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斌宗法師講述

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斌宗法師講述

正文—序分

[日期:2010-12-23]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斌宗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甲三:正文

佛法自漢明帝時代傳入以來,弘揚聖教的法師們,悉以順文直講,沒有分科的解釋法,直至晉朝道安法師(公元三一三—三八五),才首說一切佛經,皆俱三分(序分、正宗、流通)之說,在當時很多的學者們,都是譏毀安師,自恃聰明,亂判聖教,後至唐朝,從印度傳來一部親光菩薩所造佛心地論,內容果然詳細說著:「凡是佛經,沒分大小部,皆悉俱足三分。」可惜!這時安師已圓寂。後來的諸學者們,皆倣效安師的解釋法而遵從,稱之為彌天的高判。

序分是敘述本經的緣由;正宗是闡明一經之要旨;流通是流傳妙法於後世之謂。三分若以吾人的身體來作一個喻說:序分如頭首五官俱存;正宗如五臟六腑無闕;流通如手足運行不滯,這種譬喻是最為恰當的。

講入正文,須先分科:

            ┌初序分分二──丙┬初通序(通於諸部故亦名證信序)分二┐

正文分三─乙┼二正宗分        └二別序(別在本經故亦名發起序)    │

            └三流通分      ┌──────────────────┘

                            └丁┬初舉五事證信

                                └二引大眾同聞

今初  舉五事證信(亦名五成就,加大眾同聞一科,稱為六成就)

          ┌1法體成就—信成就(如是)

          ├2聞 成就(我聞)

舉五事證信┼3時 成就(一時)

          ├4說法主成就(佛)

          └5處成就(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消文】這部專示持名念佛之法的彌陀經,是我阿難親自聽佛陀,有一時候,在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裏宣說的。

【釋義】從如是我聞起至無量諸天大眾俱止是通序的文。此段序文,非世尊親說,是結集者,先於經前,敘明世尊在當時宣說此經的事實,俾後人憑信,使其知為佛金口所親說,非出偽造,意在祈願見者聞者當生勝法難遇想,而尊重奉行!由信而發願,進而修持,同得往生極樂之妙益。

通者同也。如是等五事,及大眾同聞合為六種成就,諸經皆同故名通序—證信序。具此六種成就,證明此經是佛陀親口宣說可信,故曰證信。須知一切經典,皆以六種成就立首,非唯證明此法可信,更含有四義:一、遵佛遺囑,二、斷眾疑,三、息諍論,四、異外道。

一、遵佛遺囑:一切經典固然是佛親說的,可是當時並無記載下來,當佛將要涅槃的時候,阿難甚然悲痛,哭得很傷心。時有一位年老的無貧尊者勸導阿難說:「阿難!現時不是你要哭的時候,你是多聞第一,負有流傳佛法的責任,當速向佛請問後事才對。」阿難如夢醒然,請教無貧說:「現時我的心很亂,不知從何問起?」當問四事:「1佛在世時,我等依佛而住,佛滅度後依何為住?2佛在世時,依佛為師,佛滅度後,依何為師?3佛在世時,惡性比丘佛自調伏,佛滅度後如何調伏?4佛所說一切遺教,理當結集,在經首宜安何語?以取信於天下後世。」阿難承教在佛陀床前一一請問。佛說:「善哉!阿難!你不愧真是多聞第一,能擔當大事的,阿難!諦聽!我當為你說。我滅度後,你等當依四念處為住(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2你等當依戒為師;3惡性比丘,你等可以不管他,聽他隨便;4一切經首當安『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弟子若干俱』就是!」

二、斷眾疑:阿難在結集經典時,高升法座,忽然相好莊嚴如佛,眾人就起了三種疑問?一是疑佛陀重起?二疑他方佛來?三疑阿難成佛?一聞如是我聞等語,三疑頓斷。

三、息諍論:阿難尊者德與眾齊,在法座上唱言,一切經典悉從佛聞,非己見自說,諸同學等,一聽如是我聞遂息諍辯。

四、異外道:西域外道,其經典之首,皆用阿右二字冠首,阿是說無,右是說有,彼謂萬法雖多,不出有無二法故(有是常見,無是斷見,以外道執斷常二見故),佛經用如是我聞等,六種證信,自不與外道同,則異於九十六種外教的道典。

講解正文,若依天台釋法,當用四釋消文,六即判教,今避煩不取。就簡來說:

如是二字是標信順,即第一信成就也(若無信心,焉肯聞法)。凡事相信則說如是,不信則說不如是,佛法如大海信為能入,故居首。不異名如,無非曰是,謂佛滅度後,阿難結集經藏,如分瓶瀉水不傾一滴,與佛所說絲毫無差—如,既同佛說則允當無非—是。

更約通別來解釋:通者謂通途,所明如是即指實相,以實相之理,古今不變—如,實相之體,離一切虛妄戲論—是。別者別約各經,諸經明如是各有所取;今單約本經明之!則一心不亂—如,決得往生—是。又心不異佛;佛不異心名如,即心即佛即佛即心名是。心佛雖有二名無非一體,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故曰如是。

再以三義明之:一、約念佛眾生—能念到一心不亂名如,臨終決定往生極樂為是。

二、約極樂境界—先依報:謂極樂世界,非同娑婆,有成住壞空四相之變遷曰如;極樂境界殊勝莊嚴,確實無虛曰是。次正報:極樂眾生,蓮花化身,壽命無量,非同娑婆幻身,有生死者名如;花開見佛,親悟自性,此即真我曰是。

三、約彌陀如來—謂所發四十八大願,廣度眾生,歷劫依願修行,始終不變名如;今已實現,滿其所願,造成極樂,廣度念佛眾生,成佛以來,於今十劫,確實無虛為是。

復次:極樂依正,悉皆真常不變名如;極樂世界殊勝莊嚴,無非彌陀不思議願力功德所成就,及十方念佛眾生所感為是。又念佛一門最為殊勝,沒有一法可能超過曰如;依佛指示念佛求生,決定無非曰是。

我聞二字是標師承,即第二聞成就也(法若無人聞,說與誰聽)。阿難親自恭聆如來圓音,非輾轉傳聞—我聞。我是阿難自稱(因經藏阿難結集故)。

問:「所謂我字,乃佛法中一種執著大病,亦是諸惡根本,然,阿難已證四果,豈仍有再執我相呢?」答:「當知!我有多種不同,一、凡夫妄執我,二、外道邪見我,三、菩薩假稱名我,四、如來法身真性我。在四種中,阿難已是位登四果,三界煩惱斷盡,已除凡夫妄執我,更無外道邪見我,乃同菩薩假稱名我也。假使阿難若不隨俗稱我,則法從誰聞,這亦是一種表示不執著無我的道理故。又耳根領納音聲而發耳識謂聞,然聞既在耳,應云耳聞,而說我聞者,是以我為一身的主宰,聞為耳根之用,身為六根的總體,耳為六根之別肢,這是廢別從總之謂,故用我聞。又我是指自性真我,以自性能聞的我,來聞不思議淨土的妙法。當知耳是浮塵根,唯能吸納聲塵而已,乃是無知覺的,非真能聞也。現在是用真我聞性而聞故曰我聞。祈學者體會之!阿難是多聞第一的尊者,入耳達心,永不忘失,將如來一代時教,悉能憶持,所謂:「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故能結集經藏。

問:「佛成道二十年,阿難始出家,何得俱稱我聞?」答:「阿難受佛命為侍者,要求三願:一、不受佛陀故衣,二、不隨佛陀受別請,三、從未聽過的法,請為重說。還有多義。無遑述及。」

