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 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 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高山仰止,永懷道範

[日期:2011-01-2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高山仰止,永懷道範

淨心 

民國七十七年冬,在基隆八堵海會寺,參加傳戒工作的一個多月中,雖然由於源公得戒和尚已圓寂,而不能再像從前的三壇大戒會中親聆教誨,卻有機會每天在其覺靈座前上香禮拜,聊慰孺慕之情。

在海會寺戒期中,早晨起來,要到大殿或齋堂巡視新戒之前,我都會先到源公得戒和尚紀念堂,向他老人家上一支香,恭恭敬敬的頂禮三拜之後,瞻仰他懸掛在堂上的慈容,良久之後才離去。

每當看到他向淨心微笑的慈容,淨心的耳朵就會很清楚的聽到他老人家再三交代:「淨心啊!你是我的第一戒子,你要負起責任,幫忙我把海會寺這一次的三壇大戒傳好!」的這一句話。淨心是民國四十三年秋,在獅頭山元光寺,稟受三壇大戒的。斯時源公第一次擔任得戒和尚之職,而淨心被選派為沙彌首,因此,源公常說淨心是他的第一戒子。其實他老人家的學德,淨心萬分之一都還沒有學到,怎堪接受第一戒子之賜稱。

記得民國七十六年冬,淨心在臺北圓山臨濟寺幫忙中佛會傳戒工作時,源公住在臺北三軍總院,曾由宏玄師兩次來電話,要淨心到三軍總院,淨心倆次去拜見他老人家,所交代的都是七十七年冬季,海會寺傳授三壇大戒之事。當時源公雖然四大違和,但精神卻依然非常清朗,從戒會的設備談到引禮、引贊師的人選問題。他老人家親自挑選人員,由宏玄師記下來。當時他老人家正在病苦中,卻仍這樣用心於傳戒之事,這種為法忘軀的精神,使淨心深為感動!七十七年春節過後,源公要悟明長老與淨心一起去看他,於是與悟公三師父相約到三軍總院,見面時對傳戒之事,又作了一次更詳細的交代,並命淨心代為向中佛會呈文申請及印通啟、聘書等有關資料。同時並交代:到時候如果自己無法參加傳戒工作時,三師和尚應該如何重作安排。當時悟公與淨心都安慰他老人家,一定能依願把三壇大戒傳圓滿,但老人家度生功德已經圓滿了,所以戒期未到,就先歸西了。當淨心站在道公遺像之前,回想這些往事,又連想到佛門長老去了一位,就少了一位,常不覺悲從中來,暗自流淚!

當海會寺正在籌備傳戒工作的緊要關頭,源公得戒和尚與仁光法師卻相繼西歸,海會寺常住諸師,在一個月中,相繼失去了偉大的導師與實際負責人,其悲傷可想而知!可是宏品、宏琳、宏玄諸師,卻能化悲痛為力量,堅強起來,積極趕工,籌建戒期所需樓房設施,使戒會能如期舉行。這是源公冥中的加被,也是海會寺常住諸師,一年多來忍苦努力得來的成就,是值得令人感動的!

由於源公得戒和尚生前三番五次的交代,須負責把戒傳好,而淨心亦在他老人家面前,答應盡責而為,所以自從成立「傳戒委員會」,被指派為執行副主任委員以後,就常常與海會寺負責籌備傳戒工作的法師們保持聯繫,向他們提供籌備上的意見,在戒會一個多月中,更是戰戰兢兢,從事傳戒工作。在得戒和尚白公上人的領導,羯摩和尚悟明老法師、教授和尚了中大法師的輔佐,以及戒師寮全體引禮引贊師們的合作,把三壇大戒與在家戒傳授圓滿,總算對他老人家有所交代。

在這一次傳戒會中,很難得的是:一、護法居士們,擁護戒場的熱誠,尤其是秩序組的居士們,日夜分班輪流巡邏寺境內外,尤其是大殿,齋堂、戒寮,都嚴密的守衛,使閑雜人等,無法混入,得以充分保持戒場的清淨莊嚴。當附佛法的外道,要來散發邪書時,只來到山下,就把他們擋回去了,有異教份子要來搗亂,也被制伏趕下山。若不是他們那麼熱心,大力擁護戒會,可能會重演中佛會傳戒時,糾眾抗議,或者會發生更嚴重的擾亂戒場的事件,一個多月的戒會,能夠順利圓滿,我很感謝眾居士們的護戒。二、是所有出家新戒們,教性堅強,對未來的佛教,有深厚的責任感。他們都關心佛教的前途,紛紛要求我,為他們成立一個組織,繼續教導他們,使他們有充實紹隆佛法能力的機會;他們這種為佛教的精神,是很難得的。居士們的熱心護戒,新戒們對佛教的熱誠,還不都是源公得戒和尚的高德,冥中加護之所致呢!

