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教聖典 關世謙居士譯

佛教聖典 關世謙居士譯

佛教聖典(道友篇)

[日期:2010-12-21]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關世謙居士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關世謙居士譯

道友篇

 

第一章  人的本分

 

第一節  出家生活

(一)想要做我的弟子,必須捨離家庭、捨離世間、捨離財富。必須捨棄所有的一切,纔能做我的繼承者,亦稱為出家僧。

——巴利本本事經一○○‧中部一‧三‧法嗣經

譬如說,有人扯著我的衣襟,跟隨在後面,踩著我的腳印,亦步亦趨,但是心被欲望所迷亂,這樣的人離我很遠。又如雖具出家僧的形象,但他從未聽過教法;未見過教法之人,亦從未見過我。

譬如離開我何止幾千里,其心平正而安靜,且又遠離欲望,這樣的人,猶如在我身邊。何以故?因為他已接觸到教法;接觸到教法的人,就等於見到了我。

——巴利本本事經九二

(二)出家弟子,必須以下列四項條件作為生活基準:

一者,必須用舊布縫綴起來做衣服。二者,必須靠托缽得來的食物過活。三者,必須以樹下或石上作住宿。四者,須用腐尿藥來作藥。

手持盛食物的容器,去挨戶乞討,稱為乞食行。這樣做並非被人所脅迫,亦非出於別人的誘騙或欺凌,祇相信這是為了免於社會上的一切苦惱,而遠離迷惑的教法之一。

能如此地出家,但不能遠離欲望,心被瞋恨所擾亂,也守不住五官的門戶,那確實是沒志氣的人。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三○

(三)相信自己出了家,如或經人問起,自己也答說出了家,這樣的人必須做到下述事實:

「我必須遵守出家人所應做的一切。謹以此出家的誠意,凡是布施與我的人,必將獲致大的幸福,同時也達成我自身出家的目的。」

究竟出家人必須應做的事體是甚麼呢?那是:具有慚和愧,使身、口、意三種行為的生活清淨化。嚴守五官的大門,勿使心被享樂所挾制。此外,不可以稱讚自己而譭罵別人,更不可以懈怠得總想睡懶覺。

日落黃昏之際,須靜坐或步行;夜半時分,右脅在下而臥,兩腳重疊,靜靜地思慮白晝所做的一切,安祥地入眠。拂曉即起,靜坐或步行。

在行住坐臥中,經常處心必須正當。選擇一個寧靜之處設座,身心均須正直,心中遠離貪婪、瞋恨、愚癡、睡眠、心神不定、悔恨、疑惑,致心於清淨之境。

在這種情況下,心意使之集中而得定功,卓越的智慧由之而起,斷除一切煩惱,專心一意趨向覺悟。

——巴利本中部四‧三九‧馬邑大經

(四)如果以出家之身,仍然不捨貪婪,不離瞋恨、怨怒、嫉妒、自大傲慢、欺騙等,一干過失都覆藏起來而又不停止,就像衣襟裏包藏著兩刃之劍一樣的危險。

穿著僧衣,還不能算是出家,托缽也不能就算出家,誦經也不能算是出家;那祇能說是具有出家的形象罷了,事實不過如此而已!

祇把外形整理妥當,還不能祛除煩惱,就像給嬰兒穿上僧衣,依然不能稱他是出家人。

能具有血可涸、骨可碎的決心,加倍努力,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奮發精進,最後終於達到了出家目的。如此作為,纔能成就出家的清高行持。

——巴利本中部四‧四○‧馬邑小經

(五)出家之道,另外還有一項,就是傳播教法。向一切人演說教法,能使沉眠的人覺醒起來,使邪見之人觀念正確,不惜身命,去推廣教法。

——法華經第一九‧法師品

但是,演說教法,事亦不易,必須以演說教法為職志,而且又須穿佛之衣、坐佛之座、入佛之室以演說。

穿佛之衣,須具有柔和忍耐心;坐佛之座,須視一切事物當體皆空,不取執著;入佛之室,對一切人,都必狽抱著大慈悲心。

——法華經第一九‧法師品

(六)此外,發心演說教法的人,必須將心注意到下面的四件事:一者,關於此身之所行;二者,關於出言的遣詞用字;三者,關於願望和乞求;四者,關於大悲心。

第一,演說教法的人,處心於忍耐大地,柔和而不粗野,視一切皆空,不起善惡的衡量,亦不應有執著的想法,致心於安穩之境,身之所行,必須溫文有禮。

第二,心中必須作種種的準備,以期因應各種不同的對象及環境。不要接近有權勢或生活靡爛的人,更不可接近異性。找個寧靜的處所修心,思惟由一切因緣所生起的道理,用以安定心意,不欺誑人、不輕蔑人、不講別人的壞話。

第三、經常保持自心的安定,對佛猶作慈父想,對同修道友作師長想,對一切人起平等大悲想,而向他們演說教法。

第四,發揮與佛同等的慈悲心,對不知修道的人們,發願必須使他們都能有聽聞教法的機會,然後依願努力,以求實現。

——華嚴經第一四‧安樂行品

第二節  信徒之道

(一)相信佛教的人,如前所述,就是相信三寶:佛、教法、僧團。因此,信仰佛教的人,對於佛、教法、僧團抱持顛撲不破的信仰,守持教法中制定信徒應守的戒律。

在家人的戒律包括:不取物命、不竊盜、不行邪惡的愛欲、不說謊、不飲酒。

——巴利本相應部五五‧三七

在家人信仰三寶和守持在家的戒律,並且希望別人亦同樣能得到如此的信仰和戒律。努力促成親戚、朋友與相識之間,互為同修的道友。這樣做,期能同浴於佛陀慈悲光中。

——巴利本相應部三‧七五

對三寶深具信仰,守持在家戒律,為求得到覺悟,雖然生活於在家的天倫環境中,亦必須不被情愛所繫縛。

——巴利本相應部五五‧三七

父母至親,到頭來終須一別,家族亦有離散的一天,就連這世界也有消殞之期。不要把心念繫縛在必須分別、必須離去的事物上,要將心寄託在無所別離的涅槃之境上。

——巴利本相應部五五‧五四

(二)聆聽佛的教法,信心深厚,如不退失,自然充滿歡喜與和氣。達到這番境地,任何事體都嶄露曙光,呈現喜悅。

他的心能清淨而柔和,經常忍辱持重,凡事與人無爭、不惱害於人。因為心中以佛、教法、僧團為念,自然欣喜而和氣,到處都能顯露光明。

由信仰而與佛為一體,處事不先作「我」想,當然亦不含「我有」的蓄意,從而日常生活中即無顧慮,自然亦無厭煩於外來的譭謗。

相信可以往生佛國,故而死亦無所畏懼。相信教法的真實與尊貴,縱在人多眾廣的場合出現,都可以從容講述自己信仰的過程,而一無顧忌。

又以慈悲為心之本,故對一切人皆示友善,沒有厭惡想,心正而清淨,進而修學一切善行。

不論處身於順境或逆境,信仰與日俱增,心懷慚愧以尊敬教法。說得出就做得到,做得到的纔說出口,言與行力求一致。以光明的智慧,看清一切,心如泰山般不動不搖,願求覺悟之道,日益進步。

