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阿含經菁華節錄 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一、貪愛

[日期:2011-01-04]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佛陀教育基金會整理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壹、貪愛[1]

一曰摶食麤細[2],二曰更樂(觸[3]),三曰意念,四曰識[4]也。彼四食[5]者,因愛、習愛,從愛而生,由愛有也。(中.二0一)(嗏帝經)

◎佛學名詞和字義:

[1]貪愛:對五欲貪著愛著。貪與愛同體異名。五欲是.色、聲、香、味、觸。色是指美麗的色相;聲是指宛轉的聲音;香是指芬芳的香氣;味是指可口的味覺;觸是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或是泛指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

[2]「摶」食「麤」細:摶,音團,普通物質的食物。麤,音義同「粗」。

[3]觸:感觸。「觸食」是四食之一。

[4]識:心的別名,了別之義。心對於境而了別,叫做識。「識心」是六識或八識之心王。「識住」是識所安住或愛著的境界。「識身」是心身。「識食」是地獄和無色界的眾生全靠識來保持身體,謂之識食。

[5]四食:四種長養支持身命的東西。一、段食,即普通物質的食糧;二、觸食,即感官與外境的接觸;三、識食,即知覺;四、思食,即思想或意志。

※生存的食物,分四種:一.飲食(搏食)二.情感(觸食→受)三.生希望意(思食→意念)四、攀緣執取,為貪憂的識(識食),第一種是物質上的,餘三種屬精神的。

二、眾生[1]於無始生死,無明[2]所蓋,愛結[3]所繫,長夜輪迴生死,不知苦際[4]。譬如狗,繩繫著柱,結繫不斷故,順柱而轉,若住、若臥,不離於柱。

如是凡愚眾生,於色、受、想、行、識[5]不離貪欲,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輪迴[6]於色、受、想、行、識,隨色、受、想、行、識轉,若住、若臥,不離於色、受、想、行、識。(雜.四四)

[1]眾生: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

[2]無明:不明白道理,亦即愚痴的別名。無明父是無明與貪愛結合而生我,因此無明好比是父,貪愛好比是母。

[3]愛結:結就是煩惱的別名,因煩惱能使眾生結縛於生死。愛結就是貪愛。詳見第85頁結條。

[4]「苦際」:(術語)苦之最終。受生死苦最後之身也。法華經序品曰:「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說涅槃,盡諸苦際。」大部補注六曰:「婆沙云:或有說者,阿羅漢最後陰,是苦際。」

[5]五蘊: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是一般所說的物質,變礙為義,是地、水、火、風四大種所造;「受」是感受,領納為義,其中包括苦、樂、捨三受;「想」是想像,於善惡憎愛等境界中,取種種相,作種種想;「行」是行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動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識」就是了別的意思,由識去辨別所緣所對的境界。在此五蘊中,前一種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乃是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五蘊非有」是謂色受想行識五蘊所構成的人身是虛妄不實的,因為當五蘊分散時,人身也就沒有了,所以說五蘊非有。「五蘊皆空」的話五蘊是色受想行識,色從四大假合而有,從想行識由妄念而生,故此五蘊諸法,如幻如化,從因緣生,本無實性,當體即空,故謂五蘊皆空。

[6]輪迴:謂眾生從無始以來,展轉生死於三界六道之中,如車輪一樣的旋轉,沒有脫出之期。

三、(一)貪欲[1]、(二)瞋恚[2]、(三)憍慢[3]、(四)癡、(五)疑、(六)見、(七)欲世間;此七使[4],使眾生永處幽闇[5],纏結[6]其身,流轉世間,無有休息,亦不能知生死根原。

猶如彼二牛,一黑一白,共同一軛[7],共相牽引,不得相遠。

由此七使,便有三惡趣[8]:地獄、畜生、餓鬼;由此七使,不能得度弊魔[9]境界。(增.三五七)

[1]貪欲:貪愛五欲;「貪」是多求無厭的意思;「貪著」是貪心很堅固。「欲」是能引起人們貪愛的心;「欲愛」是對五欲的貪愛或欲界眾生的貪愛;「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語言音聲欲、細滑欲、人相欲。參見第9頁貪愛條。

[2]貪瞋痴:貪是貪欲,瞋是瞋恚,痴是愚痴。瞋是惱怒打罵傷害別人,瞋心是瞋恚無忍的心,因貪瞋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與慧命,故名三毒。瞋恚火是怒火(喻)怒火能將人的一切功德燒毀。

