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白話素書淺釋(譚威居士譯本) 譚威居士著

白話素書淺釋(譚威居士譯本) 譚威居士著

譯序

[日期:2010-08-13] 來源:轉載  作者:譚威居士著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譯序

譚威 

黃石公《素書》是一部類似「語錄」體的書,流傳甚廣,影響很大。《宋史。藝文志》載:「宋代有黃石公《素書》一卷,張良所傳。」

《素書》問世以來版本甚多。有明朝冲眇閣刊《先秦諸子合編》本、《漢魏叢書》本、明朝唐琳刊本、《說郛》本、《二十二子》本、《百名家書》本、明朝王士祺本、明朝溪香館刻楊慎評本等等,不一而足。

《素書》是作者人生觀的具體表現。全書六章共講了五個問題,茲簡介於下。

一 、闡明了作者的思想體系,即道、德、仁、義、禮五位一體,密不可分,及「潛居抱道,以待其時」的處世哲學。暗示讀者,只要具備道、德、仁、義、禮五種品格,再逢機遇,定可建絕代之功,極人臣之位。

二、 闡明了作者用人的原則。作者依據才學之不同,將人才分為俊、豪、傑三類。是故其無異儒家的理性意識及道德水平的準則。作者認為「任材使能,所以濟物」、「危莫危於任疑」、「既用不任者疏」、「用人不正者殆,強用人者不畜」等等,都是來自生活的總結,有著指導性意義。

三、作者從思想和行為兩方面提出了如何加強個人修養的意見。「博學切問」、「恭儉謙約」、「近恕篤行」、「親仁友直」等,反映了儒家的道德意識;「絕嗜禁欲」、「抑非損惡」、「設變致權」、「安莫安於忍辱」、「吉莫吉於知足」等,又具有道家思想的成分,儒、道兼收並蓄,反映出作者的思想的包羅萬象。

四、作者總結安邦治國的經驗。作者認為「短莫短於茍得」(反對短期行為)「後令繆前者毀」(政策必須備有連續性)「足寒傷心,人怨傷國」(失民心者失天下)「有道則吉,無道則凶。吉者百福所歸,凶者百禍所攻。非其神聖,自然所鍾」(反映了作者的天道意識和非神觀念)。這些,對於後人參政有一定的啟發。

五、作者闡述了他自己的處世之道。我們中國人的政治是人治的政治,能否處理好人際關係,是事業能否亨通的關鍵。作者提出「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慢其所敬者凶」、「輕上生罪,侮下無親」、「上無常守,下多疑心」、「近臣不重,遠臣輕之」等,都給如何處理好各種關係提出了借鑑。

大凡一個國家的政治、軍事,都是以「人」為主體的活動,都和個人的修養,能否協調好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古人看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程序是不可打亂的,因此將「人」的問題放在首位。國人認為,軍事是政治的延續,政治是軍事的高度集中,是一種高層次的軍事。「敗莫敗於多私」、「陰計外泄者敗」、「小功不賞則大功不立,小怨不赦則大怨必生」等,對於指導政治或軍事行動,有著同樣的意義。

綜上所述,《素書》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和實用的價值,很值得一讀。

限於水平,錯誤在所難免。不足之處,乞望方家教正,以益後學。

【書籍目錄】
第1頁:譯序 第2頁:原序淺釋
第3頁:一、事物緣起[原始章第一] 第4頁:二、俊、豪、傑[正道章第二]
第5頁:三、修身養志[求人之志章第三] 第6頁:四、堅定志向[本德宗道章第四]
第7頁:五、奉行仁義[遵義章第五] 第8頁:六、安於禮儀[安禮章第六]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