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唯識三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二講 三十頌科判大綱

[日期:2011-01-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講    三十頌科判大綱

<唯識三十頌> ,是建立唯識宗的基本論典,古今注釋三十頌的書不勝計數。在我國、以 <成唯識論> 最為重要。但 <識論> 十卷雄文,一方面是字字珠幾,是發掘唯識要義的寶藏;另一方面它行文有如枝上岔枝,葉旁長葉。所謂 「文如鉤鎖,義若連環。」使人初讀之下,如隨入五里霧中,不知所來,亦不知所往。如何讀通 ,成唯識論。 呢?唯有熟讀本頌,以頌文對照識論,便有脈絡可尋了。現在科分三十頌如下。

一、  三十頌科分

三十頌,乃世親菩薩所造,以五言四句為一頌,全文三十頌,計六百字。在一般經論中,多以三科分判,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而本頌全文皆是正宗分,並無序分和流通分。在講解三十頌之前,先要熟讀三十頌全文,全文即是: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謂異熟思量  及了別境識  初阿賴耶識  異熟一切種

不可知執受  處了常與觸  作意受想思  相應唯捨受

是無覆無記  觸等亦如是  恒轉如瀑流  阿羅漢位捨

次第二能變  是識名末那  依彼轉緣彼  思量為性相

四煩惱常俱  謂我癡我見  並我慢我愛  及餘觸等俱

有覆無記攝  隨所生所繫  阿羅漢滅定  出世道無有

次第三能變  差別有六種  了境為性相  善不善俱非

此心所遍行  別境善煩惱  隨煩惱不定  皆三受相應

初遍行觸等  次別境謂欲  勝解念定慧  所緣事不同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捨及不害

煩惱謂貪瞋  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謂忿  恨覆惱嫉慳

誑諂與害憍  無慚及無愧  掉舉與昏沈  不信並懈怠

放逸及失念  散亂不正知  不定謂悔眠  尋伺二各二

依止根本識  五識隨緣現  或俱或不俱  如波濤依水

意識常現起  除生無想天  及無心二定  睡眠與悶絕

是諸識轉變  分別所分別  由此彼皆無  故一切唯識

由一切種識  如是如是變  以展轉力故  彼彼分別生

由諸業習氣  二取習氣俱  前異熟既盡  復生餘異熟

由彼彼遍計  遍計種種物  此遍計所執  自性無所有

依他起自性  分別緣所生  圓成實於彼  常遠離前性

故此與依他  非異非不異  如無常等性  非不見此彼

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初即相無性  次無自然性  後由遠離前  所執我法性

此諸法勝義  亦即是真如  常如其性故  即唯識實性

乃至未起識  求住唯識性  於二取隨眠  猶未能伏滅

現前立少物  謂是唯識性  以有所得故  非實住唯識

若時於所緣  智都無所得  爾時住唯識  離二取相故

無得不思議  是出世間智  捨二粗重故  便證得轉依

此即無漏界  不思議善常  安樂解脫身  大牟尼名法

三十頌頌文,如上所錄。本頌內容,以一切法唯識所現。即以識有非空,境無非有為宗。先破小乘外道,繼明唯識之理。以文科判 有三種判別方法

一、 以相、性、位三分科判: 即一者明唯識相; 二者明唯識性; 三者明唯位。這在三十首頌文中,由第一至第二十四頌是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是明唯識性; 第二十六至第三十是明唯識位。

二、 以初、中、後三分科判: 在三十首頌文中,初一頌半為初分,次二十三頌半為中分,後五頌為後分。

三、 以境、行、果三分科判: 初二十五頌是明「唯識境」,次四頌是明「唯識行」,最後一頌是明「唯識果」。

現依第一種科判,分別說明三分如下

一、 明唯識相: 即依他起性之法。依他起法,仗因托緣生起,唯識所現。凡夫外道,不知唯識無境之理,執心外有別實境,因此生起我執法執。故論主最初以種種方便,廣明唯識相狀、即是依他起之諸法,以破除其我執法執。

二、 明唯識性: 此即圓成實性,修唯識行者,雖知萬法皆此心虛妄顯現,而猶未能了達真性,是以次明唯識實性、即圓成實性,以此顯示真如常住一味。

三、 明唯識位: 三十頌的前二十五頌,說明唯識相、性,依他圓成,無非是說明依他如幻,使修唯識行者,斷妄染執障,證到圓成真理,而成三身萬德的佛果。然佛果功德,殊妙無邊,非少修行可能證圓,必須歷經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覺四十一階,歷經三大阿僧祗劫,方能至三身萬德之佛地,故次第三,明唯識位。

