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 王財貴教授著

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 王財貴教授著

附錄三:媒體報導選錄(二)

[日期:2010-12-2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王財貴教授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附錄三:媒體報導選錄(二)

教育子女,有請古人

中國時報八十二年五月五日  第三十四版  家庭版  記者  彤管

現在兒童隨著錄音帶音樂,又唱又跳唸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畫面,大家並不陌生,但是看到一群小朋友搖頭晃腦吟唱、背誦四書、五經,卻讓人懷疑是不是時光倒流,回到私塾盛行的古代。

沒錯,近年來,一些有心推廣中華文化的學者,在台北區默默開設的「兒童國學基礎班」、「兒童讀經班」,老祖先的珍貴遺產,又開始出現在我們的孩子口中。

有十五年歷史的中華民國宗教哲學研究社,今年開始投入推展兒童誦讀中國經典書籍行列,來自家長的反應熱烈,顯示出在功利取向的今日社會裡,父母急切的想讓孩子重新接觸中華文化,希望從閱讀古文經典開始,培養出正確價值觀和人文情懷的敦厚儒雅。

策劃兒童誦讀中國經典課程的,是國學大師牟宗三嫡傳弟子、前鵝湖雜誌社長、台中師範學院教授王財貴。由於很多人認為中國經典深奧難懂,孩子不可能有興趣,因此王財貴教授先以研究心得教導自己孩子,成效十分良好後,於中華文化基金會和華山講堂等地主辦「兒童國學基礎班」,進行一年的實驗教學。這一年教學中,證明孩子不但能接受經典琅琅上口,而且有高達百分之九十的學生,興味盎煞,自願繼續上課。

選擇以唐詩、四書、五經、古文觀止、老莊等經典,為誦讀教本的王教授表示,讓孩子背誦古文經典看來十分「八股」,而且也和現代講究理解、遊戲教學的教育方式相違背。但是經過實驗,兒童不但不排斥,而且記憶能力遠超過大人的想像。

根據醫學發現,小孩在十三、四歲理解力才開始發展,在此之前則是記憶力進展十分快速。因此,王財貴主張善於利用此時期的記憶力,純粹用背經典的方式,讓兒童進入中國文化的核心,以「背」字訣將經典的義理慢慢深入心底。隨著生命體驗的與日俱增,孩子會漸漸懂得其中道理。若強記老師詮釋的內容,一來他不見得聽得懂,二來他這輩子恐怕也只記得老師說的唯一的「標準答案」,無法從中汲取生命智慧。

兒童讀經是由誦讀、識字開始,漸次要求學生熟背,老師再視情況做適度講解。這種教學方式是潛移默化的,只要持續半年以上,孩子對中國文字的敏感度及鑑賞能力會提升許多,記憶背誦能力也強於一般學生。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和鼓勵,一定可以看到良好成效。

在充滿功利、暴戾氣息的今日台灣,兒童誦讀中國經典,或許正是為社會注入中華文化氣氛的開端。

請來一試    免費幫孩子    奠定國學根基

只要是懂得注音符號,國小程度以上的孩子都可接受教導。負責該班的劉靜史小姐說,有一位尚未滿六歲的小朋友,由爸爸陪著來上課,再由爸爸回家教他背誦,效果一樣好,還額外增進親子感情,可真是一舉兩得。

每週上一次課,每次一個半小時。家長可準備教材自己在家裡教,或送到團體中增進學習效果。王財貴教授建議,經典不要從最簡單的入手,最好選擇永恒的經典,因為「同樣是不懂,同樣是十分鐘,為何不挑選讓他長大後還能運用自如的內容?」

王財貴認為,經典中無所謂最精華處,章章句句都是「要語」,所以背誦的方式,是從第一章開始腳踏實地背下去,讀到那兒算到那兒,不懂的文句,硬背即可,懂的可以多加思考,還可以從任何時候開始或停止。最好背誦後能不斷複習,而且好幾本書同時進行,效果最好。

目前兒童讀經班已有新店、雙和地區、台北東區、古亭區的家長主動提供場地,將陸續免費開班(按:現在全省各處皆已有人響應開班)

【書籍目錄】
第1頁:宏願的落實—代序 第2頁:敬告讀者
第3頁:第一節 「讀經」問題之出現 第4頁:第二節 讀經之意義
第5頁:第三節 成人讀經之基本理論 第6頁:第四節 成人讀經的具體方法
第7頁:第五節 兒童讀經之基本理論 第8頁:第六節 兒童讀經的實務之一:(教材問題)
第9頁:第七節 兒童讀經實務之二:(教法問題) 第10頁:第八節 如何開設「兒童讀經班」?
第11頁:附錄一:社會讀經風氣推廣中心簡介 第12頁:附錄二:媒體報導選錄(一)
第13頁:附錄三:媒體報導選錄(二) 第14頁:附錄四:媒體報導選錄(三)
第15頁:附錄五:媒體報導選錄(四) 第16頁:附錄六:「大字注音經典誦讀本系列」出版說明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