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勸發菩提心文講義 文珠法師講述

丁、別解文義~一、緒論—序分

[日期:2011-02-0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文珠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丁、別解文義

此文雖非經非論,亦非律學,但義涉經律論三藏,理括大乘,因其勸人發成佛之因心,勤求佛果菩提,利己利人,可視之為經、為律、為論,而研究學習之。故今釋此文,亦如釋經,有序分,正宗分,及流通分。自從不肖愚凡實賢起,至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止,是本文的緒論,等如諸經的序分。自此菩提心諸法中王起,至是為發菩提心十因緣也止,是本文的正論,等如諸經的正宗分。如是十緣備識以下,是本文的結論,等如諸經的流通分。

一、緒論——序分

本文緒論,可分為二點,一是總明願是修行的根本,二是別明願是立行的標準。

(一)總明願是修行根本

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 及當世凈信男女等,惟願慈悲,少加聽察。

初句是祖師自謙之詞。不肖,表非聖賢;愚下,顯非上智;凡夫,謂是凡庸之輩。因省祖當時在大涅槃法會中,對眾宣讀此文,法會大眾,根機高下不等,或有諸佛菩薩降臨,或有聖賢乘願再來,因肉眼不識,故發言謙遜,不敢自高,謂自己一非聖賢,二非上智,僅是凡庸之輩而已。僧、表明自己的身份,梵語僧伽,簡稱僧。譯名和合眾,是出家修行者的通稱,和合有理與事之別。事和有六:一身和同住,二口和無諍,三意和同悅,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是僧團共住的規則,故僧團亦名六和僧。理和,指無為之理,為大眾共修之目的。意思是僧眾聚會,共學無為法,共證無為理。今實賢祖師,宗教兼通,解行相應,悲智雙運,發菩提心,行菩薩道,專修淨土,臨終自知時至,實是聖僧。由於自謙,故言:「不肖愚下凡夫僧實賢。」

「泣血稽額」,是顯示省祖內心的懇切至誠,祖師因愍眾生,本同佛體,竟因一念之迷,流落生死,不肯學佛,不求出離,故悲傷涕泣,血淚交流。稽顙,即是頭頂禮拜。祖師既知生佛同體,故等視眾生,為未來諸佛,不但悲感同情,而且頭面頂禮,而作佛想,故言:「泣血稽顙,哀告現前大眾」。

「當世淨信男女等」,是祖師勸發菩提心的對象。「現前」指當時涅槃法會大眾,當世,可以說是:當時之世,亦可以說是:當來之世。信是信心,淨是清淨。因為祖師,不但希望涅槃法會大眾,及當時世間一切具足清淨信心的男女,能發菩提心;更希望當來之世,甚至末法時代的眾生,皆能夠發菩提心。因此,以極端至誠的態度,悲哀的心情,沉痛的語調,普告當時法會現前大眾,及當時世間一切群眾,同時普告當來之世,末法時代一切眾生。

「唯願慈悲,少加聽察」,是表明祖師的心願。唯願,即唯一的願望,聽,是留心聽其言;察,是考察思惟其言所詮的義理。可以說:聽是聞慧,察是思慧。聽而不察,即聞而不思,將何以修證?故祖師深恐當時法會大眾,輕浮不信,不肯接受其苦口婆心的忠告,因言:「惟願慈悲,少加聽察。」即是唯一願望,希望大眾,發慈悲心,愍念其一番至誠懇切的苦衷,提起精神,稍加注意,留心聽其所言,考察其義,信受其勸告,共發菩提心。

嘗聞人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

此總明願是修行的根本。「嘗聞」二字,表示本文所講要義,非出自祖師的主觀,而是從大乘經典得聞,今謹代佛宣揚而已。「入道」即是進入佛道。「要門」,是進入佛道主要的正門,大門,非傍道或小門。凡欲進入佛法菩提之道,其主要的正門,就是「發菩提心」。若能發菩提心,自然可打開入佛知見的正門,進修佛道。若不發心,即使普通天道,人道,甚至日常鎖碎的事務,亦不可能成辦,可見發心,是為一切行門的根本。故曰:「入道要門,發心為首。」

