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彌陀圓中鈔 傳燈大師鈔

彌陀圓中鈔 傳燈大師鈔

彌陀圓中鈔卷下

[日期:2011-01-3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傳燈大師鈔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彌陀略解圓中鈔卷下

明永樂吳郡沙門大佑解 

明天啟天台沙門傳燈鈔 

○二、正報二。初、分科

○二、正報二。初、教主名號二。初、徵名

○二、釋經二。初、教主名號二。初、徵名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二、解義

《疏》審其解否。次為釋通

○二、釋義二。初、分科

○二、釋義二。初、名含二義二。初、光明無量

○二、釋經二。初、名含二義二。初、光明無量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二、釋義三。初、引大本明光明無量

《疏》大本云。阿彌陀佛。威德光明。最尊第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鈔》此猶略引。若具引者。阿彌陀佛光明。明麗快甚。絕殊無極。勝于日月之明千萬倍。而為諸佛光明之王。故號無量壽佛。亦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淨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難稱光佛。超日月光佛。其光明所照。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常大明。諸天人民。禽獸蜎飛蝡動之類。見此光明。莫不喜悅。而生慈心。其婬泆瞋怒愚癡者。見此光明。莫不遷善。地獄餓鬼畜生。考掠痛苦之處。見此光明。無復苦惱。命終之後。皆得解脫。不獨我今稱讚阿彌陀佛光明。十方無央數佛。菩薩緣覺聲聞之眾。悉皆稱讚。亦復如是。若有眾生。聞此光明。威神功德。日夜歸命。稱讚不已。隨其志願。必生其剎。復為諸菩薩聲聞。所共稱讚。當亦如是。我說阿彌陀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晝夜一劫。尚未能盡。今為汝等。略言之耳。

○次、引觀經明光明之用

《疏》觀經云。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捨。

《鈔》彼經具云。無量壽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中。復有八萬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疏云。若為佛慈悲所護。終得離苦。永得安樂。釋論云。譬如魚子。母若不念。子則爛壞。眾生亦爾。佛若不念。善根則壞。

○三、設問荅。釋或者之疑

《疏》或問。光明無量。我何不見。荅。杲日麗天。瞽夫不睹。是盲者咎。眾生障重。如處覆盆之下。非日光之不普也。

《鈔》杲日下。喻佛光本自周遍。瞽夫下。喻眾生無目不睹。眾生下。合下二句。非日光下。合上一句。蓋佛有三身。光明亦然。若法報身之與光。則無處而不周。無時而不在。應佛身之與光。則隨其機之所在。而示光現之。然此三佛身之與光。皆須機感而後得見。如觀經云。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此言法報二身。無所而不遍也。又云。是故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如來正遍知海。從心想生。此則正言三身。皆須機感而見。機若熟時。不惟得見于應。亦得見于法身報身也。

○二、壽命無量二。初、標科

○二、壽命無量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二、釋義二。初、引大本明壽無量

《疏》阿僧祇。此云無數。大本云。彼佛壽命。不可稱計。假使十方世界眾生。皆成聲聞緣覺。竭其智力。於百千劫。悉共推算。不能窮盡。

《鈔》大本具云。佛告阿逸多言。汝欲知阿彌陀佛壽命無極否。阿逸多對言。誠欲聞知。佛言。明聽。悉令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蝡動之類。皆得為人。又皆作緣覺聲聞。共坐禪一心。合其智慧。為一智慧。以計數彼佛壽命。幾千億萬劫。無有能知者。

○次、引大本明本願所致

《疏》法藏本願云。設我得佛。國中人民。壽命無能限量。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鈔》此大本第十四願文具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無有能計知其數者。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二、道成十劫二。初、標科

○二、道成十劫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已來。於今十劫。

○二、釋義三。初、會通前文

《疏》前總示云。今現在說法。此示已成佛之劫數也。

○次、會通二經

《疏》大本云。成佛已來。凡轼十劫。唐譯云。經十大劫。皆是一期赴機之說。

○三、會通勝應

《疏》然勝應身。彌亙三際。充遍十方。其可以劫數。測量其久近耶。

《鈔》佛之應身。有勝劣兩相。劣則示同凡夫。如釋迦丈六劣應之身。壽八十年。同于灰斷。若如華嚴勝應之身。壽則不可思議。以其即應即報故。故華嚴之佛。亦稱為報。乃他受用報身也。彌陀劣應。同於人民。以云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然而雖云無量。既有觀音稱為補處。豈非劣應亦有量乎。但是即劣而勝。非同濁世。歸于泥洹。以彌陀機息應轉。觀音機興應起。義當補處故也。

○二、眷屬莊嚴二。初、分科

○二、眷屬莊嚴三。初、弟子無量

○二、釋經三。初、弟子無量二。初、列經

《經》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眾。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二、釋義七。初、釋聲聞眾

《疏》聞四諦聲教悟道。故名聲聞。

《鈔》教門有聞聲而悟道者。觀音所修。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是也。此圓頓乘。非小乘比。有聲聞而悟道者。揀異獨覺。觀物變易。自悟無生。今則自不能悟。必假聞佛說四諦聲教。而後知三界苦諦之果。斷見思集諦之因。慕涅槃滅諦之果。修戒定慧道諦出世之因。以是之故。名曰聲聞。

○次、揀異三果

《疏》皆阿羅漢者。揀非前三果也。

《鈔》聲聞者。賢聖之通稱也。故七賢四果。皆曰聲聞。經云。皆阿羅漢者。專就果言。故曰揀異三果。

○三、明無緣覺。

《疏》不言緣覺者。攝在聲聞數中。

《鈔》聲聞緣覺。修法雖異。同破見思。同出三界。同證偏真。故可攝在聲聞教中。

○四、明無二乘

《疏》天親論云。二乘種不生。今言回心向大。故得生。以慣習小故。權證二乘。不久證大也。

《鈔》天親下引論文。牒成難辭也。今言回心下。引觀經疏。釋其疑惑也。即天親菩薩所造無量壽經論。有十七成就。至第十六大義門成就中偈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長行釋云。故淨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一者、體譏。體有三。一、二乘人。二、女人。三、諸根不具足人。無此三種過。故名離譏嫌也。彼土果報。非但無體。三名亦無。故觀經疏設問云。彼往生論。二乘不得生。此經中輩小乘得生。荅。正處小乘不生。要由垂終發大乘種。爾乃得生。經說現生。論舉本始。又問。何故復證小果。釋曰。雖復垂終發大心。先多學小。至彼聞苦空無常。發其本解。先證小果。得小果已。於小不住。必還入大。今解文中。取意為荅。其義甚明。

○五、菩薩無量

《疏》而不獨聲聞無量。菩薩亦無量也。

《鈔》須知彼土正為攝諸菩薩。欲先增長善根功德者往生。第無機不攝。故不拒凡夫。及與二乘。令其生彼。莫不發廣大心。修圓頓行。登菩薩位。正顯極樂法門。廣大圓滿也。

○六、判教傍正

《疏》聲聞通兩教二乘。菩薩通四教。正意在圓教。

《鈔》聲聞通兩教二乘者。藏教析色觀空。通教體色觀空之機也。菩薩通四教者。藏教事六度。通教理六度。別教恆沙法門。圓教無作妙行之機也。此皆約此土求生之人。具四教機。生于彼土。各順本習。而為大為小。為偏為圓。睹四教之佛。聞四教之法。或權證小果。或實證大乘。非久之間。皆入圓位。故其正意。的在圓教。如萬流歸海。同一鹹味也。

○七、結歸化主

《疏》然樂邦殊勝。海眾無邊。皆是彌陀願力成就也。

《鈔》極樂國土。非獨依報莊嚴清淨殊勝。即眾生生者。大異娑婆。正以此方世界。人雖萬殊。判其品類。大約惟三。曰善。曰惡。曰出世間。惡淪四趣。固不暇言。即善昇人天。福盡還墮。惟出世間。可以長揖三界。一去不來。第因豎出。登陟良難。蓋塵境麤強。誠為險處。須彌失足。墮落何疑。總不如極樂法門。橫出三界。平夷坦直。皆可向歸。十方國土。求生者多。得生彼國。海眾亦廣。所謂夕孕金華。列宿猶慚于海滴。晨遊玉沼。世燈強喻于河沙。十方爰來。四生利往。彌陀願力。庸可思議。

