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五百菩薩走江湖 聖嚴法師著

五百菩薩走江湖 聖嚴法師著

一○、天台及禪宗的祖庭福嚴寺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天台及禪宗的祖庭福嚴寺
  

  

  ▲福嚴寺簡單樸素的三門。
  
  離開南台寺,登車前往距離一公里處的福嚴寺,該寺現任住持是年僅三十三歲的大岳法師,他帶著住眾和信眾在三門口迎接我們。這個三門相當簡單,只是一樓 兩柱一門,門楣上的匾額寫著「天下法院」四個字。兩側的楹聯各為四字,分別是「六朝古剎」、「七祖道場」。所謂六朝古剎是指這座寺院建於陳朝臨海王光大元 年(五六七年),是慧思禪師進入南嶽時,初建的般若寺,又名為般若禪林。後來到了唐玄宗開元年間(七一三-七四一年),禪宗第七祖懷讓禪師來到南嶽後便駐 錫於此,故名七祖道場。他和馬祖道一磨鏡的公案,也發生在這個階段,而當時馬祖的落腳處,即名「傳法院」,故有「天下法院」之稱。這就開門見山地告訴我 們,此寺和禪宗及天台宗的關係。
  
  至於為什麼稱為「福嚴寺」?據說北宋太平興國年間(九七六-九八四年),有一位福嚴和尚來到此處,增修寺院,種植杉木十萬株,因此更名為福嚴寺,而沿 用迄今。到目前為止,該寺的建築物有大殿、法堂、雲水堂、齋堂、祖堂、方丈室,還有一個屬於南嶽特色的「嶽神殿」;據說當初是慧思禪師向嶽神借來這一塊 地,寺成之後,就有了這座嶽神殿。
  
  像今天這樣的規模,據說是從清朝同治年間(一八六二-一八七○年),由朝廷重修的,然後一直保存到今天為止。寺院範圍雖然不大,但是也有五進,第一進 是三門,第二進客堂,第三進嶽神殿,第四進大雄寶殿,第五進說法堂。因為是依山而建,佔地面積約二千六百平方公尺,建築物分成幾個梯次拾階而上。後面的祖 堂和大殿之間,距離相當近,似乎只有一線間隔,卻有高低兩個落差。在門楣上掛著一塊金字匾額,寫著「五葉流芳」四個大字,可見福嚴寺既和南嶽懷讓有關,又 與石頭希遷有關,他們兩人和南嶽都有很深的淵源。而希遷的南台寺距離福嚴寺也只有短短的一段山路,把它們說成相關也不無道理。寺內年代最久的紀念物,應該 是右側門外的一棵古銀杏樹,樹幹直徑有一‧七公尺,枝葉已歷無數次的枯榮,現在還是生機勃勃。據說那是慧思禪師親手所植,已有一千四百三十多年的樹齡了。
  

  

  ▲慧思禪師親植的銀杏樹,樹齡高達一千四百三十多年。
  
  大岳法師雖然年輕,卻寫了一手好字,為了我的到訪,他特地花了好幾個小時,用大楷毛筆,長幅宣紙,寫了一卷《心經》相贈,筆筆工整,已有相當的火候。 因為他喜歡寫字,也要我獻醜留下幾個字,只好當場揮毫寫了「二諦融通」四個大字。可是因為是在旅途中,體力不濟,手腕無力,寫出來的字真不像字。
  
  關於慧思禪師在南嶽的狀況,因為我的碩士論文就是研究他的著作《大乘止觀法門》,所以對他的生平和思想也曾經做過研究。在他寫的〈立誓願文〉中,說自 己是生於大魏國南豫州汝陽郡武津縣,十五歲出家之後,五年之間專誦《法華經》,後來遇到慧文禪師,秉授禪法,晝夜研磨,不敢懈怠,因此得力而開悟。
  

  

  ▲福嚴寺方丈大岳法師(中)特贈手寫的《心經》。
  
  在《佛祖統紀》卷六,對於慧思禪師也有這樣的記載:
  
