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密教的佛殿,非常華麗,殿中供的佛像、掛的佛畫,也都極盡彩飾莊嚴的能事。在聞思學院的大經堂正中,是嘉木樣活佛的法座,其兩側供奉釋迦、彌勒、宗喀巴、八大聖者和嘉木樣像。殿內四壁,彩繪佛、菩薩、護法神王。殿中滿掛五彩繽紛的旌幡、寶蓋。木柱上裹著精美絢麗的毡毯,四壁和殿內空間,懸掛著各式各樣的唐卡。

  續部下學院的經堂正殿,供奉著集密、怖畏、勝樂等三大金剛及六臂、法王、護法等。

  時輪學院正殿,供著時輪金剛及嘉木樣二世銅像,其東西兩壁,彩繪著佛、菩薩、護法等壁畫。

  醫藥學院,經堂內供藥王玉妥及元旦貢保的畫像,前廊內繪有十八幅人體脈絡圖,其後殿內供奉著阿閦佛和藥師佛。

  喜金剛學院,經堂內主奉喜金剛、金剛手、大輪、虛空瑜伽諸佛。

  續部上學院,殿內主奉集密、怖畏九首、大自在等三大金剛和六臂、法王等。

  彌勒殿供奉高達七點四米的鎏金銅質彌勒佛像,為尼泊爾工匠製作,彌勒佛兩側,供著高達五米銅質鎏金的八大菩薩像。

  釋迦殿,供釋迦佛及文殊、普賢二菩薩像等。

  宗喀巴殿,殿內正中供高達六點二米的銅質鎏金宗喀巴像,兩側供有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像。

  獅子吼佛殿,正中供奉高達九米的銅質獅子吼佛像。兩側供八大菩薩及十六羅漢等銅像。

  文殊菩薩殿,供奉高達五米的銅質鎏金文殊菩薩像。

  藏傳佛教,無論是造像或壁畫,其尺寸都有一定的比例標準,清朝的西番學總管,工布查布,自藏文譯成的《造像度量經》中所提出的造像標準說︰ 「蓋具幾分之準量,則凝注幾分之神氣,有神氣之力,以能引彼眾生之愛敬心……量度不準之像,則正神不寓焉。」又說︰「或塑或畫,極盡莊嚴,……而莫不依于量度定軌,位置適宜。」由此可見,藏傳佛教,對於形神兼備的造像要求,相當嚴格,目的是宗教信仰,而非供藝術欣賞。

  拉卜楞寺現存的大小佛像多達萬餘尊,大者高近十米,小者僅幾釐米。就質地而言,分有金、銀、銅、鐵、象牙、檀木、玉石、水晶、泥塑等,大部分的佛像,不是鍍金,便是鑲嵌寶珠、珊瑚、瑪瑙等的珍寶。

  

  ▲集密金剛壁畫。

  壁畫也是拉卜楞寺的特色之一,在幾乎所有的經堂和佛殿內外,都會有各種題材的壁畫,構圖謹嚴,線條奔放,色彩絢麗,性格顯明。那些神王護法像,都是怒目虬肌,威武勇猛,手執各種兵器,使人望而生畏。乃為運用佛教的慈悲方便降伏世間的妖魔邪靈。又如續部下學院正殿內繪製的勝樂、時輪、集密三大金剛,喜金剛學院正殿內的載馬爾護法神,續部上學院正殿內的六臂怙主和吉祥天母等壁畫的形像,是多手、多臂、多頭、三眼,或是男女雙身相擁相抱,或是青面、獠牙、怒目。此在早期的印度佛教及早期的漢傳佛教中是見不到的。

  但是,也有極端相反的壁畫表現,例如醫藥學院的「彌勒淨土變」,乃以極其柔美的筆觸,抅畫出形相各異,性格不同的種種人物。其中一些菩薩及供養天女,都很安寧、嫻靜、溫和、慈祥,表現出人性與佛法的真誠、善良、優美。畫法都用單線平塗和濃烈鮮明的色調,同時也描繪了建築、騎射、狩獵、奏樂、舞蹈等場面。

  從以上這些雕塑和壁畫的風格,可以知道,那是藏民依其傳統文化為基礎,再吸取漢族文化及印度波羅王朝(Pala Dynasty 從西元第七世紀到十二世紀之間的印度小王朝)的密教信仰,和造像繪畫的表現技法,便形成了藏傳佛教藝術。

  「唐卡」也是藏傳佛教藝術的特色之一,拉卜楞寺保存的唐卡數量很多,那是一種絹布紙質而用織錦、彩緞裝裱的卷軸畫。其內容大都是佛、菩薩、法王的畫像,佛傳、佛本生等的故事。除了繪製的唐卡,還有以刺繡、堆繡、貼花、緙絲等製作的唐卡。現存於該寺喜金剛學院的十一面觀音,彌勒佛殿的尊勝佛母、白度母,聞思學院的佛本生故事及班禪大師應化事蹟等唐卡,乃是比較精美和有代表性的作品。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建設法鼓山
第3頁: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第4頁:三、先考察法鼓山
第5頁:四、三次預備會議 第6頁: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第7頁:六、迎接的人員 第8頁:七、佛樂迎賓
第9頁:八、林子青居士 第10頁: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第11頁:一○、中國佛學院 第12頁:一一、趙樸初居士
第13頁:一二、潭柘寺 第14頁:一三、戒壇寺
第15頁:一四、香山飯店 第16頁: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第17頁: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第18頁: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第19頁:一八、北京的故宮 第20頁: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第21頁:二○、太原的崇善寺 第22頁:二一、南禪寺
第23頁:二二、佛光寺 第24頁:二三、金閣寺
第25頁:二四、臺懷鎮 第26頁:二五、顯通寺
第27頁:二六、菩薩頂 第28頁:二七、殊像寺
第29頁:二八、廣濟茅蓬 第30頁:二九、普化寺
第31頁: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第32頁:三一、火宅清涼
第33頁:三二、鎮海寺 第34頁:三三、塞上行
第35頁:三四、大同在雲中 第36頁:三五、曇曜法師
第37頁:三六、雲岡石窟 第38頁:三七、善化寺
第39頁:三八、上下華嚴寺 第40頁:三九、飛到蘭州
第41頁:四○、五泉山濬源寺 第42頁:四一、敦煌
第43頁: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第44頁:四三、莫高窟
第45頁:四四、敦煌的佛教 第46頁:四五、藝術的天堂
第47頁:四六、天水 第48頁:四七、麥積山
第49頁:四八、南郭寺 第50頁:四九、行行復行行
第51頁:五○、拉卜楞寺 第52頁:五一、六大學院
第53頁:五二、密教的特色 第54頁:五三、貢唐倉活佛
第55頁: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第56頁: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第57頁:五六、酥油塑像館 第58頁: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第59頁:五八、隴西風土 第60頁:五九、逢凶化吉
第61頁:六○、感謝.祝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