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律宗綱要 凝然法師著

律宗綱要 凝然法師著

律宗綱要卷下

[日期:2011-01-07]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凝然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律宗綱要卷下

東大寺沙門凝然述 

問。律宗行人發心向道。修斷得果行相云何。答。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妄想翳覆不能顯現。本覺內因教友外緣發心修道。大菩提心佛果妙因三學行業次第進修。戒學即是三聚圓發。定慧即是唯識圓觀。修唯識法觀心明靜。心慮凝寂念想都絕。不存彼此名之定學。而其觀心朗然照明萬法歷焉。名之慧學。戒學無量各具定慧。萬行定學萬行慧學一一各具戒慧戒定。自然周普無不圓備。如是修行隨位昇進。斷障證理行滿成佛。

問。大乘菩薩依託幾位。修成萬行感獲佛果。答。南山尊者依攝大乘論建立四位攝因果位。其四位者。一願樂位。二者見位。三者修位。四究竟位。祖師亦立五十二位攝盡菩薩因果諸位。此亦全依攝論所說歸敬儀云。聖非自聖。終假導而漸明。凡非定凡。亦因開而達解。是知愚智深淺。賢聖位階。由外行之遠近致利鈍之乖異故論云。無分別智即是菩薩。菩薩即是無分別智。菩薩約位且烈五十餘階。故知無分之智念念利鈍。此言有旨(已上) 言五十者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是也。言餘階者二階故。即等覺妙覺也。淨心觀云。三賢十地。無垢妙覺。四十二地。空宗真理(已上) 言無垢者是等覺位。瓔珞經中以等覺位名無垢地。故立此名。淨心觀中。三賢已前言起於大乘清淨信心者是十信也。

問。攝論四位五十二位廣略相違。云何相攝。答。四位即攝五十二位。願樂位中攝四十心。信住行向。見位攝彼初地全位。或是入心。以彼入心是見道故。修位二地已後乃至七地。或金剛心。究竟位攝八地已上乃至佛地。或唯佛果。然攝論中。法雲妙覺以為究竟。第十地是因圓滿。妙覺地即果圓滿。等覺即是因圓滿也。願樂位中。四十心位是初僧祇。初地至七第二僧祇。八地已上乃至等覺第三阿僧祇。滿于三大阿僧祇劫即得究竟無上菩提。

問。菩薩行人此等位中修何等行成滿二利。答。唯識圓教一乘行者發心已後。趣向萬行四位通修。唯識妙觀理事雙行圓融自在。六度四攝。二諦二空。三性三無性。三空四無量。具足圓滿任運周盡。如是等相是其通行。願樂位中修四善根。四尋思中觀所取空。四如實智觀能取空。十信位中如次即修。信等五根不退迴向護法戒願。十位各修信等十行及六度萬行。此等成滿十信圓足。即入初住不退之位。十信即是列凡夫位。初住已上即內凡位。十住總名習種姓位解諸佛法住善巧智。般若妙行甚深微妙。初住八萬四千度門。二住四念八萬法門。三住修十一切入。四住八勝處。五住八大人覺。六位八解脫。七住六和敬。八住三空門。九住四諦。十住六念。十行如次修習十度若依本業瓔珞所說。初行修四正勤。二行四神足。三行五根。四行五分法身。五行八正道。六行修七覺。七行五善根。八行四無礙解。九行觀三世門十二因緣。十行念觀菩薩三寶。十迴向中。初觀三諦。二五神通。三四不壞淨。四觀生住滅三相。五觀五陰法。六十二入。七十入界。八觀因果法無生無滅。九觀二諦空。十觀修中道第一義諦。初地已上是分聖位。地上諸位體性深廣。寄五乘法顯地淺深。初二三地相同世間。初地檀施。二地十善。三地修定。四禪八定此地修得。四五六地寄在二乘。四地三十七品助菩提法。五地四諦各開十諦。六地具修十二緣起。十門觀行三觀圓修。七地一切菩提分法猶是大乘出世之法。三乘並是出世法故。八地已上寄一乘法。是出出世無功用法。四地已前真俗別觀。五地已上真俗合觀。六地有相有功用位。七地無相有功用行。八地無功三種世間任運成就自在無礙。九地化他四十辨才說法自在巧便無窮。十地究竟樂無盡身。施大雲雨救濟一切。修習位中萬行圓備。金剛心後佛果現前。盡未來際人用無方。

問。以何等身修行佛道。答。修行所依。有二種身。一分段生死。六道四生。三界之內所受果報。煩惱障為緣。有漏業為因所受果報。壽有定限。報有形段。死此生彼體相粗劣。總名分段。二變易生死。三界之外所受果報。微細勝妙不思議報。所知障為緣。存二利境故。無漏業為因。正成細報故因移果易。微細生滅隨意變化。總名變易。地前分段。初地已上受變易身隨意應化。乃至金剛是變易身。佛果初念捨變易報。佛果孤標高居域外。玄超二死。無障自在。

