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自立法師講述

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大心普濟覺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自立法師講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8、大心普濟覺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

這是本經正宗分的最後一段,也是學做菩薩大人所應覺悟的第八件事,主要說明我們由於有生死的大苦,而引生了無量的痛苦;也因為無量的苦惱,激發了我們的菩提心,以慈悲心去救度一切眾生,這在利他方面是很重要的。所以佛經中說︰「觀眾生苦,發菩提心」,假使眾生沒有痛苦的話,就不需要發菩提心了。

「第八覺知,生死熾然」,在本經中,我們第八件應該覺悟知道的事是生死熾然。生,就是出生。死,就是死亡。熾然,形容一團火燃燒得很厲害,這包含兩種意思,一方面形容眾生從無始以來,在六道中很多生死,流轉不息,永遠延續不斷,像大火一樣蔓延不熄,所以叫熾然。

《楞嚴經》說︰「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輪,未有休息。」眾生在六道中輪迴,比如說︰生在人道中,有生必定有死,死了以後並不是就完了,會再出生,生生死死的,好像一個火輪在旋轉,永遠沒有休息停止。旋火輪就像在黑暗中點了一枝香,拿在手中不停地旋轉,轉得很快,好像是一個圓形的火輪在轉動。那末,眾生在六道當中輪迴,有的時候生到天上,有的時候生在人間,或者生於三善道,做壞事生到三惡道,來來去去的,沒有休息,所以說是生死熾然。

熾然的另一種意思,說明生死的痛苦,好像一團大火在燃燒一樣,是非常的難受,所以用火來形容。

我們人生所以有這許許多多的痛苦,就是因為有生死的關係,假使不生到這世界來,就不會有痛苦了,所以出生到這世界來,而引生了各種痛苦,因此說是生死熾然。

「苦惱無量」,苦,就是痛苦。惱,就是煩惱。講到苦,《大智度論》說︰「四百四病為身苦,憂愁嫉妒為心苦。合此二者,謂之內苦。外苦亦有二種︰一為惡賊虎狼之害,二為風雨寒熱之災,合此二者,謂之外苦。」

這就是把人生的痛苦分成兩大類,一種是內苦,一種是外苦。裏面的痛苦,如果我們詳細地去觀察、研究,就可以知道,人生因為四大不調而引生了四百零四種病,是屬於身體上的痛苦。在我們內心所產生的憂愁、嫉妒等種種煩惱,是心理上的苦,身心兩方面的痛苦合稱為內苦。至於外在的痛苦,也有兩種,好像森林裏的老虎、豺狼……等猛獸,隨時有傷害我們生命的危險。還有,強盜土匪,為了劫財劫色,我們也會被他傷害的,這也是一種痛苦。再說到自然界的狂風暴雨,酷熱與寒冷的天氣,都足以造成我們生命的災難,這些外在的禍害,合起來都叫外苦。

中國清朝王永彬所著的《圍爐夜話》說︰「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兩眉為艸,眼橫、鼻直,而下承口,乃苦字也。」我們每個人的面,代表一個字,怎麼知道呢?苦的草字頭就是兩個眉毛,兩隻眼睛是一橫,鼻子是一豎,下面的嘴巴是個口,合起來就是「苦」,因此,人的面貌是個苦字,可見苦是我們俱生而來的。

《圍爐夜話》這幾句話,也說明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每個人的面貌都不一樣,即使是雙胞胎,多多少少都有點不同,每個人的心理活動,也是不一樣的,不過,大家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面上都是個「苦」字,這告訴我們人生是充滿了痛苦。

佛法中對於苦的分類很多,有所謂三苦、八苦、一百一十種苦、無量諸苦。講到煩惱,有六種煩惱、十種煩惱,甚至於有八萬四千煩惱,實在多得難以計算,因此說是苦惱無量,無量,就是沒有辦法去計算它。

根據《涅槃經》(卷十二)說,人生的痛苦,歸納起來有八種,是最具體的說法,我現在把它簡單地解釋一下:

一、生苦︰當胎兒在母親的肚子裏面,已經受盡了種種痛苦,出生的時候,也要受苦,這就是生苦。省庵大師的詩說︰「業風吹識入胞胎,獄戶深藏實可哀!」

一個人為什麼來受生呢?這是業力所召感的。業好像一陣風,吹到我們的第八識,我們跟這一對父母有緣的話,由父精母血的結合,成為胞胎。受胎以後成形,就開始接受胎獄之苦。也就是說,胎兒在母親肚子裏,像關在牢獄一樣,非常的痛苦,依佛典中說,假使母親吃了熱的東西,喝開水或熱湯,胎兒感到非常熱,好像在鑊湯地獄似的;要是母親吃了冰冷的食物,就像處在寒冰地獄一樣的。這許多痛苦,雖然我們出生以後並不知道,但是佛有慧眼,看得很清楚,而告訴我們。

再說,一個嬰兒,經母親懷胎十月,誕生的時候,所謂「哇哇墜地」,為什麼總是哇哇地叫個不停?就是苦哇!苦哇!表示一出生就痛苦。因為嬰兒在母親體內,皮膚非常的細嫩,一生下來,接觸到空氣時,以及被接生者粗糙的手抓來抓去,所受的刺激,恰如刀割似的,非常難受,因此佛經中有個譬喻︰「生如活龜脫殼」,烏龜背了一個很硬的甲殼,如果要殺烏龜,用工具把牠的肉和甲殼分開,那是多麼痛苦的事情呀!當一個嬰兒哇哇落地的時候,就是這樣的痛苦。

年初我看到一則新聞,報導有一個孕婦去給醫生檢查,醫生測聽到胎兒哭的聲音,這跟佛所說的「胎獄之苦」相吻合,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罷了。

二、老苦︰一個人出生以後,慢慢地成長茁壯,除非夭壽,不然,在世間勞苦奔波了數十年,身體就逐漸衰老。唐朝有位詩人,曾經寫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是︰「公道人間惟白髮

,貴人頭上不曾饒。」年紀大了,老的痛苦,彼此平等平等。在人間最公道的是白頭髮,老人的頭髮一定會白的,現在雖然科學發達,駐顏有術,頭髮白了可以染黑,但人體經過幾十年的新陳代謝,生理機能衰退,頭髮白了是自然的現象,即使你貴為王侯將相,也不能例外,歲月不饒人,貴人的頭髮和一般人並沒有分別。

還有,一個人老了,眼睛昏花,看東西不清楚;耳朵的聽覺也差,聲音聽不清;牙齒也慢慢鬆動,甚至掉了,咀嚼食物很困難;常常感到腰酸背痛,所謂雞皮鶴髮、老態龍鍾,這是年紀大的人都會嚐到的,屬於生理上的痛苦。

隨著社會的改變,做兒女的,為了事業,往往遠離父母,或者結婚,自己組織小家庭,剩下老夫妻獨自過生活,縱然是兒孫眾多,也享受不到天倫之樂,心理上的那一分孤寂,有誰來體恤?所以,老苦也是一般人所免不了的。

三、病苦︰我想大家多多少少都已經嚐到病苦。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曾經說到,張飛是一員猛將,他的身體一向很強壯,他天不怕地不怕,在沙場出生入死,衝鋒陷陣,什麼都不怕,是一條硬漢。有一次,諸葛亮跟他開玩笑,叫他把手伸出來,在手心上寫了一個字,問他︰

