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淨空法師會本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淨空法師會本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三)

[日期:2010-12-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會本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明古杭雲棲寺沙門袾宏述

明古杭雲棲寺古德演義

民國華藏蓮社淨空會本

佛說阿彌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三

三天樂雨華四  初天樂。二金地。三雨華。四總結

初天樂

【經】又舍利弗。彼佛國土。常作天樂。

【疏】上敘寶池。此談金地之上。華樂交輝也。天樂者。異世樂故。常作者。無間歇故。

【演】華樂交輝。華。有天花樹花。樂。有天作自作。

【鈔】異世樂者。大本云。第一四天王天。及諸天人。百千香華。百千音樂。以供養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於是第二忉利天王。欲界諸天。以至第七梵天。一切諸天。香華音樂。轉相倍勝。又云。亦有自然萬種伎樂。無非法音。清暢哀亮。微妙和雅。一切音聲。所不能及。觀經云。無量諸天。作天伎樂。又有樂器懸處虛空。如天寶幢。不鼓自鳴。以是天人所作之樂。非人間所有。故云異世樂也。

【演】初引大本。是諸天所作。次引。是虛空自作。三引觀經。雙具天作自作。以是下。結歸異世樂也。

清暢。是不澀。哀亮。是不滯。微妙。是不麤。和雅。是不俗。

【鈔】無間歇者。世樂須人。有作有輟。天樂自鳴。故云常作也。今人念佛。臨終之日。天樂迎空。正唯淨土常作天樂故。

【疏】稱理。則自性萬德和融。是天樂義。

【演】樂可以養人之性情。而蕩滌其邪穢。消融其渣滓。是有和融之義。

【鈔】自性如實空。則不立一塵。如實不空。則交羅萬德。

【演】如實空。如實不空。即起信心真如門。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如。謂真如。實。謂實相。如實空者。謂此真如實相之中。空無妄染。非謂如實自空。此則如實之空也。不空有二義。一異妄無體故。二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鈔】調和而克諧不悖。融液而一味無乖。

【演】調和而克諧不悖者。舜典云。八音克諧。無相奪倫。今茲萬德亦然。常樂我淨。不悖真實識知。遍照法界。不悖清涼不變。不離。不斷。不異。不思議。即克諧不悖也。融液而一味無乖者。清濁高下。如五味之相濟而後和。今茲萬德亦然。雖實有此諸功德義。而無差別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也。

【鈔】忍進相與低昂。則塤嗚篪奏。

【演】忍進相與低昂者。忍進。六度之二也。忍者。惡罵捶打。皆悉能忍。猶如大地。猶如橋梁。任一切踐踏。而不起一念。故曰低。進者。曉夜忘疲。精進不懈。猶如一人與萬人敵。勇猛直前。故曰昂。言相與者。正忍辱時。正精進。愈精進時。愈忍辱也。  塤鳴箎奏者。塤。土為之。箎。竹為之。二器互相唱和。詩云。伯氏吹塤。仲氏吹箎。今此忍進。低昂互造。如塤箎之互為高下也。

【鈔】止觀雙成定慧。則玉振金聲。

【演】止觀雙成定慧者。止觀是因。定慧是果。止者。止其散。止之既久。則成定。觀者。觀其昏。觀之既久。則成慧。曰雙成者。因中止觀雙修。果上定慧不二。玉振金聲者。金。鐘也。聲。宣也。八音未作。則先擊鎛鐘。以宣其聲。玉。磬也。振。收也。俟其既闋。後擊特磬。以收其韻。今茲禪定。如彼玉振。今茲觀慧。如彼金聲。迭相始終也。

【鈔】慈悲。則哀矣不傷。喜捨。則樂而不泆。

【演】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也。慈者。與眾生樂。悲者。拔眾生苦。喜者。喜眾生離苦

得樂也。捨者。一法不著。萬緣皆捨也。哀而不傷樂而不泆者。詩人言文王未得后妃。則寤寐反側以求之。是哀其所當哀。不害於和也。既得后妃。則琴瑟鐘鼓以樂之。是樂其所當樂。不失其正也。今茲慈悲。乃無緣之慈悲。非愛見之慈悲。喜捨。乃性德之喜捨。非情識之喜捨。何傷何泆。

【鈔】如斯天樂。非唯不鼓。兼復無聲。羽寂宮沈。響天震地。

【演】非唯不鼓兼復無聲者。觀經云。如天寶幢。不鼓自鳴。今乃非唯不鼓自鳴。兼復無聲可聽。自性之樂。非五眼能窺。二聽所聞故。

羽寂宮沈響天震地者。宮羽。五音之二。雖五音沈寂。吼動乾坤。古云。沈沈寂寂絕施為。觸著無端吼似雷。是也。

二金地

【經】黃金為地。

【疏】此躡前起後。謂極樂世界。上則樂作於天。下則金嚴其地。而居此黃金地上。不獨耳聞天樂。亦且眼見天華也。黃金者。謂琉璃地上。間以黃金。然亦眾寶無定。

【鈔】間以黃金者。如觀經云。見琉璃地。內外映徹。下有金剛七寶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棱。百寶所成。一一寶珠放千光明。一一光明八萬四千色。映琉璃地。如億千日。琉璃地上。以黃金繩。雜廁間錯。界以七寶。分齊分明。據此。則地本琉璃。而黃金者。又地面之莊嚴也。大本云。彼剎自然七寶。體性溫柔。相間為地。或純一寶。光色晃耀。超越十方。恢廓曠蕩。不可窮盡。地皆平正。無有須彌及諸山海坑坎井谷幽暗之所。據此。則亦可專以黃金為地。良繇彼國廣大。非止一隅。黃金琉璃。且以一寶二寶言之。眾寶為之。當亦無盡。

【演】下有金剛等。是明地下莊嚴。琉璃地上等。是明地上莊嚴。

【疏】稱理。則自性真如平等。是金地義。

【鈔】真如。則無雜無穢。無變無遷。歷萬劫而常新。平等。則不增不減。不高不下。為千聖所共履。

【演】無雜無穢。是真義。無變無遷。是如義。萬劫常新。是金義。不增不減。是平義。不高不下。是等義。千聖共履。是地義。

【鈔】毗舍如來。謂當平心地。則世界平。如舍利弗。心有高下。乃見丘陵坑坎是也。是故人人行處是黃金。何待如來以足指按地。

【演】毘舍下。是引證。楞嚴云。持地菩薩。於普光佛時。為比丘。平填道路。至毘舍如來時。因國大王。設齋延佛。爾時菩薩。平地待佛。佛摩頂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

維摩云。舍利弗言。我見土石諸山。穢惡充滿。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淨耳。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時大千世界珍寶嚴飾。

三雨華三  初天雨妙華。二持以供佛。三供已自適

初天雨妙華

【經】晝夜六時。雨天曼陀羅華。

【疏】言此黃金地上。常雨天華也。彼無須彌日月。而言六時者。以華鳥為候也。盧山蓮漏。蓋倣此意。

【鈔】此土日月旋環。違須彌而分晝夜。如贍部正當須彌之南。晝則始東洲半。經乎南洲。終西州半。夜則始西洲半。經乎北洲。終東洲半。配十二支。六時成晝。六時成夜。為一日也。

【演】晝則始東洲半六句。言日之旋環也。古云。南贍部洲日當午。北俱盧洲打三鼓。

東勝神州日將晡。西牛貨洲開門戶。是也。

【鈔】彼國既無須彌。又無日月。常明不昏。晝夜無辨。唯以華開鳥鳴而為晝。華合鳥棲而為夜也。然日月有無。諸本不同。漢譯云。日月處空。吳譯仍漢。王氏復云處空而不運轉。曹魏不言有無。元魏及宋。直云無有。若和會之。當是日月雖存。以佛及聖眾。光明掩映。與無同耳。而以理揆之。無者為正。何者。忉利而上。尚不假日月為明。何況極樂。或漢譯日月上。缺無有二字。未可知也。高明更詳之。蓮漏者。遠祖於盧山。集眾念佛。刻木為蓮。具十二葉。引流泉入池。每度一時。水激一葉。晝夜六時。禪誦不輟。與會諸賢。往生甚眾。今人六時淨業。本於遠祖。遠祖本此。

【疏】曼陀羅。天華名也。此云適意。又云白華。天雨者。讚歎道德。如空生帝釋事。

【鈔】白華者。天華多種。如曼殊沙。則云赤華。今止白華。文省便也。亦可西方屬金。取自業義。適意者。天華妙好。適悅人意也。大本云。一切諸天。皆賚天上百千華香。來供彼佛。及諸菩薩聲聞之眾是也。讚歎者。世人行善。諸天歡喜。何況彼國。如來菩薩賢聖上善之所集會。讚歎雨華。理固應爾。

【演】世人行善諸天歡喜者。以人修戒善。則天多眷屬。天喜眷屬。故生喜也。又諸天皆好善。人修善。則上合天心。故喜也。

【鈔】如空生帝釋者。須菩提宴坐。帝釋散華。須菩提問。空中散華。當是何人。答曰。我乃天帝。以尊者善說般若故。是知淨土往生之眾。一心不亂。則諸念不生。萬法空寂。即是善說般若。感動諸天。又何疑哉。

【疏】又華有二種。一者天華。二者樹華。今是天華。以天攝樹故。

【鈔】天華者。從天而下。義如前釋。樹華者。大本云。四方自然風起。出五百音聲。吹諸樹華。華生異香。隨風四散。散諸菩薩聲聞大眾。華墮地者。積厚四寸。極目明麗。芳香無比。及至小萎。自然亂風吹去。是彼土亦雨樹華。故曰以天攝樹。

【演】及至小萎亂風吹去者。法華云。香風吹萎花。更雨新好者。是也。或難曰。極樂所有花木。皆七寶成。不以春生。不以秋瘁。今乃萎者。何也。答。此有二義。一者隨順此方故。二者是表法故。以花表菩薩之因行。稍有懈怠。如花之小萎。則鼓以般若之風。去其懈怠。重加精進。如吹去萎花更雨新好也。

【疏】稱理。則自性開覺。是華義。

【演】自性開覺是華義者。以圓覺之心。如花開。明照十方剎故。佛地論云。如大夢覺。如蓮華開。是也。

【鈔】自性在迷。如華尚蕊。自性忽悟。如華正開。又妙色煥爛。不繪而成。妙香馥郁。不行而至。華雨自空。不種而生。不採而下。自性神靈通達。亦復如是。

【演】如花尚蕊者。迷則一無所覺故。如花正開者。悟則萬法朗然故。

神靈通達。亦復如是者。以十法界依正色心。循業發現。無主持者。無造作者。無分析者。皆自性任運。不思議之無作妙用如是也。

二持以供佛

【經】其土眾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即以食時。還到本國。

【演】前經文云。過十萬億佛土。今經文亦云。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則知十萬億者。是表數之極多。猶華嚴之以十表無盡也。

【疏】此言天所雨華。眾生持取供佛也。眾生者。除佛而言也。清旦者。六時之一也。衣械者。盛華之器也。供畢還國。猶在食時。以神足故。

【演】眾生持取供佛。亦可約理。如華嚴。以萬行因花。莊嚴一乘妙果。以眾生屬因。佛屬果故。

【鈔】除佛者。唯佛一人。獨稱大覺。菩薩而下。以至往生彼國初心凡夫。皆名眾生也。以生佛相對故。六時之一者。清旦。於晝時為最先。以旦供佛。表至敬也。又旦是夜氣清明之際。清旦供佛。取心淨也。彼國眾生。雖晝夜一心。固無清濁。而未登佛地。猶有無明。觸事涉緣。不無少動。亦以平旦號清明心。亦可隨順此方言清旦也。常者。日日恆然。不疲厭故。各者。人人皆然。無勤惰故。盛華器者。真諦謂衣械為外國盛華之器。或言衣襟。亦以襟盛華也。他方。自本國而他方也。不言本國者。文省也。十萬億佛。一佛一大千土。言廣遠也。食時者。晨齋時也。清旦至於晨齋。為時至少。以至少時。供至多佛。明其速也。如大本言。諸大菩薩。承佛威神。一食之頃。遍至十方無量世界。供養諸佛。華香伎樂。衣蓋幢旛。無數供具。若欲獻華。則於空中化成華蓋。周四十里。乃至六百八百里。各隨大小。停於空中。勢皆下向。以成供養。復以妙音。歌歎佛德。聽受經法。既供養已。忽然輕舉。還到本國。猶為未食之前。據此。則有種種諸供養具。又化華成蓋。又供畢聽法。今止言以華供養。皆文省也。神足者。如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皆得神足。如一念頃。過百千萬億那由他世界。又願云。即得宿命。又云天眼。又云天耳。又云他心。則生彼國者。六通自在。不止飛行。今不言者。亦文省也。

【疏】按此神足。住位。行位菩薩所有。如華嚴中說。

【鈔】華嚴經云。八住菩薩。一剎那頃。遊行無數世界。又十行頌云。佛剎無邊無有數。無量諸佛在其中。菩薩於彼悉現前。親近供養生尊重。則今之神足。豈易及哉。問。此於三種意生身。當屬何等。答。楞伽三種。分屬聲聞菩薩大聖。則生彼國者。隨其所修。各有所證。如九品例。

【演】三種意生身者。一入三昧樂意生身。屬聲聞。二覺法自性性意生身。屬菩薩。三種類俱生無行作意生身。屬佛。謂之意生者。喻如意去。速疾無礙也。

入三昧樂者。謂從三昧中。發起神通之用。覺法自性者。覺諸法自性。從此自性發起妙用。即名意生身。種類者。十法界依正色心。俱在我一念心中顯現。本無遷流之行。亦無有為之作。

【疏】稱理。則自性自嚴。是盛華供養義。自性自遍。是十萬億佛義。自性自空。是食時還義。自性自住。是本國義。

【演】佛真法身。猶若虛空。孰受供養。故自性自嚴。是盛花供養義。法身無為。不墮諸數。何云十萬億。故自性自遍。是十萬億義。心體不動。本絕去來。何云時還。故自性自空。是食時還義。心體遍周。本無對待。何云本國。故自性自住。是本國義。

【鈔】自嚴者。心本具含萬德。還以萬德嚴心。德無所德。嚴無所嚴。是真供養。思益經云。誰能供養佛。通達無生者。寶雨經云。如理思惟。即是供養如來。是也。

【演】心本具含萬德還以萬德嚴心者。所謂自體有大智慧光明義。遍照法界義。真實識知義。常樂我淨義等。即以所含之萬德。嚴我能含之一心。德無所德嚴無所嚴者。以對恒沙煩惱。顯恒沙性德。自性之煩惱本空。德從何立。則德無所德。既以即心之德。嚴此即德之心。全心即德。則嚴無所嚴。心德兩忘。能所不立。一念不生。是真供養也。誰能供養佛通達無生者。佛者。覺也。覺體無生。不達無生。何處覓佛。故唯寂滅現前。乃能同佛慈力。不然。以生滅心。著相覓佛。隨逐妄緣。非真供養故。

如理思惟。即是供養如來者。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不思真如之義。不能供養如來故。真如非有。不以有思。真如非無。不以無思。真如非亦有亦無。不以雙亦思。真如非非有非無。不以雙非思。離四句。絕百非思。思至無思。思盡還源。方名親供養如來也。

【鈔】自遍者。以心遍一切處。即是一一承事。無空過者。故維摩經言。無前無後。一時供養。

【演】無前無後一時供養者。維摩經善德長者言。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期滿七日。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財施會為。我言居士。何為法施之會。詰言。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釋曰。夫以方會人。不可以一息期。以財濟物。不可以一時周。是以會通無隅者。彌綸而不漏。法澤冥被者。不易時而同覆。故能即無疆為一會。而道無不潤也。

【鈔】自空者。心體本空。空無來往。是故以食時還。聊對此方跋涉耳。實則不越剎那。還國已竟。

【演】心體本空者。以心無形相。十方求之。終不可得故。空無來往者。畢竟空中。無形無住。無處無著。不動不起故。

【鈔】自住者。心源湛寂。常住不遷。是當人故鄉田地。安身立命處。金剛經還至本處。即此經還到本國也。此之謂務本。

【演】心源湛寂常住不遷者。心源。謂染心之源。即性淨也。又麤相之源。即生相也。此在佛地。方了其源。若法身大士。覺未至源。猶有生相。動彼靜心。業識起滅。故不云常住。至生相都盡。無明風止。性海浪歇。湛然常住也。然此是約生滅門說。若約真如門。則從本以來。離諸名相。無有變異。不可破壞。湛然常住也。

金剛本處。即此經本國者。如起信言本覺。楞嚴言本心。梵網言本源。圓覺言本際。皆指自性而言也。本處本國。何獨不然。此之謂務本者。論語謂。君子務本。然彼以孝悌為本。未真務本也。必也了萬法之非真。達本源之一致。蕩生滅之妄計。會常住之真心。返本還源。為真務本也。

三供已自適

【經】飯食經行。

【疏】承上食時。故次言食。經行者。循環不斷義。返已而食。食已而行。彷徉自適也。

【鈔】飯食者。大本云。諸往生者。其飯食時。銀缽金缽。種種寶缽。隨意現前。百味飲食。充滿其中。酸鹹甘淡。各如所願。不餘不缺。不以美故。過量而食。食已自消。而無遺滓。或見色聞香。意以為食。自然飽適。無所味著。身心輕利。食畢化去。時至復現。循環者。如經貫緯。絡繹連繇。往來無已也。食已而行。一以調身。使無凝滯。一

以調心。使不放逸也。彷徉者。優遊自得意。世人食已。非奔走塵務。則增長睡眠。彼國飯食經行。解脫之風。逍遙之狀。可想見也。

【疏】唯言飯食。不及衣等。唯言經行。不及坐等。亦文省故。

【鈔】衣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所欲衣服。隨念即至。不假裁縫擣染浣濯。又復有無量上妙衣服。寶冠環釧。耳璫瓔珞。華鬘帶鎖。諸寶莊嚴。百千妙色。自然在身。又云。復有無量如意妙香。塗香末香。其香普熏彼佛國界。故不言衣。以食攝衣。及一切資生之具故。不及坐者。教開四種三昧。一曰常行。二曰常坐。三曰半行半坐。四曰非行非坐。就此文中。則唯第一。然二部中。皆言往生者。坐蓮華中。般舟三昧則復言立。當知以行攝坐。及四威儀故。

【演】教開四種三昧。一曰常行者。出般舟。三昧經。亦名佛立三昧。成時。見十方佛在空中立。以九十日為一期。二曰常坐者。出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亦名一行三昧。唯專念法界故也。亦以九十日為一期。三曰半行半坐者。出法華方等二經。法華三七日為一期。方等不限時節。四非行非坐者。亦名隨自意。意起即觀故也。方法出請觀音等諸大乘經。通於四儀。及諸作務。公私忽遽。亦不礙脩也。

【疏】稱理。則自性常定。是飯食義。自性常慧。是經行義。

【演】自性常定者。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又云。心地無散自性定。自性常慧者。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又云。心地無痴自性慧。

【鈔】禪悅為食。故定有食義。智能運轉。故慧有行義。如論頌云。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又佛地論。淨土中諸佛菩薩。能說能受大乘法味。又正體智受真如味。能住持身命。使不斷壞。長養萬法。故名為食。

【演】禪悅為食定有食義者。禪定資神。輕安適悅故。智能運轉慧有行義者。智體無住。運用活潑故。

如論之論。是往生論。如論頌云下。是引證。食有六段。行有一段。諸佛菩薩能說能受者。非諸佛不能說。以具四無礙辯。得大無畏故。非菩薩不能受。以最極利根。堪能擔荷故。

又正體智受真如味者。正體智。即根本智。亦名如理智。此智能證真如。如空合空。似水投水。理智一如。長無斷絕。從體起用。長養萬法。如食之能持色身長養萬事也。

【鈔】又阿含唯識等。說出世五食。一禪悅。二願。三念。四解脫。五法喜。謂禪定資神。輕安適悅。即為食義。願力持法。法身增長。即為食義。念力明記。聖道現前。即為食義。解脫除障。居然資益。即為食義。法喜內充。極喜樂故。即為食義。今止言定者。舉一兼四。禪定之中。無不攝故。

【演】禪定資神下。次第釋前五食。  食有資悅義。今禪定持心。遠離麤重。悅體舒神。即為食義。食有增長義。今願力堅強。執持正法。法身增長。即為食義。食能成辦諸事。今念力能明記不忘。成辦聖道。即為食義。食能解除飢渴。今解脫能斷除三障。資益法身。即為食義。食能暢悅身心。今法喜能得大歡喜。飽滿充足。即為食義。

【鈔】維摩經云。未發大乘意。食此食者。至發意乃消。已發意者。得無生忍已乃消。得忍者。至一生補處乃消。華嚴具足優婆夷云。一生所繫菩薩。食我食者。皆於菩提樹下成等正覺。皆自性真如無盡之理而為食也。

【演】未發大乘意。是未入正定聚眾生。修行信心者。已發意。是信成就發心以後三賢菩薩。得忍者。是證發心十地菩薩。一生補處。即等覺是。食此食者。皆摶真如之理以為食也。問。既曰真如之理為食。而真如一味平等。無增無減。萬古不磨。而文中深淺階位。屢食屢消者。何也。答。真如雖曰一味。萬古不磨。而乃隨智淺深。以下位未證上位理時。則一心緣此理境。名食此食。已證此理時。則此理化為烏有。名曰乃消。如人未至廬山。則有廬山可緣。已至廬山。則廬山化為烏有。故曰不見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也。

【鈔】經行者。持世經云。如來行處。是無行處。無行處者。真慧也。故知拈匙放箸。口口不離。舉足動身。步步踏著。何得埋頭喫飯。空過一生。翫水觀山。徒勞萬里。

【演】如來行處是無行處者。行者。心行乎境也。凡夫行有。二乘行空。大乘菩薩行中道。如來則有處全空。非行有也。空處全有。不行空也。中道即二邊。不行中也。離四句行。絕百非行。威音那畔行。法身向上行。不可行處行也。故知下。結勸。

四總結

【經】舍利弗。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天樂天華等。種種莊嚴。皆本佛願行功德所成就也。

【鈔】願者。如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自地以上。皆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又願云。我作佛時。十方無央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然燈散華。又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以香華等種種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養諸佛。一食之頃。即可遍至。又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欲食之時。寶缽之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自去。今來成佛。一一所願。皆悉成就。行者。如大本云。法藏比丘既發願已。天雨妙華。而散其上。又云。或為比丘。或為天王。或為輪王。或為大臣。恆往佛所。承事供養。又云。手中常出衣服飲食。幢旛寶蓋。一切音樂。今來成佛。如上天樂天華等報。自合成就。

四化禽風樹三  初化禽演法。二風樹渲法。三缽結二嚴。

 

初化禽演法二  初正示法音。二釋無惡道。

 

初正示法音二  初宣言。二獲益。

初宣音

【經】復次舍利弗。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是諸眾鳥。晝夜六時。出和雅音。其音演暢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如是等法。

【疏】上言諸天獻瑞。此言禽樹成音。又上言供養之勝。今言聞法之勝也。種種言非一。奇妙言異常。雜色言美觀。白鶴等者。多種中舉一二也。白鶴。孔雀。鸚鵡。常見可知。舍利解見前文。迦陵頻伽。此云妙音。共命。一云命命。如是種種。悉皆奇妙。非凡鳥比。

