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二、無常

[日期:2011-01-0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貳、無常[1]

一、四梵志[2]皆得五通[3],修行善法。

爾時,一梵志飛在空中,第二梵志復入大海水底,第三梵志入須彌山[4]中,第四梵志入地至金剛際[5],欲得免死,復即彼而命終。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欲得免死者,當思惟四法[6]本: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7]無我、滅[8]盡為涅槃(增.二六八)

[1]無常:為「常住」的對稱,即變化不止的意思。一切有為法,皆由因緣而生,依生、住、異、滅四相,於剎那間生滅不停,無有常住。大智度論卷四十三舉出二種無常:1、念念無常,指一切有為法的剎那生滅。2、相續無常,指相續之法終必壞滅,如人命的終了、燈火的熄滅。

[2]梵志:1.志求生於梵天的人。2.在家的婆羅門。3.指一切外道出家人。

[3]五通:又名五神通,或五神變,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如意通。天眼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眼根,有了天眼通的人,不論遠近內外晝夜,都能得見;天耳通是指修得與色界天人同等的耳根,有了天耳通的人,一切聲音都可以聽得到;他心通是能夠知道他人一切心想的神通,有了他心通的人,便不愁遭受他人的暗算;宿命通就是能夠知道自己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並知道六道眾生在六道之中的過去生死,有了宿命通的人,過去生中的事,都能回憶,瞭如指掌;如意通又名神境通,或神足通,有了如意通的人,凡事都能隨心所欲,諸如鑽天入地,移山倒海,撒豆成兵,呼風喚雨,騰雲駕霧,都不成問題。

[4]須彌山:華譯妙高山,因此山是由金、銀、琉璃、水晶四寶所成,所以稱妙,諸山不能與之相比,所以稱高。又高有八萬四千由旬,闊有八萬四千由旬,為諸山之王,故得名妙高。此山為一小世界的中心,山形上下皆大,中央獨小,四王天居山腰四面,忉利天在山頂,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環繞之,在金山之外有鹹海,鹹海之外有大鐵圍山,四大部洲即在此鹹海的四方。

[5]「金剛際」:參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五輪」指世界之成立為五輪。依俱舍等之說則最下為虛空輪,其上為風輪,其上為水輪,其上為金剛輪(即金剛際,地輪也),此上載九山八海。即於五大中除火大之一,而為四輪所成。「金剛」是金剛石,其性堅利,堅故不為他物所壞,利故能損壞他物,故佛經常以之比喻堅利。「金剛定」又名金剛三昧,即菩薩於最後位時,斷除最後一切最細微之煩惱而得的禪定。「金剛山」是環繞世界的鐵圍山或指須彌山。

[6]四法:1.指法寶中的四法,即教法、理法、行法、果法。教是佛所說的言教;理是教中所詮的義理;行是依理而起修的行持;果是由行而證的覺果。 2.指菩薩修行的四法,即不捨菩提心、不捨善知識、不捨堪忍愛樂、不捨阿練若(即阿蘭若,華譯遠離處,或空閉處,即住於遠離人家的空閉處)。3.指信、解、行、證。

[7]一切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智度論說:「一切法略說有三種:一者有為法,二者無為法,三者不可說法。此三已攝一切法。」

[8]滅:涅槃,華譯為滅,因涅槃之體,無為寂滅。參見第31頁般涅槃條與第32頁滅條。

※神通不是修行者所應追求的目標。

二、一切行無常,生者當有死;不生不復滅,此滅最第一。(增.二三三)

三、文荼王第一夫人而取命終[1],王聞夫人逝喪,極懷愁憂,不飲不食,不理王事。尊者那羅陀告王曰:夫物應盡[2],欲使不盡者[3];夫物應滅,欲使不滅者;老法,欲使不老者;病法,欲使不病者;死法,欲使不死者,此不可得。此五事,最不可得,是如來之所說。

我今所失、所滅、所老、所病、死者,非獨一已,餘人[4]亦有此法。我設於中起愁憂者,或能使親族起愁憂,怨家歡喜,食不消化,即當成病,身體煩熱,由此緣本[5],便致命終。爾時,便能除去愁畏之刺,脫生、老、病、死,無復災患苦惱之法。(增.二八二)