問。圓教菩薩諸位之中。能斷所斷相狀云何。答。所斷障者即是二障。能斷道者無漏智等。言二障者。一煩惱障。貪嗔癡等等起現行。擾惱身心礙涅槃故。二所知障。得所應知事理二境令不通達。障菩提故。煩惱障中有四住地。見愛住地是分別惑。俱生分三。約三界故。具論種相總是一百二十八種根本煩惱及以彼彼分位等流諸隨煩惱。總言根本有十煩惱。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 見取見.戒禁取見。分別起中具有十使。貪嗔癡慢身邊六使通俱生起。分別煩惱有百十二。是迷三界四諦理故。欲界四諦各有十使。上二界諦各除嗔使。總有八九七十二種。並前即成一百十二。俱生煩惱欲界有六。色無色界各除嗔恚二五有十。並前即成十六。是故見修合有一百二十八種。若隨轉理門。煩惱障中總有九十八使。全同毗曇。瑜伽論等即是大乘真實理門。故有一百二十煩惱。諸隨煩惱有二十。忿.恨.覆.惱.誑.諂.慳.嫉.憍.害.不信.懈怠.放逸.惛沉.掉舉.無慚.無愧.失念.散亂.惡慧(已上二十百法論等) 邪欲邪勝解(瑜伽更加此也) 此隨煩惱總有二百三十。欲界四諦下各有二十二。謂忿恨等皆具足故。總通計有八十八也。色界四諦各除九法。謂忿.恨.覆.惱.慳.嫉.害.無慚.無愧也。自餘十三四諦各有。都合成五十二法也。無色界四諦下各除十一法。九法如色界除。更除諂誑二法。自餘十一四諦各有合成四十四法。三界四諦總有一百八十四隨煩惱法。欲界修惑二十二法。色界修惑除忿等九。餘有十三。無色修惑更除諂誑餘有十一。三界修道下惑總有四十六法。加前見道百八十四。都合總成二百三十隨煩惱法。亦加根本百二十八。總相通有三百五十八煩惱障。並是煩惱。其所發業及所感果總通取為煩惱障體。其所知障體相分量同煩惱障。但障菩提涅槃二法差異而已。本惑隨惑相狀亦同。然煩惱障粗故多品。二乘所斷唯是不善有覆性故。以數粗顯。此所知障細無多品。唯菩薩斷。亦是異熟無記所攝。故不顯數。雖迷理事。唯約所知總名無明。四住地上加此一障。名五位地。然此二障各有三種。現行種子餘殘習氣。二障見修各有現種習氣。總攝為二。正使習氣現行種子合名正使。十信之位對治十惡。不隨惡趣名善趣位。雖非正伏是伏方便隨分相似。對治煩惱。十住即伏邪師所起分別現使。十行邪教。十迴即伏邪思惟惑。此是慚伏。即通二障。十迴向終修四善根。此時頓伏已前諸惑。其俱生煩惱等四善根位漸伏。此是六識相應惑耳。然此二障。八識之中。賴耶無有二障相應。末那四惑。貪癡慢我。但是俱生。無有分別。第六識中識惑相應。通見修道。五識唯有貪嗔癡三。但是俱生。不遮意識。牽引亦起見惑。末耶亦通二障。或唯起煩惱障耳。末那俱惑。有覆無記。第六識中俱生身邊是有覆性。餘皆不善。五識所起亦是不善。上二界中一切煩惱皆有覆性。定所伏故。上來願樂位伏斷行相竟。其見道位。斷證相者。世第一法等無間心即入見道斷障證理。梁攝論等入見道位證得根本無分別智及後得智斷滅煩惱。體證如理通達事法。依准雜集唯識論等本智斷證名真見道。此時實斷實證故。爾後智觀門名相見道。安模仿像。似斷證放。真見道者。無漏智起頓斷分別二障種子。名無間道。即是見道初無漏心。次解脫道。證二空理。次勝進道。雖三剎那俱是一心。即名一心真見道也。次入相見。通有三心及十六心。次第進入。三心相見。二障各為上下二品。先人空觀斷上粗品分別煩惱。次法空觀斷上粗品分別智障。後入二空雙斷二障各下品種。次入十六心。此有二種。一所取能取。十六心。二上下八諦十六心次第進入。三心相見非安立諦。十六心相是安立諦。二種見道初地入心。厥修位者初地住心已後是也。修道十地有十重障。地地斷一。各證真如。十地所證即十真如。然十地位各有三心。地地三心各有斷障及其證理。教典之中言十重障十真如者。且舉各各入心斷證。是故最初異生性障約分別惑明其斷證初地住心已後斷證。實是修道分齊斷證。厥究竟位斷證相者。第十地三心。分取其後心。名為等覺。等覺後心。金剛心位斷佛果障。十重障列。最極微細障佛地故。此金剛心是無間道。次剎那心是解脫道。佛果初念。今究竟者。此初念果已後乃至盡未際大用無礙。無有究盡。三身四德四智圓滿。即是第四究竟位相。此究竟位依正二報。正報則法報化三身。依報則四土二土相。言四土者唯是淨土。寂光土是法身所居。名法性土。實報土是自受用身所居。事淨土是他受用身住。化淨土即化身所居亦有綱要二土。一者報土。正約報身。兼攝法身。二者化土。化身所居。通淨穢土。如是佛果依正二報。自證化他常恒相續大用無窮。周通法界。此則菩薩大乘律宗行人最極所成無上大果者也。