發心,僅起步耳,我們學佛修行,必須繼發心之後,實踐急行,方達目的。然行無願力支持,一旦逆境當前,必生退心。當知世間任何事業的建樹,皆應當先發心願,堅立意志,方抵於成。何況佛道遙遠,魔障重重?是以發心,進修佛道,當先立願。如釋尊因中修行,立四弘誓願,藥師如來立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立四十八額,普賢菩薩立十大行願。結果,終證佛道,廣度眾生,成熟有情。因此,發菩提心,行菩提道,首要急務,該是立願,故說:「修行急務,立願居先。」

「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可成」。發菩提心,勤求佛道的人,立願當然志在廣度眾生,是以四弘誓願中,第一誓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為度眾生,所以要斷煩惱,要學法門,要成佛道。如金剛經言:「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然則,三界眾生盡度矣。故說言:「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之心字,指菩提心。此菩提心,是眾生本具的正因佛性。無始時來,埋沒於煩惱叢藪中,無由顯發,今遇善知識勸導,發明本具正因佛性。正因理心性既發,則了因慧心,及緣因善心,自可相繼而發。然則,憑藉緣因,善心,所積集的一切功德,斷惑證真,發明心地,使了因佛性顯,成就般若智,了達真如實相理,令正因佛性出纏,法身理體得以顯現,圓滿佛果功德,自可成就正等正覺。故言:「心發,則佛道堪成。」

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此是反顯示發心立願為修行根本。廣大心,簡非二乘人所發自利之心。因為二乘聖人,雖發心持戒修行,斷惑證真,願出三界獄,願度生死海,但其目的,僅求自利,發心不廣,不得名為廣大心。

此廣大心,即是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己志願成佛,亦希望法界有情, 同出苦海,共證菩提;而實行六度法,平等救濟一切眾生,方名廣大心。

願曰堅固,即堅定不移,不搖動,不退屈的意志。修行人在菩提路上進行,無論遭遇任何逆境,任何阻力,任何打擊,或付出任何代價,任何犧牲,亦應該堅持初心,不生退意。如經言:「假使熱鐵頂上旋,終不退失菩提心」。如是堅決進修,精進辦道,廣度眾生,於利他行為中,完成自利功德。求離二死,永斷無明,福慧具足,自可成佛。否則,發心不廣,立願不堅,縱經塵點劫數,長時間修行,亦難脫離生死苦海,仍在六道輪迴受苦,雖有修行,結果,徒勞無功。

楞嚴經言:「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二種根本,指真本及妄本。妄本,是依識心妄想心而修行。真本,是依菩提心,真實心而修。是以發菩提心,立堅固願,是修行的根本。否則:「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

故華嚴言: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此引經典作證,支持其言論。華嚴經,是佛初成道,於三七日中,為大機眾生,所轉的無上法輪;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理。顯事事無礙,事理圓融的境界。其中有段經文說:「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諸善法,包活世出世間的善法。世間善法,是五戒、十善,以及一切有益世道人心的道德行為。出世間的善法,是指佛所說的四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以及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法門。若不發菩提心,立志成佛,或已發菩提心後,因隔陰之迷,或因逆緣退心,即使仍然進修善法,亦將變成魔業。如欲界魔王,亦修十善業,及修世間禪定,因不發菩提心,但求自利,故報為魔王。即使修習四諦、十二因緣、及三十七道品的佛弟子,因忘失菩提心,但求自利,亦很容易為魔所轉。如楞嚴經五十重魔的境界,皆是修行人的障道因緣,故言:「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忘失尚爾,況未發乎?故如欲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曾經發菩提心,後因逆境忘失,修諸善法,尚且成為魔業。何況根本未曾發菩提心?不曾立志成佛?更容易為魔所攝,淪為魔鬼眷屬。「故知學如來乘,必先具發菩薩願,不可緩也。」