[3]憍慢:自大高傲的心理。

[4]七使:(名數)一、欲愛,欲界之貪欲也。二、恚,瞋恚也。三、有愛,色界無色界之貪欲也。四、慢,慢煩惱也。五、無明,痴惑也。六、見,五邪見也。七、疑,疑四諦之理也。「使」驅使。「七使」謂七種無明煩惱驅使眾生流轉生死的力量。六根本煩惱是指貪、瞋、痴、慢、疑、不正見。貪是貪愛五欲;瞋是瞋恚無忍;痴是愚痴無明;慢是驕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見是不正的見解,包括身見((薩迦邪見)執取五蘊根身)、邊見(執取常斷二見)、邪見(謗無因果,壞諸善事)、見取見(執持成見,非果計果)、戒禁取見(執持不正戒,非因計因)等。貪瞋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見,成為十根本煩惱,又名十惑,或十使。

[5]幽闇:幽深陰暗。闇,同「暗」,音暗。

[6]纏結:纏繞糾結。

[7]軛:車前橫木兩端,用來扼住牛馬頸部的器具,音惡。

[8]三惡趣:又名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地獄屬上惡,餓鬼屬中惡,畜生屬下惡。

[9]魔:梵語魔羅的簡稱,華譯為能奪命、障礙、擾亂、破壞等,即能害人性命和障礙擾亂人們修道的餓鬼,欲界第六天之天主即是魔王,他的名字叫做波旬,時常率領其眷屬向人界的修道者作種種的障礙和干擾。「魔戒」是謂比丘為求名聞利養而持戒。「魔障」是惡魔所作的障礙。止觀說是「魔病者與鬼亦不異。鬼但病身殺身;魔則破觀心,破法身慧命,起邪念想,奪人功德,與鬼無異。」天魔是代表極惡,佛陀是代表至善。

四、愛[1]為網、為膠、為泉、為藕根、為亂草、為絮,從此世至他世,從他世至此世,往來流轉,無不轉時。(雜.九七六)

[1]愛:「愛著」是貪愛不捨的意思;「愛執」是愛惜執著;「愛縛」和「愛繫」皆指恩愛的繫縛。

五、諸有眾生,興欲愛想[1],便生欲愛,長夜習之[2],無有厭足。(增.一三六)

[1]欲愛想:欲想即貪愛五欲的意思;欲愛是對五欲的貪愛或指欲界眾生的貪愛。參見第9頁貪愛條。

[2]長夜習之:長久以來的習性。

六、眾生未離欲,為欲愛所食,為欲熱所熱,而行於欲。如是,欲轉增多,欲愛轉廣,然彼反以欲愛為樂。

若不斷欲、不離欲愛,內息心,已行、當行、今行者,終無是處。(中.一五三)(鬚閑經)

※不斷貪欲,而想獲得內心寧靜,終無可能。

七、怨憎、恩愛,此二法由愛興,由愛生,由愛成,由愛起。當學除其愛,不令使生。(增.一七四)

八、若愛生時,便生愁慼[1]、啼哭、憂苦、煩惋[2]、懊惱。(中.二一六)(愛生經)

[1]慼:憂愁、悲傷之意,音七。

[2]惋:驚駭、歎息,音萬。

九、佛告聚落主:是故,當知眾生種種苦生,彼一切皆以欲為本:欲生,欲習(集),欲起,欲因,欲緣而生眾苦。(雜.九0五)

十、於色、受、想、行、識愛喜者,則愛喜苦。愛喜苦者,則於苦不得解脫。(雜.七)

十一、不見一法最勝最妙,眩惑[1]世人,不至永寂,縛著牢獄,無有解已:所謂男子見女色(女子見男色)已,便起想著,意甚愛敬。意不捨離,周旋往來,今世後世,迴轉五道[2],動歷劫[3]數。是故,當除諸色,莫起想著。(增.五九)

[1]眩惑:迷亂困惑。眩,音炫。

[2]五道:(名數)為有情往來之所,故曰道。有五處:一地獄道,二餓鬼道,三畜生道,四人道,五天道。與五趣同。

[3]劫:梵語劫簸的簡稱,譯為時分或大時,即通常年月日所不能計算的極長時間。

十二、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見一女人,極為端正,見已,心意錯亂。阿難報曰:「知欲顛倒法,心意極熾然;當除想像念,欲意便自休。」

尊者多耆奢,生此想念:汝今形體骨立皮纏,亦如畫瓶,內盛不淨,誑惑[1]世人,令發亂想。觀彼女人,從頭至足,此形體中,有何可貪?三十六物[2]皆悉不淨?