一時二字是標機感,即第三時成就也(時節未到,大法焉施)。是指師資道合,機教相叩之時,亦即六種成就之時也。問:「何不標明年月日,而單用一時者何也?」答:「佛到處說法利生,所向無定,或天上或人間,或此土或他國,而各方時分非一,兩土曆日不同,如人間五十年,即四天王天為一日,南瞻部洲日午,則北俱盧洲三更,又西竺正月即震旦三月(印度古時稱中國為震旦,東方屬震,是日出之方,故曰震旦,或稱東土),因是不能確定日子,故以一時稱之。」

佛一字是標教主即第四主成就也(無說法主,憑誰啟示)。佛即指釋迦牟尼佛,覺行圓滿,人天大師,故名為佛(廣明已在本玄義中釋)。

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標說法處,即第五處成就也(沒有住處,怎成法會)。

在:是漸住義。久居曰住,漸住曰在。佛以無住為住,隨機示現,有可化緣即住世說法,所住之處曰在。以法身,本無形相,而週遍法界,無可謂住,不住報身,待大機感發則住。如華嚴會上,現千丈盧舍那身,說圓頓大教,應身隨類應機而住。如世尊住世八十年,應身在給孤獨園,為化度淨土之機,說此念佛妙法所以稱在。

舍衛:具云室羅筏悉底,是國名。中印度十六大國之一,本是城名,後改為國號。其國本名謂憍薩羅(譯為工巧),南方亦有憍薩羅國,故改城名為國號。舍衛譯為聞物,又云豐德,謂物產美聞諸國,故名聞物。國中多財寶產物曰豐,人多解脫多聞曰德。

祇樹:祇即祇陀,乃波斯匿王(譯為和悅)的太子,此云:戰勝。波斯匿王與外國戰爭得勝回朝,適太子誕生,喜而立名。樹乃園中花木林樹。園中的樹木,悉是祇陀太子所施故稱祇樹。

給孤獨:是一位長者之名,波斯匿王的大臣。給是周給賑濟之意,幼而無父曰孤;老而無子曰獨;老而無妻曰鰥;老而無夫曰寡。孟子曰:「此四者天下之窮民,文王發政施仁必先斯四者。」現在但舉孤獨二事,餘含其內,至於一切貧窮困苦等。此位長者常以資生財物等,給濟與貧民,使其離諸苦惱,得到飽煖,故以給孤獨長者稱之!本名須達多,譯為善施,因平生樂善好施故。園是花園,乃長者布金買得,故曰給孤獨園。太子因受達多所感,將園中所有花木果樹,施以供佛,共成功德,故得二名並標。先稱祇樹後給孤獨,乃推崇太子的地位也。

說起祇樹給孤獨園,內中有趣味的故事:一日,達多長者為兒子聘婦,至王舍城,寄宿在刪檀那長者的家裡,見長者中夜而起,躬自執勞,莊飾宅舍,營辦齋供,達多見其熱鬧問曰:「長者欲請國王或是祝壽,或是婚喜事?」答曰:「非為別事,我欲請佛陀供養。」達多聽說佛陀二字身毛皆豎,心情悅豫,再問:「佛陀是何人?」刪檀那即詳細說明佛陀種種功德,達多聽之,宿世善根頓發,歡喜踴躍,深生敬慕,遂問佛陀在何處?「現時住在城外竹林精舍」刪檀那答。這時達多恨不早一刻能看到佛陀的慈顏,於是目不交睫,佛陀知道達多之渴仰心切,就放大光明照得夜如白晝,達多睹佛光明,以為天曉,即尋光明而行,來至竹林,值佛在庭園經行,時達多見佛相好莊嚴,欽敬喜悅,唯不知禮法,在虛空上的首陀天人,遂化作四人至世尊座前接足禮拜,右繞三匝,胡跪合掌問訊,達多見之依法禮拜,佛為說四聖諦法,聞法歡喜深有感悟,乃請世尊說:「唯願世尊降臨敝舍,受我微供,並為說法。」佛說:「可有精舍,能容我眾否?」答:「如蒙垂顧,便當營辦,唯願世尊遣一弟子同往監定。」佛受請已,即敕舍利弗,同往舍衛國,選定處所。舍利弗到舍衛後,遍觀諸處,少有適當,惟見太子花園,樹木茂盛,曠闊幽靜,堪容眾僧,可造精舍。於是須達多往見太子說:「我欲請佛陀說法,須建立精舍,供養佛僧,太子花園殊勝,可能讓度於我否?」太子聽後戲而說:「能以金磚布滿其地,即就讓與卿。」達多說:「太子!請勿虛言!」長者遂時盡罄金藏以換金磚,布滿其園,太子見之深為所感,欲與共成功德,達多堅持不允,太子急思一計說:「金磚布滿,園雖屬卿,但樹林花木,金鋪不到屬我,卿若不肯共成勝事,我即時令人將樹木移開。」長者聞之大驚失色,遂與太子共成功德,後來並得芳名,標垂千古,祇陀施樹給孤買園,故曰祇樹給孤獨園。

園在舍衛國南門外,距城五里,內中浮圖十二,講堂七十二,房屋三千六百,樓閣五百,是世尊成道六年後建立的。

【顯理】如是表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無欠無缺曰如,人人本有曰是,此明自性彌陀也。不離當處曰如,舉體無非曰是,此明唯心淨土也。又隨緣不變名如,不變隨緣曰是,照而常寂曰如,寂而常照曰是,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照而常寂,寂而常照,故曰如是。

我聞表自性洞徹十方。一時表六根歸元,又表體用相融。佛在祇園表自性不離當處。復次:舍衛國,國勝表淨土門,廣大宏遠,法之最上故。祇樹,樹勝表淨土蔭蓋眾生,永離熱惱。給孤獨園,園勝表淨土殊勝莊嚴,眾生恒受諸樂故。祇陀,種勝,表往生淨土者畢竟成佛,紹隆佛種故。須達長者,人勝,表生到淨土者俱為諸上善人也。

丁初舉五事證信文竟 

                    ┌戊初—聲聞眾─分四 ┬己初—明類標數

丁二引大眾同聞─分三┼戊二—菩薩眾      ├己二—表位嘆德

                    └戊三—人天眾      ├己三—列上首名

                                        └己四—總 結

今初明類標數

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消文】世尊在給孤獨園宣說這部經時,計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大德出家眾,共聚在園裡恭聽世尊說的。

【釋義】與大比丘下至諸天大眾俱是標聽眾,即第六眾成就也(若無大眾,法與誰聽)。大比丘僧是明類,千二百五十人是標數。「與」者共也,偕也。「大」者是揀別小,謂異小機初心比丘,故梵語摩訶,此翻具有三義,謂大、多、勝,今但舉大—多勝亦含在內,以諸比丘為人天所共敬仰,德高望重曰大,非小德也。如目連為帝釋之師,迦葉為梵王之師是也。智慧明徹博通內外典籍稱多,謂非寡學。超出九十六種外道之上稱勝,非劣器也。