問。佛為弟子制說戒律。弟子承之護持弘通。從佛在世至佛滅後。從正法時至像末運。從五天竺至震旦等從震旦等至今日域。從昔至今次第流傳。相承弘敷。其相云何。答。如來成道為物說法。四十九年隨宜制戒。諸大弟子皆達三藏。傳持大小。無不究盡。然於弘持非無偏勝。優波離尊者及憍梵波提持律明律播名遐邇。憍梵於天流水入滅。波離獨住大弘律藏。迦葉尊者廣集三藏。總提綱維住持佛法。是故如來總以三藏付屬迦葉。令廣弘宣。以毗尼藏付優波離。波離受囑流通後代。波離弘傳有其二說。謂僧祇律善見論。二說相承人名各別。僧祇律中。相傳事者。彼律第三十二卷說。優波離尊者。次陀娑婆羅。次樹提陀婆。次耆哆。次根護。次法高。次巨醯。次目哆。次能護。次摩訶那(已上十人) 次摩求哆。次巨舍羅。次牛護。次善護。次護命。次差陀。次耶舍。次弗提羅。次耆婆伽。次法護(已上十人)次提那伽。次法錢。次能覺。次僧伽提婆。次法勝。次弗沙婆陀羅。次道力。已上始自波離尊者終至道力尊者。都合二十七人次第相承。護持弘通。彼律雖列二十七人。不明佛滅經幾許年。第二十師名曰法護。與四分律主名全同。而是根本部。四分律主是百年時。二十部中有法藏部。彼部主取前人法名而持根本摩訶僧祇。在其三百八十年時。有何遮妨。雖有自計兼弘爾故。其善見論傳承相者。謂優婆離。次馱寫拘。次蘇那拘。次志伽符。次目健連子帝須。次摩哂陀(阿育王之子) 次阿栗吒。次帝須達多。次伽羅須末那。次地伽那(已上十人) 次須末那。次伽羅須那。次曇無德(已上十三)次帝須。次提婆。次須末那。次專那伽。次曇無波離。次爾摩。次優波帝須(已上二十) 次法正。次阿婆那。次提婆。次私婆。從優波離至於私婆次第相承二十四人。與前僧祇二十七人皆是大阿羅漢尊者。傳持律藏連續不絕。善見烈諸師。未別指時代。然彼論云。爾時諸大德到師子州中已。摩哂陀為上座。於時佛涅槃已二百三十六歲。佛法通流至師子州中(已上)哂陀即是第六傳律。乃在彼時傳持佛法。彼第十三曇無德者。嵩岳定賓律師判云。其曇無德即是此律主也(已上)今詳。四分律主曇無德者。如來滅後百年時出。善見論意。第六摩哂陀既是二百餘年而出。況第十三豈相符乎。是故應言二十部中曇無德部。此云法藏。亦云法密。亦云法護。亦云法正法藏三百八十年起。與見論意時分相稱。嵩岳師意。彼興百年時四分律主其名既同。故後法藏言此律主。有何遮妨。彼善見論七百年造。第二十四私婆羅漢即應彼時。事應爾故。元照師意。後法藏部全取前名。如彼建摩多羅例也。厥迦葉尊者。摩訶迦葉親稟佛囑。弘持佛法利益眾生。欲入定時付法阿難。阿難臨滅囑末田地。田地臨滅付法商那和須(雖是同承阿難。依薩婆多師資傳說如是相傳)和須欲滅付法優婆(毛+菊)多。如此相傳名豎五師。弘持佛法各二十年。雖有延促是約多分。(毛+菊)多之時已經百年。上之五師通弘三藏。今且取其傳律之邊。(毛+菊)多之下有五弟子。謂曇無德。薩婆多。彌沙塞。迦葉遺。婆麤富羅也。此五羅漢隨其所應。亦傳三藏五藏等法。今亦且取傳律之邊。今此五人名橫五師。各橫傳燈五通巡代。又佛滅百年餘。因大天五事佛法眾徒分成二部。謂大眾部。上座部也。二百餘年。大眾部中。漸漸分出成於七部。三百餘年乃至四百。上座部中。分出十一部。並本二部成二十部。又有十二部五百部等。彼彼部中各有律藏。如是雖有二十部等。久後流行唯是五部。即上座中有部犢子化地法藏飲光是也。此五全取百年之時五部名義。故有同名。故彼此名濫。諸師異解。天竺律法。二十部等隨國大弘。廣豎繁昌。血脈相承。難可辨知。