「這個你怕不怕?」

張飛一看,是個「病」字,臉色馬上一變,說︰「我就是怕這個!」

所以,「英雄只怕病來磨」,世間的英雄豪傑,什麼都不怕,但當他受到病的折磨時,躺在床上呻吟,那種痛苦是讓你受不了的。

講到病,依年齡來分,小孩子幾乎免不了出天花、痲疹、水豆。中年時,肺結核、胃潰瘍、肝病等是經常會得到的。年紀大了,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是很普遍的。雖然現在科學進步,醫藥發達,各種文明病也接踵而來,加上環境、空氣污染,事業競爭,工作壓力重,除了讓人談了色變的癌症,有精神緊張、神經衰弱、失眠、甚至精神分裂……,人生的病,真是說不完的,即使是最平常的感冒、頭痛、肚子痛、牙齒痛,大家多多少少都免不了的。有句俗話︰「病時方知身是苦,健時都為別人忙。」一個人平常活得非常快樂,無憂無慮的,不知道什麼叫痛苦,但是當他一病倒下來,才知道這個幻化的身體是痛苦的。我們身體好好的,一天到晚忙個不停,勞碌了一輩子,都是為別人在辛苦。

四、死苦︰有生必有死,這是自然的定律,也是每個人共同的歸宿。當一個人病得非常嚴重,或者患了絕症,醫療無效,終於走向墳墓,所以,病苦接著就是死苦。在前面我曾經講過,死亡也是種魔難,時時刻刻都盯著我們,所謂「黃泉路上無老少」,黃泉路,指一個人死了埋在土裏,並不是說到年紀大了才會到黃泉去,有的小孩子生下來就死了,死亡,是不分老少的。古代秦始皇,不是派人去找長生不死的藥嗎?結果,他還在嗎?早已經不存在了,一個人哪裏有可能永遠不死的!

依佛法說,死亡是誰也逃避不了的,縱然生到最高的天——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天,壽命長達八萬四千大劫,要是壽盡了,仍然會墮落,不出輪迴

之苦。至於死亡是怎樣的痛苦呢?說一個譬喻,「死如螃蟹落湯」,好像活生生的螃蟹,掉落到滾水裏面去,那種痛苦可想而知,我們每個人臨死的時候,都逃不了這一關。

慈航菩薩圓寂之前,他預知時至,在遺囑上寫著四句偈︰

空手而來,空手而去;

來來去去,永無休息。

想想,我們生到世界上來,誰帶了什麼來?還不是空著雙手而來!死的時候呢?不要說我有黃金美鈔、家財萬貫、洋房汽車,誰帶得去?縱然是嬌妻兒女、蓋世功勛,或者文章藝術、洋溢的才華,都抵不了我們的生命,到時候,要去就得去,再怎麼恩愛的夫妻,到了大限來的時候,也是要分開的,所以古人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限來時各自飛。」一對恩愛的夫婦,夫唱婦隨,婚姻非常美滿幸福,但是幾十年後,到那個時候,都得分開各奔東西,就好像森林中的一對鳥兒,平常雙宿雙飛,一起唱歌,非常快樂,但是假使大限一到——死亡來臨的時候,各自飛去,誰也替不了誰的。

每一個人到了臨死的時候,才知道人生的確太苦了!也才體會到空手來還是空手去,假使不能看破,難道有辦法把所有的東西都搬進棺材裏帶走嗎?那末,什麼可以帶去呢?「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那時候,唯一能夠跟隨我們去的,就是我們在世行善與作惡的業了。因此,當我們在世,年輕力壯的時候,應該如何把握人生、怎樣修持,這是學佛的人,必須特別注意的。

五、愛別離苦︰我們生到這世界來,並不是孤零零地單獨一個人過日子,因此,在人與人之間相處、交往的過程中,親人與仇人都會造成我們的痛苦,和我們最親愛的人,好像夫婦非常恩愛,父母、兒女、兄弟、姐妹、師長、親戚朋友,本來相處得很融洽、愉快,一旦分離的時候,彼此都會感到非常悲傷、難過,所以說︰「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人生最快樂的事是新相知,本來兩個人莫不相識,卻是一見如故,大有相見恨晚的感慨,相知是人生最快樂的一件事,而人生之相知,貴相知心,彼此互相了解,說話很投機,是多麼痛快的事!