○二、生者不退二。初、標科

○二、生者不退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二、釋義二。初、釋不退

《疏》阿鞞跋致。此云不退轉。下文云。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則知生彼國者。雖下品凡夫。直至成佛。更無退墮。

《鈔》若約教明。不退轉位有三。謂位行念也。今云不退轉者。無論入此三位。即博地凡夫。生彼國者。雖未斷惑。亦不退轉。如十疑論云。彼國五因緣。故不退。一、彌陀願力攝持。二、佛光常照。三、水鳥樹林。常演說法。四、純諸菩薩為友。五、壽命永劫。

○次、引證大本

《疏》大本云。其有眾生。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於此世界。有六十七億不退菩薩。往生彼國。

《鈔》所引大本文有兩段。初是一生補處分中節文。次是菩薩往生分中節文。須者往閱。

○三、補處甚多二。初、標科

○三、補處甚多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二、釋義三。初、通釋其位

《疏》一生補處。即等覺也。亦名最後身。謂次當作佛。惟餘一生。

《鈔》等覺者。與果佛妙覺將等。猶此方之亞聖也。最後身者。煩惱究竟。生分已盡。惟此一生在。更不受變易後有也。故曰次當作佛。惟餘一生。

○次、的指其人

《疏》若此土彌勒是也。彼土則觀音。次補佛處。勢至又補觀音處。

《鈔》此土彌勒。補釋迦處。至於成佛。仍號彌勒。若觀音次補彌陀之處。則改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勢至次補觀音之處。則改號善住功德寶王如來。或問曰。彌勒補處。今居兜率。觀音補處。亦居內院否。對曰。此方穢土。故凡補處。先居兜率。將成佛時。要當下生。示為凡夫。脩而後得。彼邦淨土。但如天王世子。位居儲君。以待彌陀應謝。即登佛位。何須現跡。示居天宮。

○三、引大本證

《疏》大本云。彼國菩薩。皆得究竟一生補處。除其本願。為眾生故。以弘誓鎧。而自莊嚴。其數甚多。不可稱計。故云阿僧祇也。

《鈔》大本具云。諸往生者。皆具足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義。諸根明利。其初鈍根者。成就二忍。利根者。得不可計無生法忍。皆當一生遂補佛處。所以者何。彼佛剎中。皆住於正定之聚。無諸邪聚。及不定之聚。復無三種過失。一者心無虛妄。二者位無退轉。三者善無唐捐。所以生於彼者。有進無退。直至成佛。惟有宿願。速度眾生。則以弘誓功德。而自莊嚴。入他方生死界中。作師子吼。說法度脫。爾時阿彌陀佛。以威神力。令彼教化一切眾生。皆發信心。乃至成佛。於其中間。不受惡趣。神通自在。常識宿命。雖生五濁惡世。形跡與同。其清淨快樂。無異本剎。

○二、修證行法二。初、分科

○二、修證行法四。初、信願二。初、發願求生

○二、釋經四。初、信願二。初、發願求生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二、釋義二。初、釋相

《疏》願能導行。如牛挽車。要須御者。則能有所至。淨佛國土。由願引成。

《鈔》願能導行。法也。如牛挽車。喻也。牛車喻行。御者喻願。淨佛國土下。合也。御車達到。即是寶所。淨佛國土。即其事也。淨土有因。其引因者。莫先乎願。故願為行首。

○次、引證二。初、引天親

《疏》天親論云。菩薩所修善根。不為自身。欲拔一切眾生苦故。攝取眾生。同生彼國。

《鈔》引天親論者。明淨土之願。雖曰願生彼國。其實不為自求。欲學佛慈悲。拔苦與樂。論云。欲拔生苦。即悲以拔苦。攝生彼國。即慈以與樂。是則今願。應該四弘。

○次、引四明

《疏》四明云。但為戒福不精。無往生願。故在穢土。聞法入真。須懼娑婆不常值佛。塵境麤強。誠為險處。致多退失。故須外加事懺。內勤理觀。加願要制。必於寶剎。速證無生。

《鈔》引妙宗鈔文。雖專在自利。而意亦利人。文兼行願。同前。如牛拽車。要在御者。然其行中。又須正助兼行。故曰外加事懺。內勤理觀。必於寶剎。速證無生。

○二、聖賢聚會二。初、牒科

○二、聖賢聚會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二、釋義二。初、釋諸上善人二。初、泛指三品

《疏》諸上善人者。指前聲聞菩薩。一生補處也。

《鈔》諸上善人。大略三品。一、聲聞眾。二、諸位菩薩。三、等覺菩薩。

○次、的指勝者

《疏》慈覺云。娑婆國土。觀音勢至。徒仰嘉名。極樂世界。彼二上人。親為勝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

《鈔》娑婆下。言此土勝友難逢。此指正像末法可也。若如來在世。西印土人。亦與恆會極樂下。言彼方菩薩易見。不特易見。且親為勝友。如染香下。舉經喻之。如染香人。身雖非香。以染香故。而身有香氣。喻生淨土者。雖未入位。以念佛故。而菩薩與居。

○二、釋俱會一處

《疏》以不退菩提。故同佛所證。謂同法性身。同常寂光土。故云俱會一處。

《鈔》一處者。非徒曰與諸上善人。俱會事相之一處。蓋俱會所證理性之一處也。即能居之法性身。所居之寂光土。方名真一處也。

○二、修行二。初、分科

○二、修行二。初、反顯餘善不生

○二、釋經二。初、反顯餘善不生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二、釋義四。初、釋少善根

《疏》靈芝云。欲顯持名功勝。先斥餘福為少善根。施戒禪誦。一切福業。若無正信。回向願求。皆為少善。非往生因。

《鈔》解中有簡有收。簡之則若無信願回向。皆為少善根福德因緣。非往生之正因。收之則若有信願回向。皆為多善根福德因緣。是往生之助行。

○次、釋多善根。

《疏》若依此經。執持名號。發願往生。方名多善根也。

《鈔》此經往生正因。的在一心持名。發願回向。如是善根。其功也多。其根也深。決得往生。永為佛種。

○三、明正與助

《疏》善根明正行。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福德約助行。

《鈔》佛之大道。非正無以為行門。非助無以為資糧。更加發願要制。方能速證無生。

○四、引證助行

《疏》觀經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皆往生之助行也。

《鈔》觀經疏云。第一、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敬上接下。慈心行也。修十善業。是其止行。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妙宗鈔云。此經正被頓修之機。雖修佛行。父母師長。豈不孝事。輪王十善。豈不止行。但能修之心。一一稱性。何妨所修慈孝之善。共於凡夫。觀經疏云。第二、三歸者。佛法僧。在家戒亦即是十戒。具足眾戒者。道俗備受。微細不犯。威儀者。三千悉皆不缺也。妙宗鈔云。圓頓行者。豈違小乘出家之式。三歸眾戒。威儀等事。但受持之心。合於一體。依於畢竟。而所行之法。共於二乘。觀經疏云。第三、發菩提心是願。起意趨向。名為發心。菩提是道。佛果圓通。說為菩提。讀誦大乘。明修解也。行能運通。說之為乘。餘二不及。是言大也。妙宗鈔云。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提心。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讀誦大乘。修三智解。運圓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進。此三種業。得前前者。不得後後。得後後者。必得前前。故今行人。能修前二。前二不能修於大乘。故云餘二不及。是言大乘。皆往生之助行也。

○二、正示持名方法二。初、牒科

○二、正示持名方法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二、釋義五。初、釋執持之義

《疏》孤山曰。執謂執受。持謂任持。信力故。執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

《鈔》執持者。執而後持。亦名受持。故解曰。執謂執受。然則聞而不信。不足以為執受。又曰持謂任持。如人有力。堪任持物。是則信而不念。不足以為任持。故曰信力故。執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

