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 淨空法師講述

大乘無量壽經菁華 淨空法師講述

十七、【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日期:2010-12-12]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淨空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十七、【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我們要想積功累德,「德」是道德,就是此地講的「植眾德本」,「本」是根本。第一個要能吃苦,所以世尊常告訴我們,「以苦為師」。實在講,你初學時感到苦,你真正心得清淨時,那是樂;別人看是苦,你自己非常之樂。到那個境界當中,看到世間人每天在花花世界裡,你會看到那是真苦,苦、樂的標準不一樣啊。

我們看苦行僧,他真苦,一天吃一餐,你看吃的東西很粗糙,我們覺得苦;穿的衣服很單薄,其實他那一件衣服,他夏天穿在身上涼,冬天保暖;不像我們,我們這個身體三天不洗澡,身上氣味就很難聞了。我聽人家告訴我,我沒有見過,人家跟我講虛雲老和尚一年洗一次澡,他身上有香氣,有一股清香。我們一年不洗澡還得了嗎?我們看他苦,他看我們可憐,標準不一樣,所以這個要知道。

「計」是什麼?不要計較,不要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少欲知足」,「少欲」是什麼?我們的欲望很小,很容易滿足我們的生活,這樣子,你才真正得到幸福快樂,那就是「於人無爭。於事無求。」,心安理得。對於世間物質生活不追求,能過得去就好了,聰明人是少欲知足,一昧追求物質精神享受的人,那是不知足,不知足的人苦啊,身心都苦,知足的人常樂。

衣食住行愈簡單愈好,住房子,實在講,愈小愈好,收拾容易。我在美國看到許多同修住的房子非常豪華,庭院好大,請我到裡面坐坐,我感嘆不已,為什麼?不是人住房子,是房子住人;一天到晚就侍候這房子,整理這房子,所有的時間都浪費在上面,人是房子的奴隸,你說可憐不可憐?還要負擔貸款,精神的壓力好重,這是何苦來?愚痴啊!說他貪圖享受,我沒有發現他享受什麼,我只發現他天天在作奴隸,什麼事都不管了才叫享受。

在美國,大家都曉得請人作是不可能的,樣樣事情自己作,這那叫享受?房子在享受,他在作奴隸。所以我在沒學佛之前就很懂得一個享受的觀念,那就是「愈小愈自在」,我的房間十分鐘就收拾乾淨了,你說這多自在。衣食住行都要簡單,飲食簡單,長壽之道。我們中國人常講「病從口入」,現在人奇奇怪怪的病多得不得了,那來的?飲食當中來的。

飲食簡單,天天吃一樣的菜,吃得沒味道,那是心裡在作祟。牛、羊天天吃草,一輩子吃草,沒有換第二樣東西,又肥又壯,這是事實。我們到大陸上去旅行,大陸農村裡吃的是粗茶淡飯,沒有這些肉食,偏偏那裡的人健康長壽,這給我們作了一個證明,愈是單純的飲食,愈是健康長壽之道。所以我們觀察大陸農村的同胞們,第一個他心清淨,他沒有什麼妄想;第二個他生活規律,飲食簡單,這是他們健康、長壽的原因。我們吃東西,餐餐都要挑口味,一身的毛病,所以「少欲知足」是健康、長壽之道,也是養生之道。

「專求白法」,經典是從印度文翻譯過來的,我們中國人習慣講「善惡」,印度人講「黑白」,黑就是惡,白就是善,所以「專求白法」就是「專求善法」,一心向善,一意向善。什麼是善法?什麼是惡法?善惡,佛在經上為我們講了一個最簡單的標準,佛告訴我們,凡是自利都是惡;凡是利益眾生的,那就是善。

我們初學佛的人聽了這幾句話,很不服氣,為什麼為自己就是惡?假如你對於佛法道理稍稍明白一點點就知道。佛告訴我們三界六道是怎麼來的呢?是由我執而來的,換句話說,念念都有自己,念念為自己,這是變現出六道輪迴。所以阿羅漢他超越六道輪迴,他憑什麼?阿羅漢沒有「我執」了,所以「我執」破了,輪迴就沒了;「法執」破了就明心見性。

兩種執著,法執就是所知障,我執就是煩惱障;有「我」就有煩惱,有法執就有無明。所以破我執就超越生死輪迴,故佛教給我們,如果念念都想自己,你這個我執天天在加重,你怎麼能出得了三界?小乘人修行,困難;我執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堅固的習氣,怎麼會破得掉?你晚上作夢也沒把自己忘掉,可見得真難。