並且,不論遭遇任何變故,都以佛心為自心的嚮導。在濁世中的人類,與被污染的人相交往,竭盡所能,使他們轉向善道。

——華嚴經第二二‧十地品

(三)因此,任何人都必須先求願自己能得聞教法。

任何人都要具有「進入燃燒的火中,以期得到教法」的決心。

進入充滿火焰的世界以聞佛名,纔是真實的救度人類。

如此地自己得到教法,並且遍行布施,尊敬應該敬重的人,服務值得效勞的人,以深切的慈悲心接近人類。自私自利和任性地為所欲為,都不是修道的人所當行。

既然得聞教法、信仰教法,不再羨慕別人,亦不為別人所蠱惑。事不干己,不必去操心,別人的作為也不必擺在心上,萬事都莫如修心最重要。

不信佛的人,祇管憂慮自己的一切,心量狹小,總是小器應事。但是信佛之人,相信潛在力量、潛在的大悲力,因而自然心意開闊,處變不驚。

——大般涅槃經

(四)聆聞教法的人,本應視此身是無常、視為聚苦的根本、視為罪惡的淵藪,故而不執著此身。

但是又須珍重此身,不可絲毫大意,蓋即防範此身貪圖享樂,使令轉趨覺道,進而傳播正教以至永世。

如果不能調身若此,則無法圓滿達成生命本具的旨趨,因而也就無從依教身體力行,更談不到推廣教法以傳後世。

想要渡河的人,一定要看顧好筏子;要想去旅行的人,必須把馬匹照顧好。是故,聆聞教法的人,一定要調身自重。

準此,信佛的人,穿著衣物,應該不以虛榮為目的;但能遮羞防禦寒暑,使命已經算達到了。

攝取食物也不可祇為嗜欲,而是為滋養身體以修持教法,從而得能以之敷演教法。

住家也是同樣情形,不為此身的舒適或炫耀豪華。應該校正的觀念是:為了住覺悟之家、防煩惱之賊、避邪教的風雨。

一切都能如此思考,則萬事都不為自身著想,對人又不作驕傲想,祇一心為覺悟、為教法,一切為別人設想。

職此,即使居家與家人共住,其心又何曾片刻離教?以慈悲心與家人相聚,以種種方式,曉喻他們處世的道理所在。

(五)在佛教教團中的在家者,平時要用種種的心行以侍奉父母、愛護家人、照顧自己,以及供奉於佛。

侍奉父母時,盡一切供養,使其猶如得到永遠的平安;與妻子兒女共聚,必須懷有逃脫牢獄繫縛的想法。

聽音樂時,須作得聞教法之樂的想法;靜居在室時,須有進入賢者之境、離開污穢的想法。

當施惠與人時,作捨盡一切、丟卻貪心的想法。眾人集聚時,作諸佛聚會的想法。當遭遇災變時,求願能得到不為任何事動搖其心。

當歸依佛時,求願與人類同能領會至高的覺道,生起求道的心。

當歸依教法時,求願與人類同能深入教法的寶藏,得到如大海般的智慧。

當歸依僧團時,求願與人類同能領導大眾,祛除一切障礙。

此外,當穿著衣服時,不要忘記是為了善根和慚愧,故而穿用。

當大小便溺時,求願能祛掉心中的貪瞋、愚癡和污穢。

見到一步步升高的道路,應該作礬登無上覺道、超脫迷惘世界的想法。

看見走入低下的路途,求願能安祥謙遜地進入教法的深處。

當見到橋樑時,求願以教法作橋樑,救度人類。

見到憂愁悲傷的人,就該生起世事一切都是變遷無常的心。

見到沉湎於欲樂中的人,求願趕快離開如幻的生活,得到真實的覺悟。

一旦得到美味的食物,求願應知節儉,能少欲而遠離執著。如果得到的是粗劣食物,亦當求願永久遠離世間的欲樂。

當盛夏酷暑時,須求願遠離煩惱之熱,尋味洧涼的覺悟;當嚴冬酷寒時,求願能得到佛陀的大悲溫暖。

當誦經時,須求願護持一切教法,永不忘記。

思佛、念佛,尤願得到如佛的智慧眼。

當夜眠時,求願身口意停止作為,心得清淨;清晨覺醒,求願覺悟一切,任何事省察不爽。

——華嚴經第七‧淨行品

(六)信佛的人,了解一切事物本體皆空的教法,對於社會和人際間種種事體,不予輕視,當體都能接受,而求達覺悟之路。

人世間的事體是迷惘而乏味的,覺悟的世界是殊勝的,兩者並不各自分開。其實,世間的一切變故中,都具有覺悟的意味在內。

被無明矇蔽的眼,所見的世間是乏味而顛倒的;但光明智慧之眼所見的,當下就是覺悟的世界。

事物的乏味和具有意義,並不是兩碼事,善與惡亦非不同的別體,硬把它一分為二的,則是人們的心機罷了。

撇開心機用事,以智慧之光照注事物,一切都具有殊勝的意義在其中。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七)信佛之人,必須如此地信奉於佛。並以信仰心體驗世事的鄭重,亦以同樣的心情謙虛此身,以幫助別人。

因此,信仰佛教的人必須心無驕傲、心懷謙虛,發心幫助別人。既如大地之運載萬物,而心中卻了無助人之想;內心忍受一切苦趣,而又無驕傲之意,從而興起惠施一切苦惱大眾以慈善的心意。

以憐憫一切苦惱大眾的心,培養能對待一切人均如母親般的慈心,從而敬重一切人猶如父母。尊崇信仰佛教的人,假如想惹起千百人的怨恨、敵視乃至蓄意加害,都無法如願以遂。這正如再劇烈的毒素,投之入海,都無法將大海的水污染。

——華嚴經第二一‧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

(八)信仰佛教的人,當你回顧已往,方自慶喜這顆信佛的心,乃由佛力所成,更應該感謝佛陀所恩賜。

我們曉得在煩惱的泥淖中,雖然找不出信心的種子,但泥淖中如果種下佛的慈悲,生出信佛之心,該是極明顯的事。

一如前述,按道理在耶爛陀林中,是發不出栴檀木的樹芽;一如在煩惱的胸懷中,信佛的種子不會生芽的道理一樣。

但是,我們要知道:在煩惱的胸中,目前已經發了芽,而且開出歡喜之花,可是它的根卻滋生在佛的胸懷中。

信佛之人,如果也湧現「我」的想法時,將由貪、瞋、愚癡的心中去嫉妒別人、憤恨別人、憎惡別人、甚至損害別人。但是一旦歸依了佛,仍如上述情形以事奉佛,誠可謂之不可思議。