如震旦國傳戒律者。時宜契合傳通不謬。昔後漢明帝永平十年。騰蘭漸來始傳佛法。事義草創。戒法未傳。永平十年丁卯已後至曹魏嘉平元年(己巳) 歲。總經一百八十三年。戒法未沾。其間三藏諸師漸來。翻傳大小乘經。但騰蘭沒後(永平至十八年)後漢第三主章帝即位建初元年丙子已後七十一年。梵僧不來。漢無沙門。同代第十一主桓帝建和元年丁亥已後。沙門漸來傳譯佛法。謂支婁迦讖。安世高。竺佛朔。安玄。支曜。嚴佛調。康孟詳。竺大力。曇果等也。雖有僧來。無受戒事。至於魏代一主文帝黃初當三年壬寅之歲。曇迦羅始至魏朝。然諸緣未具足。徒經二十八年。遂至嘉平二年庚午行十人受。魏世之中。創獲明殊。此是大僧受戒初傳。其比丘尼受戒初傳。是宋元嘉十年癸酉歲也。如來滅後經一千一百九十九年。初傳大僧受戒之事。自爾已後師資相承。受戒之事震旦不絕。彼嘉平時。曇摩迦羅(此云法時)譯僧祇戒本。曇諦三藏譯四分羯磨。此之二部初在洛陽。此是傳律教文初傳。納得戒體要由羯磨。羯磨即行曇無德部。是故震旦初受戒事納四分體。至隨行者且奉僧祇。雖傳戒業戒本。而其廣律未傳。嘉平二年。至姚秦弘始五年癸卯。總經一百五十四年。明年四甲辰。弗若多羅初譯十誦。曇摩流支卑摩羅叉次第續譯。十誦廣律六十一卷。凡經三譯一部方成。次弘始十二年庚戌。佛陀耶舍此云覺明。譯四分律。初四十五卷。後為六十卷。東晉安帝義凞十四年戊午。覺賢三藏譯僧祇律。有四十卷。宋景平元年癸亥。佛陀什譯五分律。成三十卷。此四律中。僧祇根本。餘三枝末。五部律中。三部已傳。其迦葉遺部唯傳戒本一卷。解脫戒經是也。東魏武定元年癸亥譯之。當梁大同九年。日本欽明天皇四年癸亥。廣律未傳。婆麤戒律一向未傳。解釋本律亦有律論。毗尼母。磨得勒伽。薩婆多(此三並十誦律)善見(釋四分律)明了(釋正量部律)毗奈耶律也。四律傳世。隨翻即弘。十誦盛講。次弘四分。僧祇五分第減講敷。諸律雖弘。後代大昌唯是四分一律而已也。四分譯已經六十餘年。至于元魏第六主孝文帝之世。有北臺法聰律師。本學僧祇。開通精研。然窮初受部依曇無。綴僧祇講初弘四分。受隨相契。事歸一揆。然是口授。未載簡牘。道覆已後。造疏釋文。四分律宗立九祖。一法正尊者。律主也。二法時尊者。是震旦始祖也。三法聰律師。是初開元祖。四道覆律師。是作疏立義問答決擇。五惠光律師。六道雲律師。七道照律師。八智首律師。九南山律師也。大智律師立之為定。惠光已後亦有章疏。四分律藏疏家雖多。三師所製舉世美歎。一光統略疏四卷。二智首廣疏二十卷。三法礪中疏十卷。名之三要疏。人皆翫行用。昔道雲門下有二英賢。謂洪遵道洪也。洪遵洪淵法礪道成如此相承。道成門下有滿意懷素。各立門輩後代流演。道照智首南山如此相承。後代彌昌。然四分律。義分三宗。相部宗。南山宗。東塔宗。三宗學者諍論不息。永亨年後東塔新疏昌行世間。法慎律師受戒道成。學律懷素(東塔律師)慎講新疏門學甚昌。義嵩如淨澄楚三德並學新疏同弘此宗。乃至後代弘東塔律。西塔滿意律師弘相部律。門葉繁昌。互照宗旨。謂儀律師。俊律師。綱律師(非是文綱)聞慧律師。思慧律師。法藏律師(華嚴香象)圓律師。威律師。恒律師。遠智律師。全修律師。慧榮律師。大亮律師。察律師。照隱律師等也。定賓律師是滿意門人。懷素破礪師十六大義。賓作破迷執記一卷救礪大義。破素迷心。日本榮睿普照兩德求律往唐。以彼開元二十一年癸酉之歲(當日本國天平五年)請賓律師為和尚受戒。滿意授法大亮。亮授於曇一。一公講四分律三十五遍。大曆六年辛亥十一月十七日。遷報。報齡八十。曇一門人繼連繁昌。荊溪湛然。清涼澄觀。並學律于曇一。一公弘相部南山兩宗律法。故於事鈔。造發正記。相部律宗如此弘敷。首律師門人有兩英弘律。日本昔名鈔家要家是也。乃玄惲律師毗尼討要。南山律師行事鈔也。是故討要南山攝也。南山律宗後代久傳。南山是九祖中第九祖師。今立為第一高祖大師也。高祖諱道宣。天機英敏。達悟利貞。隨大業十一年己亥。年滿二十(當日本國人王第三十四代推古天皇二十三年)從智首律師受具足戒。大唐武德年中。從首聽律經二十遍。兼通經論。博研大小。內外該括。真俗統貫。行高安明。德濬滄溟。五部連暉。久光九代。作鈔三卷映奪古今。製疏兩部匡正是非。義鈔尼鈔僧尼兼濟。冥證理悟妙窮幽邃。靈威秀于千古。住持盛于萬代。贊集觀儀傳錄疏鈔凡二百餘卷。述作多端。弘通彌廣。玄奘翻經乃預譯場。梵僧號為東土菩薩。智首律師判五部衢弘通草創。事未通廣。洎于南山大師秉持之世。日下競馳。通方昌弘曇摩戒宗待緣方開。乃大師律主秉禦之力也。大師律則專奉四分。論則成攝二宗。經是法華涅槃。判是三觀教宗。總提八宗之宏綱。別居一宗之極位。兼正弘通寔有由焉。乾封二年丁卯十有三日。安坐而卒(當日本國人王第三十九代天智天皇御宇六年丁卯)春秋七十二。僧臘五十二。南山大師門人甚多。新羅智仁初作鈔記。大慈律師亦作鈔記。弘景律師大興台宗。秉持兼濟。是南山重受戒弟子。鑒真和尚受具和上也。作律鈔記。講律百遍。懷素律師初學事鈔。及學相部。亦南山重受戒弟子也。道岸律師。融濟律師等皆南山門人也。厥中周律師為第二祖者也。