但佛法是講因緣的,當因緣來臨的時候,捨不得分開也要分離,所以說,「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好像我們請客,大家聚在一起吃飯,談天說地,非常高興,但是吃完了,就得散開,各自回家,沒有永遠不散的筵席,這就是愛別離苦,是非常痛苦的。

又好像一對年輕的夫婦,剛結婚不久,其中一個不幸去了,這一種痛苦是多麼大呀!或者人到中年,突然獨生兒子死了,白髮反送黑髮人,或者最親愛的人,突然發生意外,這都是一種刻骨錐心的傷痛。

不但死別令人感傷,有時候,本來大家相聚在一起很幸福美好的,可是為了事業,為了某一種原因,親人各處一方,生離,也是令人牽腸掛肚的。

中國歷代以來,關於愛別離苦的詩詞太多了,很有代表性的名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是最好的寫照,說明情人、好朋友分別的時候,這一種感傷,只有自己了解。可見,生離死別是人生最無可奈何,最痛苦的事!

六、怨憎會苦︰這一種痛苦和愛別離苦恰好相反,愛別離苦是不能和我們相親相愛的人,永遠廝守在一起而造成的痛苦;怨憎會,就是跟我們感情不好、冤家敵對,讓我們感覺到面目可憎的人,我們不想見到他,可是冤家路狹,偏偏踫在一起,正是「不是冤家不聚頭」,這種與自己討厭的人相聚在一起,簡直叫人難受死啦!

外面的冤家,有時候還可以避開,但是,自己家庭裏面的冤家,每天生活在一起,好像夫妻反目,兒女成仇,整個家庭鬧得像瘋人院似的,這種痛苦真是叫人受不了的!

七、求不得苦,本經的第二覺知講到「多欲為苦」,由於我們的欲望太多,即使是生活中最起碼的衣、食、住方面,也隨著各人的境遇不同而差別,當一個人在物質上或精神上得不到滿足時,都會產生痛苦,這就是求不得苦。雖然依著年齡的差異,所追求的目標不一樣,不能得到滿足欲望,感受到的失望和痛苦並沒有兩樣。好像小孩子喜歡吃糖果,得不到就哭了。學生希望成績好,結果考不及格,感到非常沮喪,這正是求不得苦!

八、五陰熾盛苦︰五陰,前面已經講過,或稱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我們的身體,由這五個元素所組合而成的。五陰的色,就是四大,四大不調,造成我們身上的病苦;受、想、行、識不平衡,造成心理上的痛苦。這五個元素只要其中一個受苦的時候,我們的身心就好像一團火在燃燒,痛苦無邊,因此,五陰熾盛苦等於是綜合前面的七種痛苦而產生的悲哀痛苦,都是人生所免不了的。

八苦,可以歸納為個人、社會、自然界三大類的痛苦。生、老、病、死四苦,屬於個人身心方面的。愛別離、怨憎會是人與人之間,社會方面造成的痛苦。求不得是自然界給我們的苦。

因此,在這一覺知中,佛告訴我們「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無量,就是不可計算,要認真計算的話,苦惱是算不清的。

「發大乘心,普濟一切」,菩薩因為看到眾生的痛苦太多了,基於「不忍眾生苦」的慈悲心,於是發起大乘心,利益他人,救度眾生,因此佛經說︰「自未得度,先度人者,是菩薩發心。」做菩薩的人,自己還沒有完成佛果,為了救度眾生,不惜捨棄個人的利益,吃盡千辛萬苦,這是菩薩發心。

再說大乘的乘,是什麼意思呢?古代由四匹馬拉的車,叫乘,所以有「千乘之侯,百乘之家」之說,以擁有車輛的多少來表明他的社會地位。因此,乘就是車輛,有運載的意思。佛經中以乘來形容修行人的發心,有大乘小乘的分別。《法華經》以羊車、鹿車、大白牛車作為譬喻,羊是很小的,鹿的力量也有限,以這兩種車代表小乘,就是羅漢、聲聞、緣覺等自了漢,只求自己能夠脫離生死的痛苦。大白牛車很大,像現在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車、火車,可以運載很多人,做菩薩的,要救度無量的眾生,當然是大乘了。因此,大乘心就是能夠自度度人的菩薩心。

