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好自端嚴 玅境老和尚

好自端嚴 玅境老和尚

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六

[日期:2011-02-1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玅境老和尚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略說靜坐方法

初始靜坐,除了少數宿世善根特別深厚者外,大多數人都有腿痛的問題。如何處理?

舊時代禪和子的辦法,靜坐時若感覺腿痛,可以站起來到彌勒菩薩像後面(有的禪堂供奉彌勒菩薩,有的則供文殊菩薩)稍微動一動,然後再回到座位上盤腿靜坐。如此若干次後,腿就進步不痛了。

初開始感覺腿痛,可以忍一會兒,再把腿放開;不要一直強忍,這樣對腿反而有害。

有 的人會有將要氣爆的現象。因為靜坐時,修觀的時間太多,因此氣向上沖,頭好像要爆開的樣子。所以修觀的時間不要太多,頂多十五分鐘,就停下來修奢摩他 (止)。如果是男眾,可以觀臍輪,注意腹部的起落,熱就會降下來,頭也不會漲痛,感覺舒服。如此,奢摩他的力量逐漸增長,也會幫助修觀,一定要注意這件 事!

有的人修止時注意力也放在頭部,雖無妄想,但很危險。因為注意的時間久了,血往頭上沖,頭部熱血太多會影響神經,表面上看起來似是著魔,但實際上並未著魔。所以,天台智者大師於《釋禪波羅蜜》中已經明言,一定要把注意力下降,就不會有問題。

修行止觀的人,不論相應與否,表現在外的態度都要保持正常,不應該現出怪相。但是,你若搞錯修行方法,就不自主的會有怪現象;別人看你似乎走火入魔,其實是方法搞錯了,致使生理不正常。

若是女眾,依我的看法,出家與在家不同。出家的女眾,若無任何病痛,也可以注意腹部的起落。如果有病,那就必須謹慎些,或注意腳趾頭、或注意腳板,或另外製造一個所緣境。

靜 坐時,一定要使所緣境顯著,才容易攝心不亂。若注意腳板,則觀想它是黃色或是白色的圓形,於此處現出1、2、3、4、5、6、7、8、9、10的數字,也 等於數息。現在想1,就在腳板那兒現出「1」;專注一會兒,「1」沒有了,又想「2」,就現出「2」。過一會兒,「2」沒有了,又想「3」,就現出 「3」……,乃至「10」;這是一個方法。

或者,左手交疊於右手,放在腿上,想像手上有個圓光,如同農曆每月十五日夜間的圓月在自己的手上一般,心安住於圓光上不動,也可以在此圓光上顯現出「1」~「10」的數字,如此攝心不亂。

有人說:「靜坐時一閉上眼睛,就感覺都是黑的。」這現相是好是壞?應如何處理?靜坐閉眼感覺黑闇,實在來說是障礙聖道的罪業之相,應該拜懺、懺悔罪業將之破除。

另外,現在多數的念佛七中,於止靜時把燈關掉,只剩下一點小小的光。但若是打禪七,室內有光會有很多好處。你睜開眼睛看見光,多看一會兒,再閉上眼睛、憶念光明,就把黑暗破了。經中佛告比丘,初欲睡時心裡要憶念明相,不要憶念黑暗,也有這個意思。

如果常常靜坐,以後仍可能會有各種問題,所以你一定要閱讀經論。佛在世時,舍利弗尊者見到馬勝比丘,聞四句偈而得初果。後時,他來見佛,經過二個七天得阿羅漢道。那些利根人般若的善根強而有力,因此容易得聖道;不像我們要很努力的學習,還不見得合適。

我們生在今日的佛教,不能不承認業障重!然若肯修四念處,將會破除業障。因為四念處是智慧;智慧不是自然來的,要於般若無相法門多聞熏習。《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說:「此奢摩他、毘缽舍那以何為因?善男子!清淨尸羅、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如此方能得到智慧。

