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 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 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凡夫見聞

[日期:2011-01-2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凡夫見聞

杜行和 

當代高僧上道下源老和尚於民國七十七年國曆四月十六日下午七時卅分,在基隆海會寺,大眾念佛聲中安然圓寂,噩訊傳出教界震動,傷耆德之西逝,悲法眼之入滅。傳受三壇大戒之願未滿而化緣已盡,四眾弟子情何以堪。長老行狀,非凡夫所能識,傳記、行持自有嗣法門人撰述,非末學所能為,菩提樹雜誌發行人朱公斐大德,發菩提心,為人天道眼,出刊專集,紀念當代高僧,利益後學,功德無量,末學才疏學淺,雖有緣親近,終因業障深重,懈怠散亂不得利益當面錯過。中夜思惟愧對恩師,故常飲泣。為報恩師於萬一,有利於後學,不惶淺陋,將所見聞筆之於文曰「凡夫見聞」。

一、學佛因緣

民國六十二年秋,家中書架上有上白下聖長老所講「佛遺教經」一冊,此書不知何所從來。經翻閱後頓覺條理分明愛不釋手,一個晚上讀完,第二天又讀,更覺義理微妙,自此經常翻閱,越讀越有味,越看越愛看。此時不知那裏有佛經,也不知到那裏去找。某週日至善導寺,正在念佛,見到法師和居士的衣服即起歡喜心。旋即法會結束,有一女眾見我是生客,即與我攀談,送我一本印光大師的文鈔精華,文字之優美,義理之精湛前所未見。從此看到了太虛圖書館,佛經流通處,你說奇怪不奇怪呢?經曰:「佛光普照,不照覆盆」這個盆子翻轉過來了。

二、皈依三寶

民國六十五年在臺北市木柵區溝子口法藏蓮社,歸依上廣下化法師。見到這位跛足僧即起歡喜心。該蓮社每月念佛一次,上午九時開始念佛、放生、法師開示。那時唱念禮拜全不會,我的任務是把買來放生的魚類放生到景美溪放生,在法藏蓮社認識曹太太金惠芳女士,是志蓮精舍的主人,上道下源長老在志蓮精舍講經多次,末學只聽一個晚上的金剛經。那時還是覆盆,不受佛光。曹永德和金惠芳夫婦不但護法不遺餘力,化導人學佛亦不遺餘力,仁光法師每月第一個星期六到志蓮精會主持念佛、開示。末學全家四個子女都能歸依上道下源長老,全是曹太太的引導。

三、受菩薩戒

人生七十古來稀  何況已經到八十

世壽長短隨緣了  弘法利生是吾職

——戒和尚道源長老(以下稱戒和尚)八十自題。

十普寺上白下聖題「崇德永壽」,「祝道源老法師八十大壽誌慶」文中,寫出自民國十九年至卅七年之間的事蹟,白老在文中說:「道老今年八十大壽(按民國六十八年),關於他平生的歷史,自有他門下弟子為他撰寫,用不著我操心,我只想從我認識他後的一些點滴寫出幾種作為紀念。」啊!這幾種點滴已成為最珍貴的第一手的歷史資科。如任教佛學院、洪山寶通寺閉關、打餓七(只聽說弘一大師打過餓七——弘一大師傳中見有描述打餓七的情形),具見白老祝壽文,玆不贅述。白老與戒和尚惺惺相惜,心志相投,感人至深。末學在海會寺受戒時每一戒子都發一冊,末學的一本保存在書櫥裏。讚頌式時,白老又說了一段往事:「閉關期間他謝絕見客,連太虛大師也不例外。太虛大師至關房看他,他不見客,太虛大師留下兩塊錢由我轉給他。那時關房清苦得天天吃冬瓜佐餐,得了兩塊錢買麵粉吃,他是河南人會包餃子,包餃子也沒有菜還是冬瓜。現在出家人講享受,怎成道業,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白老與戒和尚閉關(晚一年),祝壽文:「道老三年閉關圓滿,到我關房門口告假,我們對拜下去眼淚盈眶,不曾講出一句,道老哭著走出去,我在關中也整整哭了一天」啊!何其感人,此情此境您能不同聲一哭嗎?