淨心自嘆宿根淺薄,不能長時親近源公得戒和尚,卻也有幸,能在歷屆傳戒期間中,短期領受教益,淨心自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在臺南縣關仔嶺碧雲寺首次擔任傳戒會引禮師之職,三十多年來,幾乎每年都參加傳戒工作,而源公得戒和尚,也幾乎每年都在三壇大戒中任三師之職。雖然每次才得以親近短短一個多月,或在家戒會更短的一星期,但其風範,對淨心的影響很大,領受的法益也很多,淨心都將從長老所得者作為學習的指南;玆舉數事,以緬懷其德,並與後學者共勉!

一、責任心深重——每次傳戒法會,從戒期開始,進住傳戒常住,一直到戒期圓滿離開戒常住,一個多月中,他老人家謝絕一切外務與應酬,天天都坐鎮在傳戒常住中。他老人家說:「既然答應人家為傳戒師,就得把它當作一回事,要認真負責,怎麼可以離開工作崗位。」這種做事盡責的精神,真令人欽佩,也值得我們效法!

淨心參加傳戒工作的前一段很長時間,都是由白公上人、源公得戒和尚與慧三老法師,擔任三師和尚——我們把它稱謂老三師,他們三位老人家,都坐鎮在傳戒常住中,由白公上人負責管教新戒,源公講解戒律,慧老領新戒上殿過齋堂,他們三位老和尚,分工合作,每天都跟新戒菩薩生活在一起,所以對新戒們的感化力也很大,以後這種情形就漸漸的起了變化,也許現在的出家人,善根愈來愈淺薄,所以今後三師和尚都能天天坐鎮於傳戒常住的情形,恐怕會越來越難得了。

二、事前充分準備,使聽者得大法益——源公得戒和尚,在大陸時,曾任河南佛學院教師,代理法界學苑教務,亦擔任宏慈佛學院、八敬學院主講及廣化寺佛學院教授,也在廣濟寺冬季戒期,連任六次教授阿闍黎之職。在大陸已講過多次比丘戒與沙彌律儀,而在臺灣的三壇大戒會,只要他老人家參加三師之職,比丘戒與沙彌律儀,都是由他老人家主講,對於這兩種律儀,已經講過二、三十遍,而他老人家記性又非常好,就是不看律本,閉著眼睛他都能夠一字不漏的講解下去,但他老人家,在講解之前,都一定會再仔細的看正文與註解。淨心曾向他老人家請問說:「戒和尚講解戒律幾十遍,都會背了,為什麼事先還要先看一遍呢?」他老人家開示說:「無論講解經律、通俗演講,或短短的開示,事先都需要有充分的準備,所講的內容才能豐富而條理分明。」又開示說:「你要知道,凡是來聽法的人,都是渴望得到法益的。我們如果事先沒有充分準備,臨時心中沒有東西,就會東抓西扯敷衍了事,既空洞又雜亂,讓聽講的人,得不到法益而失望,而我們浪費了那麼多聽法者寶貴的時間,也是有罪過的!」他老人家最後教誡說:「你以後無論講經講律或演講開示,都得事先有充分的準備,不要以為已經講熟識了,就大意敷衍了事,切記!」得戒和尚的這一番寶貴開示,讓淨心受用良多!淨心曾於數年前,為了一場二個小時,以「太空時代的佛法」為題的演講,到書局購買了十幾本參考書,準備將近二十個小時的資料,就是受他老人家這種偉大精神所影響!

