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四四、敦煌的佛教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四、敦煌的佛教
  
  敦煌的佛教,曾經隆盛過相當長的時間,但也曾被冷落了相當長的時期,此可以從其開鑿石窟的規模大小及數量多少看出。清代以來則曾有回民白彥虎,於一八七三年春天,率兵圍攻敦煌,一度破壞莫高窟。一九二二年,白俄殘部阿廷闊夫少校,率兵五百餘人,逃到敦煌,被安置在千佛洞八個月,也有破壞。
  
  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農曆五月二十五日(西元一九○○年七月二日),在莫高窟如今編為十六號的洞窟中,發現了唐代寫本經卷的人,是一位道士王圓籙;。當時住於莫高窟前寺院中的人,就是像王道士那樣從別處逃荒而去的一些流浪者。可見敦煌的佛教情形,到了清朝末年,至於民國初年,已經非常的殘破了。
  
  民國二十九年(西元一九四○年),畫家吳作人、關山月、黎雄才等人,先後到莫高窟臨摹壁畫。民國三十年,畫家張大千偕其夫人張婉君、次子張心智及學生孫宗慰,到莫高窟臨摹壁畫,並為洞窟重新編號。就在這一年的前後,有建築學家梁思成、歷史學家向達、英國自然科學家李約瑟,以及國民政府的蔣經國及蔣緯國兩兄弟,都到了敦煌調查考察。
  
  直到民國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四三年),才有中國佛教會敦煌分會的成立,總負責人是太虛大師的弟子心道法師。

  

  ▲佛教協會設於西雲觀內。
  
  從以上各種記載,可以看出清末民初的敦煌地區,佛教十分衰微,莫高窟的上、中、下三寺,並無僧侶,倒是張大千及其家人,在寺中生活了一段時間。這次我們看到的三座寺院,都已破陋不堪,不僅沒有佛教的僧尼,也沒有經像法物,僅供在莫高窟擔任守衛、維修、清掃人員的臨時住宿之用。

  

  ▲西雲觀的後殿建築是三屋相接。
  
  這使我感到非常遺憾,故在從莫高窟乘車回巿區的途中,請問當地的導遊︰「是否可以帶我們去參觀一座有僧人居住的佛教寺院。」他回答我說︰「有和尚,但沒有寺院。聽說敦煌佛教協會是設於一座道教的『西雲觀』內。」接著,他很熱心地把我們帶到了「西雲觀」。那是在巿區以北約兩公里處的一座道觀,屬於北京全真教派的白雲觀系統。
  
  因為在文革之後,敦煌已經沒有佛教寺院,所以暫借道觀成立佛教協會。由一位文革後才出家,現年七十二歲的比丘諦承法師擔任會長。現在他有出家弟子七人,也就是說敦煌地區共有八位僧侶,他正在由政府補助加上自己集資,籌建在距離月牙泉不遠處的一座雷音寺,落成之後他們就可有屬於佛教自己的寺院了。
  
  西雲觀的建築也有其特色,圍牆以龍背狀的起伏高低環繞四周。中軸線的第一座殿兩側便是鐘鼓二樓,然後與第二座及第三座殿的之間,另加廂房,形成兩個四合院,前面的院中,以木架竹枝搭成涼棚,其右側廂房的廊柱上,有一對紅紙寫的聯語,竟然跟我們農禪寺及法鼓山十分相契,那是︰「農禪並重實踐百丈清規;福慧雙修建設人間淨土」。當時雖未遇到住持諦承法師,能夠寫出這樣的對聯,必定是位高人。第三殿的形制,則相當奇特,在主屋前後,各接建一幢較矮的副屋,好像前後各加一座門廊,其實卻是殿身。
  
  當晚,諦承法師到賓館相訪,告訴我說他是不識字的老粗,那副對子是佛協的秘書寫的。他只是本著信心,抱著願心,希望見到佛教在敦煌復興。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建設法鼓山
第3頁: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第4頁:三、先考察法鼓山
第5頁:四、三次預備會議 第6頁: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第7頁:六、迎接的人員 第8頁:七、佛樂迎賓
第9頁:八、林子青居士 第10頁: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第11頁:一○、中國佛學院 第12頁:一一、趙樸初居士
第13頁:一二、潭柘寺 第14頁:一三、戒壇寺
第15頁:一四、香山飯店 第16頁: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第17頁: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第18頁: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第19頁:一八、北京的故宮 第20頁: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第21頁:二○、太原的崇善寺 第22頁:二一、南禪寺
第23頁:二二、佛光寺 第24頁:二三、金閣寺
第25頁:二四、臺懷鎮 第26頁:二五、顯通寺
第27頁:二六、菩薩頂 第28頁:二七、殊像寺
第29頁:二八、廣濟茅蓬 第30頁:二九、普化寺
第31頁: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第32頁:三一、火宅清涼
第33頁:三二、鎮海寺 第34頁:三三、塞上行
第35頁:三四、大同在雲中 第36頁:三五、曇曜法師
第37頁:三六、雲岡石窟 第38頁:三七、善化寺
第39頁:三八、上下華嚴寺 第40頁:三九、飛到蘭州
第41頁:四○、五泉山濬源寺 第42頁:四一、敦煌
第43頁: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第44頁:四三、莫高窟
第45頁:四四、敦煌的佛教 第46頁:四五、藝術的天堂
第47頁:四六、天水 第48頁:四七、麥積山
第49頁:四八、南郭寺 第50頁:四九、行行復行行
第51頁:五○、拉卜楞寺 第52頁:五一、六大學院
第53頁:五二、密教的特色 第54頁:五三、貢唐倉活佛
第55頁: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第56頁: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第57頁:五六、酥油塑像館 第58頁: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第59頁:五八、隴西風土 第60頁:五九、逢凶化吉
第61頁:六○、感謝.祝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