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 淨空法師講述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 淨空法師講述

二一、【一心清淨。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

[日期:2010-12-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二一、【一心清淨。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

這於我們身心修養、健康長壽、幸福快樂有很大的關係,這四句作到了,上述諸項決定得到。會養生的人,人常說的長壽,長壽要健康、要不老,那才叫「真正幸福」。怎樣才能作到呢?「一心清淨」就作到了,佛經上不是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什麼?正報是心,就是我們講的念頭,這念頭不是真心,是妄心;妄心它會起很大的作用,什麼作用?所有一切現象的變化都是它在主宰的,大經上所說的森羅萬相、一切萬法,皆是唯心所現。

心是不生不滅的,清淨無為的,所以唯心所現的那個境界也是不生不滅,那是真的。佛在經上稱這境界為「一真法界」,「一真法界」是唯心所現,如果把「一真法界」迷了,這迷了自性就變成凡夫了。這一迷就把不生不滅的真心變成了生滅心,這就是我們今天的妄想念頭,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從早到晚不曉得有多少念頭在生滅,生滅叫「十」,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怎麼變的?唯識所變。

這「唯識所變」就是剛才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想」是「十」,真心不想,真心裡頭沒有想,所以十法界是從心想生。換句話,這「心想」、「十」,它是能變、能生,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所變所生,我們要把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弄清楚。搞清楚、搞明白了,就自己會變啦,就能夠隨著自己意思去變了,譬如我想健康,我想不老,你懂理論和方法,你就會變了。你不懂這方法,就壞了,隨著你的情緒,隨著外面環境去變,自己作不了主宰,這就有苦了。

因此我們用心,用什麼心呢?要用一心,要用清淨心。心一清淨,心就健康,心健康,身就健康了,生理隨著心理在轉變,操縱在心理,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那有不健康的道理?絕定健康。

「一心」在我們淨土宗修行的標準就是「一心不亂」,我們這「一心」真正的內容是什麼?就是這一句萬德洪名,一天到晚把這心定在「阿彌陀佛」佛號上,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佛號,「南無」是印度話,中文是「歸依」之意,「南無阿彌陀佛」的中文意思就是「歸依阿彌陀佛」、「禮敬阿彌陀佛」。

「依」是依靠,「歸」是回頭,從萬事萬法裡回頭,現在一心依靠阿彌陀佛,這就行了。你真回頭,所有一切污染離開了;真依靠,那就清淨了,所以「一心清淨」非常重要。

「端正身心。絕欲去憂。」,剛才我說了,我們要健康,我們要長壽,我們還要永遠保持年輕,這兩句話就是永遠保持著年輕,重要的就是要「端正身心」。「端正心」就是前面所說「一心清淨」,你的心就端正了。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外什麼都沒有,這心是真的端正。

言語是「身」的一部份,我們身體的動作,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這都是屬於「身」,身直端正要與威儀相應,威儀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與禮相應。禮,諸位要知道,古今中外不同啊,我們要守禮,我們要懂古禮,古禮不能不懂;也要守現在人的禮,因為我們是現在人。所以古禮的精神我們明白了,現代人的禮節我們遵守,一舉一動都能夠合禮,不違背佛菩薩的教誨,這就是「端正

身」。

下面這句是我們身心不端有著很大的障礙,必須把這個障礙去掉,身心就「端」了。那兩大障礙呢?一個是「欲望」,一個是「憂患」。對身體的障礙是「欲」,它在那裡誘惑你啊,使你的身不端正。心有「憂」,所以你的心就不能端正,真正要作到「身心端正」,一定要把「欲」、「憂」去掉,沒有欲望,沒有憂慮。

不但自己沒有名聞利養、享受五欲六塵的欲望,在菩薩道裡,前面不是說「饒益有情」嗎?我們去幫助別人,連這幫助別人的欲望也沒有了,那才清淨啊。有度眾生的欲望,還是錯了。佛在《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佛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度者。」,佛沒有度一個眾生,為什麼?一切事情隨緣就好,「隨緣」用現代的話就是「順其自然」,有這個機緣,我們盡心盡力去作,作了也不必居功,沒有緣就不作,這樣就好。不要去攀,要隨緣啊,你們同修說要怎樣,要發動搞什麼,那叫「攀緣」。