第三祖蘇州道恒律師。作記十卷解釋事鈔。第四祖。揚州慧照寺省躬律師。作順正記解釋律鈔。第五祖慧正律師。第六祖京兆玄暢法寶大師。作顯正記解釋律鈔。第七祖越州元表律師。著鈔義記五卷。第八祖守言律師。稟法元表研尋宗旨。第九祖杭州元解律師。第十祖法榮律師。第十一祖杭州處恒律師(亦曰處雲)作拾遺記三卷。第十二祖宋杭州擇悟律師。作義苑記七卷。第十三祖宋台州允堪律師(亦曰真悟)承法擇悟宏敷律部。大宋第三主真宗皇帝景德二年。乙巳誕生(當日本國一條天皇禦宇寬和二年乙巳)南山十部並作記解。故世號曰十本記主。謂事鈔會正記。戒疏發惲記。業疏正源記。義鈔輔要記。教誡儀通衍記。淨心誡觀發真鈔等。大宋朝中盛行此記。於南山宗。號會正宗。第十四祖擇其律師。第十五祖杭州元照大智律師。內外兼貫。大小該羅。證悟台宗究暢淨教。南山宗旨。三大律部。並述記解。事鈔資持記。戒疏行宗記。業疏濟緣記等也。照公大宋第四主仁宗皇帝慶曆八年戊子誕生(當日本國。後冷泉天皇禦宇永承三年)第八主徽宗皇帝政和六年丙申九月一日入滅(當日本國。鳥羽天皇禦宇永久四年)春秋六十有九從入滅年至今當于大日本國嘉元四年丙午。已經一百九十一年。第十六祖開元經院智交律師(或立道標為第十六祖。真照相傳取交律師。俊(艸/仍)相隨取標律師)。第十七祖東堂惟一律師。第十八祖竹溪法政律師。第十九祖石鼓法久律師。稟律法政。融冶瑩練。彼同門有如庵了宏律師。乃當時神星也。稟律法政究暢宗旨。日本俊(艸/仍)法師越海入宋。至彼門下。研精律藏年經數迴。歸朝弘通。如庵門人有守一律師。精研戒律。大立義途。第二十祖上翁妙蓮律師。隨久律師習學戒律。與守一師諍論宗義。大宋第十四主理宗皇帝景定三年壬戌(當日本國。人王第八十九代帝王禦宇弘長二年壬戌)正月三日。卒于極樂庵。春秋八十有一。第二十一祖石林行居律師。承于蓮師秉持律藏。竹溪已下四人皆居潮心廣福律寺。住持遺法秉禦像教。日本真照律師入大宋朝。隨蓮宗師受戒問律。隨居宗師學律決疑。在唐三年。乃正元弘長之間也。大宋律宗。行居已後。連續弘傳。於今不絕。上來陳述震旦古來律法相承之相貌竟。

至日本戒律弘通之事者。根元由來其相多矣。草創基地自微至著。大日本國人王第三十代磯城島金刺宮禦宇天國排開廣庭欽明天皇治天下第十三年。壬申之歲。釋尊教法始傳此國。如來滅後經一千十六年。後漢明帝永平十年。天竺佛法創傳震旦。厥後經三百年。震旦佛法傳百濟國。厥後經一百年。百濟佛法創傳日域。即此廣庭天皇壬申之歲所傳度也。佛法漸傳而戒法未沾。