比丘:含有三義,翻為乞士、破惡、怖魔。一、乞士:乞是乞求,乞化士,乃一種美稱,如居士、女士等,非同叫化子之乞食能比。佛陀制定比丘行乞,有五種利益:1令除驕慢之心,2使世人多種福田(比丘為福田僧),3不為經營之累,4不生蓄積之求,5可得一心專修,故比丘常行分衛(即行乞)。又乞含有外乞、內乞之義,謂外於檀越(施主)乞食以養色身,內於如來乞法以資慧命。二、破惡:破是破滅,惡是惡法,惡因是指見思煩惱而言,謂破見思煩惱惡法,滅三界生死惡因。三、怖魔:凡有人發心出家,魔王聞之心生怖畏,恐其道成出世,魔眾減少,因魔王不畏生死,喜黨類多故。

僧:是梵語僧伽,今略但稱僧,譯為和合眾,有理和、事和二義。同證無為解脫名理和。事和有六:1身和同住,2口和無諍,3意和同悅,4見和同解,5戒和同修,6利和同均,具此六和方可稱僧,凡為僧者當顧名思義。

千二百五十人俱:佛成道後,初於鹿苑度五比丘為五人(五比丘如玄義中釋),次度耶舍長者子及其友等五十人(耶舍是波羅奈國,毘舍離城俱梨長者之子,故云長者子),共五十五人。其次於木瓜林,度優樓頻螺迦葉師徒共五百人,於象頭山度伽耶迦葉,於希連河度那提迦葉師徒合五百人,計一千五十五人(迦葉是姓,優樓頻螺譯為木瓜林,伽耶譯為象頭山,那提譯為河,即希連河,此三兄弟,長在木瓜林修道,次在象山,三在希連河,皆是司火外道,各依住處立名。在世尊成道後三年度)。次度舍利弗目犍連等師徒共二百人,總計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舍利弗與目犍連,先是婆羅門教,冊闍耶的弟子,遇馬勝比丘而得歸依佛陀),今但舉千二百五十人,是標大數略零數也。問:然佛所度之眾無量,在講此經時,亦非只此少數,何獨舉此?答:1這是舉最先歸投佛陀故,2常隨不離故,特以標出。俱是一同聚會的意思。

己初明類標數竟 

己二表位歎德

皆是大阿羅漢,眾所知識!

【消文】上文所舉出千二百五十人,非是小果聲聞,都是證到四果的大阿羅漢,他們的人品、道學,是眾人所公認知道的。

【釋義】大阿羅漢是表位,眾所知識是歎德。皆是:謂以上舉出千二百五十人,無一不是大阿羅漢。大者,揀別小之義(初果須陀洹,此云預流,預入聖人之流,二果須陀含,此云一往來,以欲界九品思惑,只斷前六品,還有三品未斷,尚須一往天上一來人間受生故。三果阿那含,此云不來,欲界九品思惑斷盡,已不必再來欲界受生故。四果阿羅漢,此云無生,已免來三界受生故。欲證四果須進斷色界四地,無色界四地,每地九品共斷八九七十二品思惑,統前欲界九品共八十一品;與三界見惑八十八使,完全斷盡,方能證得四果。因見思煩惱是三界生死之根本,今已斷盡故不來三界受生也)。

大:自初果至四果皆名聲聞,是以聞佛說四諦聲教入道故名。今此等非初、二、三果者,皆是已證最上之四果阿羅漢,乃聲聞眾中之極果故云大。又有定性阿羅漢,回心阿羅漢之別,若抱守真空,耽寂滅樂,得小為足者,名為定性是小。若回小向大,發菩提心,不求私利者,名為回心稱大。今專指回心一類故以大稱之。復有三種羅漢:1慧解脫(修性念處,直緣真理,但證無學得滅盡定),2俱解脫(修共念處,帶事兼修,得滅盡定,具三明八解脫),3無疑解脫(修緣念處,緣佛三藏法,乃至四韋陀典世間文字等,一切通達無疑),現在所指皆是無疑解脫,乃名為大。

阿羅漢:是梵語,翻為華言,含有三義。1應供,2殺賊,3無生。1應供:應是應赴,或是堪受的意思。供是供養,謂羅漢梵行已立,超出三界,堪受人天尊敬供養,故曰應供。問:「佛陀亦名應供,何以同稱?」答:羅漢唯受人天之供,佛陀則遍受人天、聲聞、緣覺、菩薩等之供養,可名為大應供,羅漢謂之小應供。2殺賊:殺是殺滅,賊是盜賊,以賊譬喻見思煩惱,是說見思煩惱,能劫眾人功德法財,故以賊喻之(見惑八十八使思惑八十一品)。然世間強盜,唯能搶人財物而已,若見思煩惱賊甚矣!乃能劫人功德法財,損壞最寶貴之法身慧命,使人永受生死輪迴等苦,可不畏哉!阿羅漢已斷盡見思煩惱,故云殺賊。3無生:所作已辦,已能逃出三界生死,故曰無生(見思煩惱為三界生死之根本,見思一滅則生死自休)。當知,比丘是因,阿羅漢是果,前後三義相對,因果分明,為比丘時,與世人種福是乞士之因,已證道位故當得應供之果。為比丘時,與貪為敵,修破惡之因,道已成惡既破,故得殺賊之果。出家受戒有怖魔之因,今生道成,位登羅漢,故得無生之果也。

眾所知識:眾即人天大眾。知識二字,有多種解說:聞名仰德謂知,睹面聆教謂識;又聞名見面曰知,悉心達性曰識;又見面為知,見德為識。另一解說:若但聞名,而未睹面,則知而未識;雖睹面而不聞名,則識而未知;若由聞名,而仰德,既睹面而聆教,非唯聞名見面,亦能悉心見德,才可稱為知識,此約大眾方面說。又深解諦理曰知,博通法相曰識,此約羅漢自身說。現在所標舉,皆是阿羅漢,德高望重,堪作人天眼目,從佛輔化,名遍天下,為大眾所共知共識,所以稱眾所知識。

【顯理】大比丘僧,表理智一如(即和合義)。千二百五十人俱,表諸功德聚。大阿羅漢有三義:1表自性隨緣(即應供義),2表心源本寂(即殺賊義),3表自性不變(即無生義)。知識,表自性無迷,心源本明。

己二表位嘆德竟 

己三列上首名

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拘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冕樓馱。

【消文】這段是承前段所說,千二百五十人等,乃眾人所共知共識,這究竟是何人,於是列出上首的名字來,即長老舍利弗:……阿冕樓馱等是也。

【釋義】長老:德尊學博曰長,年富齒高曰老,是說年德俱尊之稱。細論有四種意義—1如出家年久者,則稱法臘長老(臘者歲也,出家一年為一臘),2學理深博者,謂學德長老,3道果高超者,曰法性長老,4年紀老大者,則生年長老。本經所列,或德臘具尊者,或德尊臘少者,皆以長老二字稱之!所舉十六尊者悉稱長老,非獨指舍利弗,須連貫讀之,如長老摩訶目犍連,乃至長老阿冕樓馱,此乃翻譯經家文法之巧略而已。

