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步步蓮華 聖嚴法師著

步步蓮華 聖嚴法師著

六五、隋塔與隋梅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六五、隋塔與隋梅
  
  到目前為止,國清寺保存得歷史最久的,就是國清寺大門外的隋塔及院中的隋梅。
  
  據說,隋塔與國清寺同時建成,是一座九級六角的磚塔,塔中雕有佛菩薩像。根據傳說,這座塔是因為觀世音菩薩和五百羅漢鬥法而建的,觀音菩薩在石梁飛瀑上造石橋,五百羅漢就在國清寺前祥雲峯南麓的山坡上起磚塔,要在一夜之間全部完工。但在雞鳴之前,觀音獨造的石橋已成,而羅漢們合造的塔頂尚未收工,於是直到現在,隋塔還是沒有頂的。其實以歷史的考證,六角九級的塔身是磚造而塔頂及塔簷原來是木結構的,年代久遠之後,木結構的塔頂、塔簷自然不見了。
  
  此塔的磚材呈絳黃色,總高度五十九點四米,外壁塔磚刻有佛像,內壁嵌有《法華經》的石刻碑文等,根據近人丁天魁主編的《國清寺誌》所錄,關於隋塔的記載如下:「隋塔每層架角、樑木木方,斗拱挑檐,平座倚柱,椽檐瓦櫳。現仍可見一些空洞,這是隋塔原有的飛檐斗拱插入處。飛檐斗拱為木製,後毀於火災。」
  
  隋塔保持一千四百多年還能屹立不圮的原因有三:第一,塔基是嵌在堅硬的山體巖層之上。

  

  ▲隨塔是一座九級六角的磚塔,在歷史的長河上,屹立一千四百多年。
  
  第二,塔磚的燒製技術高超,堅硬異常。第三,塔磚的黏合材料是用黏土和糯米搗拌而成。
  
  國清寺的古梅原有兩株:一蒔於隋代,一植於唐世。「隋梅」在伽藍殿前的天井中,據稱是國清寺創建時所栽,樹高約三丈多,直徑三尺餘,中空而半枯,僅小半樹皮深入土內,色如銅綠,皮類魚鱗,枝桿無多,梅頂盤結有如虬松狀態。我們這次沒有看到唐梅。又據說,每當時局混亂,寺院遭到噩運劫難之時,這株古梅自然枯萎而不開花,一旦時代承平又會復甦。故於文革期間,這株梅樹,就像是死了的一樣,而目前又是生氣勃勃,花季時滿樹雪白如銀,香飄全寺。我們到時,花信已過,而滿樹的綠葉和青梅,扶疏有如雲蓋。可見草木皆有靈性,從佛教的觀點看,樹有樹神、塔有塔神,遇到重大的災變來臨時,那些護法神也走避開了。

【書籍目錄】
第1頁:自序 第2頁:一、行前說明
第3頁:二、拜訪印順長老 第4頁:三、到了南京
第5頁:四、進入九華山 第6頁:五、九華山的歷史地理
第7頁:六、肉身菩薩金地藏 第8頁:七、肉身寶殿
第9頁:八、蓮華世界 第10頁:九、處處蓮臺.步步蓮華
第11頁:一○、拜經臺 第12頁:一一、天臺正頂
第13頁:一二、地藏洞.小老鼠 第14頁:一三、九華山的現在
第15頁:一四、化城寺 第16頁:一五、祇園寺
第17頁:一六、旃檀林的大悲殿 第18頁:一七、甘露寺的佛學院
第19頁:一八、九華山歷史上的佛教人才 第20頁:一九、棲霞山佛學院
第21頁:二○、同鄉法師.千佛巖 第22頁:二一、三論宗.宗仰
第23頁:二二、棲霞山的殿宇 第24頁:二三、寶華山隆昌律寺
第25頁:二四、寶華山的滄桑 第26頁:二五、寶華山的律統
第27頁:二六、還是「律宗第一山」 第28頁:二七、焦山定慧寺
第29頁:二八、茗山長老 第30頁:二九、金山江天寺‧禪堂
第31頁:三○、張家港會晤俗家親人 第32頁:三一、缺席的那一房
第33頁:三二、我自己的家 第34頁:三三、反其道而行
第35頁:三四、苦與樂 第36頁:三五、狼山廣教寺
第37頁:三六、法乳堂.法聚庵.山頂大聖殿 第38頁:三七、祖堂.八小名山.佛學院的可能性
第39頁:三八、兩則遺憾的小插曲 第40頁:三九、從南通到蘇州
第41頁:四○、姑蘇城外寒山寺 第42頁:四一、懷恩‧寺志‧尋根
第43頁:四二、靈巖山寺 第44頁:四三、印光大師在靈巖山
第45頁:四四、念佛堂.佛學院 第46頁:四五、歷代興替.高僧群像
第47頁:四六、西園戒幢律寺 第48頁:四七、五百羅漢
第49頁:四八、通往杭州的路上 第50頁:四九、淨慈寺‧雷峯塔的故事
第51頁:五○、永明延壽禪師 第52頁:五一、湖隱道濟禪師
第53頁:五二、淨慈寺的歷代高僧 第54頁:五三、靈隱寺
第55頁:五四、靈隱寺與南方佛教 第56頁:五五、靈隱寺的高僧群
第57頁:五六、今天的靈隱寺 第58頁:五七、弘一大師受戒處
第59頁:五八、西湖.西泠印社.鳳林寺 第60頁:五九、新昌石城山
第61頁:六○、大佛寺的彌勒大佛 第62頁:六一、天臺山的國清寺
第63頁:六二、禪與教的興替 第64頁:六三、寒山子
第65頁:六四、智者塔院.高明寺 第66頁:六五、隋塔與隋梅
第67頁:六六、奉化雪竇寺 第68頁:六七、布袋和尚
第69頁:六八、雪竇寺的祖師們 第70頁:六九、天童寺
第71頁:七○、密雲圓悟禪師 第72頁:七一、近世諸大師
第73頁:七二、阿育王寺.瞻仰佛舍利 第74頁:七三、歷代高僧.寧波到普陀
第75頁:七四、普陀山的出典 第76頁:七五、梵音洞
第77頁:七六、普濟寺 第78頁:七七、日僧慧鍔
第79頁:七八、普陀山的今與昔 第80頁:七九、印順長老出家處.佛學院
第81頁:八○、紫竹林 第82頁:八一、佛頂山的慧濟寺
第83頁:八二、太虛及印順二師閱藏處 第84頁:八三、法雨寺的印光大師關房
第85頁:八四、虛雲和尚等四位大師的參學修行處 第86頁:八五、從普陀到上海
第87頁:八六、訪靜安古寺 第88頁:八七、龍華寺‧功德圓滿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