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 寶靜法師講述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 寶靜法師講述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日期:2011-01-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寶靜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八個字,為本部書之總題。此書全明止觀下手工夫,為天台宗初心人修證入道最為切要之法門。此總題八字,於七種立題之中,屬單法立題。修習止觀是法,坐禪法要亦是法,是為單法立題。止觀法門,為十方諸佛,歷代諸祖,修習坐禪之法要,可謂包括一切。

智者大師,一生所說止觀有四種:一名圓頓止觀,在荊州玉泉山說,明圓頓妙觀,即今之摩訶止觀是;二名漸次止觀,在南京瓦官寺說,明從淺入深,次第之工夫,即今之禪波羅密門是;三名不定止觀,淺深不定,能大能小,即今之六妙門是;第四名小止觀,即今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亦稱為童蒙止觀也。

此部止觀,雖名為小,實大部之梗概,入道之樞機。言稱小止觀者,對汪洋浩瀚摩訶止觀之大部而言,此童蒙止觀,為初機簡略所說之小部,非是對大而言小,實是小而無外之小,謂一切法趣此小,是趣不過。如摩訶止觀,為大止觀,此大非是對小而言大,乃是絕待無外之謂大。言小,小無小相,小即法界;言大,大無大相,大亦法界。小大咸是法界止觀,大小相融,廣略無異,皆歸不思議之中道止觀。不過對眾生之機宜,所以有大、有小、有廣、有略之不同,故今明之為小止觀也。

夫法不孤起,仗緣方生。須知此部止觀之產生,不無因緣;蓋智者大師有俗兄陳鍼,時為中軍參將,至四十歲時,一日路遇仙人張果老曰:「看汝相,陽壽已盡,期月必死。」陳鍼聞之悚然,乃問計於智者。對曰:「汝聽吾言修持,即可得免。」陳鍼願受教,大師乃述此簡單要略之小止觀,命修止觀工夫。於是陳鍼遵依,切實修持。逾年又逢張果老,果老見而駭然,汝得不死,豈食長生不死之藥乎?曰:「弗也!」吾弟智者,命余修止觀坐禪工夫,故獲如是耳。張乃嘆曰:「佛法之不可思議,能起死回生,可謂希有。」後過數年,陳於夢中見天宮,書有陳鍼之堂,十五年後生此。後陳果於十五年後,與諸親戚辭別,臨終結跏趺座,安祥而逝。是知此止觀者,智者大師,為俗兄陳鍼所說也。

然修止觀者,須認清宗旨。當時陳鍼之所以修止觀,其目的為延壽、為昇天,不過得止觀中之一點皮毛利益,非為止觀之本旨正義。當知大師所說止觀,豈僅特為昇天而已,實欲令成佛道,了生脫死,方是大師之本懷,止觀之真義。所以此書於第十章證果文中詳明,為究竟成佛之果,非為餘事也。

此止觀工夫,四威儀中,均可進修,何以獨稱坐禪?因為靜工夫,勝過一切。初機人於坐中修習止觀,較易得益,如坐中得益後,再歷緣對境,皆可修習矣!梵語禪那,此云靜慮。靜即是止,所謂湛湛寂寂、一念不生;慮即是觀,歷歷明明,萬象森然;靜即是定,慮即是慧。修此止觀,即是靜慮一如,定慧均等,是知此坐禪之禪字,即楞嚴經中妙奢摩他三摩禪那之禪那二字,不可思議之止觀不二法門也。法即法則,軌持也;要即要道,關鍵也。此書為修習止觀坐禪之法則,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也。因此止觀坐禪之方法,乃為修行之要道,超生死證菩提之關鍵也。故以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八字,以立名也。

夫吾人之心性,本自清淨,本自光明,楞嚴所謂常住真心,性淨明體。既言真心,唯是性淨性明,清淨法界,一大光明藏,何須修習此止觀耶?蓋吾等眾生,從無始以來,一念不覺,被無明所障蔽;一念妄動,為生滅所流轉。故轉明為暗,轉靜為動,自心本是靈明徹照,至今成為糊糊塗塗之昏暗。本是不生不滅,而今成為生生滅滅之妄動。日但逐於五欲六塵,將紛擾擾相以為心性。然須知正當暗時,原來是明;正當動時,本自寂靜。何以故?自心本是不動不搖,非明非暗故。若修止觀,即能轉暗動而為明靜。修止,即能止其生死而為涅槃;修觀,即能觀破煩惱而為菩提。我人不欲了生死則已,欲了生死,捨止觀莫由。止觀是藥,種種貪瞋癡之煩惱,種種流轉之生死,皆是病。以止之藥,治生死之病,食之則愈。以觀之藥,治煩惱之病,服之則愈。故修止觀,能治生死煩惱諸病,如阿伽陀藥,無病不治者也。