三、為護念新戒,祈求三寶加被——源公得戒和尚,每在戒期中,一空下來,就手執念珠,念佛經行,然後到佛前禮拜,尤其是早晨念佛畢,向佛禮拜時,都是口裏念念有詞。淨心會不解的問其故,和尚說:「末法時代的眾生,善根淺薄,業障深重,我怕這些新戒子們,會被宿業所障而不能順利受戒,所以我每天都念大悲咒與觀世音菩薩聖號多遍,虔誠祈求三寶加被,讓全體新發心的戒子們,遠諸魔障,都能受得清淨戒!」老人家護念新戒的心,是何等的慈悲!若不是淨心好奇的請教他,又把它公開出來,誰能知道老人家天天為新戒們祈求的這一番大慈悲心呢!一位高僧的德範,是要從平凡之中去注意體會,才能發覺其偉大之處的!

四、提倡講戒,革新傳戒芳範——據三壇傳戒正範記載,有「過毘尼日用」、「過四分大律」的佛事。所謂「過」,是由戒師讀過一遍,其儀式是新戒集齋後,引禮師帶班首迎請戒師,師至戒壇行禮如儀後,全體新戒長跪合掌,師登座高聲朗過(高聲讀過)字句清白,使聞者了然明白。過完後,命新戒起立,師則誡勉各人回堂後,須認真讀背學習,切須奉行云。而「十戒律題」亦只簡單開示十戒名目之後,仍是由戒師朗讀。由是可以知道,從前的三壇大戒會中,是不詳解律儀的。在得戒和尚年譜裏,有一段記載是:「又廣濟寺每年冬期開壇傳戒,師連任六次教授阿闍黎,在戒期中,詳解三壇戒律......在近代中,於傳戒會內,講演戒律,當自師始!」

民國十九年,得戒和尚與白公上人,曾在洪山寶通寺同閉關,是志同道合的好同參,他們兩位老人家,都主張傳戒必須講解戒律。因此,只要有他們兩位擔任三師和尚的三壇大戒會,必定都會為出家新戒們講解沙彌律儀、毘尼日用、比丘(尼)戒、梵網經菩薩戒,為在家新戒們,講解三皈五戒、在家菩薩戒,使求戒者,知道戒律的內容,而能如律行持。聽說最初在大仙寺傳授三壇大戒,要講解戒律時,有人說:「傳戒就傳戒,還講什麼戒!」但受戒而不知戒律的內容,怎麼能持戒呢?源公得戒和尚與白公上人所建立的芳範我們一定要繼承下去!

五、無礙辯才,無與倫比——源公得戒和尚,每次在三壇大戒會中,都是負責講解沙彌律儀與比丘戒本,而且都是指定仁光法師翻譯沙彌律儀,淨心翻譯比丘戒本。仁光法師是源公上人的隨身翻譯,對老人家的口音與所要發揮的道理,都了然於心,而且一句一句,很忠實的翻譯出來,是一位很難得的翻譯專才。

淨心自民國四十四年,在碧雲寺三壇戒會中,替他老人家翻譯比丘戒本以來,只要他老人家擔任三師,講解比丘戒本,都指定淨心為翻譯。他指定要淨心翻譯的主要原因是,他老人家講幾句,淨心就替池翻出幾句,不遺漏不增加,而且有二百五十條戒那麼長的比丘戒本,在短短幾天就得講完,講的時候必須趕快,而淨心能夠配合他老人家趕時間,所以他老人家就指定非要淨心翻譯不可了。

源公得戒和尚的辯才無礙,說法時條理分明,深入淺出,普應群機,這是眾所週知的事實。他老人家在講解沙彌律儀時,因為時間充足,所以對於律儀含義,發揮得淋漓盡致,都是配合在沙彌戒正授前兩天,講解過午不食戒,對佛陀當時制訂過午不食戒的因緣、含義、持午的利益講解詳盡,使全體新戒,都能發心持不非時食戒!

依律制,沒有受過具足戒者,不能看比丘(尼)大律,所以在戒期中,必須登壇受具足戒後,才能開始講比丘(尼)戒,從比丘戒正授後到菩薩戒正授,中間只有六天空隙,又扣除一天托缽、一天請戒懺摩佛事,就剩下四天,只有八個小時可以講比丘戒,但翻譯扣除一半,所以實際上,要講解一部二百五十戒條的比丘戒律只有短短四小時,而他老人家,卻能充分把握其重點,該解說的還是說得很清楚,而且一部戒本,一定會把它講完,絕對不會留個尾巴,或者前面漫漫講,後面用念的。這種伸縮自如,控制分配時間的得當,也是值得弘法講經的後學所效法!淨心為他老人家翻譯比丘戒本,近二十遍,而每次都有新的道理的發揮,使淨心獲益良多!

