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多聞修學聖典彙編 海濤法師選輯

多聞修學聖典彙編 海濤法師選輯

《大莊嚴論經》節錄

[日期:2010-12-1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海濤法師選輯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大莊嚴論經》節錄

復次,若人學問,雖復毀行,以學問力尋能得道,以是義故,應勤學問。

我昔曾聞:有一多聞比丘,住阿練若處。時有寡婦數數往來此比丘所,聽其說法。于時,學問比丘於此寡婦心生染著,以染著故,所有善法漸漸劣弱,為凡夫心結使所使,與此婦女共為言要。婦女言:「汝今若能罷道還俗,我當相從!」彼時比丘即便罷道。

既罷道已,不能堪任世間苦惱,身體羸瘦,不解生業,未知少作而大得財,即自思惟:「我於今者作何方計,得生活耶?」復作是念:「唯宰殺羊,用功極輕,兼得多利。」作是念已,求覓是處。以凡夫心易朽敗故,造作斯業,遂與屠兒共為親友。

於賣肉時,有一相識乞食道人,於道路上偶值得見,見已便識。頭髮蓬亂,著青色衣,身上有血,猶如閻羅、羅剎,所執肉稱,悉為血污。見其稱肉欲賣與人,比丘見已即長歎息,作是思惟:「佛語真實,凡夫之心輕躁不停,極易迴轉。先見此人勤修學問,護持禁戒。何意今日忽為斯事?」作是念已,即說偈言:

汝若不調馬,放逸造眾惡,

云何離慚愧,拾棄調伏法。

威儀及進止,為人所樂見,

飛鳥及走獸,睹之不驚畏,

行恐傷蟻子,茲哀憐眾生,

如是悲愍心,今為安所在。

凡夫之人,其心不定,正可名為沙門、婆羅門數,是故如來不說標相;若得見諦真實,是名為沙門及婆羅門,復說偈言:

勇捍而自稱,謂己真沙門,

 

為此不調心,忽作斯大惡。

說是偈已,尋即思惟:「我於今者,作何方便令其開悟!如佛言曰:『若教人時,先當令其於四不壞生清淨信。此四不壞能令眾生得見四諦。』今當為說作業根本。」作是念已,而語之言:「汝於今者,極善稱量!」

時賣肉者作是念言:「此比丘既不買肉,何故語我極善稱量?」作是念己,即說偈言:

此必有悲愍,而來見擠拔,

如斯之比丘,久離市易法,

見吾為惡業,故來欲救度,

實是賢聖人,為我作利益。

說是偈已,尋憶昔者為比丘時,造作諸行,念先所誦經名曰:《苦聚欲過欲味》。思憶此已,即以肉稱遠投於地,於生死中深生厭患,語彼比丘:「大德!大德!」而說偈言:

欲味及欲過,何者為最多,

我以慚愧鞙,捉持智慧秤,

思量如此事,心已有通達。

不見其有利,純睹欲衰患,

以是故我今,宜應捨離欲,

往詣於僧坊,復還求出家。

我今為欲作,身苦極下賤,

雖是現在身,即如墮惡道。

我昔出家時,濾水而後飲,

悲愍護他命,無有傷害心。

今日如惡鬼,食人精血者,

我今樂殺害,習而不能捨。

善哉佛所說,親近於欲者,

無惡而不造,我今為欲使,

衰苦乃至此。一切種智說,

四諦我未證,從今日已去,

終不更放逸。十方尊所說,

前為放逸者,後止更不作,

如月離雲翳,明照于世間,

是故我今當,專心持禁戒。

設頭上火然,衣服亦焚燒,

我當堅精進,修行調順法,

斷難伏結使,必令有寂滅。

假毀絕筋脈,形體皆枯乾,

不見四諦者,我終不休息,

先滅結使怨,得勝報施恩。

爾時。比丘知其心念,彼智慧火方始欲然。即說偈言:

汝今若出家,必應得解脫,

迦梨與僧鉗,及以質多羅,

如此等比丘,皆七返罷道,

後復還出家,獲得阿羅漢。

十方世尊戒,汝亦不毀犯,

汝不起邪見,汝有多聞智,

生於厭雜善,修習寂靜樂。

汝有多聞燈,結使風所滅,

汝還修多聞,必至無畏方;

為結之所漂,當依修定力,

修定得勝力,明了見結使;

由汝常修集,故樂出家法,

心近善功德,為結使所壞。

修集於正道,是意捉結使,

如象絕□靽,自恣隨意去。

復次,若不見道跡,雖復多聞,不能得拔生死之苦,是故智者應求見諦。

我昔曾聞:兄弟二人俱共出家,兄得羅漢,弟誦三藏。時彼羅漢語三藏言:「汝可坐禪。」三藏報曰:「我當坐禪。」羅漢比丘復語之言:「汝寧不聞佛之所說:『夫行道者如救頭然!』」即說偈言:

今日造此事,未必到明旦,

人命不可保,宜速修善業。

死大軍來至,無可求請處,

若其命終時,不知從何道?