○次、釋若字之義

《疏》若者。不定之辭。利根一日一念。鈍根或至七七日。行成。縱未破惑。定為往生之因。

《鈔》經文既云若矣。又增數至於七日。是則往生之因。要在持名。階於一心不亂。而人根利鈍。日數限乎七等。若利根者。一日成乎一念。鈍根至於七日。而解中又增云七七者。此或約極鈍根者為言。或約行門逾增勝者而說。然則持名一心不亂者。因也。得一念者。約行成而為言也。縱未破惑。定為往生之因者。此言一念之力。有伏惑之功也。蓋言若能伏惑。臨終正念自然現前。往生淨土必矣。

○三、釋一心不亂二。初、總標

《疏》一心不亂。有事有理。

○二、分釋二。初、事一心

《疏》事一心者。行者繫緣憶念阿彌陀佛。相好光明。無分散意。念念無間。名事一心。

《鈔》繫緣憶念者。觀也。阿彌陀佛等。境也。無分散意。念念無間者。念力勇猛。能排雜念。使內心不起。外境無侵也。下文雖明理中一心。要須先假持事中一心。以為其本。理中不過用解力而融之通之。使無滯事相。以為殊勝之因。苟微乎此。曷能成就一念伏惑之功耶。

○次、釋理一心二。初、明一心三觀

《疏》理一心者。了達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皆無自性。雖本來空寂。而感應道交。如鏡像水月。任運顯益。當處皆空。全體即假。二邊叵得。中道不存。三諦圓融。絕思絕議。名理一心。

《鈔》了達下。明即空義。言能念所念。皆無自性者。此約四性而體達無生也。應云亦無他性。共性。無因性。文之略也。此中宜以能念之心本空。為無自性。所念彌陀本空。為無他性。感應道交。如鏡像水月。為無共性。任運顯益。為無無因性。此乃攝後歸前。以明無有四性也。次雖本來空寂下。明即假也。上二句約法明假。下二句約喻明假。乃以形之與水喻感。鏡之與月喻應。鏡月本無心。而自然現乎影像。形水亦無意。而法爾感乎鏡月。功至往生。任運顯益也。當處皆空者。有即空也。全體即假者。空即有也。有即空。則有即非有。空即有。則空即非空。非空非有。則中道昭然。即空即有。則中道亦亡。故曰二邊叵得。中道不存。如是則所觀之境。三諦圓融。能觀之心。絕思絕議。事理二門。已如解中略示。若欲更明其旨。則又有橫豎二種不同。橫論三觀。則能念屬乎三觀。所念屬乎三諦。如正稱名時。了能稱心。非內非外。無形無狀即空觀。雖非內外形狀。而此能念之心。歷歷分明。即假觀。而此能念。非離假而有空。亦非離空而有假。雙遮雙照。即中觀。所稱佛名。及以音聲。如谷中響。如水中月。了不可得。即真諦。雖不可得。而佛號音聲。宛然在口。顯然在耳。即俗諦。而此所念。亦非離真而有俗。亦非離俗而有真。俱存俱忘。即中諦。此橫論三觀三諦也。若豎論者。祇以一心不亂。萬緣俱寂者。為空觀。以所念六字聖號。朗朗分明者為假觀。能念雖空。而念者宛然。所念雖假。而谷響不實。如是則即空不空。而空即假。即假非假。而假即空。雙遮雙照。境觀雙忘。所謂境為妙假觀為空。境觀雙忘即是中。忘照何嘗有先後。一心融絕了無蹤。若然者。求生淨土之人。但以一心不亂。而執持名號。祇執持名號。而一心不亂。無邊妙義。咸在其中。不思議觀。非離當體。可謂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也。又須了知經中之意。一心不亂。欲使因果名目相應也。執持名號。欲使生佛感應道交也。因果名目相應者。極樂稱為淨土。惟其心淨。而後佛土淨。但心淨土淨。其義甚通。圓伏五住。圓破三惑。皆名心淨。而此心淨。感佛土淨。則圓該四土。今是同居淨土。只須一日至於七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以為心淨往生之因。二生佛感應道交者。彌陀妙應。既是果人。復有宿誓。令我持名。是故必須執持名號。以為心淨往生之因。故一心不亂。與執持名號。二義相須。闕一不可。故此經宗。須以四句料簡。一、是一心非持名。即尋常修禪。與夫一心修諸眾行。又無回向發願。悉非往生正因。二、是持名非一心。即散心持名。雖是佛乘緣種。亦非往生正因。三、非一心非持名。即悠悠凡夫。作諸善事。亦非往生之因。四、是一心是持名。方是此經所說往生正因。若約此經。說在方等。收四教機。以判一心。則有四種行人一同。一、藏教人。心佛實有。惟約事相。制心不亂。以此為因。加之信願。臨終果熟。即得往生。今之凡夫。未通至理。惟關閉六情。不出不入。而一心持名。或用心推究。種種剖析。皆藏教人。一心持名也。二、通教人。善能了達若心若佛。如幻如化。佛本是無。心亦何有。聲如谷響。佛如鏡像。如此體解。當處無生。此通教人。一心持名也。三、別教人。先能達空。亦能達假。以我空心。而造假佛。非惟佛有。不妨心有。然以空心。而念假佛。空既不空。假亦不假。非假非空。見於中道。此別教人一心持名也。四、圓教人。能達淨土唯心。彌陀本性。即真俗中。觀中空假。有念無念。無非法性。無佛有佛。皆是真如。終日有念。終日無念。以無念念。念有相佛。無生而生。生而無生。此圓教人一心持名也。此約方等時。義釋如是。若約法華開權顯實者。應會前教。悉歸圓頓。以藏教人。關閉六情。制心不亂。為我圓教。事中一心。通教如幻。為我圓教。即空一心。別教出俗。為我圓教。即假一心。圓本相即。不須和會。以法華妙。具二妙故。前圓教一心。為法華相待論妙。今統會歸。為法華絕待論妙。是故圓家行人。已聞妙法。深悟圓理。以起圓宗。如此力用。圓融無礙。了事乃即理之事。理乃即事之理。是以一心持名時。事一心可也。理一心可也。事理相即一心可也。念念無非法界。心心皆即真常。如是念佛。功德最大。能伏五住煩惱。能破一心三惑。能淨四種淨土。能見三身彌陀。是為不思議念。是為無功用念。永明所謂有禪有淨土。猶如戴角虎。今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此偈正為圓頓人。一心持名者說也。

○次、明性具宗旨

《疏》須了達法界唯心。心外無境。彌陀相好。元是自心。十萬億剎。不踰當念。以性具諸法故。不從他得。

《鈔》法界有三義。一性具。即三千世界也。一性體。即清淨本然。一真如法界也。一曰性量。即一真法界。豎窮橫遍之界量也。三種法界之性。皆惟眾生根塵相對。一念分別識心。是故離心無境。離境無心。以是之故。彌陀相好。乃我本性之彌陀。十萬億剎。乃吾唯心之淨土。故曰元是自心。不踰當念。是故結云。以性具故。不從他得。

○四、釋本經稱名

《疏》又復當知。彌陀已證究竟第一義諦。一稱嘉號。萬德齊彰。罪銷塵劫。福等虛空。何況一日至七日耶。良由法藏本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既承彼佛因中願力。果上光明。執持名號。功德無量。臨終見佛。決定無疑。

