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人間佛陀 于凌波居士著

第八講 緣起說的具體表達——四聖諦

[日期:2010-12-09]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八講  緣起說的具體表達——四聖諦

一、    三轉法輪

四聖諦,是佛陀證道後,到波羅捺國鹿野苑度化五侍者,[初轉法輪]時所說的。

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的真理,原本是緣起,佛陀為五侍者說法,為什麼不說緣起、而說四聖諦呢? 那是因為[緣起甚深,無信云何解]? 緣起法是:「甚深最甚深,微細最微細,難通達亟難通達]的妙理,不是未起信的人所能瞭解及接受,所以權巧方便,把緣起的妙理重加組織,以[四聖諦]表達出來。因為苦、集、滅、道四聖諦,不僅在因明學——邏輯上推理可得,並且也是實踐行持的法門,尤其著重在道可修這一諦上。

四聖諦是什麼意思? 原來聖者正也,以理正物名聖; 諦是真實,真實之理,不虛不妄,而此真理為聖者所證,故曰四聖諦。<佛遺教經>曰:「月可令熱,日可令冷,佛說四諦,不可令異]。佛陀住世時,一再要求他的弟子,要不斷去學習四聖諦,如果真正理解、實踐四聖諦,則由八正道就可建立阿羅漢的解脫知見和一切勝行,而證入阿羅漢果。

於此,我們自原始經典中、找出幾段佛陀的教示: <雜阿含>三八零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 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

<雜阿含>三八四經: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聖諦,何等為四? 謂苦聖諦………若比丘於苦聖諦已知、已解,於苦集聖諦已知、已斷,於苦滅聖諦已知,已證,於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如是比丘名阿羅漢,諸漏已盡,所作已作,離諸重擔,逮得已利,盡諸有結,正智善解脫]。

<過去現在因果經>中,記述佛陀在鹿野苑[三轉法輪]的過程,內容如下:

爾時世尊,觀五人根堪任受道,而語之言,喬陳如,汝等當知五陰盛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所求不得苦、失榮樂苦。

喬陳如,有形無形,無足一足,二足四足多足,一切眾生,無不悉有如是苦者。譬如以灰覆於火上,若遇乾草,還復燃燒,如是諸苦,由我為本。若有眾生,起微我想,還復更受如此之苦,貪欲嗔恚,以及愚癡,皆悉緣我根本而生。

又此三毒,是諸苦因,猶如種子能生於芽,眾生以是輪迴三有,若滅我想及貪嗔癡,諸苦亦皆從此而斷,莫不悉由彼八正道,如人以水澆於盛火,一切眾生,不知諸苦之根本者,皆悉輪迴,在於生死。

喬陳如,苦當知、集當斷、滅當證、道當修。

喬陳如,我已知苦、已斷集、已證滅、已修道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故汝今應當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以上就是三轉法輪。三轉中第一次稱示轉,第二次稱勸轉,第三次稱證轉。一說再說,無非是使眾生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四聖諦,包括流轉緣起與還滅緣起兩門,前者是苦、苦集二諦,後者是苦滅與苦滅之道二諦。換句話說,苦聖諦、是說明人生是苦的真像,集聖諦,是說明人生之苦的原因,苦滅聖諦,是涅槃寂靜的境界,苦滅之道聖諦,是達到涅槃境界的方法。

二、  苦聖諦

四聖諦的第一聖諦是苦聖諦,<因果經>以人生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為代表。事實上,苦的種類很多,範圍極廣。<俱舍論>卷二十二中有云:「 諸有漏行,皆是苦諦 ]。有漏行的範圍,包括(1) 非可意的有漏行法——如苦受; (2) 可意的有漏行法——如樂受; (3) 餘有漏行法——如不苦不樂受。以上三受,其性質全是苦。即苦苦、壞苦、行苦,這就是佛經中所說的三苦。三苦,是依苦的性質而分類的。三苦的梵文是 tri-duhkhata ,其中tri是三,duhkhata 是苦的性質,或苦之為苦的要素。所以三苦的原意,指的是其通於苦的特性,而非指三種俱體的苦。這三苦,是苦苦,壞苦,行苦,茲分述如下:

[ 一 ],苦苦: 苦苦,這是我人生理上——即肉體上的苦,也就是我們常識上所說的痛苦。如生病時肉體上的痛苦,受創傷時肉體上痛苦,甚至於棒擊鞭撻時的痛苦,這即所謂[ 苦受 ]。這種神經感覺上的痛苦,以各人感覺的銳敏或遲鈍而有所不同,假如施以藥品或麻醉劑,則其痛苦即可減輕或消失。這就是苦苦。

[ 二 ],壞苦: 這是心理上——即精神上的苦,也就是樂境的消逝或壞滅所引起的苦。如親人死亡,錢財損失,名譽受損等,精神上即感到極大的痛苦; 或者說,出國旅行,到風景區遊覽,空氣清新,風光如畫,感到可意而快樂; 但如果一直遊下去,遊到兩腿□痛,疲倦萬分,就由可意變成不可意,因感到厭倦而生苦。這時找到一家飲料店,坐下喝著飲料休息。剛坐下休息感到可意而舒適,但坐久了同樣會感到厭倦而生苦。由此可知,可意之境的[ 樂受 ],會變壞、消失,這就是壞苦。

[ 三 ],行苦: 行苦,是由因緣和合,遷流變異所生起的苦,也是一種微細而不易察覺的苦。行苦的行,就是[ 諸行無常 ]的行。行的梵文是 samskriyate,它的意思是「 依此而被形成 」,或者是「 此是被形成者 」。這是以由形成的力與被形成的物二義所成立,在漢譯經典中解釋為[ 造作 ],即是指現象界的生起存在,都是相依互存,彼此關涉而有的。生起存在是如此,變異與壞滅也是如此。這在[ 諸行無常 ]中已有所敘述。

原來宇宙萬有生住異滅的過程,在前期是相輔相成,在後期卻是相斥相反。而由相輔相成轉化到相斥相反,其因素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自內部。照哲學家黑格爾的說法:「 有限事物的諸限制,並非單是來自外界,一事物之自身的本質,就是消滅其自身的原因,憑它自己的活動,它可以轉化為與自身相反之物 ]。基於以上的理解,任何的幸福與快樂,在諸行無常的公例下,不能常住,終歸是苦。這就是行苦。

三苦之說,並非世俗世間的眾生人人所能理解或體會,但人生真相確是如此,這是佛陀深入觀察證得的真理,能否覺察或理解,就在眾生各自的智慧了。

三、  苦集聖諦——苦之生起

苦集聖諦,是說明人生是苦的原因。<增一阿含經>十七稱:

彼云何名為苦集諦? 所謂苦集諦者,愛與欲相應,心恒染著,是名為苦集諦。

苦的原因,是[愛與欲相應],由愛與欲相應而產生了三種愛——欲愛、有愛、無有愛。這三種愛稱作渴愛,如口渴時要飲水似的強烈追求。欲愛是肉體上的愛欲,有愛是對於存在(幸福快樂的存在)的渴求,無有愛是對無存在的渴愛(認為現實是苦,為脫離苦對於虛無境界的渴愛)。以上三種愛,都與當時印度的社會背景有關。佛陀時代,印度社會風氣墮落,視欲愛為人生最大之幸福與理想,以至醉生夢死,追求片刻之歡。另一方面亦有認為現實的存在就是苦因,所以渴求虛無的境界,因此就有否定這些思想三種愛的名稱。

在顧法嚴居士所譯的<佛陀的啟示>一書中,把人生痛苦根源的[渴愛],分析的十分透徹:

苦的根源,就是[渴(愛)]。它造成[來世]與[後有]; 與強烈的貪欲相纏結,隨地隨處捨取新歡。這渴愛有三:「一]、感官享受的渴愛(欲愛),[二]、生與存的渴求(有愛);[三]、不再存在的渴求(無有愛)。

這以各種形式表現的[渴求]、欲望、貪婪、愛著、就是生起一切痛苦、及使得生死相續不斷的根源。但卻不能將它視為最初因,因為按照佛法說,一切都是相對的、相互依存的。遁這苦之根源的渴(愛),也是依其他條件而生起的。這條件就是受,而受又依觸而生起,輾轉相依,即構成所謂十二緣起。這在下文再為詳論。

