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十善業道經講話 南亭法師講述

十善業道經講話 南亭法師講述

第二十六講

[日期:2010-12-10]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南亭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二十六講

各位聽眾!十善業道經,今天講到:

乙字下第六段,以十善融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四種心行。無量者?菩薩修學此四種心,不受時間的限制,應當盡未來際的做去;也不受空間的限制,應當盡十方世界所有的國土做去;對於一切眾生,不分別他是天、是人、是餓鬼、是畜生,人道中更不分貧、富、貴、賤,都必須以平等的觀念,去行此四心。所以稱他為無量。經上說: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捨莊嚴故,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慈悲兩個字的解釋,是與一切眾生之樂,拔一切眾生之苦。惱、是惱怒,害、是殺害或損害。厭者厭棄。捨者遠離。喜是歡喜。嫌是嫌怨。嫉是妒忌。喜捨的捨,是不留戀,不執著。我所愛好而能如願的獲得,是為順境;我所討厭的但無法使之離開,是為違境。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應兼修四無量心。菩薩如果以慈無量心為自己的莊嚴,對於一切眾生,就不會生起惱怒,更不忍使眾生的生命、財產、名譽、遭遇到殺害或損失。眾生沒有生命的危險,財產、名譽的損失,自然歡喜快樂,這就是與一切眾生之樂。菩薩如果能以悲無量心,施與眾生而為莊嚴。那末!他對於眾生,常懷著同情的憐愍心,不管眾生能不能接受教化,他都不討厭,不遠離眾生。眾生縱然冥頑不靈,終因常得接近菩薩,久受薰陶,自然修學佛法而得脫苦,這就是拔一切眾生之苦。像佛弟子們,買魚鳥放生,這雖是小小的善行,卻含有拔苦與樂的兩種作用。喜莊嚴的喜,不是自己有任何意外的收獲,而生歡喜。乃是對於其他人的善言善行,不生嫌怨和妒忌,有儒家君子成人之美的雅量。捨莊嚴的捨,不是施捨,也不是犧牲什麼的捨。是對於五欲、六塵,稱心滿意的環境,不留戀、不貪著;於我不利的惡環境,不怨天,不尤人,消歸自己的業障。所以說於順違境,無愛恚心。

有人說:佛教的慈悲,相似於耶穌教的博愛,其實並不盡然。佛教的慈悲,遍及於異類的禽獸,所以出家的佛教徒,必須戒絕肉食。如楞伽經說:「一切眾生,從本以來,展轉因緣,嘗為六親,以親想故,不應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食肉者喪失慈心)。若食諸血肉、眾生悉恐怖,是故修行者,慈心不食肉。」  釋迦牟尼佛,誡飭佛弟子,不當食肉的理由多得很,當然不能都寫出來。 釋迦牟尼佛,不但禁止佛弟子食眾生肉,他並且在過去修菩薩道的時候,曾捨身飼虎,割肉代鴿。他並不計較虎是殘暴的惡獸,鴿子的生命渺小。他祇是眼見到虎和鴿子當時的痛苦,由於慈悲心的驅使,不得不以生命來救濟。以佛教的慈悲之教,比較耶穌教的博愛,其範圍之寬狹,是不可等量齊觀的。因為耶穌教對於動物,認為是上帝造給人類充食品的。至於信者就得救,不信者就受到末日的審判,打入地獄,永遠不得翻身。這不但沒有理由,連上天有好生之德,畜生的要求生存和人並沒有兩樣的常識都沒有。他們的「愛」,怎樣夠得上稱「博」。而且排擠他教,不擇手段,這與佛教的喜捨,相差更遠了。以下講到:

乙字下第七段,以十善融四攝。

經上說:

「四攝莊嚴故,常勤攝化一切眾生。」

佈施,愛語,利行,同事,是為四攝。攝者攝受,等於說用方法掌握住受教化的人。

佈施和六度中的佈施相同。愛語者說人所愛聽的話。利行、是做於對方有利益的事。同事者、與受化的人,做同樣的事業。經上的意思是說:

修十善的菩薩,如果以四攝為莊嚴,那末!就應當在常久的時期中,不休息、不懈怠、以勤劬勞苦的精神來攝化一切眾生。

六度、是行菩薩道的菩薩,自他兩利的一個總綱;四攝是專門以對付某一種眾生對機而設的方便。比如、對貧苦眾生施之以財,使他衣食生活有著,而後再勸他學佛。病苦眾生,施之以醫藥,他的病好了,他自然因感激而信仰。柔和的詞令,精闢的理論,都能動人聽聞,是謂愛語。至於利行,這須要看你處的是什麼地位。在什麼地位,用什麼力量,來利益他人,都是利行的範圍。常言道、隔行(音杭ㄏㄤˊ)如隔山。或者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同事行就可以補足這一類的缺陷。在現在的名詞說來,就是滲透。但是做滲透工作的,蓄意在破壞對方,而同事行,則在引誘對方學佛。如維摩經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道。」同事行與滲透的方法雖同,其目的則距離太遠了。佛曾為度化一個人,不惜跟著他上天堂、入地獄、投驢胎、入馬腹、這都是同事的表現。佛世尊度人的偉大精神,也於此可以想見。以下講到:

乙字下第八段,以十善融四念處。

經上說:

「念處莊嚴故,善能修習四念處觀。」

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身、受、心、法、是:不淨、苦、無常、無我、這是學佛者的心念安放之處,所以叫四念處。

經文最後的一個觀字,就是觀身不淨等的四個觀字。觀者觀想。身、是我們這父母所生的血肉之身。不淨者,人身為血肉所成,本身已經不淨,再加上喫到肚皮裡的飲食,經過消化而後,一變而為糞尿(音ㄋㄧㄠˋ),臭穢不堪,這就是不淨。觀受是苦的受,是領納的意思,一般的說來,就是接受、享受、受用。人們一生所有的遭際,以佛教的人生觀說來,是苦多樂少,甚而至於一點快樂都沒有,所以說,觀受是苦。觀心無常的心,指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現前的一念生滅不已的心。因為他前念滅,後念生,才生即滅;方滅又生,祇是生滅想續的一個假相,不是永恒的存在,是謂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法,是宇宙萬有形形色色的事物。這些事物,大到如太陽月亮,小到如一粒微塵,都是許多條件,集合起來的假相,沒有一成不變,永遠存在的個體,是謂無我。我者主宰的意思。經上的意思是:

修十善的菩薩,應以念處為莊嚴。因此、經常修習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的四念處觀。也就是將心安放在這四個地方,才能斷除貪、瞋、癡、愛而不放逸。

 

觀身不淨等的觀字,是一種功夫,佛學上的術語,名為觀想。方法是:趺坐瞑目、攝心存想。如觀身不淨,就身體上的眼常流淚,鼻常流涕,大小便溺,臭穢不堪。身體之內,則五臟六腑,腥臊垢污,眾惡所集。如果觀想成功,睜眼、閉眼、都能見到身體內外的不淨。因此、可以除身見、斷情欲、泯嗜好、而以生死為念。家庭眷屬,功名富貴、種種的營謀,皆為有身,有身必有情欲,情欲為生死之本,一切苦惱,皆由之而生。所以觀身不淨,尤側重於斷欲。有情欲又因為有身,所以老子道德經上說:「大患莫若於有身,及吾無身,吾又何患」?小乘人志在了生死、出三界、故以觀身不淨,斷欲為先。大乘人的志趣,雖然和小乘人相反,但必得在塵不染,如污泥裏的蓮花,所以也必得要修不淨觀。

人類大多以宮室妻妾之美,生殺予奪之權,山珍海錯之味,聲歌絲竹之音,以為快樂。殊不知這都是地獄、畜生的根苗,貧窮困苦的前奏。常人所引以為苦的,固然是苦;常人所引以為樂的,學佛者亦以為苦。因為一般人所以為樂的,如石火、如電光、一轉眼、就成過去。而所種下來的惡因,則受苦無窮。所以修學佛法的菩薩,必須要觀察人們所有的享受,都是苦因,庶幾乎於五欲六塵,如聲色貨利,才不生貪著。

我們現前的這顆虛妄心,依仁王經上說:一剎那間,有九百生滅,其間多為殺、盜、婬、妄,人、我、是、非。因此、蓋覆了真常不變的真如妙性,流轉生死。要得返妄歸真,必須觀心無常而不隨其所轉。

人類貪著於功名利祿,至死不休,都是對於眼前的事物,誤以為實有。所以有史以來,人與人之間,相爭相奪,以至於互相殘殺。社會上的竊盜婬殺,也是沒有一天沒有,因此人世間,固然沒有寧靜的時候,也沒有一片乾淨土地。修學佛法的菩薩,應當觀察世間有為諸法,因緣所生,如夢如幻,而生遠離之想,是名觀法無我。以上是四念處觀講完了。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第2頁:第二講
第3頁:第三講 第4頁:第四講
第5頁:第五講 第6頁:第六講
第7頁:第七講 第8頁:第八講
第9頁:第九講 第10頁:第十講
第11頁:第十一講 第12頁:第十二講
第13頁:第十三講 第14頁:第十四講
第15頁:第十五講 第16頁:第十六講
第17頁:第十七講 第18頁:第十八講
第19頁:第十九講 第20頁:第二十講
第21頁:第二十一講 第22頁:第二十二講
第23頁:第二十三講 第24頁:第二十四講
第25頁:第二十五講 第26頁:第二十六講
第27頁:第二十七講 第28頁:第二十八講
第29頁:第二十九講 第30頁:第三十講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