大乘方法巧妙,教我們起心動念去想一切眾生,利益大眾,逐漸把自己淡忘掉了,起心動念,所作所為都要為眾生,不要想到自己。

眾生有福,那我這身也福,因為我也是眾生之一,不是眾生之外;眾生有難,我也免不了。所以起心動念去想眾生叫「惠利群生」,不要想自己,這樣就對了。而且盡心盡力去幫助一切眾生,「志願無倦」,不疲不倦,認真努力去做,你就會作得很自在了。

我這個身體現在在這個世間,幹什麼用的?替眾生服務的;我的身體健康、長壽,眾生有福;我若短命死亡了,眾生沒福。身體與自己不相干,與自己沒有利害得失,是利用它來作利益眾生的工具而已,這怎麼不自在?一樁好事作圓滿了,自己沒有功;作失敗了,自己沒有過。沒有功過,利益是屬於大眾的,所以「志願」就「無倦」了。

「忍力成就」,這裡面當然還得有真實的智慧,前面講「住真實慧」,由於有真實的慧,他才知道利益眾生是樁善事,也有機緣,也有程序,也有先後次第,必須要有耐心才能成就。正如同《金剛經》上所說「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菩薩六度,「忍辱度」是成敗的關鍵,你看《金剛經》六度說得很詳細,但是說得最多的是「布施」和「忍辱」。換句話說,佛在般若會上特別強調這二條。

十七、【於諸有情。常懷慈忍。】

這是教我們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待人?要以慈悲心,要以容忍心,對人要慈悲,要能夠容忍。

十七、【和顏愛語】

這是表現在外面的態度。

十七、【勸諭策進】

時時刻刻以善巧方便勸勉大眾,幫助他求進步。那些事情?以下所舉的都是一切善法,一切幸福的真正根源。

十七、【恭敬三寶。奉事師長。】

這裡所說的三寶是指住持三寶,和我們所講三歸依的三寶不一樣,三歸依所說的重點是自性三寶,覺、正、淨是我們真正的歸依處。此地所說的三寶,用現代的話的說就是教學的機構,我們對它要恭敬,沒有這個機構,佛陀教育就不能推行了,所以此地的三寶是指道場。

當然這道場要有真正的內容,有真實的內容,具足佛、法、僧三寶,三寶當中以法寶為主。佛不在世了,我們要依法來修行,佛所說的經典很多,經後人集結,我們中國人稱為《大藏經》,這《藏經》,古人也有個比喻,比喻作寶山,我們入了寶山,要是一無所得的回來,那就非常可惜了。

入了寶山,我們要求的是什麼?這事自己一定要清楚,如果這比喻難懂,我們再用一個比喻,古人到山上去採藥,這比喻好懂。我們三藏經典好比大山一樣,這山上什麼藥都有,你到山上採什麼藥?一定採能治好我這病的藥,那就對了。所採的藥治不了自己的病,那你就錯了。我們到寶山不是替別人採藥,是替自己採藥,那就對了。

因此,這麼大的經典,我們要的是什麼?這就是我們在佛法裡面的修學,究竟要修學那個法門?那就細細想一想,我今天要的是什麼?這法門確實能幫助我解決問題,能夠增進我生活的幸福,確實能幫助現前社會安定,世界和平,這就是我們當前所需要的。

因此,古來祖師大德講經說法,即使同一部經,講法不一樣,我們看看這些註解就曉得了。唐人的註解和宋人的註解不一樣;宋人的註解和明、清的註解不一樣。為什麼說法不一樣?是這個時代的人需要不一樣,他那個說法一定能契合那一個時代人大眾的根基,讓大家都能得到利益。所以我們看古今的註解,就能夠暸解到註解等於是用藥,也就能知道某一個時代,那些人的心理之狀況,他所要求的是什麼。

所以經沒有一定的講法,這是遇到真正善知識才有這個本事,我們經上常講「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你要碰到那個善知識才行,遇不到善知識,我們自己看經論,一籌莫展。好在是經典多,這一部看不懂看那部,能夠在經典裡面體會幾句,我們一生就受用無窮。我們這次在經典裡選擇這些句子,就是這個意思,選擇我們現前最需要的,我這個選擇是現前大眾所需要的,不一定是淨土宗的。如果專為修淨土的人來選擇,我不選這些,應當選什麼?選四十八願啊!所以這不是為淨土選擇的,是為廣大大眾,現前所需要的,是以此標準來選的。