講到普濟一切,救度的範圍涵蓋了尊卑貴賤、男女老少,甚至於水、陸、空一切的動物,都是救度的對象。因此,《楞嚴經》說︰「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這就是菩薩度生的心願,假使還有一個眾生沒有證到佛果的話,菩薩自己絕對不取泥洹,也就是不證菩提、成佛果。好像地藏菩薩發了「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誓願,這就是菩薩心、大乘心。試想,地獄裏有多少眾生,但是地藏菩薩所發的大願是︰地獄假使沒有空的話,他發誓自己絕對不做佛,一直等待把眾生度完了,才證菩提的覺位(成佛)。眾生無量無邊,那一天才能夠度光呢?可見地藏菩薩的願是多麼大呀!

《普賢行願品》中,普賢菩薩發十大願,從第一大願「禮敬諸佛」到第十大願「普皆迴向」,都說︰虛空界縱然有盡,眾生界縱然盡了,眾生的業力和煩惱也盡了,但是菩薩所發的度生大願,永遠沒有窮盡的時候。所以,發大乘心,就是要普遍濟度胎、卵、濕、化各類的眾生。

「願代眾生,受無量苦」,發了菩薩心,就要代一切眾生去受各種苦難。眾生,是佛法中的名詞,包含三種意義︰1、眾緣所生︰許多的因緣合在一起才能夠出生,比如說一個人,最初由父母的因緣,再加上我們的業識投胎,形成了生命體,而後才出生,這就是眾緣所生。2、眾處受生︰一個生命體,現在投生來做人,這一期生命結束以後,將來可能投生為畜生,或是生到天上,或者墮入地獄,有六道可以投生,所以也叫眾生。3、眾多生死︰生命體在六道當中,生了死,死了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的,不斷地生死,所以叫眾生。總之,眾生就是代表一切有生命活動的。

形形色色的眾生,有在天空飛的,水裏游的,陸地走的,真是無量無邊,而他們的苦惱也是無量無邊,做菩薩,都會發願代替一切眾生受苦。

講到這裏,我想講一個故事,說明菩薩如何代眾生受苦難。

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菩薩行,廣度眾生是因,成佛是果)的時候,不知道多少次捨棄生命救度眾生,其中有一生,做了鹿王,帶領了好多鹿,在森林裏生活。

當時,這森林是屬於古印度波羅奈國的領土,這國家的國王很喜歡打獵,吃鹿的肉,經常帶了好多部下到森林去打鹿,由於去的人多,往往一打都是幾十頭,幾乎是要一網打盡。

釋迦牟尼佛現身的鹿王,眼看國王經常這樣大肆虐害族群,實在太殘暴了,要是長期這樣,沒有多久,整個鹿群將會被他消滅了,為了生存以及繁殖後代,就與當時另一個集團的首領——提婆達多所現的鹿身,兩個首領互相商議解決這個問題,然後由釋迦牟尼佛這鹿王出面,向國王交涉。

「大王啊!你每天最多只能吃一頭鹿,但你經常來捕殺我們,一下子殺了好多,是吃不完的,可是,我們即將瀕臨絕種,這樣下去彼此都不好,不如我們來個協議,以後,我們每天自動派一頭鹿給你吃,也免得你到山中來很辛苦!」

「你講話算不算數?你們假使講信用的話,我就不再去打獵了!」

「當然!我們講到就做到,要是有一天不派來的話,你可以把我們整個消滅!」

鹿王跟國王議定以後,就跟提婆達多兩個集團,召集各自帶領的家族,合起來有一千多頭鹿,說明了事情的真相,每天輪流派一頭鹿,由年紀大的先去,年輕的排在後面,經過了一段時間,問題發生了。——