《鈔》前釋事中一念。乃約憶念彼佛相好光明而說。似濫觀經觀佛為念。用心雖同。揀境則異。今則的指執持名號。而為所緣之境。故曰一稱嘉號。萬德齊彰。文中乃釋或者之伏疑。疑者云。佛有萬德。應觀三身。云何但稱名號。即得往生。故殷勤示之曰。又復當知等云云。文約兩義。以釋其疑。一者名實相稱。二者法藏本願。一名實相稱者。四明云。圓極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虛。究竟成就。蓋其所召。皆真極故。故大經云。世諦但有名。無實義。第一義諦。有名有實義。佛是究竟第一義諦故。又今彌陀既已證乎究竟第一義諦。故一稱嘉號。萬德齊彰。彌陀萬德慧日。既以俱體齊彰。眾生黑暗罪瑕。自然當念消乎塵劫。罪性本空。虛而不實者。既銷。則稱名功德。福等虛空者。自生。一稱佛名。功德尚然。況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亂。執持名號。則無罪而不滅。無福而不生。臨命終時。往生淨土。斷斷乎不唐捐矣。良由下。第二示法藏本願云云。蓋諸佛本願。毫無虛假。以彌陀因中。發四十八願已。即便經歷曠劫。修行以填願海。願海既滿。無量法財。一時發現。是故今取極樂世界。攝受有情。而娑婆眾生。已信是事。仍發往生之願。以投願海。復修稱名之行。以增行山。萬流歸海。同一鹹味。須彌攝物。共一帝青。自然而然。原非勉強。是故解文末後。合二義以結斷疑根云。既承彼佛因中願力。果上光明。執持名號。功德無量。臨終見佛。決定無疑。

○五、訂此經訛脫三。初、出古本。

《疏》靈芝疏載襄陽石本。於一心不亂下。有云專持名號。以稱名故。諸罪銷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次、訂訛脫

《疏》彼石經本。六朝人書。竊疑今本。相傳訛脫。

《鈔》解中既云。今傳訛脫。凡讀習者。應依古本而增正之。

○三、況顯持名。

《疏》況我彌陀。以名接物。耳聞口誦。無邊聖德。攬入識心。永為佛種。頓除億劫重罪。獲證無上菩提。信知非少善根。實謂多功德也。

《鈔》凡諸佛應身接物。有乎四益。一、以形益。現身是也。二、以光益。放光是也。三、以聲益。說法是也。四、以通益。現神足是也。惟阿彌陀。四益之外。更加之以名接物。以其有本時所發誓願故也。餘之四接。其攝機也狹。惟以名接物。其攝機也廣。既彌陀以名而接物。故眾生得以耳聞而口誦。豈惟一稱嘉號。而萬德齊彰。且又無邊聖德。攬入識心。永為佛種。除罪證道。不可思議。其善根功德。豈小小哉。竊原淨土法門。其所開示一也。惟所修之方。厥門雖多。要其所歸。不出二種。一曰正修。二曰助行。於正修中。其法有二。一、觀想。二、持名。專心作觀。則文載觀經。專心持名。則文載此經。若觀想與持名。兩者並行。則文載般舟三昧經。今欲明其義。則有五種不同。一、名實不同。名即佛界假名。實則佛界五陰。與夫國土。觀五陰實法。則觀經所示佛菩薩。三輩往生等九觀。觀依報國土。則觀經所示日水地樹等六觀。若般舟經所示。但觀佛身正報。實法而已。今經所示。但持假名。故曰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是則依此經修。但以稱佛名號。六字音聲。而為所緣之境。無以觀佛相好。以濫經宗。所謂一稱嘉號。萬德齊彰。舉假名而全收實法。故知此經所示。乃提綱挈領之法門也。二、緩急不同。如觀經所示。十六妙觀。始修日觀。必待成就。然後改觀。觀水觀冰等。緩緩而進。辦在一生。此經所示。持名方法。極其長期。在于七日。其次或六或五。乃至一日執持名號。一心不亂。并觀經下輩往生。大彌陀經臨終十念。即得往生。故知此經所示。乃以急勝緩之法門也。三、難易不同。觀經修觀。以凡夫之人。心想羸劣。故先示日觀。西向以攝其心。待心靜細。然後觀水觀冰。乃至像觀成就。然後觀佛真身。此必久修成熟之機。乃可行之。今經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稱。有心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簡至易之法門也。四、純間不同。十六觀門。初心修者。跏趺入定。然後可觀。出定歷緣。非其境界。若執持名號。不間閒忙。不拘動靜。行住坐臥。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五、攝機不同。若依觀經所修。惟被上根。故所修之機。狹而不廣。稱名之法。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若貧若富。若貴若賤。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攝機極廣之法門也。是則此經所明境觀。只須惟約執持名號。為所觀境。若事若理。悉以此而解說修行。不必更約觀佛相好。而雜附之。

○三、感果二。初、分科

○三、感果二。初、感聖迎接

○二、釋經二。初、感聖迎接二。初、列經

《經》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

○二、釋義二。初、隨品所感

《疏》靈芝云。聖眾現前。亦有多種。或真佛化佛。觀音勢至。隨其品位。委在觀經。

《鈔》真佛者。彌陀之應身也。此有二種。一勝應。二劣應。化身。則從應身。又變化其身。而來接引。準例觀音勢至。亦有真之與化。隨其此方念佛功行。破惑伏惑。以感何身而接引之。

○次、破斥謬解三。初、序謬

《疏》或謂臨終見佛。以為魔者。或云自心業現。實無他佛來者。

《鈔》世間禪門淺悟。教苑謬承。多作此說。

○二、斥過

《疏》斯蓋不知生佛一體。感應道交。自障障他。為過非淺。

《鈔》凡是見佛。須論感應。若平居參禪。或修空觀。既宗掃蕩。佛亦不立。苟有所見。悉為魔境。或功用顯著。心佛自現。亦須觀空。弗生著相。今既念佛。求生極樂。臨終見佛。此因妙感。復由生佛本是一體。感應道交。法爾如是。若不明此。妄論邪談。不惟自障。兼亦障人。於此法門。大成罪過。

○三、引 證

《疏》法藏本願云。眾生發願。欲生我國。臨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鈔》彌陀夙昔既有弘願。眾生又能依願求生。此正生佛天性相關。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二、正念往生二。初、牒科

○二、正念往生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

○二、釋義二。初、明佛力攝持

《疏》乘彌陀願力攝持。不為平昔妄想攀緣。傾動其心。正念現前。故云心不顛倒。

《鈔》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實未伏斷。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乃全仗彌陀。乘大願船。而來拔濟。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生。

○次、明自他兼濟

《疏》因前念佛。罪滅障除。淨業內熏。慈光外攝。離苦得樂。一剎那間。故云即得往生等。

《鈔》經云。至心念佛一聲。能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夫生死。未來所受之報障也。重罪。往昔所造之業障也。業從心造。過去世時之煩惱障也。八十億劫。言過去所起煩惱。所造惡業。極長之時分也。如是長時三障。一稱佛名。而能頓滅者。此由行人念佛智慧之日。合佛慈悲智慧之日。二慧日光。重重相照。故無煩惱之暗而不燭。無罪業之幽而不照。亦無生死之縛而不解。離苦得樂。即得往生。豈虛謬哉。是則雖由慈光外攝。而又全憑念力至心。寄語行者。尋常稱名。七日之期。而功始一日。一日之期。而功始一時。一時之期。而功始一念。果能一念至心。而滅除眾罪。則一時二時之功。當何如哉。一日七日之功。又何如哉。成山之功。始於初簣。求生淨土者。尚勉之哉。故普智大師引涅槃經云。譬如少火。能然一切草木。如少金剛。能壞須彌山。所以觀經下品中說。火車相現。尚得往生。皆由慚愧之心。信力堅固。方能滅惡。若觀世人。為善心輕。為惡心重。誠恐善未敵惡。何以得生淨土。請以現事驗之。對佛像。則不如接大賓之恭謹。學經法。則不如求財利之勤劬。毀他。則氣麤語滑。讚彼。則氣緩語沚。或以惡之。則覆善揚惡。好之。則掩短美長。凡此用心。方沉惡趣。欲以少善消多惡而求生者。難矣哉。

○四、結勸二。初、牒科

○四、結勸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我見是利。故說此言。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二、釋義