如來乘,是指一佛乘。佛說法教化眾生,可分五乘:一人天乘:說五戒、十善之法。二聲聞乘:說四諦法。三緣覺乘:說十二因緣法。四菩薩乘:說六度、四攝、諸波羅密法。五最上乘,即一佛乘,亦即是如來乘,說佛性本具,人人皆可作佛。然欲學如來乘,得證佛果,成就無上道,當先發菩提心,立四弘願,培養純正的心智,實踐菩薩道,修六度萬行,所謂:「上求下化,悲智雙運」。對於菩薩的心願,不可或缺,更不可以懈怠緩慢,應即發心,急速起行。

(二)別明八相為發心標準

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

然字,是承上起下之詞。前言:「發心為首」,「立願居先」,但末言明發何心,立何願?因為眾生心願的行相差別多,其損益利害亦殊,若不明辨當願當立,或發邪心,立邪願,將誤入歧途,未獲其利,先受其害。因此,省祖特別提出忠告:「然心願差別,其相乃多,若不指陳,如何趨向?」意思是:於眾生眾多心願差別的行相中,若無善知識指出邪正,真偽的分野,以及大小、偏圓的利蔽,將如何能去邪趨正,止偽從真?又如何得知所發之心,所立之願,是大是小,是偏是圓?今祖師特別提出,眾生心願的行相,可分為八種。故言:「今為大眾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也。」

云何名為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耶?

在眾生心願差別的行相中,有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八相的分別。而此八相,可歸納為四對,邪正一對、真偽一對、大小一對、偏圓一對。前兩對是為世間凡夫說,為凡夫修行者,開智慧眼,免邪正不分,真偽莫辨,而盲從邪教,偽修瞎煉,誤己誤人。後兩對是為出世間聖者說:出世聖人,不明圓理,偏於事行,祖師特別提出大小、偏圓之教,鼓勵二乘,及別教菩薩,回小向大,捨權入實,趨向佛道。「云何」二字,是徵起,「邪正、真偽、大小、偏圓」是總標心願八相。以下各別分釋: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此是說明心願八相中邪正之一對。末法時代,眾生福屬障重,雖發心修行,但不能息心達本源,內證真心,反而捨本逐末,妄用識心,分別向外務求,或求利養,或求名聞,或貪世間五欲物質享受,或但求自利,希望獲得來世福樂的果報。如是發心,如是立願,皆名為邪。特別是世間,种種旁門左道的邪教,往往假託佛教的觀音菩薩,或彌勒大聖之名,引誘徒眾,蠱惑無知。甚至有人自稱活佛,偽說一生解脫,何止貪求名聞利益,五欲享受,簡直欺誑世人,誤害無知,使人喪失正道,墮落魔眷,誠應口誅筆伐。可惜一般愚夫愚婦,受其迷惑,奉獻財色,還要發毒誓,守秘密,不許告人,實在邪得可以。若然正法,自然可以公開宣傅,堂堂皇皇,擊法鼓,樹法雨,那有恐怕人知之理?凡秘密進行,不能公開,或自稱活佛,或說一生解脫的人,皆名之為邪。

反之「既不求名聞利養,又不貪欲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因為一個真正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自然不貪求世間名聞利養,以及一切五欲塵勞的享受,更不希望人天果報。為的是了生死,證菩提,自利利他,是以止息妄想扳緣,向內尋求真心,開佛知見。內則明心見性,外則悲愍世人,唯一的心願,是為了生死,為證菩提。

古德說:「此心未明,如喪考毗,此心既明,更如喪考毗。」意謂學佛修行,未能明心見性,長期流浪生死,受無量苦,內心苦惱,固然猶如喪失父母一般的悲哀。然一旦明心見性,心中更倍覺淒苦,因為明心見性,知道自己原本是佛,本具佛性,與十方如來,無二無別;但因妄念,受生死苦,今雖覺悟,然悟道容易斷惑難,生死未了,寧不可悲?若能心心念念,為求了生死,證菩提,發願我與眾生,共出生死輪迴,法界有情,同證無上菩提,如是發心,如是立願,方名之為正。