【鈔】奇妙者。形殊眾鳥名奇。音能說法名妙。白鶴者。此土鶴有四種。玄黃蒼白。以白為勝。然鶴雖白。自無純白。非真白鶴也。孔雀。鸚鵡。皆此土所貴。故獨舉也。頻伽。此云妙音。未出殼時。已有音聲超眾鳥故。正法念處經云。此鳥音聲。若人若天。緊那羅等。無能及者。唯除如來。故云妙音。共命。亦云命命。亦云生生。梵語耆婆耆婆迦。二首一身。報同識異。謂是釋迦調達宿因。又雪山有二頭鳥。一曰迦婁嗏。一曰優波迦婁嗏。是也。彷彿如二頭之蛇。九頭之鳥。千頭之魚。今刻繪作人身二首。恐非也。

【演】釋迦調達宿因者。釋迦佛與調達。往昔為共命鳥。一為調達者睡。一為釋迦者醒。醒者因取香果而食。香氣芬然。睡者覺而惡曰。何瞞我而食也。吾當以毒果害之。遂食毒果。二命俱喪。

【鈔】上文數鳥。四通震旦。二局西乾。在此土者。已稱珍異。若在彼國。形體色音。轉更奇妙。今姑取名同。而實則異。例如欄網行樹等。皆以寶成。非人世所有也。舉一二者。多不悉陳。如觀經中有鳧鴈及鴛鴦等。今以少攝多。亦文省也。

【疏】然此土諸鳥。唯鸚鵡解作人言。而亦僅稱學語。彼國則晝夜出音。且和且雅。為能演暢根力覺道一切道品。非漫鳴也。

【鈔】僅稱學語者。謂但依人語。未能知義。禮記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則人道未通。何況佛法。鸚鵡且然。餘可知矣。和雅者。和與暴對。如鴟鴉等。是名暴音。雅與俗對。如鶯鸝等。是名俗音。優柔平中。無有麤厲。能令聽者躁心自釋。是名和音。正大謹嚴。無有邪靡。能令聽者欲心自平。是名雅音。由之瑟尚缺於和。鄭之聲大背於雅。鳥兼二美。是黃鍾大呂所不及也。

【演】黃鍾。是陽六律之首。大呂。是陰六律之首。

【鈔】演者。張而廣之。義無盡故。暢者。敷而達之。意無滯故。如是演暢根力覺道。三十有七諸道品也。道品者。以是入道之品類故。

【疏】然此三十七品。屬小乘法。實通大乘。隨其心行。如諸經論中說。

【鈔】通大乘者。瑜伽四十四云。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種。三十七品。是其中別義。通於大小。智論云。三十七品。無所不攝。即無量道品。亦在其中。淨名云。道品是道場。又云道品是法身因。攝大乘云。道品是菩薩寶炬陀羅尼。涅槃云。若人能觀八正道。即見佛性。名得醍醐。皆約大說。

【演】大乘菩提分乃有多種者。涅槃云。三十七品。為涅槃因。非大涅槃因。無量阿僧祇道品。為大涅槃因故。

三十七品無所不攝者。以法雖同。由心成異故。如一四諦。有無量相而皆攝在四諦之中。道品亦然。但心行大小不同。而成異故。道場者。得道之處。即是道場。道品是法身因者。淨名云。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生。乃至從三十七道品生等。道品是寶炬陀羅尼者。寶炬。謂德炬。能爍破一切無明黑暗。故名寶炬。攝一切法。名陀羅尼。若人能觀八正道者。涅槃云。善男子。眾生佛性。不異諸佛。若有能修八聖道者。當知是人則得明見。善男子。雪山有草。名曰忍辱。牛若食者。即成醍醐。眾生佛性。亦復如是。

【鈔】隨心行者。如涅槃云。智有二種。一者中智。二者上智。觀諸陰苦。是名中智。分別諸陰有無量相。非聲聞緣覺所知。是名上智。則知道品是一。觀智大小。固無定也。

【演】智有二種。智字。是三十七品中之一分。分別諸陰有無量相者。有凡夫五陰。三乘五陰。諸佛五陰。凡夫五陰。分段生死也。三乘五陰。變易生死也。諸佛五陰。即真常之體。故曰因滅是色。獲得常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又復分別諸陰。有無量相。即是別教觀無量四諦。而亦可通圓人。如星羅十門。月滿三觀。得一空三昧。即得無量空三昧等。

【疏】五根者。一信。二進。三念。四定。五慧。能生聖道。故名為根。又如俱舍。具三義故。

【演】一信二進。是十一善心所攝。三念四定五慧。是五別境心所所攝。

【鈔】根有二義。一者能持義。持其所已得。而自分不失也。二者生後義。生其所未得。而勝進上求也。

【演】持其所已得者。如草木有根。則已得之枝葉花果持而不失。行人具足五根。則已得功德。亦持而不失也。生其所未得者。未生之枝葉花果。漸漸能生。行人具足五根。則未生功德。亦漸漸能生也。然始入佛法。即有信心。未有定慧。不得名根。今由前三科。則信不可拔。故得成根。下四亦然。

【鈔】言信根者。謂於諦理深忍樂欲。是名信根。此一為總。餘四承上。進根者。既信此理。勤求不息。是名為進。念根者。既求此理。念茲在玆。明記不忘。是名為念。定根者。既念此理。繫緣一境。相應不散。是名為定。慧根者。既定心在道。復正觀分明。決擇是非。是名為慧。

【演】諦理。即真俗中。以通大小乘故。

信等五法各有體用。信者。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對治不信。樂善為業。進者。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依為業。定者。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慧者。於所觀境揀擇為性。斷疑為業。

【鈔】能生聖道者。以此五法。調治其心。譬如陰陽和適。一切種子皆得發生故。俱舍三義者。俱舍論明最勝自在光顯為根。最勝者。根體勝故。自在者。根用勝故。光顯者。體用雙彰故。於中開二十二根。有信等五根故。

【演】俱舍三義。即上文二義。最勝者。即上持其所已得。而自分不失也。自在者。即上生其所未得。而勝進上求也。光顯體用雙彰者。即上即體起用。即用顯體也。二十二根者。信。進。念。定。慧。憂。喜。苦。樂。捨。眼。耳。鼻。舌。身。意。共十六根。男根。女根。未知欲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命根。

【疏】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長。具有大力。故名為力。

【鈔】力有二義。一者不為他伏。二者又能伏他。如瑜伽論。此五力者。能

於後後所證出世間法。生深勝解。難制伏故。又具大威勢。摧伏一切諸魔軍故。

【演】如瑜伽下。引證力有二義。後之所證出世法者。即覺支正道。住行向地等法。難制伏。是不為邪外所伏。此是證不為他伏也。下二句。是證又能伏他。一切諸魔。即四魔八魔等。

【鈔】信力者。深信諦理。轉更增長。能遮疑惑。不為動搖。能拒邪外。不為迷亂。能破煩惱。不為侵害故。一總餘承。如上根例。

【演】深信諦理轉更增長者。前雖具信根。若未有力。則疑惑能搖。邪外能亂。煩惱能侵。今既有力。則疑不能搖。以有信獅子。能制疑兕故。邪外不能亂。以有信珠。能清邪濁故。煩惱不能侵。以有信日。能破煩惱霜故。

【鈔】進力者。進根增長。能破身心種種懈怠。成辦出世種種事業故。

【演】進根增長者。前雖有進根。若未有力。則無始來不修三學六度。種種懈怠種子。猶能發生。墮出世種種事業。今得進力。則精進猛將。能伏懈怠魔軍。成辦三學六度諸事業故。

【鈔】念力者。念根增長。能破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故。

【演】念根增長者。前雖有念根。若未有力。則世間五欲六塵邪念猶未盡除。出世之三寶施戒等正念。猶未成就。今得念力之鎧。雖入五欲陣中。不為所損。能破種種邪念魔軍故。

【鈔】定力者。定根增長。能破一切諸雜亂想。發起事理諸禪定故。

【演】定根增長者。前雖有定根。繫緣一境。若未有力。則微細雜念。猶未得除。四禪八定。九次第定。十六特勝等。事理諸禪。猶未發起。今既得力。則定能澄清亂想之垢。能現諸禪之珠故。又不明諦理。但得世間禪。名曰事禪。深明諦理。得出世間禪。及出世上上禪。名曰理禪。又小乘緣空直入。乃至圓人直心正念真如名曰理禪。小乘帶事兼修。乃至圓人從行託事附法。三種觀法。皆事理兼修。名事理禪。種種不一。故云諸也。

【鈔】慧力者。慧根增長。能破一切邪外等見。能斷一切偏小等執故。

【演】慧根增長者。前雖具慧根。止觀分明。決擇是非。若未有力。則九十五種邪外之見。偏乘小教權理之執。猶或現前。今既有力。則慧劍當空。一切邪外偏小之絲。無不盡斷故。

【疏】七菩提分者。即七覺支。亦繇前根力。得此慧用。謂一念。二擇法。三精進。四喜。五猗。六定。七捨。一云。一擇法。二精進。三喜。四除。五捨。六定。七念。今依後釋。

【演】七覺自體。即擇法等。此之為用。為斷見道諸邪見故。

【鈔】覺支者。覺即菩提。支即是分。謂分分隨宜而用也。繇前者。瑜伽云。諸已證入正位者。如實覺慧。用此為支。故知根力既固。後須覺慧。合宜則用。依後釋者。以天台所釋。意明顯故。又華嚴疏。亦以擇法為自體。餘分為分故。

【演】分分隨宜而用者。謂應用擇法。則用擇法。應用精進。則用精進。隨其所宜。無差謬也。

諸已證入正位者。正位。即正性。以由前根力。能破一切見執。不墮斷常。覺法正性。正性者。即四諦如實性。即用此如實覺慧。以為支分。合宜則用也。即四諦如實性者。性即苦為逼迫性。集為招感性等。如實。即是生滅。無生。無量。無作。此四各稱當教之理。名曰如實。

【鈔】一擇法者。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故。

【演】觀諸法時善能覺了揀別真偽者。四聖諦理為真。外道邪諦為偽。此二差別。在毫釐間。今觀法時。善能覺了。不以偽為真。以真為偽故。

【鈔】二精進者。修道法時。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故。

【演】善能覺了不謬行於無益苦行者。以擇法後。次即修道。故云修道法時。然外道久受勤苦。精進修行。不成聖果者。以不達真性。惟用妄識修行。名曰精進。實同懈怠。今須覺了是正是邪。勿行外道之謬行故。

【鈔】三喜者。心得法喜時。善能覺了。不隨顛倒之法而生喜故。

【演】得法喜時善能覺了等者。以既修道法。必得法喜。然果見真性。乃稱法喜。若乃認奴作郎。將彼魚目。當我明珠。則為大錯。故得法喜時。善須覺了。勿墮顛倒之法生喜故。

【鈔】四除者。除諸見煩惱時。善能覺了斷絕虛偽。不損真正善根故。

【演】除諸見煩惱時善須覺了等者。既得法喜。即斷諸見煩惱。然貪等昏煩之法。體是虛偽。故須斷除。若信等五根。及發宿世善根。乃出世真正善根。若亦斷除。錯謬非小。故須覺了真偽。勿錯謬故。

【鈔】五捨者。捨所見念著之境時。善能覺了取捨虛偽。永不追憶故。

【演】捨所見念著等者。既以除諸見煩惱。則名捨所見境捨所念著境時。然捨。乃對取而言。取既虛偽。捨豈得真。并捨亦捨。弗令追憶故。

【鈔】六定者。發諸禪定時。善能覺了諸禪虛假。不生見愛故。

【演】發諸禪定等者。既捨所見之境。則能發諸禪定。然禪悅資神。能生愛著。故須覺了禪定虛偽。以定。對動而有。動既是妄。定豈是真。勿生耽樂故。

【鈔】七念者。修出世道時。善能覺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沈沒。當念用擇進喜三支。察而起之。若心浮動。當念用除捨定三支。攝而伏之。念念調和。使中適故。

【演】修出世道時等者。既得禪定。乃修出世之道。則有二病。定勝慧。則沈。慧勝定。則浮。必須定慧均平。乃證寂照不二。故用前六支。或起或伏。俱調和中適。勿墮二病。故此覺支之用。能斷三界見惑。以為其果也。

【疏】八聖道者。亦名八正道。繇前擇法。故入正道。謂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

【演】八正道者。由前七支擇法。乃斷見惑。即入聖道。聖者。證也。故亦名正。八聖自體。即正見等。此之為用。為斷修道諸煩惱故。

【鈔】一正見者。雜集云。若覺支時。所得真覺。以慧安立。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

【演】一正見者。若修覺支。所得真覺。以智安立。我所得者。與修多羅合耶。不與修多羅合耶。必令諦理分明。無有錯謬故。

【鈔】二正思惟者。見此理時。無漏心相應。思惟籌量。為令增長入涅槃故。。演二正思惟者。雖見此理。與無漏智相應。然理性雖明。未能究竟。今則從根本智。起後得智。重慮緣真。擴充增長。入涅槃故。

【鈔】三正語者。不惟心無邪思。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住四善語故。

【演】三正語者。初見道人。尚多習氣。身三口四。未免現起。故以無漏智。攝口四業。不起妄言。綺語。兩舌。惡口。之業。令住真實。正直。柔軟。和合。之四善語故。

【鈔】四正業者。以無漏智。除身三種一切邪業。住清淨身業故。

【演】四正業者。不惟口無妄言。以無漏智。除身殺盜婬等三種身業。所謂非惟不殺不盜不婬。并殺盜婬機。亦復斷盡。身業清淨故。

【鈔】五正命者。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故。

【演】五正命者。不惟身業清淨。以無漏智。通除三業中五種邪命食。令住正命故。

五種邪者。一。為利養詐現奇特相。屬身業。二。為利養自說功德。三。占相吉凶。四。高聲現威。令人畏敬。此三屬口業。五。說得供養。以動人心。此屬意業。

【鈔】六正精進者。以無漏智。應勤行精進。趨涅槃道故。

【演】六正精進者。前既三業清淨。又除三業中種種邪命。則三業精純。乃堪進道。故念念精勤。趣涅槃道故。

【鈔】七正念者。以無漏智。於應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動失故。

【演】七正念者。前既三業精勤。一心進道。故恐於正止正觀之正道。根力覺支之助道。心有動失則忘失正念。今則以無漏智。於正於助。明記不忘。不令動失故。

【鈔】八正定者。以無漏智相應。正住於理。決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

【演】八正定者。既正念不失。復以無住之真智。住於無相之真理。決定不移故。以上約權乘釋。

【鈔】若華嚴離世間品。則八正俱菩薩道。正見者。遠離一切諸邪見故。正思惟者。捨妄分別心。隨順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薩不思議解脫門。於一三昧中。出入諸三昧故。釋云。據此文證。豈不深玄。以例推之。七覺根力三十七品。皆隨眾生因地所修。機見不同。證大證小。各有所得。

【演】華嚴下。約大乘也。

遠離一切諸邪見者。不唯外道之見。乃至偏乘小教一切見病。悉皆遠離故。捨妄分別心。隨順一切智者。不唯分別六塵為妄。乃至分別真俗。及與離二邊之中。皆妄分別。捨此分別。隨順一切種智故。

乃至者。超略之詞。若具引者。正語。則常行正語。離語四過順聖言故。正業。則恒修正業。教化眾生。令調伏故。正命。則安住正命。頭陀知足。威儀審正。隨順菩提。行四聖種。一切過失。皆遠離故。正精進。則勤修一切菩薩苦行。入佛十力無罣礙故。正念。則心常正念。悉能憶持一切言音。除滅世間散動心故。於一三昧入諸三昧者。如二十五王三昧。首楞嚴百八三昧等。互為出入。無定法故。

【疏】言如是等法者。等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成三十七品。及等餘一切法故。

【鈔】三十七品。上惟二十有五。故等以攝之。四念處者。所謂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而云念處者。以不淨。是觀身者所當念處之所也。苦無常等。亦復如是。

【演】觀身不淨有五。一。種子不淨。謂由父母赤白二滴所合成故。二。住處不淨。謂在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故。三。自體不淨。謂四大所成。設以海水傾洗此身。終無香潔故。四。外相不淨。九孔常流。種種穢惡故。五。究竟不淨。一息不來。棄捐冢間。如朽敗木故。觀受是苦者。受者。領納也。又領納有三。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觀苦受。是苦苦。樂受。是壞苦。不苦不樂受。是行苦。觀心無常者。觀現在識心。念念遷流。心心不住。轉變不一故。

觀法無我者。觀行想二陰之法。空無主宰故。

身受心法。是所觀境。不淨苦無常無我。是能觀之心。能觀之心。體實是慧。以慧觀於境。由念得住。與念相鄰近。鄰近故名念。然必觀四者。對治四倒故。謂觀身不淨。治於淨倒。觀受是苦。治於樂倒。觀心無常。治於常倒。觀法無我。治於我倒也。此次第者。從麤至細。以對治故。智論云。此身既爾不淨。眾生貪著者。以其情塵。生諸受故。計之為樂。誰受此樂。故次觀心。念念生滅。後觀二陰。皆不自在。破此四倒。行四正行。開實相門。

【鈔】四正勤者。解見前文。以生善滅惡。不懈弛故。名之為勤。勤所當勤。合於理故。名正勤也。

【演】四正勤者。四念智火。若得勤風。則無所不燒。故次辯之。此四正勤。精進為體。揀非九十五種相違之勤。故名為正。

【鈔】四如意者。亦名四神足。所謂欲如意足。心如意足。勤如意足。慧如意足。良繇念處正勤以來。精進增多。定心稍弱。修此四種定力攝心。則智定均等。能斷結使。所願皆遂。名如意足也。合此七類。則為三十七品。

【演】四如意足者。欲勤心觀也。自體即是三摩提。欲勤心觀。皆是助伴。欲謂猛利樂欲。勤。謂精進無間。心。即是定。謂專心於境。觀。即是慧。

亦名四神足者。神。即神通。足。即是定。瑜伽云。如有足者。能往能還。以騰躍勇健。能得能證世間勝法。出世間殊勝法。說名為神。彼能到此。故名為足。

【鈔】婆沙智論。皆以喻顯。念處如種子。正勤如栽植。神足如抽芽。五根如生根。五力如莖葉。覺支如開華。聖道如結果。故名道樹。餘一切法者。如四心六度。無量法門等。

【演】婆沙智論。謂婆沙論。與大智度論。

【疏】問。何不先敘念等。而首舉根。答。以重信故。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故。

【演】又上三科至此始有根力者。念慧二根。即前四念處所成。以四念處。念慧為體故。進根。即前四正勤所成。以四正勤。精進為體故。定根。即前四如意所成。如意。以三摩為自體故。若兼助體。即信進念定慧為體。以四如意足。以欲勤心觀。為助伴故。故五根五力。非離前三科別有體也。

【鈔】據七類次第。聞法先當念持。次即勤修。勤故攝心調柔。柔故成根。根增成力。乃七覺分別。八道正行。今重信者。此經以信為主。而根力二俱首信。信持餘四。是道之元。德之母也。如五位之中。信亦居初。十信之中。信亦居初。十一善法。信亦居初故。

【演】攝心調柔。即四如意足。道之元德之母者。道是佛道。佛道無上。而信為道之元。德謂功德。佛德無量。而信為德之母。五位。謂信住行向地。十信之中信亦居初者。謂十信位。始自初信心。二念心。三精進心。乃至十願心也。十一善法信亦居初者。信。慚。愧。無貪。乃至第十一不害也。

【鈔】上三科者。從念處。正勤。如意。修為至此。方得根力堅固。能使前所得法。無有退失故。又後當得法。畢竟能得。亦繇乎信。故首舉也。

【演】前所得法。即前三科。此即前文持其所已得。而自分不失也。後當得法。即七覺支八正道。此即前文。生其所未得。而勝進上求也。

【疏】稱理。則自性變化。是眾鳥義。自性出生一切法門。是根力覺道義。

【鈔】下文言彼佛變化所作。今謂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何得高推聖

境。又心地含諸種。則五根等。全體是自心培植。何得向外馳求。

【演】妙色雅音全體是自心顯現者。以自心即彌陀。彌陀即自心。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變化。即心變化也。又自心色心不二。極樂依正莊嚴。不離當人一念故。心地含諸種者。六祖傳法偈也。偈云。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全體是自心培植者。心地無疑。即是信。心地無懈。即是進。乃至心地無痴。即是慧等。

【鈔】故先德謂信心堅固。湛若虛空。即五根力。覺心不起。即七覺支。直了心性。邪正不干。即八正道。故云海生萬物。無物不海。心生萬法。無法不心。

【演】先德下。引證。謂根者。非枝葉也。力者。有力用也。若離心別求。是摘葉尋枝。非根本也。是傍他門戶。非己力也。故必消歸自心。以心萬古如如。澄湛廣大。五根五力。孰過於是。覺心不起即七覺支者。謂覺者。覺了諸法也。若起心覺境。是向外馳求。是迷昧。非覺了也。故必覺心不起。一念不生。乃真覺支。直了心性即八正道者。謂若正外有邪。正亦成邪。故云若法從待生。是法還成待。必須邪正雙忘。方名正道。

二獲益

【經】其土眾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演】皆悉念佛念法念僧。疏鈔但發明佛法僧。不發明如何念。今就鈔中約五教說三寶。則今念法。亦當有五教不同。如小教。即是有門。其念三寶。實有能念所念也。始。即空門。能念所念。一切皆空也。終。即亦有亦無門。念而不念。不念而念也。頓。即非空非有門。能所雙寂。無念不念。離念頓顯也。圓。即圓融無礙門。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一時頓念非隱顯。一切圓成無勝劣也。則知念法。深淺不同。隨機無定。然約而言之。不出事理二種。事。即念別相三寶。念佛。則常念親近。求一切智。念法。則常念修行諸波羅蜜。念僧。則常念親近學如實行也。理。即念同相三寶。覺心不起。常住第一義諦。不為二邊所動。是為念佛念法念僧。即天台大師所謂。安心不動。稱之為念也。

【疏】聞音無益。則同世音。祇取娛樂。今念三寶。正明益也。三寶者。略有三相。一住持相。二別相。三同相。可尊貴故。名之曰寶。

【鈔】住持相者。雕鑄塑寶。名為佛畫。黃卷赤軸。名為法寶。比丘五眾。和合無爭。名為僧寶。即世間三寶也。

【演】比丘五眾者。律中五人以上。同一羯磨。和合無爭。如水乳合。名和合眾。

【鈔】別相者。略有三義。一者三寶自別。二者三寶大小乘別。三者三寶名相各別。括其大意。則常身尊特。示現不同。名為佛寶。教行理果。為門不同。名為法寶。三賢十聖四果四向緣覺獨覺。階位不同。名為僧寶。即出世間三寶也。

【演】三寶大小乘別者。小乘。則丈六應身。四阿含經。四果四向。為三寶。大乘。則圓滿報身。大乘方等。三賢十聖。為三寶。

三寶名相各別者。佛有三身四教六即十義等。法有教行理果等。僧有凡夫賢聖等。

【鈔】同相者。若約五教。則一者立事就義門。

【演】一立事就義門者。三十二相。丈六金身。事相佛也。立此事相。以就覺義。以釋迦苦行成道。說法度人。自覺覺他故名佛寶。四阿含等。不談實相。唯說苦空。此事相法也。立此事相。以就軌持義。以四諦之法。亦能軌生物解。任持自性故名法寶。剃髮染衣。六和無諍。此事相僧也。立此事相。以就和合義。以雖不達實相。與理和合。而在眾無爭。互相愛敬。六和為侶。如水乳合故名僧寶。乃小教之三寶也。