所以三寶是教學機構,三寶裡的僧寶與佛陀教育的承傳有著最大的關係。僧,實在說就是職業的傳教師,對於佛教育一定要認真的修學,勤懇的去弘化、去宣揚。

「奉事師長」是我們古時候所說的「尊師重道」,佛法與我們儒家同樣是建立在孝親、尊師的基礎上,儒教育是以此發揚光大的,佛陀教育也是從這裡發揚光大的。所以孝親非常重要,從孝親這才能夠尊師;我們對老師真正能夠尊敬,老師的道,我們真正才得的到。假如對老師沒有尊敬心,這個老師再高明也無法傳授給你,為什麼?你不相信嘛,你不願意學;你對老師尊敬,老師的話你聽得進去,你會認真依教奉行,功德利益你當然就得到了,所以「尊師」是為了「重道」。

十七、【無有虛偽諂曲之心。】

這不僅是對三寶、對老師,對一切大眾,我們都要用真誠的心,要培養這個習慣。別人欺騙我,無所謂,不必去計較,不要去認真,我們絕定不可以欺騙人。為什麼?我們希望再過幾年就到極樂去了,極樂世界沒有一人是騙人的,我們還要欺騙人,換句話說,極樂世界去不了啦。我們被人騙沒關係,極樂世界照去,不可以騙人,所以我們的目標和世間人不一樣。欺騙人的人,他們是搞六道輪迴,我們是想和六道輪迴告別,所以六道輪迴裡面這些習氣應當要斷除。

十七、【莊嚴眾行。軌範具足。】

「莊嚴」是我們世間人常講的真、善、美,世間人講真、善、美,實在說,有名無實,西方世界那是實實在在的真、善、美、慧。我們遵從佛的教誨,以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大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我們的心行那就「莊嚴」了。

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一定要以阿彌陀佛的本願作我們自己的本願,唸《無量壽經》四十八願,不是唸阿彌陀佛的願,是依照阿彌陀佛發這個願,我也發這個願;我發這個願和阿彌陀佛一樣真實,這叫「學佛」,這是真實、真正的。

「軌範具足」,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模範」,「具足」是沒有欠缺,無論在那一方面都可以作大眾的榜樣,不但作修行人的榜樣,也作一般社會大眾的榜樣,所以此句話裡面的意思是無盡的深廣。我們現在在這個社會是什麼樣的身份、什麼樣的地位,從事某一種的行業,我們在同行裡都要作大家的榜樣。你看《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五十三參,這五十三位善知識都是菩薩,這些菩薩所示現的大多數都是在家身份,五十三人只有五人是出家身份,其他都是在家身份。各行各業,男女老少,所表現的都是社會的榜樣,都是大眾的典型。

所以不僅是言教,也身教,一舉一動都是大家的榜樣,這叫「菩薩」,這叫「大慈大悲」。久了能夠轉移風俗,勸化大眾,所以他這個勸化不僅是用口,所作所為,起心動念,剛才說了,世間人都為自己,菩薩都為眾生。在家菩薩從事這個行業,這行業也是為社會、為眾生,那就是菩薩。

我開了一間公司,公司裡頭用了幾十個員工,我必須要體認到,我養活這麼多人家,我一定要把公司辦好,這才是菩薩。若認為他們都是替我賺錢的,賺來養活他自己一家的,這是凡夫,凡夫和菩薩差別就在此地,菩薩心是利益社會、利益眾生,不是利益自己的。所以你就愈做愈愉快,沒有煩惱了。員工愈做他心愈服,為什麼?這一個公司就是他自己的家庭,他怎麼不盡心、不努力?那裡還有什麼勞資糾紛,勞資糾紛都是產生在自私自利。所以這一句包含的意思就非常之廣。

十七、【觀法如化。三昧常寂。】

這二句是屬於境界,「法」是世間法和出世間法,都是如幻如化,《金剛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何必當真?「三昧」是梵語,中文是「正受」之意,換句話說,享受啊,享受什麼?清淨寂悅,這清淨寂悅的享受是佛與大菩薩的享受,我們在家菩薩也能得到。

我們同修當中也有生意作得很大的,公司開很大的,遇到我,「法師,我苦得不得了,員工不聽話...生意不好作...天天在操心。」,有什麼好操心的?他不懂得「觀法如化。三昧常寂。」,沒有遵守佛的教導,佛的教導你要是真正聽進去了,依教奉行,你會過得非常快樂,非常自在,那有苦?