《疏》淨業功勛。願為最要。是故如來。再三勸勉。

《鈔》淨業之宗。雖具三要。願為船舵。又居其先。信行有所要制。直捷往生無疑。

○三、諸佛稱讚二。初、牒科

○三、諸佛稱讚三。初、釋迦稱讚

○二、釋經三。初、釋迦稱讚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

○二、釋義三。初、釋稱讚所指

《疏》牒前稱讚依正莊嚴願行功德。利益無量。以例六方諸佛。悉亦如是稱讚。勉令生信。

《鈔》前所稱讚依正莊嚴。指所詮之體也。願之與行。指所詮之宗也。功之與德。指所詮之力用也。如是利益無量無邊。尚不可以心思。況可以言議。金口叮嚀。勉令生信。讀是經者。可不修之。

○次、明秦譯之簡

《疏》唐譯具有十方。此惟六方。略去四維耳。

《鈔》歷代譯經。惟什師順此方之機。而十一略之。無論其他。即此經十方佛讚。而略去其四。人皆傳誦。似有不期然而使之然者。亦可謂得契理契機之妙也。

○三、指科判之失

《疏》孤山疏。此後即屬流通。今謂諸佛稱讚。是本經題。一經要旨。合歸正說。

《鈔》孤山判屬流通者。意謂六方佛讚。是使流通故也。不知此讚是本經題目。豈有經義屬於正宗。而經題又屬流通耶。

○二、諸佛同讚二。初、牒科

○二、諸佛同讚六。初、東方二。初、現相表彰

○二、釋經六。初、東方二。初、現相表彰二。初、列經

《經》東方亦有阿鞞佛。須彌相佛。大須彌佛。須彌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釋義四。初、釋佛名五。初、釋阿甼鞞佛

《疏》阿鞞佛。此云不動。法身常住。無遷變故。

《鈔》論佛三身。悉無遷變。以報身契法。證一性故應身從體起用。全用在體故。今但云法身者。以讓此身非修成故也。

○次、釋須彌相佛

《疏》須彌此云妙高。佛相如之。妙則三德圓融。高則迥出因位。

《鈔》三德圓融。簡異偏證。迥出因位。簡異分真。乃圓頓妙覺果佛。若曰佛相如之。乃所現勝應。被高山王機。說華嚴等經之佛。亦可名為報身。

○三、釋大須彌佛

《疏》大須彌者。佛德高大。如須彌盧。超過眾山。

《鈔》高則位躋究竟。廣則德備法界。超過因位。稱大須彌。

○四、釋須彌光佛

《疏》須彌光者。光如須彌。映蔽眾山。

《鈔》報智光明。豎高橫遍。因位偏乘。悉皆映蔽。

○五、釋妙音佛

《疏》妙音者。音聲美妙。說法稱機。

《鈔》音聲雖美。不能說法。固非妙也。雖能說法。若不稱機。亦非妙也。

○次、釋恆河沙

《疏》恆河。亦云抝伽河。在天竺無熱池側。廣四十里。其沙至細。與水同流。言其多也。

《鈔》無熱池。即梵語阿耨達也。有四口。從東南角白象口所出之水。流入恆河。沙細如麵。佛常於此河之側說法。凡指數多。必以此河之沙為喻。令易曉故。

○三、釋廣長舌相

《疏》出廣長舌。表無虛妄。無量劫來。口離四過。故感此相。

《鈔》凡人之舌。隨其報相。各有廣長。若此方貴人。舌舐至鼻。然能可長可短。則以之為貴。苟長而不能縮。短而不能伸。此必生前好演是非。為短長之說。故感今生如此之報。以驗世人不妄語者。必得其所。惟佛世尊。多劫實語。故舌相廣長。超異常人。然有常相。現相。不同。若常相者。縮之雖常在口。伸之則能覆面。上至髮際。此曾令外道生信。所示如此也。若夫現相。又有大小不同。略舉二經。法華言高而不言廣。故曰上至梵世。此經言廣而不言高。故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要知二經。大小相齊。但文互略。故各舉一邊。悉是表無虛妄。現此以敦聞者之信耳。又義法華明豎出三界。故但言高。此經明橫出三界。故但言廣。若即豎而橫。即橫而豎。文雖互略。義必相齊。

○四、釋三千大千

《疏》三千大千世界。俱舍頌云。四大洲日月。須彌盧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說名為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壞。謂萬億四天下。總為一佛土也。

《鈔》前文已釋須者往尋。

○二、發言勸信二。初、牒科

○二、發言勸信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二、釋義二。初、釋令生深信

《疏》決定不虛。故言誠實。十方世界。恒沙諸佛。異口同音。說此法門。令生深信。

《鈔》十方諸佛。說誠實言者。謂淨土法門。非但我釋迦如來。於此經中。以決定不虛之言。而為大眾宣說。即十方諸佛。亦異口同音。說如是決定可信誠實之法也。此段經義。昔慈恩法師。謂觀此經勢。蓋他方諸佛。告自國聽眾。釋迦轉引彼佛意言。證彼西方。令此會眾生信敬也。而靈芝法師所說。又自不同。謂正當釋迦說此經時。十方諸佛同時勸讚。令信是經。余謂準前。既云亦有。要當以慈恩為正也。

○次、釋是本經題。

《疏》稱讚下十六字。是本經題。上八字。言極樂依正莊嚴。行願因果。下八字。言六方稱讚。下文釋云。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皆為諸佛護念。不退菩提。

《鈔》準慈恩師意。則下八字。總是釋迦與諸佛。皆說淨土法門。而此唯心淨土。本性彌陀之旨。皆為諸佛之所護念。越溪澄師云。此經有四不可思議。一者依報。雖是同居。而體是寂光。二者正報。雖是應身。即法即報。三者修因。四者感果。七日持名。即感聖果。因果不二。皆是不可思議功德。

○二、南方二。初、牒科

○二、南方二。初、現相表彰

○二、釋經二。初、現相表彰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燈佛。名聞光佛。大燄肩佛。須彌燈佛。無量精進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釋義五。初、釋日月燈佛。

《疏》日月燈光。表佛三智。

《鈔》三智之中。一切種智。最為尊勝。取喻如日。無幽不燭。而寰宇居尊。道種智。出假利物。導利群萌。取喻如月。長養萬物。各得華茂。一切智。破見思惑。於空得證。取喻如燈。能除室暗。使獲智明。

○次、釋名聞光佛

《疏》名聞光者。名聞十方。如光遍照。

《鈔》三德智光。遍照十方。有名稱之實。故有名稱之聞。

○三、釋大燄肩佛

《疏》大燄肩者。肩表二智。燄喻照理。

《鈔》左肩表實智。右肩表權智。二智之燄。能照權實之理。喻如燄肩。

○四、釋須彌燈佛

《疏》須彌燈者。須彌高出眾山。燈表化他之用。

《鈔》高出眾山。表自證之體。備乎四德。高出因位。化他之用。即用即體。利無不妙。

○五、釋無量精進佛

《疏》無量精進者。方便度生。未嘗休息。眾生無量。悲智亦然。

《鈔》眾生無量。言數多也。未嘗休息。言時長也。如來之悲智方便。度盡眾生。不雜不退。故名無量精進。

○二、發言勸信二。初、牒科

○二、發言勸信

○二、列經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三、西方二。初、牒科

○三、西方二。初、現相表彰。

○二、釋經二。初、現相表彰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西方世界。有無量壽佛。無量相佛。無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寶相佛。淨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釋義七。初、釋無量壽佛。

《疏》無量壽佛者。靈芝云。同名甚多。決非法藏所成之彌陀也。慈恩云。設若彌陀自讚。於理何妨。謂稱讚此法門。令生深信。非自伐其善也。

《鈔》靈芝謂決非極樂彌陀者。以其十方諸佛。各於本國稱讚。說此彌陀一經。令眾生聞者。生信受持。發往生願。若彌陀自讚者。豈令極樂眾生。又求生別有極樂淨土乎。況自伐其善者。祇可誡乎下凡。若如來者。自稱我是如來應供等。勉令聞者。咸來聽法。成乎三慧。豈自伐之言乎。

○次、釋無量相佛

《疏》無量相者。相好無量也。

《鈔》相好無量者。如盧舍那。具足十華藏海微塵相好。阿彌陀佛。具足八萬四千相好光明。龍女之讚釋迦。微妙淨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種好。用莊嚴法身。皆可名為相好無量也。

