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 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道源老法師紀念文集 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敬悼道源長者

[日期:2011-01-2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白聖老法師等著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敬悼道源長者

弟子范進村敬撰 

「來!來!跟著我念佛!」這是道源長老二十年前灌錄「助念佛號」時的慈悲囑咐,長老已於七十七年農曆三月一日捨報往生,而長老的懇切開示以及慈祥莊嚴的音容,一如錄音機般的反覆迴轉,日夜不停地深印在信眾的心海中!

長老行誼已承諸多法師、大德,憶舊敘往,競相讚誦,何容贅加添足?學人有幸,忝列門牆歷有年所,始從聽經、受戒,進而側身法筵,十載提攜面命,竟爾遽失依怙,感懷悲愴,無能自己!苦思無報,謹就冰山一角,試為讚敘,藉表懷思,兼報師恩於萬一!

一、尊重傳統,不離現實

長老對於道場法物擺設、講經說法、佛事啟建,甚至行持威儀,一向尊重傳統兼顧現實。舉一例:長老近年所駐錫的中和淨宗蓮社,因係五樓公寓,住戶者眾,長老關照徒孫:二堂功課不可廢,但早課得酌予延後,免擾鄰居清夢!

二、持戒謹嚴,不錯因果

(一)長老曾面示稱:「我雖然是八十多歲的老人,但我畢竟是男的,所以女眾侍者必須是二人以上。」

(二)又示稱:「常住和住持個人的金錢必須劃分清楚。我以前當住持的時候,信眾供養我的錢,我都供養常住,或印經結緣。民國六十二年害了一場大病,幸虧曹永德居士發心代付,否則就很尷尬了。自從那次教訓以後,我每年生日或春節所收的紅包,一半供養常住,一半留作醫療費用。平常信眾供養,如果是伍佰元,我供養常住參佰元,自己留下貳佰元。」

(三)長老曾慈悲誡稱:「儘管若干個道場都是由同一系統設立,但其相互間絕對不可以有金錢或法物的流用情事。」

(四)中和淨宗蓮社每週六晚上共修會,例有四十分鐘法師開示時間,每當長老傳戒或養病,就命學人陪同念佛蓮友共同討論佛學。據悉,每次會後,長老必垂詢徒孫有關學人所用講義以及討論狀況。有一次學人曾引據元朝維則法師「淨土或問」與諸蓮友共同勉勵,不意越數日,參見長老時,竟被呵責:「范居士,你上週所講的那篇『淨土或問』不適合你去講,因為你還是居士之身,講這些容易犯口過。」按該篇中曾有:「不織而衣,不耕而食,僧房臥具,受用現成,你當勤修淨業,圖報信施之恩......」。字裏行間,語多嚴厲,依文宜說,易興毀謗,幸蒙長老慈悲呵責,罪有應得,沒有話說!

三、講經說法,俱承明師指導

長老是慈舟大師的大弟子,慈舟大師就是帶領了長老等十七位弟子創辦了靈嚴山的常年佛七。某年,長老因緣俱足,本已獲得大師首肯,應允下山宏法,就在拜辭大師的前數日,長老下樓梯時,過分急速,腳步聲重,大師認為有損比丘威儀,飭留一年,以示警戒。

長老在各佛學院擔任多年教職後,因欽仰圓瑛、印光大師之德風,放棄教職,先後充任兩位大師之侍者與護關,數易寒暑。據長老親口告稱:「我講經時,『消文、解義、探玄、舉證、勸修』之所以能井然有序,以及『開合』宣說之技巧與行止威儀等,盡得之於圓瑛法師之真傳。」君不見:長老升座前,拈香、舉步,背後掛珠穗子垂直不動,其穩重莊嚴,無不令聽經者肅然起敬!源公圓寂後,諸山長老同口讚嘆譽為說法第一,寧其無據?

長老私下曾對學人感嘆:「當年在大陸上講經時,沒有錄音下來,真是可惜;當時講經不須翻譯,可以暢所欲言,滔滔不絕。講到玄妙處,我幾乎可以用手把真如實相捧出來給大家看,有時候連我自己也給騙倒了:那來的靈感?居然能夠把那段經文的奧秘剖析得如此淋漓盡緻?可是到了臺灣,既要間斷以備翻譯,又怕講得太深沒法翻譯,還真難呢!」學人眾等,福薄如斯,該何懺悔?