  晝則驅馳僧事,夜則坐禪達旦。始三七日,初發少靜,現見一生善惡業相。轉復勇猛,禪障忽起,四肢緩弱,身不隨心,即自觀察:我今病者,皆從業生,業由 心起,本無外境,反見心源,業非可得。遂動八觸,發根本禪,因見三生行道之迹。夏竟受歲,將欲上堂,乃感歎曰:「昔佛在世,九旬究滿證道者多,吾今虛受法 歲,內愧深矣。」將放身倚壁,豁然大悟法華三昧。自是之後,所未聞經,不疑自解。
  
  從這一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到他修行的過程。白天他為常住僧團的事務而忙碌,晚上則整夜打坐,每天如此,經過二十一天,就見到了自己一生善惡的種種造作 現象。接著繼續用功,就發生了禪病的障礙,以致身不隨心,然後就觀他自己的病障,都是從業而生,業是由心而起;反過來觀看心的源頭,心亡業消,就得了根本 禪。他是從定中看到他自己在南嶽修行三生的往事;在本書第八章,敘述慧思事蹟時,所說「三生石」及「三生塔」的故事,根源即出於此。就這樣過了一個結夏安 居,他發覺自己沒有真正的悟道,覺得非常慚愧;這個念頭起了以後,他就把身體靠著牆壁,忽然大悟,而得法華三昧。
  
  慧思禪師的毅力、願力,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尤其是他「晝則驅馳僧事,夜則坐禪達旦」,終於悟入三昧,最使我服膺。
  
  我本人雖然沒有辦法跟慧思禪師相比,但是我一生多病,業障很重,生來就是個勞碌命。我從禪修得到一個入處,是在軍中工作非常吃重的時候。無分白天、夜 晚,每天二十四小時都要分三班來輪流值班。當時我身體多病,工作又忙,卻仍舊每天抽空看經、拜佛、打坐,全心投入,鍥而不捨。因此,當我讀到慧思禪師的這 一段記事,很是受用。我的宗教經驗,並不是在山裡閉關才發生的;我的學佛基礎,也不是到了東京留學才建立起來的,這也就是我為什麼會說「忙人時間最多,勤 勞健康最好」這兩句話的原因了。
  
  從慧思禪師的經歷來看,他在開悟之後,就展開了行化的工作,從河南的兗州、湖北的郢州,又到了河南的光州,天台智者大師就是在光州的大蘇山親近他的。 當他有了進入法華三昧的修證經驗之後,聲望遠聞,從學之徒雲集而至。所謂名大招嫉,妒其德望而妄加謗難的事件,也多了起來。但他總是百折不撓地設法度過難 關。一直到了陳海臨王光大二年(五六八年),慧思禪師五十四歲時的六月二十一日,才初入南嶽衡山。
  
  前面說到慧思禪師是光大元年初到衡山的,但是根據我對資料的查考,應該是光大二年比較正確。有關這項記載的文獻,我見到共有七種,其中四種是說光大二 年,兩種是說光大元年,一種說是光大六年,這個「六」字可能是「元」字的筆誤。也可以說,主張光大二年的有四種資料,主張光大元年的只有三種資料。慧思禪 師在南嶽住了十年,古來各家的定說,都說他是六十三歲在陳宣帝的太建九年(五七七年)圓寂於南嶽的,由於中國歲數和年代的習慣算法,是頭尾都計算的。以此 推算,應該還是光大二年圓寂為正確。
  
  這次我親自到了南嶽的福嚴寺,慧思禪師雖然離開人世已經一千四百二十五年了,他所遺留的文物,除了三生塔和古銀杏可供我們憑弔之外,只有那個自然環 境,能使我們溫習一下當年慧思禪師在這裡行道、弘化、度眾生的悲心弘願。而像他這麼一位在歷史上有大影響力的禪師,也不以為已經超凡入聖,當他的弟子智顗 問他:「所證是十地耶?」他說:「吾一生望入銅輪(相當於天台圓教的十住位),以領徒太早,損己益他,但居鐵輪耳(相當於天台的六根清淨位,即是圓教的十 信位)。」(見於《佛祖統記》卷六)
  