○三、釋無量幢佛

《疏》無量幢者。功德無量。超勝如幢也。

《鈔》幢有二義。一高出。有超勝義。二八方。有摧邪義。今取高出。故釋云超勝。

○四、釋大光佛

《疏》大光者。廣大光明。映蔽一切也。

《鈔》智慧光明。極其廣大。映蔽凡小。及以因人。

○五、釋大明佛

《疏》大明者。佛智大明。無惑不破也。

《鈔》佛證三智。皆有大明。能破三惑。及以二死。既能自破。亦能破他。

○六、釋寶相佛

《疏》寶相者。相好殊特。如寶可貴也。

《鈔》世間之寶。莫貴於善。如來之寶。莫貴相好。可尊可重。故喻於寶。

○七、釋淨光佛

《疏》淨光者。淨表法身。光表報應也。

《鈔》分字而釋。故名以義表。若合釋者。光表三智。淨表三身。證極清淨。超諸因位。金光明經云。如來遊於無量甚深法性。超諸菩薩所行清淨是也。

○二、發言勸信二。初、牒科

○二、發言勸信

○二、列經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四、北方二。初、牒科

○四、北方二。初、現相表彰

○二、釋經二。初、現相表彰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燄肩佛。最勝音佛。難沮佛。日生佛。網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釋義五。初、釋燄肩佛

《疏》燄肩者。雙照真俗。如肩發燄。

《鈔》兩肩表權實二智。今兩肩發燄。表二智燄光。照真俗二理也。

○次、釋最勝音佛

《疏》最勝音者。梵音深妙。超勝一切。

《鈔》佛凡說法。以八音四辨。而宣暢之。所詮之理。最為深妙。一切因人。所不能比。故言最勝。

○三、釋難沮佛

《疏》難沮者。法身堅固。不可沮壞。

《鈔》佛具三身。舉一即三。法身既其堅固。報應亦必同之。要之皆不可沮壞也。

○四、釋日生佛

《疏》日生者。如日初昇。無幽不燭。

《鈔》佛日行空。皆能燭幽。惟初生日。燭幽義顯。故偏言之。

○五、釋網明佛

《疏》網明者。智明如網。遍覆十界。

《鈔》佛之智慧光明。猶如因陀羅網。既互照莊嚴之不盡。亦遍覆十方之無餘。可表慈悲。蔭祐十界。

○二、發言勸信二。初、牒科

○二、發言勸信

○二、列經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五、下方二。初、牒科

○五、下方二。初、現相表彰

○二、釋經二。初、現相表彰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師子佛。名聞佛。名光佛。達磨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釋義六。初、釋師子佛

《疏》師子。如師子王。摧伏群獸。

《鈔》師子為百獸中王。身力威猛。吼音雄震。力能伏獸。聲能裂腦。喻佛從意輪現身通。口輪說大法。眾生莫不皈依。邪魔悉皆摧伏。

○次、釋名聞佛

《疏》名聞者。名稱普聞無量世界。

《鈔》佛有無量德。應有無量名。皆有稱名之實。一一不虛。一一諸名。聞於無量世界。莫不使聞者。仰名□德。而獲利益。

○三、釋名光佛

《疏》名光者。名如日光。遍照一切。

《鈔》即智光而為名光。智隨名遍。而光依智照。

○四、釋達磨佛

《疏》達磨翻法。所證法身。軌持萬化。

《鈔》陽春到處。萬物遂生。法身遍處。萬物咸軌。隨緣不失規矩。真如不變難思。

○五、釋法幢佛

《疏》法幢。法性如幢。高出群有。

《鈔》法性高出者。乃出纏之法性也。諸佛眾生。共而不共者以此。

○六、釋持法佛

《疏》持法。以中道實智。持二邊法。

《鈔》空有不能持中實者。下不能御上也。中實而能持二邊者。勝能統劣也。既不失中道。亦不失二邊。

○二、發言勸信二。初、牒科

○二、發言勸信

○二、列經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六、上方二。初、牒科

○六、上方二。初、現相表彰

○二、釋經二。初、現相表彰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燄肩佛。雜色寶華嚴身佛。娑羅樹王佛。寶華德佛。見一切義佛。如須彌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數諸佛。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二、釋義十。初、釋梵音佛

《疏》梵音者。梵即淨也。法音淨妙。聞者適悅也。

《鈔》佛以己證清淨妙法。八音四辨。悅懷而說。契理契機。無不適悅。

○次、釋宿王佛

《疏》宿王。如月照夜。星宿中王。

《鈔》三乘聖眾。猶如星宿。佛清淨月。如宿中王。以清淨法。蔭諸煩熱。

○三、釋香上佛

《疏》香上。眾德如香。超諸因位。

《鈔》佛有五分身香。能總一切萬德。人所不能及。故以香上稱之。

○四、釋香光佛。

《疏》香光。五分法香。如光破暗。

《鈔》佛名香光莊嚴者。以有五分法身之香。遍照法界。破諸眾生不淨之暗故也。

○五、釋大燄肩佛

《疏》大燄肩。大智發光。雙照二諦。

《鈔》諸法實相。不出真俗。故能照智。祇惟權實。故以兩肩發燄。以表彰智境難思。

○六、釋寶華嚴身佛

《疏》寶華嚴身者。萬行因華如寶。莊嚴法性之身。

《鈔》佛身以諸相為眾寶莊嚴者。正表果德。以萬行因華而莊嚴之也。既以是而嚴身。復以是而為號。欲令眾生睹相。莫不志願思齊。

○七、釋娑羅樹王佛

《疏》娑羅。此云堅固。喻法身無變易故。

《鈔》西天以娑羅為樹中王。震旦國惟峨眉王屋天台有之。樹有五德。一、婆娑蔭覆。二、密幄鱗砌。三、冬夏不凋。四、樹身堅固。五、華色香美。以是之故。稱樹中王。可喻如來大慈普被。萬德具足。常住寂滅。究竟堅固相好莊嚴。解中取堅固之義。以喻法身。為其能統眾德故也。

○八、釋寶華德佛。

《疏》四德如寶。如花開敷。

《鈔》佛之所寶。莫貴四德。芬芳煒燁。如花開敷。

○九、釋見一切義佛

《疏》見一切義。洞達諸法甚深義故。

《鈔》諸法。十界也。義趣者。三諦也。惟佛與佛。乃能究盡。故稱見一切義佛。

○十、釋如須彌山佛。

《疏》如須彌山者。如妙高山。眾聖中尊。

《鈔》須彌山。四寶所成。故稱為妙。表出眾山。故稱為高。喻佛究竟常樂我淨。一切因人莫能過之。

○二、發言勸信二。初、牒科

○二、發言勸信

○二、列經

《經》說誠實言。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三、徵釋經題二。初、分科

○三、徵釋經題二。初、徵

○二、釋經二。初、徵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何故名為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二、釋義

《疏》佛自徵起。下文釋之。

○二、釋二。初、牒科

○二、釋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二、釋義四。初、約三經釋

《疏》聞是經者。教經也。受持者。行經也。不退菩提。菩提是本有性德。理經也。三經即是三德秘藏。圓該一切。舒之則彌綸法界。卷之則攝在一經。故使受持之人。恆沙如來護念。不退菩提也。

《鈔》聞是下。釋成三經。三經下。會歸三德。理經即法身德。行經即般若德。教經即解脫德。圓該一切者。明三德無所而不具也。舒之則彌綸法界者。一即一切也。卷之則攝在一經者。一切即一也。能如是了。則彌陀一經。充滿法界可也。十方法界皆具此經可也。又須了達教行理經。舉一即三。餘二易知。今但明行經。如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行經。般若德也。所持名號。萬德全彰。理經。法身德也。念念滅除生死重罪。教經。解脫德也。受持之人。如來護念。其所護念。不在茲乎。

○次、約附文釋

《疏》靈芝云。聞是經受持者。牒前依正莊嚴。修證因果之文。及聞諸佛名者。牒前六方稱讚之文也。護謂覆護。不使魔嬈。念謂憶念。不令退失。唐譯云。聞是經已。深生信解。必為十方十殑伽沙諸佛世尊之所攝受。