舍利弗:南天竺波羅門提舍之子,字優波提舍,號舍利弗。梵語舍利,譯為鶖鷺,弗是子的意思,合稱為鶖鷺子。又名身子,其母名鶖鷺,因身容端正,眼如鶖鷺故名。現在所云舍利弗,是連母得名故謂鶖鷺子。尊者的智慧非常,在母胎時,即能益母勝辯,年方八歲,通達一切四圍書籍,曾論勝過十六大國論師。出家七日之內,遍達佛法。尊者少時為婆羅門學者冊闍耶的弟子,與目犍連是同學,在學道時與目連誓為始終的至友,其師逝世後,還與目連同修於王舍城山林中。舍利弗在山中,已久聞世尊盛名,欲為親近,但未得人引進,有一日出遊,遇馬勝比丘(五比丘之一),見其容儀超俗,遂問說:「你師是誰?」答:「釋迦世尊。」舍利弗,聞說甚喜,即說:「常聞尊師盛德,善說妙法,您可為我開示尊師教授妙法否?」答:「我年幼稚,受學日淺,豈能宣佛如來廣大奧義!」又請求說:「請慈悲略說其要!」馬勝遂說偈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吾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聞之,大有感悟,心生歡喜,稱讚不絕!歸告目犍連,與其弟子一同皈佛出家。在諸弟子中智慧第一。阿含經云:「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此乃姑顯一德,非舍利弗尊者不具餘德,亦非尊者之外,餘皆無智,是舉各人所好及所長而已。現在所說淨土難信的妙法,非大智慧不能深信無疑,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故舉以為首。

摩訶目犍連:舍衛國人,波羅門輔相之子。摩訶此云大,目犍連譯為采菽氏,是其姓也。其祖先在山上修道采菽為食,因以為姓。本名拘律陀(是樹名,此云無節樹,其父母禱此樹神而生,因是命名),其族眾多,故以摩訶揀別之,諸弟子中神通第一,如降伏毒龍,化身大小,五百釋子舉之梵天等。阿含經云:「我佛法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目犍連第一。」

摩訶迦葉:譯為大龜氏。其祖先在山上學道,感靈龜負圖,後皆以命為龜氏族。尊者本名畢缽羅,亦是樹名。加以摩訶者,以別餘迦葉之謂。又名飲光,因其身常放光明晃耀,能吞餘光、故名飲光。以宿世為治金師,與一女人,同以黃金修飾佛像,由種此因,感受世世身得黃金色,而有光明比日光更大。此尊者乃摩竭陀國,大富長者,尼俱律陀之子,因看破世情,捨棄豪富,發心出家,常行頭陀苦行,年老不倦,世尊憐其年老,曾勸令休息,但尊者辛勤如故,佛讚之說:「有頭陀行在,我法久住。」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傳佛心印為禪宗的初祖,在大弟子中頭陀第一(頭陀此云:抖擻,謂抖擻塵勞煩惱,共有十二事,謂之十二頭陀行)。

自世尊涅槃後,經藏、律藏,能傳到現在,都是尊者盡力召集大阿羅漢結集的功勞!據說:尊者承釋迦佛之命,現尚在雞足山中入定,待彌勒佛下生人間,將金襴袈裟傳給彌勒佛方完責任。尊者為佛教的一片婆心,真是值得景仰!

摩訶迦旃延:譯為文飾,謂文采修飾也。此尊者善於辭辯,長於論議,凡出口開言,具有文采,非常巧妙,能令聽者悅服,世尊讚悅說:「說法人中,迦旃延最為第一。」在諸弟子中論議第一。

尊者曾受無神論者的外道,詰問說:「惡人死後受苦理應回來,死而不還,照此則無後世受生之理?」尊者答:「如世罪人,被禁監獄、鈕械、枷鎖,得能逃歸否?」又問:「既是說,善人死後,則能生天,云何亦不見歸來?」答:「如人墮廁,肯再入否?當知!凡間惡濁,欲出既不容易,能到天上誰肯再來!」尊者之善論議於茲可見,故增一阿含云:「善分別義,敷演教道者迦旃延是。」

摩訶拘絺羅:譯為大膝,是從狀得名,以膝頭大故。是舍利弗尊者的母舅。尊者一生,善議論好問答,常與其姊,辯論道理,總是論勝之,自從其姊懷孕身子後(身子即舍利弗),機辯迅發,口似懸河,詞若湧泉,論不及其姊,知所懷必是智人,遂發憤,入南天竺,遊學精勤不息,博覽十八種經書,及四圍陀典,忙得無暇剪爪,世呼為長爪梵志。後來聞知舍利弗,隨佛出家,憤慨非常!自說瞿曇是什麼人,敢收我外甥為徒,帶著驕傲神氣,走到世尊面前,口喊瞿曇!我願和你辯論。世尊看他來得如此又好笑,知道機緣成熟,才說:「你論輸我怎樣打算?」長爪梵志答:「願殺頭以謝。」世尊說:「既是如此你提出論題來!」梵志開口說:「我一切法不受。」世尊聽後笑而反問他,「你現在說的這句話受不受?」梵志沉思好久,說:「我輸了,請殺我頭!」世尊說:「我佛法中,只有剃頭沒有殺頭。」梵志感佛慈悲,遂隨佛出家,成為大阿羅漢。尊者以精勤故得四辯才,觸問善答,在諸弟子中答問第一。

離婆多:譯為星宿,其父母禱星宿而生,因以為名。又名假和合,因緣是有一夜宿在空亭,見一小鬼負一死屍到,頃刻間有一大鬼追至,強欲奪取死屍,爭擾不已,小鬼不得已,請星宿作為證判,星宿據實答說,大鬼大怒,遂拔其手足噉之,小鬼見狀,即取死屍手足補之,及到天明,星宿深生煩惱,遂疑此身非我,假若此身是我,親眼看見自身被大鬼拔去手足食訖,又想若是他身,云何手足復隨我行動,於是逢人便問:你見我手我足否?有一比丘見之,知此人易度,遂說偈云:「本是他遺體,漸假和合用。」星宿遂悟人身四大假合之理,認識一切事理清楚,即時隨之到世尊座前出家。尊者在諸弟子中無倒亂第一。

周利槃陀伽:譯為繼道。其兄周利譯為大路邊,槃陀伽譯為繼道,因為西域風俗,凡婦人臨產,當回娘家,其母皆在還家半途間,生周利和槃陀伽,是以命名,故云繼道。其兄周利先依佛學道,繼道亦從出家,但其性極愚鈍,雖出家多年,未能持誦半偈(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經百日或三年,未得熟記,得先遺後,得後忘前,其兄以無知責之,遣其還俗,但尊者善根深厚,在門外哭泣躊躇不忍離去,世尊知道憐而容之,教其只念掃帚就可,然亦記一忘一,後因精勤不懈故,日久忽然證悟,得阿羅漢果,在諸弟子中義持第一。

難陀:譯為歡喜,或云孫陀羅難陀,譯為艷喜,其實孫陀羅是其妻之名,譯為艷,乃當時的美女,連妻為名,稱孫陀羅難陀。是世尊親弟,波闍波提夫人(淨飯王第二夫人)所生,具有三十相好,形貌與世尊相彷彿,若入眾中,不識者或錯認為是佛。當時摩竭陀國,有一位著名裸形外道,嘗與舍利弗尊者論道敗北,敬慕佛法之妙,有欲出家之意,一日偶遇難陀尊者,見其容貌莊嚴,歎說:「短小比丘,尚有如是深智博學(舍利弗身材短小),況堂堂者乎。」遂從之出家,尊者在諸弟子中儀容第一。

阿難陀:略稱阿難,譯為慶喜,是世尊堂弟,白飯王之第二太子。佛成道日,諸王及臣民,欣聞太子成佛(指釋迦世尊),舉國稱慶,又聞宮中誕生王子,大家歡喜,慶而且喜,因以立名。又云:無染,隨佛入天宮等處說法,心無染著故名。二十歲出家,為佛侍者,凡佛所說法,悉能記憶一字不忘,今日之有佛經可讀,皆是其結集,後世佛子當感謝阿難尊者,涅槃經中稱阿難為多聞士,故迦葉尊者讚曰:「佛法如大海,流入阿難心。」在諸弟子中多聞第一。女人的能受佛陀允許出家為尼,亦是阿難尊者之特別啟請,佛才立下八敬法規矩,允許女人出家當比丘尼,凡是尼姑,亦當感謝尊者才對。