自性本無煩惱,亦無生死。迷悟本空,修證如幻。如摩尼珠,本是圓淨,但曠劫來,落污泥中,被塵土染覆,將本有清淨光明,不蔽而蔽,今欲顯珠光,非加以磨擦濯洗之功夫不可。所謂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所以非用止觀之修德不為功。然此清淨光明,本是具足,本是有之,非因修而得,不過藉止觀以顯其本有。故六祖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自光明。」即此義也。又復須知,性修之旨,言修,修無別修,乃全性而起修;言性,性無別性,因修而顯性。全性起修,全修顯性,性修不二,方名為圓修止觀。

然此止觀,理通凡聖,義賅大小。如言諸惡莫作,即是止;眾善奉行,即是觀。又不殺不盜等之止十善,即是止;不但不殺而且放生等之行十善,即名為觀。如修慈悲喜捨即是止;行六行觀,即是觀,是即人天之止觀。再如修,析法是止,生空是觀。五停心是止,四念處是觀,是即二乘之止觀。若正明止觀,即所謂三止三觀是。

初體真止空觀,全以空為體。所謂觀一切法,如夢如幻,以為下手工夫。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消極出世之法,即心經之照見五蘊皆空是。次方便隨緣止,假觀,全以方便為其相,隨緣為其用。雖觀照一切當體即空,而不妨隨緣隨力以救世,為積極入世之法,即心經之度一切苦厄是。後明中道止觀,所謂息二邊分別止,中道第一義諦觀,此止觀,最為極則,最為微妙,二諦融通,能所一如。所謂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空有不二,寂照一體,世間出世間,唯是一心,消極與積極打成一片,雖終日度生,了無眾生可度;雖無一眾生可度,不妨熾然度生。雖終日說法,了無一法可說。雖無一法可說,而不妨熾然說法。止處即是觀,觀處原來是止。謂即止即觀,即觀即止之妙觀。然此三種止觀,作如是次第而言者,欲令諸仁者易於明了,其實此三種觀,一即三,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之中道止觀。然於止觀中最難者,為最初步之止觀,故必明坐禪法要。初修止觀,欲空其所有,最為難以相應。因吾儕凡夫,從無始來,執萬法以為實有,欲空不易空,若初步體真止空觀工夫做成功,則其二其三較為易成。

此書有十種義,以明止觀:所謂第一具緣,即是具足五緣;第二訶欲,即訶五欲;第三棄蓋,即是屏棄五蓋;第四調和,即為調和內外身心;第五方便,即是修行五法。此五章,即為初心修止觀坐禪之前方便,方便之助行既成,可修第六正修止觀。正助既具足,堪修三止三觀,故曰坐禪法要。故此止觀,為我等初學佛人,最易下手之切要。

前來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八個字,為此部之法題,若以台宗例,無論解釋一切諸經論題,皆有五重玄義以消釋。玄義者,即是將此書中之幽玄難見,深有所以之義提出,提綱契領。提綱則眾目張,契領則襟袖至。今為初學佛人說。略標五玄而已。言五重者:第一釋名,此書則以單法為名,止觀是法,坐禪亦是法,故此經以單法而為其名。第二顯體,前來釋名,名乃假名,今顯體。體即實體,要在尋名得體,因指見月,此題當以清淨實相而為其體,除諸法實相,餘皆魔事,故以實相為體。第三明宗,宗乃宗要,為修行之歸宿,萬行之樞機。此書當以正助二行,圓乘因果為宗要,如書中所明,不外乎十章,前五章為助行,第六正修,方為正行,正助二行,即為圓融一乘之實相因。第十章證果,即為圓乘果,故以正助二行,圓乘因果為宗要。第四論用,用即力用,此書當以覺魔治病為力用,所謂覺一切魔,治一切病,即此中之第八第九兩章是。第五判教相,教乃聖人被下之言,相即是分別異同之致,因教有大小偏圓權實頓漸之相不同,故須分明以判別之。此書以何為教相?當以圓實一乘大教為教相,即無上醍醐為教相也,正與法華同。蓋摩訶止觀為法華之一佛乘,此書雖為小止觀,而即為摩訶止觀之要略,修此即能證入實相之理,所詮一一無非實相;言其名,以單法為名;言其體,實相為體;明其宗,一乘因果為宗;論其用,以覺魔治病為力用;判教相,以無上醍醐為教相。此準台宗之五玄釋題之例,略說如此,以其不甚至要,毋須繁述。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述

