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著(轉載中)

聖嚴法師心靈環保 聖嚴法師著(轉載中)

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心靈環保最重要

[日期:2010-07-24]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心靈環保最重要
  
  《法鼓雜誌》專訪
  
  青藍天空轉為褐
  
  現代人保護自然環境的運動,起源於歐美,而亞洲地區之推行,則以日本居首。當我在一九七○年代留學於東京期間,幾乎每天都可在各種大眾傳播媒體中,見到有關環境污染的報導。當時的兒童繪畫中所見的東京天空,不是青藍色,而是灰褐色;東京外海的魚類,也因市區排出的下水道污染而害了皮膚病及肝臟病。所以全國上下積極地推動環保工作,例如整治廢水、垃圾分類處理、廢舊物品回收,做得相當快速。
  
  全球環境攸關相共
  
  但是,日本民族只想到日本的環保,忽略了世界的危機,所以依舊大量地消耗紙張,那些紙張是在落後國家地區,大量砍伐熱帶雨林及若干原始森林而來;同時日本商人也以現代化的科技方法與漁撈機械,大量捕殺公海上的鯨魚;在陸地上則大量製造噪音、大量製造排煙多而又肇事率高的摩托車,向未開發及開發中世界推銷。
  
  環保標準及環保意識,分成國內國外的雙重判斷,那是何其自私,又何其短視!殊不知,今日的地球世界的全體環境,彼此息息相關,已經不可分割,一時間的近利及私欲的滿足,必將為自己及全人類帶來長久及全面的災難!
  
  環保意識從「心」開始
  
  在我們中華民國臺灣,環保觀念才剛起步,許多人對於環保意識,尚很模糊,如果不為全面設想,那好像是一個人的兩手兩腳,相互抗爭,卻是為了彼此自衛,豈非愚蠢。如果不能從每一個人內心做起,如果不能把眼光投向現在的全人類及未來的世界,縱然能把某些人的生活環境,保護得像天堂一樣,那座天堂卻被包圍在地獄的中央,還能算是天堂嗎?
  
  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經.佛國品》說:「隨其心淨,則佛土淨。」晉譯《華嚴經》卷一○〈夜摩天宮菩薩說偈品〉云:「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楞嚴經》卷一云:「汝之心靈,一切明了。」可知佛法教人,改造環境,首先在於改造自心。
  
  以上三部大乘經中,所講的心,有淨有不淨,若心淨,環境即淨。此有兩層意思:自心若清淨,亦能不受影響,不起煩惱,所以大乘菩薩們為救濟眾生而入三界火宅,猶如身居清涼佛土。若能以無私無貪無瞋之心,處理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影響所及,便能形成心靈環保的連鎖反應。一人影響兩人,兩人影響四人,乃至百千萬人。
  
  無貪無求則無煩惱
  
  「心靈」一詞,可指思想及感情,也可泛指人心。人心本質無染,但受環境及物欲的影響而有污染,所以佛經稱人間的環境為「欲界」,欲的產生是為使人的色身肉體獲得官能的滿足及心理的寄託;基本的需求是謀生的本能,如果貪得無厭,私欲難滿,便會為自身帶來種種的苦惱,更為他人製造出災難及困擾。
  
  人人惜福淨化社會
  
  以佛法的立場講心靈環保,必須雙管齊下:1.淨化人心,少欲知足;2.淨化社會,關懷他人。少欲知足,便會珍惜天然資源,養成惜福的習慣,等於推動環保。關懷他人,便不會因為一己之利而造成整體環境的破壞。
  
  可見,法鼓山的理念:「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便是在做著淨化人心和淨化社會的工作,也正是做著最重要的心靈環保工作。(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五日《法鼓雜誌》二六期刊出)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聖嚴法師推動心靈環保
第3頁: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聖嚴法師vs.環保署長趙少康 第4頁: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聖嚴法師在佛法的光輝裡廣植綠色的福田
第5頁: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心靈的環保莫忘惜福 第6頁: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心靈環保最重要
第7頁: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放生方法上出了問題 第8頁: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珍惜現有森林,人間淨土必出現
第9頁:第一篇 淨化人心 珍惜自然 - 綠化大地,淨化人間 第10頁:第二篇 奉獻自己 成就社會 - 柏楊聖嚴法師智慧對談──臺灣病得很嚴重
第11頁:第二篇 奉獻自己 成就社會 - 聖嚴法師VS.李濤的「尖峰對話」──談佛法是亂象中的一帖清涼劑 第12頁:第二篇 奉獻自己 成就社會 - 文學有路,佛法為梯
第13頁:第二篇 奉獻自己 成就社會 - 讓殘障者生活得更好 第14頁:第二篇 奉獻自己 成就社會 - 聖嚴法師南區企業家座談會
第15頁:第二篇 奉獻自己 成就社會 - 黃烈火問佛法於聖嚴法師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