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火宅清涼 聖嚴法師著

一四、香山飯店

[日期:2010-07-23]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聖嚴法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一四、香山飯店
  
  參觀了戒壇寺,驅車回程,到達香山飯店,已近下午一點。匆匆用完午餐之後,商請到飯店經理,給我們介紹它的建築特色以及布局結構。
  
  香山位於北京巿西北方的郊區,從巿區、經頤和園、玉泉山,便到香山,那兒原來就是一個風景區,有山有水。香山的左後方高峯險峻,所以俗名「鬼見愁」。
  
  當貝聿銘建築師接受了此飯店的設計工程之後,親自在那兒住了幾個月,體會當地的氣候環境,乃至於季節性的景色變化。在建築過程中,他的要求是︰從頭至尾,由大至小,完全由他作主;從建築物的計畫布局,建材的選擇、處理、施工,乃至到房間的用品如毛巾、拖鞋、床單、窗帘等的顏色及形式,都要接受他的建議。可見一位大藝術家,無異是一位大獨裁者。因為他是國際著名的大建築師,他有絕對的自信心,所以大陸官員也就接受了他的要求。貝聿銘的公司,派了一位代表,長住北京,監督工程的進行,執行的非常徹底嚴格。他的理想是要把這座飯店,建設到「一步一景」的程度,也就是在這座建築物的範圍內,每移動一步,就有另一個景觀出現在你眼前。它的主體建築物是採取四合院的形式,其中庭的天井就是丹墀,用作大廳(Lobby),頂上覆以透明的化纖玻璃及鋼架結構,既有室內防風、防雨、防曬、保溫的效果,也有露天中庭的感受,尤其是在前排和後排的底層,都有一門二窗的三洞,前後兩棟建築的裡外兩壁,各有三洞,而且前後相對,彼此互望,從一個洞可看到另外的三個大小重疊遠近各別的洞,若從前院和後院向內部看,每一個洞中都有重疊的洞中有洞,共計四個洞,而且洞外就是自然的庭院景觀。也就是說,不論在室內或室外,都讓人有處身於戶外而飽覽自然景色的享受。若從中國民間的信仰來說,一棟房子的門窗設置,從前到後,若讓人有一眼看穿的感覺,那是不吉利的,因它不聚氣,故也不聚財。可是這就是貝聿銘的高招所在。因為整座的香山飯店,已在三面包山之中,正面又有地形地物的遮掩,環境相當隱密。

  

  ▲香山飯店的後院。

  

  ▲香山飯店的「一樹三影」。
  
  再細察建築物的本身,從大的結構到細的局部,在圖案上都是用的正方及長方兩種形狀,經過適當的配置,並不感覺單調,且有高雅的氣質。觀其所用的色彩,只有淺灰與純白兩種,據說這是貝建築師,採用他自己家鄉江南的民居「灰磚瓦白石灰牆」的風格,加以改良,即成了現代化的建築。
  
  這個飯店,共有四棟建築三個庭院,每棟建築不論從前看或後看,都有各自的院落,有的庭院是依山鑿池,引水成湖,有的庭院則從雲南選取高貴的天然奇石布置。本來這種石頭已禁止開採,以保護原地的自然景觀,經過貝聿銘向大陸高層官員的要求而特許開採,專車運送,大者數十噸重,小的也有噸把重,錯落的排列在院中,感覺非常的雅致。
  
  建築之時,對原地的樹木,也是愛護備至。有棵松樹,非常重要,因為當時國民政府的北京地區防衛司令傅作義將軍,向中共投降之時,曾和毛澤東見面會談,那時的地點,就是在香山飯店的這棵樹下。這對中國共產黨是棵值得紀念的樹,而於國民黨則是令人傷懷的樹。
  
  貝聿銘為了保留另外一棵松樹的枝椏,同時也為了在庭院內能看到四周的環山景觀,所以本來計畫要為香山飯店建築四到五層的高樓,結果建到三層就停止了。因此香山飯店的佔地面積共有三萬平方公尺,客房只有三百多間。
  
