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二八、廣濟茅蓬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八、廣濟茅蓬
  
  離開殊像寺就到碧山寺,它的另一名稱是廣濟茅蓬。
  
  碧山寺位於臺懷鎮寺院群區東北方約兩公里半處的山坡上。該寺的命名,是因坐落於五臺山的北山,是在北臺頂落脈之處的山巒下。寺南有華嚴谷,寺西有樓觀谷。五臺山主要的河流「清水河」,就在它的東側通過,事實上在它附近是由三條溪水,匯為一道清水河。可見此寺,山清水秀,風光明媚。
  
  碧山寺坐北偏西,隔華嚴谷與對面山坡上的西天寺遙遙相對。全寺紅牆圍繞,佔地面積二十二畝五分。有殿堂樓閣,禪舍寮房一百零八間。寺前有照壁牌樓,牌樓為四柱三樓,斗拱建築,明樓正中,前後分別嵌有「清涼震萃」和「蘊結靈峯」的金字匾。過牌樓有一段引路,接山門兼天王殿的月臺,引路兩旁是松杉林子。月臺上有大石狻猊一對,張牙舞爪,鎮守著山門。一進山門,中軸線上有四層大殿︰天王殿、雷音殿、戒壇殿、彌勒閣(藏經樓),後面緊靠北山巒,從照壁牌樓到彌勒閣的北山巒,一層比一層高,呈臺階式形狀。兩翼是配樓禪房、鐘鼓二樓、伽藍殿、祖師殿。整個寺院,布局嚴謹,建築古樸。

  

  ▲廣濟茅蓬的彌勒閣(藏經樓)。
  
  碧山寺相傳創建於北魏,根據該寺戒壇殿前有「敕賜普濟禪寺碑」一通,記載了明憲宗成化二十二年(西元一四八六年)由臨濟宗第二十六世孤月禪師發心重建,皇帝命名為「普濟禪寺」,後經明孝宗弘治(西元一四八八─一五○五年)、明武宗正德(西元一五○六─一五二一年)、明世宗嘉靖(西元一五二二─一五六六年)、清聖祖康熙(西元一六六二─一七二二年)等各代都有修飾。到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西元一九○六年),由乘參、恆修二比丘,發心在北臺麓修了一座茅蓬,名為「廣濟」,接納四方緇素,來山掛單共修,後向碧山寺購買東房數間,就將該廣濟茅蓬搬進了碧山寺,並且該二比丘分別改名為昌乘,昌恆。民國十六年(西元一九二七年),該寺後繼無人,負債累累,集合山西省十大寺住持共同商量,外債由東房的廣濟茅蓬代還,並將碧山寺從此改為永久的十方道場。
  
  歷來中國佛教的寺院,傳承制度有兩種︰1.是傳賢的十方制;2.是傳徒子徒孫的子孫制。十方制是從已經出家而在十方參學有了成就的僧眾之中,選拔考驗合格者傳法。傳法是以心印心表示已經通過上一代過來人的證明,確為實修實證的有德僧。然後再從有德僧中選拔適當者,擔任寺院的住持一職。所謂傳給徒子徒孫,是在各該寺落髮剃度出家的弟子,成人之後,就有權利繼承上一代的住持職位,這種制度,如果沒有好的師父,也缺乏資質優秀,道心堅固的出家子孫,難免會產生流弊。所以子孫道場的寺院,不如傳賢的十方寺院來得謹嚴。相反的,如果沒有子孫道場的剃度因緣,十方道場也可能斷了僧源。
  
  碧山寺從一個破落的子孫制寺院,過渡到選賢的十方叢林,是可喜的事。從此也就以「廣濟茅蓬」聞名宇內,它是當時五臺山唯一的十方道場。廣納四方高僧名尼,常常講經說法,舉辦盛大法會。
  