[1]而取命終:指文荼王夫人的世壽已盡,命終逝世。

[2]夫物應盡:凡世間的事物,有生就有滅。

[3]欲使不盡者:想要使它永恆不滅。「者」是語氣詞。

[4]餘人:其他人。

[5]緣本:皆由於這個緣故。

四、一切眾生歸於死,一切變易之法,欲令不變易者,終不有此事。

人身之法,猶如雪揣[1],當要歸壞;亦如土坏[2],不可久保;亦如野馬幻化[3],虛偽不真;亦如空拳,以誑小兒。是故,莫懷愁憂,恃怙[4]此身。

有四大恐怖,來至此身,不可障護[5],亦不可以言語、咒術、藥草、符書[6]所可除。云何為四?老、病、死、無常。(增.二三一)

[1]雪揣:雪積聚成團。揣,與「團」古字相通,音團。

[2]土坏:土器尚未燒時的名稱。坏,音胚。

[3]野馬幻化:參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熱時炎」(雜語)陽炎也。炎熱時,遠望曠野,則風塵映日光,生一種之幻影。謂之陽炎。亦曰野馬。渴鹿或無智之人,見之為水。以喻一切有為法之虛假不實。

[4]恃怙:依賴、倚靠。

[5]障護:提防保護。

[6]符書:道士用來驅邪、治病、護身的秘密文書。

五、云何?世尊!諸佛形體,皆金剛[1]數,亦當有老、病、死乎?

世尊告曰:如是,大王!如大王語,如來亦當有此生、老、病、死。我今亦是人數,父名真淨,母名摩耶,出轉輪聖王[2]種。(增 .二三0)

[1]金剛:比喻堅固不敗壞。參見第39頁金剛際條。

[2]轉輪聖王:簡稱轉輪王,或輪王,為世間第一有福之人,於人壽八萬四千歲時出現,統轄四天下。有四種福報:一、大富,珍寶、財物、田宅等眾多,為天下第一;二、形貌莊嚴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體健康無病,安穩快樂;四、壽命長遠,為天下第一。轉輪王出現時,天下太平,人民安樂,沒有天災人禍。此乃由過去生中,多修福業,可惜不修出世慧業,所以僅成統治世界有福報之大王,卻不能修行悟道證果。

六、生死長遠,多諸畏難,無有救者。有此之難,誰堪代者[1]?

唯有布施[2]、持戒[3]、語常和悅[4],不傷人意,作眾功德[5],行諸善本[6]。(增.四七一)

[1]誰堪代者:有誰能夠替代?堪,音刊。

[2]布施:以自己的財物,分施給別人。布施有三種,即一、財施,即以財物去救濟疾病貧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勸人修善斷惡;三、無畏施,即不顧慮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別人的怖畏。

[3]持戒:受持佛所制的戒律。

[4]語常和悅:言語經常是溫和喜悅的。

[5]作眾功德:廣植福田,作種種功德。

[6]善本:(術語)同於善根,植善固而不拔之意。

七、隨人所作業[1],則受其報。

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壽命甚短,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地獄[2]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少水中,能令少水鹹叵[3]飲。

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壽命極長,是謂有人作不善業,必受苦果現法之報,猶如有人以一兩鹽投恆水中,不能令恆水鹹叵飲。(中.一一)(鹽喻經)

[1]業:我們的一切善惡思想行為,都叫做業,如好的思想好的行為叫做善業,壞的思想壞的行為卻叫做惡業。「業力」指業的力量。善業有生樂果的力量,惡業有生惡果的力量。「業風」是惡業所感之猛風,指劫末所起的大風災及地獄所吹的風。或(喻)業力如風,吹諸眾生輪迴三界。「業因」是故善惡果報的原因。善業是樂果的因,惡業是苦果的因。「業果」是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業感」是善惡業因能招感苦樂的果報。「業海」指像大海一樣的種種惡因。「業識」是有業凡夫的識;凡夫有業,所以智就變成了識,聖人沒有業,所以識就轉成了智。「業通」又名報通,即依宿業自然而得的神通。「業障」是由前生所作的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如所作所為皆不如意,就是業障的緣故。「業輪」比喻善惡業能使人輪轉於六趣。「業緣」是善惡果報的因緣。善業是招感樂果的因緣,惡業是招感苦果的因緣。一切眾生,都是由業緣而生的。維摩經說:「是身如影,從業緣生。」「業繫」(喻)業好像繩子能將眾生繫縛在三界之牢獄中。「業報」是善惡業因所招感的苦樂果報或指業因與果報。

[2]地獄:1.六道中最苦的地方,因其位置在地下,故名地獄。分為三類:一名根本地獄,有八熱及八寒之別,是為十六大地獄。二名近邊地獄,即八熱四門的十六遊增地獄。三名孤獨地獄,在山間、曠野、樹下、水濱,場所無定,為各人別業所惑,因此苦報及壽命,亦各不同,若論受苦,根本最甚,近邊次之,孤獨又次之。2.凡所處的地方,只有苦受而沒有喜樂的環境,皆可比喻為地獄。

[3]叵:「不可」二字的合音。

八、阿難:如世尊說三受[1]—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又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義?