敏達天皇禦宇五年丙申。律師禪師咒師比丘尼等。從百濟國費經論來。自爾已後漸漸僧來。崇峻天皇禦宇元年戊申。百濟僧來。馬子宿禰請彼僧侶問受戒之法。雖有如是等事。諸緣不合。不能行如法受戒之事。本朝有三口尼眾。日域所生。皆初出家。一曰善信尼(本期末妻)二曰禪藏尼(本等世妻)三曰惠善尼(本伊志妻)此之三尼有受戒志。欲往百濟。為此即問受戒法。則使僧答以無二眾。故尼受不能。三尼即以此戊申之年度百濟國。其年受十戒六法。明年己酉三月受具足戒。明年庚戌即還本朝。住櫻井寺。後住楷井寺。即豐浦寺是也。此戊申歲。從百濟國送六口僧。謂令照律師。慧忪法師。令威法師。慧勳法師。道聲法師。令契法師也。即於椋原里。造假垣假僧房。安置此六口僧。其後彼寺華構造畢。即本元興寺是也。斯乃日域僧尼之根本也。厥後僧尼漸多滿國。然而諸緣不具。無行受戒。他國來朝之僧皆彼國比丘僧。但於此國不能授具。然後後僧學習諸宗。通達定慧。研精經論。依占察地持等教。或於三聚致從他受。或得好相行自誓受。並是菩薩通受方軌。智憬法師於維摩堂陳以此事。誠據炳焉。行基菩薩隨德光法師受具足戒者。即此事也。天平八年丙子。大唐道璿律師來朝。而僧數不滿。無行壇法。從欽明天皇壬申歲至人王第四十六代。女帝孝謙高野姬天皇禦宇天平勝寶五年歲次癸巳(當大唐第六主玄宗皇帝天寶十三年)已經二百二年。其間此國戒律未傳。然日本人王第四十五代天瑞國押開豐櫻彥聖武天皇禦宇治天下天平五年癸酉(當大唐開元二十一年)敕興福寺永叡禪師及普照大德入唐留學。兩德至唐。即請東都大福光寺沙門道璿律師。先向日本令去。擬為傳戒之師。叡照二人留學在唐。道璿大德年三十五。天平八年丙子(當唐開元二十四年)隨副使中臣朝臣名之船方來朝焉。道璿大德戒律華嚴。台教北禪。窮其幽旨。罄彼宗途。雖不行壇法講律開人眼。昔南山事鈔創傳此國。無人講讀之者。道融禪師始讀講敷。道璿已前處處講談。最初朗辨依靈夢告。於金鐘寺始行布薩。請道融師說梵網戒(依夢示告)是日本國布薩初也。其後融公。於罥索堂講行事鈔。智憬大德亦講律鈔。處處非一。道璿來朝常講律鈔。住大安寺。於彼塔院講宣律鈔。談諸部。多生門輩。明律者多。大安寺善俊律師。有明律之譽等即其門人也。永叡普照遊學唐朝經於十年。研究諸教。時天寶元年壬午(當日本天平十四年)詣楊州大明寺禮鑑真大和上足下。具陳來意。請遊海東弘傳戒律。和上乃諾。門人祥彥先約隨去。遂有僧道興神項等二十一人同心願隨。及餘道俗彼此總合八十餘人。要約已畢。造舟備糧。過海之間有種種難。逆浪奔波過而復還。四度造船。五迴入海。十二年中辛苦無量。道俗逝化三十六人。永叡祥彥等是也。退還之者二百八十人。唯大和上普照思詫取死為期。都無退思。初度發足天寶二年癸未。其之最後第六度時。天寶十二年癸巳(當日本天平勝寶五年)十一月十五日。乘船離唐。其相隨弟子。楊州白塔寺僧法進。泉州超功寺僧曇靜。竇州開元寺僧思詫。楊州興雲寺僧義靜。衢州靈耀寺僧法載。竇州開元寺僧法成等一十四人。藤州通善寺尼智首等三人。楊州優波塞番仙童。朝鮮國人寶最如寶。崑崙國人軍法力。膽波國人善聽。都二十四人。浮海發向此日本國。遂以天平勝寶五年癸巳。十二月二十日著日本地。同六年甲午(當唐第六王玄宗皇帝天寶十三年)二月四日入京。遂引入東大寺安置。帝王叡感慰喻無量。授戒傳律一任和上。其年四月。初於盧舍那殿前建於戒壇。天皇初登壇受菩薩戒。次皇后太子亦登壇受戒。尋為沙彌澄修等四百四十餘人授戒。又舊大僧靈福賢璟志忠善項道緣平德忍基善謝行潛行忍等八十餘人。捨於舊成重受和上所授之戒。後於大佛殿西別建戒壇院。即移天皇受戒壇土。築以作之。天平寶字三年己亥。大和尚造唐招提寺。乃賜官額以題于茲。請大安寺善俊律師講法礪律疏南山律鈔等。過海和尚來朝之時。思託大德受大安寺忍基等請。於彼寺塔院四五年中講法礪疏及鎮國記(定賓飾宗記也)其後忍基忠慧等於處處寺講礪疏等。大和尚專學法礪南山兩宗。故來日域多弘此二。鑑真大師齡至十八。隨道岸律師受菩薩戒。二十一從弘景律師受具足戒。隨融濟律師學律鈔等。隨義威遠智全修慧榮大亮五英學礪律疏。此之五人直滿意律師弟子也。大和尚兼達天台法華教觀。五乘洞括三藏通曉。內外兼綜大小包博。護法感通神變化導。講經律論訓導俗人。響振四遠德流八紘。九州崇為受戒和上。講律及疏各四十遍。講敷事鈔總七十遍。輕重羯磨講各十遍。前後度人四萬有餘。三十五人特拔群倫。各建一方弘通像教。於日本國。結三戒壇。一東大寺戒壇。二西國觀世音寺戒壇。三東國藥師寺戒壇。並崇天思行受戒事。東大寺戒壇十人受戒。准中國式。兩國戒壇五人受戒。