天台山至智顗述共十一字,為此部止觀之述主。此止觀係天台山智者大師所作,天台山,為浙江著名之山,山有修禪寺。言修禪者,因大師住台山時,即於此修觀坐禪,造寺成,即名謂修禪寺。沙門者,釋子之通稱,息心達本源,故號為沙門。大師駐錫於此,述是止觀,言述者,正顯大師之謙辭,述而不作之義。然此雖是小止觀,實法華之精髓,亦為摩訶止觀之撮要。大師法名智顗,字德安,為天台宗第四代祖師。其師為南嶽,南嶽師慧文,慧文師龍樹大師,龍樹為西天第十三祖,為天台宗第一祖。但最初數代,並未稱天台宗,至第四祖智者大師,發揚光大。因智者駐錫於天台山,故號天台宗,而獨又稱龍樹為初祖者,何也?則如達摩東渡,傳授心法,為震旦禪宗第一祖同也。台宗橫宗龍樹為高祖者,為飲水思源故。龍樹著有中觀論,流至東土。北齊慧文,讀中觀論,至因緣生法,悟一心三觀,徹顯三諦之理,遂授之於南嶽;南嶽受持,因是了悟,遂弘大法,普度群迷。後遇智者,亦以此心觀授之。大師妙悟後,即將一心三觀,從而發揚光大,拓開法華一宗,抗敵諸家,超乎群傑。故天台橫宗龍樹,豎宗智者,即此義也。今此止觀,乃智者大師所著,故於大師之歷史,不可不知。

大師乃五代時陳隋人,姓陳氏,世為潁川人,因晉時避亂,止於荊州之華容。父起祖,於梁元帝時,封為益陽侯;其母徐氏,夢香煙五采,縈迴入懷,又夢口吞白鼠,因是而孕。誕靈之時,紅光聳霄,鄰人見之以為失火,爭而視之,並無火事。是師產生,欲烹葷作食以為慶席,時火滅湯冷,為事不成。有二僧扣門曰:「此兒道德所鍾,必當出家。」言訖而隱。師眉分八彩,目耀重瞳,有古帝王之相。父母視如掌珠,在襁褓即能合掌。坐時面必向西,七歲至寺庵,僧教其普門品口授一遍,即能成誦;至十七歲時,欲發心出家,父母不允許,時作夜夢,身至一高山,下臨大海,上有僧,舉手招之。復伸臂,至山麓,接師入伽藍。僧復謂曰:「汝後當居於此,當終於此。」此山即天台山是也。故智者之後住天台,蓋有宿緣焉。年十八父母相繼逝世,即辭兄陳鍼,出家於衡州果願寺,依舅氏法緒出家。至二十歲,進受具戒,精研戒律,凡開遮持犯,微細戒品,無不通達,並兼通方等大乘經典。後誦法華、無量義、普賢觀經。歷二旬誦通三部,進行方等,勝相現前。一夜夢諸經像雜亂滿室,覺自身處高座,足躡繩床,口誦法華,手則整理經書。此即表師後來,秉如來本懷,判五時八教,所有大、小、頓、圓,分別清楚,無混濫之弊。後聞南嶽慧思大師,止光州大蘇山,即往禮拜。思曰:「爾昔與吾,同在靈山,共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乃命其誦法華經,精進持誦。所謂切柏代香,卷簾進月,身心精進,不怠不輟;不起妄想分別,驀直誦念法華,經二七日,誦至藥王菩薩本事品:「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忽然入定,於定中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是知釋迦牟尼佛,現今仍在靈山說法,眾生障深慧淺,故未之見。師即將所證悟者,稟知南嶽大師,南嶽嘆曰:「非汝莫證,非余莫識。」然後又告增進工夫,大師復加功用行,四夜精進,功逾百年。當時南嶽告智者曰:「汝所得者,乃法華三昧前方便;所發持者,乃初旋陀羅尼。獲四無礙辯,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尋汝之辯,莫能極矣!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師依止南嶽大師約有七載,後南嶽造金字般若,命智者代講。大師縱無礙辯,唯三三昧,及三觀智,用以咨審,餘悉自裁。南嶽手持如意,臨席讚曰:「善哉!善哉!可謂法付法臣,法王無事。余老矣!久羨南嶽,當往居之。願爾宏揚大法,勿作佛法斷種人也。」師既奉訓,不獲從往南嶽,遂同毛喜等二十七人,初至金陵,時皆未識大師,無從請法。有僧法濟,自矜禪學,大師偶遇之,彼倚臥而問曰:「謂一人於定中,聞攝山地動,知有僧銓練無常,此何定耶?」智者對曰:「邊定不深,邪證暗入,若取若說,定壞無疑。」法濟即驚起而為師曰:「我常得此定,為人說,即失此定。」從此名聞朝野,時當地宰官,聞風而來親近求法者,不計其數。後帝亦來聞經,遂拜為國師,皇后皈依,待三十八歲時謂大眾曰:「余始座講經,聽者寡,而獲益者眾;第二會講經,聽眾三四百,而獲益者反少;第三會講經,聽眾數千,獲益者更少;足徵佛法之不易入也。如此弘法,無益於世,余將去天台山隱居。」俟至山時,見有神僧,居定光庵中,似平素相識者,問曰:「汝認識吾否?」師即知前於夢中所見者是。定光謂智顗曰:「此處金地,是吾所住,北山銀地,汝宜居焉。」智師乃於北峰創立伽藍。是夜聞空中鐘磬之聲,正顯大師得住之相。寺北別峰,名華頂,師往頭陀,忽於後夜,大聲雷震,風雨驟至。諸魔鬼魅,狀甚可畏,大師安心空寂,諸魔自退。後魔復作家族父母兄弟之形而擾亂之,師唯深念實相,了達一切皆是幻化,本無所見。未幾見一神僧,曰:「制敵勝怨,乃可為勇。」後將天台山四面之海水,共三百里,盡作放生池,正顯慈悲濟物,為大師之本懷耳!後至荊州玉泉山,建立道場,關聖伽藍為之現身保護,並以神力修建廟宇,請大師駐錫。大師於此作為弘宗演教之地,以後說摩訶止觀、法華玄義、法華文句,台宗於是闡揚,門庭從此光輝。迨至六十歲入涅槃,而唯念彌陀,往生淨域,以為歸宿。大師一生之歷史,事蹟甚長,所說之法,有台宗三大部,時人稱之為東土小釋迦。而至臨終仍念佛往生西方,所以弘天台宗之法師,多數兼弘淨土。蓋台宗與淨宗,誠具有密切之關係焉!

