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第七講】精進與勇猛—破煩惱惡、摧伏四魔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七講】精進與勇猛—破煩惱惡、摧伏四魔

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1)修行之人,懈怠則墮落

上一講—即「第三覺知」那一段經文,大意是說,世俗凡夫,是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則增長罪惡;而修行菩薩,於五欲六麈幻境,要常念知足,不可多求。唯應安貧守道,勤修智慧之業。蓋知足乃治貪之本,人若能知足,則貪欲自然減輕以至消除。而這一節經文,則是示知修慧業者,若身心懈怠,則不能進步,反而墮落也。墮落,亦有版本上印作墜落。

懈怠一詞,在意義上與精進相反,精進的意義是:未生惡使不生,已生惡為斷除;未生善為生起,已生善使增長。而懈怠是八大隨煩惱法之一種,懈是身體上的頹廢,好逸惡勞;怠是精神上的放逸,貪圖舒適。《成唯識論》解釋懈怠曰:「云何懈怠?於善惡品,修斷事中,懶墮為性,能障精進,增染為業。」所謂「修斷事中」,修是修善,斷是斷惡。而懈怠以懶墮為性,應修而不修,應斷而不斷,所以障礙精進。

懈怠何以使人墮落呢?《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曰:此懈怠人,一切家事作業皆畏;是故出家,作如是言:我出家已,多有敷具病藥,所須飲食豐樂,我於晝夜,無所為作。彼懈怠故,如是出家,現出家已,不讀誦經,不能止惡,不行善法,不修禪定,不持禁戒,常為懈怠之所覆蔽。彼人多利,多得供養,食用豐足,不樂持戒,不樂智慧;少智慧故,身壞命終,墮於惡道,生地獄中。

懈怠與普通所說的懶惰近似,世間懶惰之人,好吃懶做,遊手好閑,遇事因循,得過且過。五十多年前,我在小學讀書時,唱過一首《明日歌》,可惜已記不完全了。此歌的前一段是:「明日復明日,明日何期多,吾生靠明日,萬事成蹉跎,人生苦被明日累,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我們學佛的人,初入佛門,大多頗為發心,十分精進。可是天長日久之後,就不由的懈怠了。古德說:「學佛一年,佛在眼前,學佛兩年,佛在大殿,學佛三年,佛在西天。」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2)精進為修道之本

經文曰:「常行精進」。精進,就是八正道中的正精進,此又名正勤,能對治懈怠。在「三十七助道品」中,有「四正勤」道品,即「未生善令速生,已生善令增長,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立斷。」所以,精進就是修善斷惡,勇猛不懈。

精進,是小乘七十五法中大善地法之一,亦為大乘百法中十一善法之一,《成唯識論》解釋精進曰:「勤為精進,於善惡品修斷事中,勇悍為性,對治懈怠,滿善為業。」慈恩大師《上生經疏》亦謂:「精謂精純,無惡雜故,進謂昇進,不懈怠故。」而在《正法念處經》卷四十三稱:

「懈怠,則是一切不饒益事,亦是一切惡道之本,生死種子,是世間一切苦惱,由之而生,是故世間若有欲斷生死縛者,則應精進,捨離懈怠。」

不僅修行要精進,即是在世間法中,無論是做學問,創事業,服官任教,同樣要精勤不懈,才能有所成就。古語云:「不經一番寒澈骨,安得梅花撲鼻香。」古聖先賢,為求道業有成,那一個不是精勤不懈,經過一番大死,而後獲得新生?

《大智度論》卷十六,載一精勤為善的故事:

昔野火燒林,林中有一雉,勤身自力,飛入水中,漬其羽毛,來滅大火。火大水少,往來疲乏,不以為苦。是時天帝釋來問之言:「汝作何等?」

答言:「我救此林,愍眾生故。此林蔭育處廣,我諸種類,及諸宗親,皆依仰此,我身有力,云何懈怠,而不救之?」

天帝問言:「汝乃精勤,當至幾時?」

雉言:「以死為期。」

(3)八萬四千煩惱

經文中說:「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我們於此探討,這煩惱惡是什麼?