  至於碧山寺的建築及其布局,依據李俊堂寫的《碧山寺》小冊所述︰中軸線上第一座天王殿,面寬五間,佔地二百八十八平方米,單檐歇山頂,殿門上懸著「護國碧山十方普濟禪寺」精緻木匾。進殿門迎面供著布袋和尚,兩側是四大天王,背後站著韋馱天將。第二座是雷音殿,又名毘盧殿,面寬五間,佔地四百七十三平方米,廡殿頂,琉璃脊飾,斗拱結構,檁柱隔扇等,都用紺色塗飾。殿面上懸有「雷音寶殿」的金匾一塊,大殿四周壁上,嵌有五塊石板,為明清人士書題的古詩,殿內正中供毘盧佛,其左右脇侍為大梵天王和帝釋天王。佛身端坐千葉摩尼蓮花座上。兩側分別塑有賢善首、普覺、辯音、清淨慧、金剛藏、圓覺、淨諸業障、威德自在、彌勒、善根,加上後面的妙德、普賢,合稱「十二圓覺菩薩」。毘盧佛的後面,是觀音菩薩和觀音救八難的懸塑。殿內樑上掛著乾隆皇帝手書的「香林寶月」金匾。

  

  ▲廣濟茅蓬禪堂的鐘板。
  
  從以上介紹毘盧殿的十二位圓覺菩薩來看,是屬於《圓覺經》信仰的表現。
  
  傳說中早期的大孚靈鷲寺,今之顯通寺,也曾有十二大院;又在有關金閣寺的傳說中,也列出十二位圓覺菩薩的一共十二大院。五臺山是以信仰文殊菩薩為中心的道場,在十二位圓覺菩薩之中的第一位,就是文殊菩薩,他也就是《圓覺經》的第一位請法主。因此而使《圓覺經》跟五臺山各寺院有了連帶關係。

  

  ▲廣濟茅蓬的禪堂座位,中間是方丈座。
  
  不過《圓覺經》的十二位菩薩排列次第,和《碧山寺》這本小冊介紹的不盡相同,那該是︰文殊、普賢、普眼、金剛藏、彌勒、清淨慧、威德自在、辯音、淨諸業障、普覺、圓覺、賢善首。
  
  我們知道《圓覺經》是一部很受現代佛教學者們所爭議的經典,但它對於唐末以後中國佛教的影響,極為深遠。在五臺山的開山傳說中,就已採用了《圓覺經》的信仰。不過這不應該是魏孝文帝創建大孚靈鷲寺的時代就有的。《圓覺經》的翻譯和成立,應該是在稍早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西元七三○年),其翻譯的場所,是洛陽的白馬寺。因為智昇在其撰成於開元十八年的《開元釋教錄》卷九說︰「此(圓覺)經近出」,即表示此經的聞世,比開元十八年早不了多久。此經之所以能受到中國佛教界的普遍歡迎,原因很多,主要則是由於華嚴宗的五祖,圭峯宗密,為之做了七部書︰1.《圓覺經略疏》二卷,2.《圓覺經大疏》三卷,3.《略疏科》二卷,4.《大疏科》二卷,5.《略疏鈔》六卷,6.《大疏鈔》十三卷,7.《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十卷,大力宣揚了《圓覺經》。後人以五臺山的名字「清涼」二字為華嚴宗的尊稱,而名為「清涼宗」,那是因為華嚴四祖清涼澄觀國師就在五臺山顯通寺完成了《華嚴經大疏》,澄觀也被尊稱為「清涼國師」。所以五臺山與華嚴宗有極深的淵源。後來華嚴宗又跟禪宗發生關係,五臺山也就漸漸地變成了以禪宗為主流的名山,而且有了五臺山五大禪寺的出現。
  
  再說在碧山寺中軸線上的雷音殿之後,第三棟建築是戒壇殿,也是面寬五間,佔地面積則為四百一十一平方米,單檐歇山頂,琉璃脊飾,門窗柱也用紺色塗飾,比雷音殿還顯得古樸。殿內正中設有戒壇一座,長寬各一丈五尺,共分三層高三尺許,四周雕有蓮瓣等圖案,係用五臺山當地的綠青石砌成,為明代建築物。戒壇的兩側有脫沙的十八羅漢像,這是在清世祖順治七年(西元一六五○年)從蘇州請回的,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
  
  該寺的彌勒閣,又名藏經閣,坐落於北山巒前。戒壇殿後的後高院內,佔地面積三百零三平方米,面寬五間,為二層樓建築,東西兩側都有二層的配樓。閣內供有彌勒菩薩塑像高丈許,高坐於須彌座上,頭部伸到二層樓上,兩腿下垂,雙足蹬地,這表示那是當來下生人間的未來佛。
  