——大般涅槃經

第二章  生活的指南

第一節  幸福的家庭

(一)人不知災禍的發生是由內在的,如果認為是從東、西各處而來者,那是愚癡的。不曉得修持內行,一心祇顧迴避於外來的災禍,這是錯誤的。

清晨早起、漱口、洗臉,然後禮拜東西南北上下六方,認為已經封住災禍的來路,進而求願整天的平安,這是一般世俗人的作為。

但是,在佛的教法上,卻與此不同,面對正當真理的六方,表示尊敬;行持高尚的道德,便可防止災禍。

守護六方,首先必須祛除四種污垢的行為、遏止四種惡心、堵塞傾家蕩產的六種出路。

四種污垢的行為是:殺生、偷盜、邪惡的愛慾和虛謊。

四種惡心是:貪、瞋、愚癡和恐懼。

六種傾家蕩產的來路是:酗酒而不誠實、深夜冶遊、沉迷音樂和戲劇、嗜賭、結交惡友,以及怠忽職守。

把這四種污垢的行為祛除,遏止了四種惡心,堵塞住傾家蕩產的六種出路,纔是真實的禮拜六方。

真正的六方道理是甚麼呢?東是父子之道、南是師徒之道、西是夫妻之道、北是朋友之道、下是主僕之道、上是信仰佛法者的道理。

首先,須守持東方的父子之道。兒女對待父母,有五件事要遵行:侍候父母、助理家事、尊重門風、守護產業、父母歿後須虔誠祭祀。

針對上項事實,父母對於兒女,亦復五事是期:止惡、進善、施教、主持婚嫁、善理家業。相互之間如能遵守五項事體,家庭自然和諧,相處融洽。

其次,南方是師生之道。弟子對師長應該:起座相迎,好自服侍,率直從命,供養不怠,謹慎受教。

與此相對,為師者對待弟子亦必須:自身正,然後以教弟子,盡一己所學傾囊相傳授,言詞要正當,教誨須正派,時而稱名嘉獎以示鼓勵,護念其行止起居。

師生之間,如能在這種原則下相互體念,必致和睦相處。

再次,西方是夫妻之道。丈夫對妻子須以尊重、忠誠、體諒相對待,把家事付託給她,並須適時給予相當的裝飾。妻對丈夫,則應該把家務治理得井然有序,對待傭人亦應適當量力差遣,守婦道,不浪費丈夫辛苦賺來的金錢,家事不勞丈夫操心。如此夫婦生活纔能敦睦盡倫,不起任何爭執。

復次,北方是朋友之道。對方或有需要,儘量相助使其稱意,講話態度要誠懇,斟酌利益行事,經常以溫和的言詞體諒對方。

同時尚須留意於朋友,不可任其墮落惡流之中。萬一見有不軌的傾向,應積極設法為其確保資產,並在他憂心時,作為他談話的對象。當他一旦發生不幸,即應適時伸出援助之手,必要時並可為其代養妻子以盡義行。朋友間能如此信守美德,相互雙方都有幸福。

又次,下方是主僕之道。僱主對傭人須守持下述五項:衡量他的力量委以職事、給與較厚的報酬、患病時懇切予以照顧、偶爾亦以禮物相饋贈、時常給予休息的機會。

針對這些,傭人對僱主,亦須以五種心相奉侍:清晨須比主人早起、夜晚要比主人晚睡、凡事均須真誠相待、善盡職責、留心於不可損傷主人的名譽。這樣一來,主僕之間纔不致產生糾葛,常保和氣。

信仰佛教者所必當走的路徑,必須使佛的教法進入任何家庭,並且讓接受教法的人對於法師都須身口意情意殷切,誠懇地迎請。領會到的教誨,必須信守,而且要供養無缺。

針對這些,特別是演說佛法的法師,必須深解教義,遠離惡行,進修善業,經常演說道法,與人相處尤須和氣敦睦。這樣做纔能成為家庭的教養中心,進而保持成長。

明瞭禮拜六方的道理,並不是狹義的禮拜六方的方位,期以避免外來的災禍;而是積極地堅守為人的六方,先自遏止發生於內部的災禍。

(二)為人必須審慎地辨明:值得親近的朋友和不可接近的朋友。

不可接近的朋友是:貪心重的人、巧言令色的人、阿諛諂媚的人、揮霍無度的人。

值得親近的朋友是:真正可以相扶持的人、苦樂與共的人、不吝惜忠告的人、同情心深厚的人。

給與誠摯的關切,暗中寄以懷念,災難時相慰藉,緊急時挺身相助,不揭發隱私,經常引導走向正當的途徑,這纔是值得親近的朋友。

雖說結交這樣的朋友不太容易,但是,自己居心必須成為這樣的友人。善良的人,由於行為所致,其在世間亦如太陽般的輝煌。

——六方禮經

(三)父母的深恩,任你再努力都無法盡報。譬如:在百年之間,右肩擔父、左肩擔母而行,總也無法報答。

又如在百年中間,日夜以香水為父母洗浴身體,盡心於一切孝養,即使讓父母昇上王位,甚至再奮勉努力,讓父母樂享榮華富貴,依然還是報答不了如山的重恩。

但是,如果能引導父母信仰佛的教法,捨邪而趨向正道、摒除貪心而好樂惠施,這纔是真正報答父母的恩德,況且還有更超脫的收穫。

孝敬父母,使家庭充滿和樂,就是佛菩薩投宿之家。

——巴利本增支部二‧四

(四)家庭是心與心接觸最相近的地方,如能和睦相親,無可諱言,將有如花園的美勝。但是,心與心一旦失去調和,軒然大波登時湧起,因而導致家庭破裂亦屬常事。

這樣情形,姑且不談別人的種種,首先必須堅守自心,步向應行的正道。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一

(五)從前,有位信仰深厚的青年,父親早逝,母子倆相依為命地過活,後來娶了新媳婦後,就成了三個人的家庭。

剛開始還能過著和睦相處的美滿生活,後來由於一點偶發的小事,婆媳之間便發生齟齬,於是家庭起了風波,而不得收場,終於母親離開了小倆口易地而居。

在與母親分居之後不久,年輕媳婦生下一個男孩。「跟婆婆在一起,她每天喋喋不休地囉嗦,總也沒有甚麼吉慶事,如今分居了,所以吉慶事也發生了。」媳婦的這番閒言,很快便傳聞到孤寂獨居的婆婆耳裏。