由上可知,[渴(愛)]並不是苦之生起的最初或唯一的原因、而是最明顯、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主要與最普遍的事實。因此,在巴利文原典的某些地方,集諦的定義中,除了以渴(愛)為主要的原因以外,還包括了其他的煩惱不淨法,無法詳論,只請牢記一點,這渴(愛)的原因,就是從無明生起的虛妄我見。

[渴(愛)]一詞的意義,不僅是對欲樂、財富、權勢的貪求與執著,也包括對意念、理想、觀點、意見、理論、概念、信仰等的貪求與執著。根據佛的分析,世間一切困擾紛爭,小至家庭個人之間口角,大至國與國間的戰爭,無不由這自私的[渴(愛)]所引起。從這一觀點看,一切經濟、政治、與社會問題的根本,都在這自私的渴愛。大政治家們想僅從經濟與政治方面去解決國際糾紛,討論戰爭與和平,只觸及問題的表面,而不能深入到根本癥結之所在。佛就曾告欣羅叱波羅: 「 世人常感不足,夢寐以求,乃成為[渴(愛)]的奴隸。]

[ 渴(愛) ]並不是苦之生起的唯一原因,還包括其他的煩惱不淨法,那就是佛經中所稱的[ 二惑 ]——見惑、思惑;「 十使 ]——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等,限於時間,就不能一一細說了。

四、  苦滅聖諦——苦之止息

四聖諦中的苦聖諦、苦集聖諦,是流轉緣起。但佛陀開顯的教說,重點是在後面二諦——苦滅聖諦與苦滅之道聖諦的還滅緣起。第三聖諦的滅,就是涅槃,也即是三法印中的涅槃寂靜。

涅槃是梵語,梵文 nirvana,音譯涅槃、泥洹、泥畔等,義譯滅、滅度、寂滅。它的原義是 「從一切繫縛中解脫出來、滅除再生於迷妄世界的種種業因」 的境界。換句話說,滅的意思是: 有情可以從相續不斷的苦中得到解脫、解放、自由,而在中國經典中方正嚴肅的翻譯和解釋之下,就使我們初學者滿頭霧水,不知是怎麼一回事了。我們隨手在經典中找出幾段注解的文字,來看對涅槃的解說:

[ 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為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被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華嚴大疏鈔>五十二。

[ 涅者言不、槃者言織,不織之義名為涅槃。槃又言覆,不覆之義,名為涅槃。槃言不定,定無不定,乃名涅槃。槃言新故,無新故義,乃名涅槃………]<涅槃經>

[槃名為趣涅名為出,永出諸趣名為涅槃、、、、、、永無臭穢諸煩惱故涅槃]<大婆沙論>

大乘經典中有所謂四種涅槃: 自性清淨涅槃、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無住大涅槃。限於時間,不能一一細說——說也說不明白。我們還是從顧法嚴居士、自巴利文原典裏所譯的有關涅槃的定義和說明:

[ 涅槃是徹底斷絕貪愛; 放棄它、摒斥它,遠離它、從它得到解脫 。]

[ 一切有為法的止息,放棄一切污染,斷絕貪愛、離欲、寂滅、涅槃。]

[ 比丘們啊! 什麼是絕對(無為)? 它就是貪的熄滅、嗔的熄滅、癡的熄滅。這個,比丘們啊! 就叫做絕對。]

[ 羅陀啊! 熄滅貪愛,就是涅槃。]

[ 比丘們啊! 一切有為無為法中,無貪最上。就是說; 遠離喬慢,斷絕渴想,根除執著,續者令斷,熄滅貪愛,離欲、寂滅、涅槃。]

[ 放棄、消滅愛欲與對此五蘊之身的貪求,就是苦的止熄。]

以上摘錄關於涅槃的說明,予我們以概念上認識。有些地方,佛陀說涅槃就是真理

[ 他這築在真理上的解脫,是不可動搖的。比丘啊!凡是虛妄不實的,都是假法。凡是真實的、涅槃的,才是真理。因此,比丘啊!有這種賦稟的人,才是賦有絕對真理。因為絕對的聖諦就是涅槃,也是實相。]

絕對的真理是什麼呢? 絕對的真理就是:世間沒有絕對的事物,凡所有法都是相對的緣起的、無常不永恒的;而沒有恒常不變、亙古永存的絕對實體。希臘哲學家海拉克來圖謂[ 萬法皆無常,常者唯有此萬法無常之理 ],也是這個意思。

