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唯識二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唯識二十頌講記 于凌波居士講述

第五講 詮釋第十五至及十七頌

[日期:2011-01-1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五講  詮釋第十五至及十七頌

七、第十五頌及第十六上半頌——破妄執現量以成唯識義

第十五頌:解釋外人現量證境的問難

頌文:「現覺如夢等,已起現覺時,見及境已無,甯許有現量。]

論文:如夢等時,雖無外境,而亦得有如是現覺,餘時現覺,應無不爾,故彼引此為證不成。又若爾時有此現覺義,我今現證如是色等;爾時於境能見已無。要在意識能分別故,時眼等識,必已謝故。剎那論者,有此覺時,色等現境亦皆已滅;如何此時,許有現量。要曾現受意識能憶,是故決定有曾受境,見此境者許為現量。由斯外境實有義成。如是要由先受後憶,證有外境理亦不成。何以故,頌曰

詮釋:上一講的第六節,唯識家將外人所執外境實有的理論攻破,甚至於目不能見的「極微」,也反覆破解其實有性。或問,極微目不能見,微不足道,何須反覆破解? 不然,極微是外境一切物質的基礎,若極微成立,如何能破得外境實有? 以「萬法唯識,識外無境」立論,破極微是破外境的根本,所以要徹底破斥其實有性。第十四頌長行解釋說:「已辨極微非一實物,是則離識、眼等色等,若根若境皆不得成,由此善成唯有識義。]

雖然如此,但主張外境實有的問難者仍不服輸,又提出新問題,即第十四頌論文的末段,意思是說:外境是不是實有,要由量智 (即現量、比量、非量的三量) 來判定,而在三量之中,以現量 (即直覺) 最為正確,如果沒有外境,又豈能有「我見此物」的現量智?

為了答覆此一問題,唯識家以本頌頌文破解。首句頌文:「現覺如夢等」,現覺就是現量的覺知。外人以為用直覺瞭解現前之境,在現量的直覺下,覺其為有,就應該是實境了。唯識家卻說,現覺如夢一樣,夢中並沒有實有的境界,但卻有夢中的現覺。 「如夢等」,等字下面包括眩翳者「現覺」的空華、第二月等。由此可見,現覺並不能夠證明外境的實有。

不僅如此,即你們所說的現量亦有問題,你們說「我見此物」,以證明外境實有,但是在六識中,只有前五識是沒有分別的「現量」,這是根、境初接觸一剎那的事。

到了你生起「我見此物」之念時,能見的眼識及所見的外境已成過去,已墮入第六識的「比量」了,這時只是第六識就六塵緣影加以追憶、及虛妄分別而已。既然沒有現量,何來的外在實境?

因此,頌文的後三句說:「已起現覺時,見及境已無,甯許有現量? ]

唯識家否定了外人的「現量」,是同時破斥主張「六識不並起」的正量部,及主張念念滅「剎初論」的薩婆多部。問難者此時又提出轉救的意見:縱然如你們唯識家所說, 「現覺」不是「現量」,是第六識就六塵緣影的追憶,但就是因為有過去的眼等五識「現覺」的境,現在的意識才能對先所見境生起「憶念」,若先無所見,現在又何有所憶? 現在既有所憶,可知過去必有所見。而此能見,即是「現量」。既有現量,所以外境實有仍是可以成立的。

唯識家再以下兩句頌文破解:

[如說似境識,從此生憶念。」 頌文的意思是:我們內識生時,「似外境現」,作為自已心識的所緣。因此,我人所見的外境,都是自己心識變現的幻境,而不是實境。如果把頌文化為長行,就是: 「(如) 前所 (說),雖然沒有離識的外境,但內(識)生時,(似)外(境)現。如果後念意識(從此)前境,(生)起了(憶念)」,以此來證明外境實有,這種道理是不能成立的。

八、第十六頌下半頌——方示在夢不覺以成唯識義

第十六頌:說明夢境未覺不知是夢

頌文: (如說似境識,從此生憶念) ,未覺不能知,夢所見非有。

論文:如未覺位不知夢境非外實有,覺時乃知,如是世間虛妄分別串習,昏熟如在夢中,諸有所見皆非實有,未得真覺不能自知。若時得彼出世對治無分別智,乃名真覺,此後所得世間淨智現在前位。如實了知彼境非實,其義平等。若諸有情,由自相續轉變差別,似境識起,不由外境為所緣生,彼諸有情,近善惡友聞邪正法,二識決定,既無友教此云何成。

詮釋:在上一節中,唯識家以「如說似境識,從此生憶念。」二句頌文,破解了外人所說的:由於過去五識的現覺,才有現在意識的憶念,以證明外境實有。問難者又翻出了第十五頌 「現覺如夢等」的舊帳,說:夢裏誠然沒有實有的境界,但我們醒過來的時候,立即知道那是夢境。如果我們醒著的時候也和夢中一樣,外境不是實有,那麼我們為什麼不知道呢?

唯識家以兩句頌文回答說:「未覺不能知,夢所見非有。」意思是說,在夢中沒有覺醒的人,是不能知道身在夢中,所見的外境不是實有。必須到他覺醒之後,才知道适才是在做夢,夢中所見的都是幻境。而我們在醒著的時候,以無明蒙蔽,終日間昏昏昧,虛妄分別,和夢中沒有差別,怎會知道一切是唯識變現,皆非實有呢? 這要等到證得出世聖智——證得大覺位的佛果,以般若智光,照破無明,到那時有如夢中醒來,才知道生死遷流,虛妄執境,全是眼中幻翳,妄見空華,無一非假啊!