民國六十八年農曆九月廿七日下午下著霏霏細雨,戒子、信徒、法師把海會寺的大殿(不大)、地藏殿、觀音殿、講堂塞的滿滿地,末學報到後負責登記的師父說:「睡覺的位置已滿,靈塔可以睡,你敢不敢到靈塔睡?」「好」,同住的有兩位同戒,一位是張居士,一位是吳居士。第二天二人只說沒睡好;第三天早上更駭怕,聽門也響,窗也響,有人走動,敲打。午間休息時二人到水果店買些水果來拜,才算安心了。末學默念大悲咒,一覺到打板,什麼沒聽到也沒看見。

得戒和尚上道下源,羯磨阿闍黎上悟下明,教授阿闍黎上晴下虛,開堂和尚上戒下德,農曆九月廿八日開堂,十月初四日戒期圓滿,十月初五日是戒和尚八十壽誕。

「在家二眾同戒錄」序曰:「佛說三無漏學:曰戒、曰定、曰慧,而戒為三學之基,定慧之本,其重要可知矣,夫戒者有聲聞戒、有菩薩戒,聲聞戒者,四眾弟子須分別受,所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也。菩薩戒者,可以統通授受,所謂菩薩比丘、菩薩比丘尼、菩薩優婆塞、菩薩優婆夷也。古時皆依梵網經傳授菩薩戒,而梵網戒中有出家菩薩受持者、有在家菩薩受持者,出家菩薩中,又有戒師受持者、戒弟子受持者,非善通戒律者,甚難分別了知也。自明末清初,寶華山見月律師,訂定傳戒正範、出家二眾,則依梵網經傳授;在家二眾,則依優婆塞戒經傳授,是故今日傳授在家菩薩戒者,皆依優婆塞戒經也。」這一段話說明了三無漏學的重要;聲聞戒,四眾弟子分別授受;菩薩戒,可以統通授受。古時依梵網經傳授菩薩戒,今日傳授菩薩戒,是依明末清初,寶華山見月律師,訂定傳戒正範,出家二眾依梵網經傳授,十重四十八輕戒,在家二眾,則依優婆塞戒經傳授,六重二十八輕戒。

戒和尚堪稱三藏法師,經論二藏在家可以閱讀,戒密二部,在家不可以閱讀,又密部須上師傳,不可自學。本師釋迦佛有大智慧,知道眾生分別心重,見人行為不合戒律即起憍慢而自增罪過。戒和尚在淨宗蓮社解答菩薩戒可不可以吃肉的問題時,說的很詳盡:「(一)在家菩薩戒本(即席中依優婆塞戒經),沒有不吃肉這一條。(二)不吃肉這一條在那裏呢?在梵網經。梵網經說:『一切肉不得食』。吃肉的罪過很大『斷佛種子』」,在涅槃經裏也說到不吃肉的問題。戒和尚講五乘佛教時,勸在家人受三歸五戒,先保住人天果,不墮三惡道。佛道路遠,自初住位,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淨土法門,念佛往生一生成佛,故曰圓頓圓超法門。

四、親近戒和尚

戒和尚在中和南山路淨宗蓮社靜養,於此講普門品、彌陀經、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仁光法師講地藏經。臺北一心圓有聲出版公司發心流通法音,廣被眾生,出版錄音帶,戒和尚講經不用講稿,從心流出。「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難心」。啟教阿難尊者,將世尊四十九年所說法匯集心中,於結集經藏時誦出,凡夫如何能讚一詞。「佛法大海水,流出戒和尚心」末學亦不能讚一詞。戒和尚開示、說法、講經,上仁下光大法師臺語翻譯,近四十年。所講經律論,大小部頭有二十八種之多。其中親聆法音者僅普門品、阿彌陀經、八大人覺經、四十二章經、佛學問答(即將出版),人以為都能聽國語,不必臺語翻譯,戒和尚不以為然。三峽淨業林法會、韋陀菩薩、伽藍菩薩開光、林務會議,禮請戒和尚開光、開示。林長范居士以為不用臺語翻譯,戒和尚不悅曰:「有沒有臺灣人?」「有」,『有臺灣人就要臺語翻譯不可捨棄任何一個眾生」;不遺一眾生的心懷由此可見。八十一歲自題偈語:「老僧今年八十一,大好太陽已落西,幸有些些餘暉在,不速宏法待何時。」。年老、多病,悲心如是。

五、海會寺

戒和尚是海會寺的開山祖師,一切規矩全依歷代祖師,諸如早晚課、念佛七、佛菩薩聖誕等各種法會,要求如法毫釐不苟。海會寺是淨土道場,每年十二月十一起七,十七日圓滿。念佛七成為常規,不必通知。七十五年念佛七開示:「現今念佛七,各寺廟都採用靈巖山念誦儀規,我參加靈巖山念佛七至十年之久,沒有人比我再熟的。念佛打七的全是出家人,沒有在家人,出家人都有靜坐的工夫,在家眾多半中年學佛,坐下就腿痛,什麼妙法也不能聽、不能修,海會寺為適應大眾根基而定規矩。」

海會寺的師父們,在戒和尚的嚴格熏陶感召下,都能精進,每年正月初一至初五拜千佛也是常規,末學自民國七十年,每年都拜五天。拜佛比拜年有天壤之別,您說是嗎?