初序分二 初引四句明大綱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自此已下,是此書之別文。初段,為本部之總綱,敘全書之起要,即序分也;下十章,為正宗分;末後數行為流通分。初:諸惡莫作等四句,包括此一部止觀,並且賅羅一代之佛法;三藏十二部經,無不於此包括殆盡。此四句,文淺義深;諸惡莫作,即是止;眾善奉行,即是觀;自淨其意,即是止觀不二,止觀不二,即是諸佛之聖教,於佛法中,最為切要。無論學何宗、學何法,倘能依此而行,即名學佛。否則諸惡仍要作,眾善不奉行,縱有聰智明達,精研三藏,亦是入海算沙,於佛法上,毫不相應,終成佛法中之外道耳!

然諸惡二字,須分眉目,惡法雖多,約有十種:所謂身三、口四、意三;身則殺、盜、淫,口則兩舌、惡口、妄言、綺語,意則貪、瞋、癡,如是行者,則名為諸惡。若身不造殺、盜、淫,意不起貪、瞋、癡,口不綺語、兩舌、妄言、惡口,此之謂:諸惡莫作;再言之,將已生之惡令滅,未生之惡令不生,然後稱之謂諸惡莫作,方可以謂之學佛。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即此義也。此為消極方面言,乃佛法之初步。由此進言之,不特諸惡莫作,而且眾善奉行;不但不殺生,而且放生;不但不偷盜,而且進行布施;不但不邪淫,而且修梵行;不但不惡口、兩舌、妄言、綺語,而且言柔軟、和合、真實等語;不但不起貪、瞋、癡心,而且起布施、慈悲、智慧之心。諸惡莫作,止十善,即是消極;同時眾善奉行,行十善,即是積極。即消極成積極,然後自利利他,救己救世,方可謂真學佛者之初步。故此二句言之最易,行之極難,所謂三歲孩童都識得,八十老翁行不得。能諸惡莫作,則意地安靖,不顛倒、不妄狂;能眾善奉行,則心地光明磊落,心平氣和,柔軟善順,而不粗暴,是謂自淨其意。

然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二句,義理幽深,自淨其意一句,徹性徹相,義賅一切,理通大小。何謂自淨其意?吾等眾生,凡一舉一動,所做所為,念念起於執著,如一布施,即謂我為能施,彼為所施,中為所施之物,三輪之體未空,憎愛之心難忘,思量分別,是非憎愛,即見思煩惱。六道凡夫,迷於真空之理,妄起分別,即見煩惱;對一切逆順境界,起貪瞋憎愛,即思煩惱;由此起惑造業,以有漏因,感有漏果,故知縱行世間十善,心念著有,未淨其意,皆有漏法也!若修觀練薰修之無漏止,將見思煩惱消除,即可謂諸惡莫作,進修生滅四諦慧、無漏戒定慧、能成生空智,真空慧現前,是可謂之眾善奉行。是知有漏之善,若心生染著,報盡還墜,終不能逃脫生死之樊籠,故亦是惡。如是世間十惡,有漏十善,皆是見思二惑之惡所攝,皆摒棄而不作。能不著相,則世間十善,當然須奉行,乃至無漏戒定慧,一切諸善,更須精進奉行。自淨其意者,將心中之有漏見思妄想掃盡,觀一切法,當體即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復執滯於有,即是諸佛之無漏教。