羅侯羅(佛之太子):譯為覆障,是障礙之意,有障自、障佛、障母之三義。1障自者,因宿世塞鼠穴六日,今感報在胎六年故云障自。2障佛者,佛為太子時,其父王不許他出家,太子對王要求說:「若不老、不病、不死,此三事能達所求者,則願不出家。」淨飯王莫之奈何!說:「你若有子,當許你出家。」相傳:太子曾以手指耶輸陀羅腹,默默禱祝:「當速有子。」耶輸陀羅夫人一驚即覺成孕,太子方得出家,因佛為之所障不得早速出家故云障佛(問:太子十七歲納妃,十九歲出家,並未行欲事,如何只此手一指耶輸之腹,便即有孕?答:豈不聞六欲天人之行婬乎,或以握手乃至一笑一視即便了事,或即懷孕,況太子以一念精誠指妃腹而禱祝,此亦一種不思議之心理作用,若深達一切唯心之旨,自無此疑矣,例如趙子昂,思畫馬變馬一事此亦心理一種作用也)。3障母者,羅侯羅尊者,於佛出家後六年始生,淨飯王疑耶輸夫人私行不正,憤怒欲殺之,耶輸自信潔白,冤枉難伸,請焚火坑自殺,時到抱子向空發大誓言:「我若為非,母子俱被焚死無憾,若真遺體天當為證」,遂抱子投坑,真不可思議,火化為蓮,更有天人捧耶輸身,得母子無恙,斯時淨飯王及諸釋種,目睹此狀,始起深信無疑,國人亦因之息謗。故曰障母。在做佛事中,常用之戒定真香讚內,有昔日耶輸免難消災障一句,及旃檀海岸讚之耶輸母子兩無恙一句,即此故事也。在諸弟子中密行第一。經云:「羅侯羅密行唯佛能知之,餘者不知」,故云密行。

憍梵波提:譯為牛司。司是牛口哨動之貌,由過去世,見一無齒老僧念佛,譏笑如牛吃草,因此報五百世為牛,今雖出家證果,餘報未盡,恒事虛哨如牛司故名。祈願大家切勿輕視沙門,慎之慎之!佛陀恐世人睹尊者形相不知觀德,或輕弄譏笑,致招愆尤,故飭居天上,受諸天人敬奉,在諸弟子中天供第一。

賓頭盧頗羅墮:上三字譯為不動,下三字譯為利根,不動是名,利根是姓,因其族有十八種故,特以先名後姓,以別餘族。尊者根性最利,不為外境所動故名。奈耶律云:樹提長者,曾以旃檀缽,置於高剎頂上,對眾呼說:「誰能以神力取者即與之。」尊者遂現神通取缽,而受佛陀呵責,不許亂顯神通惑眾,於是被ぇ不得入滅,留身應末世供養,使人間廣種福田,凡設齋誠敬者,尊者必來冥應,在諸弟子中福田第一。

迦留陀夷:譯為黑光。身形粗黑而有光,是由宿世裸體在佛前燃燈之報。以裸體故感身粗黑,以燃燈故感全身光耀。祈願現在及未來眾,在佛前焚香禮拜者,戒之戒之!尊者身黑有光,夜行不點燈,人見皆驚,故佛陀因此禁諸弟子不得夜行。尊者為佛陀使者,善於化教,故在諸弟子中教化第一。

摩訶劫賓那:譯為房宿。是星名,乃二十八宿中,第四宿也。其父母禱此星而生故名。又初出家時,途中遇雨寄宿在陶舍,佛陀知其善根成熟,化一比丘亦來求宿,是夜為之說法,遂依佛出家,得證道果。因於陶家寄宿而值佛入道,故云房宿。在諸弟子中知星宿第一。

薄拘羅:譯為善容。顏貌嚴肅端正,是因布施得之。在過去世曾施一訶黎勒果(譯為天主將來,五藥之一,有病無病皆可食),救一病僧,果報感得五不死。五不死者,初生現異(肉團),父母以為怪物置之熬盤火煎不死是一,復置釜中湯煮不死是二,復置水中水淹不死三也,復被大魚所吞魚噉不死四也,魚被人獲,刀剖子現刀傷不死五也。又昔曾嚴持不殺戒,感九十一劫長壽,現世享受百六十歲,在諸弟子中壽命第一。

阿冕樓馱:又云阿那律陀,譯為無貧。由往昔饑世時以自己所食稗飯施一辟支佛(名披栗吒),因是七生天上為天王,七生人間為人王,後生生世世所求如意,資用充足,乃至九十一劫,不受貧窮之苦故以名。此尊者性好睡,每聽佛陀說法,時常昏沉不省,佛欲警戒故大聲呵斥:「咄咄何為睡,螺獅蚌蛤類,一睡一千年,不聞佛名字。」尊者被斥而發憤精進,經七晝夜,眼不交睫,雙目餓死—即目失明(身賴粥飯以養活,眼以睡眠而為食,不眠則餓死矣),佛陀慈悲教其修習「樂見照明金剛三昧」,不久遂得天眼通,觀大千世界如掌中菴摩羅果(菴摩羅、西域果名,譯曰無垢清淨,形如林檎,或云似檳榔,食之能除風冷,西域人手中,喜執此果,故以舉喻,意取一目瞭然也),在諸弟子中天眼第一。

己三列上首名竟 

己四總結

如是等諸大弟子。

【消文】如上舍利弗等十六尊者,以及千二百五十人中,未能一一列名,此等皆是佛陀弟子中的大弟子。

【釋義】「如是」二字是指法詞,指上十六尊者,「等」是及餘眾。「諸」是不一之詞,即眾也。「大」是揀別非小之謂。「弟子」:學在師後曰弟,是表示兄先弟後之意,兄喻先覺,弟後覺也。解從師生曰子,是表示子從父生之意,一切智慧道法,皆從佛啟育生故,亦取父作子述之意,為佛弟子當紹佛種也。此輩皆是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非小機之類,又非一位二位而已,故曰諸大弟子,即此前大比丘大阿羅漢也。

戊初聲聞眾竟 

                    ┌己初—明類

戊二明菩薩眾─分三─┼己二—標名

                   └己三—結

己初明類

並諸菩薩摩訶薩

【消文】佛陀說本經時,在會聽眾,不獨是聲聞弟子而已,並有許多大菩薩,亦在座同聞也。

【釋義】並者及也。是承上文,言不獨聲聞而已,及諸菩薩亦所同聞也。

菩薩:具足應云菩提薩埵,我國好略單稱菩薩,譯為覺有情,覺是覺悟,有情即六道眾生之通稱(因有種種情見故),同佛所證曰覺(覺則異眾生),無明未盡曰有情(有情則異諸佛)。茲約自利利他自他兩利釋之:

1是已證覺道的眾生之謂,此即自利。2是將自己所證之道,來覺悟一切眾生,此利他。3謂上求佛道(佛者覺也),下化眾生(有情),此自他兩利也。

菩薩雖已分證如來覺道,還有識情未全盡故,即等覺菩薩於八識田中,尚留一分生相無明未破,一分中道未圓,如十四夜月,有以上諸義故稱覺有情。又菩薩悲智雙運,自他兼利,以智故上求佛道之覺,以悲故下化一切眾生,求證佛道是自利,化度有情是利他,所以稱之。菩薩者具有大慈悲,非同小乘聲聞獨善其身者比,菩薩視大地眾生猶如赤子,以眾生之苦為己苦,平等濟度,無分人我,不擇親哋,普願一切眾生,悉出苦輪,同得解脫,故常依四聖諦而發四宏願,緣苦諦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有種種苦故),緣集諦發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由招集故),緣道諦發法門無量誓願學(法門即道也),緣滅諦發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即滅諦也),若煩惱未盡則法身不顯,而佛道焉成,法門未學自度尚難,何能普度眾生,故菩薩欲成自他兩利之行,當四宏並發,六度齊修,方能克成道果。

摩訶薩:摩訶譯為大,薩即菩薩,合稱為大菩薩,謂諸菩薩中之大菩薩,非權教小菩薩,乃是破無明,見法身之實教中的大菩薩。又具大根、有大智、信大法、明大理、修大行、經大劫、證大果,具此七種堪稱大菩薩。菩薩二字或翻為大道心眾生,謂發大菩提心,救度眾生之意也。

己初明類竟 

己二標名

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

【消文】上文所謂諸大菩薩,即文殊師利法王子……等是也。

【釋義】文殊師利:或云曼殊室利(新譯),譯為妙德,同佛所證微妙三德故(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又云妙首,在諸菩薩中,文殊德推為首故。又翻妙吉祥,三惑二死謂之禍患,若斷一分煩惱,或了一種生死,證一分法身,謂之吉祥,然未能稱妙,唯此菩薩,三惑圓斷,二死永亡,三德圓彰,故號妙吉祥。又此菩薩生時,有十種祥瑞:1光明滿室,2甘露盈庭,3地涌七珍,4神開伏藏,5雞生鳳兒,6豬娩龍豚,7馬產麒麟,8牛生白澤,9倉變金粟,10象生六牙。按文殊菩薩之本因,如悲華經云:「對寶藏佛發宏誓願,蒙佛授記,字曰文殊」,若論本果,則過去龍種上尊王佛,現時在北方歡喜世界作佛,號歡喜藏摩尼寶積佛,又未來於南方離垢世界成佛,號普現如來,今為輔佐釋迦示現菩薩,實則早登佛位,故能圓斷三惑,圓彰三德也。

法王子:謂法王之子,是菩薩之別稱,諸大菩薩均可稱之,法王是佛之尊稱,如世間國王,稱為人王,玉皇上帝稱為天王,佛乃世出世間,說法之王,故稱法王。王者自在義,經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唯佛可稱法王,子即指菩薩,舉所生繼承二義來說,1所生:謂諸菩薩之智慧道果,從佛得生故,經云:「從佛化生,從佛口生」,如子從父母所生故。2繼承:父之所作,子述之,以一切菩薩,皆負有荷擔如來正法,繼承佛陀全部家業之責,如世間為人子者當繼承父業,但佛之家業,不同世間田厝金銀器具等為家業,乃以說法利生為業,故云:「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菩薩能紹隆佛種,輔佛行化,救度眾生,堪能承佛家業,故稱法王子。以菩薩位鄰妙覺,如佛長子,當紹佛位,正如皇太子當繼王位,有以上諸義故以法王子稱之。

又佛有三子,菩薩是真子,二乘是庶子,凡人是外子,於真子中,文殊為首。荊溪大師云:「於法王子中,德推文殊,諸經常為上首。」

阿逸多菩薩:即彌勒菩薩,具足應云彌勒阿逸多,彌勒是姓,阿逸多是名,或云阿逸多是姓,彌勒是名,未可定執也。彌勒譯為慈氏,阿逸多譯為無能勝,合稱慈氏。此菩薩何謂慈氏?因過去世值佛(或云大慈如來),發心出家,修得慈心三昧故稱為慈氏,直至成佛猶立是名。又往昔曾為慈育國王,名曇摩流支,慈心救世,國人稱為慈氏,自爾至今,常名慈氏。又昔為婆羅門,號一切智,於八千歲,修習慈行。又於弗沙佛時,與釋迦如來,同發菩提心,常習慈定,有以上諸義故稱慈氏(依上所明則慈氏似名非姓也)。何謂無能勝?悲華經云:「慈氏菩薩發願於刀兵劫中,擁護眾生。」即此慈德應世,悲心救劫,至極之慈,無有能勝過此菩薩故曰慈無能勝。彌勒菩薩現居兜率天內院,為補處菩薩,當來紹繼釋迦佛位,為賢劫千佛中之第五佛,於第十減劫,人壽八萬歲時,當繼佛位下生人間,於華林園龍華樹下成道,開三番法會,度上中下三根眾生,謂之龍華三會(出羅什譯彌勒下生經及增一阿含四十四等云)。彌勒菩薩在梁武帝時,曾應化為傅大士,最受武帝等尊敬。在五代時,又曾托化浙江奉化,綽號布袋和尚,生得大肚皮,大耳朵,手攜布袋,逢人便乞化,所化一切皆放布袋內。時常自說:「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須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又說:「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諸人,時人自不識。」由此足見彌勒菩薩,不待第十劫,現已常常顯現在世間,只是肉眼不認識而已!

乾陀訶提:譯為不休息。此菩薩,常修萬行,廣度眾生,歷恒沙劫,未嘗暫停,思益經云:「恒河沙劫為一日,三十日為一月,十二月為一年,過百一十萬億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河沙佛,行諸梵行修習功德,然後授記,心不休息,故號乾陀訶提。」

常精進菩薩:常是恒常(不間斷),精是精勤,進是前進,又純一不雜曰精,向前無退曰進,究竟精進。謂此菩薩歷劫廣修梵行,普度眾生,一向精進無倦,故名常精進。寶積經云:「此菩薩為一眾生,經無量劫,隨逐不捨,猶不受化,曾無一念棄捨之心。」

然菩薩眾多,何獨舉此數位列首?蓋淨土不思議難信之法,非大智莫能證,故以文殊居首(文殊是菩薩中智慧第一,故經稱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前舍利弗是聲聞中智慧第一,文殊是實智,舍利弗是權智)。此念佛法門,是度生要法,必須曠劫流布,彌勒為當來下生,既聞此經,於龍華會必說此淨土殊勝法門,為此經流通無盡,故彌勒次之。又此持名方便法門,無別妙訣,只要萬緣放下,單提一念執持名號,於二六時中,常勤精進,永無休息,自然得到功夫純熟,臨終決得往生,故不休息菩薩,常精進菩薩又次之,有以上諸義故特舉此數位菩薩為標榜也。

由斯觀之此等大士尚願親近彌陀,恭聞淨土法門,況其他的凡夫豈可放棄,故祈望大家及未來眾,切勿藐視淨土,謂愚夫愚婦所修的劣法,或妄生排斥,致招罪咎,或不肯信願受持,自失大利,殊為可惜!

【顯理】信願行三為淨土資糧,妙首表信,信為萬行萬德之首,故華嚴云:「信為道源功德母。」求生淨土,必以信為先,本經云「若有信者」是也。慈氏表願,願刀兵劫擁護眾生,本經云:「聞者應當發願。」常精進,不休息表行,精者不雜,即經中所云「一心不亂」,進者不退,即經中云:「不退轉……」,不休息與精進意同。因此列為上首,願學者味之!