婆婆登時震怒叫屈:「真是世界上沒有真理了!把母親趕出門,還說是吉慶事,世界莫非是顛倒了。」

婆婆嚷喊著:「現在還不為正義舉喪,更待何時!」說著,氣吁吁像瘋狂似地奔向墓場。

有位天神曉得了這件事,現身在這婆婆的面前,問明緣由,多方勸解,但是總是無法平息她的怨憤。

神決然說:「既然妳沒辦法釋懷於心,那麼這樣好了:我索性把這可恨的媳婦和孫子一起燒死,總行了吧!」。

神的話使她驟然吃驚,愧疚於自心的過失而萌起歉意,轉而乞求饒赦孫兒和媳婦的性命。兒子和媳婦亦於此時,為以往的誤會而深具悔省,乃去探望母親,在走向墓場的中途相遇。神為她們婆媳和解,終於恢復了家庭的和諧。

自身不失於正,教法就永久不滅。教法的毀滅,並不是教法消失,而是人心失之於正的關係。

心與心的不能溝通一致,確實會帶來可怕的不幸。即使是一點小誤會,也會導致大的災禍,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上,更須特別注意。

——巴利本本生經四一七‧迦栴延本生

(六)任何人對於家庭的生計,必須像螞蟻般的勤勉、蜜蜂般的辛勞。不能仰賴別人的力量,更不可坐待布施。

由勤勉所得到的財富,也不可認為就該屬於己有,或留待自己享用,應該撥出幾分給別人,更應該儲蓄幾分以備不時之需。又必須以歡欣之心,量力為國家、為社會、為教法所用。

——六方禮經

「身體」,也不是屬「我所有」的東西,一切事物都靠因緣而來,充其量,不過暫時寄存於此罷了。

(七)當優陀延那 Udayana 王妃沙摩婆帝 Syamavati 向阿難供養五百套衣服時,阿難馬上就接受了。

王者聽到這件事,懷疑阿難或是出於貪心纔接受這麼多的大供養,於是去探詢阿難,問明所以:

「尊者,您一次接受這麼多衣服,怎麼穿呢?」

「大王!很多比丘穿的衣服都破了,把這些衣服分給他們換舊。」

「那麼,他們那些破衣服怎麼辦呢?」

「破衣服用來做床單啊!」

「那麼舊床單呢?」

「做枕頭套子啊!」

「那麼舊枕頭套子呢?」

「做褥墊啊!」

「那麼舊褥墊呢?」

「做擦腳布啊!」

「那麼舊擦腳布呢?」

「做拖把布啊!」

「那麼舊拖把布呢?」

「大王!我們大家共同把拖把布撕得細碎,和進泥土,蓋房子時,把它抹進牆壁裏。」

一切物品,必須珍視它,以物盡其用,而且要注意靈活地運用。這不是屬於「我有」之物,而是寄存於世間之物的用法。

——法句譬喻經四

第二節  女性的生活方式

(一)世界上有四種類型的女人:第一種婦女,芝麻小事就發脾氣,心情浮動、貪欲心重,見到別人幸福就嫉妒,不知道施惠與人。

第二種婦女,好生氣、反覆無常、欲望心重,不羨慕別人也不嫉妒幸福,還算曉得同情於人。

第三種婦女,心量寬大、不亂發脾氣,也不會忽三忽四,知道抑制欲望,但羨慕別人,心不嫉妒,卻不知道發布施心。

第四種婦女,心量寬大、從不發怒,能控制欲望心而穩重,不羨慕別人,且又知道布施。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九七

(二)少女當結婚的時候,下面的幾件事必須牢記在心,不可忘記:好好侍奉丈夫的雙親,並以禮尊敬。公婆與我們應謀共同利益,親情深厚。應做感恩的侍奉,時時以能為雙親服務為榮。

丈夫的法師把尊貴的教法相傳授,自己亦應珍視與尊敬。因為,人如果沒有心之導師是生存不了的。

丈夫的事業,必須悉心地全盤理解,必要時給予適當地協助。丈夫的事業,不可認為那是他自己的事,因為這是不負責任的想法。

丈夫家裏的傭人或經常來往的人,對他們的性格、行為、喜好等,必須深切了解,予以誠懇對待。又必須把丈夫的收入儲存起來,絕不為裝飾自己作浪費的花用。

——巴利本增支部五‧三三

(三)夫婦相處之道,並不是由於情勢所趨而生活在一起,也不是肉體上共住一處,就算盡了責任。必須是夫婦共同接受同一種教法,彼此作心性上的修養。

一對足可譽為模範夫妻的老倆口,來到世尊的住處,對佛說:「世尊!我們倆自幼即已相識,後來結為夫婦,從來在我們心靈深處沒有貞操的污點存在,這一輩子,我們倆就這樣地過了一生。請教世尊!可有機緣,後世再做夫妻嗎?」

世尊答覆說:「兩個人一起有相同信仰,很好!接受同一教法,同樣修養心性,同樣作布施,智慧亦相同,到了後世,也可以同一心意生存。」

——緬甸佛傳

(四)給孤獨 Anathapindada 長者的兒子娶了玉耶女 Sujata 為妻,她性格驕慢,不知尊敬長上,也不聽從父母和丈夫的話,經常都是家中發生勃谿的根源。

有一天,釋尊來到長者的家裏,目睹這種情形,就把年輕的玉耶女叫到跟前教誨她說:

「玉耶女!世界上做妻子的有七種類型:

第一,像凶手般的妻子。以污穢心對待丈夫,從不知敬愛,時而移心向別的男人;竟有這類的妻子。

第二,像盜賊般的妻子。對丈夫的事業完全不理解,一心祇想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了口腹之欲,浪費丈夫的金錢,等於是向丈夫偷竊;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三,像主人般的妻子。不料理家務事,本身懶惰,奔走於口腹之欲,經常出言粗暴,申斥丈夫;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四,像母親般的妻子。對待丈夫,體貼恩愛,像母親對兒子一樣的守護,珍惜丈夫的金錢入息;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五,像姐妹般的妻子。侍候丈夫盡心誠意,以姐妹般的情愛對待,心懷感激對待丈夫;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六,像朋友般的妻子。通常見到丈夫,心懷歡喜,好像遇見久別重逢的朋友,並且舉止端莊,敬重丈夫;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七,像女傭般的妻子。殷勤地侍侯丈夫、敬重丈夫,丈夫的任何行為都能逆來順受,不懷怨恨,經常都關切丈夫的生活;也有這類的妻子。」