二、  三十頌科分表

現依相、性、境三科分,列表示明如下:

唯識三十頌分科表:

一、 明唯識相:前二十四須頌。

甲、 略標:1、釋難破執。2、標宗歸識。3、彰能變體。

乙、 廣釋:

 

1、明能變相:異熟能變、 思量能變、 了境能變、

2、正辨唯識。

3、通釋妨難:釋違理難、 釋違教難、

二、 明唯識性:第二十五頌。

三、 明唯識位:第二十六頌至第三十頌。

依據上列的分科,於此擬定出講解的順序及內容,即是:

一、 釋難破執: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

二、 標宗歸識:彼依識所變。

三、 彰能變體:此能變唯三,謂異熟、思量,及了別境識。

四、 異熟能變:

1、三相門:初阿賴耶識,異熟一切種。

2、所緣行相門:不可知;執受、處、了。

3、心所相應門:常與觸、作意、受、想、思相應。

4、五受相應門:(相應) 唯捨受。

5、三性分別門:是無覆無記。

6、心所例同門:觸等亦如是。

7、因果譬喻門:恒轉如瀑流。

8、伏斷位次門:阿羅漢位捨。

五、 思量能變:

1、舉體出名門:次第二能變,是識名末那。

2、所依門:依彼轉。

3、所緣門:緣彼。

4、體性行相門:思量為性相。

5、心所相應門:四煩惱常俱,謂我癡我見,並我慢我愛,及餘觸等俱。

6、三性分別門:有覆無記攝。

7、界系分別門:隨所生所系。

8、起滅分位門:阿羅漢滅定,出世道無有。

六、 了境能變:

1、能變差別門:次第三能變,差別有六種。

2、自性行相門:了境為性相。

3、三性分別門:善不善俱非。

4、相應俱受門:

甲、 列名六位:此心所遍行,別境善煩惱,隨煩惱不定。

乙、 受俱分別:皆三受相應。

丙、 重明五位:

遍行:初遍行觸等。

別境: 次別境謂欲,勝解念定慧,所緣事不同。

善:善謂信慚愧,無貪等三根,勤安不放逸,行捨及不害。

 

煩惱:煩惱為貪瞋,癡慢疑惡見。

隨煩惱:隨煩惱為忿,恨覆惱嫉懂,誑諂與害嬌,無慚及無愧、掉舉與昏沈  不信並懈怠,放逸及失念,散亂不正知、不定:不定謂悔、眠,尋、伺二各二。

5、所依門:依止根本識。

6、俱不俱轉門: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

7、起滅分位門: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七、 正辨唯識:是諸識轉變,分別所分別,由此彼皆無,故一切唯識。

八、 釋違理難——

1、心法生起緣由:由一切種識,如是如是變,以輾轉力故,彼彼分別生。

2、有情相續緣由: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

九、 釋違教難:

1、三種自性:

正辨:遍計所執性:由彼彼遍計,遍計種種物,此遍計所執,自性無所有。

依他起性:依他起自性, 分別緣所生。

圓成實性:圓成實於彼,常遠離前性。

明不一不異:故此與依他,非異非不異,如無常等性。

明依圓前後:非不見此彼。

2、三種無性:

總說:即依此三性  立彼三無性  故佛密意說  一切法無性

 

別明:相無性:初即相無性。

生無性:次無自然性。

勝義無性:後由遠離前,所執我法性。

十、 明唯識性:此諸法勝義,亦即是真如,常如其性故,即唯識實性。

十一、 明唯識位:

1、資糧位:乃至未起識,求住唯識性,於二取隨眠,猶未能伏滅。

2、加行位: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

3、通達位: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

4、修習位: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粗重故,便證得轉依。

5、究竟位: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

三、  與三十頌相關的論典

講完三十科判大綱,再介紹幾本與三十頌相關的論典。首先要介紹的是注釋三十頌的<成唯識論> ,凡十卷,護法等十大論師各造釋論,唐代玄奘三藏奉詔譯,翻經沙門窺基筆受,這是學習唯識學必讀的重要論書。