准邊國式。唐招提寺亦建戒壇。東西兩京授戒無間。來朝之後總經十年。初之五年住東大寺戒壇院。唐禪院即常居住處也。後之五年居唐招提寺。隨從弟子中。呈名後代者。仁韓大德。法進大僧都。曇靜大德。法顆大德。思託大德。義靜大德。智威大德。法載大德。法成大德。靈曜大德。懷謙大德。此十一人於唐受具。如寶少僧都。慧雲律師。慧良大德。慧達大德。慧常大德。慧喜大德。此之六人並亦唐人。而於此國受具足戒。沙彌道欽是亦唐人。此十七人隨從來朝。始終隨逐助師化儀。大和尚天平寶字七年癸卯(當唐第八主代皇帝廣德元癸卯)五月六日。端坐遷化。春秋七十有七。鑑真大師弘通南山相部兩宗。南山是第一祖。弘景為第二祖。鑑真為第三祖。法進如寶並為三祖。若相部宗第一法礪。第二道成。第三滿意。第四大亮。第五鑑真。今既海東始傳戒律。故於日域。以大和尚。為第一祖。和尚弟子法進大僧都優遊五部。精閱四含。天台教觀陶練研究。菩薩戒藏弘演開化。日本傳戒。鑑真大師為第一和上。東大寺法進大僧都為第二和尚。藥師寺如寶少僧都為第三和上。元興寺昌禪律師為第四和上。唐招提寺豐安贈僧正為第五和上。如此七大諸寺律德隨其戒臘次第補任。乃至當今第一百七代和上。興福寺增益信大德。住持律宗行受戒事。歷代住持宗緒不絕。東大寺受戒事。歷代住持如此。觀世音寺授戒亦爾。藥師寺授戒。中古已來廢絕不行。鑑真和尚。以唐禪院付囑法進。彼師門葉累代相傳。和上臨終以招提寺。付囑法載義靜如寶三人。此三大德同志合力。興隆彼寺弘通律法。各有門葉弘持繁昌。總而言之。和尚弟子十有餘人皆有門輩。累世不絕。厥大和尚。是第一祖。次法載大德。次真璟大德。四戒勝大德。五壽高大德。六增思大德。七安鎮大德。八喜寬大德。自大和上至仁和年。如是八代宗緒繼續。又大和上之次有如寶少僧都。次豐安贈僧正。次道靜律師。次仁偕大德。次真空大德。如是六世宗緒不絕。餘人門葉。恐繁略之。仁和已後。招提宗緒。門葉雖多。而不錄之。後代中川實範上人入招提寺。傳受戒法。即此等師。門葉者也。中間雖是不知人名。法緒相續流至後代。實範已後。相續傳持人名法緒相承不絕。招提一寺。戒律繁昌。諸寺僧侶。受戒之後。多住彼寺。五年一年研精律藏。後代斬廢。豐安道靜已後律法學行不替。其後二百餘年。持行漸漸陵怠。而學業等相續不絕。至于人王第七十四代鳥羽天皇禦宇。有中川實範大德者。是興福寺學英秀才也。酬興福寺欣西大德雅請。披尋律藏研精戒宗。作戒壇式。興隆律法。戒法中興範公有功。實範上人即住唐招提寺。值一般老德傳受四分戒本。然後披尋大鈔研精大律表無表章。具明三乘戒體法義。梵網古跡並諸師疏。大小戒律。皆咸譜練。明律之譽逸于世。其後經八十餘年。至人王第八十三代。土禦門天皇禦宇。有貞慶上人。是興福寺英才智德。貞慶稟于覺憲。公稟于藏俊。俊公稟于實範。如是次第相繼連綿。慶公解窮二明。學罄三藏。德滿寰宇。威動冥顯。重弘戒律。大垂訓化。于時戒如覺真兩哲隨事習學大小戒律。覺真大德紹隆有志。建常喜院為學依處。戒如上人多生知人。乃圓睛覺盛繼尊覺澄禪觀蓮意蓮覺等也。有志學人住常喜院。聽學研精大小諸律。至于人王第八十六代四條天皇禦宇嘉禎二年丙申。有四般哲。圓睛有嚴覺盛睿尊。深歎雖有學解闕無戒行。依經論所說隨通受軌則。四英同心祈請好相。自誓受戒修習戒行。好相已成。於大佛殿。四人各各自誓受戒。即九月二日四日也。其後圓睛大德住不空院。後移北洛講敷律藏。覺盛上人初居興福寺松院經七八年。後移唐招提寺經於六年。睿尊上人居西大寺。講律授戒興顯密宗。丙申之年是通受法。其後經一十年。寬元二年乙巳九月中旬。於泉州家原寺。創行菩薩別受法。西大寺睿尊大德最初聽睛公講事鈔(上之一也)其後自披大部研精詳窮。隨覺盛大德聽表無表章等。梵網古跡聽于戒如覺澄。戒如隨貞慶上人學古跡表無表章等。覺盛隨戒如聽表無表章古跡等。覺盛上人住招提寺。興大和尚戒律古跡。講終南山三大律部首尾一遍。餘諸小部大小戒律隨宜開敷。受戒聽律四方來集。後法性寺禪定太閤法諱行惠。法印權大僧都良遍。權律師定兼(改號真空)阿闍梨靜慶。沙門大乘心。入阿。寂惠。慶運。聖守。禪惠(是重受戒)圓照。證玄。慈濟等。如是諸德佛法良匠。三學二藏。顯密相性。化制內外。教觀兩門。隨應究達。任宜弘持。寔是釋門之彎鳳。佛宗之龍象。各化一方。軌模于世。並從覺盛和上受學三聚菩薩大戒。厥中證玄大德繼和上跡住持招提。證玄之後。門人真性住持本寺。證玄門人學侶甚多。建立寺院。弘持教宗。玄公秉禦超拔群倫。住持寺院四十四年。顯密弘敷。講宣不絕。正應五年壬辰八月十四日卒。春秋七十三。真性住持經十三年。講通不絕。