四、福慧雙修,解行並重

長老稱:早年初入佛門,以為修慧重於修福,為此曾與慈舟大師略起爭論,大師示長老稱:「福可以攝慧,慧不可以攝福。」長老百思體驗,終於領悟贊同,遂恒持以告誡門人:學佛應是福慧雙修,解行並重!

長老在大陸上演講金剛經先後十餘次,對於第十七分以後,究係重複述說?抑或另有密意?始終存疑,既不敢啟問上師,又苦無註疏資以解答。迨民國四十幾年,長老在新竹講經,因查閱藏經需要,前往一同寺閱讀卍字續藏;無意間,閱及通理大師所著「金剛經新眼疏」篇首「通敘大意」後,盡釋懸疑,法喜充滿。長老依據通理大師註疏真髓,並融合數十年研究、持誦心得,遂將金剛經正宗分,按「信、解、修、證」析分為四大科:

自第二分至第八分——的示無住以生信

自第九分至第十六分——推闡無往以開解

自第十七分至第二十四分——深觀無住以進修

自第二十五分至第三十一分——究極無住以成證

眾生有幸,金剛經先後承通理大師、道源長老匠心點睛,信解既係有據,修證必也如一!

五、誓報佛恩,說法忘軀

長老曾立誓願:生活一日,宏法一天,直到講經座上往生而後已!

民國七十三年春,長老抱病前往嘉義香光寺講解大乘起信論,講逾過半,忽因喉嚨發炎,體力不支,無法續說,深憾不已!返北延醫治療後,越十日,因高雄佛教講堂先前約請,長老不計體虛,毅然南下講解七天阿彌陀經。

民國七十二年長老移錫中和淨宗蓮社,預知世緣將盡,計於住世期間,能在淨宗蓮社陸續講說遺教三經。七十五年四月中旬,講演四十二章經。上座前每須侍者扶持,問訊如儀(是時已不能跪拜),上座後卻是精神抖擻,如有佛助,目光炯炯,聲若宏鐘;所謂宿疾病痛,似已忘卻殆盡。設非弘法誓願,何能鏗鏘若此?十天圓滿,長老體力益衰,狀似風燭!長老曾說:「不瞞你說,講經那十天是硬撐下來的,每當下座,全身溼透,手腳虛軟,根本沒力氣去洗澡,只是換換衣衫而已。正因為那段時間,體力透支太多,這一星期以來,簡直是食無味,睡無眠!」聽來心酸悱惻,肝腸寸裂,祗覺淚湧聲啞,無復慰語!!

六、圓寂、傳供,盡是假中之假

長老往生前十五日,隨侍四十年,弘法度生不遺餘力的仁光法師早先一步往生去了。這段期間,學人秉諸法師遺澤,往來匍匐於八堵、三總道上。為敬仰仁光和尚尼,請示長老如何辦好傳供大典?長老重點提示之餘,關照稱:「范居士,你們儘可放手去做,辦得如法莊嚴,固然很好;辦得不好,也沒關係,因為那是假中之假!」學人乍聽之下,初以為是一番慰勉之詞;嗣經再三審思,始淺悟吾師之慈悲若是!我們的身體本就是四大五蘊假合,所謂蓍年百壽,原只是假合中的相續假而已。因此,所謂圓寂、傳供,豈不是假中之假?!與諸人人本具真如實性,何曾關聯幾許?

七、瑞相現前,決定上品上生

預知時至:農曆二月二十九日晚八時左右,長老預知時辰將到,關照徒孫徵詢黃大夫意見後,由信眾多人護衛急返海會寺,聚眾念佛。

神智清醒:返抵山門後,長老因便秘多時,屢囑如廁,亟思排出而後快。如廁時曾因坐位不正,長老以臺語呼稱:「歪!歪!」又一次,扶持信眾扶至廁所內仍佛號不斷,長老曾做手勢囑莫出聲。再者,助念時,信眾咸感服侍長老時間不多,悲感交集,哀傷之情,溢於佛號高亢,長老頻頻招手,示意聲調從低;如此這般,足見長老臨命終時一直神智清醒。

如入禪定:長老因多次如廁均無法排出後,坐椅片刻,以應徒眾啟問。長老頷首示意:沒有罣礙,一心求生西方後,囑扶床上右脅而臥;經示意移好姿勢之後,血壓、脈搏恢復正常,咳嗽、吐痰一應全免;隨眾念佛口勢,悠悠睡態安詳。