今觀他形,為不如自觀身中,此欲為從何生?為從地種、水種、火種、風種生耶?是時,尊者便作是念:此欲者但從思想生。

欲我知如本,但以思想生;

非我思想汝,則汝而不有。

色如聚沫,痛如浮泡,

想如野馬,行如芭蕉,

識為幻法,最勝所說。思惟此已,盡觀諸行,皆悉空寂,無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3]所說。(增.三一六)

[1]誑惑:欺騙迷惑。誑,音狂。

[2]三十六物:(名數)人身有三十六之不淨物。涅槃經二十四曰:「凡夫身三十六物不淨充滿。」分為三類:一、外相十二:髮、毛、爪、齒、眵(眼睛的分泌物,俗稱為眼屎)淚、涎、唾、屎、溺、垢、汗。二、身器十二:皮、膚、血、肉、筋、脈、骨、髓、肪、膏(心臟與橫隔膜間的部位)、腦、膜。三、內含十二:肝、膽、腸、胃、脾、腎、心、肺、生藏、藏、赤痰、白痰。見大疏演義鈔三十。

[3]善逝:(術語)梵名須伽陀Sugata,譯曰善逝,又曰好去。諸佛十號之一。十號之第一曰如來,第五曰善逝。如來者,乘如實之道而善來娑婆界之義。善逝者,如實去彼岸不再退沒生死海之義,以此二名顯來往自在之德。

※尊者「多耆奢,入城乞食,對一女人起情欲,心動意愛佛陀教導不淨觀,平息情欲。」

十三、今日為著何處?猶如癰[1]瘡,無一可貪:眼如浮泡,亦不牢固,幻偽非真, 誑惑世人;耳、鼻、口、身、意皆不牢固,欺詐不真。

口是唾器,出不淨之物,純含白骨。

身為苦器,為磨滅之法,恒盛臭處,諸蟲所擾;亦如畫瓶,內盛不淨。

是故,當專其心,思惟此法幻偽不真。思惟眼、色無常[2],所有著欲之想,自消滅。耳、鼻、口、身、意皆悉無常,思惟此已,所有欲意,自當消除。(增.三四一)

[1]「癰」瘡: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膿性及壞死性炎症。癰,音庸

[2]無常:無有常住。參見第37頁無常條。

十四、當觀此欲為從何生?復從何滅?如來[1]所說:夫去欲者,以不淨觀[2]除之。欲從想生,以興想念,便生欲意,或能自害,復害他人,起若干災患之變,於現法中受其苦患,復於後世受苦無量。

是故,當除想念,以無想念,便無欲心,以無欲心,便無亂想。(增.二九一)

[1]如來:佛十號之一,因佛乘真如之道,來成正覺,來三界垂化。

[2]不淨觀:五停心觀之一,即觀察自己和他人的身體皆污穢不淨,可治貪欲。

※欲念起於想,須從消除想念下手。

十五、何因何緣,新學年少比丘[1],出家未久,修持梵行[2]純一清淨[3]?

(一)若見宿人[4]當作母想,見中間者,作姊妹想,見幼稚者,當作女想。

(二)此身從足至頂,骨幹肉塗,覆以薄皮,種種不淨充滿其中,周遍觀察。

(三)應當守護根門[5],善攝其心[6]。若眼見色[7]時,莫取色相[8],莫取隨形好,增上執持。若於眼根,不攝斂[9]住,則世間貪覺惡不善法[10],則漏[11]其心。是故,此等當受持[12]眼律儀[13]。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乃至受持意律儀。(雜.二五九)

[1]比丘: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稱,男的叫比丘,女的叫比丘尼。比丘含有三義,即一、乞士,就是一面向社會群眾乞化飲食,以資維持色身,一面又向慈悲的佛陀乞化法食,以資長養法身。二、破惡,此惡是指心中的種種煩惱而言,出家人修戒定慧三學,撲滅貪瞋痴等煩惱,以便達到了生脫死的目的。三、怖魔,六欲天的天魔希望一切的眾生皆為魔子魔孫,永遠受他的控制,可是出家的佛弟子目的卻在跳出三界,以解脫為期,大家都很認真修行,不為天魔外道所擾亂,於是魔宮震動,魔王怖畏起來,故謂之怖魔。