佛陀分析過妻子的類型,然後問道:「玉耶女啊!妳在這中間,想做那一類的妻子呢?」

聽完佛的教誨,玉耶女深為自身的行為感到慚愧,從而甚表懺悔。從此以後,她轉變得像女傭般的妻子,協助丈夫,並且發誓要共同修行覺道。

——巴利本增支部七‧五九‧玉耶經

(五)菴婆波利 Amrapali 是毘舍離 Vaisali 地方出了名的娼婦,自己是擁有眾多娼妓的鴇母。有個時期,想要聽聽好的教法,於是去拜謁佛陀。

佛對這女人教示說:「菴婆波利啊!女人的心是極易迷亂的,行為很會錯誤的。因為欲望深,素住吝惜,所以嫉妒心很強,與男人相比,必須說是她們的障礙很多。

因此,女人在道業的精進上比較困難,何況年輕貌美,更是如此;惟其能戰勝財和色,纔可以奮勉道業。

菴婆波利啊!對女人來說,具有強烈誘惑的財與色,不是絕對永久的寶物,祇有覺悟之道纔是永久不壞的寶貝。強壯的人被疾病所侵犯,年輕為老衰所侵蝕,生存被死亡所威脅。還有:心中所喜愛的,偏要分離;心中所怨恨的,偏又常處一起;所希求的事物,總是不如理想,這就是世間的常情。

因此,在這中間,妳必須守持的祇有覺悟之道,所以,趕緊去乞求吧!」

這女人聽了佛的教誨,當下就做了佛弟子,並向僧團捐贈了一座美麗的庭園。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六)在覺悟的路上,是沒有男女的區別。女人如能發起求道心,也同樣可以稱為「求覺悟者」。

波斯匿 Prasenajit 王的女兒,阿踰闍 Ayodhya 國王的妃子勝鬘 Mallika 夫人,就是乞求這覺道者,虔誠歸依了世尊的教法,並在世尊座前發了以下的十大誓願:

「世尊!我從現在開始直到覺悟為止,努力於:

1)所受之戒,永不毀犯。

2)不侮辱長上。

3)不惹一切人類惱怒。

4)對別人的姿色、形態或持有物不起嫉妒心。

5)在心意和事物上,不作貪愛想。

6)不為自己儲藏財物,收到的東西,都分贈給窮人作為幸福的奉獻。

7)布施溫和的言詞和助人的行為,為別人設想,不為自己打算,不做污穢的行為,不為惡,用無障礙心包容一切人類。

8)面對孤獨的人、身繫牢獄的人、為病痛所苦的人,見了這些種種苦楚的人類,馬上給他們以安樂,演說道理給他們聽,替他們解除痛苦。

9)如果見到捕捉生物、玩弄牠,乃至毀犯種種戒律的人,必盡己力之所及,應該告誡的告誡他;應該曉諭的曉諭他;使他們的惡行立即得以遏止。

10)不忘求得正敦;忘卻正教的人,離開普及一切的正教,就無法去到覺悟的彼岸。

我還為了救度那些不幸和值得憐憫的人們,再立三個誓願:

1)我以此誠實的願力,給一切人以安定;然後再以此善根,不論受生為何,都能得到佛教正法的智慧。

2)既得佛教的正法,不做惡事,說法給一切人類聽,但願都能聽到。

3)得到的佛教正法,即使捨棄身體、生命和財產,決心守持到底。」

家庭的真實意義是互相提攜以進覺道。雖然是婦女,一經發起精進道業的心,像勝鬘夫人所立的大願力,堪稱為傑出的佛弟子。

——勝鬘經

第三節  服務人群

(一)關於興盛國家,這裏有七條教法:

第一,民眾須經常聚會以討論政治,國防須嚴密地自己來守禦。

第二,上下團結一心,共同議論國事。

第三,尊重國體,不可任意更改。注重禮節,尊敬仁義。

第四,男女之別以正為準,遵守長幼的秩序,善自保持社會和家庭的純潔和諧。

第五,孝順父母,奉侍師長。

第六,追薦祖先的祭奠,祭祀禮儀必須恭謹。

第七,尊敬道業,崇尚德行,仰慕道德高尚的師長,供養豐富。

任何國家如能嚴守這七項教法而不毀破,其國家的興盛殆可預期,更不致於受外國的侵略。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二)從前,有位大光王,他說明了自己的治國之道是:

治理國家的道理,先要調御自己,培養自己的慈心。以此慈心來統轄民眾,教導眾人祛除心中污垢,使身心調和,以能得到佛教正法的喜悅,勝於世間的享樂。

其次,窮困的民眾到來時,打開倉庫,儘量地施捨給他們。以此為橋樑,教誡他們遠離一切惡行。

人類各以其心為本,所見各自不同,同是城中的民眾,有人見此都市是美麗,也有人所見是污穢。這都是各人以其本心,針對環境所使然。

尊敬教法,心正而直率的人,縱使是木是石,亦見其燦放琉璃之光;但欲心深重而又不知修行者,即使如宮殿般輝煌,亦看不出壯麗的所在。

國民的生活、萬事,亦復如斯,以心為本,把治理國家的大根本,置於使民眾先修其身心。

——華嚴經第三四‧入法界品

(三)如大光王所說,政治之道的大根本,是使民眾都能各自先修其心。

修心就是直進覺悟之道,因此從政者,必須先信服於佛教。

如果執政者信仰佛、信仰教法、敬重慈悲深厚及道德高尚的人,並供養他們,自會化伏敞人,消滅仇恨,必定將促成國家的繁榮無疑。

那麼,國家既已繁榮,自然不致於去侵略別的國家,從而作為侵略工具的武器亦將派不上用場。

而且,國民都心滿意足,安享樂利,上下和睦,增善積德,敬愛歡悅,寒暑調順,日月星辰不失正常的秩序,風雨亦能按時興止,人們終於都能得到安樂,自然亦都得免於各種天災人禍。

——金光明經第一二‧四天王護國品

(四)為王者是人民的父母,要能勤政愛民,更能以佛的教法護念民眾。化育民眾就如父母之養育嬰兒,不待嬰兒的呼喚,父母就自動地把濕尿布給他換上乾的,經常都以施與幸福和祛除苦惱的愛心化育他。仁德的王者,要以民眾為國家之寶,這樣纔能安撫民眾,建立政道。

因此,為王者關切國民的心意無時或忘,親身體察民眾的苦樂,為民眾的富裕而盡心。為此,經常去了解水、風、雨等的實際情況,了解收成的好壞,了解乾旱的程度,了解民眾的喜好或厭惡,了解犯罪的情形,和政績的成效,賞罰之道更要嚴明。