己二標名竟 

己三結

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消文】同文殊等四大菩薩以及其他未列名的諸大菩薩。

【釋義】與者同也。如是二字是結上文殊等四菩薩,等是例餘未列名者。謂在會同聞的菩薩,亦非僅文殊等四位而已,尚有許多未及一一列出的諸大菩薩,故以等字代之。

戊二菩薩眾竟 

戊三人天眾

及釋提桓因等,無量諸天大眾俱。

【消文】以及釋提桓因天主,暨其餘無數諸天人,都來集會一處,聽如來宣說淨土法門。

【釋義】此段顯明非獨出世聲聞菩薩在座,乃至一切人天等眾,無不與會同聞,正顯極樂法門廣大圓滿,無機不攝也。

釋提桓因:譯為能天主,或云能為主,是忉利天的天主,略稱帝釋,因有廣大福德,能為忉利天主,故名能天主。忉利譯為三十三,即三十三天,是欲界六天的第二天,在須彌山頂,廣八萬由旬,中為善見城,是帝釋天主所居之宮城(稱為善法堂天),其四方四維,各有四天,四八共三十二,合中之善法堂一天,總成三十三故曰三十三天。

按忉利天主宿因,過去在迦葉佛時為一女人,見迦葉佛入滅,發心修塔,欲令高廣莊嚴,傾資竭誠而營造,外有三十二人,亦發心共成,因斯勝福,獲斯勝報,生為忉利天主,餘三十二人,為三十二天之天主,以同修福德故。等:謂下等四天王,上等夜摩、兜率、化樂、他化等諸天,其數甚多,故曰無量諸天。大眾:是總結上來,大比丘僧,大菩薩,無量諸天,以及其餘十方天龍八部四眾人等,通以大眾稱之。俱:偕也,謂一切聽眾,會集一處也。

當知!諸大比丘,常隨佛故在前,菩薩行中道,紹隆佛種,故居中,諸天為佛外護,在凡位故列後。又前大阿羅漢,並諸菩薩是大小一對(阿羅漢是小乘,菩薩是大乘),今羅漢菩薩及諸天大眾,是聖凡一對(羅漢菩薩是出世聖人,諸天及餘眾是世間凡夫)。

丙二別序又名發起序。(佛自唱,依正、二報,為本經之發起)。

爾時佛告長老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

【消文】那時釋迦牟尼佛在祇園精舍法座上,告大弟子舍利弗說:由此娑婆世界向西方而去,經過十萬億的諸佛國土,該處有一世界,稱為極樂,彼國有一尊佛,號稱阿彌陀,現時正在彼國為眾生說法。

【釋義】眾生有善根之機,故佛感應之!現在大眾有應聞淨土之機,故佛應而說之!

爾時:即指六種成就(六種缺一不成法會),佛將說此經之時。

告:上對下曰告,下對上曰白,表示尊卑也。

問:「無論那一部經悉有發起之機,先問而後說,然本經則開首即就是說:佛告,這是什麼意思?」答:「當知!持名念佛乃不思議圓妙的法門,少有人知道,故無人能為發起,而世尊,佛心愍物無涯,佛智鑒機無謬,知機緣成熟,大眾應聞此妙法而獲益,及預知末世機宜,應依此法而度脫,事關謹要故不候請,無問而自說,直唱淨土依正名號以為發起,此即十二部中無問自說的一部。」

總之!佛陀是憐憫末世眾生,根鈍障重,其餘法門,幽深不易修習,所以特開此法門,一生就可即辦之大方便門,悉使而能度脫。

又問:「佛之弟子眾多,何故獨告舍利弗?」答:「其義有二:1淨土不思議難信的法門,非大智慧是莫能直下信受無疑,故特呼舍利弗而告之,正如般若會上舉須菩提為當機之意同,以般若談空,須菩提解空第一故,當知!藉彼為機,以普告現前一切大眾,以及未來一切眾生,非為專意對舍利弗說。2具有四悉之益(即四悉檀,悉者普也,檀是梵音譯為施,乃華梵合稱,佛以四法普施眾生,故稱四悉檀),舍利弗是世尊的大弟子,常居經首,理應如是令得歡喜益故,即世界悉檀;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眾所推崇,他既信此法門大眾亦能信從之,令得生善益故,即為人悉檀;特為不信淨土者令其頓生悔愧之心,轉其邪執,令得滅惡益故,即對治悉檀;為策進修習小法者,使其回小向大,求生淨土,究竟成佛,令得入理益故,即第一義諦悉檀。」

從是西方:標示現處也。從者由也,是者指此土娑婆世界,西方是因極樂在西故說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是標遠近。過是經過,十百為千,十千為萬,十萬為億,或云千萬為億,現在由娑婆向西而去,非經過一億百億千億萬億的佛土,乃是經過十個萬億之三千大千世界的佛土。故說:過十萬億佛土。佛土:佛所教化之國土(土讀去聲,同度字同音),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之教化土。問:何謂三千大千世界,答:當知!於大海之中,有一須彌山(此云妙高,純是四寶所成,高八萬四千由旬),外有七金山,七香水海,次第相間,圍繞須彌,如七重城塹,次第圍旋,第七山之外,即大鹹水海,瀰漣四方於須彌,四面鹹水海中,浮四大洲,在東曰:東勝身洲(梵語:弗婆提,此云身勝,其人身形殊勝,從人立名,身高八肘,壽二百五十歲),在南曰:南瞻部洲(此云勝金,是樹名,洲有此樹,樹汁入水,沙石成金,超勝餘金,從樹立名,人高三肘,壽百歲以下,現在我等所居,即南瞻部洲也。以世界現在的五大洲推之,乃南瞻部洲中,百千小洲中之一小洲而已,以近代地理學會通,即北冰洋之北,為金山外山根,是北地軸所依,南冰洋之南,為鐵圍山內山根,是南地軸所依),在西曰:西牛貨洲(梵語瞿耶毘,此云牛貨,以牛為貨,從物立名,人高十六肘,壽五百歲),在北曰:北俱盧洲(又名鬱單越,此云勝處,勝三洲故,人高三十二肘,壽一千歲,無中夭者),一洲中復有無數小洲,無數國土,鹹水海外有鐵圍山環繞如外城,同一日月所照,上至六欲天,此為一小世界,為初禪天所覆,合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小千世界,為二禪天所覆,合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中千世界,為三禪天所覆,合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大千世界,為四禪天所覆,共有十億須彌、十億日月、十億四天下,一大鐵圍山總環繞之,謂之大千世界,因三次言千,故說:三千大千世界,約豎言則謂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約橫言則謂大千,此為一佛之化土也。

有世界名曰極樂:標依報也(依報指國土,眾生共同所居故名為依,隨所作業,依有勝劣,故名為報),此句乃為下文正宗分中,廣示依報莊嚴之張本,世尊自唱極樂國土殊勝以為發起,是告諸大眾,以依報之實有,使一切眾生深生確信之心,令其羡慕欣求往生。世界:世是世代,以遷流為義,有現在、過去、未來三際之時分也(約豎言),界是界限,約方位而言,有四方、四維、上下、十方之國土(約橫說),時處合一名謂世界。

極樂:梵語須摩提,譯為極樂,又云安樂、安養、清泰,雖名異其義則同,乃西方世界之一,以彼國依正二報殊勝莊嚴,永離眾苦,第一安樂,一切人天之樂,無有可比,故曰極樂。又以十方佛剎,皆具四土(一、凡聖同居土,二、方便有餘土,三、實報莊嚴土,四、常寂光土),各分淨穢,唯極樂四土俱淨,此皆彌陀如來不思議行願稱性功德的所感,乃十方佛土所無,極樂同居獨擅,唯一無二故以極樂稱之。