冥冥隨業緣,莫知路遠近,

命如風中燈,不知滅時節。

汝言明當作,斯言甚虛妄,

死虎極暴急,都無有容縱,

一旦卒來到,不待至明日。

死王多殘害,汝應生怖畏,

當知身危脆,命速難可保。

應勤觀內身,捨棄多聞業,

求離世解脫,超拔生死根。

死若卒至時,悔熱無所及,

今若見道跡,後無悔熱畏。

佛法中堅實,所謂得道跡,

多聞業虛偽,應捨莫愛吝。

雖多聞博達,不獲道跡者,

譬如盲執燈,照彼自不睹,

若欲求自利,必須見道跡,

處眾師子吼,言辭善巧妙,

敷演諸法相,分別釋疑難,

能令聽法眾,皆發歡喜心。

又使一切人,悉得於調順,

雖有如是事,臨終心錯亂,

墮於惡道中,智者所嗤笑。

汝之所說法,言詞字句滿,

次第說因果,美味悅心意,

甜如甘蔗槳,雖能作斯事,

不能自調順,未斷三惡趣。

自求得解脫,空用是事為,

凡夫不可信,宜速求見諦。

汝有大名稱,咸云善說法,

雖有空名譽,於汝將何益?

當觀察內身,嘿然修禪定。

昔來多聞者,其數甚眾多,

無常所遷謝,存者極尟少。

勤苦求名譽,雖得復散失,

佛說有為法,一切悉無常。

過去恆沙佛,成就三達智,

除滅於三障,一念觀三世,

斯等諸世尊,名聞滿十方,

今皆般涅槃,名字亦隨滅。

是故汝今者,應勤修精道,

捨離於名稱,專求於解脫。

三藏答言:「正爾當作!」未久之間,身遇重病,恐命將終,深生悔恨,而說偈言:

怪哉我今日,於佛聖法中,

戒聞雖具足,而不得見諦,

我今若死者,與狗亦無別。

洄流沒生死,如彼陶家輪,

我今可哀愍,未有證道跡。

師長垂慈矜,勸我學禪思,

我不奉法教,都不習少分,

是故於今者,不得見真諦。

我執釋迦文,大明之法燈,

而為無明首,不能自照了,

以不能照故,永沒生死苦。

其諸同學聞其病患,咸來瞻硯,見其恐懼,皆悉驚愕,各作是言:「汝寧不聞佛之所說:『多聞之人有智慧力,能知無常。』是故汝今不應憂怖!」時病比丘即便說偈,答同學言:

我先蒙教誨,當習坐禪法,

今日至明日,窳情自欺誑。

令此一生中,空過無所獲,

是身如聚沫,我不深觀察,

橫計為堅實,不覺死卒至。

專著多聞法,生於最勝想,

忽為死蟒吞,悔恨無所及。

如修多羅言,應當習坐禪,

專精其懈倦,滅結之所說。

佛有如是教,不能隨順行,

悔熱火所燒,令我心燋惱。

我今甚闇劣,譬如嬰愚者,

於彼六道中,不知趣何道?

未知將來世,得聞佛語不?

周迴三有中,為遇何等人?

亦不知未來,為作何事業?