企業家也有不少學佛的,但是他學佛沒有學得透徹,對於佛所講的這些原理、原則,沒有覺悟;真正覺悟了,那就不一樣了。我們看到梅光羲老居士在《無量壽經》序文裡所寫到的,滿清在初期時,宮廷裡讀《無量壽經》,所以清朝那時興盛,在我們中國歷史上,過去是沒有過的,康熙、雍正、乾隆一百多年,將近一百五十年,最盛的時期,宮廷裡皇帝帶著文武百官每天唸《無量壽經》。

這個高明,大家都聽佛的教訓,依照佛的教誨去作。如果我們知道這殊勝的利益,你一個公司行號,早晨員工上班,可以用個十五分鐘、二十分鐘讀經,老板和員工都聽佛的話,都是佛弟子,都遵照佛陀教訓來行事,那有不興旺的道理?

今天世界上有句很時髦的話,「建立共識」,我們的共識依據什麼建立?依據佛法,依據佛陀的教誨,這就對了。大家都能夠依照佛所說的去作,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觀法如化」這是智慧,這才知道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真相瞭解了,明白了,處理自然就非常容易了,不會錯誤;所有一切錯誤的措施,都是對於事實真相不瞭解,這才把事情做錯了。都能瞭解,怎麼會做錯事呢?所以心是清淨的。「三昧常寂」,「三昧」是正受,正常的享受,心地清淨這才是真正的享受,這是世間人不知道的。什麼最樂?心地清淨最樂,沒有妄想,沒有煩惱,沒有牽掛,沒有憂慮,你看那多樂啊,世間人不懂,這叫「真樂」。

十七、【善護口業。不譏他過。】

這是身、語、意三業的造作,佛教我們一個原則,必需要遵守的,「守口如瓶」;看到別人過失不批評,不要去說,為什麼?我們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閱微草堂筆記》裡記載有一段事情,說有一個出家人住在一個小廟裡,就他一個人住在小廟,這個法師平常的行持,沒有人瞧得起,不但小廟裡沒法器,大概他也不作早晚課,連香花的供養都或有或無,他自己也種些菜維持生活。

附近人看到了,除了他沒頭髮及無妻子之外,跟在家人沒有兩樣,沒人瞧得起他,也沒有看到他唸經,也沒有人看到他念佛,就這樣在這破廟裡住了二、三十年。有一天他把鄰居統統召集起來,他說他要往生了,居然坐在那兒走的,跟大家說完之後就走了。人家內在的工夫,往往我們會看錯了,他心真清淨,外面邋邋遢遢的,連早晚功課都不作,不像樣子,但他真修行,臨終一著,示現給人看出來了。所以我們往往由外在看一個人,不見得是真的,故言語一定要謹慎。

十七、【善護身業。不失律儀。】

「身」是動作,「律」是戒律,「儀」是威儀,用我們現代的話來說就是禮節。佛法「律儀」包括一般禮節、法律,就是守法;還包括道德的觀念、風俗習慣,像這些都要注意,都要遵守的。

十七、【善護意業。清淨無染。】

三業當中最難的是意業,最容易造惡業的是口業,所以他把口業擺在第一,通常我們講身、語、意,他把口業擺第一,就是人最容易造作的是口業。意業要清淨無染,學佛不僅僅是出家,在家也學佛,佛是什麼?佛就是清淨心,你看《無量壽經》經題上,「清淨平等覺」,雖然講的三樁事情,「清淨」、「平等」、「覺」,一而三,三而一,心清淨了一定平等,他不平等怎麼會清淨?既然清淨了一定覺,清淨心起作用就是覺,覺心一定是清淨的,一定是平等的。所以這三個,一個得到了,三個一定都具足。

我們學佛,特別是淨宗所說的,偏重的是清淨心,我們只修清淨心,平等、正覺自然在其中。一切時、一切處,無論是順境、逆境,保持心地的清淨無染。這個無染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內不起貪、瞋、痴、慢,外不執著這一切善惡境界,我們的心自然就得清淨了。諸位要知道清淨心是真心,清淨心是真實智慧,你處理一切事絕不會有錯誤,無論什麼事情,你會處理的恰到其分,作得非常圓滿。一切的錯誤都是從欲望上生的,都是從利害上產生出來的。