海會寺今年十月開始傳三壇大戒,這機緣應把握住,不要失掉,學佛的人都知道受戒的重要,也知道受戒的利益。有些人學佛多年,就是不肯受戒。以為受戒不能持,會有罪過,不受戒也有罪過,釋迦如來知道眾生不能清淨,所以定的有五戒滿分、多分、少分的層次。不能受滿分,先受不邪淫、不飲酒該可以吧?勸請諸位大德,不要以戒障礙學佛,釋迦佛慈悲,知道你是誰,他不會過分要求你,也不會過分懲罰你,他是庇佑你,引導你,成就你,直到成佛。記住!他永遠不捨棄你。

六、莫測高深

源公上人荼毘當日,有一嗣法門人說一公案:「一法子問源公:『如何得念佛三昧?』答曰:『念佛三年再來問我。』此法子精進念佛三年。此法子又去問上廣下欽老和尚:『如何得念佛三昧?』廣老亦以同樣教法:『念佛三年再來問我。』大德長老觀機逗教,成就學人,如出一轍。末學親近源公上人近十年,不得利益者,蓋因根機淺薄,業障深重也。』此公案可以得一消息:念佛、念佛。

七、慧之妙用

今之學人多以神通擇師。戒和尚多次開示:「神通是因戒得定,因定發慧的妙用顯現」。顯神通,佛所不許,使用的時機是降服外道。如迦葉摩騰與竺法蘭——降服道教。目犍蓮尊者神通第一死於外道暗算。長眉尊者——賓頭羅波羅墮,曾在白衣前炫耀,佛陀呵斥。神通不是絕對不用,是方便教化,不是究竟法。

八、善知識難遇

戒和尚圓寂,是佛教界的莫大損失。前年正月初一至海會寺拜千佛,休息時間,聽戒和尚開示:「出家法師要親近老法師,我(戒和尚自稱)親近慈舟大師十五年。慧遠大師親近道安法師二十五年,不離開。後因時局變亂,道安法師遣散徒眾,各自尋安身處所,慧遠大師後為淨土宗初祖,今之青年法師,不親近老法師,易起狂慧(定慧不均等),自誤、誤人」。「善知識者能淨諸障,能滅諸罪,能除諸難,能止諸惡,能破無明長夜黑暗,能壞諸見堅固牢獄;能出生死城,能捨世俗家,能截諸魔網,能拔眾苦箭,能離無智險難處,能出邪見大曠野,能度諸有流,能離諸邪道,能示菩提路,能教菩薩法,能令安住菩薩行,能令趣向一切智,能淨智慧眼,能長菩提心,能生大悲,能演妙行,能說波羅密,能擯惡知識,能令住諸地、能令獲諸忍、能令修習一切善根,能令成辦一切道具......」(錄自華嚴經)

九、眾生福薄

源公上人圓寂,人天眼滅,四眾失怙,後之學人,應依其為法、為人之精神,為佛教貢獻心力。縱觀佛界大德長老,如廣老、李炳南老居士、煮雲長老,相繼圓寂。佛陀開出淨土法門利益末法眾生,往生淨土一生成佛。大德長老都是遵佛陀教誨念佛往生,我輩凡夫應即放下一切、單提一念,念念相繼,念佛、念佛、念阿彌陀佛!

【書籍目錄】
第1頁:上道下源老和尚行狀 第2頁:頌道老
第3頁:追思摯友話道老 第4頁:願道源長老再來人間
第5頁:敬悼道源長老(一) 第6頁:紀念道源法師(二)
第7頁:敬悼當代「說法第一」的道源長老 第8頁:高山仰止,永懷道範
第9頁:追思教授和尚源公長老 第10頁:淨宗痛失導師
第11頁:敬悼上道下源老法師 第12頁:哭淨士宗導師戒和尚上道下源長老
第13頁:值得永遠尊奉的開示 第14頁:敬悼道源長者
第15頁:敬悼道源和尚 第16頁:我與道源和尚
第17頁:上道下源老和尚的風範 第18頁:懷念法和尚源公上人
第19頁:一門宏揚——敬悼道源長老 第20頁:平凡的高僧——源公院長
第21頁:慈悲的開示——香島親法悼念深 第22頁:懷恩‧念恩‧報恩
第23頁:道源老法師弘法在香港 第24頁:追思源公蒞港弘法功勳
第25頁:追思道源長老昔日在人間 第26頁:敬悼法乳恩師源公院長示寂感言
第27頁:長老最後的贈言與教誨——令我再次逃出大劫難 第28頁:紀念上道下源上人
第29頁:敬悼導師上道下源老和尚 第30頁:蓮宗十四祖道源大師傳
第31頁:永懷源公教授和尚 第32頁:我與源公長老的因緣
第33頁:敬悼道源長者 第34頁:永懷恩師源公上人
第35頁:與道源長者之因緣 第36頁:皈依道源上人因緣記
第37頁:凡夫見聞 第38頁:追憶上道下源長老
第39頁:為道源長老封棺法語 第40頁:道源長老起龕法語
第41頁:悟明長老為道源長老舉火荼毘法語 第42頁:傳供文疏
第43頁:祭文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