或能喪本心,與起於三毒,

不修諸善事,但造於眾惡。

嗚呼大苦哉,我為自欺誑,

已得離諸難,應獲出世道,

云何為癡愚,放逸而自恣。

時諸同學聞說偈已,重安慰言:「汝既多聞,又堅持戒,宜應自寬,何為憂怖乃至如是?」病比丘言:「我今病因,諸賢見捨,必死無疑!」涕泣流淚而白兄曰:「願少近我,由我愚惑,不奉兄教,今者病篤,必就後世。願兄垂愍當見拔濟,令離大苦!」即說偈言:

同處佛法中,汝稱沙門寶,

數數教誡我,愚劣不承順。

我以斯事故,倍復生悔熱,

盛夏鬱蒸氣,猛焰燒燋然,

我之背恩教,悔熱復過彼。

我今無所恃,唯當歸依汝,

於後受身時,觀察莫忘我,

令後值佛法,復還得出家。

不虛著法服,願心獲道果。

學問諸餘業,捨之不復為,

專精求解脫,更無餘志求。

假使將來世,求於見諦者,

皮肉及筋骨,髓脈消乾竭,

身命趣自在,終不捨解脫。

又願未來身,常勤修善法,

晝夜六時中,精進初不廢。

時病比丘說是偈已,心懷惶悸。其兄見之,生大憂愍,而作是言:「善哉!善哉!子今乃能深生悔恨,發于誓願,但先教汝,不用我語,驚悔於後,將何所及!」而說偈言:

疾病以困篤,大命不云遠,

支節皆舒緩,刀風解其形;

湯藥所不療,醫師捨之去,

左右咸稱言,怪哉決定死。

諸親婦女等,對而悲啼哭,

臨終大恐怖,驚畏苦難喻。

設當平健時,知死有斯苦,

誰不發道意,互獲解脫果。

盛年無患時,懈怠不精進,

但管眾事務,不修施戒禪。

後遭重病疾,諸根如火然,

臨為死所吞,方悔求修善。

彼病比丘即便命終,還生人中。時阿羅漢以天眼觀,知其生處,數到其家。此兒漸大,乳母抱持,將請僧坊,至羅漢所,捉兒不堅失手撲地,頭打石上,兒大瞋恚,捨身命終,墮地獄中。時阿羅漢復以天眼而觀察之,見在地獄生苦難處,即說偈言:

嗚呼大毀敗,生處難可救,

佛力尚難拔,況我能救濟?

繫心慧無漏,非苦所能修,

地獄中苦惱,無有暫樂心,

尚無暫樂心,云何得繫念?

以無繫念故,不得慧無漏。

如是之難處,云何可救拔?

地獄受大苦,不可以方喻,

設復強為譬,人中死為苦,

少可得為喻,彼苦恆過此。

如大苦乾薪,無有暫冷時,

地獄苦亦爾,無有暫憩息。

地獄中陰身,皆如融鐵聚,

熱惱燒然苦,不可得稱計。

宜應除懈怠,晝夜不休息,

勤修於正道,必使盡苦際。

是故先修道,克獲解脫果,

然後以多聞,而作妙瓔珞。

【書籍目錄】
第1頁:開經偈 第2頁:《中阿含.瞿默目犍連經》節錄
第3頁:《中阿含.教化病經》節錄 第4頁:《中阿含.跋陀和利經》節錄
第5頁:《中阿含.心經》 第6頁:《善生子經》節錄
第7頁:《長阿含.遊行經》節錄 第8頁:《長阿含.眾集經》節錄
第9頁:《佛所行讚》節錄 第10頁:《大莊嚴論經》節錄
第11頁:《法句經.多聞品》 第12頁:《法集要頌經.多聞品》
第13頁:《諸法集要經》 第14頁:《大般涅槃經》節錄
第15頁:《大方等大集經》節錄 第16頁:《集一切福德三昧經》節錄
第17頁:《佛臨涅槃記法住經》節錄 第18頁:《大寶積經.富樓那會.多聞品》節錄
第19頁:《大寶積經.菩薩藏會》節錄 第20頁:《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節錄
第21頁:《大般涅槃經》節錄 第22頁:《寶雨經》節錄
第23頁:《華嚴經》節錄 第24頁:《月燈三昧經》節錄
第25頁:《入楞伽經》節錄 第26頁:《大乘本生心地觀經》節錄
第27頁:《華手經》節錄 第28頁:《父子合集經》節錄
第29頁:《四分律》節錄 第30頁:《摩訶僧祇律》節錄
第31頁:《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節錄 第32頁:《善恭敬經》節錄
第33頁:《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節錄 第34頁:《大毗婆沙論》節錄
第35頁:《阿毗曇毗婆沙論》節錄 第36頁:《瑜伽師地論》節錄
第37頁:《顯揚聖教論.攝淨義品》 第38頁:《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節錄
第39頁:《大智度論》節錄 第40頁:《大乘集菩薩學論》節錄
第41頁:《翻譯名義集》節錄 第42頁:法語小集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