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吾等眾生之心地,自無始來,被煩惱之塵垢所染污,須將一把鐵帚,掃除自心之煩惱,掃得乾乾淨淨方名自淨其意。當知鐵掃帚者何?即止觀是也!修此止觀,則將此心中之空有二邊,但中等執著,掃除殆盡,清淨本然,周遍法界。止觀者何?止即諸惡莫作,觀即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即是斷德;眾善奉行,即是智德;智斷二德,即是福慧二嚴,福慧二德圓滿,即名如來。所謂皈依佛,兩足尊,又福德莊嚴,即是萬善緣因;智德莊嚴,即是智慧了因;緣了二因有功,即顯正因,此諸惡莫作等四句,乃為下文之提綱挈領,義理層層深入,務須微細研究,明白之後,身體力行,遵而修之。唯願諸仁者,實踐諸惡莫作:初則莫作粗而易見之惡,進而除細而難見之惡,乃至斷二死三惑之惡;努力眾善奉行:初則奉行淺易之善,進而行深難之善,乃至剋修六度萬行,中道妙善之善。所謂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如是除惡修善,斷惑證真,尤須二邊不著,中道不安,自淨其意而後已。

次正序述本部之起緣 分五 初略敘止觀之急要

若夫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

茲初二句,先敘方便法門雖多,而止觀為其急要。若夫二字,發端之辭;泥洹,亦云涅槃,即是不生不滅之謂。涅槃即對生死而言,不生不滅,即是對生生滅滅而言。當知吾等眾生,本是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原是不生不滅,良由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動,背妙明而為無明,迷本覺而成不覺;以是法身流轉於五道,真性沈沒於四生,將不生不滅清淨涅槃之法,而轉成為生生滅滅染污黑暗之法,終日向外馳求,枉受輪迴,枉遭生死。如來以慧眼觀之,甚可悲憫,故佛教人以從生滅,而證不生不滅。當知不生不滅即在生滅中,非離生滅外,別有不生不滅者也。不生不滅,即泥洹是也。佛見眾生根性不一,習氣垢病差殊,故說一切修行法門,如有一切之路徑。然雖有多路,而究竟歸元,一一皆證至不生不滅之泥洹涅槃,而為目的地。故云:「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所有八萬四千法門,門門皆趣證於泥洹實相之理,故云:入乃多途。

然法門雖多,而此止觀二法,可以賅羅一切行門,而且為一切法門中最直捷、最緊要之法。故云:論其急要,不出止觀二法。當知此止觀二法,不僅天台宗一家修此,即中國十大宗亦不離乎此。他如賢首宗修法界觀,行普賢行,即修此止觀;淨土宗之念佛,亦念此止觀;唯識宗之修唯識觀,亦不離此止觀;不過他宗於止觀之名,或有或無,或用其他之異名詞耳。是知止觀為一切入門之要道,泥洹大果之勝路,故云:不出止觀二法。

次讚止觀之妙能

所以然者,止乃伏結之初門,觀是斷惑之正要;止則愛養心識之善資,觀則策發神解之妙術;止是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

初句,徵起,次二句正顯止觀之功能。結,是結使煩惱也,謂見思結、塵沙結、無明結,凡夫眾生,被此三種煩惱所結縛,所以終日昏昏糊糊,擾亂不休,以止之工夫,能伏此三種結惑,然僅能伏,而不能斷,猶如以石壓草。故止者,乃降伏結使之初步;觀,即正觀慧照,欲斷除眾生心中之煩惱,須用觀慧以斷除之。如以利刀,斬草除根,永不再生。故觀者,乃斷惑證真之正要,最初入手,非伏煩惱不可,煩惱伏,則斷之易也。是知非止不足以伏結,非觀不足以斷惑。所言正要者,修此止觀,目的在斷煩惱、了生死、成菩提。無論何宗修行,皆使人斷惑證真,而為根本,故謂之正要。

