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佛說八大人覺經講記 于凌波居士著

【第十講】在家道與出家道—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日期:2010-10-05] 來源:網友上傳  作者:于凌波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第十講】在家道與出家道—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雖為俗人,不染世樂,常念三衣,瓦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1)五欲—色聲香味觸、財色名食睡

經文中說:「五欲過患」。五欲是什麼?佛經中有多種說法,解釋不一。有謂色、聲、香、味、觸是五欲者,有謂財、色、名、食、睡是五欲者。如果加以界說,可以說世俗間的五欲是財、色、名、食、睡,佛法中五欲是色、聲、香、味、觸。佛經上把與眼、耳、鼻、舌、身五根相對的塵境,即色、聲、香、味、觸五境所引起的五種情欲,稱之為五欲或五妙欲。一者色欲,指一切美妙的色相;二者聲欲,指一切宛轉的聲音;三者香欲,指一切芬芳的氣味;四者味欲,指一切可口的味覺;五者觸欲,指一切適意的觸樂。以上五者,能使眾生樂著無厭,為其迷惑陶醉,貪求妄想,做著此五種欲望的奴隸而不自覺,所以佛經上告訴我們:「慎防五賊」。《佛遺教經》上說:

「汝等比丘,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若縱五根,非唯五欲,將無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惡馬,不以轡制,將當牽人墮於坑陷。如被賊劫,苦止一世;五根賊禍,殃及累世,為害甚重,不可不慎。」

世俗五欲,我們日常生活於其中而不自覺,茲分述如下:

1〉財欲:財指世間的錢財,狹義的錢財,指一切有價證券。廣義的錢財,包括著金銀珠寶,古董字畫,房屋田產等等。錢財為人養身之資,又稱外命,故世人貪求執著,視如身命。唯到了生活所需之外,再廣事攫取貪求,那就是貪欲與佔有欲在作祟了。

2〉色欲:色本來為青、黃、赤、白顏色,但在此處則指男女情愛之美色而言。古語云:「食色性也」。人生的兩大基本欲望,一是食欲,一是色欲(事實上就是性欲)。食欲在維持個體生命,性欲在繁延種族,在世間法上,本來無可厚非。但如不知節制,放縱無度,在食欲說,殺生以饗口腹之欲,造作惡業;在色欲說,「色字頭上一把刀」,社會上多少悲劇,都是色欲引起的。

3〉名欲:名欲就是世間的名譽,在古代,人由聲名而能顯親榮己;在現代,知名度高的人作事無往不利,所以人人好名。但如果是名符其實,實至名歸,愛名譽本來也不是壞事。但如果是沽名釣譽,盜名欺世,那是貪欲煩惱的一部分了。尤其是現在所謂「民主時代」,政治人物不擇手段的打知名度,為了爭名,不惜造謠生事,互相攻訐,對簿公堂。冷眼看來,真是可憐亦復可笑。

4〉飲食欲:飲食本來是資身活命的物質,佛經上也說:「一切眾生,皆依食住。」所以吃飯是理所當然的事。但在資身活命與口腹享受之間,其差別不可以道里計。一個人如果縱口腹之慾,廣造殺業,其後果決定是自己承擔。古人詩云:「若問世間刀兵劫,且聽午夜屠門聲。」人類造的共業,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5〉睡眠欲:睡眠是生理所需要,適當的睡眠,消除疲勞,恢復體力,以從事新的一天工作。但如果懈怠放縱,晝夜顛倒,或樂著睡眠,荒廢正業,這就成為一種過患了。

自世間法說,人生適當的五欲生活,並不是罪惡,不應該責備。但如果不知節制,放縱無度,那就要像佛經中所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了。

(2)雖為俗人不染世樂

經文說:「雖為俗人不染世樂」。俗人,指的是世俗之人,在此處,指的是在家信眾而言。

佛門四眾弟子,有在家、出家之分。出家的男女二眾,稱為比丘與比丘尼,在家二眾弟子,稱為優婆塞與優婆夷,就是在家清信士的意思。《優婆塞戒經》云:「菩薩有二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就是指此而說的。

