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第九講】無我與慈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九講】無我與慈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

第六覺知,貧苦多怨,橫結惡緣;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1)貧苦多怨—窮通壽夭的由來

經文中說:「貧苦多怨,橫結惡緣。」世間有些使我們想不通的事,為什麼有的人富貴多樂,有的人貧苦多怨?世間之不平,更有甚於此者乎?

我們生活在這繁雜萬端的社會上,每天為了生活與工作,忙忙碌碌,隨波逐流,難得有身心安閑的時候,所以一切無暇去細想。如果有一天我們空閑下來,冷靜的觀察我們周圍的眾生相—形形色色的親友、街鄰、以及社會上的各色各類人等,這時會發現許多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比如說,何以有人富有、有人貧窮,有人顯達、有人微賤,有人長壽、有人短命,有人健康、有人多病。有人既富貴又長壽,有人既貧賤又短命;反之,有人富貴而早死,有人貧窮而長壽,古語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生境遇之不同,也是如此。同樣是圓顱方趾的人類,何以有如此的差異?難道說,當真是天上有個玉皇大帝,或陰間有個閻羅王,主管著人間的一切?

關於這一類宇宙人生問題,釋迦牟尼世尊住世時代,印度各派宗教哲學人士,也有種種不同的異說。大致分起來,有神意論、有宿命論、有唯物論、有偶然論,茲略為介紹其內容如下:

1〉神意論:這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婆羅門教的主張。該教認為人和世間的一切,全是大梵天所創造,也是大梵天所支配,人沒有自由意志,也不能改變自己的環境。人既然沒有自由意志,人的善惡行為也沒有責任可言。

2〉宿命論:這一派的主張以為,人今生的窮達壽夭,吉凶禍福,都是過去作為所結的果,所以今生的命運,就是前生的果報。人今生的努力和作為,只能改變來生的命運,而不能夠改變今生的命運。

3〉唯物論:此又稱結合因論,此論認為人生是地、水、火、風、苦、樂、壽命,七種原素結合而成,由結合的良窳(音羽,器物之粗劣者。)而決定人生的吉凶苦樂,此種結合在出生時即已決定,所以今生的努力不能改變其命運。

4〉偶然論:此派的主張,以為人生的命運,不是由因果業報法則所支配,亦不是由個人的努力或懈怠可改變,社會上不乏為善者遭遇不幸,為惡者卻得幸福的事例,這一切都是憑著偶然的機會而決定。

那麼,佛教對於人生苦樂或窮通壽夭作何解釋呢?佛教認為這是業力所致,由業力所感召的果報—正報和依報,而有今生的生命體,和生命體所依的環境。

(2)總報和別報—由業力招感的生命和環境

在上一節「十二緣生」中說到:「又復此生,不從天生,不從自生,非無緣生,從因緣生;因於欲有色有無色有業生。」而在第十支的「有支」中,說到「有就是業」。業是由身、口、意三者之造作,造作出善惡之業,招感未來苦樂之報。這種業報法則,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之一。《成實論》卷八「受業報品」稱:「善業得樂報,不善業得苦報,不動業得不苦不樂報。」—不動業,就是不善不惡的無記業。

在業報之中,決定個人貧富壽夭命運的,稱為「滿業」;決定同一時代人之物質生活條件的,稱為引業。如玄奘大師在《八識規矩頌》中稱:「引滿能招業力牽」,就是指此而說的。再者,以業力牽引,在三界六道中或得天人身,或得人身,或得下三途身果報的畜生、餓鬼等身,此稱為總報;雖然同受生為人,人又有智愚、美醜、壽夭、貴賤等差別,此稱為別報。此外,果報的主體,即有情的身心,又稱為正報;有情所依的國土,如山河大地,房舍器物,則稱為依報。再往下面細說,又有共業之報,不共業之報,共中有共、共中不共;不共中共、不共中不共等等業報,就此停住,不能細說了。