授戒繁多。嘉元二年甲辰二月一日卒。報齡六十九。厥次尋算大德住持寺院授戒傳法。人皆崇重。嘉元四年丙午二月十五日卒。報齡七十九。證玄門人有圓證大德。研究律藏。兼通諸宗住持本寺。講通不絕。有道禦大德。是證玄親度門人。德望化導溢于遐邇。住持華洛法金剛院。真性終焉令住招提。而讓算公自還華洛。圓照和上興隆戒壇弘通律法。講敷不倦。門輩有數。俱提教宗。禪慧和上是絕倫之律匠。建立一方。出英才之諸徒。慶雲大德乃堅操之法匠。開興聖跡輝授戒之德光。真空上人紹隆觀音院弘持顯密教宗。聖守上人興真言院持護弘通顯密法教。聖守門人有聖然大德承密教於守公。戒律受于證玄。研究三論孤標絕倫。密嚴大德究暢台宗。研精秘教。興隆下野藥師寺。乃是良遍上人親度授戒之門人也。覺盛和上早從物故。建長元年己酉五月十九日卒。春秋五十七。自誓受戒之後。十四年住世焉。西大寺睿尊和上門輩極多。謂忍性上人。賢忍。善尊。幸圓。寂尊。賴玄。榮真。信空。總持。性瑜。玄基等也。並是法門之梁棟。佛道之綱領。大小三藏。顯密二宗。化制兩教。相性內外。隨宜通達。究暢出旨。各化一方。綱維法律。寔是弘通之大將。利濟之上首者也。忍性上人游住東國。大弘律法。多生門輩。其耀教光。性公門下多弘法者。或顯或密智辨縱橫。充溢東國各建法宗。睿尊和上德覆群生威動冥顯。值九代之聖世。為五帝之國師。戒律普敷充溢日下。密藏廣開遍亙方維。研究三藏積竅大小。智人多出寺滿諸州。正應三年庚寅八月二十五日卒。春秋九十。諡號興正菩薩。賴玄大德住持常州三村寺。弘持律法。榮真大德。性公之後住持極樂寺。紹隆二諦。秉持顯密。尊公之後。信空大德住持西大寺。授戒講律紹隆德望。師資芳郁歷年繁昌。智人多生助揚法化。總持上人者興正菩薩之連類也。學解優長獨步律路。幸尊大德律海深廣。講敷連日。多生智德住持海龍王寺。播名遠近。真圓大德學解出萃義辨縱橫。住持般若寺飛譽遐邇。智德群出俱榮律(艸/園)。並是睿尊和上親度門人也。性瑜大德者尊公親度弟子。元是三密之梁棟也。投尊公門下傳彼所弘。尊公之後。厥流傳授遠近諸方。專任瑜珈傳法之人甚昌。可謂冰藍之德。成真大德游化東國。建立一方弘敷律法。重禪大德者尊公受戒之弟子。承律學於禪慧上人。元是圓照上人門人也。律學出萃。密教拔群。三論透逸獨步日下。律宗中興普天彌滿。啻是覺盛。睿尊兩德善巧大願之力者也。人王八十二代後鳥羽天皇禦宇建久年中有一沙門。諱俊(艸/仍)。鎮西人也。志在學業。專思戒律。乃來南都尋求律法。時有大德道號蓮迎。隨彼大德咨學戒律不得事止遠期異朝。土御門天皇御宇正治元己未。齡三十四。越海入宋。當大宋第十三主寧宗皇帝慶元五年。先值北峰宗印法師習學天台宗。後隨如庵了宏律師受學南山律宗。研究精練二宗無遺。在唐學法一十三年。順德天皇禦宇建曆元年辛未歸朝。遂於北洛東山建泉湧律寺。大弘戒律講敷台宗。日本弘律一十七年。講授不絕。敷演甚昌。北洛弘律中興之事。乃不可棄法師。是其始祖也。嘉祿三年丁亥(安貞改元)三月八日遷化。春秋六十有二。法師德振兩國。威播萬代。泉湧律場戒律大行。講敷不絕于今。甚昌。法師弟子定舜闍梨大講戒律。廣被時賓。後之諸德。智鏡道玄淨因等皆舜公之門人也。嘉禎三年(丁酉)之春。定舜闍梨來于南都海龍王寺。講小部律文等。眾人服膺來集聽學。睿尊禪慧源俊等皆聽開講。泉湧住持。定舜之後。智鏡大德住之弘律。鏡公越海入宋。聽律餐風。忍空大德初餐鏡公之風。後移戒壇入照公之室。受具足戒聽學戒律。通別二門並皆傳承。複隨睿尊上人重受具足。智鏡之後。思允大德住持寺院講律弘教。是乃開山不可棄法師。親承門人。後隨定舜習學律部。淨因大德稟法定舜。兼咨智鏡。住持戒光律寺大弘像教律法。流化東國軌模遐代。真照大德元隨圓照上人受戒聽律。兼隨淨因上人聽律大部。忍空同聽。淨因講律。真照入宋。值妙蓮行居學律決疑。歸朝之後。弘律戒壇。後移泉涌。隨從思允學律決疑。有源俊大德者本出南都。後稟智鏡。研尋精練通達戒宗。建立一方大弘道法。思允之後。願行上人住持泉涌。厥後委付寺院于覺阿大德。覺阿隨智鏡淨因兩德研究律藏。顯密兼弘甚播芳德。乃付寺院于門人知元大德。元公司寺。弘宗講律。然則律法中興。南北二京五幾七道隨緣弘通。任宜流演。橫遍如此。豎窮可得。佛法久住之德。此律寔新。國家泰平之祥。斯宗甚大。護法不窮。濟生無盡。戒律之功其事照彰。尸羅之力目益炳著。律宗綱意要略如是。

律宗綱要卷下

【書籍目錄】
第1頁:律宗綱要卷上 第2頁:律宗綱要卷下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