在家,是「出家」的相對語。「家」實在是煩惱的淵藪,有父母妻子眷屬之累,有世事操作經營之勞,並不是修道的理想環境。但以世間法來說,在人生的責任與義務負擔之下,要讓人人捨親割愛,出家修道,勢所不能。因此,佛陀訂有在家修行之制,這是世尊度化眾生的方便法門。《法苑珠林》中有一段話說:「力慕善道,可用安身;力慕孝悌,可用榮親。亦有君子,高慕釋教,遵奉修行,貞仁退讓,廉謹信順,皆是宿種,稟性自然,與道何殊。」

以上經文,指的就是在家修道而說的。在家修道,仍為世俗之人,但雖為俗人,而不染世間五欲之樂,此即所謂「身在家在而心出家」。

在《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中,說到出家,謂有四種不同的類型,一者身出家而心不出家,這是指人雖然出了家,而心猶眷戀著世俗生活的人;二者身在家而心出家,這就是「雖為俗人不染世樂」的在家居士;三者身出家心亦出家,這是值得受人尊敬的出家比丘,出家之後,於諸欲境,均無顧念;四者是身心俱不出家,這是標準的世俗之人,也就是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人。

一個正信的清信士—不論是優婆塞或優婆夷,雖然是在家俗人,受用五欲,但心不耽染,常念出家人三衣瓦缽的清淨生活,進而志願出家,修習梵行,慈悲一切,這才是上求大覺,下化有情的菩薩行者。

(3)常念三衣瓦缽法器

三衣瓦缽法器,是出家人隨身攜帶的生活用品。

釋迦牟尼住世時代,僧團成立之初,出家比丘的生活,是:「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出家人生活何以如此簡單,因為出家的目的是精進修行,了脫生死,不能為物所累,不能為衣食問題分心。

三衣,現在稱為袈裟,佛書上的解釋,說三衣者,佛制比丘之法衣,有大中小三件,故稱三衣。大者稱僧伽梨Samghati,譯為眾聚時衣,由九條布縫起來,是大眾集合時的禮服,為授戒、說戒等重要場合穿著;中者名鬱多羅僧Uttarasanga,譯為上衣,又稱覆左肩衣,由七條橫割截之布帛縫製而成,這是作法事入眾時所穿的外衣;小者名安陀會衣Antarvasaka,譯為中著衣、內衣、裡衣,由五條布帛縫成長方形,是出家人平常起居、勞動時穿的,故又稱「作務衣」。

事實上,若探討這三衣的起源,這本是印度古代賤民的衣服,說是衣服,其實只是大小不等的三塊布。印度古代窮人,求一塊完整的布亦不可得,那就拿許多碎布縫綴起來。印度氣候炎熱,平常用小的一塊裹住下體,所以叫裡衣;天冷時,上身再披一塊中的。另有一塊大的,夜晚睡覺時蓋在身上,叫做臥具;白天折疊起來當坐墊,又叫敷具。釋迦牟尼時代的外道沙門集團,全是用這種布做衣服,佛教的比丘也不例外,後來就演變成僧侶專用的法衣了。

瓦缽,缽是梵語缽多羅Patra的略稱,是出家人盛飯的食器,稱為「應量器」。佛制,比丘的應量器有兩種,一者鐵製,一者陶製,即所謂瓦缽,而不得使用木製,亦不得用鮮艷的顏色。大小容量,則按各人食量而定,分為上中下三種。

法器,為梵剎所用之器物,如鐘、鼓、鐃、跋、磬、木魚之類皆屬之,尤其是密教的法器,繁雜萬分,一般人分辨不清楚。但在印度古代則十分簡單,比丘行腳,除三衣一缽外,無非是頭陀袋、漉水囊、楊枝、澡豆而已。《梵網經》上說,菩薩行頭陀行時,有十八種法器常隨其身,其中包括佛像、香爐等,那已是佛滅度數百年之後的事了。

(4)志願出家,守道清白

出家,是出離在家生活,捨親割愛,剃除髮鬚,修離欲沙門之淨行。《釋氏要覽》上說:「家者,是煩惱因緣;夫出家者,為滅垢累,故宜遠離也。」所以佛門在家弟子,看破世間欲樂,常念三衣瓦缽,嚮往出家生活,到了因緣成熟,立下宏願,發心出家。出家修行有什麼好處呢?《法苑珠林》中說:

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船;在家起過即易,如海中汎舟。又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汎舟,在家修福甚難,如陸地行船。船雖是同,由處有異,故遲速有不同,修犯有難易,是知生死易染,善法難成,早求自度,勵慕出俗。

經文曰:「志願出家,守道清白。」此處說的是「守道」,不是「修道」。守什麼道呢?主要是指守戒而說的。佛陀在《遺教經》中說:

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失。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穩功德處。

出家菩薩能守道清白,自然梵行高遠,人所敬仰。以此成就自利,發大慈悲心,教化一切眾生。

(5)梵行高遠,慈悲一切

梵行,梵語brahma-caria,意譯為淨行,即是在家、出家二眾所修的清淨行為。按,梵之梵語為brahma,意譯為寂靜、清淨、離欲。所以梵行就是清淨之行,尤其是指斷淫欲之事,稱為梵行。《八大人覺經疏》稱:「梵行有三:一、明悟欲心;二、潔淨欲身;三、不犯欲塵。」梵行是出家眾所必須嚴格遵守的。佛陀在《增一阿含經卷三六重品》,有與梵志問答的一段話:

「梵志問佛,此中頗有比丘,云何得修梵行,無有缺漏,清淨修梵行?世尊告曰:若有戒律具足,而無所犯,此名清淨得修梵行。復次,梵志,若有眼見色不起想著,不起識念,除惡想,無不善法,得全眼根,是謂此人清淨修梵行。若耳聞聲,鼻嗅香,舌知味,身知細滑,意知法,都無識想,不起想念,清淨得修梵行,全無意根,如此之人,得修梵行,無有缺漏。」

其實,修梵行,就是嚴持戒律,守護六根。如果戒律具足,則守道清白,自在其中。而其梵行也如旭日當空,無高不照了。

慈悲二字,前文已略為述及。慈是與樂,悲是拔苦。《大智度論》二十七曰:「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慈悲是以四無量心為基礎,無量者,無可限量的意思。菩薩上求大覺,下化有情,有情是菩薩修行利他的對象。眾生無量,故利他的對象亦無量。菩薩必具此無量之心,然後可以向無量眾生作無量的利他行。這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其內容是:

1〉慈無量心:慈者是仁愛之心,這可分兩方面說:一者是對人,不對他人起惱害之念,給予他人的身心以滿足喜樂;二者是對己,以慈心來對治自己的瞋恨心,忿恚心,使心胸廣闊,心地慈祥。由此兩方面交織而成大慈之心。

2〉悲無量心:悲者是同情之心,當念我與眾生,同是一體,如果他為煩惱所苦,我當懷為他拔除之心。此種悲心,常養常存,永無厭捨,始謂無量。

3〉喜無量心:喜者歡喜之心,見人止惡為善,生歡喜心,見人離苦得樂,生慶悅心,見人行善功德,生讚歎心,反過來說,對人不起嫉妒心,以喜心對治嫉妒,謂喜無量心。

4〉捨無量心:怨親平等,捨怨捨親;乃至以上三心—慈、悲、喜三心亦捨之而心不存著,謂捨無量心。

《大寶積經》有一段經文曰:

「是名菩薩摩訶薩大慈大悲大喜大捨。若諸菩薩摩訶薩,安住如是四無量波羅蜜者,當知是則為菩薩藏法門之器,又是諸佛正法之器。」

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二十日撰稿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講】不覺、邪覺、正覺 第2頁:【第二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
第3頁:【第三講】循八大人覺經走向正覺—乃是諸佛菩薩大人之所覺悟 第4頁:【第四講】佛教的宇宙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第5頁:【第五講】人生是大苦聚—多欲為苦、生死疲勞 第6頁:【第六講】人性的弱點—心無厭足、惟得多求
第7頁:【第七講】精進與勇猛—破煩惱惡、摧伏四魔 第8頁:【第八講】生命的流轉—無明是生死輪迴的根本
第9頁:【第九講】無我與慈悲—等念怨親、不念舊惡 第10頁:【第十講】在家道與出家道—不染世樂、常念三衣
第11頁:【第十一講】發大乘心,普濟一切—化自私為慈悲、化煩惱為菩提 第12頁:【第十二講】精進不懈、超越自我—由物欲世界昇華到正覺世界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