唯識家說明有情未到大覺位,不能知道一切時處皆如夢境。問難者又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就是即本頌論文的第二段:「若諸有情,由自相續轉變差別。....]的一段文字。意思是說,如果一切都是有情心識變現,「似境生起」,不假外境為其所緣,為什麼世間的人,那些親近到善知識,聽聞到正法的人,就生起善心而去為善;那些親近惡知識,聽聞到邪法的人,就生起邪念而去為惡。那麼,這決定生起正善之識,和決定生起邪惡之識,如果沒有善友惡友之教,此二識是如何生起的呢?

唯識家乃舉出「輾轉增上力,二識決定成。」二句頌文,答覆對方所問。

九、第十七頌下半頌——明二識轉決定以成唯識義

第十七頌: (上半頌) 釋增上力仍由識決定義

頌文:輾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

論文:以諸有情自他相續諸識輾轉為增上緣,隨其所應二識決定,為餘相續識差別故,令餘相續差別識生各成決定不由外境。若如夢中境雖無實,而識得起,覺識亦然,何緣夢覺,造善惡行,愛非愛果,當受不同?

詮釋:論文中的「以諸有情自他相諸識輾轉為增上緣」一句,此有兩種意義:一者,所謂唯識,是「自他相續諸識」,並不是唯我有識,他人無識,而是無量有情,皆有其八識。 <成唯識論> 中有一段話說:「奇哉固執,觸處生疑,豈唯識教但說一識。不爾如何,汝應諦聽....」以下論文語譯為:「如果唯有一識,怎會有十方凡聖,因果差別? ....說到識,是總顯一切有情,各有八識、六位心所、所變現的相見二分 (以此顯示色法) ,及分位差別 (此指不相應行法) ,以及由我法二空之理所顯的真如 (即無為法) 。此中的八識心王是識之自相,六位心所是與識相應,十一位色法是心王、心所之所變現,不相應行法是以上三法的分位,而無為法是以上諸法的實性。因為諸法皆不離識,所以總立識名。....]

由上文可知,說唯識,是說各各有情所緣的境界,皆由自己之識所變,並不是說唯有自識,而無他識。基於此說,每個有情的活動,對自己。對其他有情,都是彼此互相增上的。

再者,另一種意義,所謂唯識,並不是說自己的識之外全無外境,他人識之所變,對自識來說亦名外境。但是諸識緣此境時,並不是直接親緣此境,親緣的境,只是自識所變的相分境,他識所變的,但於自識作增上緣。例如你我對話,我聽到你的聲音,好像是聽到外面的聲塵之境,其實你的聲音,只能作我耳識的疏所緣緣,我的耳識仗此疏所緣緣為本質,再從我自己的識上、變出一個相分聲境為親所緣緣。所以一切有情,雖然受到善知識或惡知識的言教,但他們親所受的,仍是自識之所變。

再如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世尊在華嚴會上演說妙法,諸大聲聞如盲如聾,不解一字,由此可見耳識所聞縱然完全一樣,意識所領會的則各不相同,如果所聽的聲音是實境,怎會各人領會的全不一樣?

這就是 「輾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兩句頌文的意義。

唯識家解答了第一個問題,外人又提出第二個問題,即本頌論文的第二段,唯識家乃再以「心由睡眠壞,夢覺果不同」二句頌文作答。

十、第十七頌下半頌——顯示睡眠時心壞以成唯識義

第十七頌: (下半頌) 說明夢作不受果的理由

頌文:心由睡眠壞,夢覺果不同。

論文:在夢位心,由睡眠壞,勢力羸劣,覺心不爾。故所造行,當受異熟勝劣不同,非由外境。若唯有識,無身語等,羊等云何為他殺? 若羊等死不由他害,屠者云何得殺生罪?

詮釋:外人所質問的意思是:如果夢中境界等於現前境界,現前境界也如夢中境界,為什麼醒時造作的善業惡業,會得到苦果樂果之報,而夢中造作的善業惡業,何以不受報呢?

唯識家以「心由睡眠壞,夢覺果不同」二句頌文回答。頌文的意思是:一個人在睡眠時,其心以在睡眠中故,心力薄弱,心識緣自識的境界,所以雖造惡業,不受苦果;雖造善業,不受樂果。而醒時不然,醒時的心識,勢力增強,緣境明瞭,可以自我控制,自作主張,所以為善便是善,為惡便是惡,以其強盛的心力薰習種子,所以能感果受報。這仍是在 <唯識二十論述記> 中一段文字,可以作此頌文的注解:「四不定中,睡眠心所,能令有情身分沈重,心分昏昧,在寐夢中,為此所壞,令心昧故,慮不分明,勢力羸劣。其覺時心,既無眠壞,緣境明瞭,勢力增強,不同夢位,故此二位所造善惡當受異熟,非夢果勝,夢果乃劣。非曰外境,其果不同。]

唯識家說明夢中造作,以心力昏昧,勢力羸弱,不受果報。這時問難者乃再提一個問題質疑唯識家:「若唯有識,無身語等,羊等云何為他殺? 若羊等死不由他害,屠者云何得殺生罪? ]

唯識家乃再以下一頌文來解答。

【書籍目錄】
第1頁:緒論——介紹唯識宗和唯識二十頌 第2頁:第二講 詮釋第一至第三頌
第3頁:第三講 詮釋第四至第八頌 第4頁:第四講 詮釋第九至第十四頌
第5頁:第五講 詮釋第十五至及十七頌 第6頁:第六講 註釋第十八至第二十頌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