問:「經過十萬億佛土,方到極樂,豈不是太遠?」

答:1約事:雖有十萬億土之遙,若以法華所明,東方世界之多,而以抹土點塵計之,則十萬億者,極為至近,又按華嚴所明,二十重華藏世界,每重則有無數微塵世界佛剎土,吾今所住娑婆世界,是在華藏世界中,第十三重,乃微塵剎土佛世界中之一塵,極樂與娑婆同在第十三重,以無數微塵剎土之多,現在所說:極樂僅是過娑婆十萬億,則亦未足為遠。2約理:則不離咫尺,以吾人一念心性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十方虛空微塵國土,元是我一念心中所現,而法界唯心則自心本具極樂,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如是更何有疑極樂遠近之慮哉!然吾人因顛倒執著妄想遮蔽,故不能證得,若能發一念真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實相現前,親證本心,即生自心淨土,見自性彌陀,則極樂本不離自心,所謂全事即理,全妄即真,性修不二,自他圓融,何可以遠近計之!

當知!十萬億者,若對凡夫肉眼來說,即有很遠之感,若淨業成就,臨終在定之心,則目前便是極樂,古德云:「臨終西方境,分明在目前。」願學者細味之!

復次:善根不具深厚者,對於「過十萬億佛國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一段文,未免生疑,謂如何能知離此土十萬億外有一極樂世界,現在可以舉事實來證明:即如現在的五大洲,昔時海陸空行的交通未發達時,未能知道,而現在則知之!例此則可知道離此十萬億世界外實有極樂。再以理論上來證明:佛說有無量世界,但我們看不到,則如近世天文學發達,知道空中每星球都是一個世界,照此事實來證明,這是我們看得見的事實。以此例來說:常人的眼看不見的若以顯微鏡照之則能見到(經云:「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昔時未有顯微鏡,何能得信,現在科學昌明,愈證明佛說之不謬),又如極遠之物,亦非常人的眼可能見到,若以望遠鏡則能見到,照以上理論推之,可斷定佛說無量世界中,必有一個極樂世界,這非凡夫俗眼所能見到,唯佛眼則能徹見清楚,凡世間一切事物均不可以不曾親見者謂之不實,例如未曾見過孫國父,或未曾到過杭州,乃至不曾見過自己之曾祖父祖母,豈可謂之說無有孫國父、杭州,乃至無有曾祖父祖母之談!若確以不親見為無實有者,則世間諸歷史均成無效矣!願智者三思之!

當知佛具一切種智,親證宇宙萬象真理,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無所不知,又以佛眼能照見十方無盡世界,如掌中物,故其能知離此娑婆十萬億土外,有一極樂世界,是以佛智圓知,佛眼遍見十方微塵世界悉能洞察無遺,況離此十萬億而不知不見乎?祈大家深信之!至速發願實行念佛求生,則無論何人均可往生彼國得享安樂。

其土有佛,號阿彌陀:標正報也(正報是指身言,眾生各別正受之身曰正,隨所作業,因而身有勝劣曰報,極樂正報莊嚴乃彌陀不思議的願行所感),此句乃為下文正宗分中,廣示正報莊嚴的張本,世尊自唱彌陀名號為發起,是告以正報實有,以起眾生確信之心,令其專誠念佛,其土指極樂世界,有一世界必有一佛教化,故曰有佛。其佛是誰?號曰阿彌陀,依德受稱曰號,即極樂教主之萬德洪名也(釋義及翻譯請見經題中之說明)。

今現在說法:此標度生之儀也。今者此時也,即指釋迦如來說此經之時。言現在者,揀別過去、未來,以釋迦如來宣說此經時,而彌陀如來亦正在彼土為眾說法,故曰今現在說法。

又復當知現在說法,非獨指世尊說此經時謂現在,即釋迦如來未出世前(十劫前),亦可稱現在,以彌陀如來成佛已經十劫推測,則釋迦如來未出世時,彌陀如來早已日日在極樂為大眾說法久矣。雖釋迦滅後時至今日乃至未來亦可稱為現在,以彌陀無量壽故。蓋佛佛度生心切,故知彌陀無日不在彼土為眾說法,所以現在二字貫通於前後也。又非唯彌陀獨自說法而已,即水鳥風樹等,亦莫不正在演說微妙法(如正文中所明),如大本云(無量壽經名大阿彌陀經):「彼國蓮華出無量光,光中出無量佛,一一諸佛皆說妙法。」

復次:娑婆世界,國土有成住壞空之劫,眾生有生住異滅之相,極樂世界依報則國土不壞,正報則壽命無量,阿彌陀佛無時不為其眾生說法,而現在娑婆眾生何福薄於至極,釋迦世尊入滅已久,彌勒如來尚未下生,何日能得親睹佛身,親聞說法呢?古德云:「佛在世時我沉淪,我得人身佛滅度,懊惱自身多業障,不見如來真色身。」此真可為一嘆!今彌陀正在彼土大說而特說,勝緣難遇,良機罕有,正應發願求生,速證菩提之時,不然則非獨自誤,大有辜負二慈尊之老婆心極矣!

本經以信願行三為宗旨,故經中處處指陳,即此別序文中,亦有勸信、勸願、勸行之意以作發起,正宗亦說三資糧(信願行三為往生淨土三資糧),現在先為提示:「有世界名曰極樂,有佛號阿彌陀。」是佛親口所指示,當深信之—勸信。「極樂世界」,此示勝妙淨土,欲令聞者發願求生—勸願。「阿彌陀」,此示萬德洪名,欲令聞者發心稱念—勸行。如來澈底悲心,殷勤勸告,諄諄善誘,真不愧三界的大慈父。

【顯理】「爾時」表體用冥契,「佛告舍利弗」表從體起用,「從是」表五蘊身(「是」即指娑婆,娑婆有五濁,即同五蘊色身),「西方」表堅固清淨心(西屬金其體堅固,則清淨義),「過十萬億佛土」表斷十萬億煩惱(國土是隔礙義,極樂有十萬億土之隔,正如眾生為十萬億煩惱所蔽,過十萬億土即到極樂,喻斷十萬億煩惱,即成佛道),「有世界」表自性豎窮橫遍(「世」是三際豎窮義,「界」是十方即橫遍義),「名極樂」表究竟涅槃(離生死苦得解脫樂即涅槃也),言由此五蘊之身,能發一念堅固清淨心,來念佛修行,念到一心不亂,功夫則到手,可能斷除一切煩惱障礙,自然證到自性不生不滅之理,此即究竟涅槃的大安樂。「其土有佛」表色身中,有一主人翁(真性),其土表色身,佛表其性。「號阿彌陀」表是名法身。「今現在說法」表法身隨緣妙用,時時顯現,未嘗須臾離也。所謂見色聞聲大用現前,穿衣喫飯,承渠恩力,我們日常作為知寒知饑,乃至一切事中,此法身,真性無不處處親切叮嚀,而我們不認識它—法身真性,殊為可惜!

【書籍目錄】
第1頁:序文 第2頁:自序
第3頁:佛說阿彌陀經要釋總科目 第4頁:佛說阿彌陀經要釋
第5頁:正解經題 第6頁:譯人
第7頁:正文—序分 第8頁:正文—正宗分
第9頁:正文—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