  從以上所見,也使得我們非常的感動。他把他的修證果位,很清楚的告訴我們,他不僅未進入十地,也未進入初地,僅相當於天台圓教的十信位、別教的三賢 位。在天台的六即佛之中,屬於相似即,也就是說,他尚是凡夫,未入聖位。由於他的慈悲心切,自己得到一些佛法利益之後,馬上就去弘法利生,所以叫做「損己 益他」,這也就是「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大菩提心。此對我們,具有很大的啟發。雖然在他四十四歲那一年所寫的〈立誓願文〉中,主張:「應當 念本願,捨諸有為事,名聞及利養,乃至惡弟子,內外悉應捨。」又說:「若不自證,何能度人?先學已證,然後得行,自求道果。」那是因為在他三十九歲時,遇 到有人在他們的食物中下了劇毒,他自己吃了之後,害了一場大病,經過七天幾乎死去,而向十方諸佛懺悔,念「般若波羅蜜多」,才得不死。而其他三人吃了殘 食,全都死了。而下毒的人,就是聽他講「摩訶衍義」的其中五人。所以要說:「具足神通力,可化眾生耳。」只緣他無神通力,所以度化不了這些人。
  
  總之,慧思禪師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很大,除因他的著作豐富,修證踏實外,在他一生中所培養的名德法匠,有史可稽者就超過十人,可見他是一位勤於弘化的一代大師。而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天台宗的大成者-智顗禪師。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一、籌備了三年
第3頁:二、出發前的叮嚀 第4頁:三、抵達廣州市
第5頁:四、六祖落髮的光孝寺 第6頁:五、韶關曹溪的南華禪寺
第7頁:六、乳源雲門山的大覺禪寺 第8頁:七、壽比南山的祝聖寺
第9頁:八、南嶽名享中日兩國 第10頁:九、懷讓磨鏡台‧石頭南台寺
第11頁:一○、天台及禪宗的祖庭福嚴寺 第12頁:一一、長沙市的麓山寺
第13頁:一二、豪華的神農大酒店 第14頁:一三、瀏陽大瑤的石霜寺
第15頁:一四、青原山的淨居寺 第16頁:一五、洪州宗的本道場佑民寺
第17頁:一六、佑民寺的制度規約 第18頁:一七、洞山的普利禪寺
第19頁:一八、百丈山的百丈禪寺 第20頁:一九、馬祖的道場寶峰禪寺
第21頁:二○、雲居山的真如禪寺 第22頁:二一、九江市區的能仁寺
第23頁:二二、江西廬山的大林寺 第24頁:二三、蓮宗初祖的東林寺
第25頁:二四、慧遠塔院‧西林寺 第26頁:二五、禪宗四祖的正覺禪寺
第27頁:二六、未上五祖山,去到三祖寺 第28頁:二七、從合肥到福州
第29頁:二八、福清市黃檗山的萬福寺 第30頁:二九、福州怡山的西禪寺
第31頁:三○、接見貴賓、記者與關懷團員 第32頁:三一、閩侯雪峰山的崇聖禪寺
第33頁:三二、石鼓山的湧泉寺 第34頁:三三、莆田南山的廣化寺
第35頁:三四、泉州的開元寺 第36頁:三五、圓緣晚會
第37頁:三六、廈門的南普陀寺 第38頁:【附錄一】參訪路線圖
第39頁:【附錄二】禪宗祖庭系統表 第40頁:【附錄三】近代諸位大師相關道場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3)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3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5-3-20 13:27:03
太有回憶了!
第 2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2-12-28 17:23:05
汗,黄檗和香椿真的不是同一个东西:香椿:无患子目楝科香椿属香椿种;黄檗:芸香科,黄檗属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8-3 23:31:23
哈哈,在被洞山普利寺监院后,今天又被已寂之大德秘书长。我不知道当说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