,於是見諸根壞了,就以 為有情不再存在。他對於三有相續的事理不能明見,所以執為什麼都沒有了,起於斷見;由於不契真義,但憑妄想的執見而如此。

「於 心相續愚暗不解,不知剎那間意識境界,起於常見,妄想見故」:有一類凡夫於心相續的真義愚暗不解,心雖是相續的,但以愚癡暗昧而不能如實了解,不知剎那間 生滅的意識境界,所以起常見。唯心論者執有精神的常住,他們以為眼等諸根壞了,心是真實常住而不斷的,不知道心 --意識是剎那剎那生滅的相續,如火焰、如流水,是前後相續不斷的,但並不是常住。於心相續所起的常見,也是由於妄想見而生起的。故欲修念佛三昧的行者, 當遠離如是斷常二邊之妄見。

「常念一心精勤勇猛,除去懈怠」:應如是修行念佛三昧。

「發廣大心」:此意有二。一、無上菩提是佛陀的廣大境界,今勸行者建立希求成就之大願。二、所有一切流轉生死苦海中的有情,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具足二意,是名「發廣大心」。

「常念觀察三解脫門」:《瑜伽師地論》卷二八中,解釋三解脫門:

復 有三解脫門:一、空解脫門,二、無願解脫門,三、無相解脫門。云何建立三解脫門?謂所知境略有二種:有及非有。有,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於有為 中,且說三界所繫五蘊;於無為中,且說涅槃。如是二種有為、無為,合說名有。若說於我,或說有情、命者、生者等,是名非有。於有為中見過失故,見過患故, 無所祈願;無祈願故,依此建立無願解脫門。於有為中無祈願故,便於涅槃深生祈願,見極寂靜,見甚微妙,見永出離;由於中見永出離故,依此建立無相解脫門。 於其非有無所有中,非有祈願,非無祈願,如其非有,還則如是知為非有、見為非有,依此建立空解脫門。是名建立三解脫門。』(大正三○‧四三六中)

前文但說我空觀,此中又兼說修諸法寂滅相--法空觀。

「常 念先生三種正智」:言三種正智者,應是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此中前二種智,應在修習止觀之前學習成就,故云「先生」。而止成就時,修毗缽舍那, 即名修慧。或行者初學習時,作如是念:「由聞思修得念佛三昧!」故云「先生」。「常念斷滅三不善根」:此是修念佛三昧者時應覺察,不可輕忽之事。

「常念成就諸三昧聚」:上文奢摩他與觀同說,而觀之內容已見之於前文。此中說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其意應是已成就未至定,而意猶不足,還想進修四禪、四無量心等,故云「常念」。而「常念」句,亦含有誓在進修之意。

修習念佛三昧者,為何要常念成就諸三昧聚?釋尊初在菩提樹下成道時,是在色界第四靜慮中,思惟緣起而得無上菩提,今行者亦應在三昧中,得念佛三昧。《大智度論》卷二○云:

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門,所謂空、無相、無作。已說道次,應說到處門,四禪等是助開門法。復次,三十七品是上妙法,欲界心散亂,行者依何地、何方便得?當依色界、無色界諸禪定。(大正二五‧二○六上)。

今行者欲得念佛三昧,亦應如是學,故云:「常念成就諸三昧聚」。又三昧聚者,三昧(四禪等)是功德叢林,諸菩薩摩訶薩依此一一三昧出生無量三昧,聲聞、緣覺不達其名,故名三昧聚。又行者欲成就念佛三昧,同時亦願成就其餘三昧,如百八三昧等,故云:「常念成就諸三昧聚」。

「常念成就一切眾生,常念等為眾生說法」:此是行者大慈悲心,常念眾生愚癡無知,常念依平等心以法光明而啟示之。

「當觀四念處,所謂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前文行者雖是不忘眾生苦,而自身道業猶未成就,故還須勤修念佛三昧,亦即是四念處,義無差別。以下經文甚多,恐繁不引。

丙二、結釋

上來所引經文,修習念佛三昧的方法,原是信、戒、三慧,遠離邊見為先,精進修習止觀,於三昧中斷滅三不善根(我法二執),進而證入三解脫門、諸法寂滅相,定慧力莊嚴,是名念佛三昧。其義蓋為:「如來者,諸法如義」、「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是名念佛三昧。

上來念佛三昧義如是。再對讀《佛說阿彌陀經》所說,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蒙佛加祐,令心不亂、不顛倒之文,會感覺到《佛說阿彌陀經》未施設法性寂滅之止觀行法,與《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之念佛三昧文義懸殊,極為明顯。

【書籍目錄】
第1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一 第2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二
第3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三 第4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四
第5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五 第6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六
第7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七 第8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八
第9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九 第10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
第11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一 第12頁:一、《雜阿含經‧尊者難陀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講記.十二
第13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一 第14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二
第15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三 第16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四
第17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五 第18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六
第19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七 第20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八
第21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九 第22頁:二、《大乘莊嚴經論‧成宗品》講記-大乘是佛說.結
第23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一 第24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二
第25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三 第26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四
第27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五 第28頁:三、修習聖道的功德.六
第29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一 第30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二
第31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三 第32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四
第33頁:四、增上生與決定勝.五 第34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一
第35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二 第36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三
第37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四 第38頁:五、持名念佛與念佛三昧.五
第39頁:六、學佛的目標何在 第40頁:七、如何栽培善根.一
第41頁:七、如何栽培善根.二 第42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一
第43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二 第44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三
第45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四 第46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五
第47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六 第48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七
第49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八 第50頁:八、法雲法雨-午齋開示集.九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