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大乘廣五蘊論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第九講、行蘊中的不相應行

[日期:2010-12-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講、行蘊中的不相應行

【1】二十四種不相應行

《大乘廣五蘊論》曰:

「云何心不相應行,謂依色心等分位假立,謂此與彼不可施設,異不異性,此復云何,謂得、無想定、滅盡定、無想天、命根、眾同分、生、老、住、無常、名身、句身、文身、異生性,如是等。」

心不相應行法,具足應稱「色心不相應行」。此在五位百法中,是五位法的第四位法,計有二十四種。但在五蘊中,則列入行蘊統攝,行蘊中有相應行與不相應行兩大類,相應行是四十九位心所有法(以不攝受、想故),不相應行就是得等二十四法。此二十四法何以名不相應行呢?不相應行有下列三義:

一、不相應行無緣慮的作用,故不與心、心所相應。

二、不相應行無質礙的作用,故不與色法相應。

三、不相應行是生滅變異之法,也不與無為法相應。

此二十四法,不似色、心、心所實有體相——種子所生的實法,而是依心王、心所、色法三法分位假立之法。《成唯識論》曰:「非如色心及諸心所體相可得,非異色心及諸心所作用可得,由此故知實非實有,但依色心及諸心所分位假立。」不相應行法二十四種,但《廣論》僅列出十四種,未列出之十種沒有解釋。現依《百法纂釋》之順序及詮釋,分別敘述如下:

一、得:得者成就不失之義,依一切法造作成就,名為得。《廣論》曰:

「云何得,謂若獲,若成就,此復三種,謂種子成就,自在成就,現起成就,如其所應。」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得者,成就不失之義,謂色心生起未滅壞,是生緣攝,受增盛之因。即凡夫有所得心,三乘有所得果,如得金時,金非時得,金乃是物,得非是金,有名而無實,故云不相應也。」

二、命根:命根謂有情的壽命。《廣論》曰:

「云何命根,謂於眾同分,先業所引,住時分限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命根者,依六識能造之業,所引第八種上,連持一期色心不斷功能,假立煖識為命根耳。以識住則命存,識去則命卸故。」這是由過去世的業力,決定今世壽命期限,假立煖、識為命根。

三、 眾同分:眾者大眾,同者相同,分者一部分。意謂與大眾相同的一部分,如人與人同,天人與天人同。《廣論》曰:

 

「云何眾同分,謂諸群生各各自類相似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眾同分,類相似故,以萬物各有同類,有人法之別。人同分有者,如天同分,天與天是一類。人同分,則人與人是一類。法同分者,如心同分,以心王心所是一類。色同分,以十一色法是一類。故云依人法假立此名。」

四、異生性:異生性是不同的生性,如凡夫妄計我法,不與聖人二空智性相同;其他眾生,亦各不相同。《廣論》曰:

「云何異生性,謂於聖法,不得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異生性者,煩惱所知二障種子上一分功能,令六趣十二類之差別不同,故云異生性。......」

五、無想定:這是外道所修的一種禪定,令前六識心及心所不起現行。《廣論》曰:

「謂離遍淨染未離上染,以出離想作意為先,所有不恆行心心法滅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謂:「言無想定者,謂六識心王不行,令其身心安隱調和,亦名定,想等心聚悉皆不行。而云無想者何也,謂此外道厭想如病,忻求無想,以為微妙,以滅想為首,故立無想定名,非實滅也。」外道修無想定,以色界第四禪的無想天為涅槃之果。

六、滅盡定:此又名滅受想定,這是佛教聖者所修的禪定,《廣論》曰:

「云何滅盡定......心心法滅為性,不恆行,謂六轉識。恆行,謂攝藏識,及染污意。是中六轉識品,及染污意,皆滅盡定。」

此在《百法纂解》中則謂:「言滅盡定者,六識王所已滅,及七識染分心聚皆悉滅盡,乃此定相。」修無想定,前六識不起現行,修滅盡定,兼滅第七識的心王心所。

七、無想天:亦稱無想報,是修無想定所得的果報。《廣論》曰:

「云何無想天,謂無想定所得之果,生彼天已,所有不恆行心心法滅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無想者,由在欲界修彼無想定,故感彼無想天果,名無想報。」

【2】、名身、句身、文身

八、名身:名者名詞,身者聚義,這是能詮自性的語言,如松之一字為名,松樹二字為名身。《廣論》曰:

「云何名身,謂於諸自性,增語為性,如說眼等。」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名身者,乃諸法各有其名,能詮自體。單名為名,如爐瓶等。二名已上,方名名身,如香爐花瓶等。三名已上,名多名身,如銅香爐錫花瓶等,乃詮別名之身也。」

九、句身:這是表達完整意義的句子,用以詮釋諸法的差別意義者。《廣論》曰:

「謂於諸法差別增語為性,如說諸行無常等。」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句身者,單句為句,如菩薩等。二句為句身,如大菩薩等。三句以上為多句身,如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以名詮自性,句詮差別故。」

十、文身:文者文字,身者聚義,一字為文,二字為文身,三字以上為多文身。《廣論》曰:

「云何文身,謂即諸字,此能表了前二性故;亦名顯,謂名句所依,顯了義故;亦名字,謂無異轉故。前二性者,謂詮自性及以差別。顯謂顯了。」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文身者,文即是字,能為名句二所依故。若不帶詮只名字,如字母及等韻之類,但只訓字,不能詮理。若帶前名文,如經書字,能詮之文帶所詮之義理故。」

十一、生:於色心諸法,本無今有曰生,也就是事物的生起與形成。《廣論》曰:

「云何生,謂於眾同分,所有諸行,本無今有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生者,先無今有。」

十二、住:已生之後,在因緣相續條件下的存在曰住。《廣論》曰:

「云何住,謂彼諸行相續,隨轉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住者,有位暫停,或五十六十年間也。」此則專指人之壽限而言。

十三、老:有情由生到死,於念念相續存在期間,身體衰朽變化曰老。《廣論》曰:

「云何為老,謂彼諸行相續,變壞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曰:「言老者,住別前後,不同前生後死,自少而壯,壯而老,曰衰變名老。」

十四、無常:無常指世間事物的生滅遷流,變化無常,自有情而言,就是死。《廣論》曰:

「云何無常,謂彼諸行相續,謝滅為性。」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曰:「言無常者,今有後無,乃死之異名。蓋生名為有,以有生必有死故,不如寂莫常住之無為,是恆有也。滅名為無,無非恆無。如人死此生彼,不如兔角之常無也,以不同無為之常有,不同兔角之常無,故曰無常。」

【3】流轉以下十法

不相應行二十四法,《廣論》中列名的只有以上十四法,流轉以下等十法,《廣論》中以「如是等」三字賅括了。現在以《百法纂釋》中的順序,參照《瑜伽師地論》的詮釋,分別敘述流轉等十法如下:

十五、流轉:一切因緣和合的有為法,遷流變異,相續不斷,就是流轉。這在有情而言,一般稱之為輪迴。《瑜伽師地論》曰:「云何流轉,諸行因果相續不斷性,是謂流轉。」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流轉者,謂因果相續,由因感果,果續於因,前後不斷,故曰流轉。」

十六、定異:定者決定,異者不同,善惡因果,決定不同而不雜亂。如瓜種不生豆苗,豆種不生瓜蔓者是。《瑜伽師地論》曰:「云何定異,謂無始時來,種種因果決定差別,無雜亂性。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爾。」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定異者,謂善惡因果,互相差別,以善因必感樂果,惡因必感苦果,一定永異,故曰定異。」

十七、相應:相應者,契合相順之謂,由因而有果,果與因相應。《瑜伽師地論》曰:「云何相應,謂彼彼諸法,為等言說,為等建立,為等開解,諸勝方便,是為相應。」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相應者,謂因果事業和合而起,以因能感果,果必應因,不相違故。」

十八、勢速:一切因緣和合的有為法,生滅變化,迅速流轉,剎那不住,假立勢速之名。《瑜伽師地論》曰:「云何勢速,謂諸行生滅相應速運轉性,是謂勢速。」

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勢速者,謂有為法上遊行迅疾之義,如日月往來,無情變壞,有情遷謝,自少而壯,壯而老,心念生滅,鳥之飛,獸之走,月運電奔,皆此所攝故。」

十九、次第:次第即順序,諸法因果流轉,有一定的順序。《瑜伽師地論》曰:「云何次第,謂於各別行相續中前後次第一一隨轉,是謂次第。」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次第者,為編列有敘,如甲乙丙丁令不紊亂,君則尊、臣則卑,父則上、子則下,而有左右前後之類。」

二十、時:時即時間,是諸法相續的分位。《瑜伽師地論》曰:「云何時,謂由日輪出沒增上力故,安立顯示時節差別;又由諸行生滅增上力故,安立顯示世位差別,總說名時。」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時者,謂過現未來,成住壞空,年月日夜之類。」

二十一、方:方是空間分位,如東南西北,前後左右等。《瑜伽師地論》曰:「問:依何分位建立方,此復幾種,答:依所攝受諸色分位建立方,此復三種,謂上下傍。」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方者,謂色之分齊,在東方則曰東方之色等,故曰色之分齊。如四方六合,十方上下之類。」

二十二、數:數即數目,如一二三四、個十百千等。《瑜伽師地論》曰:「云何數,安立顯示各別事物,計算數量差別,是名為數。」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數者,度量諸法之名,如權衡升斗丈尺等,或一、十、百、千之類。」

二十三、 和合性:諸法因緣和合,不相乖背。如水土之相和,涵蓋之相合。《瑜伽師地論》曰:「問:依何分位建立和合,此復幾種,答:依所作支無闕分位,建立和合,此復三種,謂集會和合,一義和合,圓滿和合。」此在《百法纂釋》中則謂:「言和合性者,謂於諸法不相乖反。和如水乳和,合如函蓋合也。」

二十四、不和合性:諸法因緣乖離,不相和合。如冰炭不可同爐,薰蕕不可同器。《瑜伽師地論》曰:「問:依何分位建立不和合,此復幾種。答:與和合相違,應知不和合,若分位,若差別。」此在《百法纂釋》則謂:「不和合者,謂於諸法相乖反故。如眼與耳了不相觸。」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五蘊聚合說 第2頁:第二講、五蘊論與廣五蘊論
第3頁:第三講、云何色蘊 第4頁:第四講、四大與極微
第5頁:第五講、受蘊與想蘊 第6頁:第六講、行蘊中的相應行法
第7頁:第七講、相應行中的善與煩惱心所 第8頁:第八講、相應行中的隨煩惱不定心所
第9頁:第九講、行蘊中的不相應行 第10頁:第十講、識蘊——前六識
第11頁:第十一講、末那與阿賴耶識 第12頁:第十二講、三科六無為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2)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
第 2 楼
芬陀利 发表于 2012-5-20 7:28:33
感恩 于凌波居士菩薩。南無阿彌陀佛。
第 1 楼
匿名 发表于 2011-3-16 18:34:25
感謝 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