【鈔】二者會事歸理門。

【演】二會事歸理者。非三十二相之佛為佛。般若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又曰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曰如來者。即諸法如義。故以如理為佛寶。法者。非以文字為法。經云。有法可說。名為謗法。無法可說。是為說法。所謂無說無聞。是名真說般若。此以如理名法寶。僧者。非以剃髮為僧。經云。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乃至阿羅漢。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亦以如理為僧寶。始教之三寶也。

【鈔】三者理事融顯門。

【演】三理事融顯門者。雖云色相不是佛。音聲亦復然。又云。亦不離色聲。見佛神通力。所謂於法不說斷滅相。名曰佛寶。雖曰。文字性空。名字亦離。又不離文字。說解脫相。以文字性空。即實相故。名為法寶。雖云預流非預流。羅漢非羅漢。又不壞僧相。善來比丘。鬚髮自落。即成沙門。名為僧寶。事不礙理。理不礙事。事理無礙。乃終教之三寶也。

【鈔】四者絕相理實門。

【演】四絕相理實門者。一念不生。即名佛寶。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所謂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若有若無。二悉皆離。乃頓教之三寶也。

【鈔】五者融通不礙門。

【演】五融通不礙門者。以前四種。前淺後深。前不攝後。後不攝前。今則舉前兼後。舉後兼前。拈一莖草即丈六金身。剖一微塵出大千經卷。普賢身相若虛空。依真而住非國土。一即是多。多即是一。頭頭涉入。剎剎圓通。乃圓教之三寶也。

【鈔】雖前淺後深。而同歸一原。括其大意。則性體靈覺。照了諸法。名為佛寶。恆沙性德。皆可軌持。名為法寶。性相不二。冥合無違。名為僧寶。即出世間最上三寶也。

【演】性體靈覺。照了諸法者。佛者覺也。真性之體靈靈不昧。了了常知。普照諸法。而無能所。自性佛也。恒沙性德。皆可軌持者。因翻彼恒沙煩惱。顯此恒沙性德。一一皆軌生物解。任持自性。自性法也。性相不二。冥合無違者。靈覺之體。即恒沙性德。恒沙性德。即靈覺之體。二而不二。自性僧也。

【鈔】尊貴者。佛兩足尊。法離欲尊。僧眾中尊。依之修行。則出三界。世間珍重。無與為伍。故名為寶。通書亦云。至尊者道。至貴者德。況三寶道德之極。豈不稱寶。

【演】法稱離欲尊者。以一切法門。能令眾生離諸惑染故。又以從來不與染法相應。不與諸塵作對故。

【疏】聞念三寶。自有四義。一者鳥音之中。讚三寶故。二者說法有方。善入人故。三者晝夜無間。熟耳根故。四者鳥尚解說。激勝心故。

【鈔】讚三寶者。雖上根力覺道。種種諸法。為品不同。約而言之。皆三寶攝。演暢此法時。或明含靈本具覺性。眾生聞者。得自本心。乃知有佛。或明性具種種諸相。眾生聞者。解入深義。乃知有法。或明性相和合不二。眾生聞者。事理無礙。乃知有僧。故念三寶。

【演】約而言之。皆三寶攝者。此三十七助道品。通大小乘。即是法寶。此助道法。以正觀為體。正觀分明。即是佛寶。此助道品以性相為用。性相不二。即是僧寶。故云皆三寶攝。又鳥音之中。或明此三十七品。悉皆真故。悉同如故。是即佛攝。或明此道品。能離念故。能隨順入真如故。即是法攝。或明此道品。事不礙理。理不礙事故。即是僧攝。

或明含靈本具覺性者。世尊成道時。曰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也。

或明性具種種諸相者。台教性具法門。十法界依正色心。性中本自具足。但循業發現。故一一諸相。皆天真之故物。非緣起之新成也。

或明性相和合不二者。古云性起為相。一多緣起之無邊。相得性融。千差涉入而無礙。是也。

【鈔】善入人者。雖談妙法。不善為辭。聞則扞格。今惟和雅之音。優柔調適。理義悅心。聽者生喜。故念三寶。

【演】不善為辭者。或錯雜不倫。或汗漫無飾。或不能反覆抑揚。跌蕩頓挫皆是。  扞格者。禮記學記篇。扞格而不勝。註。扞。拒扞也。格。讀如凍洛之洛。謂如地之凍。堅強而難入也。

【鈔】熟耳根者。雖善說法。一暴十寒。心則懈廢。今唯六時相續。習聽飫聞。浹髓淪肌。熏陶成性。故念三寶。激勝心者。鳥能說法。人胡不如。慚恥一生。精進自發。故念三寶。

【疏】稱理。則自性真心一體。是佛法僧義。

【鈔】如上同相所陳。則知唯一真心。更無別體。心體本自覺照。即佛寶。心體本自性離。即法寶。心體本自不二。即僧寶。故曰自歸依佛。自歸依法。自歸依僧。但令歸自。不說歸他。念念還歸自心。是名真念三寶。

【演】心體本自性離者。自性本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也。

二釋無惡道

【經】舍利弗。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國土。無三惡道。舍利弗。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是諸眾鳥。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疏】恐疑淨土何因而有畜生。不符法藏本願。故明彼國實無惡道。以彼佛欲令法遍人耳。神力變化。非真畜生故。又不同天鳥能說法故。

【鈔】何因者。愚癡暗蔽以為之因。生畜生趣。慳貪嫉妒以為之因。生餓鬼趣。十惡五逆以為之因。生地獄趣。名三惡道。以六道中天為最善。人道次之。脩羅介乎善惡之中。故獨此三。最名為惡。夫因於淨心。生於淨土。何繇淨土而有惡道。如其有者。是雜穢處。不異娑婆。何名極樂。故有疑也。本願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剎中無餓鬼畜生。以至蜎蝡。又願云。我剎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何況有實。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云何佛道已成。頓違宿願。故明彼國原無惡道。非唯目所未現。亦復耳所不聞。良繇耳之所聞。唯是諸佛如來萬德洪名。菩薩聲聞。及諸天善人。種種嘉號。曾無三惡名字歷耳根故。變化所作者。復自難言。既無畜生。今白鶴孔雀等。何所從來。而在彼國。乃出其繇。是佛化作。非真實有。如觀經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化為百寶色鳥。是也。法音宣流者。宣則宣布。自上遍下。猶如王言。流則流通。自近及遠。猶如逝水。佛欲法音普周無間。故不獨以人說法。使彼鳥音皆說妙法。無處無時而不聞聽。此則大神通力之所變化。豈同愚暗為因。而感報畜生之真鳥耶。然此變化。自有二義。一者如佛遣化人。說種種法。二者性具諸法。依性起修。果上自能色心互融。依正不二。皆悉說法。是則鳥音演暢。法爾自然。非佛有心。特為變作也。

【演】自近及遠。猶如逝水者。孟子云。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性具諸法五句。天台圓教義也。以別教所詮清淨真如。空無一法。十界色心。從染淨之緣所變起。因中必須蕩盡諸相。乃歸真性。果上何能即色即心。即依即正。今圓教理具諸法。從理具中而有事造。雖云理具事造。實無能具所具。能造所造。以即心即法。即法即心。能造因緣及所造法。皆悉當處唯是一心。皆悉當處唯是一色。唯心唯色。對待斯忘。妙觀觀之。無非三諦。故依性起修時。一修一切修。一證一切證。故因窮果證時。依正色心。法法相即。一說一切說也。

【鈔】不同天鳥者。正法念處經云。諸天遊樂。池中鳧鴈等。皆出音聲。宣揚偈頌。開示五欲。畢竟無常。不可耽玩。諸天聞已。有涕淚者。此則實島。繇在世時。口說妙法。不務真修。報作諸鳥。處於天宮。以其宿習。猶能說法。非如淨上佛所變化。故不同也。

【疏】問。法藏偈云。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剎中。何言彼無惡道。答。偈意自明。不俟疑辯。女人生者。義亦如是。

【鈔】偈意自明者。法藏比丘願後說偈。先云地獄鬼畜生。皆生我剎中。次即云。一切來生者。修習清淨行。如佛金包身。妙相悉圓滿。則知必於娑婆已植淨緣。故得往生。既生彼國。失本惡道。皆成上善。相好如佛。尚何地獄鬼畜舊日之形體耶。女生亦然者。論謂女及根缺。俱不生彼。故援上例。亦繇女人宿修淨行。一生彼國。具丈夫相。無復女形矣。今繪九品。猶存女人。謬也。當是娑婆念佛時相。不可謂是極樂得生時相也。抑或表其因地。以明一切皆得往生耳。達者審之。

【疏】稱理。則自性本無貪瞋癡等。是無三惡道義。自性本具如幻法門。是變化所作義。

【演】如幻法門者。佛說一切法。本為一切心。我無一切心。焉用一切法。故一切法門皆悉如幻。又楞嚴云。如幻三摩提。彈指超無學。華嚴云。有無一切法。了達悉如幻。入於如幻際。於彼無依著。是即如幻法門也。

自性本具者。以一切法門皆悉如幻。而如幻之法。皆根本於自性。自性之中無所不具。所以古人云。世間種種法。無不從心生。一切法如幻。故說心如幻。譬如工幻師。普現諸色像。園林花果等。幻師之所成。是也。

【鈔】若據不二門中。貪瞋癡即戒定慧。則善道惡道。悉皆如幻。幻無自性。唯是一心。一心不生。萬法俱息。

【演】貪瞋癡即戒定慧者。以無始法性為無明。故今無明即法性。法性為無明。故成貪瞋癡。無明即法性。故即戒定慧。如清水濁水濕性無殊。三學三毒體性不二也。又古云。無明業性即法性。天台云。惑業苦三道。當體即是三德秘藏。起信云。若離覺性。則無不覺。若離不覺之心。則無真覺自相可說。

善道惡道。悉皆如幻者。貪等乃惡道之本。戒等為善道之因。貪瞋癡既即戒定慧。則惡道如幻。戒定慧不離貪瞋癡。則善道亦如幻矣。又貪瞋癡戒定慧因也。善道惡道果也。因既全空。果復何有。故悉如幻。

二風樹演法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疏】前言行樹羅網。今言此諸樹網。因風出音。如上鳥鳴。化導眾生。利益無盡也。風曰微者。風之美也。音曰微妙者。音之美也。微妙即和雅意。百千種樂者。以少況多。讚其至美。極人天樂。所不能及。其音亦亦宣根力覺道。種種道品。不言者。文省也。又大本云。微風觸身。動。吹諸寶樹。或作音樂。或作法音。是其證也。以前例後。皆文省也。

【演】以少況多者。少謂百千種樂。多謂微妙音。

【鈔】微風為美者。此土颶風吹動。則出傾湫倒峽。可戰懼聲。猛風吹動。則出撼屋拔木。可厭惡聲。乃至毗嵐風吹動。則出摧山碎嶽。壞諸世界。無可避聲。即令明庶清明等風。雖亦稱美。止是披拂山林。生長百物而已。彼國之風。似有似無。非寒非熱。輕細醇和。不可云喻。觀經云。八種清風。清即微意。況彼行樹。及諸羅網。皆是七寶。被以微風。互相敲叩。自然而出微妙音聲。如百千樂。同時並作。則六律交暢。八音克諧。和之極也。雅之至也。彼風樹既非絲竹。誰為宮商。而能與百千種樂。同此洋洋。誠謂希有。人天莫及者。如大本言。世間帝王之樂。百千萬種。不如忉利天宮一音之美。忉利天宮百千種樂。不如夜摩天宮一音之美。展轉諸天。乃至不如極樂國中。風吹樹林。出妙音聲之美。是超出人天也。亦宣道品者。以經中但稱妙音。其實意含說法。若非法音。何能使人憶念三寶。故大本云。微風徐動。吹諸寶樹。或作音樂。或作法音。是其證也。以前例後。皆文省故。

【演】以前例後者。前謂化禽。後即風樹。

【鈔】言觸身者。大本云。彼國一切有情。為風吹身。安和適悅。猶如比丘得滅盡定。則亦不說法之說法也。

【演】滅盡定者。九次第定之最後定也。此定七識恒行心心所。六識之不恒行心心所。悉皆滅盡。獨有八識。故曰滅盡。得此定者。六根虛靜。無復馳逸。內外湛明。入無所入。真安和適悅之極。故以喻為風吹身。

【疏】又此寶樹等。三種寶中。今是最勝。能作佛事故。

【鈔】智論言。寶有三種。一人寶者。輪王之寶。能雨諸物。二天寶者。諸天之寶。能隨便令。三佛寶者。能於十方而作佛事。今能說法。是為寶中最勝。出過人天故。

【疏】又佛道樹敔法。今不言者。亦文省故。例前池水皆說法故。又華嚴般若等。皆有此義。

【鈔】道樹者。大本言。佛道場樹。眾寶莊嚴。寶網覆上。微風徐動。出無量妙法音聲。遍諸佛剎。眾生聞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轉。以至成就無上菩提。今不言者。如前疏引攝行樹中。謂行樹尚能說法。佛樹寧獨不然。故曰文省。又例推之。如前止說寶池。疏引二部經文。則寶水流衍。皆說妙法故。又例推之。如大本言。其道場樹。眾生見者。無其眼病。聞其香者。亦無鼻病。食其果者。舌亦無病。樹光照者。身亦無病。觀想樹者。心得清淨。無復貪瞋煩惱之病。又云。見此樹者。得三法忍。則知樹色香味。皆亦演暢根力覺道。如是等法。眾生聞者。咸念三寶。

【演】三法忍者。一音響忍。因聞聖教得悟入故。二柔順忍。折伏煩惱全不起故。三無生法忍。無生之理忍可於心故。

【鈔】又例推之。彼國金沙。彼國階道。彼國樓閣。彼國蓮華。天樂天華。衣祴食器。一切諸物。皆亦演暢根力覺道。如是等法。眾生聞者。咸念三寶。如華嚴香雲臺網。皆出頌言。又忉利天鼓。演莫測之真詮。雷音寶林。說無生之妙偈。又大般若云。淨土樹林等內外物中。常有微風衝擊。發微妙音。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等。同此義也。

【演】忉利天鼓者。華嚴云。忉利諸天著五欲樂。行放逸時。天鼓之中。自然出音。而告之言。此樂無常。莫行放逸等。雷音是佛國。

【疏】善會之者。此土有情無情。亦皆說法。如聞鶯擊竹等。況復淨土。

【鈔】善會者。謂不以境為境。而會境即心。則物物頭頭。皆祖師意。今姑舉二事也。聞鶯者。一僧因疑法華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久參未悟。忽聞鶯聲。遂得大徹。頌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到百花香。黃鶯啼柳上。擊竹者。香巖以不會父母未生前句。發憤住山。一日治地次。拋石擊竹。鏗然有聲。忽爾大悟作頌。有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等語。如是。則簷前鵲噪。野外松聲。一蚊一蠅。一草一葉。莫不演揚妙法。鼓發道心。況清淨佛土乎。

【演】不會父母未生前句者。香嚴在百丈會中。機鋒敏捷。後參溈山。山問曰。汝在百丈。能問一答十。問十答百。是否。香嚴云是。山云。我不要汝答十答百。但將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道一句來。嚴不能答。求溈山為說。山云。我若為汝說破。汝後來罵我。且去。不為汝說。嚴發憤云。我拌一生。做個常行粥飯僧。決要參破。後因治地。聞擊竹得悟。乃向溈山作禮曰。若溈山早為我說。焉得有今日事。一擊忘所知。所知。即所知障。即渠問一答十處。到此忽然渾化。故云忘。更不假修持。所謂修證即不無。染污即不得。又即所謂。斷除妄想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又即所謂。從今以後不疑天不疑地也。

動容揚古路。動容。即動容周旋。揚古路。謂發揮妙性。即所謂左右逢源。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不墮悄然機。悄然機。謂虛無寂滅。湛入合湛等。今於涅槃天。已大明悟。十方世界。及與身心。如吠琉璃。內外明徹。故不墮也。

【鈔】問。教中聖說法。聖默然。二不偏廢。今水鳥樹林演法無已。則有動無靜。答。大本云。其欲聞者。輒獨聞之。其不欲聞者。輒獨不聞也。則寂用隨心。即動即靜。

【疏】稱理。則自性理智交融。是風樹義。

【鈔】理含萬法如樹。智周法界如風。智與理冥。理隨智顯。然而風樹各不相知。理智原無二本。百千種樂。不是風作。不是樹作。仁者心作。

【演】理含萬法如樹者。樹有含藏義。能含枝葉花果故。理含恒沙功德亦然。故云道樹也。智周法界如風者。風有周遍義。無處不到。故云色無邊故般若亦無邊。智與理冥者。如智契如理。如風之吹樹而無蹟。理隨智顯者。如如理。因如如智方顯。如樹之因風而有聲。然而風不知樹。樹不知風。風樹各住自位。所謂各各不相到。各各不相知。華嚴云。譬如長風起。遇物咸鼓扇。各各不相知。一切法如是。理智亦然。理外無智。智外無理。理智亦無二本。

然各不相知。非是言其二本。乃言其自然交融也。有不假造作。天然融會意。如此說。方與下句原無二本合。百千種樂下。會歸一心。

二總結二嚴

【經】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化禽風樹二種莊嚴。皆彼佛因地願行功德所成就也。又變化功德。大乘功德等。四種成就。如論中說前後功德。繁不各係條下。

【演】前後功德繁不各係條下者。天親作往生論。以釋此經。彼論頌中。有十七種功德釋此經功德莊嚴。以頌對經。前後皆明顯可知。故不繁引。獨此經化禽風樹二種莊嚴。引對彼頌。變化大乘等四種功德者。以彼頌中。缺佛化作及無惡道二義。故今特引以發明之。

【鈔】願所成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隨其志願所欲聞者。自然得聞。故鳥樹皆成妙法音也。行所成者。大本願後修行。如云。常以和顏愛語。饒益眾生。是以得成風吹林樹。皆出妙音故。如云。於佛法僧。信重恭敬。是以得成眾生聞者。咸念三寶故。變化功德者。如論頌云。種種雜色鳥。各各出雅音。聞者念三寶。忘相入一心。是也。大乘功德者。如論頌云。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是也。等者。等虛空及性也。

【演】虛空功德者。頌云。無量寶交絡。羅網虛空中。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性功德者。正道大慈悲。出生善根故。

【鈔】前後如是功德莊嚴下。不各係論頌。以今頌一缺化作。二缺惡道。故特明之。言眾鳥出音。若非佛作。焉能聽者忘相一心也。不云惡道。以人中尚無女人。聖中尚無小聖。況復有惡道也。前後明顯可知。故不繁係。又正報二功德。在如是莊嚴條外。故亦不係。

【演】正報二功德。謂上首功德。大眾功德。

【疏】稱理。則自性般若周遍法界。是鳥樹說法義。

【鈔】首楞嚴鈔云。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以心外無物。物即是心。但心離分別。即是正智般若。周遍法界。無有障礙。是故西方水鳥樹林。悉皆說法。今不見鳥樹說法。以未離念故。起信云。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是故虛空界中。普皆說法。

【演】若能轉物二句。是楞嚴經文。文云。一切眾生。迷己為物。為物所轉。是故於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

以心外無物六句。是鈔中釋辭。心外無物。物即是心。是明色心不二。但離分別。即是般若。無有障礙。是明離念相者。等虛空界。鈔意謂經所云轉物者。非是有物可轉。蓋以心外並無有物。一切物皆即是心。而所以見有物者。以心生分別故。但一念不生。全體即自顯現。所以經說。若能轉物。即同如來也。以此觀之。可見自性般若周遍法界。而西方水鳥樹林。自悉皆說法也。

起信離念相者。等虛空界者。論文云。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

二正報二  初化主。二化伴

 

初化主二  初徵名。二顯德

初徵名

【經】舍利弗。於汝意云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

【疏】上明依報之勝。而依從正生。故次明正報。於意云何。審其解否也。已知彼佛號阿彌陀。未知其義。以彼佛乃一經正主。故須審問。

【演】依從正生者。若據外教。則從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清濁奠位。三才肇分。則正從依生。今內教則依從正生。一念無明。引生三細。境界為緣。引起六粗。山河大地。因無明而有。妄想而成。依從正生也。

【鈔】正主者。報有依正。佛居其正故。正有主伴。佛為其主故。義須審者。以彌陀萬德之號。其義深廣。應為開闡。使人曉了。生向慕故。

【疏】稱理。則自性正思惟。是於意云何義。

【鈔】籌量名意。世人起於意識。念念逐外籌量。是邪思惟也。旋其意識。扣己而參。思之又思。思盡還源。思無所思。全身即壽即光。何論彼佛此佛。

【演】籌量名意者。相宗云。集起名心。集諸種子。起諸現行故。籌量名意。籌慮思量。自分境界故。了別名識。照了分別前境界故。

又意者。即第七識。籌量者。思惟籌量。第八見分是我故也。此正取第七心王自體思量名意。亦兼取遍行五所中思也。

意識謂意之識。即第六識也。論云。言意識者。即此相續識。依諸凡夫取著轉深

。計我我所。種種妄執。隨事扳緣。分別六塵。名為意識。亦名分離識。又復說名分別事識。是也。

念念逐外籌量者。念念隨逐外塵。思量籌度。曾不暫離。日夜安於迷亂。而不覺也。唯生唯死。自若於紛擾之中。無古無今。相忘於散亂之內。可懼也。

旋其意識者。謂初心人。未能遽依業識修行。祇可即就意識回光返照也。故諸修行人未得定者。皆散位獨頭意識為觀體。得上定者。亦是定意識現量觀察也。

扣己而參者。謂不逐外籌量。但向一句阿彌陀佛上著倒。念念體察。念念究審。鞫其根源也。

思盡還源者。即所謂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也。

思無所思者。即念而無念。是離念境界。所謂遠離微細念故。得見心性。心即常住也。又復此即不思之思。是任運清淨之意。故佛果第七。亦名為意。

二顯德二  初名含多義。二道成遠劫

 

初名含多義二    初光明無量。二壽命無量。

初光明無量

【經】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

【疏】無量已如前釋。然未知無量得名之故。今謂是光明壽命。二皆無量也。光明者有二。一者智光。二者身光。復有二義。一者常光。二者放光。又光所因。復有二義。一是萬德所成。一是本願所致。

【演】前釋即眾多無有數量。廣大無有限量。

【鈔】先釋光明也。智光身光者。如盧舍那。此云光明遍照。自受用身。照真法界。是名智光。他受用身。遍照大眾。是名身光。又涅槃云。琉璃光菩薩。放身光明。文殊言。光明者。名為智慧。則事理圓融。身智不二也。