次二句,亦顯止觀之妙用。欲愛養心識,非止不可;欲策發神解,捨觀無由。善者,美也;資者,助也;吾人平素未修止觀時,則心猿意馬,妄想紛飛,修止後,則妄想淨而意識明,濁念澄而心地清。故止為善於調養心識,美於資助性靈之方法。策者,進也、勵也。前修止,將自心之妄想雜念潛伏,復須修觀,以回光返照之功而觀察,久之,則自心中之神通妙解,智慧光明,忽然湧現。總之,止乃止其散動,觀乃觀其昏暗;又止則放得下,觀則提得起。故愛養心識,策發神解,非止觀不可。夫此心識,本是生死之根,永嘉云:「損功德,滅法財,莫不由此心意識。」既非善法,何須愛養之耶!當知此心意識,雖是惡法,但其中具有如來智慧功德,如濁水中有清水,故須善養之。且此心識,有隨緣之用,以之造惡,則轉馬腹、入驢胎,流轉輪迴生死。若能用之於善,則了生死、成菩提,亦由此而期證。故天台宗,最初下手,教人以第六識心下手,意令從生滅而達不生滅,要人即妄求真,毋須離妄覓真。因我等眾生,最初全真成妄,今修止觀,即全妄而達真,若離妄求真,如離波覓水,無有是處。須知即波處,原來是水,妄處原來是真,只須於此不起思量分別之止,以微密慧照之觀,綿密反究,久則心開,桶底脫落,此時所謂大地平沈,虛空粉碎,靈光獨耀,迥脫根塵,即此謂也。是故非止不能調伏身心,非觀不能開發神解。所以止觀二法,相即而不相離,彼此資助,互相隱顯,缺一不可。

後二句顯止觀二法,互相由藉之謂。止是止息,即定止義,因修止能息自心之煩惱,不令散亂。是知止為禪定之勝因,禪定為止之勝果。禪定即是三昧,若不修止,何以能得三昧?三昧乃梵語,華言翻為正定,亦名調直定。因吾等眾生,從朝至暮,終日忙忙碌碌,妄念東奔西馳,彎彎曲曲,不得調直;猶如缸中之濁水,不得清淨。若以湛寂之工夫,久之自然清淨;所謂萬境當前,不動於中。若能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鐵牛不怕獅子吼,猶如木人看花鳥。正萬境當前時,自心湛湛寂寂,不動不搖,常在禪定之中,但未獲禪定之先,亟須修止。故曰止為禪定之勝因,觀是智慧之由藉一句。須知智慧由何而來,藉修觀方能得智慧,故稱由藉;觀乃觀照,即禪宗之照顧話頭,心經之照見五蘊皆空,由從止而達觀,藉定而發慧,所謂觀從止生,慧由定發。故經云:「無礙清淨慧,悉從禪定生。」此之謂也。當慧照湧現時,自能了達一切諸法如幻,乃至澈知空假中,故欲得禪定智慧,非修止觀不可。故此二法,無論修何法門,皆不離此。凡念佛、坐禪、以及聞經,皆不離此。譬如聞經一心緣法,湛然不亂,即止;法音送耳,歷歷明明,即觀。此約聞經而言止觀,即念佛,持名號一心不亂即止,佛號歷歷即觀,及燒香散花,禮佛誦經等,一切行門,皆不離此止觀二法。以上六句,總明修止觀之功用。

三明止觀之勝益 分二 初正明

若人成就定慧二法,斯乃自利利人法皆具足。

止為定之因,慧為觀之果。若人以此二法圓足,即能自利利他。自利即是大慈,利他即是大悲。是知定慧具足,則能悲智雙運,自他兼利矣!

次引證

故法華經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以此度眾生。」

此是引經作證。佛自住於止觀不二之大乘法中,即如其所得之法,無非以止觀定慧之力,而莊嚴之。止而定,為福德莊嚴;觀而慧,為智德莊嚴。福智二德為能莊嚴,自心本性為所莊嚴,能所不二,為妙莊嚴。今即以此自莊嚴之定慧,莊嚴眾生,謂之以此度眾生也。

四明止觀偏缺之弊 分二 初正明

當知此之二法,如車之雙輪,鳥之兩翼,若偏修習,即墮邪倒。

當知二字,警誡之辭,意謂若不知此意,則不易進道矣。此止觀二法,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如車有兩輪,方能遠行千里;鳥有兩翼,始能飛翔天空。此止觀二法,合則雙美,離則兩傷,缺一不可。若偏於定,而疏於慧,即落枯定,難免墮坑落塹之憂;若重於慧,而棄於定,即成狂慧,難逃落空之禍。故下文,復引經作證,以顯此義。