如此了解民心,必須適時地造福民眾。必須徵收的,衡量情形收取,不要與民眾爭奪利益,儘可能採取輕稅政策以利民生。

王者是憑力量與權威以保衛民眾,這樣做纔能得到民心,而被稱為善護民眾之王。

(五)世間的王中之王,稱為轉輪王。轉輪王必須是家世正當、行止孚眾望、統轄四方,同時也護持教法的王者。

轉輪王所到之處,沒有戰爭、沒有怨恨,善能依據教法施政,民眾都能得到安樂而遠離邪惡。

轉輪王必須又是不殺生、不偷盜、不犯邪惡的愛欲,不說虛謊、惡口、挑撥離間、巧言的話語,不貪婪、不瞋恨、不愚癡。以此十種善行,作為祛除民眾十惡的準則。

因為以教法引導政治,故而能使天下達到理想境界,所行之處沒有怨恨,大家互不侵犯,民間從而得以安和,國家平定,民生趨向樂利,所以纔稱之為護持教法之王。

轉輪王既稱王中之王,四方諸王都稱讚他的德行,遵從他的教化準則,以治理各自的國家。

這樣的轉輪王,領導諸王把各自的國家治理完善,纔算達成在正教下王者的任務。

(六)復次,王者之於審判罪行,必須以慈悲為本,以聰明的智慧去觀察事實,根據五項原則妥為處置。這五項原則是:

1)根據事實,不憑虛偽。先要查明事實,以事實再來論斷罪行的成立與否。

2)依時不依非時。時,亦即王者的權威顯赫之時;否則,權威不彰,就是非時。王者的權威正盛,施以處罰自然有效;否則,權威不顯時施以處罰,徒自造成混亂而已。因此,必須創造機運賞罰以時。

3)依動機不依結果。這是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態,明辨他的行為是否出於故意?如非故意,是值得同情的。

4)依親切語不依粗暴語。根據罪行,公正判定應該科以何項法律,不施以本罪以上的處罰。又須以溫和的言語曉諭他的不當,不以粗暴的語言,而使其有所省覺。

5)依慈悲心不依瞋恨心。我們是憎惡罪行,但不憎惡其人。以慈悲心為本,對待犯罪人,使其悔改罪過。

(七)作為國王的重臣,如不以國家大事為慮,祇求個人私利,收取賄賂,歪曲政道,敗壞民間的風氣;使民眾相互欺詐,強者欺凌弱小、尊貴卑視平民、富豪欺負貧窮,以邪惡道理歪曲正義,終將增長災禍的發生。

如此一來,忠誠的賢臣自動隱退,熱心人士懍於危害,遂告沉默。結果祇是諂娟者當政,然後濫用公權以利自己,於一般貧民很少做到體恤。

這樣下去,政令不能下達,政道完全失之於正。

在這種情形下,壞人蓄意奪取民眾的幸福,遂搖身一變而為盜賊。對國家而言,這是更大的惡賊,因為他們欺上亂下,是全國災禍的根本。所以,王者必須對這一類人處以嚴厲的制裁。

生存在以教法施政的王國,如果不遵守教法行為,不懷念父母養育之恩,一心祇留意妻子的享樂而忽視父母的孝養,甚至謀奪父母所有,這也算是大惡之中的一分子。

為甚麼呢?因為父母的恩德確實深重,縱使有生之年悉心孝養,也無法報答親恩於少分。

對於國家不夠忠實,對雙親不盡孝道,這是極大的罪人,必須接受嚴厲的制裁。

生存在以教法施政的王國,如果對佛、教法和僧團這三者沒有信心,毀壞寺院,燬滅佛經,緝捕僧人,或妄加驅使等破壞教法的行為,那是罪大惡極的人。

何以致此呢?因為一切善行根本的民眾信心,至此已完全崩潰,這些人的善根都被銷毀淨盡,等於自己挖掘了墓穴。

這三種罪都很重,因之必須施以嚴厲的懲罰。至於其他的罪行,與此相比較,可謂尚屬輕微。

(八)衛護正教。國土的內部如興起叛逆之賊,或是遭遇到外國的侵略時,正教之王必須具備下列三種考慮:

第一,不論叛逆或外寇,他們的暴行對象是傷害人民或塗炭百姓,對此必須訴諸武力以解救民眾的苦厄。

第二,運用策略,最好不動兵刃就能討平叛逆或外寇。

第三,制敵之道,儘可能採用誘降或生擒的方式,以不事殺戮為上,藉以削弱其勢力。

王者的心中具此三種想法,然後部署戰略,下達命令,開始對敵。

這樣的決策,戰士們自然會敬服於國王的威德,百姓亦同懷感恩,均將深自體解戰爭的本質而效命國家,一方面慶幸王者的慈悲而免於後顧之憂;另一方面為報國恩所從事的戰爭,不祇是求得戰爭的勝利,亦能體驗到戰爭也是一種功德。

——大薩遮尼犍子所說經

第三章  建立佛的國土

第一節  和睦的道友

(一)一片廣闊而黑暗的原野,沒有一點光明,無數的生物都在那裏蠕動,由於黑暗,相互之間不知道你我的存在。各自孤獨的每個人,生活中百無聊賴地竟自有些顫抖,神色中顯得十分的哀憐。

忽然間,一道光明照注下來,無意中出現了一位偉人,手裏擎著大火炬高舉過頂,原本一片黑暗的原野,頓時變成了光明的大地。

原本在荒野暗中摸索蠢動的生物,立刻站了起來,舉目瞭望附近,這纔發現四週很多都是自己的同類,驚喜之餘,齊聲歡呼、相互圍攏擁抱,一陣欣喜的細語,顯得熱鬧異常。

如今這稱作原野的是人生;所謂黑暗,就是缺乏智慧之光。人們相處在一起,心中如果不具智慧之光,縱使廝守終日,亦如陌生的人不知和合。獨自生來又獨自死去,都是孑然一身,整天都是那些機械式的動作週而復始;淒涼得發抖,想來亦屬當然。

偉人擎著火炬出現,是指佛陀舉起智慧之光,照示了人生的方向。

在智慧光的照耀下,人們纔開始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同時也發現了別人,相互驚喜,大家都生逢在這和合的國土。

百千萬人共住一起,如非相互結識,就不能成為社會。

社會該是純真智慧的發揚,大家互相了解而信任,纔算是和合團體的典型。

誠然是和合的社會,團體的生命具有其實質的意義在裏面。

——大般涅槃經

(二)在此世界中,有三種不同的團體:

第一,具備權勢和財力,為了領導而集合的團體。

第二,祇是在某種情況之下結合,對有利於自己的這一方,不須爭執而仍能繼續存在的團體。

第三,以教法為中心,以和合為生命的團體。

其實,在這三種團體之中,真具實質意義的團體就是第三種。這種團體的生活是以一條心為心,從而生出種種功德;其中有和平、有喜悅、有滿足、有幸福。

就像雨水降落在山巔流瀉下來,成為谷川,漸漸匯入大江運河,終於歸向大海。

遭遇到種種境遇的人類,接受同一教法之雨的滋潤,從一個小團體漸漸流向社會,終於流入到同一滋味的覺悟之海。

每顆心,像水乳般交融,一個完美的團體從之而生。

因此,正教的法,實際上就是製造完美團體的根本力量。一如先前所述,在發現互相存在的智慧光照耀下,把人類心中的凹凸予以敉平,使之顯現和合共存。這個真實的團體,是以教法為其根本力量,故亦稱之為教團。