這其中特別要說明的是總報與別報,照唯識宗的宗義,第八識的果報體稱為總報,也就是以引業招感得四生六道的生命體;前六識之滿業招感之果稱別報,別報則千差萬別。譬如說,同生於人道具有人身,而各人的智愚美醜,貴賤壽夭,各不相同。生於富貴之家,自幼就有豐裕的物質享受;生於貧賤之家,自幼就忍受飢寒。生在非洲落後地區嬰兒,和生於歐美進步國家的嬰兒,其未來的命運也全不一樣。基於別報的不同,人生的際遇,有的富貴多樂,有的貧苦多怨。

或者有人問,如果人生的命運,一切是宿業所定,這和宿命論又有什麼差別?不一樣,完全不一樣,宿命論是一切命中註定,一切不能更改,否定了個人的努力意志。而業因果報招感,不否定個人努力意志。釋迦牟尼世尊,命中註定他要繼承王位做國王,但他以個人自由意志,捨棄王位出家修道,證悟真理,成為一代聖哲。

人生貧富苦樂,皆由宿業招感,而貧苦之人又何以多怨呢?這和他的環境有關,亦和他的智慧、知識、教育程度有關。貧窮的人,受教育的機會比較少,古人說:「學問深、則意氣平。」基本上說,還是「愚癡」所致。由於沒有智慧,事理顛倒,當生活貧苦,境遇不順之時,不知自我反省,修福修慧,一昧怨天尤人—怨上天不長眼晴,只照顧別人,不照顧自己;怨世人全虧欠我,對不起我,才使我境遇困難。像這樣一昧的怨恨別人,如何能與人結下善緣?只有「橫結惡緣」,環境愈來愈差,道路愈走愈窄。

(3)菩薩布施,等念怨親—布施為六度之首

菩薩,是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的人;也是上求大覺,下化有情的修行者。修菩薩行,要發下四弘誓願,修戒定慧三學,具四無量心,行六度四攝。這四弘誓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據古德的解釋,四弘誓願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立的。一者緣苦諦,見眾生八苦煎迫,而發下「眾生無邊誓願度」的誓願;二者緣集諦,見眾生煩惱重重,而發下「煩惱無盡誓願斷」的誓願;三者緣道諦,見無上正道而發下「法門無量誓願學」的誓願;四者緣滅諦,因清淨寂滅而發下「佛道無上誓願成」的誓願。

戒、定、慧三學,上一章中已經講到,此處不贅。此處介紹四無量心。四無量心,是慈無量心、悲無量心、喜無量心、捨無量心。慈者與人以樂,悲者拔人以苦;喜者見人離苦得樂,生歡喜心;捨著泯人我之見,於怨親所其心平等。而六波羅蜜,尤為修菩薩行者的重要德目。

六波羅蜜即是六度,波羅蜜、梵語Paramita,音譯波羅蜜多,略稱波羅蜜,義譯為「到彼岸」,亦譯為「度」。河口過渡的人,須乘舟筏橫越中流,以到彼岸。學佛的人,在煩惱迷惑的此岸,乘六波羅蜜舟筏,渡過生死輪迴的大海,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六波羅蜜如下表所示:

六波羅蜜:

一、 檀波羅蜜:譯為布施度,可度慳貪。

二、 尸波羅蜜:譯為持戒度,可度毀犯。

三、 羼提波羅蜜:譯為忍辱度,可度瞋恨。

四、 毘梨波羅蜜:譯為精進度,可度懈怠。

五、 禪那波羅蜜:譯為禪定度,可度散亂。

六、 般若波羅蜜:譯為智慧度,可度愚癡。

廣行六度,能到達彼岸,證得菩提。在《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有一段佛告阿難的文字,經中原文是:

「阿難,若有菩薩摩訶薩,學六波羅蜜,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我以六波羅蜜,付囑累汝。阿難,是六波羅蜜,是諸佛法藏。阿難!十方諸佛現在說法,皆從六波羅蜜出;過去諸佛,亦從六波羅蜜中,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來諸佛,亦從六波羅蜜中,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弟子,皆從六波羅蜜中,學得滅度。」