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油盡燈滅而後已——源公得戒和尚,本來身體就不大健壯,但他老人家,無論是講經或傳戒,都一定提起精神撐到底,這種精神真令人感動不已!

記得民國五十七年冬,在基隆市十方大覺寺,三壇大戒會中,有一天講解沙彌律儀時,淨心看他老人家神色不對,講下來時,淨心到戒和尚寮去看他,摸他的額頭,非常的燙,於是趕快通知仁光法師找醫生來,一量體溫,竟是發燒到四十度,淨心懇請他老人家要多休息幾天,可是第二天退燒了,又堅持上臺講戒了。發高燒後,法體非常虛弱,淨心扶他上座,又扶他下來,真是看在眼裏,疼在心中!

源公得戒和尚,最後一次參加三壇大戒會,是民國七十四年冬妙通寺的傳戒會。那個時候,他老人家一動身就會氣喘。他上法座,一定要休息一下,等喘過了才能開講,講完下座,回到戒師寮,背靠椅子上,喘了一陣子,才能恢復正常。看到他老人家拚著老命為新戒,淨心當開堂,雖然工作繁雜而辛苦,卻也不敢叫苦了。

據范進村居士的紀念文寫道,源公老人這幾年來,雖然法體違和,卻還是常為蓮友講經開示。這種「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油盡燈滅而後已」的精神,不知以後還有幾人?

源公得戒和尚的偉大芳範,是歎莫能盡的,以上所列舉,只是淨心在傳戒會親近時,以凡夫俗眼所見之一少部份而已!其他大德的紀念文章之中,對源公得戒和尚的高德,有更完美的讚歎,因此,淨心就只有以這一支禿筆列舉數事,以永懷其道範!

這幾年來,賢頓、隆道、廣欽、慧三諸長老,乃至源公得戒和尚等諸大善知識,都相繼入涅槃。諸大善知識,說走就走了,可是要培育出一位善知識,談何容易?深嘆佛教人才凋零之餘,祈願源公得戒和尚與諸先德們,倒駕慈航,乘願再來,廣度眾生,同登覺岸!

【書籍目錄】
第1頁:上道下源老和尚行狀 第2頁:頌道老
第3頁:追思摯友話道老 第4頁:願道源長老再來人間
第5頁:敬悼道源長老(一) 第6頁:紀念道源法師(二)
第7頁:敬悼當代「說法第一」的道源長老 第8頁:高山仰止,永懷道範
第9頁:追思教授和尚源公長老 第10頁:淨宗痛失導師
第11頁:敬悼上道下源老法師 第12頁:哭淨士宗導師戒和尚上道下源長老
第13頁:值得永遠尊奉的開示 第14頁:敬悼道源長者
第15頁:敬悼道源和尚 第16頁:我與道源和尚
第17頁:上道下源老和尚的風範 第18頁:懷念法和尚源公上人
第19頁:一門宏揚——敬悼道源長老 第20頁:平凡的高僧——源公院長
第21頁:慈悲的開示——香島親法悼念深 第22頁:懷恩‧念恩‧報恩
第23頁:道源老法師弘法在香港 第24頁:追思源公蒞港弘法功勳
第25頁:追思道源長老昔日在人間 第26頁:敬悼法乳恩師源公院長示寂感言
第27頁:長老最後的贈言與教誨——令我再次逃出大劫難 第28頁:紀念上道下源上人
第29頁:敬悼導師上道下源老和尚 第30頁:蓮宗十四祖道源大師傳
第31頁:永懷源公教授和尚 第32頁:我與源公長老的因緣
第33頁:敬悼道源長者 第34頁:永懷恩師源公上人
第35頁:與道源長者之因緣 第36頁:皈依道源上人因緣記
第37頁:凡夫見聞 第38頁:追憶上道下源長老
第39頁:為道源長老封棺法語 第40頁:道源長老起龕法語
第41頁:悟明長老為道源長老舉火荼毘法語 第42頁:傳供文疏
第43頁:祭文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