其實煩惱惡就是煩惱,煩者煩擾,惱者惱亂,煩擾惱亂人心的,即稱為煩惱。又以其在「心所有法」中與「善法」相對,因煩惱而使人為惡,故稱煩惱惡。佛經中常說:「八萬四千塵勞」,或「八萬四千煩惱」,聽起來使人嚇一跳,我人煩惱何以如此之多。其實「八萬四千」在佛經中是一個形容詞,表示煩惱之多的意思,我們不可膠柱鼓琴,執為定數。

煩惱雖然沒有八萬四千,但是與善法比較起來,確實是善法少而煩惱多。在唯識學上,人有八識心王,和五十一個配合心王作用的「心所」,這五十一個心所中,善心所只有十一個,而煩惱心所卻有二十六個。這二十六種煩惱中,有六種根本煩惱,二十種隨煩惱。此二十種隨煩惱,又分做十個小隨煩惱,兩個中隨煩惱,八個大隨煩惱。茲分述如下:

(一)根本煩惱:根本煩惱有六種,是貪、瞋、痴、慢、疑、惡見,分述如下:

1、貪:貪著五欲六塵,永無滿足之日,曰貪。

2、瞋:於違逆我者,心含忿恨,起損害之心,曰瞋。

3、癡:癡是愚昧不明,對世出世間道理不能如實了知,以非為是,行為顛倒,曰癡。

4、慢:慢是驕傲,自持學問、財富,計己勝他,曰慢。

5、疑:對四諦真理懷疑不定,對三寶功德,因果能力都不相信,曰疑。

6、惡見:這是受邪師外道的影響,對諸諦理,顛倒推求。此又可開為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

(二)隨煩惱:

這是隨從六種根本煩惱之後而生起的煩惱,共有二十種,前十種名「小隨煩惱」,次二種是「中隨煩惱」,末八種是「大隨煩惱」,分述如下:

1、忿:遇到違逆之事,心生忿怒。

2、恨:忿怒之後,心中不捨,結怨於心,懷恨不已。

3、覆:隱藏自己的過惡,不使別人知道。

4、惱:由忿恨而起報復之心,惱害於他人。

5、誑:誑是虛偽不實,為某種利益或目的而打妄語。

6、諂:諂是諂媚,為了利益或目的,恭維巴結有錢有勢的人。

7、憍:憍是倨傲,在人前賣弄自己,蔑視他人。

8、害:害是損害,無悲愍之心,惱害有情。

9、嫉:見人勝己,常懷嫉妒,自住憂戚,名嫉。

10、慳:慳是吝嗇,吝惜錢財,不肯惠施,曰慳。

11、無慚:有過惡而不知羞恥,曰無慚。

12、無愧:有過惡不怕人知,不畏譏誚,曰無愧。

13、不信:於四諦之理,因果之事不生正信,心存污穢,曰不信。

14、懈怠:因循放逸,不斷惡,不修善,曰懈怠。

15、放逸:放蕩縱逸,對於惡事心不防護,曰放逸。

16、昏沉:神志昏蒙,身心疲倦,無堪任事,曰昏沉。

17、掉舉:心不寂靜,妄想紛飛,曰掉舉。

18、失念:忘了正念,邪念增長,曰失念。

19、不正知:知是知見,由於不正當的知見,於環境起錯誤的見解。

20、散亂:散亂是心馳外緣,流轉不息,妨害正定。

(4)摧伏四魔—四魔是什麼

經文中說:「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關於煩惱,已如上節所述。那麼,四魔又是什麼呢?

說到魔字,我們心識中馬上幻想出一幅魔相來,三頭六臂,青面獠牙,作撲人狀。我人思想上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把一切名相固定化,實體化。說到佛,我們心識馬上想到大雄寶殿的佛像;說到魔,我們心識中又會幻化出魔的形狀,這在唯識學上叫做「遍計所執性」—由於我人認識作用的謬誤,執名求實,這是妄情迷執,情有理無,這是幻有或妄有,而不是實有。

原來魔字,是梵語mara的音譯,最初譯為「磨羅」,中國人說話好簡略,把「佛陀」略稱為「佛」,把「磨羅」自然也就略稱為「磨」。而mara一字的義譯,原本是障礙、擾亂、破壞的意思,也有譯為殺者、奪命者,但這是由破壞一詞延伸而來,並沒有魔鬼殺人或魔鬼奪命的意思在內。早期佛經中用「磨」字用了幾百年,到了南北朝梁武帝時代,這位「皇帝菩薩」一時心血來潮,乃以「魔」字代替了原來的「磨」字。本來這個字也改的十分傳神,但是這一改,把原本是「磨難」—障礙的意思,變成了「魔鬼」—吃人害人的生物了。改的不但意義全變,並且給人一種錯覺、誤導,給「磨」賦予了生命,賦予了威力,使人感到冥冥中另有一種生物在窺伺自己。

認真的說,「磨」只是我人修道上的障礙。在《佛本行集》卷二十五上說,魔王波旬有十二種魔軍,名稱是欲貪、不歡喜、飢渴寒熱、愛者、睡眠、驚怖恐畏、狐疑惑、瞋恚忿怒、競利爭名、愚癡無知、自譽矜高、恆常毀他人。而《大智度論》卷五中,說有十種魔軍,名稱是欲、憂愁、飢渴、愛染、睡眠、怖畏、疑、怨毒、虛妄之名聞利養、自高慢他等十種。以上種種魔軍,事實上是經典文學的一種象徵手法,說穿了,所謂魔軍,只是我人內心的種種煩惱和欲望而已。這些煩惱和欲望,能障礙、破壞我人修行和成道,故稱之曰「磨」。