人們都以這種心思維護教法。教團的內涵,雖然包含了大地上一切人類,事實上,則是同一信仰的團體。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八

(三)以上述事實形成的僧團,演說教法施惠給在家人,從而得到了衣食的布施。兩者相輔相成,僧團因而得以維持和擴張,孜孜努力於教法的傳播,直到永世。

僧團中的成員既以和合為宗旨,每個人都念念於達成僧團的使命。其中的僧眾熱心教導在家人,從而在家人得以接受教法,進一步信仰教法,彼此得以和合地共存下去。

互相和睦無爭,甚至在同一信仰之下共住,感覺到無限欣喜與慶幸,互相慈悲交往,大眾一條心精進道業。

——巴利本相應部

(四)僧團中的和合有六項原則:一、以慈悲的語言敘話;二、一切行為都出於慈悲;三、堅守慈悲心志;四、所接受到的物品,互相均分;五、共同守持清淨的戒律;六、彼此的見解都屬正確。

在此六項原則中以正確的見解為中心,涵蓋了其他的五項。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一‧二

另外,還有促使僧團興盛的兩項七原則:

1、經常聚會,討論教法。

2、上下互相尊敬和合。

3、尊崇教法,不得擅自妄論改革。

4、長幼的交往,保持禮貌。

5、守護自心,以誠實敬業為宗旨。

6、置身於幽靜,行為清淨;讓人為先,自己處身於後,循道而行。

7、愛護任何人,凡來者均以熱誠相待,對待病患悉心照顧。

大家都能遵守這七項原則,僧團定然不衰。

其次的七個原則是:(一)守持清淨心,不求雜事繁多;(二)決心祛除欲望而不貪婪;(三)守持忍辱,不與人爭執;(四)保持沉默,不多言語;(五)心懷教法,不起驕傲;(六)守持正教致一,不務其他教法;(七)堅持節約,衣食僕素。如得嚴守這七項原則,教法決不致於衰敗。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五)如前所述,僧團是以和合為其生命;僧團若不和合,就不能稱之為僧團。僧團中的成員,務須共同努力,使在僧團中不和合的情事不致發生。萬一發生不和,即應從速找出不和的原因,將之消滅於無形。

血,不能再用血將之洗淨;恨,不能再以恨來施予報復;祇有忘記恨,纔能息恨於無形。

(六)古時,有一稱為長災的國王,國家被性喜侵略的梵摩達多 Brahmadatta 王所奪取,王妃與太子都在逃難中為敵人所緝獲,僅有王子一人幸運地得以逃生。國王被綁刑場,臨刑之日,王子伺機想救父命,但是苦無機會,在哀泣與追悔中,祇有遠遠地注視著父親的身影。

國王也在人群中,看到了王子,喃喃自語著:「不能長時追究,也不能急促報復,仇恨祇有靠忘記怨恨,纔能趨於平靜。」

此後的王子,專心一意尋求復仇之道。後來,得到一個機會應徵來到皇家,努力邀寵漸次接近國王,並且獲得了信任。

有一天,國王出外狩獵,王子心想,今天必將達成我的宿願。暗中安排把主軍的勢力遣離王者,祇賸下他自己緊隨國王在山中馳騁。終於國王疲憊已極,停下來暫且以這親信青年的大腿作枕頭,小睡片刻。

現在時機已到,王子連忙拔刀加在王者的脖子上;剎那間,想起父親臨終的言語,幾次執刀欲刺又止,就在這一刻,國王睜開眼睛醒了,自語著說:「剛纔做了一個可怕的惡夢,夢見長災王的王子拿刀想刺我的脖子。」

王子這時按住國王舉起刀子,同時自己報上名字說:「現在總可一報殺父之仇了!」話雖這樣說,轉念間,王子卻丟下刀子,委身跪在國王面前,哭訴先王臨終的經過。

國王聽了長災王的遺囑以後,大為感動。於是,也對自己以往的罪行深表歉意,彼此同獲諒解,並把原來的國家還給王子,其後兩國間敦睦永世。

這裏所謂的「不能長時追究」,說的是仇怨不要繼續增長;至於說「不能急促報復」,說的是不可莽撞從事而破壞了情誼。

仇恨,若再報之以仇恨,則永無止息之日;必須忘記仇恨,纔能趨於平息之境。

在和合的僧團中,常常尋思這故事的精神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不但僧團如此,在一般世俗生活上,亦有其同樣的道理。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一‧二

第二節  佛之國土

(一)僧團以和合為主的精神,已如前述。尤應將宣揚教法的使命,永遠銘記在心,而且須漸次擴大僧團的範團,以推廣教法。

這裏所謂推廣教法,就是能使修養心性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使以往在這世界上掌控制權的魔王——無明和愛欲,率領他的魔軍——貪、瞋、癡從此潰退。自今爾後,讓智慧、光明、信仰、歡喜掌握大權,支配一切。

魔軍的領土就是欲望,它是昏闇的,是爭執的;是劍、是血、是戰爭、亦是嫉、妒、憎恨、欺詐、諂媚、阿諛、隱瞞和譭謗。

如今得以智慧的燦爛,慈悲的滋潤,信仰的紮根,綻放出歡喜的花朵,惡魔的領土轉瞬間就是佛的國土。

——巴利本相應部

和煦的微風,一朵盛開的鮮花,都像在向大家宣告春天已經來臨。一個人如果一旦開啟覺悟,草木國土、山河大地,一切都成了佛的國土。

——中陰經

何以致此呢?因為心如清淨,其所及之處,也都是清淨的。

(二)教法中所說的世界,人心是那麼純真。這是由於無惡的大悲接觸到經常照護人類的佛心,使令污穢之心轉為清淨。

這顆純真的心,是深厚心、致道心、惠施心、守戒心、忍耐心、精進心、安靜心、智慧心和慈悲心。巧妙地施以方便,發心使人類都能得到覺道,進一步則奠定了一個莊嚴的佛土。

有妻子共處的家庭,也是佛的堂皇住處;乃至有差別社會的國家,無非都是佛陀修心的王國。

由染污欲望的人所建立的宮殿,並不是佛的住處。雖然祇是一間夜漏月光的小茅屋,祇要純真的心能做得主人,那就是佛的住宿之所。

佛陀之國奠立在一個人的心上,呼籲同一信仰的人,使人數愈益增加,在家庭、在村莊、在城鎮、在都市、在國家,漸次擴散開去。

推廣教法,除了普遍地擴張佛土之外,沒有其他方法。

——維摩經

(三)我們這個世界,從另一方面看,是惡魔的領土、是欲望的世界、是血肉戰場。但世界上信仰佛道的人,把世界的污血化為乳水,以慈悲代替欲望,從惡魔手中奪取過來,成為佛的國土。