由上一段經文,可知諸佛由六波羅蜜出,六波羅蜜是菩薩修道的不二途徑。

菩薩修六波羅蜜,首重布施。而菩薩具四無量心,泯人我之見,怨親平等。所以菩薩布施,也一視同仁,無所軒輊。

(4)財施、法施、無畏施

大乘六度,首重布施。布者分布,施者給與,以己財事分給與人,謂之布施。《大乘義章》十一曰:「言布施者,以己財事分布於他,名之為布;己物惠人,曰之為施。」布施,並不僅指財物,布施有三種,曰財施、法施、無畏施。茲分述如下:

1〉財施:財施並不限於金錢,一切物質的施與,全屬於財施。輕者如衣食財物,重者如身家國城,有來求者,悉皆施與,此謂之財施。釋迦牟尼世尊在往昔因中修行時,曾經捨身飼虎,割肉餵鷹,這是高度布施的一種,非凡夫如我輩者所能為,但以身外財物,量力濟助他人,這是學佛者最先學習的課題。

2〉法施:法施又名法供養,以佛陀正法,為人演說,使人獲得法樂者,謂之法施。菩薩度人,不論智愚賢拙,一律有教無類,上一章經文中所說的「教化一切」,就是這個意思。《金剛經》云:「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3〉無畏施:無畏施有兩種意義,一者,修菩薩行,無殺害之念,心慈顏和,使一切眾生對之無畏怖心,有親切感,此稱之謂無畏施;二者他人有危險困難,修行者予以援助支持,或安慰鼓勵,令得安樂,心無畏佈,此亦稱之為無畏施。更簡單的說,我們攙扶一個盲者通過馬路,協助一個老人搭上公車,於爭執者予以排解,撿起行人道上的香蕉皮以免路人滑倒,這都是無畏施的一種。

以上三種布施,財施是物質布施,法施、無畏施是精神布施。而財施僅能使人免於一時的飢寒,法施則能拯人慧命,救人永免生死輪迴之苦,故在三種布施中,以法施為最上。布施不難,難於達到「三輪體空」的境界,即無施予的我,無受施的人,無所施的物。正如《金剛經》所稱:「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亦如《千佛因緣經》所載:「施為妙善藥,服者常不死,不見身與心,觀財物空寂,受者如虛空,如是行布施,無財及受者,乃應菩薩行。」

(5)無我與慈悲—不念舊惡,不憎惡人

「不念舊惡,不憎惡人」,是菩薩大悲心的表現。菩薩修行,首重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第一要無我,第二要慈悲。也就是行慈悲而不執有我,知無我而不斷慈悲。《金剛經》云:「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了知所謂怨親,無非是因緣和合而成,愛我者為親,害我者為怨,若無我執,等視眾生,則怨親觀念自不存在。何況「怨家宜解不宜結」,如果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豈不是怨恨愈結愈深?

在《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中,有一段經文,解釋大悲心的精神,經文曰: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何以故,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譬如曠野沙磧之中,有大樹王,若根得水,枝葉華果,悉皆繁茂,生死曠野菩提樹王,亦復如是。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是故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善男子,汝於此義,應如是解,以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菩薩如是隨順眾生,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五日撰稿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不覺、邪覺、正覺 第2頁:【第二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第3頁:【第三講】循八大人覺經走向正覺—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第4頁:【第四講】佛教的宇宙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第5頁:【第五講】人生是大苦聚—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第6頁:【第六講】人性的弱點—心無厭足、惟得多求
第7頁:【第七講】精進與勇猛—破煩惱惡、摧伏四魔 第8頁:【第八講】生命的流轉—無明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第9頁:【第九講】無我與慈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 第10頁:【第十講】在家道與出家道—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第11頁:【第十一講】發大乘心,普濟一切—化自私為慈悲、化煩惱為菩提 第12頁:【第十二講】精進不懈、超越自我—由物欲世界昇華到正覺世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