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此明眾生心願差別八相中,真偽的一對。初句是自利,次句明利他。發心學佛,第一要務,是上求佛道,第一任務,是下化眾生。對此要務,對此任務,必須念念相續,無有間斷,心心念念,無有疲倦。雖聞佛道長遠,在時間言:要經無量劫,勤苦修學;在空間言:要遍十方,利益眾生,成熟有情。雖然眾生剛強,難調難伏,但並不因眾生難度,而生厭倦之心,或生退怯之想。如寶積經說:常精進菩薩,曾為救度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然此一眾生,猶不受化,常精進菩薩,仍無一念棄捨之心。故言:「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

「如登萬仞之山」等四句,是用譬喻顯示菩薩度眾生,求菩提,必須本著無畏的精神,不畏佛道遙遠,不畏眾生難度,不畏生死苦惱,而恆住生死,以種種方便,教導眾生,不捨任何惡劣眾生。難度而能度,難行而能行,如登萬仞之山,必須以無比的勇氣與毅力向上扳,力求前進,不生退屈,務求到達終點之頂為止。又如上九層高之塔,一定要到達最高的一層,以便俯覽四野全景,所謂:「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能如是發心,自度度人,不畏難,不退縮,方名之為真正的發心。

「有罪不懺」以下,是明心願虛偽的行相。有心作惡,名之為罪,無心之失,名之為過。人非聖賢,誰熟無過,凡有罪過,理應懺悔,若然有罪不肯懺悔,有過不肯除滅,反而覆藏己過,隱慝其罪,外表好像清淨無染,戒定慧似乎具足。實則內心充滿貪瞋痴等煩惱,渾濁自性,懈怠放逸,虛度時光,一曝十寒,始勤終棄。所謂:「三分鐘熱度」。這種矯情造作,「內濁外清,始勤終怠」之人,雖有好心,行諸好事,例如:參加濟貧運動,慈善籌款,社會公益等事,亦非純正出於慈悲,而多是夾雜著貪名好利之心而為之。甚或為了沽名釣譽,以求顯貴。「善法」指五戒、十善之法,或出家人修習四禪八定等善法。但因貪瞋未除,愚痴所誤,戒行不淨,造諸惡業。加以過去所作罪業,不肯懺除,致使所修善法,為罪業所污染,成為有漏種子,不能完成清淨無漏功德。如是發心,諂曲不真,名之為偽。

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此是眾生心願差別八相中,大小的一對。學佛的人,必須具有廣大胸襟,偉大抱負,學佛的大悲心,學菩薩的大願行。如地藏菩薩:「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又如阿難尊者:「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不管親疏,不分種族,不問貴賤,無論難易,一律平等教化,此界他方,人間天上,地獄鬼畜,皆平等拔苦與樂,如是三界九有,四生五類,眾生度盡,我願方盡。「眾生無盡,我願無窮」。能如是發廣大之心,行菩薩之道,饒益眾生,方可名之為大。

反之,若然「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怨家」,但求自利,不肯度人,便是小乘的行為。三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

欲界眾生,五趣雜居,有男女,有性欲,有善惡,有好醜之分,有貪瞋痴之念,未離色欲及貪欲,因名欲界。

色界,指欲界六天以上的四禪天,初禪有梵眾,梵輔,大梵三天。二禪有少光,無量光,光音等三天。三禪有少淨,無量淨,遍淨三天。四禪有無雲,福生、廣果三天。廣果天外,有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色究竟天等五不還天。無想天外道所居,五不還天,是三果聖人所居。以上十八天無欲念但有形色,因名色界。

無色界,指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四天不但無欲念,且無形色,唯餘識心,故名無色界。