《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個理論作用非常大,能圓滿解決一切問題。靜坐之時,不論出現什麼事情,都可以如是地觀察它是虛妄、是畢竟空寂的,問題就解決了。

上 述《金剛般若》法門威力廣大。但是,若讀《攝大乘論》、《瑜伽師地論》,所說道理又不同——一切法是心的分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不分別,則所分別即不現 前。譬如:靜坐時修白骨觀,忽然間白骨沒有了,應如是思惟:「白骨非自然有,亦非自然無。有,是自己的分別;沒有,也是自己的分別。」

我 認為唯識的理論也很銳利!若能掌握到這個理論,不論靜坐中現何境界,內心都是太平的——可愛的事情不要執著,都是假的;恐怖的事情也非真實,唯是內心的分 別影像而已。所以,修四念處這件事,的確與念阿彌陀佛名號的法門不同!一定要拿出多少時間、精神努力學習;當然,如果根性很利,也可能很順利就成功了,不 會有那麼多麻煩。

總之,對於所修法門的次第純熟,就能用得上。若常常用功,就會感覺修「觀」的如理作意,其實不難!

初開始靜坐修「止」,可能會難一些。因為我們的分別心,久遠以來散亂慣了,願意想什麼就想什麼,很自由。忽然間要違背向來雜亂妄想的習慣,叫它不要妄想,就會感覺難一些。

其實,妄想多半是日常生活中的前塵影事,所以,若能持戒清淨,將減少許多雜亂妄想,故云:「戒能增上定!」

吾人在禪七中也發覺,須要提高毅力應付出現的事情。譬如午前靜坐時情況良好,午後卻不對了;第一天靜坐時很好,但是第二天又不對了。努力的修習、忍耐腰酸腿疼,有多少相應,卻又失掉了,真是令人失意極了!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說:「初業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歎,不應懈廢!」此文意應是安慰吾人在數數的失敗中,還是有希望的。

所以,我認為一個人雖是載道之器,但是,必須努力!不要怕困難!意願堅強,決定向前衝破一切困難,直到最後成功,要有這樣的意願。就像做生意的人想要發財,不論怎樣辛苦都要去做。

修行亦復如是!由願導行,願力推動你,使你向前衝;如果沒有願,那還有什麼好說的!所以,修行第一要有堅定的意願,第二要學習經論,第三要精進;這就是信(願)、進、念、定、慧五個方法了!若都能一一具足,修學聖道這件事,就會成功了。

【書籍目錄】
第1頁:一、六妙門講記.一 第2頁:一、六妙門講記.二
第3頁:一、六妙門講記.三 第4頁:一、六妙門講記.四
第5頁:一、六妙門講記.五 第6頁:一、六妙門講記.六
第7頁:一、六妙門講記.七 第8頁:一、六妙門講記.八
第9頁:一、六妙門講記.結 第10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一
第11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二 第12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三
第13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四 第14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五
第15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六 第16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七
第17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八 第18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九
第19頁:二、修學聖道的次第.結 第20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一
第21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二 第22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三
第23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四 第24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五
第25頁:三、學禪者應具五法.六 第26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一
第27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二 第28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三
第29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四 第30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五
第31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六 第32頁:四、修行四念處的重要.結
第33頁:五、好自端嚴 第34頁:六、談心莊嚴
第35頁:七、四護法門 第36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一
第37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二 第38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三
第39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四 第40頁:八、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五
第41頁:九、如來大勢力 第42頁:十、午後法語.一
第43頁:十、午後法語.二 第44頁:十、午後法語.三
第45頁:十、午後法語.四 第46頁:十、午後法語.五
第47頁:十、午後法語.六 第48頁:十、午後法語.七
第49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一 第50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二
第51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三 第52頁:十一、第二個三年.四
第53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五 第54頁:十一、第二個三年.六
第55頁:十一、第二個三年.七 第56頁:十二、從佛學院到禪學院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