[2]梵行:清淨的行為,也就是斷絕淫欲的行為。修梵行的人死後可生於梵天。

[3]清淨:1.離惡行的過失,斷煩惱的垢染,叫做清淨,這是障盡解脫的離垢清淨。2.指超諸善惡無對待的清淨,這是性淨解脫的自性清淨。

[4]宿人:年長之人。

[5]根門:眼等六根是漏出種種煩惱和入種種妄塵的門戶。「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視根,耳是聽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觸根,意是念慮之根。根者能生之義,如草木有根,能生枝幹,識依根而生,有六根則能生六識,亦復如是。其中何根生何識,各有其界限,不相混,例如眼根只能生眼識,並不能生耳鼻等識,餘可類推。

[6]攝心:收攝散亂的心意。

[7]色:指一切有形象和佔有空間的物質。色可分為內色、外色、顯色、表色、形色五種。內色是指眼耳鼻舌身之五根,因屬於內身,故名內色;外色是指色聲香味觸之五境,因屬於外境,故名外色;顯色是指我們常見的各種顏色,如青黃赤白等等;表色是指有情眾生色身的各種動作,如取捨伸屈等等之表相;形色是指物體的形狀,如長短方圓等等。「色心」指色與心。色是指有形的物質;心是指無形的精神。「色身」是由四大等色法所組成的肉身。「色法」指一切有形的物質。

[8]色相:一切物質顯現於外可以眼見的形相。

[9]斂:收束、不放逸之意。

[10]善法:合理益世之法,如五戒十善是世間的善法,三學六度是出世間的善法。

[11]漏:煩惱的別名,含有漏泄和漏落二義。貪瞋等煩惱,日夜由六根門頭漏泄流注而不止,所以叫做漏,又煩惱能使人漏落於三惡道之中,所以也叫做漏。一切有煩惱之法就叫做有漏法,無煩惱之法就叫做無漏法。

[12]受持:領受憶持。

[13]律儀:律是戒律,儀是儀則,謂佛所制定的戒律可以使人防非止惡,乃是吾人立身處世的儀則。

※斷除性欲三種觀法:一、年長的當成母親,年紀相近的當成姊妹,年紀小的當成女兒,二、不淨觀,三、攝心,守護六根。

十六、當捨淨想,思惟[1]不淨想;捨有常想,思惟無常想;捨有我想,思惟無我[2]想;捨可樂想,思惟不可樂想。所以然者,若思惟淨想,欲心便熾盛;若思惟不淨想,便無欲心。

欲為不淨,如彼屎聚;欲如□鵒[3],饒諸音響;欲無返復,如彼毒蛇;欲如幻化,如日消雪;當念捨欲,如棄家間;欲還自害,如蛇懷毒;欲無厭患,如飲鹹水;欲難可滿,如海吞流;欲多可畏,如羅剎[4]村;欲猶怨家,恆當遠離;欲猶少味,如蜜塗刀;欲不可愛,如路白骨;欲現外形,如廁生華;欲為不真,如彼畫瓶,內盛醜物,外見殊特;欲無牢固,亦如聚沫。

是故,當念遠離貪欲之想,思惟不淨之想。(增.四一七)

 

[1]思惟:思考。

[2]無我:1.無有實我。2.忘卻自己。無我想是指無我的思想。

[3]□鵒:音「渠育」鳥名,八哥。

[4]羅剎:惡鬼的總名,男的叫羅剎娑,女的叫羅剎私,或飛空,或地行,喜歡食人的血肉。「羅剎國」指食人惡鬼的住處,在大海之中。

十七、作是觀察,解了淫[1]坑之火,猶如骨鎖、肉聚、蜜塗利刀、果繁折枝、假借不久。亦如劍樹、毒樹,如毒害藥,悉觀了知,便能得度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2],此事必然。(增.一二0)

[1]淫:十惡之一,即男女的交合。在五戒裡有正淫和邪淫的分別,正淫是指夫婦之淫,邪淫是指夫婦以外之淫,但在八戒裡就無正邪的分別,一切淫事,都在嚴禁之列。淫欲是指色欲。

[2]「欲流、有流、見流、無明流」:(名數)流是指四種之惑,四種之惑使人漂流於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一欲流,欲界之一切諸惑也,但除見及無明。二有流,有是指三界的果報,三界的果報實有,故云有,是上二界之一切諸惑也,但除見及無明。有者生死果報不亡之義,三界雖通,而今別以名上三界。三見流,三界之見惑也。四無明流,三界之無明也。有情為此四法漂流而不息,故名為流。