二引證

故經云:「若偏修禪定福德,不學智慧,名之曰愚;偏學智慧,不修禪定福德,名之曰狂。」狂愚之過,雖小不同,邪見輪轉,蓋無差別。若不均等,此則行乖圓備,何能疾登極果。

此引經證明,單輪隻翼之弊,若行者,偏修禪定福德,專作有為之福,而不修學智慧,不能了生脫死。有福無慧,名為愚癡之人。若偏學智慧,專為聰明智解,而不知修禪定福德,有慧無福,名為狂慧之人。如古之富翁,一生之內,穿之不竭,用之不盡,而無智識鑑徹之慧,此則謂之有福無慧之癡福;又如世之名士,所謂上識天文,下知地理,世智辯聰,竭盡其能,而一生貧窮困苦,此則有慧無福之狂慧。狂與愚,其過雖然不同,終是不能了生脫死,皆是輪迴中人。若止觀不均平,定慧不相等,此則行乖圓融具備之道,欲期速登無上極果,無有是處。所以念佛時,口雖念佛而心念妄想,是有觀而無止,有慧而無定。若念佛時,心雖無妄念,而糊塗暗昧,則有止而無觀,有定而無慧,如是念佛,決難得益。務必定慧圓融,心口合一,如是念佛,方能速成淨業,高登淨域蓮邦,而證無上菩提。

五引經明止觀並運之切要 分二 初正引經示要

故經云:「聲聞之人定力多故。不見佛性。」十住菩薩智慧力多,雖見佛性而不明了;諸佛如來定慧力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以此推之,止觀豈非泥洹大果之要門,行人修行之勝路,眾德圓滿之指歸,無上極果之正體也。

此段文,亦是引證。上言行人,不可偏於一邊,若偏修於定,則落於枯定;若偏修於慧,則墮狂慧。所以修止觀者,必要止觀均等,定慧圓融,茲又引經作證。聲聞者,聞四諦聲而悟道,故曰聲聞,即佛教中之小乘是。以觀空而為究竟,知一切法空寂,了不可得,念念執著於空,偏於空定,而缺於妙有之慧照,故不能見於佛性。以佛性不滯空不著有故,不落二邊亦非但中故。十住菩薩,智慧力多,從空出假,因此教由初住至七住,斷見思惑,八住至十住,分破塵沙,故能從空出假,雖相似見佛性,仍不明了,猶如隔紗見月。唯獨如來,了達非空非有,而不妨即空即有,即雙遮而雙照,所謂空有不二,定慧均等,二邊不立,中道不安,是故了了見於佛性。以其凡夫著有,聲聞著空,菩薩著二邊,惟佛則離空離有,而即空即有,去二邊,遠但中,惟以圓融中道妙觀,徹照佛性,雖非空非有非中道,而即空即有即中道,所謂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離即離非,是即非即,故於中道佛性,了了分明矣!然如來之定慧,由何而證耶?無他,即修止觀而得也。止即是定,觀即是慧,能定慧圓融,止觀平等,寂照不二,明靜一體,方為如來之止觀,無單輪隻翼之弊。古云:寂寂惺惺是,寂寂無記非。寂寂既久,偏於止,一味寂寂,久則成病,此則落於有覆無記。惺惺寂寂是,惺惺亂想非。若惺惺既久,偏於觀,一味用觀惺惺,惺惺久之亦病,此則落於亂想紛飛。偏於惺惺,則有觀無止,有慧無定;偏於寂寂,則有止無觀,有定無慧。如是皆不見於佛性,所以必須常寂寂而常惺惺,寂寂時,心中毫無糊塗,須歷歷明明,即寂而照。常惺惺而常寂寂,正當觀照歷歷,而一念不生,即照而寂。當寂寂而常惺惺,即止而觀;當惺惺而常寂寂,是即觀而止。惺寂不二,止觀一如,是謂真止觀,是名定慧圓融。正當一念不生,而明明歷歷;正當歷歷明明,而一念不生。清清楚楚則不糊塗,一心湛然,則不散亂,定慧由是現前,明靜從此顯發。由此觀之,止觀豈非泥洹無上果報之要門乎?門者:能通為義,即止觀為能通,通於所通之泥洹,故為行人修行之最勝道路,所謂出三界而無別路,登涅槃唯有一門,復為眾德圓滿之指歸。眾德即萬德,收攝起來,不出福智二德,修止得福德莊嚴,修觀得智德莊嚴,故總結止觀二法,為無上極果之正體也。此止觀二法,無論修何種行門,或持咒、或念佛、或坐禪、皆不能離此止觀也,是知非止觀不足以明佛法,非止觀不足以明大教也。

次明說止觀之所以

若如是知者,止觀法門,實非淺故。欲接引始學之流輩,開蒙冥而進道,說易行難,豈可廣論深妙。

此數句,正明小止觀之所以,若能如是了知止觀二法,足徵止觀之義,實非淺鮮,不過為欲接引初機,令初發心修習學止觀者,啟迪童蒙,而進於無上菩提之佛道者,作如是淺說。蓋止觀之道,言說則易,若身體力行之,誠非易易。若再詳談微妙,更無從下手而入道。故云:豈可廣論深妙,所謂行遠必自邇,言小止觀即具足摩訶大止觀。化城,即是到寶所之正路。古德云:萬丈高樓從地起,誠哉斯言。

 