《鈔》在文可知。

○三、約果號釋

《疏》阿耨多羅。此云無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覺。佛之果號。

○四、約功用釋

《疏》靈芝云。博地凡夫。業惑纏縛。流轉五道。百千萬劫。忽聞淨土。志願求生。一日稱名。即超彼國。諸佛護念。直趣菩提。可謂萬劫難逢。千生一遇。

《鈔》萬劫難逢。千生一遇。亦有泛的不同。如雖聞大法。獲種善根。未必即能頓超生死。以其輪迴難出。大道難成故也。今所說法。信受奉行。一日之功。超三僧祇。諸佛護念。的在是乎。

○三、流通分二。初、牒科

○三、流通分二。初、佛勸信受二。初、勸信

○二、釋經二。初、佛勸信受二。初、勸信二。初、列經

《經》是故舍利弗。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

○二、釋義

《疏》叮嚀告誡。勉令生信。我及十方諸佛所說。

○二、顯益二。初、分科

○二、顯益二。初、由因克果二。初、正示二。初、修因

○二、釋經二。初、由因克果二。初、正示二。初、修因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

○二、釋義

《疏》已即過去。今即現在。當即未來。發願是因。得生是果。有願必生。萬無一失。

○二、感果二。初、牒科

○二、感果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二、解義

《疏》是諸下。唐譯云。一切定於無上菩提。得不退轉。於彼下。唐譯云。一切定生無量壽佛極樂世界。清淨佛土。是故皆應深心信解。發願往生。勿行放逸。

《鈔》是諸人等。指前三時發願之人。皆得不退菩提者。非是他人。祇是於彼國土已發願者。則若已生。今發願者。則若今生。當發願者。則若當生。然願非虛設。發必導行。行非浪施。修必因信。三者圓滿。必得往生。若得往生。決不退轉。

○二、結勸二。初、牒科

○二、結勸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二、釋義二。初、明揀機

《疏》孤山曰。若有信者。應當發願。則揀出無信之人。

《鈔》採佛法寶。須假信手。苟無手人。徒入寶山。

○次、明他力

《疏》夫求生淨土者。是假他力。彌陀願攝。釋迦勸讚。諸佛護念。三者備矣。苟有信心。往生極易。如渡大海。既得巨航。仍有良導。加以順風。必能速到彼岸矣。若其不肯登舟。遲留險道者。誰之過歟。

《鈔》假他力者。乃取多分為言。以念佛三昧。於功用但稱名。於期限方七日。苟不多假他力。云何即得往生。他力有三。一、彌陀願攝。喻如巨航。二、釋迦勸讚。喻如良導。三、諸佛護念。喻如順風。惟其如此。是以速到。慈航已備而不肯登舟。甘心於羅剎鬼國。嗜片時之五欲。知必墮落而不之恤。亦愚也哉。

○二、舉難況易二。初、牒科

○二、舉難況易二。初、我讚諸佛

○二、釋經二。初、我讚諸佛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讚諸佛不可思議功德。

○二、釋義三。初、明二譯不同而同

《疏》此明諸佛互讚。唐譯但云。稱揚讚歎無量壽佛。今言稱讚諸佛者。以佛佛體同故。

○次、引經證不同而同

《疏》華嚴云。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無畏亦然。

○三、結二譯不同而同

《疏》是故稱讚彌陀。即是讚諸佛也。

《鈔》華嚴云。一切諸佛。各有自受用身。及以化境。則彼此各各不同也。唯是一法身等。則同也。此即三德三身等。種種三法。莫不皆同。豈非稱讚阿彌陀。即是稱讚諸佛乎。

○二、諸佛讚我二。初、牒科

○二、諸佛讚我二。初、述彼讚詞

○二、釋經二。初、述彼讚詞二。初、列經

《經》彼諸佛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二、釋義四。初、泛明諸佛同讚

《疏》彼諸佛等。亦稱讚我。則彌陀亦同諸佛稱讚釋迦也。

《鈔》彼此雖各相讚。而其所讚。正自不同。如釋迦之讚彌陀。則以能大慈與樂。取土攝受。彌陀之讚釋迦。則以能大悲拔苦。現土折伏。雖有互用。實亦互益。故拔苦正欲與樂。與樂正欲拔苦。慈悲兼濟。與拔並施。若嚴父之與慈母。道並行而不相悖也。

○次、述彼諸佛讚詞五。初、明因德立稱

《疏》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則大慈應物。寂默則大智冥理。

《鈔》大智冥理。自證之體也。大慈應物。化他之用也。今正言應用。如來應於五濁惡世。是以號為能仁。

○次、明稱名之德

《疏》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者。下文自釋。一、於五濁得菩提。二、為眾生說難信之法。

《鈔》釋迦之所以稱能仁者。蓋有二能焉。一、於難得菩提之土。而得此菩提。是故號為寂默。蓋能於非寂非默之境。而得寂默菩提。此一能也。二、於剛強濁惡不解之土。而說此妙法。是故號為能仁。蓋能於信解之人。而說難信之法。是故號為能仁。此二能也。

○三、釋所化之國二。初、釋娑婆

《疏》梵語娑婆。此云堪忍。以眾生堪能忍受三毒諸煩惱故。

《鈔》三毒者。貪、瞋、癡也。總該五利使。五鈍使。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也。皆稱煩惱者。煩如煩熱。惱即惱亂。不得須臾清涼自在。亦可謂之極苦矣。然而恬然忍受。不特不以之為苦。猶且以之為樂。此其所以稱堪忍也。

○次、釋五濁二。初、總釋

《疏》五濁者。楞嚴云。譬如清水。投之沙土。土失留礙。水亡清潔。汩然渾濁。由此五濁。理水亡清。

《鈔》清水。喻真空之理。沙土。喻見思。并所召果色。一理一惑。相織妄成。由是水失清淨。土失留礙。故曰由此五濁。理水亡清。名之為濁。但此經五濁。與楞嚴麤細不同。事理咸異。若會而歸之。又不同而同也。

○次、別釋五。初、劫濁

《疏》劫者。梵語劫波。此云時分。從減劫人壽二萬歲時。即入劫濁。四濁增劇。聚在此時。瞋恚增劇。刀兵起。貪欲增劇。饑饉起。愚癡增劇。疾疫起。三災起故。煩惱倍隆。諸見轉熾。眾濁交湊。如水奔昏。

《鈔》劫名時分。以世界為體。世界有成住壞空。為四大時分。每一時分。有二十翻增減之久。今是住劫減劫之末。減劫之初。人壽有八萬歲。過一百年減一歲。減至二萬歲。即入劫濁。濁未增盛。自爾已後。眾生三毒。日增月盛。至釋迦時。人壽百歲。故曰四濁增劇。聚在此時。刀兵等者。小三災也。生當此時。災起不常。職由人心三毒所感。然猶未至太劇。減至人壽十歲之時。此小三災。方名極隆。世界眾生。將無僬類。謂之子德減父德。子年減父年。然後人心厭苦。漸能遷善。由是又過百年。增壽一歲。壽逾增而善逾進。增至八萬歲而後止。謂之子德增父德。子年倍父年。如是凡經二十番。然後入於壞劫。則火水風大三災。次第發現。復經如是二十番時。方入空劫。空二十番時。世界復成。亦二十番時。方入住劫。當釋迦時。正住劫第九番減劫之時。故曰能於五濁惡世等。