【演】自受用身照真法界者。乃無相之身。以功德智慧為體。故照一真法界。他受用身遍照大眾者。乃有相之身。以色心為體。為十地菩薩現起。故遍照大眾。此約身智分釋。

光明名為智慧者。若身光不是智慧。則同土石木偶無情。若智慧不即身光。則智慧有所不遍。故身光之事。即智慧之理。圓融不二也。此約身智合釋。

【鈔】常光放光者。常所顯光。無放不放。如圓光一尋等。是也。放光者。或於眉間。或於頂上。或口。或齒。或臍。或足之類。是也。今言光者。正意在常。而亦兼放。及與身智。如大本言。爾時阿彌陀佛。從其面門。放無量光。又云。我以智慧光。廣照無央界故。萬德所成者。華嚴賢首品。開四十四門光明。各出其因。或歸三寶。或發四弘。三學六度之所成就。一一結云。是故得成此光明。又般若經。佛言。我於一切法無所執。故得常光一尋。則知今佛光明。非一德所致也。

【演】四十四光者。始從善現照耀。終至觸法清淨。

我於一切無所執。得常光者。諸佛光明從智慧生。凡夫執重。智慧不生。智慧不生。光明何有。故蕩一切執者。乃能發光明也。又有所執者識情。無所執者智慧。既有智光。豈無身光。

【鈔】本願所致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頂中光明。勝於日月百千萬億倍。又願云。願我作佛時。光明照無央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及蜎蝡。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來生我國。又願前偈云。能使無量剎。光明悉照耀。故今成佛。得如所願。

【疏】無量者。言所照之廣也。十方者。不同他經照一方故。無障礙者。不同日光。猶有礙故。

【鈔】不同他經者。如法華東照。則不說餘方。萬八千。則不該餘國。義各有取故。今則四維上下。一切國土。無不照故。

【演】義各有取者。東方為震。震為群動之首。動即不動。表不動智也。萬八千者。表翻破十八界無明。以一界有百界千如。成萬八千故。

【鈔】不同日光者。日雖有光。脩羅掩之則礙。鐵圍兩間則礙。覆盆之下則礙。又閻浮明。則單越礙。瞿耶明。則弗于礙。今則徹山透壁。通幽達冥。無能遮障。使光隱沒。無能隔礙。使光斷絕故。如大本云。彼佛光明。最為遠著。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諸佛頂中光明。有照一里者。二里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里者。有照一世界者。二世界者。如是漸遠。有照二百萬世界者。唯阿彌陀佛光明。照千萬世界。無有窮盡。故號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乃至超日月光佛。皆光明無量義也。觀經云。彼佛圓光。如百億三千大千世界。又云。彼佛有八萬四千相。一一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一一好。有八萬四千光明。遍照十方念佛眾生。攝取不捨。又大本言。阿難頭腦著地。稱佛名號。禮未起際。佛放大光明。遍十方上下。皆光明無量義也。或難。日猶有礙。世所共知。佛光無礙。當有何據。答。須達老女。不願見佛。避入深閨。佛光所及。垣壁俱徹。內外四方。恆與佛對。即無礙之徵也。

【演】彼佛光明最為遠者。以與眾生緣深。被機普遍故。又經經必自讚。抑揚隨時亦無礙。或難。佛光既遠。今何不見。曰佛光本遍。眾生自迷。以煩惱心障智慧眼故。如日光遍照。盲者不見。是盲者過。非日月咎也。

諸佛光明所不能及者。或有難云。佛佛道同。則光明亦同。今佛光遠近懸殊者。何也。曰佛光實同。因機現異。

二壽命無量

【經】又舍利弗。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

【疏】光明無量。是無量之一義。今言壽命亦無量也。佛壽有三。法壽。報壽。應壽。如法華及觀經疏中說。然佛壽無量。隨機所見。今之無量。亦可即無量之無量。

【鈔】壽命者。壽之所歷。有短有長。今當滅劫。壽僅百年。彼增劫時。亦止八萬。縱輪王天帝。諸佛住世。亦有限量。唯彼佛壽命。至為久遠。不局常數。云無量也。三壽者。法華壽量品疏云。壽者受也。若法身。真如不隔諸法。故名為受。若報身。境智相應。故名為受。若應身。一期報得。百年不斷。故名為受。法身以如理為命。報身以智慧為命。應身以因緣為命。

【演】三壽者以下十三句。佛有三身。壽亦有三。法身以如理為身。報身以智慧為身。應身以應機赴感為身。壽者受也。領納義也。法身以真如領受諸法。故名為受。雖云領受。實無能所。以真如即諸法。諸法即真如。言領受者。不隔義也。真如無始無終。諸法亦無始無終。亙徹三際。無窮無盡者。法身壽也。報身則始覺之智。領受本覺之理名受。雖云領受。亦無能所。以無有智外如為智所證。無有如外智能證於如。如空合空。似水投水。言領受者。相應義也。始覺有始無終。本覺雖徹三際。今始出纏。亦有始無終。從今至當。無窮無盡者。報身壽也。應身則慈悲領受當機。故名為受。雖云領受。亦無能所。以佛唯大悲大智。為眾生作增上緣。令善根成熟眾生。自己心中見佛說法。言領受者。機感相應義也。眾生機熟。應則隨現。眾生機息。應則隨亡。有始有終。一期不斷者。此應身壽也。又法身者。師軌法性。還以法性為身。此身非色質。亦非心智。非陰界入之所攝持。強指法性為法身耳。真如不隔者。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一切法皆同如故。

又報身者。修行所感。法華云。慧光照無量。久脩業所得。涅槃云。大般涅槃修道得故。此身非身非不身。強名此智為報身耳。境智相應者。如如智照如如境。菩提智慧。與法性相應相冥也。相應者。如函蓋相應。相冥者。如水乳相冥。又應身者。應同萬物為身也。應同連持為壽也。智與體冥。能起大用。如水銀和真金。能塗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然此應身。有勝有劣。勝即他受用。是業識所見者。此依中理而住。劣即生身。事識所見者。此依真理而住。一期報得百年不斷者。如我世尊。王宮出家。苦行成道。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說法五旬。住世八十。雙林樹下。乃入涅槃。此即劣應生身也。

法身以如理三句。謂法身以理為身故即如理為命。報身以智慧為身故即智慧為命。應身以應機赴感為身故以因緣為命。因即眾生能感之因。緣即諸佛能應之緣。因緣時至。感應道交。因緣別離。感應斯泯。

【鈔】觀經疏云。示同生滅。有始有終者。應身壽也。一得永得。有始無終者。報身壽也。非壽非不壽。無始無終者。法身壽也。

 

【演】觀經疏云下十句。六道有生滅。法身起應。亦示有生滅。王宮降蹟。雙林涅槃。有始有終。應身壽也。三祇行滿。無明斷盡。般若現前。從自受用。現他受用。於色究竟天現最高大身。盡未來際說法教化。有始無終者。報身壽也。報應即法故非壽。法即報應故非不壽。豎窮三際。無始無終者。法身壽也。又非壽者。非應同連持之壽。非不壽者。非報智不連持壽。雙非二邊。冥中法體。又此壽非長量。亦非短量。無延無促。云非壽非不壽也。然上三壽。亦是隨宜機教。非圓頓義也。若據圓教性具法門。三身性具。三身融即。從性起修。性既三身。無始無終。修亦三身。無始無終。性既三身融即。修亦三身融即。畢一即三。言三即一。不可思議者。圓教壽也。

【鈔】又謂彼佛壽命。實有期限。人天莫數。是有量之無量也。越溪解云。此經雖云無量。乃是二十二相常所見身。非觀經勝應尊特之身。亦同上意。今謂隨機所見者。此經佛身無定。前義理中已辯。況經文但言阿彌陀佛現在其前。未曾指定現何等身。越溪安得判屬三十二相。必謂劣應。則劣機自見。非此經專以劣應而被劣機也。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假令十方眾生。皆作緣覺聲聞。皆坐禪一心。欲計我年壽幾千億萬劫。無能知者。豈亦常所見身之無量乎。是故入滅雙林。或見靈山未散。舍那千丈。或見丈六金身。佛本不移。機自異故。則謂彼佛壽命。即無量之無量。亦何不可。

【演】是故下。引釋迦例彌陀。入滅雙林。乃應身。被凡小機。機薪既盡。應火則亡。靈山未散。乃報身。被菩薩機。機既常時。佛亦常在。舍那千丈。乃菩提場所現報身。丈六金身乃鹿野苑所現應身。二始同時。雙垂兩相也。佛本不移。機自異者。法身起用。如空谷傳聲。明鏡寫影。隨聲高下。隨相妍媸。動若行雲。止猶谷神。紜紜自彼。於我何為耶。

【疏】及其人民者。巧用倒語故。言人民者。佛如王故。阿僧祇。此云無數。倍之名無量無邊。人壽有二。一佛本願力故。二自功德力故。

【鈔】倒語者。正語當云佛及人民。壽命無量。如波羅密。云彼岸到。當是到彼岸耳。以意會之。無以辭害。佛如王者。彼國雖無君臣父子。然佛為法王。有君主義。生彼國者。依佛學佛。有人民義。非如此土。版籍所統。實編氓也。僧祇者。入十大數之首。從百洛叉。倍倍積累而生。又僧祇僧祇為一無量。無量無量為一無邊。今合言者。自有二義。一是實明其數。以僧祇計之。有無量無邊僧祇也。二是極讚其多。無復邊量。無復窮盡之僧祇也。

【演】僧祇入十大數之首者,始自阿僧祇。終至不可說不可說轉。

從百洛叉倍倍積累者。數有三等。謂下中上。如黃帝算法。共有十三數。謂十十為百。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億兆京垓秭壤溝澗正載也。此則十倍之下數也。中等數者。百倍倍之。經云。一百洛叉。為一俱胝。是也。上等數者。則倍倍倍之。俱胝俱胝為一阿庾多。是也。

【鈔】佛力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我剎中人。壽命皆無央數劫。無有能計其數者。是承佛願力。有此壽故。自力者。一心念佛。心清淨故。蓮華化生。清虛之身。不同質礙肉身。有老病死。是自精進力。有此壽故。

【疏】問云。此無量亦可即無量之無量者。還有證否。答。例如華嚴中說。

【鈔】上引觀疏云。此無量是有量之無量。而言亦可即無量之無量者。以今文正似華嚴故。彼經十回向文云。無量阿倍祇。釋云。此非數中之一。但是無數之言。若定是數。便當局限。今經亦云無量無邊阿僧祇。二經文勢。意極相類。故言彼佛壽命。亦可即是更無限量之無量也。問。華嚴壽量品。謂娑婆世界一劫。為極樂世界一晝夜。極樂世界一劫。為袈裟幢世界一晝夜。展轉劫日相對。乃至百萬阿僧祇世界。極於勝蓮華。則極樂僅勝娑婆。劣後殊甚。安得為更無限量之無量乎。答。彼鈔釋云。三身既融。三壽無礙。即長能短。即短恆長。無長無短。長短存焉。一一圓融。言思斯絕。其義自明。不勞更辯。

【演】即長能短。即報即應也。即短恆長。即應即報也。無長無短。報應即法也。長短存焉。法即報應也。

一一圓融。言思斯絕者。即長能短。不可以報言。即短恆長。不可以應言。乃至長短存焉。不可以法言。以言例思。亦復如是。

【疏】又壽命光明者。約而言之。少攝多故。二部名題。止曰無量壽者。約之又約。體攝用故。若具說者。依報正報。悉皆無量。

【鈔】約言者。佛具萬德。今止舉壽命光明者。如華嚴八地。言身相無量。智慧無量。方便無量。光明無量。清淨音聲無量等。則知舉二事者。以少攝多也。體攝用者。或難。既光壽雙舉。云何大本及觀經題。皆止云無量壽。不言光者。復是何義。良以一真如心。無去無來。亙古亙今。其壽無量。其光亦爾。金體金光。不相離故。起信云。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周遍法界。不起。壽也。智慧。光也。言壽則光在其中。故單舉也。依正無量者。自佛一身所有功德。及如下文聲聞菩薩。乃至前之欄網行樹等。種種莊嚴。悉無量故。

【疏】稱理。則自性常照。是光明義。自性常寂。是壽命義。自性寂照不二。是阿彌陀義。

【鈔】靈明洞徹。光絕涯涘。湛寂常恒。壽何籌算。常恒而復洞徹。故即壽而光。洞徹而亦常恆。故即光而壽。如是。則阿彌陀佛。雖過十萬億剎之外。而實於此娑婆世界眾生心中。結跏趺坐。儼然不動。何乃佩長生之訣。枉自殤亡。負杲日之明。翻成黑暗。心本是佛。自昧自心。佛本是心。自迷自佛。

二道成遠劫

【經】舍利弗。阿彌陀佛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疏】已知彼佛得名之義。未審彼佛成佛至今。經幾何時。劫者。具云劫波。此云時分。十劫者。一云大劫。一云小劫。今謂明遠。應是大劫。又十大劫。亦是一期赴機之說。究極而言。成佛以來。亦應無量。如法華中說。

【鈔】一大劫者。成住壞空。各二十小劫。八十劫終。方成大劫。云十大劫。是八百小劫也。經意為明成佛久遠。而曰小劫。未見其遠。今依唐譯。云十大劫。亦應無量者。如法華中。眾疑世尊成佛未久。云何曠劫菩薩是所教化。佛言。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劫。則彌陀成佛。其可量乎。

【疏】若考阿彌陀佛。成佛以前因地。不但法藏一因。有多種因。如諸經中說。

【鈔】法藏因者。大本云。定光佛前五十三佛。名世自在王。法藏時為國王。捨位出家。發四十八願。今阿彌陀佛。是法藏所成之佛也。多種因者。一。法華經。大通智勝如來時。十六王子。出家淨修梵行。求無上菩提。佛滅度後。常樂說是妙法華經。後悉成佛。第九王子於西方成佛。彼王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二。悲華經云。無量劫前。有轉輪王。名無諍念。供養寶藏如來。時王發願。願成佛時。國中種種清淨莊嚴。佛與授記。過恆河沙劫。西方世界作佛。國名安樂。彼國王者。今阿彌陀佛是。三。大乘方等總持經云。無垢燄稱起王如來時。有淨命比丘。總持諸經十四億部。隨眾生願樂。廣為說法。彼比丘者。今阿彌陀佛是。四。賢劫經云。雲雷吼如來時。有王子名淨福報眾音。供養彼佛。彼王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五。彼經又云。金龍決光佛時。有法師名無限量寶音行。力弘經法。彼法師者。今阿彌陀佛是。六。觀佛三昧第九經云。空王佛時。有四比丘。煩惱覆心。空中教令觀佛。遂得念佛三昧。彼第三比丘。今阿彌陀佛是。七。如幻三摩地無量印法門經云。獅子遊戲金光如來時。有國王名勝威。尊重供養彼佛。修禪定行。彼國王者。今阿彌陀佛是。八。一向出生菩薩經云。阿彌陀佛。昔為太子。聞此微妙法門。奉持精進。七千歲中。脅不至席。不念愛欲財寶。不問他事。常獨處止。意不傾動。復教化八千億萬那由他人。得不退轉。彼太子者。今阿彌陀佛是。以上略舉數端。若其多劫多因。亦應無量。

【演】多種因者。一樂說。二發願。三總持。四供養。五弘經。六念佛。七修禪。八行度。

阿彌陀佛昔為太子下一節。具足六度。七千歲中協不至席精進度。不念愛欲戒度。不念財寶施度。不問他事。常獨處止禪度。意不傾動忍度。復教化他人智度。如上所引諸因。或為國王王子。或為輪王。或為比丘。或為法師。或供養佛。或說法利人。或發四宏誓。或行六度。所謂根深果茂。源遠流長。道不浪階。隨功涉位耳。今人一行不修。欲希勝果。其猶拳石未辦。欲累七層寶塔。其可得乎。  微妙法門者。謂心法妙。佛法妙。眾生法妙。

【疏】稱理。則自性本來成佛。是十劫義。

【鈔】華嚴舉十。是表無盡。即今自性成佛以來。何止威音那邊更那邊。塵沙劫又塵沙劫也。若定執十劫。昔人道。猶是王老師兒孫。

【演】華嚴舉十表無盡者。一者數之始。十者數之終。千為十百。萬為十千。經中數事。必舉十者。表無盡也。猶是王老師兒孫者。南泉姓王。常自稱王老師。黃檗至南泉。一日齋時。捧缽向南泉位上坐。南泉來見便問。長老甚麼年中行道。檗云威音那畔。泉云猶是王老師兒孫。

二化伴二  初見在。二往生。

 

初見在三  初聲聞。二菩薩。三總結。

初聲聞

【經】又舍利弗。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

【疏】主必有伴。先聲聞。次菩薩。明皆賢聖之侶也。今初聲聞。聲聞者。聞四諦聲教而得證果。阿羅漢者。揀非前三也。不言緣覺。攝聲聞中故。非算數者。甚言其多也。

【演】四諦聲教者。一苦諦。二十五有依正二報是。別則二十五有。總則六道生死。一地獄道。作上品五逆十惡者。感此道身。二畜生道。作中品惡逆者。感此道身。三餓鬼道。作下品惡逆者。感此道身。四修羅道。作下品十善。感此道身。五人道。四洲不同。皆苦樂相間。在因之時。行五常五戒。及中品十善。感此道身。六天道。二十八天不同。修上品十善。及禪定為因。感此道身。上來所釋。從地獄至非想天。雖苦樂不同。未免死而復生。生而復死。此是藏教實有苦諦。二集諦者。即見思惑。又云四住。又云枝末無明。又云通惑。又云界內惑。雖名不同。但見思耳。見惑有八十八使。以五鈍五利十使。歷三界四諦下。增減不同。成八十八。思惑有八十一品。謂三界分為九地。欲界合為一地。四禪四空為八。共為九地。欲界一地中。有九品貪嗔癡慢。上八地各有九品。除嗔使。故成八十一也。上來見思不同。總是藏教。實有集諦。三滅諦者。滅前苦集。顯偏真理。因滅會真。滅非真諦。四道諦者。略則戒定慧。廣則三十七道品。此三十七合為七科。一。四念處。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覺支。七。八正道。已上七科。即是藏教生滅道諦。然四諦之中分世出世。前二諦為世間因果。後二諦為出世間因果。皆前果後因者。令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也。阿羅漢揀非前三者。一須陀洹。此云預流。此位斷三界八十八使見惑。見真諦。故名為見道。二斯陀含。此云一來。此位斷欲界九品思中。斷前六品盡。後三品猶在。故更一來。三阿那含。此云不來。此位斷欲殘思盡。進斷上八地思。四阿羅漢。此云無學。又云無生。又云殺賊。又云應供。此位斷見思俱盡。子縛已斷。果縛猶存。名有餘涅槃。

【鈔】聞四諦者。世尊為憍陳如等五人。轉苦集滅道法輪。初示。二勸。至三則證。諸漏已盡。成阿羅漢。因聞聲教以得開明。故名聲聞。聲聞之號。通前三果。今四果也。

【演】世尊為憍陳如五人者。佛初出家入山修道。父王思念。命陳如馬勝等五人隨侍。五人不勝其苦。退居鹿苑。佛成道已。觀五人宜最先得度。故佛至鹿苑。說法度之。

三轉法輪者。一示相轉。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勸修轉。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作證轉。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

【鈔】緣覺攝者。緣覺觀十二因緣而得開悟。雖十二支。而束之不出四諦。雖有利生之心。而亦未廣。故攝聲聞中也。

【演】緣覺觀十二因緣者。一無明。謂煩惱障煩惱道。二行。業障業道。此二支屬過去。三識。託胎一分氣息。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質。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六觸。此出胎。七受。領納前境好惡等事。從識至受。名現在五果。八愛。愛男女金銀等事。九取。凡見一切境界生取著心。此二未來因。皆屬煩惱。如過去無明。十有。業已成就。是未來因屬業道。如過去行。十一生。未來受生事。十二老死。此即是四諦。所以重開者。以緣覺之人。先觀集諦。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此則生起。若滅觀者。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因觀十二因緣。覺真諦理。故言緣覺。此人斷三界見思。與聲聞同。更侵習氣。故居聲聞上。

束之不出四諦者。若流轉門。無明愛取三支是煩惱道。行有二支是業道。此五支為集諦。識名色等七支為苦諦。若還滅門。滅前十二因緣之智為道諦。證寂滅理為滅諦。

【鈔】算數者。世間算數。盡於九章。佛說算數。如阿僧祇品。則非世人心力所計。今云算數。通世出世間而言也。以其多多無盡。超出算數之外。雖洛閎一行。無所施其巧者也。上言無量無邊。十大數中當其二三。是有算數。而今言非是算數所知。故知無量。乃讚歎極多之語。未可以常數泥也。如大本云。假使此丘滿億那由他百千數量。皆如目連神通。欲共計算彼佛初會聲聞。盡其神力。百分中不能知一。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能知一。又云佛告阿難。假使有人。出一身毛。碎為微塵。以一一塵。投海出水。毛塵水多。海中水多。阿難答言。毛塵出水。不及半合。海水無量。佛言。彼佛剎中聲聞弟子。有知數者。如毛塵水。數未盡者。如海中水。

【演】算數九章者。一方田。二粟布。三差分。四少廣。五商功。六均輸。七方程。八盈朒。九勾股。

洛閎一行者。洛閎漢武帝時人。精於曆數。漢時改正朔。其所定也。算周天數云。後幾百年。當有差訛。必有聖人出而正之。唐玄宗時。僧一行果出。復定曆數。鄔波泥殺曇。此云微塵。

【疏】論言二乘不生。今言聲聞者。以慣習小。不久證大。終無小故。如觀疏說。若據變化。小亦無礙。

【鈔】終無小者。觀經疏謂習小之人。本不得生。繇彼臨終。發大乘心。亦乃得生。以慣習小。纔聞苦空無常等法。順其先習。遂證小果。而向大之心已成。況得近佛。自當不久證大。安在其為聲聞乎。是則經舉聲聞。以暫有故。論明二乘不生者。以終無故。小亦無礙者。淨土尚容眾鳥。聲聞豈不鳥如。鳥既變化所成。聲聞寧獨實有。縱使彼國久有聲聞。亦復何礙。

二菩薩

【經】諸菩薩眾。亦復如是。

【疏】承上不獨小乘。諸大乘菩薩無不生故。亦復者。亦無量無邊不可算數也。又復具無量無邊功德。如大本中說。

【鈔】菩薩者。自初心以至地盡。前如教起中辯。後如補處文中所引。甚多無量。何可數計。功德者。大本佛讚彼國菩薩種種功德。為二十三喻。一。堅固不動。如須彌山。二。智慧明了。如明日月。三。廣大如海。出功德寶故。四。熾盛如火。燒煩惱薪故。五。忍辱如地。一切平等故。六。清淨如水。洗諸塵垢故。乃至二十三。如慈氏觀。等法界故。末復結云。今為汝等舉要言之。若廣說者。一劫不盡。則知菩薩之數。無量無邊。菩薩功德。亦無量無邊也。

【演】二十三喻下。一禪定堅固。如須彌山。定力持身。不為境風所動故。二實智照理。如明日月。親證真如。遠離一切障故。三願力廣大。猶如大海。萬行功德。皆由願力出生故。四權智熾盛。猶如猛火。斷諸煩惱。如火能燒諸薪故。五忍辱如地。不分貴賤。任其踐踏。一切悉平等故。乃至二十三慈悲廣大。猶如慈氏。唯心識觀。遍緣法界諸眾生故。又等法界者。慈氏修唯心識定。觀法界依正。皆從識心流出。上而諸佛不增。下而蜎蠕不減。唯識所現。故云等也。