  庭院中另有一處景觀,是貝聿銘得意的傑作,叫作「一樹三影」。也就是在一棵松樹的前面有水池,後面有白牆,當陽光斜照之時,水中有倒影和牆上有陰影,加上樹的本身,便形成了一幅奇妙的圖畫。
  
  另一特色是香山飯店的門框牆面的基層和地板方磚,都是特製的青色油磚,這是模仿故宮等北京的古建築所用的建材,這些磚的尺寸和製作過程,也是向磚窯特訂的,大的大於長城的磚,小的也比普通的磚塊大上一倍,牆磚長方,地磚四方。出窯之後經過桐油的泡浸再加以人工的細磨,就能成為像大理石般的細潤。可是現代人的製磚技術不會太好,所以貝聿銘並不滿意。不過這種既具有鄉土風味、民間色彩,又具備了高度建築藝術的結構水準讓我們開了眼界。
  
  但是,據說該飯店的生意並不理想,一則是因離北京城太遠,二則懂得欣賞藝術的人畢竟不多。縱然它的房間費低於城中相同級別的飯店,生意仍然清淡,經營得十分艱苦。就拿我們這一團體來說,本來準備要在那兒住到四月十五日的早上為止,結果在十二日的下午參觀之後,就把行李搬出了香山飯店而住進了城中的新大都飯店。

【書籍目錄】
第1頁: 第2頁:一、建設法鼓山
第3頁:二、佛教協會與建設部 第4頁:三、先考察法鼓山
第5頁:四、三次預備會議 第6頁:五、啟程那天是大凶
第7頁:六、迎接的人員 第8頁:七、佛樂迎賓
第9頁:八、林子青居士 第10頁:九、全真教的白雲觀
第11頁:一○、中國佛學院 第12頁:一一、趙樸初居士
第13頁:一二、潭柘寺 第14頁:一三、戒壇寺
第15頁:一四、香山飯店 第16頁:一五、建設部談建設
第17頁:一六、雲居寺.石經山 第18頁:一七、頤和園的群賢會
第19頁:一八、北京的故宮 第20頁:一九、琉璃廠.王府井
第21頁:二○、太原的崇善寺 第22頁:二一、南禪寺
第23頁:二二、佛光寺 第24頁:二三、金閣寺
第25頁:二四、臺懷鎮 第26頁:二五、顯通寺
第27頁:二六、菩薩頂 第28頁:二七、殊像寺
第29頁:二八、廣濟茅蓬 第30頁:二九、普化寺
第31頁:三○、古建築與法鼓山 第32頁:三一、火宅清涼
第33頁:三二、鎮海寺 第34頁:三三、塞上行
第35頁:三四、大同在雲中 第36頁:三五、曇曜法師
第37頁:三六、雲岡石窟 第38頁:三七、善化寺
第39頁:三八、上下華嚴寺 第40頁:三九、飛到蘭州
第41頁:四○、五泉山濬源寺 第42頁:四一、敦煌
第43頁:四二、鳴沙山.月牙泉 第44頁:四三、莫高窟
第45頁:四四、敦煌的佛教 第46頁:四五、藝術的天堂
第47頁:四六、天水 第48頁:四七、麥積山
第49頁:四八、南郭寺 第50頁:四九、行行復行行
第51頁:五○、拉卜楞寺 第52頁:五一、六大學院
第53頁:五二、密教的特色 第54頁:五三、貢唐倉活佛
第55頁:五四、拉卜楞寺的建築 第56頁:五五、拉卜楞寺的佛像佛畫
第57頁:五六、酥油塑像館 第58頁:五七、西藏民族.西藏佛教
第59頁:五八、隴西風土 第60頁:五九、逢凶化吉
第61頁:六○、感謝.祝福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