不過「魔」字也有其象徵的意義。比如我人對什麼事情著了迷,就叫做著魔,即俗稱的「嗜好成癖」。如有人下棋著魔,有人練功著魔。老實說,修行打坐也會著魔,如打坐時看到佛菩薩像,聞到香味等,其實這都是心中的幻境,千萬不能執著。如果執著不捨,也會導致「走火入魔」。

經文中說:「摧伏四魔」,四魔是能破壞修行的四種磨難,即是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現分述如下:

1〉煩惱魔:煩惱魔又稱欲魔,此為我人心識中,貪、瞋、癡、慢、疑等種種煩惱,擾亂我人心神,障礙修道,故稱曰魔。

2〉陰魔:陰即五陰,也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五蘊和合,而有我人之身心。本經第一覺知謂:「心是惡源,形為罪藪。」老子曰:「吾之大患,為有我身,若無我身,何患之有?」由此可見,五蘊身心,生種種煩惱,這也是一種魔。

3〉死魔:死能斷人命根,不得繼續精修道業,故稱為魔。然則,命根又是什麼呢?命根是「名言施設」,是「假立」的名詞。一個人,在壽、煖、識三者和合三下,才有生命的存在及延續,若三法捨一,命根就不存在了。死能障礙人繼續修道,故稱之為魔(磨)。

4〉天魔:天魔指三界中欲界第六天—他化自在天的天王而言,佛經上稱,他化自在天天王魔旬,於佛陀在菩提樹下修道時,率其眷屬,以種種方法,擾亂佛陀,使其退轉道心。佛陀降服魔軍,證得無上正等正覺。事實上,佛陀所降服的魔軍,仍然是其心識中之種種煩惱與欲望也。

真正的魔,不在天上,而在人間;不在身外,而在心中。以前者來說,試看佛教之中,有沒有指佛吃飯,賴佛穿衣的獅身蟲,打著如來的名號,專做販賣如來的勾當呢;以後者來說,剿山中賊易,剿心中賊難。身外之魔易摧伏,心中之魔難降服呢。

(5)出陰界獄—出五陰與三界之獄

經文上說:「摧伏四魔,出陰界獄。」佛經上講到地獄,有八熱地獄,八寒地獄等名稱,但從未曾提到過「陰界獄」,這陰界獄在什麼地方呢?其實陰界獄只是比方,是指五陰三界而言。五陰,指的仍是五蘊;而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是指迷妄有情在生死流轉中,以其所依環境所分之階層。不但分為三界,且建立九地、二十八天—九地是欲界的五趣雜居地;色界的離生喜樂地,定生喜樂地,離喜妙樂地,捨念清淨地;及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非想非非想處地。二十八天,是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無色界四天,這是部派佛教說一切有部建立的理論。

三界中的欲界,即此界眾生,以「欲勝」稱著,也就是對食色二欲特強。欲界的範圍,上至欲界六天,中至人界四大洲,下至寒熱八大地獄,均在欲界以內。此界眾生,有飲食男女之欲,宮殿園囿之好,及種種欲望,故稱欲界。

色界的特徵,是此界有情的色身,及其國土、宮室、器物,無不殊妙精好,故稱色界。此界復以「禪那」稱勝,所謂色界十八天,是初禪、二禪、三禪各包括三天,四禪天包括九天,合計四禪十八天,其實這只是四種禪定的種種境界。

無色界的特徵,是此界諸天,無國土宮室器物,亦無生理上的色身,惟以「心識」住於深妙之禪定,故稱無色(物質)界—那只是一個精神世界。

五陰三界,是眾生生死流轉的身心世界,眾生受業力牽引,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不已,不得自由解脫,有如繫縛於牢獄之中,所以稱為「陰界獄」。我人若能常行精進,破除煩惱,以般若正智,觀照五蘊皆空,證得無上正覺,那時就超越於五陰三界之外,就是「出陰界獄」了。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十二日撰稿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不覺、邪覺、正覺 第2頁:【第二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第3頁:【第三講】循八大人覺經走向正覺—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第4頁:【第四講】佛教的宇宙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第5頁:【第五講】人生是大苦聚—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第6頁:【第六講】人性的弱點—心無厭足、惟得多求
第7頁:【第七講】精進與勇猛—破煩惱惡、摧伏四魔 第8頁:【第八講】生命的流轉—無明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第9頁:【第九講】無我與慈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 第10頁:【第十講】在家道與出家道—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第11頁:【第十一講】發大乘心,普濟一切—化自私為慈悲、化煩惱為菩提 第12頁:【第十二講】精進不懈、超越自我—由物欲世界昇華到正覺世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