世尊: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以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雜.四七三)

[1]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見第30頁三受條。

九、色、痛(受)、想、行、識皆悉無常,此無常義即是苦;苦者即無我,無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增.三一七)

十、當觀色、受、想、行、識無常、苦、空、非我。

如是觀者,則為正觀。正觀者,則生厭離[1];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心解脫者,若欲自證[2],則能自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3]。(雜.一)

[1]厭離:厭倦世俗的欲望,遠離世間的雜染。

[2]自證:指由自力證悟究竟的真理。

[3]後有:1.未來的果報。2.後世的心身。

十一、於無常、變易、不安隱[1]色、受、想、行、識言:我勝、我等、我劣,作如是想而不見真實。

色、受、想、行、識為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不見是我、異我、相在。當知色、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麤、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彼一切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2]、離欲[3]、解脫,解脫知見: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4]。(雜.三0)

[1]安隱:即安穩。

[2]生厭:生起不執著五蘊為實有的心。

[3]離欲:遠離一切貪愛的欲求。

[4]「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參見丁福保佛學大辭典「四句成道」:(雜語)阿羅漢成道時,依無生智誦下四句偈。諸漏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辨。不受後有。謂之四句成道。

※「我勝我等我劣」是指比較高下的執著意圖。學佛者,不當把五蘊當成「是我」、「異我」、「相在」。

十二、若無常色有常者,彼色不應有病、有苦;亦不應於色有所求,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以色無常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不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雜.七七)

※五蘊無常,人們不應當想要五蘊,這樣變,那樣變的。

十三、無常想修習、多修習,能斷一切欲愛、色愛、無色愛、掉[1]、慢、無明。

所以者何?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2]想。

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雜.四七)

[1]掉:(術語)掉舉也。令心高舉,不安靜之煩惱也。

[2]無我:1.無有實我。2.忘卻自己。

十四、過去、未來五蘊無常、苦、空、非我,況現在五蘊。

如是觀者,不顧過去五蘊,不欣未來五蘊,於現在五蘊厭[1]、離欲、正向滅盡[2]。(雜.八)

[1]五蘊「厭」:不執著。

[2]正向滅盡:度脫生死煩惱,進入寂靜無為的境地。

十五、過去、未來眼無常,況現在眼!

多聞聖弟子如是觀者,不顧過去眼,不欣未來眼,於現在眼厭、不樂、離欲、向厭(滅)。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雜.二一0)

十六、跋地羅帝偈[1]:

慎莫念過去,亦勿願將來;

過去事已滅,未來復未至。

現在所有法,彼亦當為思;

念無有堅強,慧者覺如是。

若作聖人行,孰知愁於死?

我要不會彼,大苦災難終。

如是行精勤,晝夜無懈怠;

是故常當說,跋地羅帝偈。

云何不念過去?眼知色可喜,意所念,愛色,欲相應,心樂,捫摸[2]本,本即過去也。彼為過去識不欲染著,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念過去,如是眼、耳、鼻、舌、身、意。

云何不願未來?若眼、色、眼識未來者,未得不欲得,已得心不願,因心不願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願未來,如是耳、鼻、舌、身、意。

云何不受現在法?若有眼、色、眼識現在者,彼於現在識[3]不欲染著[4],因識不欲染著已,則便不樂彼;因不樂彼已,便不受現在法,如是耳、鼻、舌、身、意。(中.一六五)(溫泉林經)

[1]偈:偈他的簡稱,華譯為頌,即一種略似於詩的有韻文辭,通常以四句為一偈。「偈他」同偈。

[2]捫摸:撫摸。

[3]現在識:當下現前的眼識。

[4]染著:由於貪愛等煩惱,心中有所染污與執著。

※跋地羅帝:譯為賢善一夜,即日日夜夜。

【書籍目錄】
第1頁:◎示看經法 第2頁:◎凡例
第3頁:◎序言 第4頁:一、貪愛
第5頁:二、無常 第6頁:三、護心
第7頁:四、慈善不放逸 第8頁:五、四諦四念處
第9頁:六、因緣果報 第10頁:七、醫心智慧
第11頁:八、憶念佛語 第12頁:九、佛陀為阿那律穿針
第13頁:附錄:佛說當來變經 第14頁:附錄:生活銘記要點
第15頁:附錄:印光大師開示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