涅槃的境界究竟是什麼? 我們不必討論,那是討論不出結果的。因為涅槃是證得的,不是說得的。那是佛經中所說:[言語道斷,心行路絕]的境界。不過<佛陀的啟示>一書中有一段話,是這麼說的:

在幾乎所有的宗教中,至善之境只有在死後方能達到。涅槃確可以當生成就,不必等到死後方能[ 獲得 ]。

凡是親證真理、涅槃的人,就是世間最快樂的人。他不受任何[ 錯綜( complex ) ]、迷執、憂、悲、苦惱等苛虐他人的心理狀態所拘縛。他的心理健康是完美的。他不追悔過去,不冥索未來,只是扎扎實實的生活在現在裏,因此,他能以最純淨的心情欣賞與享受一切, 而不參雜絲毫的自我成分在內。他是喜悅的、雀躍的、享受著純淨生活。他的感官怡悅,無所煩憂,心靈寧靜而安詳。他既無自私之欲求、憎恚、愚癡、喬慢、狂傲以及一切染著,就只有清淨、溫柔,充滿了博愛、慈悲、和善、同情、瞭解與寬容。他的服務精神是最純正的,因為他不為自己設想。他不求得、不積儲、甚至於不積儲精神的資糧; 因為他沒有我的錯覺,而不渴求重生。

五、  苦滅之道聖諦——八正道

四聖諦的第四聖諦,是苦滅之道聖諦,簡稱道諦。原來苦的止息,是修道而證得的,所以滅諦的證悟是果,道諦的修行是因。佛陀一生遊行教化四十五年,他以不同的方法、不同語言、不同的措辭,對不同的物件宣說這一真諦,在原始經典中,很多地方都說到八正道,此處且舉<八正道經>為例,以見八正道的內容:

八正道者,一正見、二正思惟、三正語、四正業、五正命、六正精進、七正念、八正定。正見者,謂如信作布施,禮沙門道人,供養佛及孝順父母之一切善法後世得福。正思惟者,謂念道不嗔,守忍辱不相侵。正語者,謂不犯妄語、綺語、惡口、兩舌之口四過。正業者,謂不、不盜、不淫。正命者,於飲食、床臥等不貪,離非法。正精進者,謂行精進。正念者,謂念念不妄。正定者,謂守意護意而不令犯也。

這是說教方式之一,另外、<雜阿含>七八四經,對八正道的解釋不分世間出世間,而七八五經,則分成世間出世間兩種解釋,世間八正道沒有思維修習四聖諦、及無漏思維的道理,出世間八正道則要修習者不斷思維四聖諦、及無漏思維的道理。經文過長,不再列舉。如果予以簡化,可得下列八項定義:

[一]正見: 正實的知見。        「二]正思: 正確的思維。

[三]正語: 正直的言語。        「四]正業: 端正的行為。

[五]正命: 正當的職業。        「六]正勤: 正專的努力。

[七]正念: 正淨的意念。        「八]正定: 正統的禪定。

八正道的中心,以正見為主。正見是對善、惡、淨、染的分別。八正道兼顧世間善法及出世間解脫法,自世間法來說,它是一種倫理學,導引世間信徒去惡向善: 自出世間法來說,由八正道就可建立解脫的知見、而證得涅槃。

如何依八正道修行證得解脫,留待下節再講。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 佛教誕生的背景 第2頁:第二講 百家爭鳴——思想混亂的時代
第3頁:第三講 長夜中的真理之光——佛陀證道 第4頁:第四講 僧伽——僧團的成立與發展
第5頁:第五講 佛陀證悟的真理——緣起 第6頁:第六講 生命流轉的連鎖環——十二緣生觀
第7頁:第七講 緣起的組成架構——三法印 第8頁:第八講 緣起說的具體表達——四聖諦
第9頁:第九講 證得涅槃的大道——八正道 第10頁:第十講 四十五年遊行教化
第11頁:十一講 佛陀的遺教——以己為洲、以法為洲 第12頁:第十二講 佛經結集與佛教流傳
推薦 打印 | 錄入:jaso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