※財色之欲有如利刃上的蜜,舐了就有割傷舌頭的危機。

十八、此五受陰,欲為根,欲集、欲生、欲觸。非五陰即受,亦非五陰[1]異受,能於彼有欲貪者,是五受陰。(雜.一0四)

[1]五陰:五蘊的舊譯,陰是障蔽的意思,能陰覆真如法性,起諸煩惱。參見第11頁五蘊條。「五陰魔」的五陰是色、受、想、行、識,因此五者與煩惱,都是迷惑人的,所以叫做魔;五陰盛苦是指色、受、想、行、識五陰,為構成人身的五種要素,人生的種種痛苦,都是由這五種要素組成的人身而來,所以說是五陰盛苦,為八苦之一。

※帶著雜染與貪愛的五蘊,經中特別稱「五受陰」。

十九、非眼繫色,非色繫眼,乃至非意繫法,非法繫意。於其中間,若彼欲貪,是其繫也。

譬如二牛,一黑、一白,共一軛鞅[1]縛繫,非黑牛繫白牛,亦非白牛繫黑牛,然於中間,若軛、若繫鞅者,是彼繫縛。(雜.二五二)

[1]軛鞅:套在牛馬頭上的皮帶。「鞅」是套在馬頸上,用以駕車的皮帶。軛鞅,音惡央。

※修行必須離「欲愛之繩」的繫縛與支配。

二十、釋提桓因[1]白世尊[2]曰:云何斷於愛欲,心得解脫?世尊告曰:若聞此空法[3],解無所有,亦無所著,則得解了一切諸法[4],如實知[5]之。身所覺知:苦、樂、不苦不樂[6]之法,即於此身觀悉無常,皆歸於空[7]。彼已觀此,已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8]想,復無恐怖,便般涅槃[9]。(增.一五三)

[1]釋提桓因:仞利天(三十三天)之主,簡稱釋帝,或帝釋。

[2]世尊:佛的尊稱,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

[3]空法:觀我空法空有為空無為空等空理之法。

[4]一切諸法:一切道理或一切事物的意思。「法」是指一切的事物。一切的事物,不論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是無形的,都叫做法,不過有形的是叫做色法,無形的是叫做心法。

[5]如實知:如實是真如實相之義,如實知是指所知極符合真如實相。如實智是真如實相的智慧。如實知見是符合真理的知見。如實知者是佛的德號,因佛是一位了知真如實相的聖者。

[6]三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苦受是環境不如意時心中所生起的苦惱感受;樂受是環境順意時心中所生起的快樂感受;不苦不樂受又名捨受,即處於不順不逆的環境時心中所生起的不苦不樂感受。

[7]空:因緣和合而生的一切事物,究竟而無實體,叫做空,也是假和不實的意思。

[8]世間:時間和空間之謂,說明過去、現在、未來等三世的時間叫做世;指出東、西、南、北、上、下等十方的空間叫做間。所謂世間,也就是宇宙的意思。在佛教裡,不光是指森羅萬象的大地為世間,宇宙和人生,統名之為世間,眾生所依靠的宇宙國土,叫做器世間,眾生由惑造業所感的有生死存亡的色身叫做有情世間。世間法是指凡夫眾生一切生滅有漏之法。世間解是佛十號之一,因佛了解世出世間的一切情狀,故號為世間解。

[9]般涅槃:簡稱涅槃。「涅槃」華譯滅度、寂滅、圓寂、大寂定等,是超越時空的真如境界,也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如實知之:如其事實,是不帶成見的求真態度。

二十一、世尊告曰:摩訶[1]男!汝因一法不滅[2]故,住在家,不至信捨家、無家學道[3]。摩訶男!有五欲[4]功德,可愛、可念、歡喜,欲相應而使人樂:謂眼知色、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

眾生因欲緣欲,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王王共諍,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是謂現法苦陰。

摩訶男!我知欲無樂,有無量苦患。我知如真已,不為欲所覆,亦不為惡不善法所纏,便得捨樂及無上息。是故,我不因欲退轉。(中.一00)(苦陰經)