【疏】如華嚴云。如來所都。諸清淨眾。於中止住。正同此義。十回相品無盡功德藏及善根回向初分法門。

 

【鈔】華嚴二十五經云。一切諸佛國土莊嚴。如來所都。不可思議。同行宿緣諸清淨眾。於中止住。未來世中。當成正覺。如來所都。即阿彌陀佛極樂國土。清淨眾者。即諸菩薩。未來成佛。即下文一生補處。

【演】華嚴二十五經下九句。有三圓滿。一切諸佛國土莊嚴。指所依功德。依報圓滿也。如來所都。主圓滿也。不可思議至當成正覺。輔翼圓滿也。

【疏】稱理。則自性即空即假。是佛有聲聞菩薩義。

【演】自性即空即假。是佛有菩薩義者。聲聞墮空。菩薩出假。佛即自性法身不墮二邊。而雙即二邊也。

【鈔】性空。則一真凝寂。性假。則萬用恆沙。凝寂。則杳莫邊涯。恒恆沙。則廣無際限。曾何算數可得評量者哉。是則賢聖三乘。共宗一佛。真俗二諦。同出一心。一心了然。福足慧足。

三總結

【經】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疏】結上聲聞菩薩弟子莊嚴。皆彼佛宿因願行功德之所成就也。論云。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是也。

【演】如來淨華眾。正覺華化生者。淨華即七淨花也。如來因中修七淨化。果上成佛。故正覺化生。正覺華指三乘賢聖。以三乘賢聖。將來成等正覺。稱正覺之花也。經云。直心是菩薩淨土。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等。正此意也。

【鈔】願者。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菩薩。神通智慧辯才。相好威神。悉皆如佛。今來成佛。得遂所願也。行者。大本言爾時法藏教化眾生。修行六度。廣行教化。致無量眾生。發菩提心。行今成就。有斯莊嚴也。淨華眾者。如淨名經。七種淨華。一者戒淨。三業淨故。二者心淨。煩惱結漏盡故。三者見淨。見法真性。不起妄想故。四者度疑淨。見深疑斷故。五者分別道淨。是道宜行。非道宜捨故。六者行斷知見淨。所行所斷通達故。七者涅槃淨。以無學故。海東謂論頌聲聞。今謂亦可兼通菩薩。如道品亦通大小乘故。自欄網行樹至此。依正共五番莊嚴。極樂之義。略盡於是。下文眾生生者。及補處等。亦正報中攝。

【演】戒淨。謂身口意始終清淨。即正語正業正命也。心淨。謂三乘制煩惱。斷結漏盡。即正精進正念正定也。見淨。謂見一切法之真性不起妄想。即正見正思惟也。度疑淨者。若見未深。當時雖了。後或生疑。若見深疑斷。名度疑淨。行斷知見淨者。行謂苦難。苦易。樂難。樂易。四行也。斷謂斷諸結也。學地中八智。未能自知所行所斷。既得無學。盡智無生智悉自知見。所行所斷。通達分明。是名行斷知見淨。

二往生二  初大眾。二上首。

初大眾

【經】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疏】承上不獨見在彼國。無非賢聖。但有生者。悉皆不退也。眾生者。統攝一切。阿鞞跋致者。此云不退轉地。如大本及論所明。復有多種因緣。故得不退。如十疑五種。通讚十勝。群疑三十益等。

【鈔】生皆不退者。恐疑彼國固多賢聖。然是久修上士。其新生者。未必不退。故言不論聖凡。但往生者。即不退轉。以決其志也。大本所明者。如云。生彼國者。處仁遷義。不妄動作。終無淫怒之心。愚癡之態。又云。生彼國者。皆悉具足三十二相。諸根明利。乃至成佛。不受惡趣。又論頌云。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不動即不退也。良繇念佛之力。得依如來智海含潤而生。有進無退故。

【演】依如來智海含潤而生者。如來智。即湛圓真心法界海慧也。念佛眾生得成三昧。雖不能游戲如來大寂滅海。已沾一滴之潤。菩提之焦芽。正覺之枯種。乃得含潤而生也。

【鈔】五種者。十疑論云。有五因緣。故得不退。一者彌陀大悲願力攝持。故不退。今釋。謂如大本法藏願云。我作佛時。聞我名號。皈依精進。即得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於諸佛法。永不退轉。譬如涉海。得乘巨航。不沈溺故。二者佛光常照。故菩提心增進不退。今釋。謂如大本言。見佛光明。而生慈心。又念佛之人。佛放光明。攝受此人。譬如日月。照燭閽途。不墮坑塹故。三者水鳥樹林。風聲樂響。皆說苦空。聞者常起念佛法僧之心。故不退。今釋。謂如此經。及二部中說。譬之亡者。聞鐘磬聲。增其正念故。四者純諸菩薩。以為勝友。外無魔邪。內無煩惱。故不退。今釋。謂如此經言。諸上善人。同會一處。譬之置子莊嶽。不復楚語故。五者壽命永劫。與佛齊等。故不退。今釋。謂如經言。佛及人民。壽命無邊。譬之涉萬里途。假以時曰。終至寶所故。十勝三十益。大約同此。恐繁不引。

【演】見佛光明而生慈心者。是見光自進。佛放光明攝受此人。是佛攝令進。

莊嶽齊街里名。

【疏】又不退三義。大乘不退。已得不退。未得不退。例如彌勒問經說。

【鈔】大乘不退者。往生彼國。趨入大乘。更不退轉。復作二乘故。已得不退者。但生彼國。凡所已得。更不退轉。喪失本有故。未得不退者。但生彼國。凡所未得。更不退轉。阻其前進故。又彌勒問經云。自分堅固名不退。勝進不壞名不轉。今以大乘已得未得三義參之。則前二同乎自分。後一同乎勝進也。

【演】大乘不退等者。謂既往生。已親大乘人。聞大乘法。發大心。修大行。趣大果。不同此土。六心墮落。塵劫聲聞故。

已得不退者。凡所已得神通三昧。智慧辯才。更不喪失。不同此土。神仙遭跨下。羅漢墜雲端。一動欲塵。皆喪失故。

未得不退者。凡所未得之神通三昧等。種種功德更無阻滯。任運能得。不同此土。魔障現前。不能前進故。

【疏】又同名不退。而有淺深。如起信。妙宗。及慈照所說等。

【鈔】起信論云。生彼國者。常見佛故。終得不退。疏明不退有三位。一者信行未備。未得不退。以無退緣。名不退。三者信位滿。入十住。得少分法身。名不退。三者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遍滿法身。名不退。

【演】信行未備者。十信菩薩。如空中毛。可上可下。上之則入聖流。下之則入凡流。未得不退轉位。以無退緣者。如前十疑論。五種不退等。得少分法身者。見相似法身入正定聚也。證遍滿法身者。分斷無明。分證法身也。

【鈔】又妙宗鈔云。不退有三。若破見思。名位不退。則永不失超凡之位。伏斷塵沙。名行不退。則永不失菩薩之行。若破無明。名念不退。則永不失中道正念。

【演】妙宗三不退者。台教云。惑有三種。見思塵沙無明。見思阻乎空寂。塵沙障乎化導。無明翳乎法性。若破見思證空寂理。名位不退。永不失超凡之位。以見思煩惱六道之因。因亡果喪。不來三界故。若斷塵沙。能行化導。名行不退。永不失菩薩之行。以二乘不斷塵沙。不知眾生種種機。不知對治種種法。不能度生。此若斷者。知法知機。任運度生故。若破無明。親證法性。名念不退。永不失中道正念。以小教權乘。無明未斷。墮空有二邊。無明若斷。不墮二邊。常居中道故。

【鈔】又慈照宗主。四土圖說。以未斷煩惱。生同居土。為願不退。破見思。生方便土。為行不退。破塵沙。分破無明。生實報土。為智不退。破三惑盡。生寂光土。為位不退。則不退名同。而淺深自別。如九品義。

【演】生同居為願不退者。以若據三惑未斷。似應退轉。但以初發大願。願力持心。不致退轉故。生方便為行不退者。以若據未破塵沙。未能度生。未得行不退。以七方便人。生彼土中。有餘佛說法。即斷塵沙。從空出假。即行化導故。生實報為智不退者。以證中道妙理。永不失中道妙智故。生寂光為位不退者。以究竟窮源。永不退妙覺果位故。

【疏】又四教不退。非今經義。

【鈔】四教各明不退。謂藏教別相念不退。通教性地不退。別教七住不退。圓教七信不退。則知自此以前。進退未定。今念佛者。但生彼國。雖惡人畜生。即得不退。豈不勝妙直捷。異乎諸教。

【演】四教各明不退者。藏教有七賢聖位。自五停心。至不時解脫。別相念者。七賢之第二位也。此位能伏見思故不退。又別者。謂各別身受心法不同故。相謂行相。觀此四法。作不淨等行相故。通教三乘共有十地。自初乾慧以至佛地。性地者。第二地也。謂之性地者。以相似得法性水故。此位亦伏見思故不退。別教自十信至妙覺。有五十二位。七住不退者。此位菩薩斷見思惑盡。與藏通極果相齊故不退。圓教自五品至妙覺。有五十三位。七信回向心也。此位菩薩見解。與別教迥異。斷惑與別教七住相齊故不退。

【疏】稱理。則自性常住。是不退轉義。

【鈔】譬如虛空。自古及今。不曾退轉。縱欲退轉。退至何所。

二上首

【經】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說。

【疏】承上言生彼國者。豈惟不退。復有補處菩薩不可勝紀。深勸求生也。補處者。止此一生。次補佛位。即等覺菩薩也。

【鈔】深勸求生者。生皆不退。已超餘國。復多補處。可謂超越殊勝。極其至也。止此一生者。此土修行。捨身受身。千生萬生。未有窮已。乃至證三果者。猶尚有生。阿羅漢地。方斷後有。雖斷後有。不得成佛。今此唯餘一生。次即補佛。前如謢明。後如慈氏。菩薩之極位也。又大本云。生彼國者。皆具三十二相。究竟深入妙法要義。皆當一生遂補佛處。據此。則如儲君暫在東宮。必紹南面。非餘百官展轉陞進。止是位極人臣之比也。此等菩薩。咸皆往生。薄劣西方。不揣甚矣。

【演】前如護明者。釋迦未降王宮。居兜率天。號護明菩薩。

【疏】問。彼處觀音。次當補佛。次乃勢至。勢至之後。不聞補者。今言補處甚多。何日當補。又補處者。菩薩地盡。住等覺位。如星中月。何得甚多。而在彼國。答。補處不必定補彌陀之處。十方世界無盡。諸佛涅槃無盡。補處菩薩亦無盡。住彼國中。而待補處。奚為不可。又諸佛尚如微塵。無有窮盡。況復菩薩。其數甚多。無足疑也。如大本中說。

【演】何日當補。是疑時。又補處者下。是疑數。

【鈔】大本云。佛告彌勒。此世界中。有七百二十億菩薩生彼。一一已曾供養無央數佛。如彌勒者。諸小菩薩。不可勝紀。他方世界。第一光遠照佛所。有八十億菩薩。皆當往生。第二寶藏佛所。有九十億。第三無量音佛所。有二百二十億。展轉至十四佛剎。以及無量佛剎。往生者不可復計。但說佛名。窮劫不盡。況其菩薩當往生者。言如彌勒。則甚多補處。益可為證。

【疏】如上依正二報。或經文中有。本願中無。或本願中有。經文中無。互見無礙。

【鈔】若據慕佛發願。滿願成佛。則彼方種種所有。皆彼佛願願所成。悉應契合。今明互為有無者。以文雖小殊。而意則具足也。又如法藏願云。我作佛時。剎中諸天人民。一切萬物。皆嚴淨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者。雖得天眼。不能辨其名數。觀此。則正報依報。攝無不盡。不可拘文而限義也。

【演】又如法藏願云下。言不但互見。而亦且總攝也。

【疏】稱理。則自性決定成佛。是一生補處義。

【鈔】圭峰云。今知心是佛心。定當作佛。然而本來成佛。非作得故。則但見始覺新來。不知本覺固有。可謂補則決定補。成則實不成。

二正示願行令知修證四  初發願。二起行。三感果。四結勸。

 

初發願二  初勸發願心。二出其所以。

初勸發願心

【經】舍利弗。眾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

【疏】上陳依正二報。今言眾生得聞此者。應當發起大願。願生彼國。是為第一重勸。後乃反覆申明。

【鈔】第一重勸者。經中反復勸聞。勸信。勸願。約有四重。今當最初。是聞依正莊嚴勝妙功德之說而發願也。二言聞是說者。是聞一心持名決定往生之說而發願也。三言聞是經者。是聞持名佛護不退菩提之說而信受也。不言願者。信受即願故。四言若有信者。是總結聞已深信。信有願者無一不生之說而發願也。聞聞轉深。願願倍切。語雖反覆。義不雷重。憫物情深。誨人不倦。

【疏】又聞攝信義。願攝行義。三事資糧。悉備於此。

【鈔】聞然後信。匪聞則信自何生。願然後行。無願則行何繇起。下文信行。此為本原。信行願三。淨土資糧。充足無欠。

【疏】又願之為力。不可思議。彼佛淨土。亦繇願故。臨終往生。椎仗願故。三界因果。悉隨願故。諸大菩薩。皆願生故。

【鈔】彼佛淨土者。法藏以因中四十八願。今成佛道。廣度眾生。則如來無盡功德。皆從願生。故云不可思議。臨終往生者。行願品言。是人臨命終時。一切諸根。悉皆敗壞。以至親屬威勢。象馬珍寶等。悉皆散滅。惟有願王不相捨離。一切時中引導其前。一剎那間。即得往生極樂世界。故云不可思議。三界因果者。願受天樂。則貧母上生。願作冥王。則獄神治鬼。種種隨願。莫為而為。故云不可思議。

【演】願受天樂者。昔有貧女處於糞聚。以人民所棄殘汁為食。迦葉從乞。以汁供養。尊者問其所願。云欲生天。數日命終生忉利。福勝餘天。

願作冥王者。毘沙國王。與維陀如生王共戰不勝。因立誓願。願我來世為地獄主。治此罪人。十八大臣願亦如是。今地獄主毘沙王是。十八獄主十八大臣是。

【鈔】菩薩願生者。普賢頌云。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乃至願蒙授記。廣利眾生等。至如文殊發願往生所說之偈。亦云。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彌陀佛。往生安樂剎。與普賢若合符節。他如天親龍樹等。多難悉陳。故云不可思議。

【演】若合符節者。孟子謂舜與文王。得志行乎中國。若合符節。注云符節以玉為之。篆刻文字而中分之。彼此各藏其半。至則左右相合為信也。若合符節。言其同也。

 

【疏】稱理。則自性還歸本體。是願生彼國義。

【演】自性還歸本體者。若不明本體。唯厭此娑婆忻極樂。則隨境遷移 逐物流轉。非真生彼國故云也。

又還歸者。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從一心中流出四聖六凡。則四聖六凡仍舊還歸一心。又自性即是本體。而云還歸者。以自性一向不守自性。五道隨緣故今應當還歸也。

【鈔】若知本體不離當處。則非生彼國。乃生此國耳。雖云十萬億程。何曾咫尺動步。故謂不勞彈指到西方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隨緣。則是窮子旅泊他鄉。應歸故里。

【演】不離當處者。古云。不離當處常湛然。覓即知君不可見。又云。漚生漚滅無非水。雲去雲來不離空。若能了此。則生彼國者。非生彼國。生此自性安樂國也。何曾咫尺動步者。前云。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湧四色之花等。

如其下結勸。若果能了知本體不離當處。則高山平地總西方。何須願生彼國。如古云。正念阿彌陀佛時。寶池樹影日遲遲。更馳心念生西土。又是重栽眼上眉。是也。如其真如不守自性。五道隨緣。則是窮子捨父逃逝。流落他鄉。則應厭此五濁。欣彼西方。發願往生不可緩也。

二出其所以

【經】所以者何。得與如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

【疏】此躡前徵起。何故教人發願生彼。以彼國是諸上善人同會之處。得生彼國。則入如是勝會。故當求生。

【演】入如是勝會。故當求生者。上乃詳陳依正種種莊嚴。故勸發願求生。今出其所以中。但云得與諸上善人。同會一處。不言得受種種妙樂。唯舉正而不及依者。以樂事非珍。善友為珍。大學云。楚國無以為寶。世人尚不寶珠玉。而寶善人。何況出世之教。故舉正而不及依也。

【鈔】徵有二義。一者娑婆亦是佛邦。何必遠離故國。二者十方無盡佛剎。若為偏向西方。故徵其繇。今融而答之。復有三義。一者。或有國土。人畜鬼獄之所共居。未必皆人故。二者。或有國土。雖純人所居。未必皆善故。三者。或有國土。雖純善人所居。未必皆上善故。今曰諸上善人。則不獨為人中之善。亦復善中之善也。如上所列聲聞菩薩。乃至補處。此等諸上善人。今得往生。即與俱會一處。所謂觀音勢至。把手共行。文殊普賢。親為勝友。喻如登龍與瀛。世所希故。是以大士求登蓮錄。況復凡夫。卜居猶擇里仁。矧云學道。如斯勝會。可勿願歟。

【演】登龍者。東漢李膺。尚氣節孤高峻白。少所交游。人被其容接者。以為登龍門云。

與瀛者。唐太宗開宏文館。以杜如晦等。十八人為學士。人羨其榮。以為瀛洲之選。

大士求登蓮錄者。長蘆賾禪師建蓮社。一夕夢一人烏巾白衣。風貌清美。揖而曰。願入蓮社乞書一名。賾問何名。曰普慧。又云家兄普賢。亦乞書名。覺而思華嚴有二菩薩名。遂以為蓮錄之首。

卜居猶擇里仁者。孔子云。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智。

【疏】問。生極樂者。其類不一。何得概稱上善。答。以皆得不退轉故。

【鈔】類不一者。謂有聖有凡。有大有小。上中下品。分位秩然。乃略其中下。概曰上善。故為此難。今明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則究竟皆成無上正覺。是佛境界。故無別也。

【疏】稱理。則自性萬善同歸。是同會一處義。

【演】萬善同歸者。恒沙性德不離真如。是性善同歸也。從性起修。全修即性。則修善亦同歸矣。不達此理。捨此惡聚。趨彼善聚。可謂棄真逐妄。東西馳走也。

【鈔】百川會於一海。眾景會於一空。諸上善人。不會此之一處。而將奚會。

二起行二  初揀餘行。二示正行

初揀餘行

【經】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疏】承上言凡群易就。善聚難親。何況最上善人之會。豈可以少善少福而得生也。於中。靈芝以善根為正行。屬之持名。以福德為助行。屬之淨業三福。海東。則總以多善多福為正行。云是發菩提心。以少善少福為助行。云是執持名號。二義相違。今雙為和會。謂欲生彼國。須多善多福。今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正所謂發菩提心。而為

生彼國之大因緣也。

【鈔】相違者。一以持名屬正。一以持名屬助。二說矛盾。而此經大旨。正重持名。若持名為助行。則下文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義云何通。助行持名。斷無此理。又靈芝以觀經三福配此福德。則第三福發菩提心。乃成助行。與海東菩提心為正行。二亦矛盾。而觀經以三福為淨業正因。則助行菩提。亦無此理。今雙為和會者。還以持名為正行。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則雙取兩家。而和會其義也。

【演】矛盾者。矛是鎗戈之屬。盾干也。排也。昔人雙賣二物。各歎其勝。謂盾云。矛刺不入。謂矛能穿十重之盾。智者謂曰。我買汝矛還刺汝盾。入與不入俱無詞矣。

而此經大旨下。先破海東許靈芝。又靈下。次破靈芝與海東。

觀經三福。為淨業正因者。文云。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此三種業。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還以持名為正行。是取靈芝一半。復以持名為發菩提心。是取海東一半。同歸執持名號。則和會其義也。

【鈔】善根者。觀經。則如上第三福發菩提心。大本。則三輩往生。皆言發菩提心。據此。則發凡夫心。是謂無善根。發聲聞心。不發菩提心者。是謂少善根也。

【演】善根者下。是先釋善根。引二經發菩提心者。證菩提心為善根也。發凡夫心者。修五戒十善求生人道天中等。是謂無善根者。以十善等。是三界有漏因果。不出輪迴故。發聲聞心者。厭四生如桎梏。棄三界如牢獄。求趨涅槃等。是謂少善根者。但念空無相無作三昧。不肯莊嚴佛土。教化眾生故。

【鈔】福德者。觀經。則孝養父母等。大本。則修諸功德等。據此。則施戒等。乃至立寺造像禪誦苦行一切福業。捨置不作。是謂無福德。但作此福。種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謂少福德也。

【演】福德者下。是次釋福德。引二經。孝養父母。修諸功德。證福德也。一切不作。是謂無福德者。所謂生不修福。死歸苦趣也。但作此福種有漏因。是謂少福德者。所謂修福不修慧。福盡還沈淪。是也。

【鈔】善中善者。自有五義。以具智論五菩提心故。一。發心菩提。謂於無量生死中。發大菩提心也。而持名。正於凡夫生死心中。起大覺故。二。伏心菩提。謂斷諸煩惱。降伏其心也。而持名。則正念纔彰。煩惱自滅故。三。明心菩提。謂了達諸法實相也。而持名。正即此一心。明了一切諸法實相故。四出到菩提。謂得無生忍。出三界。到薩婆若也。而持名。即得一二三忍。捷超生死。趨一切智故。五無上菩提。謂坐道場。成最正覺也。而持名。則得不退轉地。直至成佛故。

【演】善中善下。是釋持名。乃善中善。

發心菩提。即是圓教五品位。此所發之心。即是隨喜心。妙心體具如如意珠。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此心即空即假即中。初心知此慶己慶人。所謂於生死中發大菩提心也。

伏心菩提。即是圓教初信至七信位。以初信斷見惑。從二信至七信斷思惑盡。所謂斷諸煩惱降伏其心也。

明心菩提。即是圓教十信滿心入初住位。此位證一心三智。以雙亡之力知寂滅相。以雙照之力知種種相貌。所謂了達諸法實相也。

出到菩提。即是圓教初地至八地位。以初地始得法忍光明。至八地方名真得無生法忍。為深行菩薩。難可知。無差別。離一切相一切想一切執著。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及。離諸喧諍。寂滅現前。所謂出三界到薩婆若也。

無上菩提。是圓教妙覺位。永別無明父母。究竟登涅槃山頂。以虛空為座。成清淨法身。居常寂光土。為圓教佛相。所謂坐道場成最正覺也。

【鈔】又海東疏引菩薩心地品云。諸菩薩初發心。能攝一切菩提分法。殊勝善根。瑜伽第三十七云。菩薩所集善根。以純一淨妙信心。回向無上

菩提。梁攝第十云。所作善根。悉以回向無上菩提。則皆以菩提為善根。而今經持名。正回向無上菩提之善根也。以阿彌陀佛。即無上菩提故。是則善中之善。名多善也。

【演】又海東疏下。引證菩提即善根。阿彌陀。即無上菩提者。以阿彌陀佛。即當人覺體也。

【鈔】福中福者。亦有二義。一者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纔舉。萬德齊圓。不期於福。福已備故。二者以持念力。自然諸惡不作。眾善奉行。以之修福。福易集故。是則福中之福。名多福也。