用一隻杓,想把海水舀乾,談何容易?但若立志生生世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纔是信佛人的心願。

佛站在彼岸等著我們。彼岸就是覺悟的世界,是永遠沒有貪、瞋、愚癡、痛苦、煩惱之國。那裏智慧之光燦爛,慈悲之雨靜靜地滋潤著一切。

世界上苦惱的人、痛苦的人,以及宣揚教法而疲憊的人,統統都可以進去休憩的國度。

——大般涅槃經

這個國度,光輝是無盡際的,壽命沒有終了之時,也不會復陷迷惑;是佛的國度。

這個國度充滿了覺悟之樂,花香處處,散發著智慧;鳥鳴鶯囀都是在演說教法,這個國度,實在是一切人類最後的歸宿。

——阿彌陀經

(四)但是,這個國土雖是一個極樂之處,卻並非閒逸之地,即使那蓮華的座臺,也不是隨便可以躺臥的地方,那是以真實修行所獲致的成果,將之儲存於此的地方。

佛的工作是永遠也不知有所終盡,祇要有人類生存、祇要生物繼續存在、祇要種種生物之心繼續製造出種種世界,就沒有停止的片刻。

如今憑著佛力到達彼岸淨土的佛子們,紛紛再度回歸到各自有緣的世界,參與了佛的度生工作。

——無量壽經

點著一支燈火,漸次就會引燃到其他無數的燈火,直到無盡際。佛心中的明燈,一個個點燃了所有人類的燈火,直到永遠。

佛子們繼承佛的工作,勤勉從事,永無停止,以淨化一切人類的心靈,莊嚴佛的國土。

——維摩經

第三節  佛國的衛道者

(一)優陀延那 Udayana 王的妃子沙摩婆帝 Syamavati 是皈依釋尊的虔誠弟子。王妃深居後宮很少出門,身邊的一名侍女——鬱多羅 Uttara 是個駝背,記憶力很強,經常前往釋尊的講經法座,聆聽釋尊的教法,然後,原原本本地轉誦給王妃,由此使得王妃的信心愈形深刻。

——巴利本法句經註一

另一名妃子摩犍提 Magandiya ,嫉妒沙摩婆帝王妃,蓄意將她謀殺。於是接連不斷地向優陀延那王中傷她。終於,心為所動的王者興念要將沙摩婆帝處死。

這時候,沙摩婆帝王妃安祥地站在國王面前,她那充滿慈悲的風度感動了國王,使舉弓在手的國王無法放箭,終於釋心於懷,並以自己粗暴的作為向王妃表示歉意。

摩犍提王妃越發怨怒倍增,趁國王出門的時候,與惡棍們密謀,潛往沙摩婆帝的後宮放起火來。王妃用教法勉勵驚惶失措的侍女們,不要驚恐畏懼,世尊的教法永遠是長生的,然後從容地殉了道,駝背侍女鬱多羅亦一併被燒死在火中。

後世讚揚世尊的在家弟子中,以沙摩婆帝為慈心第一,鬱多羅是多聞第一。

——增一阿含經三四‧二

(二)釋迦族的王者摩訶那摩是世尊的堂兄弟,深刻的信仰世尊的教法,竭誠歸依而為佛弟子。

拘薩羅 Kosala 國凶惡的毘琉璃王 Virudaka 在攻滅釋迦族的時候,摩訶那摩王出城去會見他,要求能救出城中的百姓,凶惡之王沒有輕易答應。轉而祇好乞求至少允許讓自己沉入池中的剎那時間,打開城門好讓百姓逃生。

毘琉璃王心想,一個人沉入水中的一刻畢竟是一點點的時間,因而也就答應了。

摩訶那摩王果真沉入池中,城門打開,人民高興地逃脫了。但是佇候良久,依然不見摩訶那摩浮上水面。原來他跳進水中解開頭髮,拴在柳樹根上,是以自殺來解救城中的百姓。

——增一阿含經三四‧二、巴利本法句經註

(三)蓮華色 Utpalavarna 是神通第一的比丘尼,足可以和目犍連 Mahamaudgalyayana 相倫比,經常帶領很多比丘尼到處去宣化,在比丘尼中是一位傑出的教導者。

——增一阿含經五‧一

提婆達多 Devadatta 唆使阿闍世 Ajatasatru 王,企圖對世尊反叛,後來王者歸依了世尊,從而不再理他。提婆達多有一次想去見王,來到城門被擋了駕而沒法進去,祇好停留在城外。正在這時候,眼看蓮華色走出門來,登時大怒,用盡所有的力量舉拳向她的頭頂打下。

蓮華色強忍疼痛回到僧寮,佛弟子們驚異而悲傷地安慰她:「姐妹!人命本是無可計量的,世間上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無我的,祇有覺悟的世界是安定的、是可以投靠之處,努力奮勉地修道吧!」終於靜靜地死去。

——有部律破僧事一○

(四)曾經是殺人魔王,謀殺過很多人的性命,後來被世尊所度化,成為佛弟子的指鬘 Augulimalya ,因為出家前的種種罪行,所以,在托缽的途中經常受到人們的迫害。

有一天,進城去托缽,被痛恨他的人打得遍體鱗傷,血淋淋的回到僧寮,頂禮佛足,很歡喜的說:

「世尊!我本來名叫無害的,由於愚癡,曾傷害過很多人的生命,並剁取一指;為了收集這些洗不乾淨的血指,所以得名叫指鬘。

一般人駕御牛隻和馬匹要用鞭子和繩索,世尊並未使用鞭子、繩索和鉤子,卻馴伏了我的心。

如今歸依了三寶,得到了覺悟的智慧;今天的我,接受我應得的報應,既不貪生、亦不怕死,靜靜地等候因緣的到來。」

——鴦掘摩經

(五)目犍連 Maudgalyayana 與舍利弗 Sariputra 並稱為世尊的二大弟子之一,善能體會世尊的教法,像水一般的浸潤人心。異教人為此而興念嫉妒,從而施以種種騷擾與迫害。

但是,再怎麼障礙,都無法阻止真實教法的推廣,異教徒門想擰下世尊的手和腳以施報復,所以目標先指向目犍連。

一次、兩次,目犍連都躲開了來自真教徒的攻擊,第三次被大群的外道人眾所包圍,終於遭到了慘害。

目犍連的血肉模糊,靜靜地忍受著暴徒們的無情蹂躪,專心於覺道的心志卻毫無退縮。他那安祥而平和的心意,一直到生命終了。

——增一阿含經二六

【書籍目錄】
第1頁:佛教聖典(佛陀篇) 第2頁:佛教聖典(教法篇)
第3頁:佛教聖典(修道篇) 第4頁:佛教聖典(道友篇)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