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七葉佛教中心  支持書舍的建設: 請點這裡  書本報錯: 留言板
你好,各位佛友 登錄 註冊 搜索
背景:
閱讀書籍 - 觀音靈感錄續編 毛凌雲述

觀音靈感錄續編 毛凌雲述

第一章 緒言

[日期:2010-07-27] 來源:網絡轉載  作者:毛凌雲述 如佛友覺得此書不錯,請按

  菩薩戒弟子惕園毛凌雲敬述

第一章 緒言

第一節  略敘聖跡

觀世音菩薩是古佛再來,在無量劫前早已成佛,號正法明如來,故稱觀音古佛。但以度生念切,救苦心殷,不離寂光,倒駕慈航,為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之左輔,又為娑婆世界釋迦世尊之良弼,遍十方微塵國土,度二乘六道眾生,共生極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雖常現佛身,而復普現菩薩、緣覺、聲聞、及人、天、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九法界身;即山河道路,橋樑船筏,藥草樹木,樓臺房舍,牆壁村落等,亦隨機化現,以施無畏,而垂濟度。世人據跡而論,只云菩薩或大士而已。尤對我等娑婆世界,因緣甚深,晝夜六時,常以大悲眼,觀照世間一切眾生,求救苦難、或求賜福利、而稱名之音聲,即施護祐,拔苦與樂,故名觀世音,簡稱觀音。又名觀自在,謂自利利人皆能得大自在也。菩薩、簡稱也,音譯具名為菩提薩埵;義譯舊為大道心眾生,新譯曰覺有情,又譯大士。釋為:菩者、覺也、度也,薩者、有情也、眾生也。覺有情,即度眾生也。大士即求道求覺之大心人,總名上求佛道、下化有情之大乘眾也。

第二節  冥顯感應

凡念觀音名號者,大感則大應,小感則小應,絕無不應之理,彼不見感應者,亦未嘗無感應也。因感應之跡有:一、顯感顯應:如現生竭誠禮念,即蒙護祐,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及業消障盡,福增慧朗等是也。二、冥感冥應:如過去生中曾修竭誠禮念等行,今生雖未修習,由宿善根,得蒙護祐,不知不覺禍滅福臻,業消障盡等是也。三、冥感顯應:如宿生曾種善根,今生得蒙護祐是也。四、顯感冥應:如現生竭誠禮念,不見護祐之跡,冥冥之中承其慈力,凶退吉臨,業消障盡等是也。五、亦冥亦顯感而顯應:如宿世曾種善根,今生亦竭誠禮念,顯蒙護祐,轉禍為福等是也。六、亦冥亦顯感而冥應:如宿世曾種善根,今生亦竭誠禮念,冥冥之中承其慈力,獲種種利益是也。其應之大小優劣不同,在其誠之至與未至而已,縱令心不諦信,致誠未極,但能一念投誠,亦必皆蒙利益,隨己一念之誠而分優劣,但不能如竭誠盡敬者蒙益之殊勝超絕耳。惟存不善之心,雖竭誠禮念,僅能略種未來善根,不得現時感應,因佛菩薩皆是成就人之善念,絕不成就人之惡念也。若不發改惡遷善之心,妄欲以念觀音聖號求己之惡事成就者,決無感應,且難逃惡報之果,切勿發此顛倒之心也。

第三節  續編靈感

觀音菩薩靈感無邊,口耳之所傳聞,典籍之所記述,多如恆沙,不可勝計。而專記之書,則有弘贊大師之觀音慈林集,周克復居士之觀音持驗記,許止淨居士之觀音本跡感應頌,聶雲臺居士之觀音靈驗記,萬叔豪居士之觀音靈異記,尤惜陰與丁仲祜居士之觀音靈感錄等,或就見聞而記錄,或就蒐集而編輯,皆不過億萬中之一二。惟李圓淨居士新編觀音靈感錄及觀音靈感近聞錄,印光大師認為集觀音靈感之成,而為一切信奉持念者之依據也。近以萬方多難,靈感事蹟尤多,凌雲受恩最重,負恩實深,每念世人不知大士之大慈大悲,求救無門,謹蒐集大士救苦救難、懲惡勸善、接引生西,及親蒙護祐之靈感事蹟,分類纂述。凡前各書已收入者,概免重列,為求精簡普及,亦酌予取捨,名曰觀音靈感錄續編,以報慈恩,而餉當世!同起正信,同念聖號,同消業障,同獲救護,生享福壽康寧,歿歸極樂世界。用此以正人心,而挽劫運,以期世界和平,人民安樂。欲人人共曉,故多取其意而易其文,體例亦稍變更,但無一字無所本,均係近人得蒙慈祐之真確事實,有時地可查,原書刊可證,且人多健在,足資徵信,幸勿以人徵文淺而忽之!

第四節  普勸禮念

吾人生逢亂世,殺劫瀰漫,天災人禍,變幻莫測,核子毀滅,恐怖尤甚,以何因緣,招是果報?華嚴經曰:「五濁眾生,不修十善,專造惡業,殺盜邪淫,妄言綺語,惡口兩舌,貪瞋邪見,不孝父母,不敬三寶,更相忿爭,互見毀辱,任情起見,非法謀求,以是因緣,刀兵饑饉,疾病死喪,人禍天刑,種種受報。」既由自作惡業所召,當由自作善業可轉,故曰業由心轉,福自己求,趨避介於一念,禍福不離方寸。普勸中外同胞,請即發改惡遷善自利利人之大心,竭誠禮念南無阿彌陀佛及觀世音菩薩之聖號,以消惡業,而資預防。無論男女老幼,貧富貴賤,果能至誠,定有感應,決不致有何災禍危難也。若當匪亂外患,核子空襲,或乘車船飛機,情勢危急,種種險難;或遇水火旱風,刑獄冤屈,疾病邪魔,難產血崩,種種災禍;請專念觀音聖號,即蒙救護,轉危為安,因菩薩悲願甚切,代佛垂慈,救苦救難也。縱定業難轉,喪身失命,亦可仗菩薩慈力接引,往生極樂,即了生死,永脫輪迴,衣食自然,福壽無量。而又生死自如,再返娑婆,廣度眾生,同生西方,共成佛道,捨此更無別法可資依怙也。此義及下列各章所述,皆出自佛經祖語及印光大師與古德嘉言,絕非臆說,為自救救人,不過繼續提倡,期共得救而已。伏乞  鑒此愚忱,俯垂察納為幸!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歲次乙卯臘月初八釋迦牟尼佛成道紀念日菩薩戒優婆塞通城惕園毛凌雲敬勸

【書籍目錄】
第1頁:第一章 緒言 第2頁:第二章 救刀兵劫
第3頁:第三章 救災禍難 第4頁:第四章 救疾病苦
第5頁:第五章 救產嬰苦 第6頁:第六章 善惡勸懲
第7頁:第七章 示現接引 第8頁:第八章 結勸流通
第9頁:第九章 禮念方法
推薦 打印 | 錄入:admin | 閱讀:
相關書籍      
本書評論   查看全部評論 (0)
表情: 表情 姓名: 字數
點評:
       
評論聲明
  • 評論要尊重該書籍的作者
  • 請遵守佛陀的教誨 - 五戒十善,不要謾罵
  • 本站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本站有權在網站內轉載或引用您的評論
  • 參與本評論即表明您已經閱讀並接受上述條款