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百日念佛自知錄 律航法師著

百日念佛自知錄 律航法師著

第九期佛七

[日期:2010-12-18]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律航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期佛七(自民國四十年正月初一至初八)

本期為加行期第一週,所以改訂課目,以念佛為主要正行,其餘拜佛靜觀為輔助正行,俾得一心念佛,不疲勞,不偏枯,趨入般舟三昧,故以時間計,則十分之八為念佛時間,拜佛靜觀,不過佔十分之二。其實正在拜佛或靜觀時,六字宏名,丈六金身,亦朗朗炳炳在唇齒心眼間也。茲為修行方便,提出幾個口號,以資警醒,紀錄於左:

一、老實念佛

印光祖師云:「將南無阿彌陀佛六字一句,一句一字,口中念得明明白白,心中念得明明白白,耳裡聽得明明白白,稍有不分明處,即是不真切而有妄想。(祇念不聽,易生妄想)念佛固要字句分明,不加思素,其他看經亦然」。余反省自己念佛最大的毛病,就在念佛時,不老老實實的,一直念下去,胡出主意,妄想紛馳,若如印老所說,字句分明,不加思索,則妄想自然減少,正念容易歸一,自今以後,痛改前非,以老實念佛為圭臬。

二、一心念佛

此次正修期滿,懇請慈老恩師開示,蒙答「一心念佛,耳中只聽得佛聲,即是三昧現前,其他瑞應聽其自然,所謂在我不在他」。余掩關念佛後,雖無存心希求瑞應,而瑞應的影子,有時映演於心目之間,以致念佛不真切,更不能一心。今蒙開示:「一心念佛」四字,不啻預門一針,腦後一錘,乍聞之下,汗流浹背,深愧一往念佛,所以不能一心者,皆由佛號內夾雜種種妄想,及瑞應影子,甚至名聞利養,亦在其中,可恥孰甚。自今以後,服膺師訓,以「一心念佛」四字,作座右銘,果能念佛於喧鬧時處而一其心,遇喜怒時而一其心,以及飢寒、病痛、疲勞、一切逆境、而皆一其心。則何患三昧不成耶?

三、長跪合掌

淨土宗第二代祖師善導和尚,一入佛堂,即長跪念佛,不至力竭不止。其集記般舟三昧經云:「於道場中,晝夜束心相續,專心念阿彌陀佛,心與聲相續,唯坐唯立,七日之間,不得睡眠,亦不須依時禮誦,數珠亦不須捉,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見佛想」。按初學念佛,必須念珠記數以策精進。至念熟之後,果能心不離佛,不記數亦可。尤其入般舟三昧道場,行人口中念佛,心中作觀,實無再捉數珠之必要。余自入加行期後,即合掌念佛,每次功課,最初誦經(阿彌陀經)及最後迴向,悉皆長跪佛前,以表虔誠。

四、發露懺悔

余自入加行期,實實覺悟,從無始世來,無明所覆,顛倒迷惑,而由六根三業,行不善法,廣造五無間,及一切重罪,無量無邊,若不切實發露懺悔,決不能承受佛法。故每日四次,在佛前至誠懺悔,除過去不憶外,凡今生三業罪行,能記憶者無不盡量發露,畢竟清淨後,重發誓願,自今以後,生生世世,專心弘揚念佛法門,實現人間淨土云云,大事未明,不淚不止。

【書籍目錄】
第1頁:百日念佛自知錄緣起 第2頁:緣起並序
第3頁:一 懺悔文 第4頁:第一期「佛七」
第5頁:第二期佛七 第6頁:第三期佛七
第7頁:第四期佛七 第8頁:第五期佛七
第9頁:第六期佛七 第10頁:第七期佛七
第11頁:第八期佛七 第12頁:第九期佛七
第13頁:第十期佛七 第14頁:第十一期佛七
第15頁:第十二期佛七 第16頁:結論(又名知恩報恩)並序
第17頁:附錄一 第18頁:附錄二
第19頁:律航法師遺著第一輯校勘後記 第20頁:夏蓮居居士校無量壽經粗竣題三偈
第21頁:無量壽經合讚 第22頁:普勸讀誦無量壽經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