在提婆達多所帶領的這群鹿當中,有一天輪到一頭母鹿去,可是牠心中非常不願意,哭哭啼啼地要求提婆達多︰

「大王,並不是我怕死,我肚子裏面的小孩子,這一兩天就要出生了,我去了,連兒子也一同送死,我實在不忍心,畢竟小孩子是無辜的,待我生下來再去吧!」

「誰不怕死呀!」提婆達多拒絕了,「你這種道理,現在是講不通的!」

母鹿聽了,既感到傷心,又無可奈何,只好向當時釋迦牟尼佛這位鹿王要求幫忙。

鹿王好同情牠,可是,誰不貪生怕死?誰肯先去送死呢?想了想,說︰

「好吧,我替你去!」

這樣,鹿王就跑到御廚房,也許牠的長相跟一般的鹿不一樣,所以廚師一看,就知道牠的身份,於是,趕快去稟告國王︰

「啟告大王,今天怎麼鹿都派完了,鹿王竟親自來啦!」

國王怔了一下,就傳鹿王來問︰

「為什麼你親自來呢?難道你的眷屬都來光了嗎?」

鹿王就如此這般地把事情的真相告訴國王,國王深受感動,心想︰

「我身為國王,連一點仁慈心都沒有,反而不如鹿,鹿雖然是畜生,也會愛護自己的人民、子弟,跟牠比起來,我簡直是人面獸心!」

在慚愧心驅使之下,國王下令從此以後,全國上下不許打獵,更不可傷害鹿群,把鹿住的森林,作為專專放生鹿的地方,因此,這裏稱為鹿野苑,也叫做鹿林。

這故事說明釋迦牟尼佛,並不是做菩薩、做佛的時候,才救度眾生,在他做鹿王時,為了子民,居然不惜捐捨自己的生命,充分表現了菩薩的慈悲精神。

中國近代禪宗有一位祖師——虛雲老和尚,也是很慈悲的,活到一百二十歲才圓寂。在大陸政局動盪不安的年代,大部分人都向海外跑,虛雲老和尚也令他的徒弟趕快離開,自己反而留下來,而且還建築寺廟,把許多出家人團聚在他所主持的雲門道場。

當時,政府也很重視他,要請他弘法。後來,隨著政局的改變,他遭受到很大的迫害,被打得死去活來。雖然受了很多災難,他並沒有打算離開,是為什麼?他認為這是眾生的業報,逃也逃不了,他自己願意代眾生受苦,所以他寫了一首偈,其中的兩句是︰「問渠為何不放下?蒼生苦盡那時休!」

大家說你老和尚已經一百二十歲了,還是放不下,在那兒受罪,所為何事?他說︰就是因為這些眾生太痛苦了,等待他們都沒有痛苦的時候,我才能夠休息。可見虛雲老和尚也是一位大菩薩再來。所以我們學佛,就要發大心普濟一切眾生。

「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令,就是使令;諸,就是一切;畢竟,就是究竟。使令一切眾生,都得到大樂,最究竟、最圓滿、最大的快樂,也就是出世的快樂,這當然是世間的快樂所望塵莫及的了。因為世樂只是短暫的,雖然是歡樂一時,到頭來樂極生悲,又有什麼意思呢?我們學佛、學菩薩,所追求的是自他都能夠證得涅槃,都達到究竟解脫的無上快樂。

這一部《佛說八大人覺經》,一開始大部分都是談自修,怎樣自利,真正的目的所在,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發菩提心,向諸佛菩薩看齊,要普度眾生,這樣,學佛才有受用,也才能夠早一天證得無上菩提。

【書籍目錄】
第1頁:幻生法師序 第2頁:自序
第3頁:甲、緒說 第4頁:乙、解釋經題
第5頁:丙、介紹譯者 第6頁:丁、解釋經文—序分
第7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無常無我覺 第8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常修少欲覺
第9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知足守道覺 第10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常行精進覺
第11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多聞智慧覺 第12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布施平等覺
第13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出家梵行覺 第14頁:丁、解釋經文—正宗分—大心普濟覺
第15頁:丁、解釋經文—流通分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