[1]摩訶:譯義為大、多、勝。

[2]滅:1.梵語涅槃,華譯為滅,因涅槃之體,無為寂滅,故名。2.指四諦中的滅諦。3.即戒行,因戒行能滅除諸惡。

[3]道:1.能通的道路。2.真理的意思。3.即梵語所說的菩提或涅槃。4.修行的方法。

[4]五欲:1.色、聲、香、味、觸。以上五者因能使人生起貪欲之心,故名五欲。2.財欲、色欲、飲食欲、名欲、睡眠欲。參見第9頁貪愛條。

※能捨五欲之樂,方得內心最高的寂靜(無上息)。

二十二、見五欲猶如火坑,如是觀察五欲已,於五欲貪、欲愛、欲念、欲著,不永覆心;知其欲心行處、住處,而自防閉。譬如恆河,長夜流注東方,多眾斷截[1],欲令流注西方,寧能得不?(雜.二六七)

[1]多眾斷截:許多人想截斷它(恆河)。

※明白「五欲」能生苦惱,猶如火坑,隨時防範心中之欲意,養成離五欲的功德習性。

二十三、莫求欲樂,極下賤業,為凡夫[1]行,是說一邊。亦莫求自身苦行,至苦非聖[2]行,無義相應,是說二邊。離此二邊,則有中道[3],成眼成智[4],自在成定[5],趣覺[6],趣於涅槃。(中.一六九)(拘樓瘦無諍經)

[1]凡夫:迷惑事理和流轉生死的平常人。

[2]聖:正的意思,證正道,名為聖。「聖人」是指大小乘見道以上斷惑證理的人,亦即智慧最卓越,人格最完善,能力最高強的人。「聖行」是進入聖位的行為,即戒定慧。

[3]中道:不偏於空,也不偏於有,非空非有,亦空亦有,不落二邊,圓融無礙,謂之中道。法相以唯識為中道,三論以八不為中道,天台以實相為中道,華嚴以法界為中道。

[4]智:深明事理的智慧。

[5]定: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定力」是禪定的力量,能破除一切的亂想。

[6]覺:梵語叫做菩提,是覺察或覺悟的意思。在事障上,一切煩惱,伺隙侵人,惟至聖能隨緣省察,不為所困,是覺察義;在理障上,凡夫痴迷,顛倒執著,惟至聖能朗然徹悟,燭照無遺,是覺悟義。「覺分」是梵語叫做菩提分,即順於覺的支分。「覺支」是觀察吾人心術的偏正,叫做覺法,覺法不止一個,所以叫做支。「覺他」是使他人覺悟的意思。「覺位」是正覺的地位,亦即成佛的地位。「覺性」是覺悟的自性或覺知之性。「覺岸」是覺悟的彼岸,即佛的境界。「覺者」是覺悟的人的意思,梵語叫做佛陀。被稱為覺者的人,必須具有三個條件,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缺一就不可以被稱為覺者。

※摒除欲樂的貪染和至苦的修行,則有「中道」,可得自在覺悟,趣向涅槃。

二十四、以依信故,樂於無欲者;以貪利稱譽求供養[1]故,樂於遠離者;以依戒[2]故,樂於無諍[3]者,不應如是觀。但欲盡、恚盡、癡盡,是樂於無欲;樂於遠離;樂於無諍;樂於愛盡;樂於受盡;樂心不移動。(中.一二三)(沙門二十億經)

[1]供養:奉養的意思,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惜、愛護的意思。「供養法」是種種供養的方法。

[2]戒:防非止惡的意思,不但惡事不可做,就是惡的念頭也不許有。又名清涼,因人能止惡行善,則必心安理得,俯仰無愧,故心無熱惱而得清涼。「戒力」是指戒律的力量或持戒的力量。「戒行」是恪守戒律的操行。「戒名」是在受沙彌戒時,師父所賜給的法名。「戒法」是佛所制定的戒法。「戒香」是戒行莊嚴,以德為香。

[3]諍:論辯是非。諍,音爭。

【書籍目錄】
第1頁:◎示看經法 第2頁:◎凡例
第3頁:◎序言 第4頁:一、貪愛
第5頁:二、無常 第6頁:三、護心
第7頁:四、慈善不放逸 第8頁:五、四諦四念處
第9頁:六、因緣果報 第10頁:七、醫心智慧
第11頁:八、憶念佛語 第12頁:九、佛陀為阿那律穿針
第13頁:附錄:佛說當來變經 第14頁:附錄:生活銘記要點
第15頁:附錄:印光大師開示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