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三五、曇曜法師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三五、曇曜法師
  
  上午九點至十二點之間,我們訪問了雲岡石窟,首先拜訪了雲岡研究所所長[ㄙ/貝]海瑞先生。在其接待室,他向我們簡單的介紹了雲岡石窟從北魏至唐的開鑿經過。並且告訴我們,雲岡石窟於歷代以來,除了人為的破壞之外,受到水蝕風化的自然損害,情形也相當嚴重,目前已在進行保護措施,並且由聯合國文教基金組織派遣專家,正在實地用儀器逐洞測試,研究保護的方法之中。我們去參觀的當天,就看到幾位西方人,在兩個洞窟內,架著機器耐心的工作。
  
  開鑿石窟的這座山岡,岩層不高,窟頂上方的表層是平坦的緩坡,逢到下雨,尤其是遇到大雨,水分就會滲透入窟,乃至於流瀉到石雕的藝術品上,產生了腐蝕剝落的現象。那些石雕經過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還能保持完整的已經不多。
  
  根據歷史記載,雲岡石窟的開鑿,是由當時的高僧曇曜奉北魏文成帝之命,自興光元年(西元四五四年)之秋開始,為北魏建國以來的五帝──太祖道武帝、太宗明元帝、世祖太武帝、恭宗景穆帝、高宗文成帝,作追善菩提和懺悔滅罪,開鑿現被標號為第十六至二十窟的五個大石窟。
  
  這五個大石窟的風格,據學者們說,一面屬於敦煌石窟的系統,另一面則增加了胡族西域君王的雄渾風貌,故有高達十五公尺的造像。此後這種工程,連續到唐代為止,所開石窟,蜿蜒長達十二公里,大小洞窟五十三,石雕造像五萬一千餘尊。
  
  至於主持開創雲岡石窟的釋曇曜,在道宣撰的《續高僧傳》卷一,有他的傳記,現在抄錄其生平及與石窟相關的敍述如下︰
  
  釋曇曜,未詳何許人也。少出家,攝行堅貞,風鑒閑約。以元魏和平年住北臺昭玄統,綏縎僧眾,妙得其心。住恆安石窟通樂寺,即魏帝之所造也。去恆安西北三十里,武周山谷北面石崖,就而鐫之,建立佛寺,名曰靈巖。龕之大者,舉高二十餘丈,可受三千許人,面別鐫像,窮諸巧麗,龕別異狀,駭動人神,櫛比相連三十餘里。
  
  子成文立,即起塔寺,搜訪經典,(太武帝)毀法七載,三寶還興。曜慨前凌廢,欣今重復,故於北臺石窟,集諸德僧,對天竺沙門,譯《付法藏傳》(編案:即《付法藏因緣傳》),并淨土經,流通後賢,意存無絕。
  
  從《續高僧傳》所見的曇曜法師,少年出家,於北魏文成帝和平年間(西元四六○─四六五年),住於北臺恆安石崖的通樂寺,曾譯出《付法藏因緣傳》及淨土經。又於恆安西北三十里處的武周山谷之北面石崖鑿窟名為靈巖,最大一窟可容納三千人,許多洞窟相連,長達三十餘里。看樣子,他在造雲岡石窟的同時,也於恆安通樂寺譯經。「恆安石窟」是否即是雲岡石窟的一部分?「通樂寺」是否即在雲岡石窟中?有待考察。龕之大者可容三千人左右,他將那石窟稱為「靈巖寺」。不過,能容三千人許的大龕,在現存的雲岡二十多個大窟中,尚未發現。曇曜法師譯出的《付法藏因緣傳》共六卷,現被收於《大正藏》五○冊,那是他與吉迦夜共譯的。至於他譯出的「淨土經典」為何?則有問題。
  
  據《大唐內典錄》卷四載,「北臺沙門曇曜」譯出「二部五卷經傳」。那是《淨度三昧經》一卷,《付法藏因緣傳》四卷。並且又舉出《雜寶藏經》十三卷,《付法藏因緣傳》二卷、《稱揚諸佛經》三卷、《大方廣菩薩地經》第二、《方便心論》一卷,共計五種,是西域沙門吉迦夜於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西元四七二年),「為沙門統曇曜於北臺重譯」。
  
  又據《開元釋教錄》卷六記載,曇曜譯出「三部七卷經傳」那是《大吉義神咒經》一卷、《淨度三昧經》一卷、《付法因緣藏傳》四卷,並謂︰「以和平三年壬寅故,於北臺石窟,集諸德僧,對天竺沙門,譯吉義等經三部。」
  
  以此兩種經錄所示,可知《續高僧傳》所謂的「淨土經」,應係《淨度三昧經》之誤寫,可是,此經在《法經錄》中列為「疑偽經」,後世也未傳流。同時在《續高僧傳》「曇曜傳」所說「元魏和平年住北臺,昭玄統,綏縎僧眾」的詞意晦澀,而在《大唐內典錄》卷四「曇曜」條,則有「文成帝立」,「詔玄統沙門曇曜」的句子,就比較清楚了。可是《續高僧傳》寫到唐太宗貞觀十九年(西元六四五年)為止,《大唐內典錄》成於唐高宗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年),兩書的年代相差僅十九年,不應有出入,當係誤抄吧!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建設法鼓山
第3頁: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第4頁:三、先考察法鼓山
第5頁:四、三次預備會議 第6頁: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第7頁:六、迎接的人員 第8頁:七、佛樂迎賓
第9頁:八、林子青居士 第10頁: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第11頁:一○、中國佛學院 第12頁:一一、趙樸初居士
第13頁:一二、潭柘寺 第14頁:一三、戒壇寺
第15頁:一四、香山飯店 第16頁: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第17頁: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第18頁: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第19頁:一八、北京的故宮 第20頁: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第21頁:二○、太原的崇善寺 第22頁:二一、南禪寺
第23頁:二二、佛光寺 第24頁:二三、金閣寺
第25頁:二四、臺懷鎮 第26頁:二五、顯通寺
第27頁:二六、菩薩頂 第28頁:二七、殊像寺
第29頁:二八、廣濟茅蓬 第30頁:二九、普化寺
第31頁: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第32頁:三一、火宅清涼
第33頁:三二、鎮海寺 第34頁:三三、塞上行
第35頁:三四、大同在雲中 第36頁:三五、曇曜法師
第37頁:三六、雲岡石窟 第38頁:三七、善化寺
第39頁:三八、上下華嚴寺 第40頁:三九、飛到蘭州
第41頁:四○、五泉山濬源寺 第42頁:四一、敦煌
第43頁: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第44頁:四三、莫高窟
第45頁:四四、敦煌的佛教 第46頁:四五、藝術的天堂
第47頁:四六、天水 第48頁:四七、麥積山
第49頁:四八、南郭寺 第50頁:四九、行行復行行
第51頁:五○、拉卜楞寺 第52頁:五一、六大學院
第53頁:五二、密教的特色 第54頁:五三、貢唐倉活佛
第55頁: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第56頁: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第57頁:五六、酥油塑像館 第58頁: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第59頁:五八、隴西風土 第60頁:五九、逢凶化吉
第61頁:六○、感謝.祝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