【演】福中福者下。釋持名乃福中福。亦有二義者。一約持名。即修幅義。二約持名。易集福義。

一名纔舉萬德齊圓者。如前云。持名即持此一心。一心之中。常樂我淨義。清涼不變義等。何德不具耶。以之修福。福易集者。即一心持名。則萬善普會眾惡盡消。以此無惡具善之心修福。則眾福皆趨。不勞功用故。

【疏】因緣者。清涼以親能發起為因。假之助發為緣。今此復有二義。一者善根為因。福德為緣。二者善福各有因緣。

【演】親能發起為因二句。此約親疏釋因緣也。親能發起為因。如種子生芽。覿體生起故曰親。假之助發為緣。如雨露生芽。從傍助發故曰竦。

【鈔】善因福緣者。菩提善根。入道正因。如諸經言。不發正覺菩提之心。

雖行六度萬行。經恆沙劫。終不成佛。故知萬善之所根本。是之謂因。然須一切福德。助成菩提。以福濟慧。以事實理。輔翼入道。是之謂緣。

【演】不發正覺菩提。乃至不得成佛者。如經云。以生滅心為本修因。欲契如來不生滅果。無有是處。又經云。不發菩提心。勤修諸善根。魔所攝持。是有作之修。多劫終成敗壞。忘心體極。一念頓契佛家。故知菩提乃萬善之根本也。

然須一切福德助成者。以有慧無福。如鳥一翼。如車一輪。不能飛空致遠。故須修一切福以助成之。如起信論云。了知自性本無慳貪。隨順修行檀波羅蜜。乃至了知自性本無愚癡。隨順修行般若波羅蜜。

以福濟慧。以事實理者。有慧無福。慧乃偏枯。有理無事。理惟空解。枯慧不資妙性。空解何益真修。如前理事雙修。依本智而求佛智。然後名為大智也。

【鈔】各有因緣者。善根福德。其所繇來。從何發心。均名曰因。而善根發起。必有種種善緣為助。福德發起。必有種種福緣為助。是各有其緣也。

【疏】問。何故觀經發菩提心在第三福。答。以福有事理。不專事故。

【鈔】觀經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演】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敬上也。慈心不殺接下也。修十善業。身除三邪。口離四過。意斷三惡也。此共凡夫行。三皈者。佛法僧也。具足眾戒者。道俗備受微細。不犯威儀者。三千悉皆不缺也。此共二乘行。

發菩提心者。依無作境起無緣誓。名發菩提心。實相不二而二。立因果殊。二而不二。始終理一。信此因果方名為深。讀誦大乘。修三智解。運圓乘行。以此解行教其行者。名為勸進。此大乘不共行業也。

【鈔】難謂云何發菩提心。而與上之二者同名曰福。今明福有事理。此菩提心。是般若中如虛空不可思量之福。非達摩所斥人天有漏之福也。故前二福猶共凡小。此獨擅大乘耳。然今疏不以配福。而屬之善根者何。良以善之與福。別之則二。總之則一。別而言之。則菩提心偏屬善根。總而言之。則菩提心亦可云福。觀經總舉言福無礙。

【演】云何發菩提心。而與上二同為福者。謂發菩提心既是善根。則觀經前二應名為福。第三發心。何亦名福耶。  今明福有事理下。以福有人天小果有漏有為之事福。有稱性無漏無為之理福。今菩提心。正是般若經中。不住相。如虛空不可思議之福。非有為事相之福。故無礙也。

然今疏下。又問云。既菩提心。是如虛空之理福。今經不判歸福德。而判歸善根者何也。良以善之與福。可分可合。分則菩提偏屬善根。合則菩提亦可云福故。

【鈔】問。寶積大本云。欲見無量壽佛者。應發無上菩提心。復當專念彼國。積集善根。則菩提善根。似為二事。今何直以善根屬菩提心。答。彼但言善根。此乃云多善根。多之一字。非菩提心。何以當此。

【疏】問。即持名為多善根福德。此經之外。別有證據否。答。歷歷可證。如大悲大品等說。

【鈔】證善根者。大悲經云。一稱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又云。我滅度後。北天竺國。有比丘名祈婆伽。修習無量最勝善根。已而命終。生於西方過百千億世界。無量壽佛國。以後成佛。號無垢光如來。又大莊嚴經論。佛世一老人來求出家。舍利弗等諸大弟子俱不肯度。以觀彼多劫無善根故。佛自度之。即證道果。因告大眾。此人無量劫前。為採薪人。猛虎逼極。大怖上樹。稱南無佛。以是善根。遇我得度。華嚴第十回向云。願憶念無量無邊世界。去來現在一切諸佛。而次云。以此念佛善根。凡此。皆持名為多善根之明證也。

【演】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窮盡者。以稱名善根。不與一切有為相應。乃增長無為。隨順無為之善根也。故入涅槃不可窮盡。譬如有人食少金剛。終竟不消。要當穿骨而出。稱名功德直至涅槃。亦復如是。

修習無量最勝善根者。無量言其廣大。最勝言其微妙。以稱性之修。一修一切修。廣無涯畔。妙不可測故。願憶念無量無邊世界。是橫遍一切處。去來現在一切諸佛。是豎遍一切時。所謂一念一切念。一切念一念也。

【鈔】證福德者。大品般若經云。若人散心念佛。亦得離苦。其福不盡。況定意念。稱揚諸佛功德經云。若有得聞無量壽如來名者。一心信樂。持諷誦念。此人當得無量之福。永離三途。命終之後。往生彼剎。智論云。譬如有人初生墮地。即能日行千里。滿一千歲。七寶奉佛。不如有人。於後惡世。一聲稱念阿彌陀佛。其福勝彼。增一阿含經云。四事供養閻浮提一切眾生。若有稱佛名號。如彀乳頃。功德過上。不可思議。凡此。皆持名為多福德之明證也。

【演】散心念佛。是著實憶持。著實體究。未入一心者。非如今人全不著意。徒事唇舌也。定意念佛。是既得事一心。而復於定心中。念念憶持。心心研究者。若是理一心。則是離念境界。既已無意。兼亦不止是定也。

一心信樂。是信願二資。持諷誦念是行資。持而諷。誦而念。正用心之極。所謂口與心。聲聲相應。心與佛。步步不離也。此不往生誰復往生。

一聲稱念。其福勝彼者。此一聲乃甚深之聲,此一念乃最後之念。所謂知聲相空。呼響不實。能稱所稱。皆不可得也。故云其福勝彼。

稱佛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者。正以稱名。無能稱所稱。不可思議故。若稱名之心屬藏通別者。便可思識矣。彀音遘。取牛乳也。

【鈔】又寶積十九經云。時一比丘。聞佛讚揚不動如來佛剎功德。心生貪著。而念生彼。佛言。不以愛戀之心。遂得往生。惟有植諸善本。修諸梵行。得生彼剎。善本即善根。梵行即福德。此又雙顯持名。為多善多福之明證也。諸經交讚。可弗信受。

【演】不以愛戀之心。遂得往生者。以愛戀之心是情識。不是智慧故。是但知取相。不知妙理故。是徒生好樂。未起真行故。

【疏】問。此土單修圓頓。不願往生者。寧可謂之少善根耶。答。圓頓行人。雖悟一心。尚餘後有。正宜求生彼國。親近彌陀。拮老青公。皎然覆轍。若其自負圓人。不願往生。當知亦是善根薄故。如華嚴中說。

【演】單修圓頓。不願往生者。是宗門師德。直明真性不帶纖塵。佛來也殺。魔來也殺。念佛一聲。漱口三日者。甯可謂之少善根者。謂以持名為多善根。則此等師德。皆夙具般若靈根乃能爾也。甯可謂之少善根耶。

雖悟一心。尚餘後有者。謂若悟而即證無生。是真善根深厚。任渠橫說豎說。無所不可。教渠往東往西。真如說夢。若未得無生。而自負圓人。鈍置淨土。亦是善根淺尟也。

拮老住京師四十年。常坐不臥。化後。衹襖亦燒出舍利。以不修西方。生大富貴處。

青公即青草堂。年九十餘。感曾家女人送供。即為其子。後官至宰相。覆轍者。漢賈誼云。前車既覆。後車當戒。

【鈔】後有者。後陰也。即來生也。圓人見地。雖與佛齊。然而麤細無明。猶未盡除。恆沙性德。猶未悉備。有惑潤生。寧無後有。既存後有。則有生方。不離六道。除彼已登實報。餘或未免人天。而天上多欲。

人間雜苦。墮落者眾。解脫者希。不生淨土。而將焉往。

【演】麤細無明猶未盡者。細即根本。麤即枝末。圓人見與佛齊。惑全未破。以理雖頓悟。乘悟併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故。

恒沙性德猶未悉備者。德有性德修德。性德本具。修德修成。今云性德未備。以性從修也。以全性起修全修成性。修德未圓性德未備故。

除彼已登實報。餘或未免人天者。能斷無明證法身。生實報土。則超六道。若不然者。縱不墮惡趣。亦墮人天。焉無後有耶。或問曰。斷無明證法身菩薩生實報者。迥超六道不必言矣。生方便有餘者。亦超三界不受輪迴。何但言除實報能免人天。不言除方便亦免人天耶。答。此章問答。單論圓人。圓人斷無明者。即生實報。如未斷無明。造至七信。雖生方便。所見之境與實報同。不同藏通二教體析之人。實生方便。故略而不言也。

【鈔】拮老青公。俱稱有悟。而拮老後身。耽戀富貴。青公後身。多歷苦憂。皆繇不慕往生。自失善利。致使淹滯多生。曠菩提路。豈非善根涼薄。乃致如斯。言華嚴者。入法界品云。遮那會上。諸大聲聞。不見佛者。以善根不同故。本不修習見佛自在善根故。故知執持名號。願見彌陀。誠多善根。大善根。最勝善根。不可思議善根也。

【演】以善根不同者。謂諸聲聞悉覺真諦。未成就普賢行願故。

修習見佛自在善根者。即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普見法門。所謂於念念中悉能供養一切如來智波羅蜜。念念中知一切佛不可思議大神通事智波羅蜜等。今諸大聲聞。本不修習。故不見佛也。

【疏】稱理。則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義。自性富有一切法。是福德義。

【演】自性出生一切法。是善根義者。根有出生義。今四聖六凡。色心依正。從自性生。以從理具起事造故。

自性富有一切。是福德者。福德有富有義。今四聖六凡。依正色心。自性本具。以彼事造。由理具故。

【鈔】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二示正行

【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

【疏】承上多善多福。乃生彼國。而善根難植。福德難修。況復云多。累劫劬勞。莫之能辦。如寶積十心。華嚴十願等。今有一法。直捷簡易。即為多善多福。故顯持名功德殊勝。

【鈔】善根難植者。如前身子發大乘心。因婆羅門乞眼退失等。福德難修者。如涅槃三十四經云。五品心修十善。謂下。中。上。上中。上上。各十善而成五十。始修終修。方成百福。則福之不易修明矣。寶積十心者。一。於眾生起大慈。無損害心。二。於眾生起大悲。無逼惱心。三。於佛法不惜身命。樂守護心。乃至十。於諸佛捨離諸相。起隨念心。具此十心。往生淨土。

【演】起大慈無損害心者。謂於法界眾生。與自性眾生。咸欲與無上菩提覺法樂。無上涅槃寂靜樂。是無損害心。

起大悲無逼惱心者。謂於有情世間。及五陰世間。皆欲拔境界逼迫之苦。煩惱纏縛之苦。是無逼惱心。

不惜身命樂守護者。約理則備修德而圓性德。約事則求半偈而捨全身。自利則如善財不避火坑。利他則如不輕甘受打擲。

捨離諸相者。是念諸佛實相身。即所謂色身非是佛。音聲亦復然。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也。起隨念心者。隨。順也。謂順理之念。即天台所謂安住中道。不為二邊所動。名之為念也。

【鈔】華嚴十願者。一者禮敬諸佛。乃至十普皆迴向。亦以此十生彼國土。以上皆菩薩廣大智行。非可易植易修。今持名功德。就使十心未備。十願未齊。淨業一成。便生彼國。既得往生。此心此願。自然成就。豈非多善根福德乎。不經迂曲。是謂直捷。無諸煩瑣。是謂簡易。直捷而深造。簡易而廣獲。諸餘法門之所不及。是謂殊勝。

【演】禮敬諸佛者。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我悉以清淨三業。常修禮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說微塵數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微塵數佛。

普皆回向者。從初禮拜乃至隨順。所有功德皆悉回向。盡法界一切眾生。願令常得安樂。無諸病苦。欲行惡法。皆悉不成。所修善業。皆速成就。

亦以此十生彼國土者。臨命終時。唯此願王。不相捨離。於一切時引導其前。一剎那中。即得往生極樂世界。

【疏】善男子女人者。善有二義。一是宿生善因。一是今生善類。男女者。通指緇素利鈍。及六道一切有緣眾生也。

【鈔】宿生善因者。大本云。世間人民。前世為善。乃得聞阿彌陀佛名號功德。一聞佛名。慈心喜悅。志意清淨。毛髮聳然。淚即出者。或宿世曾行佛道。或他方佛所菩薩。固非凡人。則信心念佛者。皆宿修善本者也。

【演】一聞佛名慈心喜悅五句。以佛乃曠劫修慈為體故。佛乃斷盡無明最清淨故。佛乃迥出常流。萬劫難聞故。今聞佛名即生慈心。乃至淚即出者。耳聞佛名心契佛心。如須達長者。因聞佛字。通身毛豎是也。今人聞佛名。泛爾尋常者。不知佛義。善根淺故。

【鈔】今生善類者。如華嚴云。寧在諸惡趣。恆得聞佛名。不欲生善道。暫時不聞佛。夫不以人天為善。而以得聞佛名為善。則信心念佛者。皆善人之儔類也。

【演】甯受諸惡趣四句。惡趣熱惱。善趣清涼。今甯受熱惱。不欲清涼者。以有聞佛不聞佛之得失。而分損益故。惡道聞佛。如人涉坑坎險道。得現日月光明。善趣不聞佛。如人履平坦康莊。不見日月之光故。

【鈔】緇素利鈍者。淨土法門。一切收攝。如大本云。其上輩者。捨家離俗而作沙門。亦有不捨家離俗者。即出家五眾。在家二眾也。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緇素。又蓮分九品。上該盛德菩薩。下及悠悠凡夫。乃至惡人等。但念佛者。亦得往生。是通利鈍。又鬼畜地獄。雌雄牝牡。亦可均名男女。但念佛者。俱得往生。是通一切眾生也。往生集中。稽古驗今。頗載一二。願詳覽焉。

【演】上該盛德菩薩。下及悠悠凡夫者。觀經疏云。上品之人。始從習種。終至解行菩薩。中品者。從外凡十信以下。下品。即是今時悠悠凡夫。釋云。十住名習種性。十行名性種性。十回向名道種性。此三十位總名解行。是別教內凡。十信即是外凡。悠悠凡夫是名字人。尚未伏惑。修行不精進者。

【疏】次文有三。謂彌陀名號。是標念境。執持一心。是明念法。一日七日。是剋念期。

【演】念境者。即所觀之理。念法。即能觀之智。

【鈔】非境。則法無所施。非法。則境為虛立。非期。則雖境勝法強。懈怠因循。功不速建。三事具故。能令淨業決定成就。

【疏】標念境者。彼佛萬德成就淨土攝生。故以阿彌陀佛四字洪名。為所念之境。依之修行。有所詣故。

【演】萬德成就淨土攝生者。因脩萬行。果成萬德。加以四十八願。莊嚴淨土。攝化眾生。不同餘故。

依之修行者。眾生未能了悟自心。未得脫體無依。必須依境發心趣向有地。今依佛名。如龍得水。如虎靠山。有所詣故。

【鈔】極樂依正。言佛便周。佛功德海。亦言名便周。故以四字名號為境。依於此境。而加執持。然後向往有地。詣。至也。謂至於彼國也。或謂心外無境。觀心即足。何以境為。不知心境一如。亦復互發。先德謂有三昧直觀三道。顯本性佛。有三昧兼持咒。有三昧兼誦經。有三昧兼念佛等。今標念境。即是兼念佛三昧。皆助顯本性之佛也。或直顯。或助顯。其致一也。況初學凡夫。障染濃厚。全資勝境。發我妙心。實為修行要術。不可忽也。

【演】言名便周者。以世間之名。名無得物之功。物無當名之實。名實不能相稱。今佛名者。名外無實。實外無名。名實不二。故言名便周。

或謂下難云。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心外無境。然則行人止應觀心。何為觀境乎。答云。汝但知心外無境。不知境外無心。心者全境之心。境者全心之境。既無心外之境。為心所照。亦無境外之心。能照於境。心境一如也。不獨心境一如。亦復心境互發。先借西方假想之境。發我靈明妙心。以我靈明妙心。復發西方真境。以境發心。以心發境。重重互發互顯。喻如磨鏡。愈磨愈淨。愈淨愈磨也。又互發者。即妙宗所謂據乎心性。觀彼依正。依正可彰。託彼依正。觀於心性。心性易發也。

直觀三道顯本性佛者。三道即眾生惑業苦也。本性乃三德秘藏。即法身般若解脫。眾生迷三德秘藏。為惑業苦三道。諸佛悟惑業苦三道。為三德秘藏。故圓頓行人。不必離此三道。別觀三德。觀苦道即法身。幻化空身即法身故。觀惑道即般若。貪瞋癡即諸佛不動智故。觀業道即解脫。身口所作即法性之大用故。有三昧兼持咒者。謂不能直觀本性者。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如方等三昧兼持咒。法華三昧兼誦經。十六觀。般舟三昧。及與此經。則兼念佛。謂之兼者。以理觀為正。事行為助故。

或直顯下或問云。直觀助顯功行不同。證果之時得無深淺。故云直觀助顯。雖云不同。直至成功無二無別。方便多門。歸元無二故。

況初學下。謂所云助顯皆久修上士。理觀精純。但假事為助。若初學凡夫障染濃厚。理觀荒蕪。全資彌陀勝境。發我靈明妙心。須於四字洪名。全身著倒。故知持名實為修行要術。不可忽也。

【疏】明念法者。謂既聞聖號。要在執持。執者。聞斯受之。勇猛果決。不搖奪故。持者。受斯守之。常永貞固。不遺忘故。

【演】聞斯受之者。謂聞斯殊勝法門。通身領荷。直下承當。勇往直前。不為他岐所動。

受斯守之者。謂領斯殊勝法門。終身依附。念念不離。與生俱生。不至中道而廢也。

【鈔】執持分釋如上。單言持。則攝執。總之為專念不忘意也。又持復有數種。一者明持。謂出聲稱念。二者默持。謂無聲密念。三者半明半默持。謂微動脣舌念。咒家名金剛持是也。又或記數持。或不記數持。具如密教中說。隨便皆可。而各分事理。憶念無間。是謂事持。體究無間。是謂理持。下當詳辯。以是為因。後一心不亂。亦有事理。其不解此意者。以念佛是被鈍根。參禪乃能悟道。初機聞此。莫能自決。不知體究念佛。與前代尊宿教人舉話頭。下疑情。意極相似。故謂參禪不須別舉話頭。只消向一句阿彌陀佛上著倒。妙哉言乎。

【演】只消向一句彌陀著倒者。古云。南無阿彌陀佛。宗門頭則公案等。是也。

【疏】又執持。即歸命義。

【鈔】歸命者。梵語南無。解見前序。若不委身歸命。焉能一心執持。故義同也。歸復二義。亦如前序中說。一者歸投義。執持名號。一心向往。即事一心。二者歸元義。執持名號。還歸一心。即理一心也。

【演】若不委身二句。謂若徹見念佛之妙。則自然不惜形骸。不顧身命。少有愛戀之心。則不能一心執持也。古云。假使筋斷骨枯。我此工夫。決不退轉。又云。假使熱鐵輪。在我頂上旋。終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一者歸投義下。謂前皈命有投義。今執持名號。一心向往。如鳥投林。如客投主。如游子伶仃。唯有思歸一念。此但事相精勤。猶未明理。即事一心。二者歸元義。謂執持名號。還歸一心。則背塵合覺。返本還源。念念還歸自心。即名歸元。此則不唯事行。兼修理觀。為理一心。

【疏】以上境法二中。復有三義。一者聞說佛名。是為聞慧。二者執受在懷。是為思慧。三者持守不忘。是為修慧。

【鈔】聞慧者。阿彌陀佛。雖有無量功德。而此功德。非聞不知。非說不聞。故華嚴云。得無生慧。先賴多聞。又云。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或聞經論之所宣揚。或聞知識之所開示。一歷耳根。永為道種。是之謂聞。而言慧者。聞即是慧。對木石說。頑不聞故。對愚人說。聞不餐采。如不聞故。故曰聞慧。

【演】非聞不知者。此界眾生。於六根中耳根偏利。耳根聞聲。意識了別方始得知故。非說不聞者。此土說法。唯釋迦如來。如來演說。方始得聞故。

得無生慧二句。引證非聞不知。佛法無人說二句。引證非說不聞。

【鈔】思慧者。既入乎耳。須存乎心。諦審諦觀。是何法門。是何義理。是之謂思。而言慧者。思即是慧。禽畜雖聞。不解思故。愚人雖聞。入耳出口。不憶想故。故曰思慧。修慧者。既深思之。宜力行之。是之謂修。而言慧者。修即是慧。狂人雖思。敝精役神。不實踐故。問。此指三慧。有何證據。答。佛地論云。菩薩履三妙慧。淨土往還。釋云。以聞思修。得入淨土。故知念佛必有三慧。

【疏】復有三義。聞說佛名。心不疑貳。是之謂信。信已而執。心起樂欲。是之謂願。願已而持。心勤精進。是之謂行。

【鈔】信。願。行。下文中當辯。

【疏】名號者。阿彌陀佛四字洪名。不兼色像等。如文殊般若。及毗婆沙論中說。以色像等攝名中故。

【鈔】不兼色像等者。正明此經專主執持名號也。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阿難所聞佛法。猶住量數。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龍樹毗婆沙論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易行疾至。應當念佛。稱其名號。阿彌陀佛本願如是。

【演】一行三昧者。經云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論云謂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即名一行三昧。欲入是三昧者。應繫心一佛。專稱名字也。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也。諸佛法身。與眾生心同體無二。今但見眾生心。不見佛法身者。以未能離念故。修一行三昧者。念空真念。獲自本心。則諸佛法身於中顯現。如鏡中像。古云。諸佛猶如淨明鏡。我心亦似摩尼珠。諸佛常來入我身。我身遍入諸佛軀。是也。

【鈔】攝名中者二義。一者名必有相故。二者名相皆不離一心故。則一舉佛名。正報依報攝無不盡。何疑色像。

【演】名必有相者。名為能召。相為所召。既稱能召之名。必有所召之體故。

名相不離一心者。心為能現。名相為所現。既一心稱名。得能現體。所現名相。無不攝故。

【疏】今人聞佛不肯執持者。約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執持。乃至一心故。

【鈔】障者。遮也。以此四種。遮障念心。不肯執持。故須破除。四障者。一謂即心是佛。何必捨己念彼。不知即佛是心。不妨念佛故。良繇即心是佛。豈不即佛是心。但執念心。不許念佛。則心佛是二。即義不成。是以念佛念心。兩不礙故。二謂何不遍念諸佛。而唯念一佛。不知心專志一。乃成三昧故。良繇眾生智淺。繁則不勝。故用志不分者神凝。役心多岐者功喪。如普廣大士問佛。十方俱有佛土。何以獨讚西方。佛言閻浮提人。心多雜亂。令其專心一境。乃得往生。以諸佛