  我們在該寺參觀了禪堂及齋堂,禪堂可容四、五十多單,齋堂則可納一百多眾。接著發現在後高院西配樓的門上懸有「祖堂」木匾一塊,該處非供外人參觀之地。因為它是十方禪林,我很希望知道該寺禪宗的傳承,所以要求現任的方丈已是七十八歲的因修老和尚,讓我參觀「祖堂」,並向該寺的歷代祖師致敬。據他告訴我說,廣濟茅蓬的禪宗傳承是從金碧峯禪師開始,但是我們在其祖堂所見到的祖牌,對於金碧峯以下的系統,並不清楚;臨濟二十六世孤月禪師之下也斷了傳承記載。其祖牌排列的名字是這樣的︰1.碧山寺系統(1)金碧峯祖,(2)孤月澄祖,(3)太空和尚。2.廣濟茅蓬系統,第一代乘參、恆修二人,第二代果定,第三代廣慧,第四代淨如,第五代靈空。其實,第五代的圓寂比第四代更早,那時所有的僧眾都離開了寺院,文革結束以後,第四代淨如尚健在,故又被找了回來,今年三月三日圓寂於內蒙古的包頭,火化後得各式舍利五千餘粒。
  
  現在的方丈因修老和尚,應該是第六代,看來也到風燭殘年,精神還算可以,現住僧眾六十多人,其中僅二十多人有戶口。我們從進山門一直到離開,僅僅這位老方丈陪伴,前後上下,光著頭淋著雨為我們帶路,沒有年輕的人出來照顧。
  
  當我們離開之時,於該寺的山門口,發現五、六位青年僧侶正在玩撲克牌,因為他們的工作是打掃庭院,售收門票,照顧殿堂,此時已過了開放參觀的時段,也就是他們下班自由輕鬆的時間,見我經過也不覺得玩牌是不應該的事,所以視若無睹。倒是因修老和尚看了過意不去,輕輕的跟他們說了兩句什麼,他們才有點不好意思的把牌收了起來,一哄而散。
  
  這一幕景象對我而言,並不覺得有什麼奇怪,在一個香火道場、觀光寺院,或者經懺門庭的青年僧侶們,能夠過著清苦的山林出家生活,已屬難得,當他們到了三、四十歲之後,自然會有道心發起。要不然就需給他們良好的教育環境,在身心及思想觀念等各方面,都有適當的培養及疏導,他們才會很快地進入修道生活的情況。
  
  可惜,別說今日中國大陸佛教,沒有這樣的條件,就是臺灣佛教及香港佛教的環境,也還不夠理想哩!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建設法鼓山
第3頁: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第4頁:三、先考察法鼓山
第5頁:四、三次預備會議 第6頁: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第7頁:六、迎接的人員 第8頁:七、佛樂迎賓
第9頁:八、林子青居士 第10頁: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第11頁:一○、中國佛學院 第12頁:一一、趙樸初居士
第13頁:一二、潭柘寺 第14頁:一三、戒壇寺
第15頁:一四、香山飯店 第16頁: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第17頁: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第18頁: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第19頁:一八、北京的故宮 第20頁: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第21頁:二○、太原的崇善寺 第22頁:二一、南禪寺
第23頁:二二、佛光寺 第24頁:二三、金閣寺
第25頁:二四、臺懷鎮 第26頁:二五、顯通寺
第27頁:二六、菩薩頂 第28頁:二七、殊像寺
第29頁:二八、廣濟茅蓬 第30頁:二九、普化寺
第31頁: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第32頁:三一、火宅清涼
第33頁:三二、鎮海寺 第34頁:三三、塞上行
第35頁:三四、大同在雲中 第36頁:三五、曇曜法師
第37頁:三六、雲岡石窟 第38頁:三七、善化寺
第39頁:三八、上下華嚴寺 第40頁:三九、飛到蘭州
第41頁:四○、五泉山濬源寺 第42頁:四一、敦煌
第43頁: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第44頁:四三、莫高窟
第45頁:四四、敦煌的佛教 第46頁:四五、藝術的天堂
第47頁:四六、天水 第48頁:四七、麥積山
第49頁:四八、南郭寺 第50頁:四九、行行復行行
第51頁:五○、拉卜楞寺 第52頁:五一、六大學院
第53頁:五二、密教的特色 第54頁:五三、貢唐倉活佛
第55頁: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第56頁: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第57頁:五六、酥油塑像館 第58頁: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第59頁:五八、隴西風土 第60頁:五九、逢凶化吉
第61頁:六○、感謝.祝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