次正宗分二 初總述止觀十意示勸誡三 初勸勉

今略明十意,以示初心行人,登正道之階梯,入泥洹之等級。尋者當愧為行之難成,毋鄙斯文之淺近也。

此文乃智者大師之苦心,勸勉之辭。文略分十章,以彰止觀之始末,意令初心行人,為作登菩提之正道,入泥洹之階梯。正道者,即指無上菩提正覺之道。階梯者,即漸次深進也。正顯此止觀,為成就佛道之正大光明路,亦即入無上大般涅槃之階級梯凳也。尋者,即指初機學佛之人,如楞嚴經中之演若達多,晨起攬鏡照頭,見鏡中眉目宛然,人相宛然,而怖己頭之無,於是狂奔尋頭,實則其頭原在。如吾儕眾生,欲求本有之菩提涅槃,何殊演若達多之尋頭然。凡修學行者,尋求佛道者,當愧為行之難成,不要好高鶩遠,毋以此文之淺近,而鄙陋之,學者勉旃。

次示警誡

若心稱言旨,於一眴間,則智斷難量,神解莫測。若虛構文言,情乖所說,空延歲月,取證無由,事等貧人數他財寶,於己何益者哉!

若爾之心,與所說之止觀,言旨相稱相符,所行如所言,則於一眴目之間,即可智斷難量。修止,即得斷德;修觀,則得智德。智斷二德,逐漸深入,皆不可稱量,神通慧解,法爾現前,亦莫測其涯際。若徒虛浮搆擬文字語言,一味分別名相,不肯真實修持,則乖違乎所說,空過歲月,虛延光陰,殊為可惜。當知光陰迅速,殊可寶貴,一寸時光,一寸命光,彼終日分別名相,執於語言文字,只知研究佛學,不知學佛之行,如是正等貧人,終日數他之財寶,於己分上,毫無利益。正如永嘉云:「分別名相不自休,入海算沙徒自困耳。」此一段文,乃大師一番徹底悲心,警誡後世學佛者。

三標章示意分二 初標列章名

具緣第一 訶欲第二 棄蓋第三 調和第四 方便第五

正修第六 善發第七 覺魔第八 治病第九 證果第十

正文有十章,第一須內具五緣,謂持戒清淨,衣食具足,閑居靜處,息諸緣務,近善知識。第二須外訶五欲,謂訶去其外五塵之色聲香味觸。第三棄五蓋,摒棄其心念中之貪欲、嗔恚、睡眠、掉悔、疑之五蓋,至此內外諸障既去,復須第四調和五事。所謂食則不飢不飽,睡眠不節不恣,調身不寬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心不沈不浮,身心調停,則能進行五法,故第五行方便,即欲、念、進、慧、一心,此五為善巧之方便,能資助正修。如是方便具足,則進修止觀工夫,故第六明正修。正修有二種,一謂坐中修,二謂歷緣對境修,其義詳於下文。正助二行合一,則於功用中,開發善根,因吾等眾生,無始以來,具足有種種頓漸善根,未修行以前,被煩惱塵垢所蓋覆,不能開發;今修止觀,則開發一切善根,故第七云:發善根。行人善根發動時,將自心無始以來,業識種子,根本動搖,則諸魔羅,恐其了生死,成佛道,非魔眷屬,特來擾亂之,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行人須預為防備覺察,方不為其所惑,故第八明覺魔。然雖能覺察魔境,而娑婆眾生,業障深重,一大不調則有百一等病,生病則障於進修,病為障道因緣,故第九明對治病患之法。既魔去病除,行者得以認真做功,必有所證,水到渠成,吾人自心之三種大智,忽然湧現,三諦之理,徹底全彰,即證無上菩提道果,故第十明證果。

次明列章之意

今略舉此十意,以明修止觀者,此是初心學坐之急要。若能善取其意而修習之,可以安心免難,發定生解,證於無漏之聖果也。

今略舉十意,以明修止觀之方法,及備明始末因果,此便於初心行人,最初修學坐禪,最急切最緊要之法門。若能善取其意,而修習之,則可以安其心,免其難。如陳鍼修習止觀,能免短壽之難。又修止可發定,修觀則生慧,如是止觀雙修,定慧齊發,方證於無漏之聖果也。當知此無漏聖果,非是小乘之無漏聖果,乃是中道無漏大般涅槃之聖果。以此觀之,智者大師,唯以一大事因緣故,說此止觀,欲令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而後已。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第3頁:具緣第一 第4頁:訶欲第二
第5頁:棄蓋第三 第6頁:調和第四
第7頁:方便行第五 第8頁:正修行第六
第9頁:善根發第七 第10頁:覺知魔事第八
第11頁:治病第九 第12頁:證果第十
推薦 打印 | 錄入: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