攀緣,心就不清淨了,對於自己的損失非常大,對於別人也不見得作得很圓滿。古人常講「好事多磨」,古時候磨少,現在磨多,多少百倍千倍都不止啊。你要作好事那有那麼容易,好事不知不覺變質,就變成壞事了,變成造罪業了。這是我們不能不小心,不能不謹慎的。

所以我們做人,隨緣隨份去作,不要攀緣。我們為社會、為大家是作了一些事,在台灣、在國外,也有些同修來告訴我,我們應該募化一筆基金,大家來凝聚力量,我說不要,為什麼?流弊很多,不可以這樣作法,還是隨緣作得心安理得,作得真快樂。

我學佛這麼多年,沒有忘記老師的教訓,我們力量多就多作,少就少作,沒有就不作,這個好啊。所以絕對不要伸手向人要錢,這個很重要,絕定不能夠化緣,絕定不要生事。天下什麼事最好?無事最好,好事不如無事,所以無事最好,這個要知道,所以要「絕欲去憂」。

「慈心精進」,「慈心」是慈悲心;對自己,心要清淨;對眾生,心要慈悲。「進」是不退,一直往前進。「精」是純而不雜,一個目標、一個方向,勇猛精進。

二一、【不當瞋怒、嫉妒。不得貪餮慳惜。不得中悔、不得狐疑。】

這些都是障礙精進的,要真正作到「慈心精進」,必須要把這些障礙除掉。第一個是瞋恚心,是大障礙,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一切障礙都來了,不要有瞋恚心。這樁事情很不容易作到,為什麼作不到呢?是因為你把世間一切人事看得太認真了,所以才覺得很難。

佛告訴我們,這世間一切事,是怎麼回事呢?夢幻泡影,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是妄。」,我們要常常記著《金剛經》上這幾句對宇宙人生的寫實,「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都是因緣果報。緣裡面有善緣、惡緣,所以當我們遇到惡緣現前時,曉得惡的果報是過去有惡緣,別人對我不高興,有杵逆之事,一笑了之,知道這筆賬消了。假如我們瞋恚心再發起來呢?那好了,這筆賬又要加上了,不但消不了,麻煩還在後頭,為什麼不讓它消掉?欠財的還錢,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只有真正覺悟的人,這心很平靜,很平淡。善緣來,也沒歡喜心;逆緣來了,也沒有瞋恚心;永遠保持心地的清淨光明。心清淨,對這事情的前因後果,就會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不能有瞋恚,不能有嫉妒。這嫉妒,說實話,糊塗啊,貪瞋痴裡,這是屬於痴,愚痴啊,見不得別人的好處,別人有好處,那是他有好因得好報,這有什麼好嫉妒的呢?

我們自己要想得好果報,不難,種好因就行了。所以要懂得隨喜功德,要有成人之美的心願,不成人之惡,把嫉妒的障礙打掉。

「不得貪餮」,「貪餮」也是眾生的一個大病,狹義來講是挑剔食物、好吃;廣義來講,是指一切物質的享受,均不可以貪圖。「慳惜」是吝嗇,自己有的不肯布施,這是錯誤的。前面說過,布施的功德非常、非常之大,對自己可以斷煩惱、消業障,這是對現前來說。對修學來講,能夠破無明、見本性。

所以菩薩修行,說實在話,就是修布施。你看六度裡所說的,第十八條裡講的也是六度。布施一共有三大類: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我們把六度合起來看,布施裡有這三種,持戒、忍辱是屬於無畏布施。一個持戒的人,大家對你不會提防,譬如說你持不偷盜的戒,他的金銀財寶放在這裡,「他這個人不偷盜,我們放心他。」,他沒有恐怖的心,這就是無畏布施。他修忍辱,我們說話不小心得罪他,「沒關係,他不會計較的。」,所以人家心裡很安,不會害怕。所以這二種都屬於無畏布施。

精進、禪定、智慧是屬於法布施,所以你看看六度,一歸納就是一個「布施」,六度統攝萬行,菩薩所修無量無邊法門,不出這六大願;六大願一歸納,就是一個「布施」,所以才曉得布施的功德是真正不可思議,為什麼不肯去作呢?我們要修「一心清淨。端正身心。」,能修布施就能夠得到,問題在你要真肯幹才行。「貪餮慳惜」是無始劫來的習氣,是不能認真修布施的最大障礙,必須要克服。