同一法性身。念一佛。即念一切佛故。三謂佛佛可念。何不隨念一佛。而必念阿彌陀佛。不知彼佛與諸眾生。偏有因緣故。良繇彼佛名號。人所樂稱。就令惡人。有時不覺失聲念佛。乃至人逢善事。不覺念佛。歡喜讚歎。人逢惡事。及與苦難。不覺念佛。傷悲痛切。機感因緣。莫或使之而自然故。四謂何不念佛功德智慧。相好光明。而但念名號。不知持名。於末法中最逗機故。不思議故。逗機者。文殊般若經云。眾生愚鈍。觀不能解。但令念聲相續。自得往生。不思議者。如前所明一行三昧。則不但逗乎鈍機。神用不測故。如遺教經言。心

者制之一處。無事不辦。今制心佛號。而至一心。何可思議。

【疏】剋念期者。一日至七日。是所剋定之期要也。七日者。世出世問。重其事者。恆以七故。七日稱佛。免地獄故。又七日之期。復有二義。各分利鈍。又多則大本十日。聲王十日。大集七七日。般舟九十日等。少則大本一日。觀經十念等。言日者。以經天道晦明之一周故。

【演】復有二義各分利鈍者。一者從散入定義。二者從定入散義。從散入定。則利者日少。鈍者日多。從定入散。則利者日多。鈍者日少。

【鈔】期要者。若據如來得菩提。實不係於日。則非日非劫。焉有七日。若據菩薩修行。動經塵劫。則無窮無盡。何止七日。今立期要者。以末法眾生修諸功德。精進恆難。廢弛恆易。應須剋限。乃發勝心也。

【演】如來得菩提。不係於日者。經云眾生各自謂佛某日成道。如來得菩提。實不係於日。以日者時也。依色心分位假立。無有自體故。百法中時。為二十四不相應行攝。今如來得菩提。坐斷三際何有於時。時者皆眾生妄想分別也。故經云。一念普觀無量劫。無去無來亦無住。如是了知三世佛。超諸方便成十力。

【鈔】七為世重者。如禮懺曰七夜。持咒曰七遍。此經欄網行樹曰七重。乃至國家祀祖曰七廟。教民曰七年。竭誠曰七日齋戒之類。是也。

【演】七廟者。禮記云。天子七廟。三昭三穆。與太祖之廟。共為七。

【鈔】免地獄者。經律異相云。有王害父。七日當墮地獄。一尊者教其稱南無佛。王便一心稱佛。七日不懈。命終。至地獄門。稱南無佛。遍獄罪人。皆得解脫。利鈍者。有謂利根一日。鈍或至七。今謂利鈍二根。各一至七。利根者。性敏捷故。一日功成。即得一心。便無所亂。其稍鈍者。或二或三。乃至七日。方得純一。亦有利根。經於七日。端然一心。終不少亂。其稍鈍者。僅六僅五。乃至一日。或便散亂。是故各有利鈍。不應偏屬。

【演】利鈍二根。各一至七者。若從散至定。則利根一日。鈍或至七。若從定歸散。則鈍根一日。利或至七。利根者性敏下。正是從散入定。亦有利根經於下。正是從定入散。此兩段申明利鈍二根。各一至七也。

【鈔】十日者。大本云。齋戒清淨。一心常念。十晝夜不絕者。命終必生我剎。又鼓音王經云。若受持彼佛名號。堅固其心。憶念不忘。十日十夜。除捨散亂。必得見彼阿彌陀佛。七七日者。大集經云。若人專念一方佛。或行或坐。至七七日。現身見佛。即得往生。九十日者。般舟三昧經云。若人自誓。九十日中常行常立。一心繫念。於三昧中得見阿彌陀佛。又文殊般若云。九十日中。端坐西向。專念於佛。即成三昧。一日者。大本法藏願云。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不絕。必生我剎。十念者。觀經下下品云。其人苦迫。不遑念佛。十聲稱佛等。則知一日至七。隨日多少。皆往生期。顧力行何如耳。晦明一周者。從子至午。乃自晦而明。從午至子。乃自明而晦。是為天道一晝夜。夫心固剎那生滅。況晝夜乎。於此一心。所謂二六時中。念念無間者也。

【疏】又此七日。不必定是臨終七日。以平時有如是定力者。必生彼國。

【鈔】平時者。恐人執七日之文。謂必一日至七而使命終。方名七日。故言或臨終。或平時。但有一日或七日之定力者。皆得往生也。所謂閒時辦。忙時用。後至命終。因果相符。必生彼國。

【疏】一心不亂。言執持之極也。是為一經要旨。

【鈔】心者。揀口誦而心不念也。一者。揀心雖念而念不一也。不亂者。揀念雖一而有時乎不一也。一心不亂。淨業之能事畢矣。

【演】口誦而心不念者。口誦佛名。心馳萬境。是為讀佛。非念佛也。以念從心故。心雖念而念不一者。雖心念佛。淨穢交馳。是雖念佛。非一心也。以一心者純淨故。念雖一而有時不一者。雖少時一心。後復還亂。所謂朝則勤。而暮則怠。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是雖一心還復亂也。以不亂在無間故。皆非淨業之能事也。

【疏】釋此四字。先總明大意。次乃詳陳事理。大意謂一亂是正反語。正語一心。反語不亂。

【鈔】一則不亂。亂則不一。有其一心。無其亂心。故云正反。如言純一不雜。精一無二之類。是也。華嚴十回向第四文云。所謂不亂回向。一心回向。釋云一心者。專注正境也。不亂者。不生妄念也。專注不妄。即正反意。

【疏】次明事理者。如來一語。事理雙備。故同名一心。有事有理。如大本云。一心繫念。正所謂一心不亂也。而事理各別。初事一心者。如前憶念。念念相續。無有二念。信力成就。名事一心。屬定門攝。未有慧故。

【演】事理雙備者。如來以權實二智。證真俗二諦之理。凡說法時不離二諦。依俗諦說法故有事。依真諦說法故有理。所依之諦。真俗不二。故一字一語。事理雙備也。

信力成就者。事一心人。不修理觀。唯憑信力。如水清珠。能清濁水。古云。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念投於散心。散心不得不一。

屬定門攝者。定有世出世。與大小乘。及事理諸禪定不同。而要之定者無散之謂。今念念相續。無有二念。則心不散亂。故屬定攝。然彼體究無間。至如靜夜鐘聲。澄潭月影。若未得冷灰豆爆。囫地一聲。亦屬定攝。亦即是事一心。而疏鈔專以事一屬憶念。亦一亂言耳。

未有慧故者。以即就憶念無間。念到連念脫落。頓入無念即屬慧門。古云。只一直念去。亦有悟日是也。今工夫始成片段。尚未契入本心。故止屬定門也。

【鈔】前執持中。以憶念體究。略分二種。憶念者。聞佛名號。常憶常念。以心緣歷。字字分明。前句後句。相續不斷。行住坐臥。唯此一念。無第二念。不為貪瞋煩惱諸念之所雜亂。如成具光明定意經所謂。空閒寂寞。而一其心。在眾煩惱。而一其心。乃至褒訕利失。善惡等處。皆一其心者。是也。事上即得。理上未徹。惟得信力。未見道故。名事一心也。言定者。以伏妄故。無慧者。以未能破妄故。

【演】以心緣歷。字字分明者。此是心念。不同前口念而心不念也。前句後句相續不斷。乃至無第二念者。此是一心念。不同前心雖念。而念不一也。不為貪瞋煩惱之所雜亂。此是一心不亂。不同前念雖一。而有時不一也。

又以心緣歷。字字分明。是一句不亂。前句後句相續不斷。是多句不亂。不為貪瞋等雜亂。是對境不亂也。成具下。引證不亂。

言定者四句。定能伏妄。慧能破妄。伏則如石壓草。如繩縛賊。暫時不動。根猶在故。破則如鋤斬草。如刀殺賊。究竟不動以無根故。

【疏】理一心者。如前體究。獲自本心。故名一心。於中復二。一者了知能念所念。更非二物。唯一心故。二者非有非無。非亦有亦無。非非有非無。離於四句。唯一心故。此純理觀。不專事相。觀力成就。名理一心。屬慧門攝。兼得定故。

【演】能念所念更非二物者。以所念者佛。是即本覺之理。能念者心。是即始覺之智。若能始本合一。方了能所不二。天台云。諦觀名別。其體不殊。性三為諦。修三為觀。修性既融。能所莫得。是也。

離於四句。唯是一心者。謂離一切法差別之相。以無虛妄心念故。所謂真如自性。非有相。非無相。非非有非無相。非有無俱相。依一切眾生以有妄心。念念分別。皆不相應。故說為空。若離妄心。實無可空故。

無心無念空慧相應。故屬慧門。諸妄消亡。故兼得定。

【鈔】體究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念反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中二義者。初即如智不二。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是智外無如。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是如外無智。非如非智。故惟一心。二即寂照難思。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泯。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唯一心。斯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清淨本然之體。更有何法而為雜亂。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

【演】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者。謂一念未生前。佛在何所。因心起念故佛境現前。則所念之佛。因能念之心而有。若離能念之心。亦無所念之佛。則佛境從緣無有自性。

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者。謂佛境未現之前。心在何所。因聞所念之佛。乃引生能念之心。則能念之心。因所念之佛而有。若離所念之佛。亦無能念之心。則心亦從緣無有自性。

智外無如者。心者是智。佛者是如。心外無佛。是智外無如也。此乃奪境不奪人。古云。上園花已謝。車馬尚駢填。是也。

如外無智者。既佛外無心。是如外無智也。此乃奪人不奪境。古云。是處有芳草。滿城無故人。是也。

非如非智。故唯一心者。智外無如。以智奪如故非如。如外無智。以如奪智故非智。互奪兩忘。則非如非智。故唯一心。此人境雙奪。古云。雲散水流去。寂然天地空。又云。人牛俱不見。正是月明時。是也。

若言其有五句。謂能念之心。因所念之佛而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因能念之心而有。則所念之佛了不可得。以心緣境。從無自性。故有非有也。此為空觀。

若言其無五句。謂因所念之佛。引生能念之心。則能念之心惺惺不昧。因能念之心。引生所念之佛。則所念之佛歷歷分明。以性空之處。不礙緣生。故無非無也。此為假觀。

若言亦有亦無二句。謂若雙執有無。則正當本體自空。了不可得時。又靈靈不昧。歷歷分明。以有奪無也。正當靈靈不昧。歷歷分明時。又本體自空了不可得。以無奪有也。互奪兩亡。則有無雙泯。此雙遮二邊之中道觀也。

若言非有非無二句。謂若雙破有無。則因本體自空。了不可得。故得靈靈不昧歷歷分明。因無成有也。因靈靈不昧歷歷分明。故得本體自空了不可得。因有成無也。互成雙立。則有無俱存。此雙照二邊之中道觀也。

有無四句是病。三觀是藥。若四句既離。則三觀亦絕。此中有即俗諦。無即真諦。雙亦雙非即中道第一義諦。舉一即三。言三即一。皆如境也。故云般若如火聚。四面不可入。又云般若如清涼池。四面皆可入也。

非有則常寂下九句。結歸寂照難思。

斯則下總結上二。能所情消。即如智不二。有無見盡。即寂照難思。見諦。即三諦圓融理。

【疏】又教分四種念佛。從淺至深。此居最始。雖後後深於前前。實前前徹於後後。以理一心。即實相故。

【鈔】四種如前序中說。一稱名。二觀像。三觀想。四實相。稱名者。即今經。觀像者。謂設立尊像。注目觀瞻。如法華云。起立合掌。一心觀佛。即觀相好光明現在之佛也。若優填王。以栴檀作世尊像。即觀泥木金銅鑄造之佛也。故云觀像。觀想者。謂以我心目。想彼如來。即觀佛三昧經。十六觀經所說。是也。實相者。即念自性天真之佛。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亦復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是名實相。所謂我欲見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也。此之四者。雖同名念佛。前淺後深。持名雖在初門。其實意含無盡。事一心則淺。理一心則深。即事即理。則即淺即深。故曰徹前徹後。所以者何。理一心者.一心即是實相。則最初即是最後故。

【演】如法華下。謂觀像通二種。一真佛。二像佛也。引法華證。觀現在真佛。引優填證。觀現在像佛。栴檀像者。世尊成道後嘗往忉利天宮為母說法。優填王欲覲佛而不可得。乃請目連尊者。帶三十二匠。往彼天宮。各說一相。還來人間。用栴檀香木刻世尊像。觀瞻禮拜。

以我心目者。觀經云。其光相好。及與化佛。不可具說。但當憶想。令心眼見。見此事者。即見十方一切諸佛。故名念佛三昧。

想彼如來者。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當想彼如來。所謂以法界心。觀法界境。生於法界依正色心也。

無生滅有空能所等相者。對上三種念佛。持名是生滅相。經云。諸行是無常。念

性元生滅故。親像是空有相。對像則有。離像是無故。觀想是能所相。有能觀之心。所觀之境故。

又前三。皆不離生滅有空能所等相。又前三。皆不離言說相。名字相。心緣相。今實相之佛。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生滅相。一塵不立處。萬法齊彰。無空有相。照體獨立。絕諸對待。無能所相。又復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詞喪慮亡。離言說名字心緣等相。是無相不相。名為實相也。

我若欲見阿彌陀佛隨意即見。是華嚴解脫長者所說。以此證實相者。以長者已能了知自性。如影響夢幻。所見諸佛。皆由自心。故經文云。善男子。我見如是等十方佛剎微塵數如來。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又以此證實相者。以如實空。方能不空。如實不空。方顯真空。自非遠離諸相。焉能隨意現相。自非隨意現相。莫顯遠離諸相也。

徹前徹後者。理即事故徹前。事即理故徹後。

理一心即寅相者。如上所言理一心者。則能所情消。有無見盡。離生滅空有等相。故即實相也。

【鈔】問。豈得稱名便成實相。答。實相云者。非必滅除諸相。蓋即相而無相也。經云。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云何萬德洪名。不及治世一語。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何況今名理一心也。又觀經第九。觀佛相好疏。直謂觀佛法身。相好既即法身。名號何非實相。

【演】豈得稱名便成實相者。以稱名念佛。念念起滅。是生滅相。念時則有。不念則無。是空有相。能念是心。所念是佛。是能所相。稱佛名號。以心緣歷。是言說名字心緣等相。何言即實相耶。答曰。謂實相者。非為滅除諸相。而談實相。即相無相。名實相也。

治世語言。皆與實相不違背者。以證意實相。則諸所說法無非實相。故不相違背。雖說俗事。亦順正法也。經云。以是清淨意根。乃至聞一偈一句。通達無量無邊之義。能演說一句一偈。至於一月四月乃至一歲。諸所說法。隨其義趣。皆與實相不相違背。若說俗間經書。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

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者。以亂心稱佛是為最易。而皆成佛道。信乎道無難易。顛沛造次。無非妙法。無非第一義也。

直謂觀佛法身者。謂六十萬億那由他由旬之身。是實報身。名為尊特。亦名勝應。而特名法身者。為成行人圓妙境也。良以報應屬修。法身是性。若漸教說。別起報應二修。莊嚴法身一性。若頓教詮報應二修。全是性具法身一性。舉體起修。故得全性成修。全修在性。三身融妙。指一即三也。是知圓人修行。無行不圓。圓人對法。無法不妙。即一句彌陀。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當體即念自性天真之佛。而念實無念。是無生滅相。寂照難思。是無空有相。如智不二。是無能所相。不可思議。是無言說心緣等相。名號何非實相也。

【疏】又理一心。正文殊一行三昧。及華嚴一行念佛。一時念佛。又如起信明真如法身。及諸經中說。

【鈔】文殊一行者。以般若智專持佛名。詳見前文。

【演】般若智者。即自在決定解力。信眼清淨。智光照耀。普觀境界。離一切障。善巧觀察。普眼明徹也。

此般若智。通已證未證。未證即是一心三觀。已證即是一心三智。三智是果。三觀是因。果在一心。因豈前後。因果不二。方曰圓修。故般若智通證未證也。若以般若智專持佛名。似屬未證。何以故。若已證一心三智。則已入圓住別地。已證無生。不消更用求生。恐亦不必專持矣。今以般若智專持佛名者。乃是別向及圓信以下。更以異方便。助顯第一義。據乎妙心稱彼名號。託彼名號發我妙心也。妙心一發。即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一行三昧斯成就矣。

【鈔】華嚴一行者。德雲比丘示念佛法門疏云。一行三昧。觀其法身。以如為境。無境非佛。又修念佛三昧。多約漸修。謂先化身。次報身。次法身。今則一時而修。不歷次第。一行不二行。一時不二時。故曰即理一心也。

【演】德雲比丘。示念佛法門者。初云我唯得此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繼復示智光普照念佛門。乃至第二十一住虛空念佛門。德雲比丘下。是先釋一行念佛。又修念佛下。是次釋一時念佛。以如為境。無境非佛者。釋上觀其法身也。法身即如如之理。若以如如之理。為所觀境。則真如遍一切處。遍一切處皆佛境也。此則以般若智照法界境。故云一行念佛。

先化次報次法者。未達唯心。依事識觀佛化身。已達唯心。依業識觀佛報身。能斷無明。次依般若觀佛法身。今則一時而修。不歷次第。何者。化身是用。報身是智。法身是理。智外無如。故報即法。如外無智。故法即報。體外無用。故法報即應。用外無體。故應即法報。舉一即三。言三即一故。

又一時而修者。圓人不獨隨觀一身即是三身。但趣舉一塵三身具足。所謂此觀微妙。即一而三。即三而一。一觀一切觀。一切觀一觀。非一非一切。如此之觀攝一切觀也。

【鈔】起信真如者。論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演】若觀彼佛真如法身者。能觀即是一心三觀。所觀即是三諦一境。謂之觀彼佛者。是託彼果佛圓明之體。顯我眾生性德之佛也。

畢竟得生住正定者。往生之人。約有三位。一如蓮花未開時。信行未滿。未名不退。但以處無退緣。故稱不退。二信位滿足以去。花開見佛。入十住位。得少分見法身。住正定位也。三者三賢位滿入初地以去。證遍滿法身。生無邊佛土。如佛記龍樹菩薩等。住初地生淨土等也。此中畢竟等。是後二位。

【鈔】又摩訶般若經云。菩薩念佛。不以色念。乃至不以四智。十八不共法念。何以故。是諸法自性空故。自性空。則無所念。無所念。是為念佛。

【演】不以色念。是不念相好之色。不以四智十八法念。是不念功德之心。諸法自性空者。以佛無別色心功德。唯有如如理。及如如智獨存故。無所念是為念佛者。華嚴云。性空即是佛。金剛云。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佛以無境為境。則念以無念為念也。

【鈔】又觀佛三昧海經。佛示阿難云。住念佛者。心印不壞。釋曰。諦了自心。名為觀佛。不為境亂。名為三昧。一體不移。名為心印等。又舍利弗陀羅尼經云。唯修一心念佛。皆理一心義也。

【演】諦了自心名為觀佛者。自心者即法身也。諦了法身方為觀佛。外求有相佛。與我不相干。不為境亂。名為三昧者。三昧之言正受也。會境歸心。無境可亂。方名正定也。一體不移。名為心印者。唯一真心充遍法界。湛然常住。方名心印不壞也。

【疏】又雖云一心。實則觀經三心。起信三心。論三心。乃至華嚴十心。寶積十心。無不具故。又淨名八法。亦一心故。德雲二十一念佛門。亦不出此理一心故。

【演】雖云一心者。前以一心。為一行一時等。若只以一對一。便墮數矣。然法身無為不墮諸數。雖云一心。實則一切諸心無不攝故。

【鈔】觀經三心者。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發願心。與起信三心。名殊理一。良以至誠心者。即起信直心正念真如。而此一心不亂。

更無虛妄。更無遷流。隨順真如故。

【演】至誠心者。至之言專。誠之言實。深心者。佛果深高。以心往求。故曰深心。亦從深理生。亦從厚樂善根生。雖有三義而不相捨。求高深果。須見深理。欲契深理。須厚樂善根。此乃立行依理求果也。同向發願心者。以真如實念。趣果善心。二心功德。善巧回向。願生淨土。速證法忍。廣拔一切眾生苦惱。

起信三心者。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謂向理之心。別無岐路。此即二行之本。二者深心。樂集一切諸善行故。謂修具萬德。同向心源。即自利行本。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眾苦故。謂廣拔眾苦。令得菩提。即利他行本。妙行雖廣。三行皆收。

名殊理一者。是以經論配合至誠心。即起信正念真如。不念真如。豈名專實。今此一心無虛妄即真。無遷流即如。即正念真如故。

【鈔】深心者。即起信樂集一切善根。而此一心不亂。萬善同歸故。

【演】深心。即起信樂集一切善行。以不集萬行。豈名立行依理求果。今此一心萬善同歸。即樂集一切善行故。

【鈔】回向發願者。即起信度盡一切眾生。而此一心不亂。頓融物我故。

【演】回向發願。即起信大悲拔苦。如不拔苦眾生。豈名回向發願。今此一心頓圓物我。即大悲拔苦故。

【鈔】論明三心。一。清淨心。而此一心。垢無不盡故。二。安清淨心。而此一心。理無不具故。三。樂清淨心。而此一心。慈無不攝故。與上二種三心。正相配合也。

【演】一清淨心者。萬善皆空。纖塵不立故。直契真如心也。二安清淨心者。若一行不圓。菩薩之心則不安隱。安者滿足萬善故。廣修萬行心也。三樂清淨心者。若一有情未度。菩薩之心則不喜樂。樂者廣度有情故。此普度眾生心也。

垢無不盡者。從來不與染法相應故。又既入理一。則見思塵沙無明無不盡故。

理無不具者。本具恒沙功德故。又既入理一。則此一心中。頓捨萬緣。即布施。乃至此一心中。靈靈不昧。即智慧等故。慈無不攝者。一心即無緣慈體。廣攝有情故。又既入理一。自然不捨法界遍入塵勞故。

【鈔】華嚴十心者。菩薩十念藏。具明十種念佛。一寂靜念。二清淨念。乃至十無障礙念。今一心則不動。是寂靜念。一心則不染。是清淨念。一心則同乎法界。是無障礙念。

【演】華嚴十種念佛者。一寂靜念。諸佛本來寂靜。眾生心中喧雜。何名念佛。若能寂靜。即是念佛。二清淨念。諸佛本來清淨。眾生心污染。何名念佛。若能清淨。即是念佛。三不竭念。四明徹念。五離塵念。六離種種塵念。七離垢念。八光耀念。九可愛樂念。十無障礙念。諸佛本來塵塵涉入。剎剎圓通。眾生心中多障。何名念佛。若去其障礙。即是念佛。

【鈔】寶積十心者。解見前文。前謂十心難具。今謂心既一矣。慈悲喜捨。百千種心。何所不具。淨名八法者。菩薩成就八法。行無瘡疣。生於淨土。而第八結云。恆以一心求諸功德。今既一心。百千種法。何所不具。