三界,是六道眾生聚居之處,由於惑、業、苦,循環不已,故生死輪迴不息,無法出離,猶如牢獄。眾生於三界牢獄中,此死彼生,彼死此生,生生死死,無有了期,如冤家之牽纏,無時或已。二乘聖人「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急於自度,無暇度人,但求自利,不能兼他,由於精勤修道,一旦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不肯再來三界,廣度眾生,故言:「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自利之心,不能廣度眾生,因名之為小乘。

若於心外見有眾生,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此說眾生心願八相中,偏圓之一對。偏是偏於空有二邊,不能居中。二乘執空,未能從空出假,入俗利生是偏於空:權乘菩薩執有,雖能發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不畏生死,不捨眾生,但因不知萬法唯心,心外無法,見有佛道可成,見有眾生可度,見有能修之我,所修之法,執眾生是我所度,佛道是我所成。謂之「願度願成 是偏於有」。「功勛不忘,知見不泯」,即是著相度生,不能無住生心,離相布施,如是發心,偏於有不能會歸於中,名之為偏。

若能深達實相,知自性即眾生的自性,亦即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的佛性。此性迷時為眾生,悟時即佛道。佛與眾生,其性無二無別。是以眾生,是自性中的眾生;佛道,是自性中的佛道。雖願度生,非離自性,另有眾生可度,故言:「自性眾生誓願度」。雖願成佛,非離自性,另有佛道可成,故言:「自性佛道誓願成」。度生成佛,非離自性,別有一法可得。故言:「不見一法,離心別有。」

「以虛空之心」以下,是以虛空廣大之義,以形容菩薩的心、願、行、果、皆廣大周遍。即依虛空如是廣大之心,發如是廣大之願,修如是廣大之行,證如是廣大之果。

廣大的心,是發成佛之心。如經言:「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能與法界眾生,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廣大的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度盡十方三世,佛剎極微塵數眾生。

廣大的行,是廣修六度,四攝,四無量心等法門,即是「法門無量誓願學」。

證廣大之果,是「佛道無上誓願成」。虛空非有,行願非空,即無修而修,無證而證。雖修雖證,猶如虛空,無相可得,即修而無修,證而無證。無修而修,無證而證,是離相生心,無相布施。如金剛經說:「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故言:「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修而無修,證而無證,是圓滿菩提,歸無所得。如金剛經言:「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言:「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不著於有,不執於空,空有不二,事理圓融,可名之為圓教。

知此八種差別,則知審察,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

此八種,是指前所辨心願八相,邪正,真偽,大小,偏圓等四對。修行人能辨別了知,此八種發心的差別相,自然當知加以審度考察,明白邪、偽、小、偏,皆非善美,若發邪、偽、小、偏之心,則因地不正,果招紆曲,是生死根本,誠應去之。至於真、正、大、圓、之心,既善且美,是成佛的真因,必定可以達到自利兼他的心願,及覺悟成佛之目的,應該取之,繼而發之。故言:「知審察,則知去取,知去取,則可發心。」

云何審察,謂我所發心,於此八中,為邪為正,為真為偽,為大為小,為偏為圓。

云何,是徵釋上文「則知審察」之意。何謂審察?又將如何審察?審是審詳,察是考察,審詳考察自己所發之心,於前文所說心願八相中,究竟是屬於那一種?是正?抑或是邪?是真?抑或是偽?是大?抑或是小?是偏?或是圓?

云何去取,所謂去邪去偽,去小去偏,取正取真,取大取圓。如此發心,方得名為真正發菩提心也。

是徵釋前文「則知去取」之意。云何是徵?所謂以下是釋成。去取之法,即邪、偽、小、偏、四種心,應去之捨之;正、真、大、圓、四種心,應取之發之。如是去邪取正,去偽取真,去小取大,去偏取圓,發正、真、大、圓之心,方得名之為真正發菩提心。

【書籍目錄】
第1頁:甲、講經因緣 第2頁:乙、解釋名題
第3頁:丙、作者簡介 第4頁:丁、別解文義~一、緒論—序分
第5頁:丁、別解文義~二、正論—正宗分 第6頁:丁、別解文義~三、結論-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