○次、釋見濁

《疏》見者。身見。邊見。戒取。見取。邪見。五利使。乃至六十二見等也。

《鈔》身見者。謂於五陰中。妄計有身。強立主宰。恆起我見。執我我所。是名身見。邊見者。謂計我身。或斷或常。執斷非常。執常非斷。但執一邊。是名邊見。戒取者。謂於非戒之中。謬以為戒。強執勝妙。希取進行。是名戒取。見取者。謂於非真妙法中。謬計涅槃。心生取著。妄計所得為勝。是名見取。邪見者。謂邪心取理。顛倒妄見。不信因果。斷諸善根。作闡提行。是名邪見。出涅槃經。六十二見者。謂外道之人。於色、受、想、行、識五陰法中。每一陰起四種見。謂計色大我小。我在色中。我大色小。色在我中。離色是我。即色是我。色陰既爾。餘四亦然。成二十見。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論之。成六十見。加斷、常二見為根本。共六十二。出涅槃經。五利使者。利即快利之義。謂此五種妄惑。動念即生。造次恆有。使即驅使之義。謂諸眾生。為此五種妄惑。驅逐心神。流轉三界。無有出期。故名使也。

○三、釋煩惱濁

《疏》煩惱者。貪。瞋。癡。慢。疑。五鈍使。乃至百八煩惱等是也。

《鈔》貪。即引取無厭也。謂諸眾生。貪著世間色欲財寶。恣縱心情。而無厭足。瞋即忿怒。謂諸眾生。於違情境上。起諸瞋恚。惱亂自他。癡即迷惑不了。謂諸眾生。以迷心緣境。於一切法。不能明了。慢即自恃輕他。謂諸眾生。自恃種姓富貴。有德有才。輕慢於他。疑即猶豫不決。謂諸眾生。迷心乖理。不能通達法相。五鈍使者。鈍即遲鈍。謂此五種妄惑。既非動念即生。亦非造次恆有。故言鈍也。百八煩惱者。昏煩之法。惱亂心神。故名煩惱。謂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各有好、惡、平等三種不同。則成十八煩惱。又於其中起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復有十八。共三十六種。更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各有三十六種。總成百八煩惱也。

○四、釋眾生濁

《疏》眾生者。攬五陰見慢果報。立此假名。

《鈔》眾者。多也。攬五陰實法。立眾生假名。而言見慢果報者。約由因感果為義。見慢。即過去利、鈍二使之因。果報。即現在五陰之果。

○五、釋命濁

《疏》命者。剎那生滅。摧年促壽。

《鈔》釋迦現世。人壽八十。雖名曰短。較年猶長。復以年而較月。以月而較日。漸漸相較。至于剎那。一念有九十剎那。剎那有九百生滅。所謂豈惟年變。兼又日遷。以至喻云。如火成灰。念念銷殞。殞亡不息。決知此身。終從變滅。蓋世人之壽。為八相所遷。所謂小四相。遷大四相。故曰剎那生滅。摧年促壽。

○三、結皆由悲願

《疏》悲華經云。吾以大悲本願力故。處此濁惡不淨國土。

《鈔》濁惡國土。眾生悲苦。正與釋迦悲願相應。所謂下合六道眾生。同一悲仰。求生淨土眾生仰樂。正與彌陀慈願相應。所謂上合十方諸佛。同一慈力。然而釋迦之悲。非不兼慈。彌陀之慈。非不兼悲。今對二土淨穢。故偏言一邊耳。

○四、結難信之法。

《疏》夫念佛三昧。不揀賢愚。不擇貴賤。不論久近。不分善惡。唯取決定信心。臨終惡相。十念往生。此乃具縛凡愚。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可謂一切世間。甚難信也。

《鈔》夫佛法大海。一味平等。固於賢愚貴賤無所分別。若言臨終惡相。十念往生。惟淨土一門。方有是事。一切世間。實為難信。可謂大乘中之大乘。了義中之了義也。

○二、顯示不虛二。初、牒科

○二、顯示不虛。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二、釋義二。初、明釋迦具足二難

《疏》孤山曰。五濁界中。行難行之行。而得菩提。其事已難。復說此難信之法。二事兼行。是甚難也。諸佛讚我。豈虛言哉。

《鈔》諸佛同讚釋迦者。謂具二難故。一者、於難成道之國。而能成道。二、於難生信之人。而說此法。對顯諸佛。則成二易矣。

○次、顯二土修行難易。

《疏》慈雲云。五濁得道為難。淨土修行則易。

《鈔》慈雲大師云。娑婆得道有十難。一、不常值佛。二、不聞說法。三、惡友牽纏。四、群魔惱亂。五、輪迴不息。六、難逃惡趣。七、塵緣障道。八、壽命短促。九、修行退失。十、塵劫難成。淨土修行有十易。一、常得見佛。二、常聞法音。三、聖賢集會。四、遠離魔事。五、不受輪迴。六、永離惡趣。七、勝緣助道。八、壽命無量。九、入正定聚。十、一生行滿。難易之狀。明言如此。可不捨難而取易乎。

○二、眾喜奉行二。初、牒科

○二、眾喜奉行

○二、釋經二。初、列經

《經》佛說此經已。舍利弗。及諸比丘。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歡喜信受。作禮而去。

○二、釋義五。初、約機收簡。

《疏》一切世間。總收四眾十界。別舉三善道者。多受化之機故也。天謂梵釋欲色等天。阿修羅。此云非天。富貴同天。而多諂誑。無天行故。等者。等於八部鬼神。同聞眾也。

《鈔》解中明經所敘。聞法之機。有收有簡。一切世間。則總收四眾十界。四眾固是常聞法者。十界則兼收四趣。謂所收機若是之廣也。天人修羅。則簡去餘趣。惟舉三善道也。謂所受化之機。若此之多也。此且就一往約餘經者為言。若極樂法門。如大本中說。臨終地獄相現。以至蜎飛蠕動。皆以願力攝之。令生彼國。則所攝之機。誠宜四眾十界。無所而不收也。

○次、明益所以。

《疏》孤山曰。聞所未聞。故歡喜信受。重法尊師。故作禮而去。

○三、獲益淺深。

《疏》言歡喜者。義該深淺。或得歡喜益。或證理入歡喜地。

《鈔》得歡喜益者。約世界悉檀判也。入歡喜地者。約第一義悉檀判也。

○四、引證深益

《疏》故大本結益。無量眾生發菩提心。那由他人得法眼淨。

《鈔》發菩提心。位在大乘。得入理益。得法眼淨。位在小乘。得入理益。經又云。信受奉行。則又獲為人悉檀生善之益。惟闕對治悉檀破惡之益。既有三益。應亦該之。

○五、流通永永

《疏》宣布十方。垂於萬世。盡未來際。利樂無窮。

《鈔》流通之法。大要兩種。一、自行。二、化他。自行又有兩種。一、如說修行。即七日持名。一心不亂。二、讀誦經文。隨文解義。昔梁朝有道珍法師。嘗於廬山念佛作水觀。忽夢江水瀰滿。眾人乘船。言往西方。珍言。道珍一生修西方業。可附我而去。船上人云。法師雖講經甚大。未誦彌陀經。並往生咒。未浴僧。淨業未圓。不得往也。珍於是感泣。夢覺後。乃廢講業。專誦此經。及往生咒。並營僧浴。至垂終夜。異光明耀峰頂。如列數千炬。神人持珍臺而至。請師往生。故知流通願生。不可以不讀誦也。二、化他者。即純以此經為人演說。勸他念佛。願生極樂。或書寫解釋。莫非其行。以此化他功德。回向淨土。發願往生。昔四明昝學諭。常以擘窠圖印施。勸人念佛。有計公桃源鐵工也。年將七十。兩目喪明。初受一圖。念滿三十六萬聲。念至四圖。兩目瞭然。如是三載。念滿十七圖。一日念佛。忽然氣絕。半日復甦曰。我見佛菩薩。令分六圖與昝學諭是勸導之首。分一圖與李二公。此是表圖之人。囑其子。往謝學諭。言訖沐浴。西向坐逝。以此而觀。勸人念佛。亦往生之行。況昝學諭。既能勸人。豈不能自念。自利兼人。功德倍隆。往生淨土。品位必高。

彌陀略解圓中鈔卷下終

【書籍目錄】
第1頁:彌陀圓中鈔原序 第2頁:彌陀圓中鈔序
第3頁:彌陀圓中鈔重刻序 第4頁:彌陀圓中鈔卷上
第5頁:彌陀圓中鈔卷下 第6頁:拔一切業障根本往生淨土神咒
第7頁:刻圓中鈔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