生活要節儉,而且要能夠保持;將來發達有大財富,生活還一樣節儉,那這個人真正有福報了。我們在歷史記載上看到了一個人,范仲淹,宋朝時的宰相,他是清寒出身,當秀才時在廟裡住,家境清寒,每天煮一鍋粥,大概煮的比較厚,把它切成四塊,每餐吃一塊,過這樣日子。一直到以後當將軍、宰相,他家庭的生活還是保持著最清苦的標準。

他收入很豐富,拿來作什麼用?拿來幫助窮人。我們念古文《憶田記》,上面寫著他為人的狀況。他當宰相時養三百多家,憑一個人的收入;你想想看,他要是自己過,那日子多愉快啊。養三百多家,自己的生活就非常的清苦。我們印光大師對他非常佩服,非常尊敬。在中國,孔子之外,范仲淹是第二人,他的家運,世世不衰,永遠保持著家風。

范仲淹的兒子都很了不起,兒子當中有一個是當到宰相的,一個是御史大夫,以現在的話說,像台灣的制度,一個是行政院長,一個是監察院長,都能保持家風。范仲淹死了之後,連棺材都買不起,你想想他自己家裡的生活標準,他所有一切的收入都作社會慈善事業,幫助一些苦難的人;幫助一些年輕、家境清寒,可以受教育的,他辦義學,請老師來教導這些學生,替國家培養人才。

他是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死了以後將住宅捐獻出來作寺院。所以這些都是要在平常生活當中去培養的,生活愈清苦、愈簡單,就愈長壽、愈健康。我們看到許多年歲比較大一點的人,都要自己留一點錢,幹什麼?老的時候病苦很多,作醫療費用,這在一般人講很正常的。佛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他想到他年老會生病,諸位想想,會不會生病呢?一定會生病,他天天想到會生病嘛,他把錢就用到這上面去了。如果念頭轉一轉,我把醫藥費拿去救濟那些貧苦的病人,統統捐出去了,你會不會生病?不會生病,為什麼不會生病?沒有醫藥費了。生病也要生得起病的人才能生病啊,生不起病的人不生病。

學佛要學這些智慧,一定要知道。我剛出家時,有位法師和我住在一起,常常生病,因為他有醫藥費。他就問我為什麼不生病,我就告訴他:「我沒有醫藥費。」,那時候人家供養我的很少,但是我每個月都會捐一點醫藥費給醫院,我的醫藥費捐出去了,我不生病了,不捐出去而留在這裡,就準備自己生病。要懂道理,要知道因果報應,所以我們把醫藥費捐出去多好呢?這多自在,所以不可吝嗇,不可慳惜,真正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天天想自己,真的把自己毀掉了。

「不得中悔」,「中悔」是中途後悔,你作了善事了,中途後悔這就錯了,你的功德都丟掉了,全功盡棄,「不得中悔」。特別是我們在修行時選擇法門,我選擇念佛法門,念佛法門是第一智慧,一生決定成就。你選擇這個法門,中途後悔再去學禪,那就壞了,決定不中悔,一定要修下去,不要求感應,也不要問效應,都不要問,一句「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下去,決定成就。

「不得狐疑」,這就是疑惑,「狐」,狐狸多疑,所以一般講疑惑,都以「狐」來作比喻,對於聖賢人的教誨及佛菩薩的經教決定不懷疑,這才能夠真正作到精進。這幾句話都是精進的障礙,有這些東西,精進談不上了。

二一、【要當孝順。】

「孝順」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本句的涵義是無限的深廣,實在講,將「孝順」圓圓滿滿作到是成佛,惟有佛才能夠盡孝,佛以下的,孝順都作得不夠圓滿,這都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你要是真正明白了,我們要是想把孝順作得圓滿,那就一心念佛,念到自己往生淨土,見到阿彌陀佛了,你的孝順就圓滿了。

怎麼說呢?你的父母、家親眷屬,不但是此生,生生世世的父母你都認得了,你都記起來了,他們現在於那一道裡,你都看清楚了,你都聽到了,只要緣一成熟,什麼叫「緣成熟」?你勸他念佛他肯聽、他肯接受,這就叫「緣成熟」了,你就有能力去幫助他;所以佛不度無緣之人,生生世世家親眷屬和自己有緣哪,都能幫助他們脫離六道,往生不退成佛,這叫「大孝」、「真孝」。