世親晚年造 <唯識三十頌> ,本頌造出,未造釋文而入寂,未幾十大論師繼起,各造釋論,斯時法海波瀾,至為壯闊。唐代玄奘三藏由印度回國,攜回十家釋論百卷,奘師譯此論時,本主張十家釋論各別全譯,後以弟子窺基之請,糅集十家之義成為一部,其中異義紛紜之處,悉折中於護法之說,故 <成唯識論> 十卷,雖說是糅集十師之作,而實以護法一家為宗,名為傳譯,不啻新造。

基師亦嘗述其傳譯參糅之績云: 十家別譯之初,神[日+方]、嘉尚、普光、窺基四人同受師命,共同翻譯。數日之後,基請退出,奘師固問其故,基對曰:  [群聖製作,各馳譽於五天,雖文具傳於貝葉,而義不備於一本,情見各異,稟者無依。請錯綜群言,以為一本,楷定真謬,權衡盛則。」 久之奘師乃許,故得此論行世。

其次介紹 <成唯識論述記> ,述記十卷 (或二十卷,亦有六十卷本) ,是唐代大成法相唯識宗的窺基大師撰述,這是注解 <成唯識論> 的著作。本書內容分為五門,即:

一、 教時機,分為說教時會與教所被機兩種。

二、 論宗體: 以唯識為宗而謂其體有四重。

三、 藏乘所攝: 謂 <成唯識論> 為一乘之所攝,並為三藏中之菩薩乘所攝。

四、 說教年主: 以慧愷之 <俱舍論> 序論說世親與十大論師之年代。

五、 本文判釋: 即就本文述釋其義。

述記一書,是窺基隨奘師筆受「識論」時,以所聞之於師者,隨時筆劄,識論完成,更為此記。凡識論中不盡之義,及己意當發抒者,皆於此記中見之。但這相當於隨堂筆記,素稱難讀。傳說清末狀元夏同和,初讀 「識論」,謂有如月下看花,再讀述記,如墮如五里霧中。故學者若不專業研究,莫不半途而廢,不能竟卷也。

本書元代即告失傳,清代末年楊仁山居士得之於日本,由金陵刻經處刻印行世。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四卷,也是窺基撰述,略稱 <成唯識論樞要> ,係唯識三疏之一。本書初敘 <成唯識論> 之成立、傳入、揉譯等因緣,次釋本論之題目及所被之根機。再次釋論文,於識論述記之未詳盡處,更詳加解釋。其中對於唯識三十頌科判、五種姓、三類境等問題,均廣泛加以解釋。收入大正藏四十三冊。注釋書有唐外智周撰 <成唯識論樞要記> 二卷,唐代憬興之 <成唯識論樞要記> 二卷。

<成唯識論了義燈> 七卷 (或十三卷) ,是窺基的弟子慧沼撰述,略稱 <唯識了義燈> ,唯識三疏之一。本書係顯慈恩宗正義,而破斥有關解釋 <成唯識論> 中的異說者。事實上是祖述窺基之說,而責難圓測、圓義、普光、慧觀等之異說。此書頗有門戶之見,且素稱不易解讀。本書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三冊。

<成唯識論演秘>  七卷 (或十四卷) ,是慧沼的弟子智周所撰,略稱 <識論演秘> ,是注解 <成唯識論> 及 <成唯識論述記> 之書,亦為唯識三疏之一。現收入大正藏第四十三冊。所謂「唯識三疏」,是注釋 <成唯識論> 、及 <成唯識論述記> 的三種註疏,即窺基撰的 <成唯識論掌中樞要> ,慧沼撰的 <成唯識論了義燈> ,及智周撰的 <成唯識論演秘> 。而注釋「述記」的書,有唐代道邑之 <成唯識論義蘊> 五卷,如理之 <成唯識論疏義演> 二十六卷,靈泰之 <成唯識論疏鈔> 十八卷等。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唯識宗學統概述 第2頁:第二講 三十頌科判大綱
第3頁:第三講 唯識學上的幾個基本概念 第4頁:第四講 識變——八識三能變
第5頁:第五講 異熟能變——第八識 第6頁:第六講 思量能變——第七識
第7頁:第七講 了境能變——第六識 第8頁:第八講 前六識的王所相應至起滅分位
第9頁:第九講 正辨唯識與釋違理難 第10頁:第十講 釋違教難——三自性與三無性
第11頁:第十一講 明唯識性——真如 第12頁:第十二講 明唯識位——唯識五位修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