憶長老為紀念廣欽老和尚圓寂,曾在淨宗蓮社讚誦廣老必定往生西方時,開示稱:「所謂瑞相現前,應是一、預知時至。二、神智清醒。三、如入禪定三樣具足。」而今長老臨終瑞相具足,往生極樂,應勿置疑。

八、肉身不壞,風木興悲

長老往生後二十六小時,徒眾恭為靈體擦拭換衣時,全身柔軟,膚色如常。學人曾扶長老小腿曲入褲管,發覺長老關節、筋骨靈活如常人,設非敬謹親扶,殊難置信。

往生後四十二小時入殮(仍保持右脅姿勢),長老一如熟睡,毫無冰冷陰森感覺。

長老往生近滿六天,始將靈棺封閉。封閉前,長老遺容仍好,既無屍斑,更無異味,人們盡知,菜蔬果實放置六天,設不腐爛,亦必異味難聞;而長老靈體未經冰凍,六日完好,應是長老德行高超,肉身不壞使然!

長老生前六個月在淨宗蓮社佛學(問答)講座上,曾因信眾問及如何能使肉身不壞而解答稱:「只要能修到滅盡定的境界,就可以使肉身不壞。」長老二年前於閒談中曾向學人提及:慈航肉身菩薩啟缸前,徒眾半信半疑,不敢輕啟,並多爭執,嗣經長老等位大德參與主張,始敢啟缸而有肉身菩薩供眾膜拜云云。長老或因有此歷史教訓,遂於開示肉身不壞時,欲語還休,不願多所述說,怕眾啟問長老可否肉身不壞?也不願多所交待,萬一徒眾信心不夠,妄興誹謗或紛起爭論,均屬不妥。長老考慮週到,眾生福報欠缺!懺悔!懺悔!只有懺悔!

仁光法師週五往生,宏玄師原關照週末蓮社念佛暫停,但長老不以為然,指示念佛要緊,還是照常舉行。因此,農曆三月一日週末,明知長老往生在即,為秉遵長老遺訓,是晚勉在蓮社,陪同蓮友唸佛,迴向長老,九時會畢,電話詢知長老七時三十五分往生,一時嗚咽,只聽得電話傳來助念佛號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懷師片語,遍起日月之印,

仰天長嘆,徒興風木之悲!

【書籍目錄】
第1頁:上道下源老和尚行狀 第2頁:頌道老
第3頁:追思摯友話道老 第4頁:願道源長老再來人間
第5頁:敬悼道源長老(一) 第6頁:紀念道源法師(二)
第7頁:敬悼當代「說法第一」的道源長老 第8頁:高山仰止,永懷道範
第9頁:追思教授和尚源公長老 第10頁:淨宗痛失導師
第11頁:敬悼上道下源老法師 第12頁:哭淨士宗導師戒和尚上道下源長老
第13頁:值得永遠尊奉的開示 第14頁:敬悼道源長者
第15頁:敬悼道源和尚 第16頁:我與道源和尚
第17頁:上道下源老和尚的風範 第18頁:懷念法和尚源公上人
第19頁:一門宏揚——敬悼道源長老 第20頁:平凡的高僧——源公院長
第21頁:慈悲的開示——香島親法悼念深 第22頁:懷恩‧念恩‧報恩
第23頁:道源老法師弘法在香港 第24頁:追思源公蒞港弘法功勳
第25頁:追思道源長老昔日在人間 第26頁:敬悼法乳恩師源公院長示寂感言
第27頁:長老最後的贈言與教誨——令我再次逃出大劫難 第28頁:紀念上道下源上人
第29頁:敬悼導師上道下源老和尚 第30頁:蓮宗十四祖道源大師傳
第31頁:永懷源公教授和尚 第32頁:我與源公長老的因緣
第33頁:敬悼道源長者 第34頁:永懷恩師源公上人
第35頁:與道源長者之因緣 第36頁:皈依道源上人因緣記
第37頁:凡夫見聞 第38頁:追憶上道下源長老
第39頁:為道源長老封棺法語 第40頁:道源長老起龕法語
第41頁:悟明長老為道源長老舉火荼毘法語 第42頁:傳供文疏
第43頁:祭文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