所以在眼前,對於父母生活,尤其晚年精神上的生活,我們都能照顧到就好,最重要的是勸父母念佛,那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不能接受,是因為你學佛沒學好,你要學好了,他自然就接受;所以自己真正要學好,然後一定會影響他,他會接受的,所以要有耐心等待時機因緣。最明顯的例,學佛之後和沒有學佛之前,判然是兩個人,使你父母感覺到,這小孩學佛之後特別孝順,對我特別好,要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是學佛的,他父母對學佛就有好感。

萬萬不可以在學佛之後,回去看到父母沒有學佛,一天到晚批評他、責備他,「業障重啊,將來要墮惡道。」;這父母一聽完全起反感了,這大不孝,佛不能學,愈學愈不得了啦,愈學愈不孝順了。你雖然是好心,但你的方法錯誤,起了反作用。所以一定要知道善巧方便,要能夠誘導他。

二一、【至誠忠信。】

這是對人的原則,對人、對事,我們要真誠、要忠信,對人要忠信,對事要真誠。

二一、【當信佛經語深。】

一定要相信,特別是淨宗的經典,《彌陀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佛經》,佛說這三經是「難信之法」,為什麼?這三經從表面上的文句看不深,好像都能夠懂得,其實裡面的境界、意義非常深廣。

我們看善導大師在《觀經》註解裡,不但一般人不能透徹理解,就是阿羅漢、辟支佛、諸大菩薩,也沒有辦法把三經的內容搞清楚。所以不但凡夫聽了難以相信,甚至於大菩薩們還懷疑,真正是「難信之法」。雖然難信,它很容易修,難信易行,真正照修,成功高啊,難信的道理也在此地。我們要相信這是如來果地上的境界,不是菩薩境界,難在這個地方。

二一、【當信作善得福。】

前一句是說的佛法,此句講的是世間法,我們在世間要曉得作善才能得福。但是善惡一定要有智慧能夠辨別,往往世間人沒有智慧,把善看成惡,把惡看成善,這叫「顛倒」,這叫「迷惑」。顛倒迷惑的不少,我們自己要謹慎,不要作顛倒迷惑之事,也就是說善惡一定要有能力辨別的。

【書籍目錄】
第1頁:壹、講經緣起 第2頁:一、【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第3頁:二、【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第4頁:三、【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第5頁:四、【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第6頁:五、【心常諦住度世之道】
第7頁:六、【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第8頁:七、【興大悲。憫有情】
第9頁:八、【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第10頁:九、【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
第11頁:十、【宣揚戒定精進門。】 第12頁:十一、【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貪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第13頁:十二、【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第14頁:十三、【法藏聞佛所說。】
第15頁:十四、【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 第16頁:十五、【住真實慧。勇猛精進】
第17頁:十六、【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 第18頁:十七、【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第19頁:十八、【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 第20頁:十九、【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
第21頁:二十、【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 第22頁:二一、【一心清淨。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
第23頁:二二、【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第24頁:二三、【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
第25頁:二四、【諸佛密藏。究竟明了。】 第26頁:二五、【所言誠諦。】
第27頁:二六、【遍遊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第28頁:二七、【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
第29頁:二八、【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 第30頁:二九、【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第31頁:三十、【其心正直。論法不厭。求法不倦。】 第32頁:三一、【淳淨溫和。寂定明察。】
第33頁:三二、【身心潔淨。無有愛貪。】 第34頁:三三、【志願安定。求道和正。淨定安樂。】
第35頁:三四、【世人共爭不急之務。】 第36頁:三五、【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第37頁:三六、【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第38頁:三七、【若曹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無可樂者。】
第39頁:三八、【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第40頁:三九、【佛教群生。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
第41頁:四十、【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更相報償。痛不可言。】 第42頁:四一、【世間人民。不順法度。】
第43頁:四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 第44頁:四三、【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
第45頁:四四、【世間人民。不念修善。】 第46頁:四五、【橫行威勢。侵易于人。】
第47頁:四六、【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 第48頁:四七、【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第49頁:四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 第50頁:九、【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第51頁:五十、【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第52頁:五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
第53頁:五二、【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 第54頁:五三、【唯此世間。善少惡多。】
第55頁:五四、【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 第56頁:五五、【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第57頁:五六、【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 第58頁:五七、【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
第59頁:五八、【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 第60頁:五九、【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第61頁:六十、【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 第62頁:【家庭主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薩道】
第63頁:【精要十念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