【書籍目錄】
第1頁:壹、講經緣起 第2頁:一、【遵修普賢大士之德。具足無量行願。安住一切功德法中。】
第3頁:二、【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第4頁:三、【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第5頁:四、【洗濯垢污。顯明清白。】 第6頁:五、【心常諦住度世之道】
第7頁:六、【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 第8頁:七、【興大悲。憫有情】
第9頁:八、【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第10頁:九、【願我得佛清淨聲。法音普及無邊界。】
第11頁:十、【宣揚戒定精進門。】 第12頁:十一、【常行布施及戒忍。精進定慧六波羅。未度有情貪得度。已度之者使成佛。假令供養恆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第13頁:十二、【人有至心求道。精進不止。會當剋果。何願不得。】 第14頁:十三、【法藏聞佛所說。】
第15頁:十四、【精勤求索。恭慎保持。修習功德。滿足五劫。】 第16頁:十五、【住真實慧。勇猛精進】
第17頁:十六、【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 第18頁:十七、【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群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
第19頁:十八、【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 第20頁:十九、【發菩提心。持諸禁戒。堅守不犯。饒益有情。所作善根。悉施與之。令得安樂。】
第21頁:二十、【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 第22頁:二一、【一心清淨。端正身心。絕欲去憂。慈心精進。】
第23頁:二二、【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第24頁:二三、【通達諸法性。一切空無我。】
第25頁:二四、【諸佛密藏。究竟明了。】 第26頁:二五、【所言誠諦。】
第27頁:二六、【遍遊佛剎。無愛無厭。亦無希求不希求想。亦無彼我違怨之想。】 第28頁:二七、【於一切眾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
第29頁:二八、【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餘俱盡。】 第30頁:二九、【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第31頁:三十、【其心正直。論法不厭。求法不倦。】 第32頁:三一、【淳淨溫和。寂定明察。】
第33頁:三二、【身心潔淨。無有愛貪。】 第34頁:三三、【志願安定。求道和正。淨定安樂。】
第35頁:三四、【世人共爭不急之務。】 第36頁:三五、【父子兄弟。夫婦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嫉。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第37頁:三六、【世間之事。更相患害。雖不臨時。應急想破。】 第38頁:三七、【若曹當熟思計。遠離眾惡。擇其善者。勤而行之。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無可樂者。】
第39頁:三八、【能於此世。端心正意。不為眾惡。甚為大德。】 第40頁:三九、【佛教群生。捨五惡、去五痛、離五燒、降化其意。令持五善。獲其福德。】
第41頁:四十、【世間諸眾生類。欲為眾惡。強者伏弱。轉相剋賊。殘害殺傷。迭相吞噉。不知為善。後受殃罰。更相報償。痛不可言。】 第42頁:四一、【世間人民。不順法度。】
第43頁:四二、【富有慳惜。不肯施與。】 第44頁:四三、【世間人民。相因寄生。壽命幾何。】
第45頁:四四、【世間人民。不念修善。】 第46頁:四五、【橫行威勢。侵易于人。】
第47頁:四六、【世間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業。父母教誨。違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無子。負恩違義。無有報償。放恣遊散。耽酒嗜美。魯扈抵突。不識人情。無義無禮。不可諫曉。】 第48頁:四七、【天地之間。五道分明。善惡報應。禍福相承。身自當之。無誰代者。】
第49頁:四八、【若能自於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誠。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 第50頁:九、【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第51頁:五十、【尊聖敬善。仁慈博愛。】 第52頁:五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
第53頁:五二、【廣植德本。勿犯道禁。忍辱精進。慈心專一。】 第54頁:五三、【唯此世間。善少惡多。】
第55頁:五四、【尊卑男女。眷屬朋友。轉相教語。】 第56頁:五五、【改往修來。洒心易行。自然感降。所願輒得。】
第57頁:五六、【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 第58頁:五七、【阿逸多。當知疑惑。於諸菩薩為大損害。為失大利。】
第59頁:五八、【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復修福。求人天果。】 第60頁:五九、【復有眾生。雖種善根。作大福田。取相分別。情執深重。求出輪迴。終不能得。】
第61頁:六十、【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 第62頁:【家庭主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薩道】
第63頁:【精要十念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