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四一、敦煌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四一、敦煌
  
  四月二十一日,星期日。
  
  頭一天晚上,在我的房間集合,邀請冉雲華、陳清香、屠舜耕等三位專家,為我們說明敦煌及敦煌石窟,好讓我們能有一個輪廓的認識。
  
  當天清晨五點起床,六點早餐,七點出發,八點至機場,九點起飛,十點三十分先到嘉峪關,上下乘客。
  
  嘉峪關是萬里長城的終點,是河西走廊上的險要關卡,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故有「天下雄關」之稱。我們只是坐飛機經過,落地之後四十五分鐘,馬上又起飛,所以沒有遊覽嘉峪關的關城。
  
  我們從蘭州飛到嘉峪關的這一段航程中,已經越過了武威、金昌、張掖、酒泉等幾個河西走廊上的重要城巿。這一帶在佛教史上留下了好多值得回憶的事蹟,例如鳩摩羅什三藏被呂光從龜茲接到姑臧,在那兒住了十年,他的著名弟子僧肇,也到姑臧拜師。那時的「姑臧」,就是現在的武威。
  
  中午十二點多,我們飛到了敦煌。它在河西走廊西面盡頭處,是一個沙漠中的綠州。在飛機未降地之前,所見是一片沙漠,飛機下來之後,坐在汽車上個把小時的行程中,沿途也是相當荒涼。再往西行就是玉門關了。陽關也在敦煌境內。唐代詩人王維的〈渭城曲〉中有云︰「西出陽關無故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有云︰「春風不度玉門關」。都給人以寂寞、淒涼、肅殺、蕭條的印象。
  
  我對敦煌的知識並不太多,比較熟悉的是知道中國佛教史上有一位大翻譯家竺法護,是敦煌人,被稱為敦煌菩薩。他八歲出家,以外國沙門為師,每日誦經萬言,博覽六經,涉獵百家之言,有感於當時關內的方等深經未備,故發願隨師遊歷西域諸國,通曉三十六國語言文字,帶回許多胡本的經典。從敦煌到長安,專心翻譯。自晉武帝泰始年中(西元二六五─二七四年)至晉懷帝永嘉二年(西元三○八年),大約四十年之間,譯出的經典數量,根據《出三藏記集》卷二說︰凡一百五十四部,三百卷。他對中國佛教及中國文化的貢獻之大,我們不可不知。
  
  在有關資料中顯示,敦煌的地理位置,是東臨安西縣,南靠祁連山,與肅北及阿克塞兩縣接鄰,西北面與新疆交界。敦煌縣境,四周高而中間低,形成盆地。且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全縣總面積三點一二萬平方公里,略小於臺灣省的面積,然其可以住人的區域,僅得萬分之一,三點二平方公里而已。全縣總人口十二萬,巿區只有四萬人口上下,多靠旅遊業維生。每年遊客三十五萬。古代曾是絲綢之路的咽喉重鎮。如今有甘新、甘青藏公路在這兒交會;蘭新鐵路在此溝通東西;為了因應旅遊業的開發,也闢了1.蘭州至敦煌,2.敦煌至烏魯木齊的空中航線。
  
  敦煌縣城的海拔是一千一百三十八米,平均氣溫是攝氏九點三度,最高二十四點七度,最低零下九點三度。年度平均無霜期一百五十天。全年日照三千二百小時。年平均風速每秒二點二米,八級以上的大風有十五點四天。年平均降雨量為三十九點九毫米,蒸發量為二千七百毫米,屬典型的暖溫帶乾旱性氣候。水分的蒸發量超過降雨量七百倍。當地的主要飲水及灌溉用水,是汲取地下水源,以及來自祁連山積雪及冰原的融化而流入敦煌縣境。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建設法鼓山
第3頁: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第4頁:三、先考察法鼓山
第5頁:四、三次預備會議 第6頁: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第7頁:六、迎接的人員 第8頁:七、佛樂迎賓
第9頁:八、林子青居士 第10頁: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第11頁:一○、中國佛學院 第12頁:一一、趙樸初居士
第13頁:一二、潭柘寺 第14頁:一三、戒壇寺
第15頁:一四、香山飯店 第16頁: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第17頁: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第18頁: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第19頁:一八、北京的故宮 第20頁: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第21頁:二○、太原的崇善寺 第22頁:二一、南禪寺
第23頁:二二、佛光寺 第24頁:二三、金閣寺
第25頁:二四、臺懷鎮 第26頁:二五、顯通寺
第27頁:二六、菩薩頂 第28頁:二七、殊像寺
第29頁:二八、廣濟茅蓬 第30頁:二九、普化寺
第31頁: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第32頁:三一、火宅清涼
第33頁:三二、鎮海寺 第34頁:三三、塞上行
第35頁:三四、大同在雲中 第36頁:三五、曇曜法師
第37頁:三六、雲岡石窟 第38頁:三七、善化寺
第39頁:三八、上下華嚴寺 第40頁:三九、飛到蘭州
第41頁:四○、五泉山濬源寺 第42頁:四一、敦煌
第43頁: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第44頁:四三、莫高窟
第45頁:四四、敦煌的佛教 第46頁:四五、藝術的天堂
第47頁:四六、天水 第48頁:四七、麥積山
第49頁:四八、南郭寺 第50頁:四九、行行復行行
第51頁:五○、拉卜楞寺 第52頁:五一、六大學院
第53頁:五二、密教的特色 第54頁:五三、貢唐倉活佛
第55頁: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第56頁: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第57頁:五六、酥油塑像館 第58頁: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第59頁:五八、隴西風土 第60頁:五九、逢凶化吉
第61頁:六○、感謝.祝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