【演】淨名八法者。一。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二。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三。等心眾生謙下無礙。於諸菩薩視之如佛。四。所未聞經。聞之無疑。五。不與聲聞而相違背。六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於其中調伏其心。七。常省己過。不訟彼短。八。恒以一心。求諸功德。行無瘡疣生於淨土者。瘡疣。玉之瑕。身之疵也。如既益眾生菩薩之善行也。苟或望報則瘡疣矣。至求諸功德菩薩之善行也。苟不一心則瘡疣矣。修此八行。去此八疵。誠為清淨之行而得生淨土也。

【鈔】德雲念佛門者。華嚴入法界品。德雲比丘告善財言。我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而復開二十一門。起於智光普照。終於住虛空。今謂心外無境界。心外無智照。心外無虛空。故不出一心。悉皆具足。那先經云。諸善之中。獨有一心。最為第一。一其心者。諸善隨之。正此意也。

【演】我得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者。諸佛境界。指所觀境。言一切者。橫遍豎窮故。智慧光明。指能觀之智。普見法門。即收前二。以結其名。謂以智慧。觀諸佛境界。即名普見也。

二十一念佛門者。一。智光普照。二。令一切眾生。三。令安住力。四。令安住法。五。照耀諸方。六。入不可見處。七。住於諸劫。八。住一切時。九。住一切剎。十。住一切世。十一。住一切境。十二。住寂滅。十三。住遠離。十四。住廣大。十五。住微細。十六。住莊嚴。十七。住能事。十八。住自在心。十九。住自業。二十。住神變。二十一。住虛空。智光普照者。常見一切諸佛國土。種種宮殿悉嚴淨故。住虛空者。觀察如來所有身雲。莊嚴法界虛空界故。心外無境界者。謂一心不亂。即是諸佛境界。心外別無佛境界故。心外無智照者。謂一心不亂。即是智光普照悉皆嚴淨。心外別無智光照故。心外無虛空者。謂一心不亂。即是莊嚴法界。及虛空界。心外別無住虛空故。

【疏】又此一心。即作是二義故。

【鈔】觀經云。心想佛時。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今謂此經一心持名。繇此一心。終當作佛。從因至果。名之曰作。即此一心。全體是佛。非因非果。名之曰是。

【演】心想佛時。是心作佛者。觀經云。汝等心想佛時。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今釋是心作佛者。作有二義。一。淨心能感他方應佛。故名是心作佛。即疏文所謂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也。二。三昧能成己之果佛。故名是心作佛。即疏文所謂亦因三昧心終成作佛也。初作他佛。次作己佛。此約能感能成。釋作也。

是心是佛者。是亦二義。一。心即應佛。故名是心是佛。即疏文所謂向聞佛本是無。心淨故有。便謂條然有異。故言即是應佛。心外無佛也。二。心即果佛。故名是心是佛。即疏文所謂亦無佛之因也。初是應佛。二是果佛。此約即應即果釋是也。

若論作是之義者。即不思議三觀也。何者。以明心作佛故。顯非性德。自然有佛。以明心是佛故。顯非修德。因緣成佛。即是而作。故全性成修。則泯一切自然之性。即作而是。故全修即性。則泯一切因緣之性。若其然者。何思不絕。何議不忘。

既以作是絕乎思議。復以作是顯於三觀。以若破若立。皆名為作。空假二觀也。不破不立。名之為是。中道觀也。全是而作。則三諦俱破。三諦俱立。名一空一切空。名一假一切假也。全作而是。則於三諦俱非破非立。名一中一切中也。即中之空假名作。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感他佛。三身圓應。能成我心三身當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則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應佛。心是果佛。故知。作是一心修者。乃不思議三觀也。

由此一心終當作佛四句。一心即不生滅因地心也。由此因心。終成果覺。故始從信解。終至行證。等覺還源。直至如來妙莊嚴海。故名作也。

即此一心。全體是佛四句。一心即真如法性身也。本無修證。不涉程途。全體是佛。若言是因。對果言因。既無當果。因是誰因。若言是果。對因言果。既無前因。果是誰果。故名是也。

【疏】又此一心。即定中之定故。

【鈔】定中定者。以定散判之。修餘少善福者。散善也。一心不亂者。定善也。又以一心而分定散。事一心者。定善中之散善也。理一心者。定善中之定善也。

【演】修餘少善名散者。以人天小果有漏之因。是散心修善。故名散善。一心不亂名定者。心緣一境。無有異念。故言定善。

一心復分定散者。事一心者。雖心緣一境。猶屬識心。所緣之境。念念遷流。能緣之心。新新不住。對前散心。故名曰定。對後理一。猶名為散。定善中散善也。理一心者。見諸法實相。以不生滅心契真常之理。本自不動。本自寂滅。定善中之定善也。

事一心者。猶未離六識。故為定中散。理一心者。則是常住真心。故為定中定。

【疏】又此一心。即菩薩念佛三昧故。

【演】即菩薩念佛者。以有凡夫念佛三昧。二乘念佛三昧。今是菩薩念佛三昧故。

【鈔】或疑佛說菩薩念佛三昧經。其間並無信願往生等語。惟言正念諸法實相。是名念佛。似與此經意相戾。今謂彼卻專主理。此兼理事。理一心者。念而無念。即實相也。蓋彼以無念正入。此以有念巧入。作用稍別。究竟不殊。是故同名念佛三昧。

【演】惟言正念實相者。以不念有。不念空。不念二邊。不念中道故。

今謂彼專下。謂彼經並無信願往生等語者。以正念實相專主理故。此經有信願往生者。兼事理故。事一心則不相同。若理一心。正彼正念實相也。蓋彼下釋疑。恐疑云。二經同一念佛三昧。而有專理兼事之不同者。何也。蓋彼為能離念者。以無念正入。此為不能離念者。以有念巧入。雖為因不同。同歸無念。究竟不別也。

【疏】又此一心。即達摩直指之禪故。

【鈔】尋常說禪者諱淨土。今謂達摩說禪。直指靈知之自性也。此理一心。正靈知自性故。門庭施設不同。而所證無兩心也。善哉中峰之言曰。禪者。淨土之禪。淨土者。禪之淨土也。有味乎言之也。或謂直指之禪。不立文字。今持名號。若為會同。不知傳法以四句之偈。印心以四卷之經。較之四字名號。文更繁矣。蓋非以斷滅文字為不立也。不即文字。不離文字。達者契之。

【演】直指靈知者。波羅提云。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悟之則為佛性。迷之則為精魂是也。又荷澤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永嘉云。不須知知。但知而已等。

門庭施設不同者。淨土法門。有淨有穢。有佛有生。是約建立門。禪宗法門。則淨穢雙非。生佛不立。是約掃蕩門。

所證無兩心者。彼一切盡掃者。頓除妄想。直顯靈知。此一切建立者。使成三昧。亦悟靈知。故古云。參禪本為超生死。念佛亦因脫死生。但向一邊挨得入。兩條門路不多爭。

傳法四句者。初祖云。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印心四卷者。初祖付二祖曰。吾有楞伽四卷亦付與汝。即是如來心要法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

【疏】又此一心。當知心王心所。無不一故。

【鈔】王所解見前文。此之八者。及五十一。紛然不齊。雜然競起。而言無不一者。良繇王所雖多。溯流窮源。不出一心。今念佛人。初以耳識聞彼佛名。次以意識專注憶念。以專念故。總攝六根。眼鼻舌身。如是六識。皆悉不行。念之不已。念極而忘。所謂恆審思量者。其思寂焉。忘之不已。忘極而化。所謂真妄和合者。其妄消焉。則七識八識亦悉不行。主既不存。從者焉附。其五十一又何論也。當爾之時。巨浪微波。咸成止水。濃雲薄霧。盡作澄空。唯是一心。更無餘法。故云無不一也。

【演】紛然不齊者。約善惡無記三性說。以三性自體迥異故。雜然競起者。約八識緣境不同說。以眼識緣色。耳識緣聲。賴耶緣根身器界故。

溯流窮源不出一心者。始從清淨心中。無明妄動。轉成賴耶。次從賴耶。轉出前七。心王既起。心所隨行。次第引生五十一種。如從源出流也。今溯流及源者。則心所不離心王。心王不起。心所不生故。心王不離妙心。妙心不動。心王不現故。

恒審思量者。指七識也。此識恒常。審推思察量度。第八見分為我故。恒之與審。於八識中四句分別。一恒而非審。謂第八識不執我。無間斷故。二審而非恒。謂第六識以執我。間斷故。三非恒非審。謂前五識不執我。多間斷故。四亦恒亦審。謂第七識執我。無斷故。真妄和合者。指賴耶也。起信云。不生不滅。與生滅和合。非一非異。名為阿賴耶識。釋曰不生不滅者。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動作生滅不相離故。故云和合。非謂別有生滅來與真如合。謂生滅之心。心之生滅無二相故。真如全體動故。心與生滅非異。而恒不變真性故。心與生滅非一也。念極而忘者。忘謂人法雙亡。是六識脫落。而七識隨六識用事。六識既脫。則七識自然不行。故恒審思量者。其思寂焉。

忘極而化者。化謂空空亦空。是識陰盡。罔象虛無。顛倒妄想。皆淨盡無餘故。真妄和合者。其妄消焉。

巨浪微波。咸成止水者。巨浪指前七識心心所。楞伽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微波指第八識心心所。楞嚴云。如急流水。望如恬靜。流急不見。非是無流。

濃雲薄霧。盡作澄空者。濃雲喻前七心心所。以前七麤重。障真重故。薄霧喻第八心心所。以第八微細。障真輕故。

【疏】故知至心念阿彌陀佛一聲。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良繇正指理一心故。如法華三昧中說。

【鈔】人有疑言。罪既多劫。業重障深。久勤懺摩。漸積功德。庶可消亡。而念佛一聲。滅多劫罪。因微果巨。固所不信。今謂至心者。即一心也。若事一心。雖能滅罪。為力稍疏。罪將復現。多多之念。止可滅少少之愆。此之至心。正屬理一。一心既朗。積妄頓空。喻如千年闇室。豈以一燈。闇不速滅。故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不獨妙法蓮華有之。

【演】若事一心下。或問云。此之至心。或指事一心。亦未可知。焉知是理耶。故云事一心雖亦滅罪。如石壓草。如冰夾魚。冰泮則魚游。石去則草長。定力已過。罪將復現。理一心者一心既朗。罪性皆空。以般若智了知罪性不在內外中間故。指理一心也。

【鈔】法華三昧觀經云。十方眾生。一稱南無佛者。皆當作佛。惟一大乘。無有二三。一切諸法。一相一門。所謂無生無滅。畢竟空相。習如是觀。五欲自斷。五蓋自除。五根增長。即得禪定。禪曰。一稱成佛者。歸命一心。無不成佛。以離自心一相一門外。更無有法可作皈依。畢竟空寂。如是觀者。五欲自斷。乃至六度萬行。悉皆成就。如上所說。非理一心而何。又佛名經云。一聞佛名。滅無量劫生死之罪。一聞則不待稱念。無量則不止八十億劫。因彌約而果彌廣。非理一心。安得致此。但患心之不一。何慮罪之不滅。

【演】十方眾生下五句。明稱佛功勝。唯一大乘。一切諸法二句。出其所以。謂何故一稱佛時。皆當作佛。唯一大乘耶。曰以一切諸法。唯一相不二相。一行不二行。故唯一乘。所謂二句。轉釋一相。習如是觀五句。明利益。一相。即畢竟空相。離一切諸相。故名一相。一門。即法華中。唯有一門。而復狹小。無生無滅。即華嚴所謂。一切法無生。一切法無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畢竟空相。以破諸法畢竟淨盡。名為畢竟。又解畢竟名為終竟。觀是終竟之法。亦不可得。則不執有究竟之法。名為畢竟空。故法華云。乃至究竟涅槃。常寂滅相。終歸於空也。五欲即五塵。以能動人欲心。故遂名欲。五蓋。即貪瞋癡。睡眠。掉悔。此五能覆蓋真性。障諸禪定。故名曰蓋。五根。即信。念。進。定。慧。禪定。即百八三昧等。法界初門云。以是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無染無著。則能出生諸菩薩百八三昧等。

歸命一心者。南無即歸命。佛即是心也。

一聞佛名。聞字是心聞。即若聞首題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之聞。又即心聞洞十方。生於大因力之聞。

【疏】故知古人知見不普之論。乃至定心專心之辨。良繇且就事之一心。非理一故。

【鈔】知見不普者。華嚴論云。一乘大道。非樂生淨土菩薩境界。以情存淨穢。知見不普。今謂此指僅得事一心者。若得理一。則妙悟一心。有何淨穢。然雖知平等法界。無生可度。而常修淨土。教化眾生。正所謂一乘大道也。知見之普。孰過於是。又普賢菩薩為華嚴長子。非一乘境界乎。而欲面見彌陀。往生安樂。謂之情存淨穢可乎。

【演】一乘大道下四句。謂華嚴一乘大道。乃頓悟自心之大菩薩境界。非樂生淨土菩薩境界。以厭此穢土。欣彼淨邦。不達淨穢雙非。知見不普故。

今謂下。釋彼論意。以論中知見不普。是指得事一心者。非指理一心者。若得理一心。妙悟自心。有何穢之可厭。淨之可忻耶。此乃縱釋。

然雖下是奪釋。平等法界。無生可度者。平等真法界。佛不度眾生。彌勒如。眾生如。一如無二如故。常修淨土教化眾生者。淨名經云。雖知諸佛國。及與眾生空。而常修淨土。教化於眾生。正所謂一乘大道者。平等法界。無生可度。真如界內。不受一塵也。常修淨土教化眾生。佛事門頭不捨一法也。事理圓融。權實不二。一乘大道也。普賢菩薩。為華嚴長子者。他經皆首文殊。以重智故。此經獨首普賢。以宗法界行故。

【鈔】定心專心者。永明謂九品上下。不出二心。一者定心。如修定習觀。上品上生。二者專心。如但念名號。得成末品。今謂既云但念。但之一字。正唯得事。未得理故。

【疏】故知古云愚人求淨業者。非唯不指理之一心。亦復不指事一心故。

【鈔】古德謂有參禪不靈。遽變前因。朝暮掐數珠。求淨業。又云念幾聲佛。欲免閻老子手中鐵棒。乃愚人所為。執此語者。遂生疑謗。不知此為參禪志不歸一。輒自改途者說。非呵淨業故。但言愚人朝暮掐數珠求淨業。不言愚人朝暮一心不亂求淨業也。觀經云。但聞佛及二菩薩名。能滅無量生死之罪。何況憶念。憶念者。且指事一心也。則知事一。已非愚人。何況理一。

【疏】故知修淨業人。復業餘行。非唯不知理一。尚未能持事一心故。

【鈔】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又一心修餘種種法門。是二心也。夫無雜念者。止得事之一心。今且未能。何況理一。故念佛者。守志不二。勿因三昧難成。而輒改修餘行。先儒有言。不可以仁之難熟。而甘為他道之有成。此之謂也。

【演】不可以仁之難熟者。孟子云。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稊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疏】又此四字。若離合釋之。則相即。故名一心。相非。故名不亂。

【演】又此四字。若離合釋之者。相非即是離。相即即是合。相非故名不亂。是以離釋之。相即故名一心。是以合釋之一心自一心。不亂自不亂。故不妨離釋。一心即不亂。不亂即一心。故不妨合釋。

【鈔】相即者。即空即假即中。則如前所明。此能念所念。即有而無。即無而有。二邊叵得。中亦不存。三德渾然。不可分別。是名一心。

【演】相即下十一句。釋相即。各一心。即有而無者。緣起即性空故。即無而有者。性空即緣起故。二邊叵得二句。互奪兩亡。緣起性空。既俱不可得。則非緣起性空之中道。亦不存故。三德渾然。不可分別者。有即萬法齊彰。屬解脫德。無即一塵不立。屬般若德。中即空有難思。屬法身德。即有而無。解脫即般若。即無而有。般若即解脫。二邊叵得。般若解脫即法身。中亦不存。法身即般若解脫。舉一即三。言三即一。如天王三目。伊字三點。三德渾然。故名一心。

【鈔】相非者。假非是空。空非是假。中非假空。則能念所念雙亡。成般若德。能念所念雙立。成解脫德。俱存俱泯。顯乎中道。成法身德。三德歷然。不可混雜。是名不亂。

【演】相非下十四句。釋相非。故名不亂。假非是空。緣起非性空。空非是假。性空非緣起。中非假空。中道非緣起性空。空非是假。則能所雙亡。成般若德。假非是空。則能所雙立成解脫德。中非假空。則雙照雙遮成法身德。般若非法身解脫。解脫非般若法身。法身非解脫般若。三德歷然。故名不亂。又渾然即歷然。歷然即渾然。一心即不亂。不亂即一心也。

【疏】又此一心不亂。亦分五教。今不敘者。以正指頓圓故。

【鈔】亦分五教者。以蓮分九品。則小大淺深。自有差等。如小教以繇心造業而感前境為一心。始教以阿賴耶識所變為一心。終教以識境如夢。唯如來藏為一心。頓教以染淨俱泯為一心。圓教以總該萬有即是一心。而佛說此經。本為下凡眾生。但念佛名。徑登不退。直至成佛。正屬頓圓。又二乘種不生。故略前三。不復分五。天台四教例此。

【演】如小教下。正明五教一心。

小教以由心造業等者。小教不知八識。由六識造善惡業。感三界六道苦樂等境。故曰一心。此假名一心。非真一心也。以不達唯心之理。心外實有前境故。始教以賴耶所變為一心者。始教知有八識。但不即真如。以真如凝然不變不隨緣故。乃生滅八識。含漏無漏種所變現也。如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由以有諸趣。及涅槃證得等。此以生滅八識為一心。終教以如來藏為一心者。終教達八識。即真如隨緣。為阿賴耶識。識如夢幻。唯一真如。此以如來藏為一心。

頓教以染淨俱泯為一心者。染即六識。及生滅八識等。淨即如來藏。以終教歸如來藏。雖云至淨。以見有如來藏在。猶未離念故。此則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識二無我俱遣。一念不生。方為一心。

圓教總該萬有為一心者。前四教。則前淺後深。互不相攝。今圓教則周遍含容。重重無盡。隨舉一塵全彰法界。總該萬有為一心也。

天台四教例此者。小即藏教。始即通教。終即別教。圓即圓教。頓即天台之離言四教。

【疏】又此事理二持。起信中具有此意。

【演】具有此意者。謂雖無事理之文。而意則具足也。

【鈔】論云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此雙含事理而言也。次云若念彼佛真如法身。又云雖念亦無能念可念。皆指理一心也。

【演】專念阿彌陀佛。即得往生者。論文云。如修多羅說。若人專念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修善根迴向。願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見佛故。終無有退。

若念真如法身者。論文云。若觀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習。畢竟得生。住正定故。

雖念亦無能念可念者。論文云。若知一切法。雖說無有能說可說。雖念亦無能念可念。是名隨順。若離於念。名為得入。

【疏】又此事理二持。即顯密二意。

【演】顯密二義者。言教直詮真性。開悟眾生。普願人人解了。無有隱覆曰顯。咒語如王密詔。唯佛能知。諸大菩薩不能曉了。但許精持。不通解路曰密。

【鈔】四字名號。全皆梵語。但念不忘。與持咒同。是名曰密。且念且參。觀心究理。是名曰顯。為門少異。歸元則同。顯密圓通。事理無礙。

【疏】又此事理二持。雖上詳分勝劣。有專事者。有專理者。機亦互通。不必疑阻。

【鈔】此恐僅能事念者。自疑理性不明。所為無益。故言事得通理。以決其疑。大勢至圓通章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空谷云。不參念佛是誰。直爾純一念去。亦有悟日。是也。

【演】自疑理性不明。所為無益者。此專事者。疑不明理。而阻其事也。大勢至下。正引事得通理。以決疑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者。方便即觀心究理等。今謂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不假觀心究理之方便。始得心開。直下念去。念至念極心空。自得開悟也。

【鈔】又恐唯勤理念者。自疑稱佛名少。或致落空。故言理得通事。以決其疑。念念理一。是念念彌陀也。其為稱名。不亦大乎。是故攝心體心。兩種念佛。事理互通。本不二故。

【演】自疑稱佛名少。或致落空者。此專理者。疑稱名少。而阻其理。念念理一下。正以理通事。而決疑也。

念念理一。念念彌陀者。所謂念空真念。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也。故曰其為稱名不亦大乎。

攝心體心四句。攝心即事持。事得通理。攝心即體心。體心即理持。理得通事。體心即攝心。

【疏】又此事理二持。或漸進。或頓入。亦隨機不定。

【演】隨機不定者。根稍鈍人。事尚未能。奚能究理。且先勤事。攝心既定。然後觀心究理。不然妄識紛飛。徒勞分別。何益之有。若根性大利人。般若緣深。法身機熟。莫勤事行。直究唯心。直捷根源。不勞摘葉尋枝故。問。前云執理而迷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又云約理無可念。約事則無可念中吾固念之。以念即無念故。今云。徑就理持。不勤事行。豈非墮前所斥耶。答云。前之所斥。乃執理而迷事。耽者頑空。不信念佛者。今徑就理持。是即念返觀。正深求淨土。不撥事行者。故不墮前咎。

【鈔】漸進者。根稍鈍人。先勤事持。後漸究理。若根性大利。徑就理持。故名頓入。作用小殊。及其成功。一也。

【疏】又一心不亂下。有本加專持名號二十一字。今所不用。以文義不安故

。仍依古本不加。而以即是多善福之意。言外補入。斯為允當。

【演】二十一字者。專持名號。以稱名故。眾罪消滅。即是多善根福德因緣。

【鈔】文義不安者。上文已有執持名號四字。不可更著專持名號一句。上下重復。不成文義。舊傳此二十一字。是襄陽石刻。當知是前人解經之語。襄本訛入正文。混書不別耳。善文義者。當自見得。

【疏】稱理。則自性非憶非忘。是執持義。非今非昨。是七日義。非一非多。是一心義。非定非亂。是不亂義。

【演】自性非憶非忘下。憶者對忘而言。有憶有忘。非真執持。直須兩頭撤開。中間坐斷。乃真執持。今者對昨而言。有昨有今。非真七日。直須劫日雙消。掃空三際。乃真七日。若對多名一。一則彌多。何名一心。迥超數量。直契無為。是名一心。若對亂名定。定則彌亂。何名不亂。諦了自心。頓超動寂。方名不亂。

【鈔】本無生滅。何有憶忘。體絕去來。誰成今昨。一亦不為一。多尚奚存。定且無定形。亂將安寄。如斯會得。終日念佛。終日念心。終日念心。終日無念。即心即佛。非佛非心。是則名為真念佛者。

【演】本無生滅下。生則有憶。滅則有忘。自性本無生滅。何有憶忘。過去為昨。現在為今。自性體絕去來。誰成今昨。自性一亦不為一。為墮諸數故。則多尚奚存。自性定且無定形。有物凝然故。則亂將安寄。如斯會得。終日念佛終日念心。以心外無佛。佛外無心。即佛即心。即心即佛。心佛無有二故。終日念心。終日無念者。以即佛即心。則非佛。即心即佛。則非心。互奪兩亡。能所雙消故。如是念佛。名為真念佛。念佛之理。豈沾沾事行耶。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 卷第三終

【書籍目錄】
第1頁: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一) 第2頁: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二)
第3頁: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三) 第4頁:佛說阿彌陀經疏鈔演義會本(卷第四)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